标签 : 26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4月9日上午,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主办的“美丽云南·穿越自然保护区”——走进景东无量山哀牢山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在景东彝族自治县启动。         景东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辖区涉及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县份。其中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西黑冠长臂猿和灰叶猴为主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及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和普洱市景东县共同管辖,保护区总面积为46万亩,景东县辖区保护面积35万亩,占总保护面积的75.5%。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在其生存的珍稀濒危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由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楚雄市、南华县和双柏县,玉溪市的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以及普洱市的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和景东县3个州(市)6个县(市)共同管辖,总保护面积为101万亩,景东县辖区保护面积为17.7万亩,占总保护面积的17.5%。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景东县内的总保护面积为35167公顷(约合52万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8%,由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管护局履行管护职责。         景东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最为独特的地区之一。景东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学术界誉为“天然绿色宝库”“天然物种基因库”“人类望向自然的眼睛”。2015年,景东县列入全国首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TEEB)国际项目5个示范县之一,且是中国首个获得该项目授牌的示范县。2016年,景东县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例,应邀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三次会议,会议发布的景东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每年545.06亿元。       景东还是全国拥有两个“野生动物之乡”称号的县份之一。景东县境内无量山生存黑冠长臂猿有80群约500只,占全球现存黑冠长臂猿数量的一半左右,是全球黑冠长臂猿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也是黑冠长臂猿景东亚种唯一分布区。景东无量山地区生活着灰叶猴43群,总个体数量约为2000只,是全球灰叶猴(印支灰叶猴)集中分布地和重要保护地。景东因此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命名为“中国黑冠长臂猿之乡”和“中国灰叶猴之乡”。        采访组将用10余天时间在景东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走访,全方位、多角度、宽视角展现这里无与伦比的生物多样性,讲述这里人与自然之间发生的精彩故事,关注景东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执着探索与实践,感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这里扎根生长的力量。        “美丽云南·穿越自然保护区”采访活动自2017年启动以来,先后到访高黎贡山、云龙天池、白马雪山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成效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新晃侗族婚姻史经历了从血缘、对偶婚到一夫一妻制的社会演变地处边远山区侗寨长期受封建社世俗的影响,加上人际信息闭塞,“姑舅表通婚”是血缘婚姻的残存表现。自新社会后,一夫一妻制婚姻已成为侗族的主要婚姻形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劳动中,侗家人具有纯朴、自主、恩爱、文明、崇尚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 恋爱: 侗家男女青年性格开放,喜欢唱歌,有着传统的谈情说爱方式。男女之间通过赶集“抢带子”和“赶坳对歌”互相了不解,女方如看中男方,就把随身的一件小礼物送给男方,称“送带子”,作为交上朋友的依据。从而约定日子,通过“玩山”或叫游“花园”,互相对歌谈爱,加深了解和增强感情,由朋友变成情人。直到双方都认为对方可以信赖,愿意结为良缘,男方再托媒人到女方家说亲。 玩山,即男女双方共同选定日期和地点,进行思想探测和感情交流。时间一般选文王掌推算的“燕子飞去又飞回”的夜晚,即“开”日或“成”日,地点一般选在离女方寨子不远的山上,细草坪或溪边,风景优美而又比较隐蔽的地方。玩山很讲文明礼貌和规矩,双方必须邀至少二人以上的朋友陪伴。在约会的地点或三岔路口做有标记或打草标,确定在一定的位置。一般女方先到,放好标记后就在附近的树林里躲藏起来,男朋友如约而至,他们一路吹木叶或学鸟叫,装着悠闲自在的样子,边走边寻找女友留下的标。找到标记后认定女友已到,就高兴的唱起邀请歌,请女朋友出来。女朋友听到是自己约定的朋友声音,才唱歌出林,然后互相请坐。玩出对歌一般不准男女坐一堆,应相隔一丈远以上。很少对话,约定下次会面的日子或确定双方爱情的程度完全用歌表达。约会到三次,朋友进化成恋人。女方带粑,男方带糖供宵夜用,感情逐步加深。通过一年半载的“玩山”,了解到一定程度,恋爱成熟,两厢情愿,男方才可托媒到女方家说亲。 说亲: 今称“求婚”,实则为男方托媒人带礼物(糖果)到女方家求亲。若女方家同意就收下礼物,若不同意则婉言谢绝。如果家中不答应,而女方和男方生死在一起,男方家会请媒人第二次到女方家说亲;女子主动请支持她的族里人去跟父母做工作。女子当面接糖果交给父母,大部分父母只好依从。这样,说亲就算成功了。 相亲: 又称“看屋”。婚姻是人一辈子的终身大事,马虎不得。特别是女方,为防止男方花言巧语的诱惑而上当受骗,要对男方进行全面查访、衡量门户、比较人品,落实言行是否一致。女方在姑嫂和婶婶的陪同下到男方家走一趟以探虚实,因为她们有眼力和经验。此行极为关键,弄不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男方早有思想准备,多方迎合,家里扫得干干净净,并设宴款侍。女方通过亲眼察看,便与姑嫂和婶婶商量,思想统一后,如女方满意便入席吃饭,并接受男女的馈赠。不满意,无论路程多远,滴水不喝即转身回程。 煮小篮子: 相亲后,男方这时要准备一桌酒菜和礼物,由媒人、家族长辈和兄弟一起去女方认亲。女方把很亲近的叔叔、伯伯、堂兄、堂妹请来,双方介绍相认,说明来意,得到女方家人的认可,称“开口礼”。同时征求女方父母意见确定煮大篮子的日期。 煮大篮子: 叫“讨八字”,又叫“定婚”。这天可热闹了。一般男方要杀一头猪(备八桌酒菜的肉)、一担酒、两斗米、一担“家媒酒菜”、一担开礼的肉和糖、鞭炮等,还要送去4至8件衣料,同时备有一份“鸾书”,“鸾书”上写有男方年庚,到了女方寨子开始放鞭炮,要让全寨的人都知道今天某家女孩定婚。这时,女方的家族老少、亲戚朋友,早已在家门口迎候,放炮迎接。开始操办酒席。酒席过后,男方拿出“鸾书”,文房四宝,放在桌子上,请女方哥哥或弟弟,堂兄提笔,把女方的年庚写在“鸾书”上,男为干、女为坤。这叫“合八字”、也叫“发八字”,写完,兄弟还要讲几句吉语祝贺。男方叩头拜谢用茶盘接过“鸾书”。从此定为亲家,女方就是男方的人了。第二天或第三天酒醉饭饱回家,相互来往也慢慢的多起不。 报日子: 煮大篮子定亲后,男方拿着双方的年庚八字找预测先生择定结婚日子。由媒人拿着结婚吉日“课单”(上面写有成亲日子时辰)和礼物到女方家通知成亲的具体日期,同时把“花园酒钱”交给女方的父母,叫“报日子”。 哭嫁: 侗族婚礼隆重而有特色,当成亲吉日选定后,姑娘在出嫁前就开始“哭嫁”。一到晚上,寨上姑娘们就去陪嫁(伴嫁),互相用歌倾诉情怀。嫁娘(新娘)唱的多是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和兄弟姐妹离别之情,姑娘们唱的多是对嫁娘的祝福和思念。嫁歌音调低沉,如诉如泣,情真意切,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在场的人们也难免要流下串串热泪。尤其是屈从父母的嫁娘,心想要与心上人永远离别,歌词更加辈切,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哭嫁人。如果恋人在场(部分地区允许恋人在女方出嫁前见面),但家里人必加提防,不使意外发生。男方在婚前几天就要作好新房布置及洒席等准备。 出嫁: 嫁娘出嫁当天,新郎家要派出十多人的迎亲对伍(称“官亲郎”)到新娘家接亲。女方待迎亲对伍到达屋边时。便将大门掩上,以歌盘问。如“官亲郎”对答不出,就不得从大门而入,但迎亲人员中都有熟练的歌手,是不会被拦住的。进到新娘家后,便享受丰盛的酒肉款待。当晚,举行歌会,称“嫁歌”,伴嫁的男女青年可以嬉戏“官亲郎”,用锅底灰拌水抹“官亲郎”的脸等,以试探其机敏和歌才。嫁歌往往都是一唱一和,对答如流。“嫦娥奔月”唱到“昭君出塞”,歌声不断到通宵达旦。一般嫁娘于“卯”时出门。新娘在“官亲郎”和“皇客”的簇拥下,穿着“露水衣”,顶着布伞(也有坐轿者)上路。出大门时,由其兄弟背过门槛或背上花轿。“女官亲”提着火把或马灯走在前面,唢呐在后,紧跟着新娘和皇客,后有嫁奁,一路上吹吹打打,迎亲对伍十分状观。 躲喜: 当迎亲对伍行至新郎家门时,男方全家都要回避,叫“躲喜”。此俗风趣而又诙谐,平淡而又奇巧。在新娘进门时刻,作为新郎家的亲人却悄悄的躲藏起来。这个神秘而隐蔽的地方谁也找不到,只有主婚人心中明白。按照侗家婚俗,男方的父母和新郎是不能过早的和新娘见面的。侗家人认为,新人过门时年青气盛。如果过早见面,一来冲了喜气,对新人不利,二来新人与公婆过早见面,以后公媳、婆媳之间会经常发生口角,伤一家和气。新郎和新娘过早见面,会感情平淡、阴阳相冲。只要躲过一阵喜气临门的高潮,就会化解矛盾,洪福齐天。 接亲: 迎亲队伍来到新郎大门前,由接亲婆上前收合布伞或启开轿门,将新娘和皇客迎进中堂或火铺上,打出一盆热水(内掺有甜酒汁,含甜密之意)给新娘洗脸。换上男方备好的新装,待皇客吃完甜酒各油茶后,迎新娘和女皇客进洞房挂帐子,取出娘家送的被子铺床。还要讲吉语祝福“天长地久,早生贵子”。挂帐毕,全家人便和新娘皇客见面。拜堂(也有不拜堂的),尔后新娘进入洞房。当晚,大摆宴席款待宾客,酒歌唱到天明。男家众亲一般要设宴三天,第一天为“迎亲下马酒”,第二天为“家族迎亲酒”,第三天为“皇客上马酒”。三天酒宴新郎新娘不能同房,新娘由女皇相陪。宴毕,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俗称“转脚”,在娘家住一宿,第二天回到婆家,炖一个猪肚子共餐,叫“合肚”,象征全家和睦团结。新娘回门后,新婚夫妻才可入洞房、共度蜜月。

立夏时节耕种忙,以蛋补身求调养。 农人从此勤劳作,为盼秋来好时光。 立夏本是一个时令节气,但也是铜仁的传统节日。 这天,不管城市或乡村,都会看到一些孩童胸前挂着网兜装着一两个被染得鲜红的鸡蛋或鸭蛋。这就是铜仁在“立夏”节日要吃蛋的习俗。何以吃蛋?正史无考,传说立夏时节,人们的体力下降,又要下田忙种了。俗语:“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立夏这天,人们盼望下雨。如下了大雨,就开始耕田了,为保持强壮的体力,以蛋来补身,以笋来补劲。立夏时节,正是鸡、鸭产蛋的高峰期,营养好、价钱低。因此,立夏这天以吃蛋为主,配以竹笋及其他菜肴,阖家共餐。吃蛋的形式多样,有煎的、有煮的、有蒸的、有囟的。有的人家一餐竟吃上数十至百个蛋。经济再拮据的人家也要给小孩买几个蛋煮熟让他们玩着吃。这天忌食酸菜豆腐,认为吃了酸菜脚要酸,吃了豆腐身体软,所以不利下地生产劳动了。 责任编辑:符迪

《溪蛮丛笑》说:“仡佬比瑶、苗则妄自尊大,岁时旦望,或客至,皆排衙。”  所谓“排衙”,指的是旧时知府、县官等升堂议事时击鼓撞钟,衙役站立两厢的情景。不难理解,在南宋时期,仡佬族首领逢年过节、初一十五的排衙,是合族祭祀祖先的场面;客至时的排衙,是隆重的迎宾之礼。因为仡佬族是古老的一个民族,素有“地盘业主”之称,所以比较重视祭祀祖先和崇拜图腾;同时对外来宾客也要充分尽到地主之谊。这本是无可非议的。但因此而说仡佬族“妄自尊大”?这也如同说“夜郎自大”一样,除了局外人不理解之外,多少有几分讥笑和歧视。曾几何时,夜郎王问汉朝使臣:“汉孰与我大?”于是便产生了“夜郎自大”的贬义词。有如熊宗仁《寻找失落的文明——99夜郎学术研究会综述》说:“夜郎自大这一史实所透露的信息,并非只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夜郎王妄自尊大,难道没有他对自己的强大的自豪、自信之外,急于想了解外面世界的求知渴望吗?”同样,仡佬族首领以盛大的礼仪祭祀祖先和款待来宾,难道没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和与外来宾客平起平坐的权利吗? 时至今日,由于“沾被教化”,“旧俗丕变”,已今非昔比了;然而,“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一年之内共同度过的节日中,仍然不同程度地显示仡佬的民族风采。 责任编辑:符迪

杏鑫登录网站_土家族宗教崇拜与图腾文化探秘
<br>

早在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时,就是通过各自不同的宗教崇拜和图腾文化崇拜来让人们敬畏世间的万事万物,从而达到社会、自然、人类的和谐相处。现在,各民族的一些宗教崇拜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演变为各民族的一种精神娱乐文化,但其固有的一些表现形式实际上也还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同时,也为后人探索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留下了极其宝贵的东西。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2000 多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宋代以后,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土民”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现有人口802万人,在全国民族人口总数中排名第七,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毗连的武陵山地区,共有2个土家族自治州,24个土家族自治县。 土家族服饰 土家先民经历了“万物有灵”、图腾崇拜和巫术并存的历史阶段,民间信仰极为普遍。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土家民间信仰又从原始宗教演变为多神信仰。土家地区是多种宗教并存地区,既存在民间信仰,又存在正统宗教。 土家人的祖先巴人尚歌舞,敬虎、蛇,而长江中下游的广大楚地则巫风盛行,以龙、凤为图腾。原始宗教崇拜是土家族的一种久远、虔诚的风俗或习惯。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图腾崇拜等多种形式。    土家族崇拜的图腾——白虎 其祖先崇拜为土王、八部大神、向王等,这都是土家早期的祖先神,认为其灵魂可以庇护本民族的繁荣昌盛。建有庙、祠堂,定期祭祀。 对自然崇拜,认为万物皆有神,日、月、星、辰、雷、雨等等。另外自然神还有梅山神、猎神张五郎、阿密麻妈、傩神、火塘神、火烟神、火畲婆神、土地神、井水神、麻阳神、四官神、五谷神、舍巴神、毛娘神、灶神、门神、财神、山神、水神、风神、树神、蛇神、龙神、鹰神、瘟神、茶神、田神、牛神、高坡煞、婆送嗄(烟婆婆)、豕官神等。土家祖先巴人祭祀田神以祈求丰年,祭典非常隆重,故宋代《太平寰宇记》说:“巴之俗,皆重田神。春到刻木虔祈,冬即用牲解赛,邪巫击鼓以为淫祀,男女皆唱竹枝歌。”以上神祗按内容分为人神、动物神、植物神、山神、水神、火神、风神等。按性质分为两大类:一是人们爱戴的尊神,二是人们畏惧的邪神。由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影响,有些原是汉族和其他民族的神祗,传入土家地区后,为土家人所信奉,并成为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有些则是土家族固有的,如梅山神、巴山婆婆、毛娘神等。如梅山神是土家人敬奉的女猎神,相传她在狩猎时与猛虎搏斗,衣服被虎抓烂,赤身裸体,倒在死虎旁边。因此,猎者猎前敬时必须穿着整齐,不得袒胸露体,不准讲丑话,不准吹口哨等。石门县、慈利县、桑植县土家族人信仰猎神张五郎。张五郎木雕塑像形状是头朝地、脚朝天,表示其身躯跌下悬崖,倒挂在树上。土家人打猎前先向翻身倒祖张五郎问卦。如果准进山,就带上张五郎偶像以示易得猎物。又如阿密麻妈(又称巴山婆婆)是土家儿童的保护神。民间相传她是龙王天子原配夫人,因被龙王遗弃而逃到土家山洞,专为土家百姓抚养幼儿。凡是被她抚育的小孩都健康成长了。因此,妇女生小孩后,其家人剪一个打伞纸人贴在屋里碗柜门上,象征阿密麻妈。逢年过节,母亲必须虔诚敬之。这样,小孩不染灾病,易养成人。土地神是个多神系统,分为天门、城隍、桥梁、山林、田垄、当坊土地六种。建国以前,土家村寨均建土地庙,立有“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神像。此外,还有主管五谷丰登的五谷神,保护六畜兴旺的四官神,上天奏本的灶神,公断纠纷的灵官神。        土家族图腾文化 图腾崇拜其内容则是崇拜远古时期的英雄或祖先。如土家族信仰”白虎图腾”。传说八部大神是喝虎奶长大的,其先祖是虎。“虎”又是英雄形象,传说白帝天王三兄弟被皇帝毒死后,变成三只白虎,坐在金殿宝座上。皇帝惊恐万状,只好封他三兄弟为白帝大王,并立庙祭祀,三只白虎才离开。人死后变虎,虎也可变人。敬祭白虎,各地都有白虎庙,有的家里神宪上供有白虎神位,以求保佑平安。 责任编辑:匡奇燃

杏耀注册登录网_铜仁民间老字号:玉屏站
<br>

“中国箫笛之乡”、“中国油茶之乡”、“郭家湾贡米之乡”,三张彰显玉屏自治县个性和特色的“文化名片”,历经岁月沧桑犹然如新,作为对外宣传的“文化名片”,令玉屏人引以为豪。 玉屏箫笛(图片来源于微铜仁) 玉屏箫笛成为三宝之一,源于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为纪念巴拿马运河开通而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其实更早应该追溯到两年前的1913年,郑步青、郑丹青兄弟所制“平箫”在英国伦敦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获银质奖章。不论是金质还是银质奖章,都无法涵盖“平箫玉笛”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 玉屏箫笛也称“平箫玉笛”,因箫笛上多有雕刻精美的龙凤图案,又称“龙箫凤笛”。它始创于明代万历年间,明清两朝均被列为贡品,深受皇室垂青。《辞海》载:“玉屏箫,中国著名乐器之一。创于明代末期,采用贵州玉屏生产的竹子制成,因名。产品经过刻花、打磨加工,式样优美,雌雄成对”。玉屏箫笛是我国的两种竹管乐器,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侗、汉、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发展融合的结晶。在久远的岁月变迁中,“平箫玉笛”美妙的音乐始终陪伴着这片和谐土地上追求自由浪漫的人们,记录着一个个动人的情感故事。    玉屏金箫油茶(图片来源于微铜仁) 玉屏油茶又称罐罐油茶,据《玉屏县志》记载,玉屏油茶的栽培和管理己有500多年的历史,在上世纪50年代,油茶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县掀起了油茶垦复和管理的高潮。1958年,玉屏油茶产籽创造了历史上最高记录,产量高达195万公斤,为国家提供了40万公斤茶油,居全国1100个县级油茶县产量的第二位,获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名,授予“油茶之乡”美誉。2001年,国家林业局再次授予玉屏“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罐罐油茶的一般传统做法,是将老茶叶放在锅中炒热,用手揉搓,反复二、三次,乘茶叶还有一定的温度时,放入竹蓝或箩筐内,在上下铺盖稻草,压上石头,温度保持在14—18摄氏度之间,沤上七、八天,发酵后变成紫色,形成饼块状,取出凉干,储存备用;制作过程中,除发酵茶叶外,必备的酌料还有猪油、糯米粉粑(做成麻雀蛋大小、用油锅烙黄)、炒米花(用糯米蒸熟后,加入少许青油,拌匀晒干即成),还有炒玉米花、炒黄豆、花生米等。 该县林业部门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将加大政策扶持、整合资金鼓励全社会参与发展;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实行大户、公司重点发展,做好油茶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的发展,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到2015年,实现低改油茶12万亩,新造油茶8万亩。        郭家湾贡米(图片来源于微铜仁) 郭家湾贡米产于玉屏自治县亚鱼乡郭家湾村。该村阳光充裕,通风良好,气候适宜,加上特有的地质土壤,产出的大米颗粒硕大,做出来的米饭芳香四溢,清代时曾进贡朝廷,乾隆皇帝大加赞赏,特赐“贡米”,要求年年进贡,亚鱼乡也因此被称为“贡米之乡”。 郭家湾贡米曾获梵净山稻香节一等奖,贵州第三届农产品展销会“名特优”奖。在周边省县名气相当大,许多客商指名要买郭家湾贡米,产品供不应求。 郭家湾贡米作为一种不可复制的品牌资源弥足珍贵,如何围绕这个品牌走活这一盘“经济棋”,亚鱼乡一直在探索。 责任编辑:匡奇燃

杏鑫平台登录_铜仁元素——石阡木偶戏
<br>

石阡木偶戏,俗称“木脑壳戏”,又因与高台戏相对应被称“矮台戏”,其远祖可追溯到汉魏,是宋元时期杖头傀儡在贵州民间的唯一遗存。大约在200年以前,自湖南辰溪传入,至今已传7代,均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 木偶由头、身、手杖三部分组成,头、杖为关键部分,故有“杖头木偶”之称;头面及颈部长约15公分,分别刻绘生、旦、净、丑、末及猴头、魔怪等面部造型,头面套上戏装,整体长1米左右。身部制作是在头颈主棒上用线系一块横挂木削作肩杆,成十字架,肩杆上套以宽大戏服,双手装在杖上,连在木偶衬衣两袖即可活动;手有握空拳和立掌两种造型。 石阡木偶戏的剧目大多取材于历史演义,演出时有“高腔戏”“评弹戏”之分,经典剧目有“二进宫”“长板坡”“过五关”“梨花招亲”“薛仁贵征东”等百余个,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演出的舞台为特制的围布舞台,呈方形,四周立四根竹竿为支架,以蓝色围布绕四周下半段及后台上部,使前台上半段形成舞台台口,台中上部再挂以蓝布一幅为“档子”,形成前台和后台;“档子”左右两边分别挂有布门帘,分别称为“上马门”“下马门”,表演时木偶上下场揭帘而出入。表演中,艺人左手执木偶头上棒,以拇指食指通过接线,控制五官以及总头、回顾、弯腰、转身等动作。喜怒哀乐,皆能随心所欲。右手则执装木偶两手的木杆,以配合头部操纵其四肢动作,刀枪剑载,翻滚扑打,腾云驾雾,表现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在历史上,石阡木偶戏经过历代艺人的传承与守望,发挥着娱乐与教化民众的社会功能。鼎盛时期拥有太平班、兴隆班、天福班、杨本家班、泰洪班等,演出范围辐射至全县各地及湘、鄂、渝、黔等省边区各地。随着时代的迅速变迁,其表演机会越来越少,其影响力逐渐减弱。      新中国成立后,石阡曾两次筹建木偶戏剧团,邀请付家班出山表演,虽每次出动都能让人惊叹,却终因历史原因解散。至本世纪,一直坚持下来的只有花桥镇花桥村大塘的付氏木偶戏和坪山乡的饶家班。当地政府一直没有放弃,一度掀起抢救民族民间文化的热潮。县里成立了专门机构,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与保护,于2006年使石阡木偶戏获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偶艺人付正华、饶世光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饶世凡、饶世印、付正华、付正贵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石阡民族中学也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实施了“濒临失传的技艺进校园”行动,请来木偶戏班的3位老艺人向全校师生传授木偶技艺,并整理了大量木偶剧目。        需要正视的是,学成木偶戏技艺非一朝一夕之功,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几年的苦功夫很难在舞台上生动自如地将其展现。而今,能够真正掌握木偶戏精髓的仍然只有付正华等几位六七旬的农村老人。据悉,这群老人也因在传承木偶戏技艺中的屡屡碰壁,而显得焦虑与失落。          如何将石阡木偶戏这一“中华瑰宝”的艺术魅力真正发扬光大,让学习的人更热爱并主动传承,让更多的人知晓欣赏并口耳相传,是一项需要长期坚守的事业。 责任编辑:匡奇燃

铜铸人像——铜仁:桃源之源 相传,元有渔人于城西南大小江汇流处潜入江底,得铜人三尊,因以得名。清道光《铜仁府志》载有两说:藩黔使者糜奇瑜序:以长官司置有铜人三,因以为名。人者仁也,渐仁之化。”其卷二《地理志·建置》:“俯城西南隅,当大小江汇流处有石,名铜岩,元时有渔者没水底,得铜人三,挽而出之,府之名以此。明改铜人作铜仁,其实人 、仁古通用。”明万历三十一年(1604年)郭子章《黔记·山水志》载:西南有铜崖,当大小两江合流,其崖居中竦立,高数十仞,渔人没其底,见三足如鼎,得铜范儒 、释 、老三像,故名。”这是最早而距离传说最近的记载,应最为权威。《黔记》成书12年后,铜仁 知府陈以耀主修 、郡人万士英编纂府志,也载:元时播州(今遵义 )铜佛寺有铜像七躯,各千斤,忽亡其三躯“流至铜仁”。 铜仁城内旧时确有儒 、释 、老三尊铜像先后存于铜岩亭阁 、铜佛寺(明洪武五年专为移放三像建造) 、正觉寺等,直至铜仁解放初仍存于东关观音阁,1954年7月被人錾凿盗卖而毁。综上述,可谓传说 、记载 、实物三吻合。故民国吕式斌《今县释名》卷六载:县西南有铜崖,屹立江间,相传渔人得铜鼎儒释老三像于此,因名铜人江,元置铜人大小江等处长官司。”明洪武五年(1373年)改铜人大小江等处长官司为“铜仁长官司”,铜人”易名“铜仁”,相沿至今。      究名溯源,常有多说,铜仁亦然。据《山地的文明》作者龙云清介绍:铜仁原本也是苗居之地,同整个腊尔山地区统称为苗疆,明清以前在其府城外“寸地皆苗”。宋元时期,这里的苗民根据府城坐落的地势称其为“dongt5rend”,汉语译音即“铜人”铜仁”,意思是:四面环山的底洼之地。笔者认为两说均有道理,或苗语“dongt5rend”在先,元代渔人水捞铜人还在其后,自然名源与人文名源天造巧合。 然而,社会的文明进步则主要由人文因素决定。儒 、释 、老“三圣像”伫立铜仁至少700年,足以证明此“仁义”之地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新石器时代,此地已有先民活动。春秋时期即为楚黔中地,秦一统后,随楚地“纳入职方”,归属黔中郡,成今贵州境域归属中央行政区划最早的一块版土。也由此为后来贵州建省称“黔”结下了历史渊源。汉晋即有地方建置,盛唐时期发展已接近中原发达地区,封建地主经济相对成熟。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撤司设府,改土设流,即为黔东重镇。民国初年撤府设县,其后设治行政督察区,即为黔东北地区诸县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新中国成立后仍为铜仁地区行政公署驻地,随着中心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于公元1987年撤县设市。 铜仁既为“黔东重镇”,地处武陵山脉深处,深得武陵神韵,峰峦叠翠,溪河纵横,山环水绕,绣丽独特,亦属“桃源之源”。恰如其名的锦江,其支流碧波荡漾交汇于城下,逶迤东去,有人颂之“城在水中 、水在山间 、山在城里”,更兼民风纯朴,俨然一幅“桃源”意境,早在明清之际即有“黔东各郡邑,独美于铜仁”之誉。 万崇高山——万山:中国汞都 由于燕山运动,此地地面起伏较大,大部地区崎岖破碎,山地面积多达70%,平均海拔在700-800米之间,山高岭峻。因此,民间传说曰:自盘古开天地之后,狮驼王奉玉皇大帝之命,自很远的地方驱赶万座群山填海,路过武陵山脉已筋疲力尽,遂将此硕大群山留下,后人便称这一带为“大万山”。传说无稽,纯属百姓有感群山之多而为,然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 ),置军民长官司时,则以“大万山”为军民长官司行政区域名。 清光绪六年(1880年 ),省溪司由江口迁大万山,改称省溪司。民国2年(1913年)废省溪 、黄道 、施溪三司置省溪县,县公署驻万山,辖及今境大部,后废。1966年4月于今境置万山特区。后撤消,再于1970年恢复设置。 万山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尤其汞矿化地质层位多,汞金属原有储量高达4万多吨,曾居亚洲之首 、世界第三,被誉为“中国汞都”。相传,早在秦代即有人在此采 汞,汉代已闻名中华。《明史》载,明太祖时“惟大万山司有水银朱砂场局”。相沿两千多年的开采,以新中国成立后最为辉煌,其中1959年至1962年连续四年突破千吨,为国家巩固国防,壮大经济,偿还外债,渡过“三年困难时期”作出过重大贡献。时至20世纪末,资源已开始枯竭。但特区政府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从汞资源开采转为汞化工开发,加上成功引进一批铁合金冶炼 、锰加工和茶叶精加工等骨干企业,重振万山工业;同时将数千年汞开采和冶炼遗留下来的970公里的矿洞,辟为融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景观,实为一道矿业遗迹悠久 、内涵丰富 、规模宏大的地下长城,堪称世界罕见的矿山公园,中国汞都”内涵仍不减当年。 乌江河沿——沿河:黔东苏区首府 元置长官司,因司署临乌江西岸,故名沿河。民国吕式斌《今县释名》:元置沿河长官司,民国二年(误),以故思南府属沿河司辖地析置,县临乌江西岸,故曰沿河。”查新编《沿河自治县志》,载“‘沿河’之名,自元朝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置沿河祐溪长官司始见文字记载。即……沿乌江河之意。亦说乌江古称延江,因‘延’与‘沿’同音而名。”三国蜀汉时期于此置汉复县始有建置,隋置务川县,唐置务州,旋改思州,北部曾置洪杜县。宋无建置,属思州。 元置沿河祐溪长官司,沿河之名始称于世。 清废司设弹压,民国3年(1914年)建沿河县,1986年改置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地扼乌江之颈,历被兵家视为战略要地。唐贞观初年,黔州剌史田世康开拓乌江流域,率军南进务州(治沿河),改置思州。思州田氏土司由此演绎为后来号称“两广岑黄,思播田杨”之一的“军政集团”,拓地广大。清咸丰年间,刘永虎 、田洪富相继率民起义,威震黔北。民国中期在此发起“神兵”武装,为民除害,官绅军阀胆寒。 1934年5月,贺龙 、夏曦 、关向应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转战沿河,在枫香溪(后划归德江)召开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决定以沿河为中心,包括周边德江 、印江 、松桃 、秀山 、酉阳等地建立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7月在沿河铅厂坝召开“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建立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亦称“联县政府”,群众称“省政府”,机关驻沿河土地湾),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 在纵横二百多里的特区土地上,共组建区革命委员会17个,乡革命委员会72个。其中沿河县境内建区革命委员会8个,乡革命委员会28个,全境居于特区中心。黔东特区在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的直接领导下,恢复和建立党 、团生活,建立中共黔东特区工作委员会,组建区 、乡基层党支部6个,发展新党员78人,拥有党员267人,团员196人,加强党在政治 、军事和地方工作中的绝对领导。在特区工委之下,曾制定了《没收土地和分配土地条例》 、《农村工人保护条例草案》 、优待红军及其家属的条例》和《关于工农武装问题决议》 、《关于肃反问题决议》 、关于苗族问题决议》等方针政策,各级苏维埃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组织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实行土地革命等。是时还收编“神兵”1000多人,扩红3000多人,组建游击大队和游击队70多支,共达1万余人,地方自卫队3万多人,壮大了红军队伍和地方革命武装。 直至是年底,红二 、六军团会师后转战湘西,特区历时半年之久,胜利策应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孕育了红二方面军的组建,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印水江梦——印江:书法之乡 思邛江获名数百年之后,竟于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记史的一次误笔,将“邛”字多加半横,书为“印”,印江由此得名。明嘉靖《思南府志》载:思印江,去县十里,源出朗溪,北流入德江,即古思邛水也,俗讹邛为印。”唐朝于此始有建置,先后分设思王县和思邛县。宋建隆元年(960年)改思邛县为邛水县,元废县分设思邛江 、朗溪 、厥册三长官司,明弘治七年(1494年)废思邛江等长官司设印江县,1986年12月改设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印江地处佛教名山梵净山西麓。据新编《印江书法志》载,自隋唐始,不少高僧大师涌入山上建刹传教,仰此文化影响,崇文尚书渐成乡风。到了明代,诸如儒学教授周冕 、都察御史肖重望等书坛才人已蜚声于世。清代印江书艺更为鼎盛,名望之家不胜枚举。乾隆时期(1736-1796年)文人李绿园诗称“梦中偶到印江地,呼我书乡唤我民”,即已称印江为“书乡”。同治时期(1862-1875年)印江知县邓玲筠盛赞“印人男耕女织,勤而朴,惜字善书者众,不负书乡之名也”。是朝王道行 、周以湘 、潘登云 、严寅亮堪称印江书法“四大家”。光绪十七年(1891年)严寅亮书“颐和园”门匾三字,并书内匾18方,楹联23副,受慈禧赐“宸赏”玉章一枚,名噪海内。此外,书题文昌阁窗额 、楹联的魏祖镛,四方流传“写字要算唐钟英”民谚中的唐钟英,人称“诗书画三绝”的鄢师竹,以及王佑之 、吴步云 、张伯谦等,可谓墨涌寒涛,蓬山留翰。  屏山玉水——玉屏:箫笛之乡  清雍正五年撤卫置县,设治于“水清似玉,峰耸如屏”之间,故名玉屏县。秦汉时称雄溪,宋改雄溪为平溪,设平溪峒,元设长官司。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撤司设卫,筑城池于阳河南岸。清雍正五年(1727年)撤平溪卫置玉屏县,设治原所。故《贵州地名来源探析》注“阳河水清似玉,隔河山峰耸立如屏,故名”。 民国吕式斌《今县释名》有载:清置县,北有玉屏山,负江屹立,亦谓之玉屏峰”。 玉屏之名由此开始,直至1983年建立侗族自治县一直相沿。 屏山玉水之间,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广为流传。相传,明永乐年间,道仙鹿皮云游平溪,将箫笛制作技术传于名士郑维藩,由此郑氏采用本地特有的水竹,世代以制箫笛为业。清乾隆《玉屏县志》载:平箫,邑人郑氏得之异传,音韵清越,善音者,谓不减凤笙。”清初,郑氏箫笛从制作 、造型到音色已独树一帜,尤其音色圆润轻柔 、幽静典雅,闻之如痴如醉。“清怨不胜闻锦瑟,哪堪玉笛又飞声”,平箫玉笛”即被称之“神    箫仙笛”,风靡九洲,旋成朝廷“贡品”。同治年间(1862-1874年),玉屏箫笛已供不应求,郑氏传人郑汝秀(号郑芝山),打破嫡传规训,向外招徒授艺,扩大生产,同时在城内挂起“贵州省玉屏县郑芝山祖授仙师秘传精制雅颂贡箫”招牌,设店经营,销路四方通达。不仅如此,郑芝山在研究其祖传经验基础上,精心撰著《和声鸣盛》,绘以图,详释“音律”,受此教化,平箫玉笛”更是名声大震,生产工艺更增一筹,加工作坊已由郑氏一家发展到张氏 、王氏等六家。民国2年(1913年),郑芝山之子郑步青 、郑丹青所制“平箫”参加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国际工艺品展览会,荣获银质奖章。两年后(1915年),又参加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与“国酒茅台”同时荣获金质奖章。由此“平箫玉笛”享誉世界,畅销日本 、东南亚 、欧美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一时这边缘小镇竟有箫笛生产作坊30余家,箫笛之乡”赋予玉屏之美誉不胫而走。 责任编辑:符迪

杏鑫注册开户_盘点思南30年间消失的民间老手艺 
<br>

早年间,在思南城乡,随处可见一些挑着一付担子走街串巷的补锅匠、竹篾匠、石匠、木匠、漆匠……,工匠们貌不惊人却身怀绝技,一口破锅经补锅匠风箱一拉,铁水一华,几个补丁又可以烧水做饭了;散乱的棉花,经弹花匠辗转腾挪,半天的功夫一床崭新的棉被就做好了;“砰”地一声,爆米花爷爷做出了街面上买不到的香甜……。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工业化大生产的冲击,许多我们熟知的老手艺,在短短的三十年间,正在悄悄远去,直至消失。 下面这些正在消失的思南民间老手艺,有没有你的童年记忆? 补锅 在以前,每家每户的锅用久了难免会损坏,丢弃也会浪费,因此就有了补锅的师傅来修补。补锅时,补锅匠手拉风箱把炉火烧得旺旺的,待生铁化成铁水后,倒出来补在铁锅破损的地方。现在家家户户用上了电饭锅,补锅这一行当彻底消失了。 铝锅换底 换铝锅底和补锅不一样,换铝锅底不用火,是将坏了的锅底剪下来换个新的底接上。别看这铝锅换底,却也是个技术活,锅底与锅身的衔接不上胶、不点焊,完全靠细致的敲打,均匀的锤击而严密接合。手艺好的师傅换的底,滴水不漏,经久耐用,美观漂亮。技术差或潦草了事的话,那锅将歪歪瘪瘪的,就只能带回家浇花灌菜了。 磨剪刀 磨剪子磨刀这个古老的职业如今也不见了。“磨剪子来!锵菜刀”,老师傅驮着全是生锈颜色的板凳,走街串巷地吆喝。如今,剪子在家里用的都极少了,菜刀钝了就在水缸沿儿上釭两下。  弹棉花 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对“弹棉花”有着清晰的记忆。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而那时候的弹棉花工匠们也都走街串巷,生意应接不暇。如今,棉被都用机器做,再也见不到背着弓的弹花匠了。 爆米花 小时候一听到炸爆米花的老爷爷吆喝,就急着掏一碗包谷,飞驰而去。家家户户排着长队,空气中弥漫着难以言说的香甜,紧紧盯着那黑乎乎的爆米花炉子,“砰”的一声巨响,只听见孩子们开始欢呼。如今,还种场景只在电视剧里看到了。 铁匠铺 从前,各家各户用的菜刀、斧头、锄头、镰刀、锅铲、火钳等都铁匠铺做的,一般大点的村寨就有一家,远远地就能听到那铿锵的铁锤声。如今,这此东西都用机械化生产了,而且价格还很便宜,铁匠铺也就没有了生存之地,漫漫地消失了。 裁缝 以前,人们穿衣都、修拉锁只能到当地的裁缝店去做,后来随着缝纫机的普及,一般的修补就在家里做,只有做新衣服才去裁缝店。现在,规模化生产的各式各样的衣服又便宜又漂亮,也就没有人再去裁缝店做衣服了。裁缝店的生意一年不如一年,走到一个集镇,间或能找到一家,师傅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做的都是剪裤脚、锁边之类的零活。 织布 从前,这东西家家户户都有,妇女人人会织,人们穿的衣服全靠它了。现在,彻底地从思南土地上退场了。 榨油 过去,村村都有一间土法榨油作坊,也就产生了打油匠这个职业。每年菜籽、粡籽出来以后,各油坊就开始忙碌起来,远远地就能听到师傅们压榨的撞击声,菜油、粡油源源不断地从木榨里流出来。常常还能见到一群不怀好意的小孩子在榨房周围转游,悄悄地拿出一个扎油枯的铁环就跑,用根细铁丝滚铁环去了。 碾米 打米机没有出现之前,人们吃的米都是用碾子加工出来的。在一些水源好的村寨就建了一间间水碾房,没有水源的村子只能挑着稻谷走好远的路来这里碾米,碾房的生意很好。后来,随着打米机的出现,水碾房也漫漫地消失了。 修表师 80年代以前,修表的铺子满街都是,那时只有机械表,学修表的人也很多。修表是个细致活,一点也马虎不得,表小零件多,每一个细小的结构都得非常的熟悉,才能准确的判断客户送来的表,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也才能快捷迅速的将它修好。而今出现了种类繁多的电子表,石英表,价格也就几十块,坏了很少人修,加之手机的普及,戴表的人少了,修表师傅也说没了用武之地。 竹篾匠 思南盛产竹子,老百姓日常用具多为用竹子加工而成,常见的有凉席、提篮、筲箕、撮箕、箩筐、背篓、筛子、簸箕等等。竹器美观大方,牢固结实,经久耐用,所以,以前从事编制竹器,学篾匠的人很多。现在由于塑料制品的普及,竹器使用量越来越少,竹篾匠们都纷纷改行了。 漆匠 过去,人们用的家俱都是用生漆染的,一般人家请木匠做家俱做好后,还要另请漆匠来漆。漆匠上漆的活不是很复杂,但调制生漆很麻烦,否则生漆很长时间不会干。后出现了调合漆,人人都能染漆,漆匠这门手艺也就歇业了。 捡瓦匠 以前,农村都是瓦屋,几年时间部份瓦片就有损坏漏雨,于是每隔几年就会请捡瓦匠来翻一次瓦。捡瓦是很辛苦的活,人站在房顶上,把瓦一刀一刀的砌起来,再一片一片盖上去。现在人们都住进了砖房,捡瓦的人越来越少了。 泥瓦匠 过去,在一些公路边,常常能见到一座座砖瓦窑,看到师傅们在太阳下一块块打砖,一片片车瓦。然后又一块块的装窑烧瓦,工作很是辛苦。但是烧砖瓦要用大量的泥土,破坏土地资源,现在也不许烧了,泥瓦匠也就不复存在了。

杏鑫注册网站_沿河土家族摆手舞又名“舍巴日”
<br>

摆手舞,土家语叫“舍巴日”,过去在贵州土家族山区广为流传,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走入祭堂、祭祀已毕、便跳起欢快的摆手舞。沿河土家族摆手舞,实际上是一种群体舞,老幼不分,男女共欢,摆手舞有大摆和小摆之分,以活动的规模、人数的多少来定夺,内容和形式大同小异,舞场设有摆手堂。土家族摆手舞有其历史渊源,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土家男人为抵当倭寇的胜利,而设宴大庆三天,后方的姑娘、小伙子边唱边跳一些表现烧火,挖土、插秧,耕种、庆丰收等活动的舞蹈。红灯万点千人叠,一片缠绵摆手歌。从此,土家山寨便有了摆手舞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