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注册平台官网_品品这些地名的历史和文化

铜铸人像——铜仁:桃源之源

相传,元有渔人于城西南大小江汇流处潜入江底,得铜人三尊,因以得名。清道光《铜仁府志》载有两说:藩黔使者糜奇瑜序:以长官司置有铜人三,因以为名。人者仁也,渐仁之化。”其卷二《地理志·建置》:“俯城西南隅,当大小江汇流处有石,名铜岩,元时有渔者没水底,得铜人三,挽而出之,府之名以此。明改铜人作铜仁,其实人 、仁古通用。”明万历三十一年(1604年)郭子章《黔记·山水志》载:西南有铜崖,当大小两江合流,其崖居中竦立,高数十仞,渔人没其底,见三足如鼎,得铜范儒 、释 、老三像,故名。”这是最早而距离传说最近的记载,应最为权威。《黔记》成书12年后,铜仁 知府陈以耀主修 、郡人万士英编纂府志,也载:元时播州(今遵义 )铜佛寺有铜像七躯,各千斤,忽亡其三躯“流至铜仁”。

铜仁城内旧时确有儒 、释 、老三尊铜像先后存于铜岩亭阁 、铜佛寺(明洪武五年专为移放三像建造) 、正觉寺等,直至铜仁解放初仍存于东关观音阁,1954年7月被人錾凿盗卖而毁。综上述,可谓传说 、记载 、实物三吻合。故民国吕式斌《今县释名》卷六载:县西南有铜崖,屹立江间,相传渔人得铜鼎儒释老三像于此,因名铜人江,元置铜人大小江等处长官司。”明洪武五年(1373年)改铜人大小江等处长官司为“铜仁长官司”,铜人”易名“铜仁”,相沿至今。     

究名溯源,常有多说,铜仁亦然。据《山地的文明》作者龙云清介绍:铜仁原本也是苗居之地,同整个腊尔山地区统称为苗疆,明清以前在其府城外“寸地皆苗”。宋元时期,这里的苗民根据府城坐落的地势称其为“dongt5rend”,汉语译音即“铜人”铜仁”,意思是:四面环山的底洼之地。笔者认为两说均有道理,或苗语“dongt5rend”在先,元代渔人水捞铜人还在其后,自然名源与人文名源天造巧合。

然而,社会的文明进步则主要由人文因素决定。儒 、释 、老“三圣像”伫立铜仁至少700年,足以证明此“仁义”之地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新石器时代,此地已有先民活动。春秋时期即为楚黔中地,秦一统后,随楚地“纳入职方”,归属黔中郡,成今贵州境域归属中央行政区划最早的一块版土。也由此为后来贵州建省称“黔”结下了历史渊源。汉晋即有地方建置,盛唐时期发展已接近中原发达地区,封建地主经济相对成熟。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撤司设府,改土设流,即为黔东重镇。民国初年撤府设县,其后设治行政督察区,即为黔东北地区诸县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新中国成立后仍为铜仁地区行政公署驻地,随着中心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于公元1987年撤县设市。

铜仁既为“黔东重镇”,地处武陵山脉深处,深得武陵神韵,峰峦叠翠,溪河纵横,山环水绕,绣丽独特,亦属“桃源之源”。恰如其名的锦江,其支流碧波荡漾交汇于城下,逶迤东去,有人颂之“城在水中 、水在山间 、山在城里”,更兼民风纯朴,俨然一幅“桃源”意境,早在明清之际即有“黔东各郡邑,独美于铜仁”之誉。

万崇高山——万山:中国汞都

由于燕山运动,此地地面起伏较大,大部地区崎岖破碎,山地面积多达70%,平均海拔在700-800米之间,山高岭峻。因此,民间传说曰:自盘古开天地之后,狮驼王奉玉皇大帝之命,自很远的地方驱赶万座群山填海,路过武陵山脉已筋疲力尽,遂将此硕大群山留下,后人便称这一带为“大万山”。传说无稽,纯属百姓有感群山之多而为,然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 ),置军民长官司时,则以“大万山”为军民长官司行政区域名。

清光绪六年(1880年 ),省溪司由江口迁大万山,改称省溪司。民国2年(1913年)废省溪 、黄道 、施溪三司置省溪县,县公署驻万山,辖及今境大部,后废。1966年4月于今境置万山特区。后撤消,再于1970年恢复设置。

万山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尤其汞矿化地质层位多,汞金属原有储量高达4万多吨,曾居亚洲之首 、世界第三,被誉为“中国汞都”。相传,早在秦代即有人在此采 汞,汉代已闻名中华。《明史》载,明太祖时“惟大万山司有水银朱砂场局”。相沿两千多年的开采,以新中国成立后最为辉煌,其中1959年至1962年连续四年突破千吨,为国家巩固国防,壮大经济,偿还外债,渡过“三年困难时期”作出过重大贡献。时至20世纪末,资源已开始枯竭。但特区政府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从汞资源开采转为汞化工开发,加上成功引进一批铁合金冶炼 、锰加工和茶叶精加工等骨干企业,重振万山工业;同时将数千年汞开采和冶炼遗留下来的970公里的矿洞,辟为融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景观,实为一道矿业遗迹悠久 、内涵丰富 、规模宏大的地下长城,堪称世界罕见的矿山公园,中国汞都”内涵仍不减当年。

乌江河沿——沿河:黔东苏区首府

元置长官司,因司署临乌江西岸,故名沿河。民国吕式斌《今县释名》:元置沿河长官司,民国二年(误),以故思南府属沿河司辖地析置,县临乌江西岸,故曰沿河。”查新编《沿河自治县志》,载“‘沿河’之名,自元朝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置沿河祐溪长官司始见文字记载。即……沿乌江河之意。亦说乌江古称延江,因‘延’与‘沿’同音而名。”三国蜀汉时期于此置汉复县始有建置,隋置务川县,唐置务州,旋改思州,北部曾置洪杜县。宋无建置,属思州。

元置沿河祐溪长官司,沿河之名始称于世。

清废司设弹压,民国3年(1914年)建沿河县,1986年改置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地扼乌江之颈,历被兵家视为战略要地。唐贞观初年,黔州剌史田世康开拓乌江流域,率军南进务州(治沿河),改置思州。思州田氏土司由此演绎为后来号称“两广岑黄,思播田杨”之一的“军政集团”,拓地广大。清咸丰年间,刘永虎 、田洪富相继率民起义,威震黔北。民国中期在此发起“神兵”武装,为民除害,官绅军阀胆寒。

1934年5月,贺龙 、夏曦 、关向应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转战沿河,在枫香溪(后划归德江)召开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决定以沿河为中心,包括周边德江 、印江 、松桃 、秀山 、酉阳等地建立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7月在沿河铅厂坝召开“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建立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亦称“联县政府”,群众称“省政府”,机关驻沿河土地湾),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

在纵横二百多里的特区土地上,共组建区革命委员会17个,乡革命委员会72个。其中沿河县境内建区革命委员会8个,乡革命委员会28个,全境居于特区中心。黔东特区在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的直接领导下,恢复和建立党 、团生活,建立中共黔东特区工作委员会,组建区 、乡基层党支部6个,发展新党员78人,拥有党员267人,团员196人,加强党在政治 、军事和地方工作中的绝对领导。在特区工委之下,曾制定了《没收土地和分配土地条例》 、《农村工人保护条例草案》 、优待红军及其家属的条例》和《关于工农武装问题决议》 、《关于肃反问题决议》 、关于苗族问题决议》等方针政策,各级苏维埃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组织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实行土地革命等。是时还收编“神兵”1000多人,扩红3000多人,组建游击大队和游击队70多支,共达1万余人,地方自卫队3万多人,壮大了红军队伍和地方革命武装。

直至是年底,红二 、六军团会师后转战湘西,特区历时半年之久,胜利策应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孕育了红二方面军的组建,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印水江梦——印江:书法之乡

思邛江获名数百年之后,竟于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记史的一次误笔,将“邛”字多加半横,书为“印”,印江由此得名。明嘉靖《思南府志》载:思印江,去县十里,源出朗溪,北流入德江,即古思邛水也,俗讹邛为印。”唐朝于此始有建置,先后分设思王县和思邛县。宋建隆元年(960年)改思邛县为邛水县,元废县分设思邛江 、朗溪 、厥册三长官司,明弘治七年(1494年)废思邛江等长官司设印江县,1986年12月改设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印江地处佛教名山梵净山西麓。据新编《印江书法志》载,自隋唐始,不少高僧大师涌入山上建刹传教,仰此文化影响,崇文尚书渐成乡风。到了明代,诸如儒学教授周冕 、都察御史肖重望等书坛才人已蜚声于世。清代印江书艺更为鼎盛,名望之家不胜枚举。乾隆时期(1736-1796年)文人李绿园诗称“梦中偶到印江地,呼我书乡唤我民”,即已称印江为“书乡”。同治时期(1862-1875年)印江知县邓玲筠盛赞“印人男耕女织,勤而朴,惜字善书者众,不负书乡之名也”。是朝王道行 、周以湘 、潘登云 、严寅亮堪称印江书法“四大家”。光绪十七年(1891年)严寅亮书“颐和园”门匾三字,并书内匾18方,楹联23副,受慈禧赐“宸赏”玉章一枚,名噪海内。此外,书题文昌阁窗额 、楹联的魏祖镛,四方流传“写字要算唐钟英”民谚中的唐钟英,人称“诗书画三绝”的鄢师竹,以及王佑之 、吴步云 、张伯谦等,可谓墨涌寒涛,蓬山留翰。

 屏山玉水——玉屏:箫笛之乡

 清雍正五年撤卫置县,设治于“水清似玉,峰耸如屏”之间,故名玉屏县。秦汉时称雄溪,宋改雄溪为平溪,设平溪峒,元设长官司。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撤司设卫,筑城池于阳河南岸。清雍正五年(1727年)撤平溪卫置玉屏县,设治原所。故《贵州地名来源探析》注“阳河水清似玉,隔河山峰耸立如屏,故名”。

民国吕式斌《今县释名》有载:清置县,北有玉屏山,负江屹立,亦谓之玉屏峰”。

玉屏之名由此开始,直至1983年建立侗族自治县一直相沿。

屏山玉水之间,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广为流传。相传,明永乐年间,道仙鹿皮云游平溪,将箫笛制作技术传于名士郑维藩,由此郑氏采用本地特有的水竹,世代以制箫笛为业。清乾隆《玉屏县志》载:平箫,邑人郑氏得之异传,音韵清越,善音者,谓不减凤笙。”清初,郑氏箫笛从制作 、造型到音色已独树一帜,尤其音色圆润轻柔 、幽静典雅,闻之如痴如醉。“清怨不胜闻锦瑟,哪堪玉笛又飞声”,平箫玉笛”即被称之“神    箫仙笛”,风靡九洲,旋成朝廷“贡品”。同治年间(1862-1874年),玉屏箫笛已供不应求,郑氏传人郑汝秀(号郑芝山),打破嫡传规训,向外招徒授艺,扩大生产,同时在城内挂起“贵州省玉屏县郑芝山祖授仙师秘传精制雅颂贡箫”招牌,设店经营,销路四方通达。不仅如此,郑芝山在研究其祖传经验基础上,精心撰著《和声鸣盛》,绘以图,详释“音律”,受此教化,平箫玉笛”更是名声大震,生产工艺更增一筹,加工作坊已由郑氏一家发展到张氏 、王氏等六家。民国2年(1913年),郑芝山之子郑步青 、郑丹青所制“平箫”参加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国际工艺品展览会,荣获银质奖章。两年后(1915年),又参加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与“国酒茅台”同时荣获金质奖章。由此“平箫玉笛”享誉世界,畅销日本 、东南亚 、欧美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一时这边缘小镇竟有箫笛生产作坊30余家,箫笛之乡”赋予玉屏之美誉不胫而走。

责任编辑:符迪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