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古代仡佬民族对“竹王”神崇拜,其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时期。仡佬毛龙以“灯班”为组织的民间传承形式延续流传县境内。
毛龙龙头、龙身全是竹子编扎的骨架,形如蛇身,尾似鱼尾,龙头有“麒麟”和“鸡颈”两种。龙身长15至25米,分七栋、九栋、十一栋、十三栋,每栋2米。
龙身用须状的五色“火草杆”编扎后全身毛绒绒的。有的毛龙还伴有两条“狗龙”相随。玩毛龙是仡佬村寨集体活动,队伍配有专门的打击乐队,打击乐有固定的曲牌。每年毛龙灯会是仡佬族盛大的文化活动。
起源于古代仡佬民族对“竹王”神崇拜,其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时期。仡佬毛龙以“灯班”为组织的民间传承形式延续流传县境内。
毛龙龙头、龙身全是竹子编扎的骨架,形如蛇身,尾似鱼尾,龙头有“麒麟”和“鸡颈”两种。龙身长15至25米,分七栋、九栋、十一栋、十三栋,每栋2米。
龙身用须状的五色“火草杆”编扎后全身毛绒绒的。有的毛龙还伴有两条“狗龙”相随。玩毛龙是仡佬村寨集体活动,队伍配有专门的打击乐队,打击乐有固定的曲牌。每年毛龙灯会是仡佬族盛大的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