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64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早在古代,万山人就发明了红粑这个独具特色的食品。它色泽红艳,形状扁圆,气味香甜,食用方便。 红粑以糯米为主,粘米配料,以食用“品红”(当地人叫“粑粑红”)为颜料。经过碎米、打芡、揉团、分等、滚红米、上蒸笼、手工压型等几道主要工序精制而成,大的有数斤之重,小的不过几十克。 做红粑以前,需要准备蒸笼、柴火、大锅、簸箕、平整的大木板或柜台、劳动力等主要条件或器材,根据做红粑数量的多少,按糯米和粘米分别7:3的比例计算,从而准备红米。 做红粑的糯米和粘米按质量比例配好后,留一部分糯米备用,用温水把糯米和粘米浸泡滤干,再去打米房用专用机器打成粑粉,然后再制作粑引子——打芡,粑芡做熟后就开始揉粑团。粑芡熟不熟,是个关键,芡不熟则粑不熟,放干后,再蒸、煮、烧,粑也不会熟。与此同时,用“品红”与备用的糯米加水调拌成鲜红的红糯米装在簸箕或筛子里。粑团揉成后,就平均地分成圆圆的粑心,然后沾点清水,放进盛有红糯米的簸箕或筛子里来回滚动,直到粑心粘满红米为止,这样就可以放进蒸笼里开始烧火蒸煮,直到熟透。如遇久蒸不熟,预示主家来年运成不好,就要想些办法再蒸,以减灾祸。蒸好后,就下甑放在木板上趁热压制定型,这样红粑就算做成了。待似干未干之时,又翻转再压一次,对压得不圆的,不满意的进行一次再修复,这样制作出来的红粑形状才“有样子”,才好看。如果想保存得久一点,待干透后泡在水里即可,只是需要勤快的换水。 红粑在万山被广泛地运用着。最讲究的是过年和娶亲。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舂(做)红粑(当地人又叫“年粑”,以前没有电就是用碓舂),除了自己吃,还要用于走亲访友、招待客人,这当中的故事和文化也最多。每到春节,红粑做得多的人家,就要请上好几个劳力来帮忙,因为揉粑团这个过程是需要劳力和力气的,红粑好不好吃,这个环节十分关键,没有功力是难以达到效果的。要想红粑好,关键在于粑团揉得好不好。揉粑团要慢裹粉,揉到感到不太揉得动时,把粑团搓成条,撕裂开,若裂口光滑并呈浸绿色,说明粑团已揉好,合拢后再揉到没有任何裂痕后,再搓成粑条等分。 关于吃红粑,则更是有趣。对于爱吃刚做好,才出蒸笼粑的,几个人在一起,往往就要比试一下。你吃装满红粑的一个大簸箕一圈,他就吃一圈中间再取个十字架,更厉害的要吃一圈中间再取个井字架。有人爱吃煎的、盐的、糖的,有人爱吃煮的。方式可以切片煮,整个煮,放红糖、白糖。可以煮甜酒,只要切开,方圆大小,形状随意。喜欢蒸着吃,放在煮饭的锅里即可,或裹些黄豆粉、芝麻粉、白砂糖,酸、甜、咸、辣,随你所欲,吃起来都香喷喷的。若要拿来做菜,切片炒,放在火锅里煮都行,各有特色。在农村,不管大人、小孩只要上山放牛、砍柴,都要带上几个红粑,适时选块空地,找来柴火点燃,将红粑烘着,烧着,一边讲着做大红粑的故事,一边比较着谁家的红粑更香甜。当然,也有红粑做得不好的人家,粑芡不熟,吃起来“粘天皮”(粘上颌),上甑时没有蒸熟,你怎么也烧不熟……而红粑在用于娶亲时,有许多讲究。首先所用红粑数量只能是96个,配上96颗糖,并且还要特制两个“粑娘”。而这两个“粑娘”一般都有水果盘大小,剩下的红粑“粑仔”也要比过年用的红粑大一些,如果春节做的红粑是三、四两一个的,结婚用的一般都要在半斤左右,“粑娘”就留着女方家吃,“粑仔”就要按照女方的亲族分发下去。 除此以外,红粑还被用在庆祝老人寿辰,小孩满周岁,竖新房上梁、祭梁,也有人家在诸如考取功名等重大喜事活动做红粑的,并将之用于农村装神龛壁祭祀、重要亲友送来的匾额等等。而在过年时节,红粑主要被送到亲朋好友家做礼物,四个、六个、八个、十二个不等,而主人则要回敬客人四、六个红粑,以示谢意。 侗家红粑不仅采用了中国的传统吉祥色,大红、鲜红,而且做得团团圆圆,它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从它的做法与吃法来说,体现了中华民族,特别是侗家儿女的勤劳智慧,大红粑传承数千年,不仅越来越被侗家人所喜爱,成为侗家的桌上珍品,而且成了侗家人招待客人、馈赠亲友的美好使者。  责任编辑:符迪

仡佬族送子之俗,自古流行于石阡农村。他们不是去庙里求“送子娘娘”;而是“送瓜瓜”、“送龙宝”、“送菩萨”,民族风情浓厚,其中贵在于一个“偷”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此习俗已淡化。 “送瓜瓜” 古历八月瓜熟时节,农村中便有人倡行偷瓜送子之俗。因为有一对夫妻久而不妊,或即缺乏子嗣,人们出于同情,所以几个人相约去向他们表示送瓜之意,这家夫妻自然十分高兴。待到中秋之夜,人们先去田地里偷瓜。无论本寨外村,谁家地里长得有成熟的长条形南瓜,俗话“水桶瓜”都可以选取取一个。拿回来时,有的故意将瓜蒂取开,向瓜内灌水,然后用一截“苞谷胡胡(玉米芯子)盖紧,表示送个男生;有的则不取蒂灌水。随即用红布一幅,缠着水桶瓜,让一个比接瓜夫妻低一辈分的五六岁男孩背在身上,一同送往接瓜之家。将要到屋,人们便学着婴儿的哭声,主家急忙开门迎接。进了屋,夫妻一边招呼众人,一边抱着背瓜的小孩,无限亲妮地喊叫:“么啊、崽啊,你来了吗!”有人将瓜取下来,直接送往寝室床铺上,用被子盖着说:“恭喜你家生个大胖小子”,有人假装去看,暗中将瓜蒂处的“苞谷胡胡”抽掉,瓜里的水流了出来,床铺湿了一大滩,故意惊叫“啊呀,胖子屙尿啦!”人们开怀大笑。夫妻也会心地笑了起来。第二天,夫妻俩煮南瓜吃,一点也不能丢,连瓜皮也吃下肚去。此后,他俩一直将送瓜的男孩当着亲生儿女一样疼爱。 此后如果生了一个男孩,便成为天大的喜事。丈夫去“报喜”时,先去报知送瓜的承头人家,开口就叫承头人夫妇为“嘎公”、“嘎婆”;然后再向亲生的嘎公嘎婆报喜。当办“祝米酒”时,成头人家如同亲嘎婆一样送“祝米”——为小孩备办衣帽、裙子、背围等物。成头人还要给小孩取乳名,多取名叫“瓜二”、“葫芦”、“伏子”、“伏生”之类。以后,生子之家一直将成头人家当作外家亲来走。其俗的典故出于《诗·大雅》说:“绵绵瓜瓞,民之初生。”民间也世代相传:人类始祖伏羲、女娲兄妹都是从“葫芦”里出来的。 “送龙宝” 春节元宵期间,农村中玩龙灯的灯会头人,也是针对上述情况的家庭,征得主人同意,趁玩灯拜访时至其家,悄悄地送龙宝一个。这家主妇则要牵着后衣兜接。为啥悄悄的送?就怕知道的人多了,冲去了“灵气”。然后这家人将龙宝系于堂屋正中悬吊着,从此许下“生子缴宝”的口愿。每年玩灯时,这家人都要对送宝之灯队热情接待、敬献香烛。 另有想生子的人家,无人送宝时,便打定主意“偷”。趁龙灯来家贺年时,招待灯队的人去吃夜宵,女人悄悄地将龙嘴里的宝取走;有的人家的女人不敢探嘴取宝,便在龙角下解下一条红布。据说“偷”来的宝或红布还很“灵气”呢,也同样“许口成愿”。 这之后如果生子,首先向灯队头人报喜。头人常赐其乳名为:“龙生”、“龙狗”、“宝娃”、“宝子”之类。 当“龙生”稍稍长大,便要履行“还愿缴宝”的仪式。主家要喂一头大肥猪,择定吉日,通知亲友,请寨邻人扎一条“愿龙”(一般是毛龙),请“先生”和灯会头人来主持其仪式。届时,主家的亲戚都来送礼庆贺,给“龙生”披红挂彩。灯会头人要给“龙生”缝制一身新衣服。寨邻人等来帮助玩龙灯。杀猪祭龙时,毛龙要将杀猪之人圈在当中,杀猪人要说一些“伏筮”再开刀。抽刀时龙嘴更凑上前去接猪血,俗称“领血”。随后将猪破开,猪及头、脚、内脏全部用开水一煮以后,又要让龙头去嗅一嗅,俗称“上熟”。之后“先生颂读早已备好的“疏文”,火化纸线。主人领“龙生”跪拜,灯会头人赠他“易长成人、长命富贵”。随后让“龙生”领着龙灯遍朝祖坟,烧香祭祖。晚上龙灯不能发亮,悄悄离去火化。人们不向主家道谢;主人和“龙生”也主动回避。 有的贫困人家,则与灯会商量,实行“接灯缴宝”。趁元宵间原灯队来贺年时,主家备办夜宵,热情招待,头人祭祀一番,以缴来龙灯宝了愿。照旧俗如不履行“还愿缴宝”、“龙生”一生都好象欠债似的;有的人家下辈人也得为上辈人还愿缴宝。 “送菩萨” 其俗与送瓜,送宝相似,先要偷菩萨,并有选择地偷。以偷别人家“香火”(神龛)上的“梓潼帝君”为上品。因为梓潼帝君又名文昌帝君,主民间文运昌隆之事,为道教的重要神祗加上古有“桐生实子”的典故,所以俗称“送梓潼”。实在偷不到梓潼菩萨,偷得“观音”也不错,老寿星、笑罗汉也可以将就,反正总称“菩萨”。 一年之中何时都可以实行此俗。失去“菩萨”的人家,当然不能宣扬香火上的菩萨走失而被人取笑,知道是那么一回事就行了。送菩萨的人也不能张扬,悄悄地送。得到菩萨的人家,则将菩萨供奉在自家的“香火”之上,从此许下了一个“梓潼愿”,生子后再还。此后所生之子,有的取名“桐生”、“潼灵”、“桐喜”,有的取名“梓发”、“祖发”,有的直接名叫“菩萨”。 当孩子长到十多岁时,就要“还愿”。“还梓潼愿”等于办一次大的事务,要请傩坛班子来冲傩还愿,演出傩堂戏,闹热三至五天。最后,还要由“勾愿判官”来决定这一堂愿是“周”了或是“不周”。也就是说,要由扮演“勾愿判官”的坛主,表演“打卦”来决定:三卦打成“大合同”,即“阴卦”、“阳卦”、“顺卦”各一个,就算“周了”,意即礼心中训周到了;如果三卦打不出一个“大合同”,就算“不周”。往后改期再还一堂愿,争取打出一个“大合同”来。  责任编辑:符迪

20世纪80年代起,在解放思想大潮涌动下,学界兴起一股“傩戏热”、“傩文化热”,在人文社会领域里建树起一门新兴学科——傩学,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 从商周时代起,傩经历了三千多年漫长历史。由于傩孕含着古人朴素的生命意识,这使它具备了顽强的生命活力。随着历史的演化,作为一种独特而神秘的文化现象,它逐渐成为多元宗教、民俗、艺术、表演的复合文化体。傩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运动链条中,傩文化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历史地位。 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19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同年1O月公布了“文化多样性”宣言,自此,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进文化的多样性,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关注的焦点,我国中央文化部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迅速作出反应,举办多次有关国际研讨会,并正在制定相关保护法令。去年,傩戏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已纳入亚洲太平洋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得到国际上的承认。 贵州是我国傩戏品种最多的省份,是发掘、研究傩文化遗产最早的省份,并且取得突出成就。有“中国傩戏在贵州”之说。1993年,德江被省文化厅授予“傩戏之乡”的称号。 责任编辑:符迪

杏鑫登录_长号喇叭最后的传承者——邹习礼
<br>

一位古稀老人坐在简陋的工作室,全神贯注地用煤油灯、吹管、铁锤等工具,焊接长号喇叭口,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敲打,一个制作精美的长号喇叭口展现在眼前。这是印江自治县杉树乡杉树村73岁的民间艺人邹习礼,在展示濒临失传的长号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盛极一时 走进邹习礼老人的家,他正在自家杂货店里忙着招呼购物的乡亲们。 在他的带领下,笔者来到了专门制作长号、唢呐的工作室。工作室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唢呐配件,其间还散落着许多铜片和檀木。邹习礼告诉笔者,这些工具大都是自己在制作过程中根据需要制作的。 2007年1月“合水长号 、唢呐”被列入首批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长号唢呐的制作,更是一门古老的技艺。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现在会长号 、唢呐制作技艺的人越来越少。目前,邹习礼是印江自治县仅有的长号 、唢呐手工制作者。 “我这个手艺是小时候跟着父亲做手工银饰传下来的,我从1982年左右就开始做长号 、唢呐来卖,到目前已经做了有500多支。”提起这门手艺,邹习礼老人激动地说:以前,家里条件艰难,因为我做的长号 、唢呐耐用 、音色好,周边的八仙师傅都来买,靠这个手艺可以贴补家用维持生计。”1992年,深圳有个学校特地到邹习礼这里来定制了50支长号。说起过去,邹习礼表示“会这个手艺的人不多,周边的人传来传去,知道的人多了,自然我制作的这个号也不愁卖了。” 制作工艺古朴考究 长号、唢呐的制作精致、工艺复杂、尺寸标准。从下料到制作完成,要经过塑形、焊接、打磨等工序,整个过程全部靠手工完成,制作周期一般要3至5天。邹习礼说,制作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讲究。制作时最不好把握的是吹焊,只有做好吹焊,接口才光滑,结实耐用。 邹习礼制作长号、唢呐最特别的是吹焊灯。用熔炼过的银片,加硼砂水放在焊接处,经过焊灯高温熔化,银融化后就随着硼砂水的痕迹流到接口上,这样的焊接恰到好处。 古老手艺后继乏人 “我最担心的,是老祖宗的手艺在我这里就不能再传承下去。”邹习礼忧心忡忡地说,全手工下料、塑形制作累人又费时,远不如打工挣钱来得快,年轻人都不愿意学。 “我小女婿前几年跟着我学过一段时间,后来转行做钢材生意去了。”邹习礼说,小女婿只有偶尔来家里走动时,遇上赶货赶得急,就帮忙做一段时间。“我今年73岁了,制作长号、唢呐也50多年,很想让老一代手艺有人来继承。”他说,虽然一支长号可以卖500元左右,但是制作时间长,在细心的同时还要耐心,而这门手艺不是几天几月就能出师。 采访结束后,笔者电话采访了印江自治县文广局相关负责人,据介绍,为了保护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传统技艺,县里已经把长号、唢呐制作技艺列入重点文化保护名录,制定了详细保护方案和具体扶持措施。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把这极具民族特色的手工工艺传承下去,丰富民族文化。(张敏文/图) 责任编辑:符迪

寺院傩与军中傩在形式上有共同之处。军中傩是将傩中所含的”武事” 因素抽离出来加以强化,使傩服务于军事,从而逐渐独立为一种类型。寺院 和住则是将傩中所内含的”宗教”因素抽离出来加以强化,使傩服务于寺院,并同与之结合的寺院固有宗教内容相互渗透而逐渐独立成为某种特殊的类 型。它们的共同特点都在于请神驱鬼、祈福禳灾。比如道教寺院中的傩,比较突出地表现在醮(jiao)斋一类的仪式活动中,并在道教经典里多有记载。关于”醮”,《隋书•经籍志》这样解释道: 消灾度厄之法,依阴阳五行数术,推人年命书之,如章哀之仪,并具货币,烧香阵读。云奏上无曹,请为除尼,谓之上章。夜中,于是星 辰之下,陈设酒脯饼饵币物,历丰巳天皇太一,祖五星宿,为书如上章之仪以奏之,名之为醮。 责任编辑:符迪

杏鑫新闻304724_铜仁元素——羌族
<br>

羌族自称“尔玛”,是我国西南至少有着3000年以上历史的一个古老民族,目前主要聚居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部和绵阳市北川、平武等地。对于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认识羌族的缘由,一个是曾经由网友上传,一夕之间红遍网络的四川羌族美少女“天仙妹妹”,其一袭民族盛装,面容自然清新,略显神秘的气质让无数网友惊艳;一个是2008年那场举国同殇的大地震,羌族,这个衍生过不少民族,为中华文明史作出过杰出贡献的民族成了悲剧的主角。 而在武陵铜仁,也有这个远古民族的踪影:作为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仅有1500人左右,并大部聚居于江口、石阡两县。相较铜仁土家、苗、侗等人口众多的民族,它是铜仁名副其实的少数民族。 远古时代的羌人是一个以牧为主兼营农业的强大部族,大致活动在甘肃、青海等地。公元前5世纪以前,羌人逐随水草向东、西、南三面迁徙;铜仁今日的羌族,即由当时迁到川西北的一支羌人发展而来。 贵州羌族源于四川岷江上游,但究竟何时进入黔境,史籍无明确记载。石阡县本庄镇的姜姓羌族同胞听祖辈传说,他们是姜子牙的后代,姜羌合一,是羌族。江口县的胡姓羌族同胞表示,他们的老祖宗则从四川茂汶辗转迁徙而来,然后定居于江口桃映乡匀都村漆树坪,至今已逾14代。由此看来,铜仁的羌族同胞扎根本地,已达300至600年。 在旧中国,由于民族歧视和压迫,羌族同胞都隐瞒了自己的民族成分,报称汉族。1986年,经省政府批准,江口、石阡两县的羌族才恢复自己的民族成分。      要想探究铜仁羌族,漆树坪羌寨是不二之地。漆树坪位于高达1200米的香炉山上,接壤松桃沙坝,距江口县城15公里、铜仁21公里。全寨65户人家285人,其中羌民200人,全为胡姓,被誉为“神秘的梵净尔玛堡寨”,是梵净山区仅存的“尔玛”人所在地和羌文化艺术“活化石”,至今仍保持着古朴风情的原始习俗。他们的羌语,属汉藏语系缅语族羌语支,分南、北两种方言,许多人懂汉语,长期通用汉文。        山羊是羌族的图腾,信奉太阳神(天神)、火神、风神、树神、寨神、土地神等,祭神往往与节日、习俗交织。主要节日有农历五月初二祭风神、五月初五祭土地神、十月初一过羌年等。文体活动有“斗牛”“斗羊”,对山歌、下“打三棋”、扳手力等,舞蹈以《欢乐的沙朗》《锅庄舞》《醉了金秋》为主。 相信川籍的羌族遭受毁灭之灾的那年,至信至善的铜仁“尔玛人”也曾为他们的同宗同胞日夜祈福吧;而今,他们已然迎来新生。铜仁市的羌族同胞也随着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的惠民政策,正在向世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那么,就去江口的漆树坪羌寨看看吧,在这个幸运的小天地里,你可以品尝风味别致的羌族餐饮,观赏热情奔放的羌家歌舞;让纯美的羌家姑娘为你敬上青稞咂酒,引你融入那古老的羌族历史长廊。 责任编辑:匡奇燃

杏鑫登录_人类艺术的奇特瑰宝――鼟锣
<br>

万山以中国汞都闻名于世,而这里独特的文化遗产——鼟锣艺术却鲜为人知。鼟锣艺术自元末明初以来在此流传不息,深受世居侗族儿女的喜爱,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尽管已被列入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仍如闺中待嫁的少女,没有人真正撩开她那神秘的面纱。 鼟锣艺术(图片来自网络) 无疑,我对鼟锣艺术是陌生的。 我虽亲赴现场观赏了万山首届鼟锣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也深入鼟锣艺术传承中心黄道侗族乡丹阳村瓦寨体验过世代传承的锣鼓之音,只是为其深有所动、倍感强烈震撼!仅凭锣和鼓怎么就会敲击出那么丰富的节奏、如此优美的旋律,还有那么惊人的气势?看了万山侗学会编撰的《万山鼟锣文化研究》文稿,才总算探究了她的来龙去脉,曲调节拍,音律之法,使用禁忌等等,也看到了文化学者、社会各界对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高度关注和深深痴迷!也许是由于万山高原似海、山脉如浪、峡谷遍布的缘故,锣声粗犷,声音浑厚,一组鼟锣在鼓点的指挥下,敲打起来,几乎让人震耳欲聋,声音可传至数公里外。这跟锣鼓从过去用于军中传递信息,转化为驱赶袭人猛兽,最终演变成和谐的“友好竞争”,可能是密切相关的。  侗族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奔放,能歌善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具有特殊演奏技法和独特表现风格各类丰富的文化艺术形式。鼟锣是万山侗族特有的、及具强烈民族性格的民间艺术,在打击乐器的形态、组合形式、表演技艺、曲牌结构、节奏、句法、音响等方面,都不同于其他民族民间打击乐器,形成了独有的特色而自成风格,作为侗族独特文化的一种外化形态,它与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芦笙舞、多耶一起承载着侗族文明的千年的脉动,系联着侗家人劳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万山鼟锣应是侗族儿女勤劳智慧、富于创造的最有代表性的一项群众活动,既有广泛性、艺术性,还有娱乐性。鼟锣赛场,一比锣多鼓多人多,二比声音洪亮整齐,三比节拍曲调。不讲队形,不限人数,不限场地,不设裁判,以众人的意向决定输赢。鼟锣所谋求的是平安吉祥,而不是人多势众地炫耀。每当输赢成为定局,赢家”当场就会主动邀请“输家”到家里喝“鼟锣酒”。这里面折射出来的,既是侗族的豪爽和友爱,又是侗家的和谐和奋进。万山鼟锣的发展和传承历史就是当地侗族同胞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鼟锣反映了侗族同胞民间大量的文化生活内容,包含有侗族同胞关于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 在中国民族民间以锣鼓乐器为主体的表演艺术形式中,鼟锣独特    的艺术魅力与威风锣鼓相比,更加突出锣声震山动地的视听效果,它体现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 万山鼟锣主要盛行于黄道侗族乡,被认为是传承中心,鼟锣艺术主要靠刘罗肖三姓族人口传心授。 现已传承至二十代、二十二代了。 随着市场经济向农村社会的浸透,传统而封闭的黄道侗族乡与全国农村一样,正在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迁,各种现代文化、生活方式纷纷涌进山寨,侗家古老的生态文化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鼟锣技艺的传承出现了断层。年青人大量外出,留在山寨的鼟锣艺人逐年减少,并逐渐退出鼟锣艺术的行列,鼟锣技艺一度濒临失传。 好在党和国家对文化的高度重视,万山鼟锣艺术已获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鼟锣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受到到各级各界的关注与保护,省文化厅、文物局还在黄道瓦寨专门建立了“鼟锣传习所”,乡里也办起了鼟锣艺术培训班,成立了鼟锣艺术团,还有万山侗学会一帮人的潜心研究挖掘。我想,有了这些,这一独特文化艺术一定能够时代传承、发扬光大!(杨序顺) (注:作者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这是作者为万山即将出版的《鼟锣》一书写的序言) 责任编辑:符迪

德江土家族婚俗不但有固有的民族性,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因受远古传说故事,伏羲兄妹(傩堂戏中的傩公、傩母)自由婚姻的影响,恋爱风俗一直较为古朴、自由,富于传统色彩,有别于汉族地区森严的封建礼教。土司时代诸族的婚姻都遵循同姓不婚,结婚不用媒,多以歌相亲,在溪涧、山林跳舞、唱歌、生产中相互选择,彼此爱慕,双方满意后,征得傩戏土老师的许诺作证,即可成亲。 求亲:德江土家族山寨做父母者,到儿子年满十二岁以后,就开始请媒给儿子访亲。既要门当户对、年龄相当,又要聪明伶俐,“八字”相符的姑娘。访好后,便请“暗媒”偷女方生庚“八字”,这暗媒要与女方有关系的人,以走亲或逢年过节的机会闲谈中,偷到女孩的生庚“八字”。若与男方的生庚“八字”合得上,便正式请媒人向女方求亲。男方请的媒人到女方家求亲时,开始只起试探与牵线的作用,不为媒证。得知女方父母有意之后,按“以媒为证”的程序,正式求亲。 订婚:德江土家族人订婚,俗称“认亲”,又叫“放爆竹”。女方的父母许亲后,就商量“认亲”的事。“认亲”有大小之分。由媒人带领男孩和备办的酒、肉等礼物去女方谢恩。男孩到女方家里,先放爆竹,拜祖先、拜亲爷亲娘,并要媒人指引男孩向伯伯、伯娘……逐个请安,这才叫“正式订婚”,告诉邻居亲事已定,别人不要再打主意。 结婚:男方要求结婚时,婚前那年农历正月初,选择吉日要到女方家拜年。拜年时的礼物中要送一只连猪尾巴的猪腿。女方若同意该年结婚,就收下连尾巴的猪腿,若不同意,则将猪尾巴割下退回男方,表示推迟婚期。男方给女方拜年时,礼品中绝对不能送猪头,因猪头是送给媒人的,意味着这门亲事是媒人开的头。达成结婚协议之后,娘家准备嫁妆,婆家准备衣服等物,双方筹办儿女喜事。 哭嫁:土家姑娘的婚姻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土家人还把新娘能否哭好嫁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准。土家哭嫁源于妇女对婚姻不自由的控诉,对旧婚姻制度的一种无力又无奈的反抗。按习俗,哭嫁的过程分为三次,即过礼哭、娶亲哭和发亲哭,谓之“新娘三哭”。过礼哭:是在结婚的前一天,男方请媒人和掌礼先生领着新娘及帮忙的人带上早已准备好的礼物,包括新娘的衣物、首饰,给女方家过礼。当过礼的队伍即将到达女方家,在听到鞭炮、唢呐起鸣时,新娘及陪哭的姐妹们便开始第一次哭嫁;娶亲哭:是指迎亲的队伍和花轿到来时,新娘和陪哭的人一起哭;发亲哭:是指娶亲的人在新娘家吃毕酒宴,经双方总管协商一致,准备迎新娘上轿,正式发亲(即迎娶新娘)前的一场哭,也是三哭中最隆重、最壮观、最真实的哭嫁。这时除了哭父母的恩德、教诲和亲情外,就是骨肉之情、别离之痛的哭泣。 接亲:接亲队伍到女方大门口,女方便在朝门口摆一张大桌子拦门,桌上燃烛点香,摆三个酒杯,女方执事人过来讲拦门礼。 接着,内外双方的执事人,相互盘问和解答“婚姻根把”。若内面的执事人讲输了,就得无条件的开门,请接亲队伍进屋。若外面的执事人讲输了,就得拿出“三茶”、“六礼”等礼品,请求内面执事人开门进屋。 拜堂:拜堂之前,请土老司先退轿煞。退煞后,由里面预先安排两名夫妇和睦、有子女的妇女(圆亲娘),一个用米筛端七星灯,此灯用一只清油碗,里面放七根灯草,分点七个灯,放在大门槛内地下;另一个从轿内将新姑娘扶出来,新娘从灯上跨过去。新娘进入堂屋中央,向祖先神龛恭恭敬敬地作一个揖以后,立即拜堂。行拜堂礼,叫“交拜合卺”。祖先神龛上点一对大红双喜蜡烛,三柱福寿香,大桌子上摆供品,地上铺一床睡簟,睡簟上铺着新被盖,这就是拜席。拜堂开始,礼房先生喊:“奏大乐(打镏子,吹唢呐)!一拜天地(新郎、新娘向外拜)!二拜高堂(新郎、新娘向香火堂上拜)!”三拜父母(新郎、新娘向香火堂坐着的父母跪拜)!四夫妻对拜(新郎、新娘相互转身面对面对拜),整个拜堂结束。 回门:新婚三朝,新郎新娘则要回娘家省亲,俗叫“三朝回门”。回门要带猪腿、团馓、糖食、酒等礼物孝敬父母。回到娘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要叫得自然、亲切。就餐时,新娘要陪着新郎向父母、亲友和邻里敬酒,感谢大家对自己新婚的祝福。回门,不论远近,一般要当天去,当天回。回时,女方父母要给新婚夫妇打发钱,并教他们兴家立业,夫唱妇随,白头偕老。 责任编辑:匡奇燃

杏鑫新闻304724_让人着迷的土家服饰!
<br>

沿河土家族服饰,在土司统治时期,男女服饰区别不大,基本上为一式。人们裹绣衣巾帕,衣裙都绣有花边。男女垂髻,短衣跣足,以布缠额,喜斑蓝服色。“改土归流”(指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废除世袭土司,改行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政治措施)后,男女服饰有所区别。沿河实行“改土归流”较早,加上乌江流域交通较为方便,所以受汉族影响较早。解放以后,许多地方的土家族服饰已同汉族无多大区了。但在沿河的偏远山区,土家族服饰仍然保持着浓郁的民族特色,韵味不减当年。 沿河土家族服装在颜色上喜用青、蓝、白等色。在“改土归流”前,男女都穿对襟上衣和八幅罗裾。袖大而短,衣长而肥,裤短而宽,上下和谐,适宜在气候炎热,山高坡陡的地方劳动时穿。沿河的土家服饰主要有以下几种: 男性服饰 很早以前,男性也作长装,衣裤均有梅花条边,裤脚上挑有图样复杂的“膝花”。“改土归流”后,男性的花服饰悄悄消失了,只保留了头裹白帕的习惯,帕长七至九尺,包成“人”字形,左边留有两寸长的帕头。较古老的上衣叫“琵琶襟”;钉铜扣,衣边上挑有梅花条和银钩;后来逐渐穿满襟衣和对襟衣,青年男性多穿高领长袖,滚韭菜花边的对襟短衣,正中钉五至七对布扣。裤子是青、蓝加白布裤腰,裤角较短而肥大,本地称“折折裤”。鞋子是高梁青面白底鞋。老年人爱穿无袖对襟衣,脚上穿布简袜,穿圆口布鞋。劳动时不论老幼均喜欢在腰间围一块蓝布或青布围腰,脚穿棕耳草鞋。 女性服饰 土家族姑娘喜欢穿滚花边挑边排子衣(大襟衣),梳一条秀丽的长辩,用红头绳扎上,耳戴圆圈式的大耳坠。在头上搭一块花头帕,或围一圈花毛帕,让额头上伸出一束头发。手腕上带走马银圈、玉石镯。不穿裙子,只是胸前系一块挑花或蜡染围腰,这围腰为梨形,上齐胸,下到膝盖。爱穿自己缝扎的红色或粉色绣花鞋。土家姑娘很会挑花扎鞋,但扎成的鞋子不轻易送人,除非长辈和自己同胞哥哥弟弟之属;至于情人、丈夫,那另当别论。少女的装饰非常朴实大方,而已婚妇女就比较复杂了。头包五至六尺长的青丝帕,现多为毛巾帕,不包“人”字形,包成厚厚一叠,呈大盘状。头饰因人而异,但各具风韵。一般头发编成单辫,梳成盘龙髻,笼丝质发网,然后戴上大小不同的银质饰花,如马耳花、片子花,后围等。耳上吊有金银耳环。手腕戴银质或玉石手镯,有绷花等形状。手指上戴“一颗印”、“三镶边”、“单股子”等金银戒子.胸前挂有牙钱、扣花,上系银链、银牌、银铃、银签、玉珠等一大串,行走时发出叮铛响声,阳光下,五光十色,鲜艳夺目。老年妇女戴列子圈圈帽,佩火圈银耳环。 上衣有三种类型:第一种,外抚肩,无衣领,镶花边,向外开襟,沿衣衣襟和袖口有两道不同的青边,不贴花边。第二种,银钩,有衣袖,衣襟前用彩线构花。第三种,青蓝布,都用白竹布滚花边。这些花边,有的是先剪好的花样,照着花样绣的,有的则是她们数着纱线一针一针挑的。女裤喜用青、蓝布,加白裤腰,裤脚宽大,蓝底加青边或者青底加蓝边,后面再挑两三条宽度不同的梅花条。更有特色的是在裤子膝盖部两外侧绣有圆形的“双凤朝阳”图案,这样衣襟配衬起来,十分谐调,既美观,又素净。女鞋较讲究,除了鞋口滚花边,挑“狗牙齿”外,鞋面全部用青、蓝、粉红绸子,鞋间正面用五色丝线绣各种花草、蝴蝶、蜜蜂等图案。鞋尖细小上翘,花纹别致,式样独特,显得艳丽雅致。 童式服饰 童式服饰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帽子上。一般按季节确定帽形。春秋两季多戴“紫金冠”,夏季戴“冬帽圈”、“凉帽”,冬季戴“狗头帽”、“鱼尾帽”、“狮头帽”。这些帽子除用五色丝线挑着喜鹊闹梅,凤穿牡丹,富贵双全等花鸟图案和文字外,在帽子正前面缝上大八仙,小八仙,十八罗汉等银质装饰,帽顶及帽后要用银链吊许多银牌,银铃,银鳌鱼、银虎爪。儿童手腕上,不论男女都要戴银圈,银圈上吊有空心银锤和银铃。婴儿的背带上挑着或绣着花、鸟、藤之类图案,有的也镶彩色织锦,这是“办月米酒”时由外婆家赠给的,同时还要送上围裙、围片,上面挑上花草鸟兽图案和字样。 沿河土家族的服饰具有形美、色明、声脆,实用等优点。特别是各种银饰,造型十分精美,全由土家族银匠精心设计,手工制作,且种类繁多,件件银花闪亮,各具特色。其次是服饰的挑花。沿河土家族的姑娘生长在古朴清新而闭塞的山寨,深居简出,受着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特定的自然风光的熏陶,从小就有摘戴山花和“玩针线”的爱好,跟随母亲或姑姑姐姐渐渐学会了一套飞针走线的好手艺。凭着她们一双灵巧的手,在帽檐、衣裤、鞋、背带、搭帕、围腰等服装上一针一线地挑出花、树、虫、鸟等动植物图案,后来发展到人物,文字,走兽等更复杂的图形。如狮子滚绣球、双凤穿牡丹、鱼龙戏珠,众人迎亲等。这些图案,讲究对称,空间层次和动感,针脚细密而不外露。花色艳丽,美观大方。特别是服饰上挑出的花边,花纹精美,色彩鲜明,线条精细,构图富于想象,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春节前后,是沿河土家族婚娶的高峰期,笔者参加或目睹了几场有意义的婚礼,至今回味无穷。  女儿出嫁陪嫁书 在沿河自治县县直机关某单位工作的田先生是一位舞文弄墨的文人,2月24日他为女儿操持婚礼,婚礼场地挂着铜仁市诗词楹联学会授予的“楹联文化之家”(在全市命名挂牌的第一家)、5副木刻对联、46幅精装对联书法作品,洋溢着浓浓的楹联文化氛围。 土家族服装已几乎被汉化,在隆重喜庆的场面,大都是西装革履。田先生及妻子在女儿出嫁那天,穿着一套崭新的土家服装迎接宾客,让人耳目一新。 田先生的女婿是外国人,为了让他了解沿河,在给女儿准备的陪嫁品中,醒目地摆放着《乌江旅游》丛书一套。此外,参加婚礼来宾均获得一本田先生自编的《沿河民间应酬参考》书籍。 女儿出嫁送书、给来宾回赠书、穿土家服装迎宾、楹联书法装点婚礼,如此婚礼,意义特别。 夫子“旅游”接媳妇 前不久,沿河县城河东田坝社区夏先生的独生子结婚,新娘子家在乌江下游的洪渡镇。 接新娘子的路线有两个选择:可乘船,也可乘车。按照土家族的风俗习惯,新娘家确定的出亲时间是晚上八时,而当时,乌江航运禁止客 船夜航。凭夏先生广泛的交际,完全可以联系朋友的车子去接亲,还能节省资金。 乘船从沿河县城到洪渡镇,途经乌江山峡百里画廊黎芝峡、银童峡、土坨峡。夏先生听说自彭水电站建成发电后,亲朋好友中还有不少人没有去过乌江山峡,想借 此机会游览,于是立即与亲家商量,将出亲时间提前,租一艘客船去接亲。 接亲那天,夏先生这边去了近百名“夫子”(土家族称接亲的人)。 乘船欣赏着乌江山峡美丽的风景去接亲,真是别出心裁。 歌友相会庆新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月23日,在沿河县城滨江大道的搬迁安置楼群里,飘出阵阵歌声、器乐声,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倾听。 辛先生在文化部门工 作,多才多艺,不仅懂得几门器乐,还唱得几首好歌,平日里,大家凑钱购买了板胡、笛子等乐器,常常聚在一起练嗓。 歌友们得知他的儿子结婚,带着器乐,男男女女一下 子来了34人,在婚庆现场展开歌喉唱起了红歌、土家山歌。辛先生尽管很忙,但挡不住“诱惑”,跑到队伍前当起了指挥。 婚礼虽算不上隆重,却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