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登录_长号喇叭最后的传承者——邹习礼

一位古稀老人坐在简陋的工作室,全神贯注地用煤油灯、吹管、铁锤等工具,焊接长号喇叭口,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敲打,一个制作精美的长号喇叭口展现在眼前。这是印江自治县杉树乡杉树村73岁的民间艺人邹习礼,在展示濒临失传的长号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盛极一时

走进邹习礼老人的家,他正在自家杂货店里忙着招呼购物的乡亲们。

在他的带领下,笔者来到了专门制作长号、唢呐的工作室。工作室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唢呐配件,其间还散落着许多铜片和檀木。邹习礼告诉笔者,这些工具大都是自己在制作过程中根据需要制作的。

2007年1月“合水长号 、唢呐”被列入首批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长号唢呐的制作,更是一门古老的技艺。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现在会长号 、唢呐制作技艺的人越来越少。目前,邹习礼是印江自治县仅有的长号 、唢呐手工制作者。

“我这个手艺是小时候跟着父亲做手工银饰传下来的,我从1982年左右就开始做长号 、唢呐来卖,到目前已经做了有500多支。”提起这门手艺,邹习礼老人激动地说:以前,家里条件艰难,因为我做的长号 、唢呐耐用 、音色好,周边的八仙师傅都来买,靠这个手艺可以贴补家用维持生计。”1992年,深圳有个学校特地到邹习礼这里来定制了50支长号。说起过去,邹习礼表示“会这个手艺的人不多,周边的人传来传去,知道的人多了,自然我制作的这个号也不愁卖了。”

制作工艺古朴考究

长号、唢呐的制作精致、工艺复杂、尺寸标准。从下料到制作完成,要经过塑形、焊接、打磨等工序,整个过程全部靠手工完成,制作周期一般要3至5天。邹习礼说,制作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讲究。制作时最不好把握的是吹焊,只有做好吹焊,接口才光滑,结实耐用。

邹习礼制作长号、唢呐最特别的是吹焊灯。用熔炼过的银片,加硼砂水放在焊接处,经过焊灯高温熔化,银融化后就随着硼砂水的痕迹流到接口上,这样的焊接恰到好处。

古老手艺后继乏人

“我最担心的,是老祖宗的手艺在我这里就不能再传承下去。”邹习礼忧心忡忡地说,全手工下料、塑形制作累人又费时,远不如打工挣钱来得快,年轻人都不愿意学。

“我小女婿前几年跟着我学过一段时间,后来转行做钢材生意去了。”邹习礼说,小女婿只有偶尔来家里走动时,遇上赶货赶得急,就帮忙做一段时间。“我今年73岁了,制作长号、唢呐也50多年,很想让老一代手艺有人来继承。”他说,虽然一支长号可以卖500元左右,但是制作时间长,在细心的同时还要耐心,而这门手艺不是几天几月就能出师。

采访结束后,笔者电话采访了印江自治县文广局相关负责人,据介绍,为了保护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传统技艺,县里已经把长号、唢呐制作技艺列入重点文化保护名录,制定了详细保护方案和具体扶持措施。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把这极具民族特色的手工工艺传承下去,丰富民族文化。(张敏文/图)

责任编辑:符迪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