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古代,万山人就发明了红粑这个独具特色的食品。它色泽红艳,形状扁圆,气味香甜,食用方便。
红粑以糯米为主,粘米配料,以食用“品红”(当地人叫“粑粑红”)为颜料。经过碎米、打芡、揉团、分等、滚红米、上蒸笼、手工压型等几道主要工序精制而成,大的有数斤之重,小的不过几十克。
做红粑以前,需要准备蒸笼、柴火、大锅、簸箕、平整的大木板或柜台、劳动力等主要条件或器材,根据做红粑数量的多少,按糯米和粘米分别7:3的比例计算,从而准备红米。
做红粑的糯米和粘米按质量比例配好后,留一部分糯米备用,用温水把糯米和粘米浸泡滤干,再去打米房用专用机器打成粑粉,然后再制作粑引子——打芡,粑芡做熟后就开始揉粑团。粑芡熟不熟,是个关键,芡不熟则粑不熟,放干后,再蒸、煮、烧,粑也不会熟。与此同时,用“品红”与备用的糯米加水调拌成鲜红的红糯米装在簸箕或筛子里。粑团揉成后,就平均地分成圆圆的粑心,然后沾点清水,放进盛有红糯米的簸箕或筛子里来回滚动,直到粑心粘满红米为止,这样就可以放进蒸笼里开始烧火蒸煮,直到熟透。如遇久蒸不熟,预示主家来年运成不好,就要想些办法再蒸,以减灾祸。蒸好后,就下甑放在木板上趁热压制定型,这样红粑就算做成了。待似干未干之时,又翻转再压一次,对压得不圆的,不满意的进行一次再修复,这样制作出来的红粑形状才“有样子”,才好看。如果想保存得久一点,待干透后泡在水里即可,只是需要勤快的换水。
红粑在万山被广泛地运用着。最讲究的是过年和娶亲。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舂(做)红粑(当地人又叫“年粑”,以前没有电就是用碓舂),除了自己吃,还要用于走亲访友、招待客人,这当中的故事和文化也最多。每到春节,红粑做得多的人家,就要请上好几个劳力来帮忙,因为揉粑团这个过程是需要劳力和力气的,红粑好不好吃,这个环节十分关键,没有功力是难以达到效果的。要想红粑好,关键在于粑团揉得好不好。揉粑团要慢裹粉,揉到感到不太揉得动时,把粑团搓成条,撕裂开,若裂口光滑并呈浸绿色,说明粑团已揉好,合拢后再揉到没有任何裂痕后,再搓成粑条等分。
关于吃红粑,则更是有趣。对于爱吃刚做好,才出蒸笼粑的,几个人在一起,往往就要比试一下。你吃装满红粑的一个大簸箕一圈,他就吃一圈中间再取个十字架,更厉害的要吃一圈中间再取个井字架。有人爱吃煎的、盐的、糖的,有人爱吃煮的。方式可以切片煮,整个煮,放红糖、白糖。可以煮甜酒,只要切开,方圆大小,形状随意。喜欢蒸着吃,放在煮饭的锅里即可,或裹些黄豆粉、芝麻粉、白砂糖,酸、甜、咸、辣,随你所欲,吃起来都香喷喷的。若要拿来做菜,切片炒,放在火锅里煮都行,各有特色。在农村,不管大人、小孩只要上山放牛、砍柴,都要带上几个红粑,适时选块空地,找来柴火点燃,将红粑烘着,烧着,一边讲着做大红粑的故事,一边比较着谁家的红粑更香甜。当然,也有红粑做得不好的人家,粑芡不熟,吃起来“粘天皮”(粘上颌),上甑时没有蒸熟,你怎么也烧不熟……而红粑在用于娶亲时,有许多讲究。首先所用红粑数量只能是96个,配上96颗糖,并且还要特制两个“粑娘”。而这两个“粑娘”一般都有水果盘大小,剩下的红粑“粑仔”也要比过年用的红粑大一些,如果春节做的红粑是三、四两一个的,结婚用的一般都要在半斤左右,“粑娘”就留着女方家吃,“粑仔”就要按照女方的亲族分发下去。
除此以外,红粑还被用在庆祝老人寿辰,小孩满周岁,竖新房上梁、祭梁,也有人家在诸如考取功名等重大喜事活动做红粑的,并将之用于农村装神龛壁祭祀、重要亲友送来的匾额等等。而在过年时节,红粑主要被送到亲朋好友家做礼物,四个、六个、八个、十二个不等,而主人则要回敬客人四、六个红粑,以示谢意。
侗家红粑不仅采用了中国的传统吉祥色,大红、鲜红,而且做得团团圆圆,它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从它的做法与吃法来说,体现了中华民族,特别是侗家儿女的勤劳智慧,大红粑传承数千年,不仅越来越被侗家人所喜爱,成为侗家的桌上珍品,而且成了侗家人招待客人、馈赠亲友的美好使者。
责任编辑: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