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1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鑫平台注册登录_塔塔尔族服饰介绍,其有何特点

塔塔尔族服饰和乌孜别克族、维吾尔族的基本相同,如袷袢、绣花小帽、男子的上开襟绣花白衬衣等。在服饰上,男子喜欢用黑白两种对比色,喜欢在白色衬衣上套黑绒短腰背心或黑色对襟长衫,下穿黑色长裤,喜戴黑白两色绣花小帽,形成色彩反差;衬衣的领口、袖口、胸襟用蓝色、黄色、绿色丝线、以“十”字形花纹构成花卉或几何图案,和谐而美观。 连衣裙。女子多穿套头连衣裙、绉边连衣长裙、半绉边长裙或右褶裙,面料以白色、黄色和红色丝绸为主,领边、胸前、袖口都绣有各种花卉图案;头戴镶有珍珠的黑、蓝色小花帽,胸前戴各种金、银佩饰。中老年妇女多系花头巾或在小帽外加披薄如蝉翼的大纱巾,戴镶宝石的项链、耳坠、戒指等首饰。 紧身背心。塔塔尔族中青年男性,大多穿紧身短背心,系腰带。背心以黑色或墨绿色平绒为面,衣襟边用深蓝色、橘黄色、棕色丝线取“十”字花纹镶绣各种花草。 绸锦腰带。中青年男子常系绸缎或织锦腰带,多为咖啡色或深蓝色,并绣有金黄色花边。青年人的腰带鲜艳,中年人的淡雅。 帽子。塔塔尔族把戴帽子视为礼节的一种表现,节日、聚会、送葬、做礼拜都要戴帽子。冬季戴用羊皮做的黑色卷毛皮帽。夏季的帽子,分男式和女式两种。男式除黑白两色绣花小帽外,还有用深黑、墨绿、淡绿色绸缎或平绒作面,用淡黄、黄色金线或丝线绣花,也有不绣花的枣红面黑帽檐的单帽;女式除黑、蓝色镶珠缀花帽外,另有多用深红、淡红、紫红的金丝绒或平绒作面,用咖啡色或棕色平绒作帽檐,用白色或乳白色金线绣花,其图案以一朵或两朵鲜花构成的帽子。 皮鞋和皮靴。妇女喜穿长袜、高跟皮鞋和长筒皮靴。大多数男女老人有四季穿套鞋的习惯,在皮鞋或皮靴外加穿一双胶鞋,称“喀拉西”,以紫红色平绒作鞋里;或鞋、靴外加穿皮制套鞋“凯鞋”,其鞋口呈圆形,浅帮,黑色。套鞋既可以保暖,又可以保护皮鞋,还避免把外面的泥土带进屋里和清真寺里,方便、清洁。

在哈萨克族民间口承文学中,叙事长诗蕴藏丰富,形式优美,语言生动,艺术表现力强,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据说,目前已搜集到的叙事长诗就有二百多部。根据长诗内容大致可分为英雄叙事诗和爱情叙事诗两大类。 英雄叙事诗。基本内容是反映哈萨克族历史上部落之间的战争或反抗外来侵略与扩张的战争,歌颂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浴血奋战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如《阿勒帕米斯》、《库布兰德》、《英雄塔尔根》、《康巴尔》以及系列英雄叙事诗《克里木的四十位英雄》等。其中《克里木的四十位英雄》由《英雄昂沙拜及其子孙后代的英雄叙事诗》、《英雄喀拉冬及其后代的英雄叙事诗》等二十多部叙事诗组成,它们反映的是13世纪至19世纪哈萨克族社会历史面貌,描写了哈萨克族人民在争取民族生存与发展、反抗外来侵略与扩张势力的斗争中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画面。 爱情叙事诗。哈萨克族爱情叙事诗的主题都是歌颂坚贞的爱情,追求个性自由,其中大多数是控诉和鞭挞封建宗法社会婚姻制度的爱情悲剧。主要代表作品有:《少年阔孜和少女巴彦》、《少女吉别克》、《英丽克和杰别克》、《少女古丽谢》、《奴隶和少女》、《阿依曼和乔力潘》、《喀勒喀曼和玛莫尔》等。 《少年阔孜和少女巴彦》产生于9世纪至10世纪,在哈萨克族民间流传极广,是一部优美的爱情叙事诗,其主要内容是:小伙子阔孜和美丽的姑娘巴彦由双方的父亲指腹为婚。阔孜出生后,父亲不幸去世。巴彦的父亲哈拉拜毁弃婚约,带着全家搬到了很远的地方,并答应把巴彦嫁给巴依的儿子呼达尔。 可是,巴彦心中只有阔孜,在奴仆阿依巴斯的帮助下,她与阔孜会面,立下了海誓山盟。呼达尔知道了此事,杀害了阔孜,巴彦悲痛欲绝。呼达尔逼婚,巴彦假意答应嫁给他,并提出让呼达尔带自己去看一下死去的阔孜。来到阔孜遇难的地方,巴彦将呼达尔推下深渊,然后在阔孜身边祭奠。这时,神灵显现,使阔孜复活,许诺他们做31年夫妻。 阔孜和巴彦过了31年幸福生活,31年期满,阔孜死去了,巴彦为他修了坟墓,自己躺在阔孜身边自杀殉情。人们将他俩葬在一处。后来,他们的坟墓顶上长出两株合抱的大树。他们的墓冢至今还在,阔孜和巴彦这两个名字也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不同时代哈萨克族人民的社会风貌、思想感情,是人民大众现实生活、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哈萨克族民间故事因题材、形象、风格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生活故事。这类故事内容大多反映阶级社会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具有写实性强的特点。有的反映了在阶级压迫的社会里,哈萨克族穷苦牧民的悲惨命运,表现了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尖锐的阶级矛盾、激烈的阶级斗争。如《三个吐塔姆兄弟》、《机智的孜牙坦》、《阿格依夏》、《贵族和平民》、《阿牙孜比》、《聪明的牧羊人》等;有的以家庭内部人伦关系为题材,通过家庭各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封建宗法社会里家庭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合理,表达了人们希望建立和谐、团结的家庭关系的愿望。如《好妻子》、《两个孤儿》、《不幸的老人和聪明的孙子》、《无情无义的兄长》、《九个凶狠的哥哥和一个老实的弟弟》。有的生活故事描写青年人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种种磨难,告诉人们立身处世的道理,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哲理、伦理观念。如《老人的遗嘱》、《聪明的儿子》等。 幻想故事。这类故事想像丰富,构思奇特,情节曲折。故事中的主人公既是现实生活中的常人,又有着许多离奇的遭遇,非凡的神迹,就连故事中的非生物都具有灵性或魔力。如《骑黄骠马的坎德拜》讲的是勇士坎德拜为民除妖,在天鹅姑娘的引导下,骑着宝马飞越齐天的高山,来到幻想的第一个世界,这里是天鹅的居所。之后他又飞越火河,进入幻想的第二个世界,这里有神树、巨鸟。接着,他又进入幻想的第三个世界,同这里的七头巨怪、巨狮、女妖搏斗,杀死了危害人民的妖魔,又回到人间。属于这一类的故事还有《额尔托斯特克》、《馕巴特尔》、《柯克江巴特尔》、《一千只黑头绵羊》、《金髌骨》等。 动物故事。这类故事主要以动物为主角,通过动物与动物或动物与人之间的纠葛来展开情节,曲折地反映了人类世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也从侧面表现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信念、道德规范。在哈萨克族民间广泛流传着大量的动物故事,如《鹌鹑的花招儿》、《白母蛇》、《脱毛的麻雀》、《蚂蚁和鸽子》、《狮子和人》、《棉花姑娘和小猫》、《鹰和乌鸦》、《白狼》等。

柯尔克孜族十分注重戴帽子,男女一年四季几乎都戴帽。男子常年戴丝绒或灯心绒小圆帽,小帽外依据季节戴高顶皮帽、毡帽或扎花布帽。冬季皮帽“库拉克钦”,多用白羊羔皮、水獭皮、狐狸皮等制成。有帽舌、耳扇,帽顶有红、黑穗。新疆北部地区的柯尔克孜人戴的这种帽子,帽顶较高,帽耳、帽舌较小;南疆莎车、和田一带的柯尔克孜人戴的这种帽子,顶部较高,帽耳较小,帽舌较高,成弧形。皮帽“太别台”可分为好多种。男子的太别台,帽檐上多用黑色羊羔皮、狐狸皮,姑娘的多用旱獭皮、水獭皮和白羊羔皮。男青年的帽顶用黑色羔皮,姑娘的用红色灯心绒、绸缎等。以狐皮和羔皮做面、黑条绒或平绒做顶、帽檐较宽的方、圆形太别台,是老年男人最常戴的皮帽;柯尔克孜河以南,以羊皮做里,红、绿、紫色条绒或平绒为而的皮帽,男女皆戴。帕米尔高原克普察克、乃蛮部落的圆形太别台,帽檐较窄,帽顶较高。英吉沙、莎车、和田一带的柯尔克孜人,戴一种帽里用白色羊羔皮、帽外用黑色羊羔皮做的梯形皮帽,称“铁略太别台”(贵人羔皮礼帽),帽上沿较窄,下沿较宽。杂居于维吾尔族聚居地区的柯尔克孜人,还戴一种扎花的翻皮高顶白帽,称“鄂锐太别台”,其帽下沿镶一道宽约1厘米的黑色羊羔皮,帽外用黑、绿色棉绒扎成花或几何图案。 毡帽。分为黑毡帽、白毡帽,主要戴于春、秋季。黑毡帽用黑羊毛绒擀制而成,制作只用木制模子,而不用针线。其样式像礼帽,一般在雨雪天戴用。一些部落在帽顶和帽檐之间,镶一道宽约5厘米的黑、灰色绒布条作为装饰,并把帽檐后沿卷起。 白毡帽是柯尔克孜族男子四季常戴的、用擀制的白羊绒毛制作的一种毡帽。其样式多为平顶或尖顶,用四块白色的毡片缝合制成。帽檐两侧有开口或不开口之分。毡片相合之处,由黑绒布压边,与白色对比形成四根醒目的线条。帽檐里面镶有一条宽约8厘米的绒、布条,向外翻卷露出,青年人的多为绿色,成年和老人的多为黑色。帽檐两侧开口,将之分成前后两半,拉下后檐可遮雪避雨,垂下前檐可遮蔽阳光;两檐同时垂下,可以防风沙。成年帽顶中央缀有一支黑绒流苏,下垂至额头部位,随人行走摆动。青年男子帽顶挂一条丝绒红穗,有的还在红穗上佩金扣,红、蓝宝石等。这种白毡帽是从服饰上识别柯尔克孜族的鲜明标志。关于这种帽子的来历,在柯尔克孜族中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古代,柯尔克孜族有一个英俊、勇敢、有智谋的国王,在长期的征战过程中,他常感到出战时兵民衣帽和乘骑不一,影响士气和战斗力。于是,在一次远征前,他召集40位谋臣,下令统一战马的颜色,并要他们用40天时间,给士兵准备好既要像一颗闪光的星星,又要像一只开放的花朵;既要像一座皑皑的冰峰,又要像一个草绿的山野;既能挡雨雪,又能防风沙的帽子。39天过去了,39位谋臣都因未能设计出达到国王要求的帽子而被驱逐。最后,第40位谋臣的聪慧的女儿急中生智,设计出了这种白毡帽。国王非常满意,下令所属军民戴用,传袭至今。

哈萨克族的帽子,男女各有特色。哈萨克汗国时期,哈萨克人冬天戴两面有两个耳扇、后面有能够遮风雪、避寒气的长尾扇的尖顶帽子,这种帽子是用羊羔皮或狐狸皮做的。而夏天则戴一种用很薄的毡子做的尖顶白毡帽。 现在新疆哈萨克男子冬天戴的克烈吐马克帽以及克宰和阿勒班部落男子夏天戴的山羊皮做的轻便克宰卡里帕克帽,基本继承了其先民的帽式。男性冬季多戴有两个耳扇的弧尾尖顶四棱的吐马克帽,左、右、后三面可以翻垂下来,以遮风雪。其多用狐皮、黑羊羔皮制作,面用色彩鲜艳的绸缎,顶饰猫头鹰毛。还有一种用羊羔皮或水獭皮制作的圆锥顶库拉帕热帽,也称“尖尖帽”,多为黑色或蓝色,下雪刮风时加套风帽(披风)。 夏季男性戴薄白毡制作的、分瓣翻边的黑平绒帽,帽体为上小下大的四棱体,顶部四面绣花纹,毡片的接头处用黑色布料缝制,帽顶钉较长的丝线或串珠穗,帽檐棱角处用黑色布料镶边。因外翻的帽檐前后都有一个豁口,所以有人称它为“豁口礼帽”。另外,男牧民多戴色彩鲜艳的缎面帽,有的则戴用春羔皮制作的三叶皮帽。阿勒泰的牧民夏天剃光头,多扎三角布制的头巾。 妇女的帽子和头饰,根据年龄、婚否有所不同,主要有帽子和头巾两种。《新疆礼俗志》中记:“女子皮帽,方顶阔檐,嫁后则以花巾斜头上,逾一载,换戴白布面衣,名日雀落什。其制以白布一方,斜纫如袋,蒙首至于额,而露其目,上覆白布圈,后披然下垂肩背(长二尺余),见者知为妇装也……富女发辫,金宝缤纷,而不施脂粉,喜著臂钏(左右各具一式,不必成双),耳贯珠环……宝石珍珠,嵌为约指(有一指四五枚者)。” 塔合亚。哈萨克未婚姑娘冬季戴的圆斗形帽,下檐大,上檐稍小,帽壳较硬,一般用红、蓝、绿或黑色的绸缎、绒布做面,帽壁用各色丝线绣花,缀有各种串珠,并用珍珠镶成各种图案。帽顶上插一撮猫头鹰羽毛。 标尔克。标尔克是用绸、布和水獭皮做的圆帽子,帽顶上簪“乔克”,即帽顶绣花,与帽檐相近的地方有红色的珠子、玛瑙。珠子、玛瑙中间镶有金银作的空心插孔,羽毛固定其中。哈萨克姑娘夏天也戴丝织、毛料的三角和正方形头巾。“包头巾”四角绣有各种花纹,扎在头上。另外还在发辫上戴金、银缎发带。 沙吾克烈。哈萨克姑娘出嫁时,戴一种名叫“沙吾克烈”的尖顶帽,由圆锥形帽体、后襟、扣带组成。帽体用薄毡制作,棉布作里,布、绒或绸缎作面,面上绣花并用金银珠宝等装饰。上部有称之为“台吉”(皇冠之意)、用金丝线缝制并镶嵌有金银珠宝的圆形饰物,帽子下沿用黑色绒布缝制并以各种花色丝线加以装饰,正面有各种丝线或金银、珠宝串穗垂吊脸前,穗与帽接合部用饰带压边嵌宝石。扣带是用金银丝线绣花并镶花边的长布带,两头有银质花扣。沙吾克列帽外罩长穗白丝头巾,长及裙子下摆。过去,新娘出嫁前沙吾克列帽由其嫂暂戴,新娘自出嫁之日到第一个孩子出世前接戴,并穿红绸做成的衣服,现在它只作为新娘礼服,日常生活中不再有人戴。

到柯尔克孜族人家中做客时,不能随便揭开厨房的布帘看;参加婚礼时,也不能揭开新房的门帘看;柯尔克孜族人单月不搬家、不出门;星期五忌出远门和搬迁,如果非搬家不可,那就只能往水的上游方向搬,不能往下游搬;忌晚上从家里往外拿白色的东西,认为白色象征富有和幸运,晚上向外拿白色的东西,等于拿走了财富和幸福。 卫拉特蒙古族。进蒙古包不允许踩门槛,要从左边掀起帘子,不能从右边掀帘进门。蒙古包的门都是朝东开。进去后,正中央为年长者和客人坐的地方,左边为男宾席,右边为女宾坐的地方。男客按顺时针方向入座,女客则按逆时针方向就座。客厅中常常摆放着朝佛桌,表现出蒙古族人民对藏传佛教的虔诚信仰。 卫拉特蒙古人的新毡房祝词是在搭建新毡房,或者是父母为已长大成人的儿子准备婚用的新毡房时吟诵的。 在开始搭建新毡房的时候,主人要宰羊煮肉、摆酒设宴,把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请来热热闹闹庆祝一番。当主人摆好肉食、斟满酒或马奶子,请来客席地坐定后,首先要给首席唱祝词的老人献上一条哈达,敬上一大木碗酒。老人收下哈达,双手接过斟满酒的木碗后,即兴吟诵祝词,除了对毡房吟唱祝词,还依次对木圈顶、毡墙、毡房顶、锅、锅架等吟唱祝词。

哈萨克族受伊斯兰教不崇拜偶像的影响,房内西墙上不挂人头像,睡觉时不能头东脚西,厕所门不能朝西开。呼图壁一带的哈萨克族牧民由牧场迁居村庄后,也建起砖木结构的房屋。他们建房或上粱时,在梁上挂一条1米多长的白布条表示吉祥。哈萨克族人住宅建完新房,准备搬迁之前有燃烧松柏或者燃油的习惯,起驱邪的作用(这种习俗起源于哈萨克人以前信仰萨满教)。哈萨克族人迁进新房之前要屠宰牲畜,请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或毛拉做巴塔(即祝词)。 哈萨克族人住宅习俗中的禁忌很多,如:不能用脚踩门槛;毡房木圈顶,不能顶朝下:毡房顶的毡盖由一家之主或辈分高的长者来盖,这样表示家中有靠山;马必须拴在马桩上;搬迁时填平炉灶和拔掉固定毡房的木桩,这样既能防止玩耍的小孩儿绊倒,也可以使炉灶前的土地重新长出草来。 哈萨克族人最忌毡房的门帘斜挂,而是要由下往上卷起来,原因是只有战乱时的敌人才会用枪头挑起毡房的门帘。 由于宗教信仰,哈萨克族人搭建毡房时,门一般朝东或朝南,朝西方向的墙壁上一般不挂图画,需要时会挂《古兰经》之类的吉祥物。

杏鑫内部304724_满族的民风民俗资料

群居之习 满族的住宅,从金代比较简陋的“纳葛里”,发展成高大宽敞的满族老屋,其居住习俗仍和村屯关联在一起。受环境条件的局限,满族人家不论男女老幼都住在一间大口袋房里,有的人家于室内分间处的炕面上设有与炕垂直并与炕同宽的活动隔断“筚子”。它白天可以平开或上旋挂定,使口袋房内空间开敞,只是晚上将其关闭,炕上的空间被适当分隔,为保证南、北两炕之间的私密性要求,在炕沿的上方挂有通长木杆,称为“幔杆”,为晚上挂幔帐之用。同样,白天收起幔帐后,仍可恢复室内的开敞效果。无论是从满宅院内影壁的逐渐消失,还是室内对宽大、通畅空间效果的追求,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满族人宽阔的胸怀和直率的性格。 忌坐西炕 满族卧房内沿西山墙的“顺山炕”是不允许坐人的,那里是专供摆放祭具之处,被用作祭祀祖先的地方。家家的西山墙上都挂设有一个木架——满语称“窝萨库”,即供奉祖宗板和“佛多妈妈”的龛架。木架上置放装有祭祀用神器或神木的神匣。在木架上贴挂着表示吉祥和家世的黄云缎或黄色的剪纸——“满彩”。房屋内靠近西山墙的北墙上又设置着供奉宗谱的谱匣。 过去,由于居室狭小,为了冬季取暖方便,男女老幼把万字炕都住满了,不管东西南北。老汗王在赫图阿拉登基当上皇帝后想:我能由一个常人干到这个份儿上,必然有祖宗神灵的保佑,所以得祭祀老祖宗啊!现在房子大了,能摆设开,得给老祖宗留个位。摆哪呢?听佛教说:佛祖释迦牟尼住在西边,明朝皇帝在北京也在住西边,那么叫我老祖宗也占西的位。 所以他下令:今后,屋内西墙上一律供窝萨库(即祖宗板)。板上放宗谱匣,匣里装族谱、老影、神偶和里装族谱、老影、神偶和赐封的诰命,板前挂卦签。这里不许摆设杂物,不能贴带人物的图画,也不允许一般人坐或睡。西墙边的西炕,只准放一口木箱,上面置祭品、祭器。除了招待贵宾之外,不得让任何人坐卧蹬踏,这以后成了满族人的传统。因此,这一开间往往不设北窗。三面的环状炕之间无炕面的空间,也是家庭从事宗教活动的场地。 王命移居 以狩猎、农耕为主的满族人,他们的迁徙很少是个人行为。早期是随着氏族、部落的变化而迁徙的。自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后,满族人的迁徙移居都是在八旗的统辖下,按照军事和政治的需要,由王命来决定的。例如,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后金迁都沈阳,很大部分满族官兵及他们的家属都跟随老罕王努尔哈赤来到了沈阳居住。 顺治元年(1644年),大清国迁都北京,一部分官兵又随之进京,称为“京师八旗”,按照朝廷规定,他们分别驻在北京的北、东、西、南四个郊区。而当时正黄旗内大臣何洛被任命为总管,同另外两位章京一起,统帅没有进京的八旗官兵,留在沈阳驻防和守护陵寝。 移房生产 满族人还有一项特殊的风俗,就是妇女生孩子时,必须到另搭的“产房”中去。产房内设左右两铺,产妇住右,婆婆或助产女眷住左。待新生儿满月后,产妇可回到原住产房。这种做法的用意,并非特殊关照产妇,而是认为生孩子是“不洁”之事,应该避开家中的供神和男人居住的地方。

杏鑫注册平台官网_满族民居的历史变迁

满族的住宅,从金代比较简陋的“纳葛里”,发展成高大宽敞的满族老屋,其居住习俗仍和村屯关联在一起。早期满族先民个人的居住曾和其氏族、部落紧密相连的古村屯,受到了军民一体的八旗制的冲击,合族聚居的古俗发生了变化。满族住宅的四周围以横墙,大户人家用砖石,小户人家用木障,形成院落。院落里有菜圃,并栽有果树花卉。 在八旗的统辖下,以户为单位聚居在叫做“屯”的居民点取代了古城堡式的村屯。每屯三十至八十户人家,也有上百户的大屯,屯的街道由一户户的住宅接连而自然形成。院连院,户连户,这样很自然地形成了屯子,屯与屯之间一般相距几十公里,交通主要靠骑马和马拉大车。 清军入关后,京师八旗的满族按所属旗籍的驻地居住,清廷有严格的规定。《八旗通志分志•八旗方位》载:“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正黄旗居德胜门内,并在北方;正白旗居东直门内,镶白旗居朝阳门内,并在东方;正红旗居西直门内,镶红旗居阜成门内,并在西方;正蓝旗居崇文门内,镶蓝旗居宣武门内,并在南方。”这是八旗的驻地,也是骁骑的训地。一些独立的军营,如前锋营、护军营、大器营、健锐营都有指定的“满城”或“满营”。而且,尽量仿照京师八旗方位按左右翼分旗居住。清制规定京师旗人不许离城四十里,驻防旗人不许离城二十里。关里的满族居地带有明显的军事性质,原来氏族的因素就很微小了。他们的迁居也完全听命于朝廷的调定。 往昔满族的居室,还有一个不引人注目的房屋徽记,便是在西墙房山上有一段鹿或牛筋绳。这段筋绳必须是从萨满神鼓背面穿铜钱的筋绳中截取下来的,在萨满祭礼中,神鼓的声响,代表宇宙间的风雷声。有了这段筋绳,就以为住宅在任何风雷中也能岿然不动。今天,在黑龙江瑷珲、三家子等地的满乡中,还可以看到某些满族人家房门上方挂一面小圆镜,这是往昔满族悬挂萨满跳神用的铜镜的演化。铜镜,满语为托里,被视为辟邪之宝。

蒙古族在出行中,无论是骑马还是走路,也都有一套本民族的文明规范。骑马时不能拥挤碰撞,争路而行。在通过村落和蒙古包旁边时,不能横冲直撞而过。路上遇见羊群时,也不能从躺卧的羊群中间穿行,否则会被认为是十分粗俗和没有教养的,同样蒙古族敬老的习俗在出行中也能体现出来。晚辈若在途中遇见长辈必须从马上下来,或慢走过去,主动亲切地问候请安,然后再继续行进;如果不下马或不问候便径直而过,被认为是十分失礼的。 旅行充满着艰辛,但平安抵达目的地总是令人愉快的。为了充分感知外面精彩的世界,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人们常常是奔波在旅途中。虽然交通工具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人们祈盼旅行平安的愿望却从没有改变。因此各民族在出行中的习俗和禁忌就这样流传下来,并将继续保留下去,伴随着人们旅途平安。 天山北麓商道隋朝,称东从伊吾经今巴里坤湖西行为北道。唐朝,北道归北庭都护府管辖,往来商人在轮台纳税。自庭州西行,经弓月城到碎叶称为碎叶路,是丝绸运销商道。元朝,北道各游牧部落自由赴内地经商。 明朝,西蒙古瓦剌居于北道,两部与哈萨克、撒马儿罕,东部与东蒙占和哈密畏兀儿进行贸易。明洪武时,派兵保护嘉峪关至哈密商道。清顺治初年至乾隆二十年(1644-1755年),是清朝运粮商道,称为西路。准噶尔部常派商团赴肃州,以马、羊、驼、皮毛交换丝绸、棉布、茶叶和日用品。乾隆二十年至咸丰元年(1755-1851年),北路伊犁、乌鲁木齐为哈萨克族贸易市场。 清光绪十年(1884年),以迪化(乌鲁木齐)为新疆首府,天山北麓成为商品运销主道。从奇台经蒙占草原到归化(呼和浩特),称大西路。改由伊吾经居延海到呼和浩特的商道为驼运商道,称小西路或小草地。迪化至塔城为新疆对俄贸易塔城口岸商品转运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