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即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 是苗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内容包括:小孩子食红鸡蛋、“走亲”、“搭桥”、“送纺车、送红雨伞”等过程。表现了苗族人民婚姻习俗中对出嫁的女儿在生育、生产、生活方面的关爱。 二月二“走亲”,即送姑娘或接新媳妇,苗家出嫁的女儿当天不在男方家住。婚后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才由新郎的母亲邀一妇女为伴前往迎接新媳妇,或者由女方的哥弟邀约五六个亲戚准备鸡鸭肉糖果等礼品,主动将姑娘送到男方家去,住7—9天后返回,等到怀孕后才长期居住夫家,方为正式成家。表达苗族人民的婚俗生育观念。 “搭桥”是苗族“二月二”这天,对已婚的夫妇,婚后三、五年不会生孩子,要请本族老摩公,准备鸡、肉、酒、黄糯米饭等供品,到村头搭一座石桥,并举行祭祀活动。祈求保佑生儿育女,人丁兴旺。苗家人相信修路架桥是修阴功积阴德,可益寿延年,可子孙繁衍,可家业兴旺。苗族中流传“修桥补路,积德无数”的谚语。表达苗族人民传宗接代的观念送纺车及红雨伞,姑娘出嫁后,如若出现小儿多病、老人年老体弱、庄稼不好、一家不和睦等现象,外家要送纺车、红纸伞等到姑娘家,表达万事大吉,人丁兴旺的愿望。 “二月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表达苗族人民祈求万事大吉传宗接代人丁兴旺传宗接代的强烈愿望。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团结友爱的民族精神,维系着苗族同胞兄弟姐妹亲情的重要纽带。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以及思想观念的不断改变,“二月二”接送新娘、搭桥、送纺车等礼节活动逐渐简化,苗族“二月二”民族传统节日面临消逝的危险,急需传承与保护。
标签 : 杏鑫注册免费 › 275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穿城而过的锦江,它孕育着这方美丽富饶的土地,将城市装扮得如诗如画,使铜仁变成了一幅“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画中”的水墨山水画。2006年,铜仁被千百万网民通过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网上评选活动中争相投票评选出来的我最喜爱的西部旅游名城;以“十里锦江•十二半岛”形象荣膺“2009中华十大生态亲水美景”称号。 铜仁因水而兴。锦江不仅养育了勤劳勇敢的铜仁人,更赋予了铜仁独具特色的水文化、渔文化、龙舟文化,龙舟竞渡也因此而成为铜仁最悠久、最丰富、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习俗。侗家汉子划着几十上百条龙船在锦江欢快的穿梭,相互追逐,追抢在河里扑腾的鸭子,欢呼声、呐喊声震天响。 2009年1月,铜仁荣获了“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称号。 “2011中国龙舟公开赛”、“2012中华龙舟大赛”等国家级龙舟大赛就是在铜仁举行的,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现场直播。 责任编辑:符迪
节日活动(图片来源:网络) 相传四月八是“牛王菩萨”的生日,又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要举行家祭和庙祭。 这一天要放牛休息,并拿米饭、糍粑给牛吃。旧时石阡县城人民要上五老山伴云寺去朝拜“牛王菩萨”。佛教信众要到附近的庙宇举行祭祀。
仡佬族先民的墓葬形式有:崖隙葬、岩洞葬、石板墓、大土坟。比较典型的古墓葬遗址有: 铜鼓岩崖隙葬:位于县东南五德镇铺庭河左岸崖间。其铜鼓岩为三道拐大山梁子之麓,下临铺庭河,终年流水,对岸有小路和农田。其岩面高约80米,宽约30米,见有5个孔穴呈梅花形,中间的孔穴广阔丈余,从对面的小路看上去,其中有两个圆形木桶式的棺木并排出露于洞口,可望而不可及。 这是一处典型的仡佬先民葬式。(明)郭子璋《黔记?诸夷》说:“仡佬、殓死有棺而不葬,置之崖穴之间,高者绝对千尺,或下临大河,不施蔽盖。以木立若圭,罗树其侧,号曰‘家亲殿’。棺木用木桶,葬多路旁。”又说:“石阡府之苗民司,……皆有仡佬,其俗略同。” 据调查,铜鼓岩崖隙葬为五德镇尧寨管理区老屋基龚姓仡佬族的“家亲殿”。由于其墓葬非常罕见和珍贵,说明当初择地而葬入铜鼓岩,是要耗费不少人力财力的。 崖隙葬亦即岩洞葬,全县都有分布。已知有本庄镇葛商渡袁姓仡佬族家亲殿、甘溪乡莽溪河李、陈二姓家亲殿、白沙镇均田杨姓石岩沟、轿子山、青冈坳等处的家亲殿、大沙坝乡毛姓仡佬族狮子营家亲殿等。河坝场乡印把山下游深溪王小浪高崖之间的崖隙葬,村民们传说其中尚存不少的“灵牌”。石固乡龙塘坳村木绕大寨子傍的牛洞,棺木虽不存在了;看牛娃们常在洞中掏取玉石珠子来玩耍。(明)弘治《贵州图经》说:石阡之仡佬:“女人用珠子二三串悬于颈上以为饰。” 石棺墓俗称“深基坟”,全县都有分布。最典型的要算本庄镇乐桥石棺墓葬群。据调查,这一带由于1958年农业大跃进大搞深耕,加之后来修水利、修公路等群众运动,发掘出土的石棺葬群甚多。列数有寨羊、燕上、柿花坝、高台寺、葛台子等20多处。一群少则三五棺、十余棺,多则四五十棺、百余棺的。一般的石棺内还有一层木棺,一律漆成朱红色,极为华贵。 县内石棺墓到处都有发现,损坏的也很多。保存较为完好的,有龙塘镇朱家坝朱姓仡佬族七眼深基,坪地场乡老鸹林王姓仡佬族倒埋深基,白沙镇大毛坡杨姓仡佬族后面山倒埋深基,石固乡下泥塘石室墓,本庄镇石头溪袁姓仡佬族的深基群等。 然而,可供择葬的崖隙,岩洞毕竟是有限的;埋葬深基石棺虽然保存时间较长,但是耗资巨大,非一般平民百姓所能承担,所以大量的还是实行土葬。其土葬在明代以前为大包坟,无碑记,俗称之为“赖子坟”、“吾公坟”等。 责任编辑:符迪
贵州省石阡县尧上村寨是一个坐落在武陵深处佛顶山下的仡佬民族文化村。每年除夕之日,这里的村民摆放六和三角宴、集体吃团圆饭的习俗已有数百年。 六和三角宴(图片来源:网络) 传说,尧上仡佬先民曾遭遇瘟疫,是神鹰送来灵芝草挽救了生命,使尧上仡佬族得以繁衍生息。因此,除夕用餐前祭祀葫芦鹰是村民们表达感恩之心的一种特殊而庄严的方式。 六和桌是有六个边的餐桌,“六和”表示父母和蔼、夫妻和鸣、家庭和顺、邻里和睦、环境和美、社会和谐;同时寓意“六六大顺”。 仡佬族的六和精神是:团结、忍让、宽容、诚和、善处、礼敬。 三角造型的宴席表达了村民们对天时、地利、人和的向往和追求。 按年龄大小或辈分高低的秩序自上而下围坐就餐,体现了村民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这里有丰富的灵芝、苔茶、香菇和冬虫夏草等天然植物,除夕之宴饮自己酿造的灵芝酒、糯米酒,吃自己加工的冬虫夏草童子鸡和石阡苔茶糯米酥等养生食品,是村民们除夕之宴的必备佳肴。 热忱欢迎八方游客到石阡尧上过大年。 责任编辑:符迪
佩饰 旧时江浙一带端午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 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艾蒿、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避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吃粽子 荆楚之人,在五月初五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 雄黄本属矿物,含有三硫化砷成分,与酒混合。即成雄黄酒,用以驱虫解五毒,小儿涂于头额。耳鼻,手足心。并洒墙壁间,以法诸毒。流传民间之《白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此种习佰,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 为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穿新衣,在中午一时左右,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 责任编辑:符迪
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以龙图腾为中心的民间艺术使寨英古镇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同时也丰富了其它植根在这片土地上的民俗活动。 “鱼龙曼延”以及隋唐时代的《黄龙变》,就是后来风行于全国的龙灯舞的前身,自然也是寨英滚龙舞的前身。 公元1385年一个交春之日,明王朝针对辰河蛮族的数年征战刚近尾声,战火还存余星,硝烟尚未散尽,就在这万马齐喑的时刻,一条以猪为原型硕大无比的北方龙溯着辰水翻滚着来了。 与此同时,久居梵净山的一条以蛇为原型巨大的南方龙也顺着辰水飘飞而下。 这便是享誉中外的寨英滚龙来历的民间传说之一。 《山海经》里记载说: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上古流行的诸神弄蛇及乘龙的观念,实际上便直接来源于当时的巫术形式。而至今流传在湘黔渝边境的“接龙”仪式,就是这种龙文化的原始一脉。 “接龙”,就是祭祀古代传说中的英雄共工。 湘黔边境苗族共工为“仡戎”。辰水文化中传他是第一个降龙人,所以苗人视他为龙公。传说共工逐鹿中原,沉于深渊,所以接龙要到河边或大水井边去接。接龙由苗巫师主持祭祀仪式,时间要在霜降之后举行。并要在日前选定之前的一个月或半个月前,预先“闹龙”。 所谓“闹龙”就是那一段时间寨子上的同族人晚上都要去主人家用响器、乐器闹腾通宵。接龙当天,主人家的年轻媳妇身着盛装,在各色旗手及吹鼓手的前呼后拥下,在巫师的带领下去选定的水边。去时偃旗息鼓,因为怕惊动恶龙;接到“龙”后,立即锣鼓喧天。一路上,妇女们排成长队,一手提着长长的白布,一手擎着花伞,连成一条五颜六色的“长龙”回村。龙接进家后,巫师在正屋中堂挖一小坑,放置朱砂酒一碗,用一片圆形石头盖在上面,谓之“龙宝”。主家在巫词的吟唱声中绕走三圈,然后用土掩上,法事便告结束。“接龙”的整个过程十分庄严肃穆。与主流社会龙文化不同的是,它既对龙表现了极大的崇敬,但核心内容是颂扬降龙的英雄。龙在他们心里是吉祥的象征,而非帝王的至高权威。不仅楚风影响着梵净山辰河源的龙文化,而且巴俗也影响着梵净山辰河源的龙文化。 寨英古镇除传统喜庆节日都要表演滚龙之外,有一个滚龙踏青节,特别值得一提。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此时大地渐暖,民俗认为蛰伏一冬的龙正是这一天抬头活动的,所以普遍传说“二月二,龙抬头”。寨英民俗在这一天特别讲究,称为“滚龙踏青节”。时值万亩油菜开花,大地金黄一片,数支长约百尺、形状各异的滚龙便沿着田野阡陌,沿着蜿蜒河流,或呼啸而过,或转侧盘桓,与众多踏青的百姓共赏春光,共祷丰乐。天晚,按照古俗,古镇还要举办别具特色的“长桌宴”。临近傍晚,百十米长的古镇上一字儿排开了几十张桌椅,家家户户都将自家做好的拿手饭菜摆放出来,无论是镇上的乡亲父老还是远方的来宾游客,都会被邀请入席,举杯欢庆春光的美好,预祝秋后的丰收。酒足饭饱之后,一条条五彩斑斓的滚龙伴随着锣鼓声,由远而近,翩翩起舞。 夜里水上龙舞,是古镇民俗文化活动的一绝。 这从隋代“黄龙变”中传承下来的舞蹈原型,经过寨英滚龙传人的融会贯通、标新立异,成为了如今的寨英水上龙舞。初夏时节,只见在金鼓和长号齐鸣声中,在五光十色的鱼鳖虾的簇拥下,水上金龙由远而近贴水翻滚而来,水下数龙接应,配以鞭炮烟花器乐,一河上下一片辉煌。 滚龙与寨英古镇以至与整个辰河源的渊缘甚深,所以一年四季以龙为祭祀的活动特别多,比如舞草龙以求鱼,舞板凳龙以祛灾,舞布龙以祈福等等,各具特色,不一而足。 如果说寨英滚龙以其古老的文化沉淀而名扬天下之外,那么这种在梵净山、辰河源各族人民心中根深蒂固的龙文化情结,恰恰是凝聚他们在大灾大难面前,永不言弃的民族聚合力和内生动力。 从这个角度看,寨英滚龙的深远意义就不仅仅只是普通的娱乐活动而已。 责任编辑:匡奇燃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土家人遇红白喜事,都要请梵净山上的厨四神来帮忙。厨四神一到,他们便分工合作,火神烧火、灶神下厨、酒仙管洒、飞神打杂(挑水、传盆、接客等)。他们的速度惊人,忙而不乱,为主人家办酒席办得又快又好。 到如今,土家人办红白喜事都还要祭祀四神。这项重要的活动土家人称为安案板。案板一般由菜房的主厨来安,首先在菜房的上方(靠主人香盒的一方)安两板长板凳,再将木板平铺在木凳上。接着在木板上摆上刀头(小方块猪肉)一个、白酒四杯、插香米一碗、香四支、火纸一贴、利势线一块二。然后点香烧纸,再把点燃的香插在插香米碗中,同时念如下口诀。 四神四官大神,四神四官尊神,四官菩萨保佑主人家,保佑灶前老母,灶后夫人,烧火娘子,挑水郎君,打盆之人更加小心;钢刀飞快,不犯吾手,师傅照看案板,您用钱财,任凭火化。 口诀念完后,再放鞭炮迎接厨四神,并将桌上的四杯酒分别倒一小滴在未燃尽的钱纸灰上。最后,主厨把剩下的酒分给厨房、饭房、酒师、跑堂(打杂)等人员,各位一饮而后,便热火朝天地去完成各自份内事儿。
大山深处的“侗歌王子” 花甲老人屏山舞水“甩山歌” 在玉屏侗族自治县新店镇大湾村,当地男女老少都爱唱山歌。1954年8月出生的杨通辉,从小耳濡目染,不但喜欢唱,而且谙熟祖传的侗族山歌歌词和调式,按他自己的话说“一天不唱心里憋得慌”。如今,杨通辉能唱几百首不同时代的山歌,当地人称他为“侗歌王子”。 自幼与山歌结缘 一天不唱心里憋得慌 “山歌不唱不开怀,磨儿不推不转来,酒不劝人人不醉,花儿逢春不乱开”。初春,行走在新店镇的青山秀水间,总能听到这样一曲曲动人心弦的山歌。 玉屏侗族自治县新店镇大湾村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山村,村民热情好客,人人都会吟唱侗族山歌。他们在田间耕作、深山砍柴时会吟唱,逢年过节赶坳集会时会吟唱,茶余饭后、围炉闲聊时也会吟唱。 杨通辉在表演吹奏树叶 有一位老人,从小就被这种旋律优美、曲调悠长的侗族山歌吸引,他13岁的时候,奶奶就教他唱侗族山歌,从此他与山歌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唱就是大半生,整整50年,这位老人名叫杨通辉,现年63岁。老人的大半生充满了传奇,他砍过柴,种过田,当过木匠,雕花手艺技术高超……兴趣爱好特别广泛,尤其喜欢唱山歌。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杨通辉4岁那年,在队上做活的母亲因过度劳累,突发心肌梗塞去世,时隔八年,不幸再一次降临在杨通辉头上,父亲因工作劳累过度,患上肺结核,没过多久就因病去世了。就这样,12岁的杨通辉与兄妹便与有编织手艺但患有失语症的叔叔杨政登一同生活。 杨通辉从小就孝顺懂事,勤奋刻苦。每逢周末,天未亮,幼小的他早早地摸黑上山砍柴,3个多小时的山路漫长而遥远,他一边赶路一边唱山歌,悦耳的山歌一阵阵回荡在山谷深处。 杨通辉说,他从小就听左邻右舍唱山歌,逢年过节,亲朋好友坐在一起,喝酒唱歌,你唱我答,有时候还打“南北派”,看谁的山歌唱得多唱得好,气氛很热烈。 人们不但喝酒唱歌,下地干活儿也唱歌。小时候,最让杨通辉感到神奇的是,大人们可以根据现场情景,即兴编词唱出来。耳濡目染下,杨通辉不但喜欢上了山歌,还练就了一副好嗓子。 “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起五重楼,石匠难打石狮子,铁匠难打铁绣球……”杨通辉的家四面环山,青砖青瓦的农家院落,与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十分和谐。“我每天都要对着对面的山坡唱几首歌,高兴时唱,苦闷时也唱,一天不唱心里就憋得慌。” 整理山歌2000余首 不遗余力传承“非遗”文化 在新店镇,杨通辉被村民称为“侗歌王子”,远近闻名。2015年3月,杨通辉成为全省第四批非遗项目玉屏侗族山歌代表性传承人。杨通辉说,他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将这些世代传承的山歌经典记录下来、传承下去。 2016年 11月7日,在屏山公园“玉笛楼”和“天音楼” ,侗家山歌响彻山谷,让人流连忘返。 “侗族山歌一直处于口头传唱的模式,由于会唱山歌的老人们相继离世,侗族山歌面临失传危险。”面对现实,杨通辉产生了把山歌整编成书的想法。从2013年开始,两年多的时间里,杨通辉挨家挨户搜集散落在乡间的侗族山歌,走遍了村里村外的山间小路。空闲的时候,杨通辉就回想从小到大学到的山歌,并记录在册,装订成书。有时候,他做梦都在谱写山歌曲子,醒来的时候,杨通辉会把梦到的歌词记录在书本上。现在,杨通辉已将两千多首不同种类的侗族山歌整编成书。 “以前大湾村人人都会唱山歌,而现在,会唱山歌的人越来越少了,学唱山歌的人更少。”杨通辉略显无奈地说。为了不让侗族山歌成为“绝唱”,杨通辉四处奔走,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致力于侗族山歌的传承与发展事业。2014年,杨通辉与同为山歌爱好者的吴配祥和吴绍刚,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联合成立了玉屏侗族自治县民间文化艺术协会,他担任会长。 2014年8月10日,来自湘黔边界的山歌爱好者和画眉爱好者们欢聚新店乡大湾村,以歌会友、以鸟会友,共同庆祝大湾村山歌协会和画眉协会成立。 为了壮大协会,杨通辉四处招贤纳士,无论乡镇县城,还是省内省外,只要有举行民歌赛的地方,就会出现他的身影。他会在比赛现场仔细倾听选手声音,并千方百计邀请赛场上声音清透洪亮的歌手加入协会。 2014年12月4日,玉屏山歌代表队带去的节目《法制讲堂到村庄》在贵州省首个纪念国家宪法日少数民族法治山歌比赛中,从全省21个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 家住铁家溪村田坝组的19岁女孩龙小丽天生一副好嗓子,是唱山歌的“好苗子”。2015年,杨通辉在一次全县民歌大赛上,看中了龙小丽并邀请她加入玉屏民间文化艺术协会。在杨通辉的努力下,如今,该协会会员已有五十余人。 “曲高和寡,历久弥新,只有加强对年轻人的培养,才能让侗族山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杨通辉说。 参加《星光大道》选秀 把山歌唱出大山唱响全国 “锦绣玉屏人向往,天宫巧笔点化舞水绕侗乡。神韵箫笛排金榜,油茶之乡流传海外把名扬……”2017年2月28日,在《星光大道》贵州选拔赛镇远赛区的舞台现场,年逾花甲的杨通辉身着精美的侗族服饰,嘴里衔着木叶,吹奏了一曲《笛乡颂》,曲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婉转低吟,悠扬的木叶声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也受到了《星光大道》栏目组的喜爱。 在《星光大道》选秀现场,杨通辉张口就唱了10多首山歌,歌声极有穿透力,听他唱山歌,有一种回归乡间小路,走在窄窄的田埂上,沐浴金色阳光的感觉。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侗族文化,真是令人大开眼界。现代文明的发展,让我们忽略掉了一些传统的东西。玉屏侗族文化传承下来的精髓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星光大道》栏目组负责人听到杨通辉唱山歌后感慨地说道。 《星光大道》是展示普通观众才艺的舞台,主要是对百姓歌手的展示,深受百姓喜爱。“侗族山歌原生态,歌配音乐登上舞台大展开,传承宏扬流海外,民族文化万古留在歌舞台……”有生之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玉屏的侗族山歌能走出大山,传播到全国各地,使侗乡山歌文化世代传承,杨通辉说。(彭雅蓉、覃嵩松) 来源:微玉屏
思南乌江船工号子,类属民间音乐。顾名思义,它是乌江沿岸的土著人和外来定居族世代相传的弄船号子。思南乌江船工号子,粗犷高亢、悠远跌宕,体现了乌江船工冒着严寒酷暑,斗险滩,顶恶浪,为了生活与大自然抗争的剽悍形象。思南乌江船工号子,它又委婉巡回,词意饶有风趣,体现了乌江船工对生活充满乐观的精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明显的艺术特色。 思南乌江船工号子,起源于劳动,是一种伴随着劳动歌唱的民间歌曲,起着号令船工进入劳动状态、示船工在劳动过程中某种景况的信号和调节劳动气氛娱乐解困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