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测速代理_寨英古镇龙文化符号及民俗

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以龙图腾为中心的民间艺术使寨英古镇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同时也丰富了其它植根在这片土地上的民俗活动。

“鱼龙曼延”以及隋唐时代的《黄龙变》,就是后来风行于全国的龙灯舞的前身,自然也是寨英滚龙舞的前身。

公元1385年一个交春之日,明王朝针对辰河蛮族的数年征战刚近尾声,战火还存余星,硝烟尚未散尽,就在这万马齐喑的时刻,一条以猪为原型硕大无比的北方龙溯着辰水翻滚着来了。

与此同时,久居梵净山的一条以蛇为原型巨大的南方龙也顺着辰水飘飞而下。

这便是享誉中外的寨英滚龙来历的民间传说之一。

《山海经》里记载说: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上古流行的诸神弄蛇及乘龙的观念,实际上便直接来源于当时的巫术形式。而至今流传在湘黔渝边境的“接龙”仪式,就是这种龙文化的原始一脉。

“接龙”,就是祭祀古代传说中的英雄共工。

湘黔边境苗族共工为“仡戎”。辰水文化中传他是第一个降龙人,所以苗人视他为龙公。传说共工逐鹿中原,沉于深渊,所以接龙要到河边或大水井边去接。接龙由苗巫师主持祭祀仪式,时间要在霜降之后举行。并要在日前选定之前的一个月或半个月前,预先“闹龙”。

所谓“闹龙”就是那一段时间寨子上的同族人晚上都要去主人家用响器、乐器闹腾通宵。接龙当天,主人家的年轻媳妇身着盛装,在各色旗手及吹鼓手的前呼后拥下,在巫师的带领下去选定的水边。去时偃旗息鼓,因为怕惊动恶龙;接到“龙”后,立即锣鼓喧天。一路上,妇女们排成长队,一手提着长长的白布,一手擎着花伞,连成一条五颜六色的“长龙”回村。龙接进家后,巫师在正屋中堂挖一小坑,放置朱砂酒一碗,用一片圆形石头盖在上面,谓之“龙宝”。主家在巫词的吟唱声中绕走三圈,然后用土掩上,法事便告结束。“接龙”的整个过程十分庄严肃穆。与主流社会龙文化不同的是,它既对龙表现了极大的崇敬,但核心内容是颂扬降龙的英雄。龙在他们心里是吉祥的象征,而非帝王的至高权威。不仅楚风影响着梵净山辰河源的龙文化,而且巴俗也影响着梵净山辰河源的龙文化。

寨英古镇除传统喜庆节日都要表演滚龙之外,有一个滚龙踏青节,特别值得一提。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此时大地渐暖,民俗认为蛰伏一冬的龙正是这一天抬头活动的,所以普遍传说“二月二,龙抬头”。寨英民俗在这一天特别讲究,称为“滚龙踏青节”。时值万亩油菜开花,大地金黄一片,数支长约百尺、形状各异的滚龙便沿着田野阡陌,沿着蜿蜒河流,或呼啸而过,或转侧盘桓,与众多踏青的百姓共赏春光,共祷丰乐。天晚,按照古俗,古镇还要举办别具特色的“长桌宴”。临近傍晚,百十米长的古镇上一字儿排开了几十张桌椅,家家户户都将自家做好的拿手饭菜摆放出来,无论是镇上的乡亲父老还是远方的来宾游客,都会被邀请入席,举杯欢庆春光的美好,预祝秋后的丰收。酒足饭饱之后,一条条五彩斑斓的滚龙伴随着锣鼓声,由远而近,翩翩起舞。

夜里水上龙舞,是古镇民俗文化活动的一绝。

这从隋代“黄龙变”中传承下来的舞蹈原型,经过寨英滚龙传人的融会贯通、标新立异,成为了如今的寨英水上龙舞。初夏时节,只见在金鼓和长号齐鸣声中,在五光十色的鱼鳖虾的簇拥下,水上金龙由远而近贴水翻滚而来,水下数龙接应,配以鞭炮烟花器乐,一河上下一片辉煌。

滚龙与寨英古镇以至与整个辰河源的渊缘甚深,所以一年四季以龙为祭祀的活动特别多,比如舞草龙以求鱼,舞板凳龙以祛灾,舞布龙以祈福等等,各具特色,不一而足。

如果说寨英滚龙以其古老的文化沉淀而名扬天下之外,那么这种在梵净山、辰河源各族人民心中根深蒂固的龙文化情结,恰恰是凝聚他们在大灾大难面前,永不言弃的民族聚合力和内生动力。

从这个角度看,寨英滚龙的深远意义就不仅仅只是普通的娱乐活动而已。

责任编辑:匡奇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