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即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 是苗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内容包括:小孩子食红鸡蛋、“走亲”、“搭桥”、“送纺车、送红雨伞”等过程。表现了苗族人民婚姻习俗中对出嫁的女儿在生育、生产、生活方面的关爱。
二月二“走亲”,即送姑娘或接新媳妇,苗家出嫁的女儿当天不在男方家住。婚后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才由新郎的母亲邀一妇女为伴前往迎接新媳妇,或者由女方的哥弟邀约五六个亲戚准备鸡鸭肉糖果等礼品,主动将姑娘送到男方家去,住7—9天后返回,等到怀孕后才长期居住夫家,方为正式成家。表达苗族人民的婚俗生育观念。
“搭桥”是苗族“二月二”这天,对已婚的夫妇,婚后三、五年不会生孩子,要请本族老摩公,准备鸡、肉、酒、黄糯米饭等供品,到村头搭一座石桥,并举行祭祀活动。祈求保佑生儿育女,人丁兴旺。苗家人相信修路架桥是修阴功积阴德,可益寿延年,可子孙繁衍,可家业兴旺。苗族中流传“修桥补路,积德无数”的谚语。表达苗族人民传宗接代的观念送纺车及红雨伞,姑娘出嫁后,如若出现小儿多病、老人年老体弱、庄稼不好、一家不和睦等现象,外家要送纺车、红纸伞等到姑娘家,表达万事大吉,人丁兴旺的愿望。
“二月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表达苗族人民祈求万事大吉传宗接代人丁兴旺传宗接代的强烈愿望。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团结友爱的民族精神,维系着苗族同胞兄弟姐妹亲情的重要纽带。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以及思想观念的不断改变,“二月二”接送新娘、搭桥、送纺车等礼节活动逐渐简化,苗族“二月二”民族传统节日面临消逝的危险,急需传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