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服饰,典雅、美观、大方。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傈僳族的民族服饰特点。 傈僳族男子服饰 傈僳族男子的服饰各地基本相同,略有区别。德宏地区的男子头包黑布,身穿无领、无扣的有衽麻布长衫,外罩小坎肩,前襟无扣;而怒江地区的傈僳族男子一般戴黑布或红布、蓝布包头,身着麻布长衫,裤宽大,长至膝,上衣开大襟,无扣,腰系线织布带。所有成年男子都喜欢在右腰上佩砍刀、挎箭包,且视弩弓为贴身之宝,有的还是世代相传的。 傈僳族妇女服饰 傈僳族妇女服饰因其所在地不同,在颜色、式样方面略有差异。聚居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一带的傈僳族妇女普遍穿右衽上衣,麻布长裙。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绒扎辫,有些妇女还喜欢在胸前佩一串玛瑙、海贝或银饰,并在海贝上刻有简单的横竖纹或钻以小圆孔;泸水县一带的傈僳族妇女则不穿长裙,上衣右衽,腰间系一小围裙,长裤,青布包头,耳戴小珊瑚一类的饰品;永胜、德宏一带的傈僳服饰更为鲜艳美观,妇女均喜在上衣及长裙上镶绣许多花边,头缠花布头巾,耳戴大铜环或银环,裙长及地,行走时摇曳摆动,显得婀娜多姿,优美迷人。 僳僳族的头饰 僳僳族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已婚妇女则多喜欢头戴珠帽“额勒”。“额勒”是用珊瑚、料珠、海贝、小铜珠编织而成的精美头饰。制作方法是:先选十几个直径约2厘米的白色海贝片,把它们钻出小孔,用线平穿成一个能套住后脑的圆套。海贝圈上半部分的贝片下面系上一个小铜珠,然后再将小铜珠横穿成串。这样便构成了一个以脑后海贝串、额前铜珠串为上下两边,以红白两色珊瑚、料珠串为中心的帘式、半月形珠帽,戴在头上正好能将头颅和两侧耳鬓罩住。妇女们戴上“额勒”,头顶上的片片海贝如同银月高悬在上,下面的串珠,宛如众星捧月。最下端的铜珠,嵌在前额,金光闪闪,给人一种华美、尊贵之感。这是僳僳族妇女必不可少的心爱之物。
日期 : 2020 › 05 › 31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瑶族每一个男性在成年时都必须经过一个宗教性的仪式活动——“度戒”,然后才能被认为是本民族的社会成员,才能成家立业,享有参加社会活动的各种权利,将来死后其灵魂也才能“升天”、“做官”。因此“度戒”是云南各地瑶族极为重视的一种传统宗教仪式活动,民族特色极为浓厚。 蓝靛瑶男青年“度戒”一般于婚前十二三岁至二十二三岁之间择日进行,“度戒”中又有“度道”和“度师”之分。下面以师、道同度为例进行阐述。 “度戒”之前,主人要“煮酒择师”。戒师多由道公、师公、引教师、童坛师、保见师、证见师、画字师等七人组成,根据需要还要再请上一些懂得教规教法的徒弟来协助念经、请神和跳神。之后,家长要将孩子送到道公、师公和引教三位大师傅家中进行烧香拜师,过三至七天的隐居生活,轮流接受族规族礼的教育。拜师期间,受戒者要素食淡饮、修心养息、默守规程。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师父便将徒弟带到火塘边坐下进行教化,直至鸡叫两遍方能睡觉。 “度戒”仪式一般于子夜时分在“度戒”者家中进行。主事师傅(正戒师)将受戒男孩叫到坛堂中央,用被子将其盖住并让其手持“告板”和铜铃,盘腿端坐于席垫上。由正戒师向神位诵念汇报后鼓锣齐鸣,开坛唱经,跳起请神迎神舞,整个坛堂形成一个热烈的歌舞场面。受戒男孩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静坐后送回休息,而跳神的师傅们则通宵达旦,始终不停。拂晓前,师傅们再次将受戒男孩带到坛堂,唱起《引光歌》,跳起《川光舞》,表示“川光童子降坛中”,受戒者也作为“鬼神童”,跳《罗帛舞》。 天亮后,就到层外翻滚戒台,表示再次投生人间。受戒男孩两臂紧抱双腿,全身蜷曲,箍成一团。师公道公一声令下,男孩便在引教师的指导下急速往后仰翻,从戒台上滚落到藤网之中,意为从天降生,落入天神之母腹(棉被象征母腹)。 度完师戒,师傅们又带领受戒男孩围戒台舞蹈三圈后回到堂屋外,让其跪听童坛师朗诵贴在门旁的榜文,以阐述家中的经济情况及父母养育之恩等。榜文读完,受戒男孩就步入堂屋中央,三拜祖先后坐下,进行“度道”仪式,道公向受戒者朗读“不得冒犯盘王祖先”、“不得骂天地日月星辰”等十大戒。 最后要进行送神仪式,以禀告临坛到位的天庭地府诸位神灵撤班退位。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傈僳族便是其中的一个少数民族。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傈僳族的风俗习惯。 傈僳族的民居民俗 傈僳族的住房主要有“千脚落地屋”(即竹篾房)、木楞房和土木结构的瓦房。“千脚落地屋”主要建在怒江大峡谷地段陡峭的山坡上,“千脚落地”是对支撑整个房子的支柱的形象说明书。在陡坡上人们很难开辟出一块平地来建造房屋,只能将一根根支柱深埋在掘好的洞中,由于柱子脚很多,故称“千脚落地”。 傈傈人民淳朴善良,素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誉。 傈僳族的饮食民俗 傈僳族以玉米、荞麦、大麦为主食,肉食来源有家庭饲养的猪、牛、羊、鸡肉。傈僳人的传统饮食有苦荞粑粑、烤乳猪、漆油、杵酒(水酒)等。 傈僳族有吃“手抓饭”、喝“同心酒”的习俗。“手抓饭”又叫“簸箕饭”。作法是将煮熟的大米饭或玉米糁盛在小簸箕中,饭上堆着大块的烤乳猪、腊肉和洋芋,一个簸箕类似于一张圆桌,五六个人一围拢就可开饭。蘸水摆好了,水酒斟上来了,一次丰盛的傈僳族宴席就开始了。左手代筷,右手当碗,这就是“手抓饭”的规矩。 “喝同心酒、吃手抓饭”是傈僳族待客的最高礼节,吃“手抓饭”的时候,同时饮“同心酒”。“喝了‘同心酒’,走遍天涯海角都是情”这句流行的傈僳族谚语极好地表达了傈僳人热情好客、情深义重的民族特点。 傈僳族的饮食礼仪 吃饭时主妇要先给老人、小孩盛饭,再给丈夫盛饭,自己最后吃。在吃饭过程中,要不停地侍候老人和小孩。如有客人一起进餐,则要先盛饭给客人,并不断地为客人夹菜、添酒。傈僳人忌暴饮暴食。 傈僳族的婚俗 傈僳族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头人及富裕户有一夫多妻的。傈僳族的婚姻大多数由父母包办,以牛为聘礼,也允许男女青年婚前自由恋爱。举行婚礼时,双方要请能歌善舞者组成赛歌队,当新娘及送亲者到达男方庭院后,双方赛歌队开始对唱《婚礼歌》的《迎亲词》。唱毕,每一个送亲者分别在庭院、屋檐走廊、门槛前喝干3碗酒才能进屋。等主宾进屋落座后,开始饮酒对唱《酒宴词》。到下午3点左右宴席开始,宴毕,又边歌边舞,通宵达旦。第二天,男方还要向客人赠礼、宴客,之后,男方开始唱《逐客词》,“驱赶”客人走。 傈僳族的丧葬习俗 傈僳族除凶死者和在外死亡者实行火葬外,其余实行土葬。傈僳族很重感情,对死者非常同情,任何人去世,亲属及寨子的人都前往凭吊,为其哭丧、跳丧舞、守灵。 傈僳族的丧葬禁忌主要有,死者死亡当时,亲属和村里的人都不能干农活,否则被认为是在责备死者生前是懒汉,会使亡灵有一种负罪感,到了另一个世界也会有干不完的活;若死者为老人,亲属和寨子里的人要停止劳动3天,以示崇敬和哀悼;不准吃辣椒,否则被认为是对死者的一种仇视和挑衅行为,但如果某人是死者的死敌他就会在葬礼期间吃辣椒;当祭师在唱跳丧葬歌舞时,不能半途而废,否则死者亡灵会魂飞魄散,无力到达祖先栖居之地,变成野鬼。
苗族的花山节又叫“踩花山”、“耍花山”等,是苗族的传统节日,盛行于滇南和滇东北的苗族聚居地。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花山节。 苗族花山节的由来 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有一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对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这就是花山节的由来。 苗族的花山节的活动内容 各地举办的时间不同,有的地方是农历五月初五举行,有的地方在正月里举行。节日期间,各地男女老幼穿上盛装,汇集到事先选定的山上玩耍,吹芦笙跳舞、对歌、摔跤、斗牛、骑马射箭、穿针、穿衣绩麻比赛,亲友相会,饮酒谈心。很多青年男女借此对唱山歌择偶,求爱山歌多半是随编随唱,在唱歌中建立感情。“踩花山”有固定的花山场,一般设在苗族村寨较多的开阔山坡地上。爬花杆比赛,是节日的第一项活动。节日里爬花杆,更多的是带有表演性质,而并非比赛。跳舞,是节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青年男女相互了解、接触、交际的好形式。斗牛,是“踩花山”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一般在节日的第三天举行。 苗族的花山节的现实意义 苗族居住分散,平时交往较困难,民族节日为男女青年提供了一个自由交往、展示才能和培养感情的机会,是他们交际的最佳场所和时机。故“踩花山”也叫“采花山”,“采”即采花。“花山节”期间芦笙手不时吹起芦笙,伴着节奏跳起芦笙舞,参与者歌声不断,以苗语方言和不同的曲调进行演唱。对山歌是青年男女寻找情侣的最佳方式,节日期间,一对对青年男女以歌传情,使两个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相识、相近、相亲,甚至订下终身。“花山节”已成为有序化的男女交往集会,既有益于调剂身心,又有利于男女婚配、民族人口繁衍。 花山节的“踩花山”过程 “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参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随后宣布“踩花山”节开始。这时,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朋旗迎风招展,各种欢庆活动先后开始进行。青年男女有的对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脚舞,有的打“芦笙架”(用芦笙对调),有的跳狮子舞,还有的斗牛,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又是苗族青年男女相互倾吐爱情、定样结友的美好时机。青年男女,一旦相爱,男的要以花裹脚,用花围腰带赠送姑娘,而女的也以自己千针万线亲手绣制的花帕、包头回赠。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和宗族差异的影响,苗族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苗族经较重要的几个传统节日。 苗族的花山节 又叫“踩花山”、“耍花山”等,是苗族的传统节日,盛行于滇南和滇东北的苗族聚居地。各地举办的时间不同,有的地方是农历五月初五举行,有的地方在正月里举行。节日期间,各地男女老幼穿上盛装,汇集到事先选定的山上玩耍,吹芦笙跳舞、对歌、摔跤、斗牛、骑马射箭、穿针、穿衣绩麻比赛,亲友相会,饮酒谈心。很多青年男女借此对唱山歌择偶,求爱山歌多半是随编随唱,在唱歌中建立感情。 苗族的春节 春节是苗族的重要节日之一。苗族在腊月宰杀年猪作为过节的肉食,糍粑是春节期间祭祀祖先的主要供品,也是必备的年货。春节期间,不焚香化纸,不放鞭炮。除夕夜要进行驱邪活动,以筛装盛五谷,于堂屋中一边向四周抛洒,一边念咒语,最后洒向门外,意味着各种病灾、流言蜚语都被驱逐出去,然后关紧大门。在除夕之夜和初一凌晨要占“岁”,即占卜一年的庄稼收成、阴晴旱雨、命运前程等。 苗族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这一天,苗族要杀猪宰鸡,招待亲朋好友,席间要饮雄黄酒,以消毒和防止蚊虫叮咬。妇女们将地里的原麻取回家,浸泡剥皮,为缝制衣服做好准备,男子则到山上挖掘中草药材。年轻妇女在这一天回家看望父母。 苗族的吃新节 “吃新节”又称“七月半”,一般为农历七月十三,是祭祖的重大节日。居住在山区和二半山区的苗族,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农作物的成熟期比河谷区晚,如玉米在立秋前后才成熟。苗族在这一天杀鸡宰牛宴请亲朋,将玉米取来祭祀祖先后,才开始吃新粮。 苗族的姑娘节 “姑娘节”盛行于云南省金平苗族地区,节日内容主要为唱花灯、姑娘售山货等。 各地的苗族过的节日不完全相同,一些地区的苗族节日还有“龙船节”、“清明节”、“赶秋节”等。
苗族的服装不仅是美的表达,也寄寓着对先民、祖居地的怀念,尤其刺绣图案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折射出民族历史上的分支、迁徙、战争等。 例如,花苗在其黑色圆领斜襟窄袖衣的领边、袖肘绣有红、黄、蓝、白等花纹,纹路多呈花状、江水状,据说这些花纹象征着苗族祖先所居之地:红、绿波浪花纹代表奔腾的江河,大花代表京城,交错纹代表田埂,披领代表京城,方块代表田地,花点代表谷穗,围边的尖形圈案代表山谷等等。 苗族服装的由来,大多与上古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逐鹿中原,战败后从黄河中下游地区退到长江流域,又退到云贵高原的历史有关。为了记住这段历史,永世不忘故地,苗族把家乡和都城的样子绣在衣服上面,成为一种标示历史与文化的记号。 苗族银饰繁多。男的有头簪、项圈、手镯、烟盒等,女的有银冠、银箍、银梳、耳坠、各式项圈、项链、银锁、手镯等,有的在项圈与银锁上还垂下长短不同的银质珠穗,显得华贵富丽。 苗族服饰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服饰中可看出苗族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文化沉积。它体现了苗族人民多彩多姿的精神风貌,苗族服饰图案被称为“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有人称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书”。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平常日子除中老年妇女穿苗服,苗族男性和苗族姑娘大部分穿汉服。各支系间由于交往增多,服饰之间的差别逐渐缩小并向着组合化发展,如白苗认为青苗、花苗的裙子更漂亮,就改穿这些支系的裙子了。
苗族主要聚居在贵州南部、湖南西部、云南等省区。在全省绝大部分市、县都有分布,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地区最为集中。苗族先民早在南诏统治时期,就开始从四川、湖北、湖南、贵州等地迁入滇东南,但绝大部分是元、明、清时由贵州、广西、四川等地陆续迁入云南的。 苗族有自称为“蒙”和“阿蒙”两个大的支系,阿蒙人分布于滇东北及滇中地区,蒙人散居于全省各地,包括了蒙豆、蒙绸、蒙施、蒙轮、蒙叟、蒙巴、蒙刷等支系。苗族各支系之间除了语言、自称的差异外,妇女服饰是区别支系的重要标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黔东、湘西、川黔滇三个方言,云南的苗语属于川黔滇方言,其中又分滇东北次方言和川黔滇次方言。由于苗、汉的长期交往,大部分苗民在与其他民族交往时通用汉语,无本民族文字。 高寒山区的苗民过去多住“权权房”,即把带权木桩栽地作柱,圆木作檩子、椽子,用茅草或竹叶盖顶,四壁用树条或竹子编制,外表糊泥巴。房内用木条分隔成卧室、厨房,摆设简单。房屋前面或两侧盖一竹楼,用于堆放柴草和储存粮食,另盖畜厩紧靠住房。此外,尚有依树搭棚住房、岩洞住房,现在多为土墙草顶或石棉瓦顶的房屋。居住在坝区的苗族,住房多为土木结构的瓦房,内分三室,左右室各设一侧门,中室设正门。为避风,房屋多依山势而建。房屋开门不能朝向山垭口,不然家人会出事。开门也不能朝向孤山,否则易遭火灾。
苗族是我们中国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少数民族,也是我们当今中国一个比较大的少数民族。其实,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饮食文化,那么,大家对于苗族的饮食文化是否了解呢?下面我们了解一下。 居住在高山、半山区的苗民,以玉米、马铃薯、荞麦为主食;居住在河谷地区的苗民,以玉米、大米为主食,杂粮有燕麦、大麦、小麦等;蔬菜以萝卜、青菜、白菜、豆类、瓜类等为主。苗族饮食特点之一是喜欢吃酸菜,“酸汤鱼”是苗族传统的风味名菜。 苗族喜欢用黄豆做“连渣捞”,即将黄豆磨细,掺入青菜煮熟。肉食以猪肉为主,其次是羊、鸡肉。猪肉除鲜吃外,还腌制腊肉。苗族习惯吃大片肉,肉片一指厚,巴掌宽,称为“巴掌肉”。杀猪请客称为“吃刨汤”,饭后客人吃剩的肉各自带回家。 苗族的砂锅焖狗肉小有名气,文山苗族有“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和“三伏天吃狗肉避暑,三九天吃狗肉驱寒”的谚语。把苦刺花的蒂去掉,洗净放入沸水中去除苦涩味,与豆豉同炒是苗族的当家菜。有的人走亲访友,带熟鸡蛋作见面礼,主人亦回赠熟蛋。 苗族还喜欢吃生冷的食物,如杀猪时,在生猪血内加入姜、辣子、蒜等佐料,待其凝固后便可食用,称为“头道菜”。苗族喜欢喝酒,包谷酒是苗族家庭的必备品,婚丧嫁娶或喜庆佳节,招待客人时,都必斟酒敬献,边敬酒边唱酒礼歌。
苗族的婚俗习惯很具特色。苗族恋爱婚姻,多为自由选择,旧时也有“游方”的习俗,即农历正月初一后,未婚男青年吹芦笙、吹口哨或拉二胡走村串寨寻找意中人。“走寨”是苗族青年特有的社交活动,也称“走妹”。通常在晚饭后,男青年成群结伴吹着木叶或指哨,去到女青年集中的地方,一家一家的坐着闲聊,起初是一群人,最后剩下一对对的有情人单独相处。青年男女通过“走寨”产生感情后,即可以互赠礼品定情,若得到父母同意,便可以定亲。以后每逢年节,男方要给女方送些食品,女方也要给男方父母做些手工制品回赠。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就可以成婚。 苗族的婚姻,也可通过媒人说亲,父母包办。同姓之间不通婚,多数为姑表婚。近年来苗族青年男女主要是在赶集、踩花山等节日和公共活动中寻找意中人,他们通过对山歌或主动搭讪相互了解。如果是彼此情投意合,到第二天清早,男带女或女带男到家里去做客吃饭,父母会以酒肉热情招待。以后每逢集日,双方相约前往,直至成亲。 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后,愿意结婚。姑娘便随小伙子到家中,男方父母用公鸡、母鸡各一只在姑娘头上绕一圈,第二天男方媒人带上烟酒去女方家通报信息,双方同意后,进行提亲。男方家于阴历上半月逢一、三、五的一天,请媒人、陪郎同男青年一起带着礼物到女方家,姑娘会约女友来看对象。如男女愿意,父母一般不会反对。再过一两天,男方媒人会带上七八对鸡去女方家,商谈礼金、烟、酒、肉等数量。 此后一个月左右,男方父亲带着儿子或陪郎,带着商定好的礼金和礼品,到女家“贺亲”,畅叙亲家情谊。婚前,男方要赠予女子项圈或其他银饰物,女方也会回赠男方银饰物。之后,由男方择定婚期,请媒人告知女方家,女方父母若有异议,则以其确定日期为准。 娶亲要历时两天。第一天,男方家组成接亲队,由媒人、陪郎等陪新郎到岳父母家,礼品多为烟、酒、食品和一对鸡,鸡切块或剁碎与辣椒面拌炒做汤,分给客人喝,鸡头由舅父吃,边吃边看鸡舌软骨顺扭情况及头骨细纹,预示夫妻今后的关系,其间芦笙歌舞通宵达旦。第二天早上,新娘拿出自织的花衣,由本家姐妹或嫂给新郎、陪郎穿上。新娘离家前要大哭一场,新郎要向新娘家人依次磕头,媒人、新郎、陪郎到屋内接出新娘、伴娘。到新郎家时,领新娘、伴娘进新房休息。晚餐时,新娘、新郎分别陪送接亲的男女客人吃饭,不需向客人敬酒。晚上,贺喜的亲友们男女老幼喝酒唱歌,通宵达旦。新郎、新娘不入洞房。 花苗需在婚礼结束当晚回门,而其他支系有的3天、7天、半月、一月时间不等。回门时,新婚夫妇要带上炒面、宰了的鸡(成对)、熟鸡蛋,分别送给娘家亲戚,娘家亲戚要送给安家牲(雌畜),俗称“姑娘牛”或“姑娘羊”。
拉祜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奋进不息的民族,“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枯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思茅、临沧、西双版纳地区。1953年4月,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成立时,依照本民族的意愿,把“拉祜”作为统一的族称固定下来。1989年以后,经过考察和识别,又先后将散居各地的“苦聪人”、“老缅人”明确为“拉祜族”这一称谓。 拉祜族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古代羌人族系。活动在甘肃青海地区的拉祜族先民,随羌人南迁的一支,越过横断山脉,跋涉于四川西南部山河纵横的古越郡一带。唐代,拉祜族作为单一的族体见诸古代文献。宋代,拉祜族聚居在洱海南部的巍山、弥渡之间。宋末,拉祜族分两路迁至临沧和景东以南一带。明末时期,拉祜族有局部迁徙,最后定居于现在的分布地区。迁徙中,走得最远的,已越过国境,到达中南半岛的缅甸、越南、老挝、泰国等地的山区。 拉祜族有自己的语言,拉祜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同汉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过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