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全国现有人口两百多万人,分布于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省区,主要分布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思茅地区等。 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与古代的“荆蛮”、“长沙武陵蛮”、“奠徭”、蛮徭”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是其中的一部分。 因经济生活、地域、服饰、头饰等的不同,瑶族有几十种不同的自称和他称,多数自称“勉”(或棉),此外有“秀”、“门”、“孟”、“睦”、“过山瑶”、“红头瑶”、“大板瑶”、“平头瑶”、“白线瑶”、“蓝靛瑶”、“沙瑶”、“黑瑶”等多种自称和他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瑶族人民的意愿统称为瑶族。 根据语言和服饰特点,云南瑶族共分为三大支系,即蓝靛瑶、过山瑶和山瑶。 由于地区、支系的不同,瑶族语言相当复杂,包括勉语、布努语、拉珈语三种,都属于汉藏语系,但分属于不同的语族和语支。 瑶族无文字,民间流行的所谓“瑶书”、“经文”,实际上是一种借用汉字而发瑶语读音的文字,经父子相传、师徒传授,以瑶音瑶意借用汉字来记述本民族的历史、经文、诗歌和书写信件、契约和经济账目。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瑶族古瑶文是受汉族文字影响而创的自己民族的文字。1982年,国家民委、中央民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教授为瑶族创造了以勉语为基础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
第 524 页
瑶族的传统节日可分为宗教性节日和生产生活性节日两大类,“盘王节”、“达努节”、“清明节”、“家神节”、“目莲节”等为宗教性节日;“春节”、“吃众节”、“端午节”、“中秋节”、“新米节”、“姑娘节”等为生产生活性节日。 盘王节 “盘王节”是蓝靛瑶和过山瑶为祭祀图腾始祖盘瓠而举行的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1984年全国瑶族代表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决定以农历十月十六日为全国“盘王节”的统一日期。节日期间,人们换上节日盛装、打扫村寨房舍、杀牲设宴款待亲友、载歌载舞。除了“跳盘王”外,青年男女在村里村外摆设“歌堂”,互相答歌对唱,通宵达旦。其间还要请师公念经祭祀盘王和其他神祗,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达努节 又称“祖娘节”或“瑶年”,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节日周期并非一年一度,有的地区两三年过一次,有的地区三五年过一次,有的地区十二三年才过一次,但时间都是传说中的密洛陀(瑶族的始祖)的生日,即农历五月二十九日。瑶族人民在这一天祭祀始祖并作为庆祝丰收的日子,人们打扫卫生,杀猪宰鸭、酿米酒、做糯米粑粑,准备丰盛的节日食品。节日的广场上,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有歌舞、武术、球赛等等,内容丰富多彩。 家神节 每年正月十五的“家神节”,家家户户都杀鸡、蒸糯米糖包、包粽子,祭祀家神和祖先,为牛、马、猪、鸡招魂。 清明节 又称“祭祖节”,也叫“鸟东节”,是瑶族人民盛行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举行。节日前家家宰杀猪、鸡、鹅、鸭,煮糯米酒,备染花糯饭原料。节日这天备办酒肉,蒸花糯饭,用竹篮背上山祭祖扫墓,供祭品,焚香烧纸。 七月十四 农历七月十四是文山州境内瑶族欢庆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小年”。除春节外,瑶族即以“盘王节”和“过小年”为最隆重的节日。届时,以村寨按户凑钱买猪或牛,宰杀后分给各家各户,祭奠祖宗,两三天内,不务农活。在节日期间,男女青年对唱情歌,尽情欢愉。老年人则聚会火塘边,品茶饮酒,谈古论今,节日气氛十分浓郁。
“唱风流”是瑶族青年男女对唱情歌选择伴侣的一种方式。青年男女成年后便可自由交往,寻求心上人。初期的谈情说爱,一般通过“唱风流”即对歌的方法来结识情侣,沟通感情。对歌是流行在瑶族社会中的一种自由恋爱形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便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遵守的规则。如本寨男女青年不能对唱,老人在场不能对歌,只有一男一女时不许对歌,在家中和劳动时也不能相互对歌。“唱风流”多在开展节庆活动和有人举行婚礼时借机举行,并且只能集体对唱。平时青年人要“唱风流”,只好集队离寨,邀请外寨姑娘到寨外对唱。受到邀约的姑娘也举寨出动,集队与男青年对歌。对歌地点一般选择在村寨附近,届时男女各为一方,以彼问此答方式进行对唱。经过“唱风流”和生产劳动的交往结识,互有感情以后,男女双方便开始单独约会。当双方都觉得情投意合时,便互赠小礼物为信物,姑娘以花腰带、挂包相送,小伙子以银手镯回赠。 “咬手示爱”是蓝靛瑶婚恋中一种饶有情趣的表达感情的方式。青年男女在“唱风流”等社交活动中相识并成为恋人后,就会频频约会以进一步增进了解和加深感情。双方经过长时间的恋爱后,感情融洽,情投意合,便以“咬手”这种特殊的方式进行定情,以表达爱的忠贞。民间谚语“咬手疼进心,爱情才忠贞”是瑶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方式的真实写照。 抛花包是瑶族青年男女用来寻求爱情的一项娱乐活动,一般在春节或喜庆节日举行。花包用红、黄、蓝、白四色布拼缝而成,内装玉米粒。抛花包时,男女各为一方,每人都拿两个花包,相隔3米余,互相对掷。姑娘和小伙子通过小小的花包来传递感情,寻求伴侣。 瑶家姑娘长到十七八岁时,父母就特意安排她在大门边的谈婚房内独住。房间靠外一侧的板壁上凿个小洞,叫谈婚洞。如果哪个小伙子在赶集、对歌、娱乐、劳动等活动中看中了姑娘,晚上就可以来谈婚洞前与姑娘谈情说爱,这种形式称为探婚。如果探婚成功,男方会频频来姑娘的谈婚房与姑娘继续谈情说爱,以进一步增加了解和加深感情。 此外瑶族还有爬楼、梳头、赶姑娘街、赛歌堂等恋爱方式,充满了浪漫色彩。 青年男女青年心心相印后各自禀明父母,男方请能说会唱的男性媒人带一把烟叶或一包黄烟到女方家求婚,称之为“问烟”。女方父母收下烟叶,则表示同意求婚,如果退回烟叶,则表示拒绝。婚事确定后经测八字相符者便与媒人商定聘礼和婚期。 婚日前夕,女家张灯结彩,献祭天地祖宗,请长辈亲友歌唱祖先业绩和做人的规矩,祝福姑娘成婚后夫妇和谐,儿女成群,边喝酒边唱歌,彻夜不眠,叫作“盘歌堂”。举行婚礼时,男方要派出由媒人(求婚时的媒人)、鸳父(婚礼司仪)、鸳母(负责对歌的中年妇女)、鸳姑(未婚姑娘)、陪娘等9 – 12人组成迎亲队伍,牵着经装饰打扮的骡马到女方家中迎接新娘,全村男女老少都会赶来对歌祝贺。新娘接回后,男方家举办酒宴招待亲友,先由祭司替男家祭祀神灵和祖先,再由男女媒人和送亲人对新婚夫妇训诫。内容是孝敬老人、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等,之后拜过天地、父母、长辈,进入洞房。次日,新婚夫妇应回女方家中探望父母,称为“回门”。 蓝靛瑶双方自愿离婚者,远离村寨,到山上把竹筒破作两半,各执一半,表示脱离夫妻关系;或以丝线一节,用刀裁断,各执一截,表示一刀两断。若一方主动提出离婚,另一方不同意,主动提出离婚一方须退赔另一方结婚时的部分礼金。
哈尼族质朴真诚、热情待客。家中来了客人,全家老少就主动起身让座,殷勤的主人双手捧上一碗香味四溢的“焖锅酒”请客人品尝,然后主人从火塘中取出茶罐,给客人倒上一杯浓茶,把自制的烟丝装到烟嘴里,把烟筒捧到客人面前,与客人推心置腹地攀谈。客人离开时,主人还要送上粑粑、腌肉、酥肉、豆腐圆子等食品。 哈尼族很讲究礼貌。人们途中相遇,总是笑脸相迎,亲切问候,即使素不相识,也要打招呼、让路,先让对方过去。 哈尼族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至今仍然蔚然成风。对老人有专门的尊称,从不直呼姓名;在屋内看见老人进来,要主动让座,给老人递烟、递酒、递茶要双手捧上,躬身行礼;杀鸡时,鸡头、鸡肝等要敬奉给老人;主人也常把鸡头夹给客人表示对客人的敬重,客人应双手接过鸡头,然后把它转敬给在座的老人或年长者。在饭桌上饮酒时,要注意敬酒的顺序,首先从年纪最长者开始,沿逆时针方向逐个斟酒,最后向年纪最长者的杯里再斟上一点,表示大家团团圆圆。人们对小孩也很关心,亲切地称呼为“阿黑然古”(亲爱的小弟或小妹之意)。 哈尼族以舅舅为最大,认为“舅舅不大,外甥不长”。“认舅舅”是每个新生儿必须履行的礼俗,一般在孩子满三四个月之后进行。 哈尼人家的火塘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温暖和光明的源泉,也是全家老小在一天辛勤劳动之后欢乐团聚的中心,它成了家庭的象征。哈尼族认为火的生命和家的生命是一致的,火塘一年四季不能断绝火种,每逢节庆之日敬祖先时对火塘同等祭祀。不得对火塘有任何不敬的行为,不论男女老少,都不准跨越火塘;不准用脚踩火塘边的锅桩石和三脚架;不准擤鼻涕或吐唾沫进火塘;不准用脚扒火柴头;也不能从火塘上跨过。 哈尼族是一个以梯田稻作农业为主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与梯田稻作生产有关的禁忌习俗。梯田中有死鸟或死老鼠不吉利;梯田的进出水口不能用锄头敲打;犁田耙田的人不能在田边枕着犁耙睡觉;秋收时蛇掉进谷船里不吉利,这船谷子不能入仓;不经过祭献田神的谷子不能入仓;麻雀死在谷仓里不吉利;仓里的谷子除女主人外,禁止其他人撮取。 饮食方面,蒸饭时甑子发出嗡嗡声或甑子中心的饭不熟或发黄为不吉祥;老鼠死在盆子里和过年期间晒在簸箕中的面粉上面出现老鼠脚印为不吉祥。 生育方面,孕妇不能到别家参加婚丧活动,也不能摘树上的果子;哈尼族妇女生了小孩后,要在门上悬挂红泡刺儿、野姜、笋叶剪成的人像和锯形木刀等物,忌讳外人进入产妇家;忌讳说婴儿漂亮,只能说可爱。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仪的民族,礼仪种类主要有见面礼、问安礼、请安礼、辞岁礼、拜年礼等。时至现在,由于各种原因,满族的礼仪也渐渐废弛了一些,但是敬祖先、孝父母、礼宾客之礼犹存,满族的风俗民情特点仍然很明显。 满族是入关以后,在本民族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又吸收汉族儒家的伦理道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满族礼仪,这些礼仪主要有: 请大安:又称“打千儿”,满语称“埃抗搭拉米”。产生于辽金时代,是满族男子下级对上级或对尊者的礼节,分别多日的平辈相见,有时也施此礼。其具体方法是:先掸箭袖,袖头伏下,左膝前屈,右腿后弯,头与上身稍微向前俯倾,左手贴身,右手下垂,介于作辑与下跪之间的动作,边动作边唱诺:“请某某大人安”。而受礼者稍弯腰、两手略向前伸,掌心向上,稍低头即可示还礼。 请小安:就是问安,其动作是垂手站立,低头唱诺,问赛音,赛音是满语,即问安的意思。平辈相见,也常施此礼。 妇女请安礼仪与男子不同,双腿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弯腰,膝略屈如半蹲状,俗称“半蹲儿”,与男子“打千儿”属同礼。媳妇早晚都要向公婆问安。 昔日贵族之家,少辈每天都要向长辈请安,谓之“定省”,分早安和晚安,早安称之为“省晨”。 顶头礼:老年夫妻久别重逢时的礼节。是时,妻子迎上前用头顶住丈夫胸部,丈夫则轻轻抚摸其妻的背部或头部。 擦肩礼:平辈相见,互相“打千儿”后,互碰双肩,表示亲近,俗称碰肩膀头。 贴面礼和接吻礼:这是清初宁古塔等地的礼节。相见时不分男女,皆相偎抱,或贴面相亲,或亲嘴不已,以表达内心的深情。清中期以后,这种礼节逐渐消失,代之以执手问安或其他礼节。 叩拜礼:俗称“叩头”,是满族大礼之一。一般在初见长官、婚丧大礼、祝寿庆宴或受穆空达指责时方用此礼。平时只叩一个头,祭祖跳神烧香时叩三个头,见皇上则要三拜九叩。 拉拉礼;这是满族妇女的常礼。两个平辈妇女相见时,互拉双手问好,是为“拉拉礼”。 待客之礼:敬客重客是满族传统的礼仪。清初东北满族地区设有客店。人们远出不带干粮,路上遇到人家,可直入其室,吃住自由,即使是贫寒之家,也要设法拿最好的食物让客人享用。如天晚留宿,王人要请客人睡南炕,还要精心照看客人的马匹。 此外,有客人来时,一般由父兄接待,其他人则站立伺候。给客人上菜必须成双成对,这种习俗在东北地区保存至今。满族接待客人,不避内眷,家庭女性成员都可参加对客人的敬酒等活动。客人一旦接受妇女的敬酒,就必须喝于,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今天,满族的礼仪已大为简化,晚辈对长辈多以鞠躬致礼,平辈之间则常施握手礼。至亲中,妇女还行“半蹲礼”。
摩梭人属元代蒙古军南征时候留下居住在云南四川边界一带的蒙古人,所以他们属于蒙古族,而并非是纳西族的支系。官方将云南一带的摩梭人归入纳西族,这是错误的。 摩梭的的风俗习俗较为特别。摩梭家庭成员的血统是以母系计算的。这里没有祖父、父亲和丈夫的称谓,男子的身份是舅祖父、舅父。孩子生下后,由母亲、舅舅抚养。摩梭人没有姓,他们只有跟随母亲的家族名号——受了母系家庭的影响,这里的家族名号大部带一个“母”字:“拉木”——母老虎,“依味”——母牛,“尤味”——母绵羊,“牙味”——母鸡…… 按照摩梭人的传统,家庭成员的劳动收入和个人副业进款,都要交给家长,再由她根据各人的需要,给每人分配现金和添置用物。当然,男人们须买东西送给自己的阿注时,只要向当家的姐妹或母亲说一下,一般都可如数得到的。 有趣的是,摩梭人家庭的用物,不属个人私有,而是全家的公共财产。例如,家中买了漂亮的衣裙、头帕,家中姐妹几个,谁都可以穿上它外出赶街和串亲访友。 这一淳朴的古风,还表现在一日三餐的全家共食方式上。吃饭时,全家依例围坐火塘边,掌构的家长按长幼顺序,给每人盛一碗饭、一碗菜。他们接过饭菜静静地吃,绝无吵闹和嫌少争多的现象。平均分食的规矩,只有过春节时才可例外——吃团年饭时,主妇在火塘周围摆上丰富的饭菜,大家围炉团团而坐,各取所需,不再分食。另外,按照敬老爱幼的传统,老人和孩子将受到照顾。例如杀了鸡,家长分食时,往往把鸡胸脯肉分给孩子和老人。对于失去母亲的孩子,全家人都会让他吃好穿好的。 摩梭人的财产按母系来继承。家长临终之前,依例将开启各种仓库和箱柜的钥匙交给她所选定的新家长,由她来承担家庭重任。在摩梭人看来,一个母系家庭生活的好坏,不在劳动力和收入的多少,关键还在家长的管理水平。因而,家长在选择接班人时,并不在意是她自己生的,还是姐妹生的,而是在众姐妹中挑选聪明、能干、和气和善于交际的佼佼者。而且,家长在物色了接班人之后,平日便加意培养她,使她尊老爱幼,说话和气,善于计划和节约花线、用粮,并让她出门办事,增长才干,以便将来可以接过自己的一串钥匙。 由于妇女在家庭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正如当地谣谚说的,“生女重于生男,女儿是根根。”这里向以生女为荣,倘无女儿,便意味着家庭断了根嗣,就得过继养女来支持家门。过继之前,要经过家庭全体成员同意,然后才带着礼物上姑娘多的家庭去请求过继养女。如果对方同意,须择吉日举行祭祖仪式,报告增加了新的家庭成员,并为她重新命名。仪式结束后,合家欢宴,以示庆贺。待她成年以后,便可担任家长,主持家庭的一切事务和各种活动了。
祭天是纳西族最古老而又隆重的春节活动。俗语有“纳西重祭天”之说,充分表明祭天在纳西人心中的地位。祭天分春祭与秋祭。春祭在春节期间举行,而且比秋祭隆重,因而称为“春节大祭天”。祭天在村边专门的祭天场 (又称祭天堂)举行。祭天场用石头围砌成方形或长方形场地,内设祭台,四周遍植郁郁葱葱的常青树。大研镇居民,没有专门的祭天场,他们在轮流当值的家户庭院里,用松柏树枝搭成祭天棚。 现摘录民族学家李近春、王承权调查的丽江白沙雪嵩村李氏“古徐”祭天群的祭天情景。 “古徐”群的春祭在正月初十至十四日进行。祭祀前,村民要作好各种准备工作。首先每年轮流由两户人家喂养用于祭天的“神猪”——大猪有120斤,小猪也得在80斤以上。这两家人还要在腊月各酿造一坛祭天用的水酒。 正月初九之前,“古徐”群的村民要准备祭天用的干净、洁白的“神米”;要搓制大香——这种大香以木杆为轴,用当地产的厚棉纸搓裹上香粉而成,它长三四米,粗如茶杯,可燃烧一天一夜而不熄。这天还要派专人到山上砍伐栗树、柏树,井把它栽于祭天场的祭台:祭台上左右各栽一棵栗树,以代表天父天母;中间一棵柏树代表人皇;前排两棵小栗树,这是纳西族始祖崇忍利恩、衬红褒白夫妇的代表。 正月初九白天,每家派出一人,他们各自带着一根长木杆和两张竹席来到祭天场,在这里搭天棚,扫场地,栽神树,安神石,砌灶安锅。依照俗规,用于祭天的饭甑、锅、秤、刀、叉、盆、案板等一应炊具,均为祭天群所共用,平日不得随意使用,而由有关家户妥善保管。他们点燃了祭天场中心的火塘之后,要让灶火一直燃烧,不得熄灭。 这天晚上,各家户要举行量米仪式:家长擎着用松、柏、杜鹃和蒿枝扎成的火把,照燎厨房、堂屋以及庭院内外的各个角落,以驱除邪秽。接着他回到堂屋,把神米倒入放于板凳上的米篓里。随后,家长按家人辈份、年龄的大小,顺序念名,用米升量神米,再倒入米篓中,并边量边说某某已交纳神米两石,某某已交纳神米一石……此时,主妇在厨房炸米糕。她一听家长念到第一个名字时,便将米糕下锅油炸。量完神米时,家长唱道:全家都已向天地人皇交过神米了,请神明保佑全家健康、长寿。这时,由一位男子背着米篓(负责养神猪的人家则背一坛酒),扛着搓制的大香和被褥去祭天场。他们把米篓放在神树后面,并在祭天场夜宿守护。 正月初十凌晨,住场人点燃大香插于祭台前面,养猪人开坛献酒。不一会,材民前来祭场举行晨祭。他们献上麦酒、甜茶、饵块,按辈份大小为序,前后排列,拈香祭祀神树。祭毕,大家围坐火塘四周,按户分配祭品,共进早餐。按照惯例,凡在今年祭天前增添男孩的人家,他们可从养猪人家那里分得两个麦米团 (这是将小麦煮熟,用礁眷烂,揉成团状而成),比一般人家多一个麦米团,以示祝贺。而本年内的新婚之家,这时则要拿出红糖煮糖茶给大家喝,或分发糖块给大家——一众人得到糖块,都大声欢呼:“希望明年糖水更甜!”“祝福子孙兴旺!”
神判是曾存在于傈僳、怒、藏、彝、苗、佤、珞巴、壮、高山等少数民族的古老习俗。这往往是在原告无真凭实据,被告拒不承认,头人又调解无效时,最后采取的最高裁决方式。神判的结果具有绝对的权威,当事双方必须服从,别人也深信不疑。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傈僳人争夺土地的纠纷也接踵而来,“神判”的捞油锅方式,从此产生。例如:木古甲村人拉阿先,木楞村人俄克之间,为争夺一块土地而发生过捞油锅的“神判”事件;古泉僳僳族、木古甲怒族之间,因抢夺土地而归生过战争。在战争中由于木楞村人峨恒帮助古泉人,打败了木古甲怒族阿格杜,为此,阿格社被迫逃往俅江。以上,是木古甲怒族历史发展的一些梗概。 傈僳人民间这种神判习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原始公有制经济崩溃、私有制经济开始发展的时期。这时,人们有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但又没有成文的法律和相应的制裁手段来保护私有财产和家庭生活。因而,当着村寨发生了偷盗、人命案和奸情(这时的一夫一妻家庭中,已产生了妻子是丈夫的私有财产的观念,与妻子通奸便侵害了丈夫的私有财产),人们只好以睹咒、发誓、占卜等方式来向天神申诉,希望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天神,能用其明察人间善恶的慧眼,来识破窃贼及奸淫者,并给予惩罚。后来,这种祈神明察和裁决的习俗,与民间捞油锅、捞开水锅,以及用手握或脚踩烧红的石头、铁犁铧一类的巫术相结合,便发展成为离奇古怪而又残酷的神判习俗了。 早期的习惯法和神判,开始还保留有原始民主平等的成分,加上又被涂上一层神的万能和至高无上的色彩,不仅使得当事者绝对服从,也使村众深信不疑。因而,它在维护生产秩序,保障家庭和村寨安宁方面,曾起过积极的历史作用。 但是,进入阶级社会后,神判便慢慢失去其原始民主平等成分,而成了统治阶级欺骗村民、压迫弱者的手段。事实上,那些被逼把手伸进开水锅捞石块的人,被人搀扶着从烧红的铁铧上踩过的人,除了奴隶,便是穷苦百姓。神判往往使他们倾家荡产,并落下终身残疾。而对于土司、头人来说,神判则是一个发财的机会。因为不论官司谁赢谁输,原告或被告都得拿出相当数量的钱财,分别奉送土司、头人和施行神判的巫师。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一项项法律的颁布、实施,随着人民法庭的建立,神判便成为历史的陈迹了。
在《镜花缘》一书中,有一个“礼乐之邦”君子国。此国中,“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土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也不愧君子二字。在君子国的市场交易中,卖主力争是要付上等货,受低价;买主力争的是要拿次等货,付高价。这个国家的国主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 以上所说的君子国当然只是一个美妙的传说而已。而在现实世界中,也真的存在这样一个君子国族群,它就是怒江的傈僳人。 从前,怒江的傈僳人保持着傈僳语称为“体俄”的家族村社组织。每个“体俄”都有自己的称号,或以最早的本家族长的名字,或以虎、羊、猴、蛇、鸡、蜂等氏族图腾为名称。 “体俄”由有着共同血缘关系的若干人家组成,家族长多为家族内能说会道和较为富裕的人担任。在“体俄”内,土地伙有,共同耕作,互助盖房,共负债务,杀猪共食,煮酒共饮……倘若谁家缺粮揭不开锅时,他可到任何一家去吃饭,而主妇分食时,也一视同仁,绝不会给他少分食品。 在家族的基础上,若干“体俄”又联合组成当地称之为“卡”的村社互助组织。每个“卡”都拥戴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为头人,并由他来主持村寨的祭祀,调解纠纷,公断事务,指挥械斗和缔结盟约,等等。 现在,新的乡村政权组织早已取代了传统的家族村社组织。但是,傈僳村寨至今还保持着原始互助的淳朴风俗。例如,房屋是全寨人共同盖的。猎获野猪、麂子,每户分肉一份。当寨里老人过世时,全村人更得停止生产劳动三天,大家带上酒、米和其他食品、用物前去吊唁、慰问。大家帮助遗属安葬死者,并将死者生前用过的砍刀、弩弓、箭袋等心爱之物作为随葬品,挂于坟前的树上。死者如系女性,则将她生前用过的织麻工具、挎包和炊具悬挂墓旁作为随葬品。 傈僳族世代承袭的淳厚风俗,使外地的游人仿佛进入了传说中的“君子国”。同路而行,不论旧交还是初识,倘负物过重,他们会主动为你分担负荷。如见上了年纪的人背了东西,更要替他背负。路见失物,他们将尽力为它寻找失主,或将它挂在附近明显的树上,以待原主。 在怒江的傈僳人居住的地区,如果负物过重,途中实在拿不动时,你可放心地把东西挂于树上,或放在路边,只要在上面压一小块石头为标记,回头再取,东西准在。
流行于西双版纳地区的小乘佛教,在堪称佛教圣地的西双版纳,宗教文化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传说,有一年佛祖释迦牟尼曾亲自到西双版纳传教,弘扬佛法。 佛祖到了勐腊时,百姓家家户户端出茶水敬献佛祖,人们送来的茶水太多,佛祖喝足之后,将剩下的茶水倒进南腊河,河水顿时变成了黄颜色的茶水河。“南腊”即傣语“茶水河”。 小乘佛教在西双版纳传播很广,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很深。西双版纳每一个男人,都要遵俗在少年时当一次和尚。七八岁的男孩都要进寺庙学教规,做一些当和尚的准备,其中有一些钱财和物质上的准备。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就要正式举行升和尚仪式,并开始他们在寺庙的僧侣生活。 升和尚的仪式很隆重。届时,教父要为小和尚穿上彩衣,戴彩帽,然后由人背着男孩或让男孩骑上马,把他送进佛寺。亲友们沿路向出家的男孩撒米花,护送他进寺庙修行,表示对当和尚的敬仰,并虔诚地祝愿他成为一个有出息的好男子。男孩入佛寺以后,再由教父为他脱去彩衣,换上小和尚专用的袈裟。在男孩升为小和尚的日子里,小和尚的父母要为他在家里招待前来祝贺的亲友。要设酒菜热闹一番。 小乘佛教中僧侣的上下等级很多,最高级的僧侣是“至尊佛主”,由当地的最高首领“召庄领”兼任。以下的等级为“祜巴”、“大佛爷”、“小佛爷”、“大和尚”、“小和尚”等等,共有9级之多。从僧侣们所穿的袈裟,就可明显看出他们的等级区别;“祜巴”的袈裟是用11块竖置和9块横置的长方形黄色布缝制的;佛爷们的袈裟是用7块竖置和9块横置的长方形黄色布缝制的;而和尚们的袈裟,则只是用一块很大的长方形黄色布缝制而成。 在小和尚还俗回家或者晋升时,村寨里就要举行仪式。仪式的隆重程度,要看晋升的级别高低。级别越高,仪式越隆重。自然,这些隆重的仪式,其费用也由村寨百姓来负担。 佛教的寺庙很早就建于村寨之中。相传过去西双版纳还未建这些寺庙和佛塔时,佛爷与和尚们都住在远距村寨的深山里。直到傣历九三一年 (公元1569),召庄领应勐娶了缅甸金莲公主之后,才在景洪的村寨里建造了第一座佛寺。这些寺庙一般都是由主寺、卧室、藏经室、佛亭等几部分组合而成。每部分都雕龙画凤,外部雄伟壮观,内部高大宽敞。 西双版纳有很多佛教的节日,敬佛、祭佛日,每月都有多次。在最隆重的佛教大节“关门节”和“开门节”期间,佛徒们常常是每隔7天就要祭佛一次,以示对佛祖的虔诚。“开门节”之后,还有佛教的敬塔节日。届时,人们都聚集到佛塔前,为佛塔清除杂草和乱石,修复残毁的塔基和塔墙。同时,人们便在此拜佛诵经,祈求佛祖保佑佛徒吉祥太平。这些传统的敬佛活动,对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文物古迹,传播和继承少数民族文化,都很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