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84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鑫测速登陆_白族服饰的主要特点

白族服饰的主要特点是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重。白族服饰因聚居地不同而略有差异,但所体现出来的总体特征是,用色大胆,浅色为主,深色相衬,对比强烈,明快而又协调。挑绣精美,一般都有镶边花饰,装饰繁而不杂。 白族男子服饰 大理坝区的白族男子喜缠白色或蓝色包头,上身穿白色对襟上衣加黑色无袖领褂,下身着白、蓝色宽筒裤,系拖须裤带,头缠白色包头,有的还喜佩带绣有美丽图案的挂包。山区的白族男子多缠蓝色、黑色包头,穿大襟短上衣。享有“金花”美誉的大理白族妇女的服饰,色泽华美,绚丽多彩,主要有头帕、上衣、领褂、围腰、长裤几个部分。上衣多为白色或浅蓝色,外套为黑色或红色领褂,右衽结纽处挂“三须”、“九须”银饰。腰系绣花或深色短围腰,下着蓝色或白色长裤,或上下一体,色调一致,或衣、褂、裤、围腰各为一色,于多色块对比中求和谐。足穿绣花鞋,喜戴银制或玉制首饰。 白族妇女服饰 白族妇女的头饰比较华丽,往往与其上身穿着相映成趣。大理的妇女皆戴头帕,未婚者编独辫盘于顶,缠以绣花布或粉色毛巾,或辫上缠红白绒线,左侧头巾边飘着一束鲜艳雪白的缨穗,象征大理的风、花、雪、月四大景观,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他地方的白族妇女服饰都不如大理的鲜艳,上衣、围裙、裤子多为浅蓝色、蓝色或黑色。剑川未婚女子多戴小帽,洱源姑娘戴“凤凰帽”,鹤庆女孩子将头发梳成独辫盘于头顶并系上彩色头巾。

拉木鼓 木鼓是佤族的通神之器,也是崇拜之物。西盟佤族每个村寨都有一至数个木鼓房,每个木鼓房内放有两个木鼓,一个为雄性,一个为雌性。雄性木鼓声音清脆响亮,而雌性木鼓的声音则低沉浑厚。木鼓用上10 – 20年之后便更换,做新木鼓时需要先从寨外森林拉回一段已砍好的大树干回寨内做备料,故称“拉木鼓”。沧源单甲等地佤族则称“砍木鼓”。 “拉木鼓”大多在12月中旬或秋收后进行,前后持续15天。“拉木鼓”期间,全寨各家要送些大米、谷子、水酒、盐巴等给剽牛主祭的人家以表庆贺和支持。第一天傍晚,每家出1-2名男子,各持刀、枪、弩、砍刀等上山伐树。将树砍倒之后,选一段2米左右的树身锯断作木鼓毛坯料。第二天,众人在山上吃饭后即将木料拉回寨子。拉木料回寨途中,由老人在前面开路,“魔巴”骑在树身上喊号子指挥,众人则边拉边唱,热闹非凡。第三天,上午休息,全寨忌生产。下午打扫木鼓房,在木鼓房旁平整出一块平地,以备凿木鼓用。第四天,将木料拉到木鼓房处,剽牛祭祀。最后,由几位木匠和铁匠用五六天时间,把木鼓挖空做好,再由“魔巴”杀鸡看卦祭祀一次,“拉木鼓”的活动才告结束。 砍牛尾巴 “砍牛尾巴”是西盟、沧源部分地区的佤族较大的、全寨性的宗教活动,多在春播之前举行。“砍牛尾巴”的祭祀活动全过程约十多天,其间最主要的是砍牛尾巴抢割活牛肉的那天,这项宗教活动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在“砍牛尾巴”之前,主祭者都要先剽杀大量的牛、猪和鸡做鬼看卦,选择吉日。同时留好一头认为是“心好”的黄牛(据牛毛的颜色和花纹、头旋而定),作为“砍牛尾巴”之用。举行祭祀活动的当天,在人头桩处,由“大魔巴”领其他“魔巴”念咒,同时杀鸡看卦。回到寨子后,“魔巴”又念咒作法。此时,四周已站满了手持钢刀,准备抢割牛肉的青壮年和看热闹的老人、妇女和小孩。“魔巴”作法完毕便同主祭者牵着黄牛,围着主祭者的房子绕三圈,随即抓住牛尾巴并一刀砍断,将牛尾巴扔过主人的屋脊,于是抢肉者便一拥而上,叫喊着挥刀抢肉。霎时,一条活牛便被割得只剩下牛头和骨架子。抢到肉者,满面笑容,得到群众赞扬;未抢到肉者,垂头丧气,遭到众人嗤笑。当晚,“大魔巴”在主祭者的屋里念咒祭鬼,诵唱《司岗里》的传说,诵唱完毕,“砍牛尾巴”的活动即告结束。 猎头祭祀 “猎头祭祀”活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仅在西盟部分地区和澜沧雪林、沧源单甲等地盛行,大部分佤族地区都早已革除这一习俗。猎人头每年分两次进行,一在春播前,一在秋收之前,平时有机会也进行。存在猎头习俗的西盟佤族认为,只有用人头祭祀神灵,谷子才会长得好,村子才会安定繁荣,有些学者由此便把这项祭祀活动称为“猎头祭谷”。沧源佤族则认为,木鼓是“通天神器”,只有用最高贵的人头祭祀,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猎头祭祀”的习俗已经被取消了。

杏鑫平台首页_壮族的民居有何特点?

“住水边、喜居楼”是壮族的民居的主要特点。壮族除一部分居住在半山区外,大多居住在河谷或平坝的临水地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有这样一种说法:“苗族住山头,瑶族住箐头,侬人住水头”,村寨四周竹木成荫,郁郁葱葱。 壮族人喜欢把村子建在山脚下向阳、通风好的地方。后山和村边栽上树木,规定不得乱砍滥伐,以保持村庄的生活安全。 壮族自古“构楼而居”,因地域不同,主要有三种建筑形式:传统的纯木结构杆栏建筑(又称麻栏或吊脚楼)、土木结构的干栏建筑和土木结构的汉式二层楼房。在建房过程中,从伐木备料、动土开基、墨斗划线、立木上梁到新房的迁居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占卜吉日、祭祀鲁班等一系列的礼仪活动。 壮族全干栏房属全楼居式,上层住人,下层养牲畜和存放农具是传统的住房形式;这种居俗,过去主要是为了防猛兽和防盗贼偷盗牲畜,现在看来,由于是楼下圈养牲畜,臭气上升,很不卫生。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干栏式民居已逐渐改变成人畜分居的平房或楼房式建筑。半栏房以一开间为楼房,楼上住人,楼下放牛羊、农具等,另一间为平房,平房多为三开间。这是当今壮族住房的主要形式。壮族及其先民,素来注重村落环境的选择。他们建造村落,或选在河流大转弯,地面较宽广的平地;或选在大河与小河交汇处,河面宽阔,水流缓慢的地方:或选依山旁水、背山面水、山腰坡边的地方。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的坝美村是一个壮族聚居的村寨,酷似陶渊明笔下所描写的“世外桃源”。坝美村在一片青山环抱之中,河水在村前缓缓流淌。经过一个巨大的溶洞可进入坝美村,船在洞内缓行十多分钟,到达洞口,眼前便是河谷、流水、翠竹、水车、农田、茅舍……深蓝色土布。“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也正是广南县坝美村的真实写照。

杏鑫注册平台官网_傈僳族服饰特点主要有哪些

傈僳族服饰,典雅、美观、大方。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傈僳族的民族服饰特点。 傈僳族男子服饰 傈僳族男子的服饰各地基本相同,略有区别。德宏地区的男子头包黑布,身穿无领、无扣的有衽麻布长衫,外罩小坎肩,前襟无扣;而怒江地区的傈僳族男子一般戴黑布或红布、蓝布包头,身着麻布长衫,裤宽大,长至膝,上衣开大襟,无扣,腰系线织布带。所有成年男子都喜欢在右腰上佩砍刀、挎箭包,且视弩弓为贴身之宝,有的还是世代相传的。 傈僳族妇女服饰 傈僳族妇女服饰因其所在地不同,在颜色、式样方面略有差异。聚居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一带的傈僳族妇女普遍穿右衽上衣,麻布长裙。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绒扎辫,有些妇女还喜欢在胸前佩一串玛瑙、海贝或银饰,并在海贝上刻有简单的横竖纹或钻以小圆孔;泸水县一带的傈僳族妇女则不穿长裙,上衣右衽,腰间系一小围裙,长裤,青布包头,耳戴小珊瑚一类的饰品;永胜、德宏一带的傈僳服饰更为鲜艳美观,妇女均喜在上衣及长裙上镶绣许多花边,头缠花布头巾,耳戴大铜环或银环,裙长及地,行走时摇曳摆动,显得婀娜多姿,优美迷人。 僳僳族的头饰 僳僳族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已婚妇女则多喜欢头戴珠帽“额勒”。“额勒”是用珊瑚、料珠、海贝、小铜珠编织而成的精美头饰。制作方法是:先选十几个直径约2厘米的白色海贝片,把它们钻出小孔,用线平穿成一个能套住后脑的圆套。海贝圈上半部分的贝片下面系上一个小铜珠,然后再将小铜珠横穿成串。这样便构成了一个以脑后海贝串、额前铜珠串为上下两边,以红白两色珊瑚、料珠串为中心的帘式、半月形珠帽,戴在头上正好能将头颅和两侧耳鬓罩住。妇女们戴上“额勒”,头顶上的片片海贝如同银月高悬在上,下面的串珠,宛如众星捧月。最下端的铜珠,嵌在前额,金光闪闪,给人一种华美、尊贵之感。这是僳僳族妇女必不可少的心爱之物。

杏鑫娱乐怎么样304724_瑶族度戒是怎么回事 对瑶族“度戒”仪式的认识

瑶族每一个男性在成年时都必须经过一个宗教性的仪式活动——“度戒”,然后才能被认为是本民族的社会成员,才能成家立业,享有参加社会活动的各种权利,将来死后其灵魂也才能“升天”、“做官”。因此“度戒”是云南各地瑶族极为重视的一种传统宗教仪式活动,民族特色极为浓厚。 蓝靛瑶男青年“度戒”一般于婚前十二三岁至二十二三岁之间择日进行,“度戒”中又有“度道”和“度师”之分。下面以师、道同度为例进行阐述。 “度戒”之前,主人要“煮酒择师”。戒师多由道公、师公、引教师、童坛师、保见师、证见师、画字师等七人组成,根据需要还要再请上一些懂得教规教法的徒弟来协助念经、请神和跳神。之后,家长要将孩子送到道公、师公和引教三位大师傅家中进行烧香拜师,过三至七天的隐居生活,轮流接受族规族礼的教育。拜师期间,受戒者要素食淡饮、修心养息、默守规程。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师父便将徒弟带到火塘边坐下进行教化,直至鸡叫两遍方能睡觉。 “度戒”仪式一般于子夜时分在“度戒”者家中进行。主事师傅(正戒师)将受戒男孩叫到坛堂中央,用被子将其盖住并让其手持“告板”和铜铃,盘腿端坐于席垫上。由正戒师向神位诵念汇报后鼓锣齐鸣,开坛唱经,跳起请神迎神舞,整个坛堂形成一个热烈的歌舞场面。受戒男孩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静坐后送回休息,而跳神的师傅们则通宵达旦,始终不停。拂晓前,师傅们再次将受戒男孩带到坛堂,唱起《引光歌》,跳起《川光舞》,表示“川光童子降坛中”,受戒者也作为“鬼神童”,跳《罗帛舞》。 天亮后,就到层外翻滚戒台,表示再次投生人间。受戒男孩两臂紧抱双腿,全身蜷曲,箍成一团。师公道公一声令下,男孩便在引教师的指导下急速往后仰翻,从戒台上滚落到藤网之中,意为从天降生,落入天神之母腹(棉被象征母腹)。 度完师戒,师傅们又带领受戒男孩围戒台舞蹈三圈后回到堂屋外,让其跪听童坛师朗诵贴在门旁的榜文,以阐述家中的经济情况及父母养育之恩等。榜文读完,受戒男孩就步入堂屋中央,三拜祖先后坐下,进行“度道”仪式,道公向受戒者朗读“不得冒犯盘王祖先”、“不得骂天地日月星辰”等十大戒。 最后要进行送神仪式,以禀告临坛到位的天庭地府诸位神灵撤班退位。

杏鑫娱乐登录地址_藏族的风俗习惯有什么特色之处

生活在世界屋脊上的藏族人民,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藏族的风俗习惯有什么特色之处。 藏族的饮食习俗 除夕晚餐,藏族家家吃面团(类似于饺子),在面团里分别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每一种东西都有一种不同的说法,比如吃到包石子的面团者,说明在新的一年里心肠硬;而吃到包羊毛的面团者,表示心肠软。“雪顿节”期间,家家都要制作大量的酸奶食用,藏民还要提着酥油筒、茶壶、保温瓶,带上食品到风景优美的地方饮茶喝酒。在每年秋收以前要过一望果节”,过“望果节”时要互相宴请并进行各种野餐活动,以迎接秋收。 藏族命名习俗 藏族无姓,名字一般请活佛或民间老人以宗教或吉祥之词为其命名。因此,藏族人的名字宗教色彩很浓,与自然的关系极为密切。以宗教吉祥为名的:“达吉”(繁荣、发达)、“都吉”(金刚)、“拉姆”(仙女);以自然界物体为名的:“尼玛”(太阳)、“达尼”(月亮)、“格玛”(星辰)、“柏玛”(莲花);以祝贺和生日为名的:“此里”(长寿)、“此吉”(初一)、“此松”(初三)。三字或四字的名字较普遍,如“阿玛布”、“阿青初”等。为称呼方便,四字名可取前两字或后两字加以简称。由于相同名字较多,为便于区别,常在名字前加“大”、“小”或地名予以区别,如“大区品”、“小中旬农布”等。平时人与人之间不能直呼其名。 藏族的礼仪 在祝酒时,长辈先用中指蘸酒朝上、中、下轻弹三下,以表示祭天、地、神灵。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婚礼上,新郎要向新娘敬酒。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 藏族的丧葬习俗 藏族丧葬形式有天葬、火葬、塔葬、水葬、土葬几种形式。葬形式有天葬、火葬、塔葬、水葬、土葬几种形式。 天葬。天葬是普通僧侣和成年俗人的葬俗。 火葬。被视为圣葬,是活佛高僧圆寂后的葬法之一。 塔葬。是大活佛圆寂后所用的葬仪之一。 水葬。水葬是江河沿岸普通藏民过去最普遍的葬法。 土葬。在汉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交叉渗透时间较长的香格里拉藏区,也实行土葬方式,并有家族坟山。 藏族的婚恋嫁娶 藏族青年婚前有社交自由,男女往往通过歌会、茶会相识。香格里拉藏族结婚的前一天,男方要给女方家送聘礼。举行婚礼这天,新郎不去迎亲,而是派四男四女或六男六女由媒人带着到女方家迎亲。迎亲者到女方家的大门口时,向女方献哈达,女方则热情地将迎亲者接进屋内,并用酥油茶款待他们。这时,迎亲者不断用歌声称赞女方家富有、热情,女方家也以歌声表示谢意。新娘启程时,男方媒人代表迎亲者用歌声感谢新娘的父母。这时,新娘则一边哭泣,一边在伴娘的搀扶下围着房中央的中柱走三圈,表示向父母告别。

杏鑫平台登录_白族栽秧会风俗是怎么来的

白族传统的栽秧会,是在春耕栽插时节为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其形式古朴,气氛活跃,劳动娱乐融为一体,成为大理独特的一道风景。 栽秧会也是白族村社的临时劳动互助组织,一般是几十户人家自愿结合起来,以换工形式进行集体栽秧。大家通过协商,推选一位德高望重的劳动能手作为“秧倌”——在整个栽秧过程中,秧倌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由他来安排几十户人家的栽秧先后顺序,掌握进度和检查栽插质量,等等。 栽秧会的第一天叫“开秧门”。这一天,村民在秧倌的牛角号令下,抬着秧旗,挑着秧苗,吹吹打打出发了。每个栽秧会都有各具特色的“秧旗”。一般来说,秧旗有三丈多高,顶端设置了用彩绸扎就的四方升、斗,以象征“五谷丰登”。旗杆上还饰有彩带、雉尾、铜铃和彩绸绣球,旗杆中部斜挂一面用犬牙形白布镶边的三角大旗,旗上绣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类祈丰的吉词。 从开秧门这天起,秧旗竖在哪里,大伙就在哪里栽秧。竖旗之后,人们还在田头摆上祝愿丰收的糖果、米酒,众人齐声吟唱祈祝丰收的曲调,然后每人都喝口米酒,分食糖果,当饶有风趣的“开秧门”仪式结束后,众人便在牛角号令和鼓乐声中下田栽秧了。 在栽秧期间,人们始终在鼓、钹、芒锣和唢呐的伴奏下插秧。高亢、激昂的唢呐曲调,多为《栽秧调》、《大摆队伍》、《蜜蜂过江》、《龙上天》等传统乐曲,其音乐节奏时快时慢,或紧或松,借以指挥劳动和调节速度。当乐队吹奏《催秧调》时,大伙必须合着其急速的节奏,低头猛插,任何人都不准说话、抬头和随意走动,违者将受到秧倌的处罚。 白族农事大忙季节唱调子的风俗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古时候专司调子的歌仙,见人间栽秧太劳累了。为了减轻大家的辛劳,他特意背了三升调子到处撒播。他撒到哪里,哪里调子就多。想不到他飞到大理地区时病死了,剩下的一升多调子,全部落到苍山洱海一带。于是,大理白族的调子就特别多,并且形成了越忙越唱调子的习惯。 在栽秧会完成的第二天,村里依例举行“关秧门”仪式,以尽情庆贺欢乐,因而人称“田家乐”。 “关秧门”这天,村民杀猪宰羊,聚会村里的本主庙前。大家祭过本主神之后,便在庙前置酒烹肉,聚餐欢饮。这时,人们轮着给秧倌和喷呐手敬酒。一些善谚者,还用泥巴把栽秧会的指挥者抹成了大花脸,以表示对劳苦功高者由衷的感谢。 餐毕,人们抬着秧旗,簇拥骑在马上的秧倌,在村里巡行。秧倌的后面是化装成渔人、樵夫、耕者和读书郎等人物,以及手舞霸王鞭的舞者。其中,最有趣的是秧倌。他或被抹成大花脸,或让他身穿长袍马褂,戴上一副墨镜,头戴斗笠,笠上再安上一把秧苗……村众一见他这副滑稽相,无不笑得前俯后仰,乐不可支。

杏鑫主管304724_傣族孔雀舞的历史传承

傣族孔雀舞是我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达、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其中以云南西部瑞丽市的孔雀舞(傣语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 西双版纳素称“孔雀的故乡”。这里温和湿润的气候和美丽的自然环境,成为孔雀繁殖的宝地。傣族人民也就很早有饲养孔雀的习俗,他们视孔雀为吉祥的象征,对孔雀极为崇敬,还喜欢把孔雀比做美丽而善良的公主。孔雀是傣族人民精神的象征,所以他们热爱孔雀,并善于摹仿孔雀的动作跳舞,借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后汉书》记载:永宁元年 (公元120年),傣族的首领曾向东汉皇帝献过许多乐舞和杂技,证明早在1000多年前,西双版纳就已是一个歌舞之乡。 相传在1000多年前,就有过一位美丽善良的少女为傣家先人跳孔雀舞的故事。从前,在西双版纳还有专为封建领主跳孔雀舞的村寨,称“孔雀寨”。孔雀舞既用于娱乐,也用于敬佛和祭祀活动。至今在西双版纳各个村寨里,都有跳孔雀舞的能手,他们多在节日或群众娱乐时跳起孔雀舞。 孔雀舞可一个人跳,也可多人合跳。传统的孔雀舞有孔雀独舞、双孔雀舞、集体孔雀舞、大型孔雀舞、孔雀会、孔雀舞剧等。逢年过节,人们常在村寨的空地上跳孔雀舞。大型的集体孔雀舞,经过传授、发展并创造提高后,还被搬到舞台上表演。“孔雀会”则是节日里有组织的群众自娱性的群体孔雀舞。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孔雀舞,其基本动作和步法都是摹仿孔雀的走路、漫步、飞跑、展翅、抖翅、亮翅、拖翅、蹬枝、扒地、戏水、嬉戏、开展、飞翔等优美姿态和动作。丰富的舞蹈动作语汇,把金孔雀美丽的形象、善良的性格和高雅的精神,都逼真地、艺术地再现出来。 为孔雀舞伴奏的传统乐器是象脚鼓、铓锣和镲,现代的孔雀舞又加上管弦乐器伴奏,其音响刚柔俱备,气势非凡。 西双版纳的各种孔雀舞,始终以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表现善良、温柔、健美的特点,展示了西双版纳人勤劳、善良、和蔼的优秀民族性格和他们幽雅快乐的生活。

杏鑫测速登陆_傣族竹楼的建筑特点,竹楼的发明人是谁

竹楼,顾名思义,是以竹为材料建造的房子。傣族竹楼是一种古代干栏式建筑,外形像一只跃跃开屏的金孔雀,它以“金鸡独立”的舞姿站立于翠竹绿林之中,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在蓝天绿地之间。 傣族竹楼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转进为长形大房,用竹篱隔出主人卧室并兼重要钱物存储处;其余为一大敞间,屋顶不甚高,两边倾斜,屋檐及于楼板,一般无窗。若屋檐稍高则两侧开有小窗,后面开一门。楼中央是一个火塘,日夜燃烧不熄。屋顶用茅草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制成。建筑极为便易,只须伐来大竹,约集邻里相帮,数日间便可造成;但也易腐,每年雨季后须加以修补。 相传竹楼的发明人和创建者,是古代青年帕雅桑目蒂。有一天,下起大雨,帕雅桑目蒂偶然见到一只卧在地上的狗,雨水顺着密密的狗毛由上而下流淌,而狗身上却又不存水。他由此受到启发,先试造了一个坡形的狗头窝棚。后来,天王神帕雅英变成凤凰飞来,不停地向他展翅示意,让他把屋脊建成人字形;凤凰又向他摇头晃尾,示意屋子的两侧要用东西蒙好,才能为人们挡风遮雨。帕雅桑目蒂便依照天王神的旨意为民造房,终于建造出如金孔雀站立般的傣家竹楼。 另一个传说是,有个名叫岩肯的傣家青年,为让傣家人能住上舒适的房子,他请了99位老人一起商量了99天,还没设计出来。这时,三国蜀相诸葛亮来到这里,岩肯向他请教。于是傣家竹楼就像顶支撑着的大帽子,晒台像帽冠。各种传说,说明傣家竹楼来之不易,说明舒适的竹楼是聪明才智的傣家人世世代代辛勤劳动的结晶。 西双版纳盛产品种繁多、质地良好的竹子,易于供用户就地取材。竹楼用的竹料很多,仅大柱子小往子就要用几十根,有的还要用百根之多。竹楼,名副其实,它的梁、柱、墙板以及连接各部分用的篾钉、楔子及其它所有部件,全部用竹料制成,用以组合连接成完整的竹楼。傣家人精心设计建成的竹楼,既别致、美观,又很实用。 傣族竹楼的每一个部件,都有各自的名称,它们各代表某种性别或代表某种动物肢体。如楼室侧面的矮柱子代表女性,中间较大的柱子代表男性。有人盖竹楼时,还为女柱、男柱盛装打扮,以示对柱子的崇敬。屋脊是“麻雀尾”之意,屋角是“鹭鸶翅膀”。 过去傣家人的等级、辈份之别非常严格,表现在居住上,不同等级、不同辈份的人所居住的竹楼就有明显的区别。凡是长辈居住的楼室的柱子,不能低于6尺;楼室比楼底还要高出6尺;室内柱梁结构无人字架,显得比一般楼室宽敞、整齐;竹楼的阶梯则要建9级之多。有的还在竹楼上再搭一个小阁楼,使用更加便利。儿子辈的竹楼,比父辈的竹楼档次就要差一些。比如在建造高度上,要矮下几尺,不能超过或与父辈竹楼高度相同。

杏鑫测速代理_锡伯族西迁节的由来

锡伯族西迁节因时间是农历四月十八日,所以叫“四一八节”。因有怀念亲人之意,又叫怀亲节,新疆锡伯族同胞称为“杜音拜专扎坤”。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新疆锡伯族群众就会欢聚一起,共进野餐,表演歌舞,以纪念祖辈驻防戍边的英雄业绩。 从此以后,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居住在我国东北和西北的锡伯族都要举行盛大的节日庙会,纪念220多年前锡伯族人从东北迁往西北边陲的壮举。这是锡伯旗人最盛大的节日。届时,居住在辽宁的锡伯族人从四面八方携老带幼到沈阳皇寺(实胜寺)前的家庙太平寺集会,参加隆重的庙会。 公元1764年,乾隆皇帝根据伊犁将军明瑞的请求,从驻守在沈阳周围的锡伯族官兵中,挑选出1000名年轻力壮弓马娴熟的兵丁,连同他们的家属3700多人,准备派往伊犁,加强西北边防。当年阴历四月十八日这天,就要西迁新疆的和留在沈阳的锡伯族人聚集在今日的沈阳小西门外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里,祭祀祖先,互相勉励,聚餐话别,彼此祝愿。 西迁官兵出征的前一天,西迁官兵及家属与送行父老兄弟姐妹亲戚故友齐集在太平寺“锡伯家庙”,共进了离别饭,共饮了离别酒,为戎装西迁的同胞饯行。从此,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在锡伯村屯,都要在寺庙内拱灶,杀猪,吃高梁米饭,每户都去当家人,进行聚餐,来纪念锡伯族西迁的历史壮举,畅叙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业绩,缅怀离别的骨肉同胞。 200多年来,每逢阴历四月十八日,无论是留在东北的锡伯族人,还是西迁至新疆的锡伯族人,都要在各自的居住地举行隆重的集会,以纪念锡伯族当年西迁的壮举,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