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主要聚居在贵州南部、湖南西部、云南等省区。在全省绝大部分市、县都有分布,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地区最为集中。苗族先民早在南诏统治时期,就开始从四川、湖北、湖南、贵州等地迁入滇东南,但绝大部分是元、明、清时由贵州、广西、四川等地陆续迁入云南的。 苗族有自称为“蒙”和“阿蒙”两个大的支系,阿蒙人分布于滇东北及滇中地区,蒙人散居于全省各地,包括了蒙豆、蒙绸、蒙施、蒙轮、蒙叟、蒙巴、蒙刷等支系。苗族各支系之间除了语言、自称的差异外,妇女服饰是区别支系的重要标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黔东、湘西、川黔滇三个方言,云南的苗语属于川黔滇方言,其中又分滇东北次方言和川黔滇次方言。由于苗、汉的长期交往,大部分苗民在与其他民族交往时通用汉语,无本民族文字。 高寒山区的苗民过去多住“权权房”,即把带权木桩栽地作柱,圆木作檩子、椽子,用茅草或竹叶盖顶,四壁用树条或竹子编制,外表糊泥巴。房内用木条分隔成卧室、厨房,摆设简单。房屋前面或两侧盖一竹楼,用于堆放柴草和储存粮食,另盖畜厩紧靠住房。此外,尚有依树搭棚住房、岩洞住房,现在多为土墙草顶或石棉瓦顶的房屋。居住在坝区的苗族,住房多为土木结构的瓦房,内分三室,左右室各设一侧门,中室设正门。为避风,房屋多依山势而建。房屋开门不能朝向山垭口,不然家人会出事。开门也不能朝向孤山,否则易遭火灾。
标签 : 杏鑫什么待遇 › 284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苗族主要聚居在贵州南部、湖南西部、云南等省区。在全省绝大部分市、县都有分布,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地区最为集中。 苗族的民居民俗 高寒山区的苗民过去多住“权权房”,即把带权木桩栽地作柱,圆木作檩子、椽子,用茅草或竹叶盖顶,四壁用树条或竹子编制,外表糊泥巴。房内用木条分隔成卧室、厨房,摆设简单。房屋前面或两侧盖一竹楼,用于堆放柴草和储存粮食,另盖畜厩紧靠住房。此外,尚有依树搭棚住房、岩洞住房,现在多为土墙草顶或石棉瓦顶的房屋。居住在坝区的苗族,住房多为土木结构的瓦房,内分三室,左右室各设一侧门,中室设正门。为避风,房屋多依山势而建。房屋开门不能朝向山垭口,不然家人会出事。开门也不能朝向孤山,否则易遭火灾。 苗族的服装特点 苗族的服装不仅是美的表达,也寄寓着对先民、祖居地的怀念,尤其刺绣图案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折射出民族历史上的分支、迁徙、战争等。 苗族服装的由来,大多与上古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逐鹿中原,战败后从黄河中下游地区退到长江流域,又退到云贵高原的历史有关。为了记住这段历史,永世不忘故地,苗族把家乡和都城的样子绣在衣服上面,成为一种标示历史与文化的记号。 苗族的饮食民俗 居住在高山、半山区的苗民,以玉米、马铃薯、荞麦为主食;居住在河谷地区的苗民,以玉米、大米为主食,杂粮有燕麦、大麦、小麦等;蔬菜以萝卜、青菜、白菜、豆类、瓜类等为主。苗族饮食特点之一是喜欢吃酸菜,“酸汤鱼”是苗族传统的风味名菜。 苗族喜欢喝酒,包谷酒是苗族家庭的必备品,婚丧嫁娶或喜庆佳节,招待客人时,都必斟酒敬献,边敬酒边唱酒礼歌。 苗族的婚恋习俗 花苗恋爱婚姻,多为自由选择,旧时也有“游方”的习俗,即农历正月初一后,未婚男青年吹芦笙、吹口哨或拉二胡走村串寨寻找意中人。“走寨”是苗族青年特有的社交活动,也称“走妹”。通常在晚饭后,男青年成群结伴吹着木叶或指哨,去到女青年集中的地方,一家一家的坐着闲聊,起初是一群人,最后剩下一对对的有情人单独相处。青年男女通过“走寨”产生感情后,即可以互赠礼品定情,若得到父母同意,便可以定亲。以后每逢年节,男方要给女方送些食品,女方也要给男方父母做些手工制品回赠。 苗族婚后从夫居,也有少数上门住女方家的。苗族多为三四代同堂,房子多数不分隔,也不为新人单独准备新房,有的用布分隔一下。
阿昌族的服饰简洁、朴素、美观。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阿昌族服饰特点。 阿昌族的男子服饰 阿昌族男子服饰大同小异。未婚男子包白包头、已婚男子包藏青色包头,青壮年在脑后留一尺多长的包头布。男子穿的对襟上衣多为蓝、黑、白三色,不穿黑裤,斜挎一个“筒帕”。节日时,老少喜佩戴一银制纽扣,甚至花朵等饰物。此外,阿昌人刀不离身,小伙子身上会时时带着一只音色优美的三叶箫。 阿昌族的妇女服饰 梁河县地区阿昌族女性服饰,款式奇特,图纹别致,色彩斑斓。 阿昌族的头饰特征 当地俗称“包头”,染成黑色,因为它高,又叫高包头。阿昌族妇女在包头上,插戳头花棍、佩大圆银耳环。包头,是阿昌族已婚妇女的显著标志,一经包上“包头”,即使离了婚也不能打散改装。 阿昌族的衣饰特点 阿昌族女性,衣式为对襟,长袖,袖口加不同色块的袖边,小翻领,布疙瘩纽,钉银纽、银链。衣饰前后摆较大,阿昌族称“帚脚”。佩手镯(泡花镯、筷子镯)、戒指等银饰。 围裙的裙面为黑色,裙头宽约五寸,长度同裙长,双层,有女性装钱币、烟盒及小镜等物之裙兜。裙带为黑底,围腰系扎后,余部拖吊至膝间,飘逸、洒脱,故有“毡裙飘带”之称。筒裙分两种,无花纹者,俗称“素围腰”;有花纹者,是“白姆支”。筒裙,无论有无花,均为黑底,用彩线色勾勒出幅线,再用艳丽的彩色丝线织成各种花纹,其形状似狗牙状,多称狗牙花。 当你走进阿昌族山寨,你还会发现阿昌族青年男女都喜欢在包头上插饰一朵朵鲜花。这朵朵鲜花,不仅美观,而且他们还视之为品性正直、心灵纯洁的标志。
独龙族世居祖国的西南边疆——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绝大部分聚居于该县西部的独龙江两岸,小部分散居在该县北部的怒江两岸。独龙族人的文化、道德和审美观点都具有典型的原始特征。 独龙族妇女喜欢文面,因地区不同而文面的大小又有不同,北部喜欢大文面,南部喜欢小文面。北部是指独龙江的上江地区,妇女文面多是额部、两颊、下巴均刺花纹;南部是指独龙江的下江地区,文面只文颧骨及其以下,有的只文下巴二三道,如同男子留的小须。江尾地方和江心坡一带只文下巴二三道.有的地区已逐渐改掉这一习俗。独龙族文面的方法是在面部刺上若干成行的小黑点,没有花形,没有动植物图案。 文面是原始民族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物质极端贫乏的情况下,美化自己的一种尝试,虽较落后,但反映了他们对美的追求。 独龙族妇女文面的年龄多在十二三岁以后,已含有成年的意义。花纹图案只有地区的差别,不是氏族和部落的标志,因此,一看花纹即知文者是何地人,但不知其是何氏族。独龙族妇女文面都自称是为了美,尤其认为妇女晚年,由于文面而不见皱纹,显得年轻不老。 独龙族人文面的方法各地基本一致,代别人文面的人都是有些经验的妇女,文面的时候代文的人用竹签蘸着锅灰;先在文者面部画出纹路,然后代文的人手持一根带针的树枝,一手持小棍,轻敲树枝刺破肉皮,每刺一行即拭去血水敷以拌好的锅灰水浆,过后面部略有肿胀,几天之后创口脱去干痂,留下一行行青色的斑点,便成为永远洗不掉的花纹。 由萨满教信仰,派生出鄂伦春族的多神崇拜习俗,上到天上的太阳神、月亮神、北斗七星“得劳恩”神、雷神……下到“白那恰”山神、“托奥博如坎”火神、虎神、熊神、狼神、鹿神……此外还有“阿娇懦”祖先神、“吉雅其”财神、“昭路”牲畜神、“居拉西柯依”灶神、“额得娘”天花病神、“尼其昆娘娘”麻疹病神,以及“毛木铁”、“阿尼罕”等偶像神,展示出丰富多彩的、与鄂伦春民族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神灵世界”。
“刀杆节”,是云南傈僳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体育节日。时间是农历二月初八。刀杆节是流行于泸水、福贡及保山一带。 “上刀山”、“下火海”是节日中最扣人心弦的表演。 刀杆节在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但是,节前一天的傍晚,身穿节日盛装的人们,便在芒锣声中拥向刀杆场了。这时,广场四角烧起了四堆熊熊篝火;广场中央,烧着了粟木炭火堆。在观众的喝彩声中,几位慓悍的傈僳族壮汉,袒露胸臂,赤着双脚,跳进了场中央,准备表演“下火海”。他们先祭天祀地,绕火而舞,并向乡亲们拱手施礼。 “上刀山”也叫“上刀杆”。首先是扎立刀杆。竖立起的刀杆就象笔直的“天梯”,着彩装的勇士用双手双扣住上面的刀刃,再将光脚板踩在刀梯上,一步步向上攀登。有的勇士还在刀杆端表演各种倒立等高难度动作,祝贺节日愉快,祝愿人们健康幸福美满。 “下火海”表演开始了。他们时而鱼贯向炭火堆上疾驰而过,时而在火堆上翻滚跳跃,忽而起脚一踢,在夜色中飞起一道火瀑,忽而又跷起脚掌一勾,火柱冲天,火堆溅起了无数红红的火星。不一会,在炭火烟灰的笼罩中,他们一个个用双手捧起火炭,闪电般地往自己脸上搓擦。只见那一个个炭火团,在他们手中翻滚着……四周的人群见此惊险表演,立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关于刀杆节的来历,傈僳人中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汉族和傈僳族都是一母所生的兄弟,汉族大哥用石桩号定了一片土地,傈僳弟弟则用草绳围山,也号了一片土地。谁知后来一场山火烧过,石桩依旧,草绳则被烧得无影无踪了。傈僳弟弟认不出自己围的土地,只好来到边境的深山野岭。他们用弩弓猎取鸟兽,割取山蜂酿制蜂蜜,刀耕火种,种玉米为生……他们的日子本来就过得十分艰难,谁知后来又遭强虏侵犯边境,无力抵抗的傈僳人惨遭杀戮,生灵涂炭。 于是,朝廷派兵部尚书工骥率兵前往御敌,很快就驱逐了入侵者。为了安边固土,王尚书派人把那些躲入深山的傈僳人家迁于一处,聚居成村,传授内地先进的耕作技术和饲养牲畜、护育山林的方法,使傈僳人过上了有吃有穿的太平日子。 后来,奸臣上书禀奏皇帝,诬陷王尚书在边境组织边民练武,大有拥土自立、反叛朝廷之意。皇帝听信奸臣谗言,命令王尚书速回朝廷听候发落。就在农历二月初八这天,奸臣假意设宴为王尚书洗尘,却在酒里下了毒药,将王骥害死。 噩耗传到傈僳村寨后,男女老少无不捶胸顿足,义愤填膺。他们发誓要以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勇气,为王尚书报仇雪恨。从此以后,傈僳人便把二月初八这天定为自己民族的节日——刀杆节。
满族吃猪肉。当你与满族人接触多了以后,你就会发现满族人都特别喜欢吃猪肉,到满族家庭,都会做一些有满族特色的菜肴,这些菜品一般都以猪肉为主要肉食材料。据说,清朝时期的皇帝和八旗子弟也很喜欢吃猪肉。 满族人喜欢吃猪肉。据历史文献记载,满族的先辈们不但精于骑射,惯于狩猎生活,而且也善于饲养家畜飞禽。他们饲养的猪除了吃肉外,还用猪皮缝制衣服,用猪毛织成布匹。最能体现满族人吃肉风俗的当数吃肉大典。 旧时,每当满族贵族之家遇有大祭祀或喜庆之事时,都要设肉食宴会。肉食宴会事先不发请柬,无论认识与不认识,凡是明白这个礼节的旗人都可参加。客人入席后;主人家的厨师端上一块约10斤重的熟肉,放在直径约0.6米的大铜盘里,桌上还有一个盛满肉汁的大铜碗,碗内放有一个铜勺,每人座前各放一个小铜盘,铜盘的直径约有八九寸。先把高粱酒倒入一个大碗里,客人依次轮流喝酒。客人自带手刀,自己片自己吃,会片的人能用小刀把肉片成手掌大小肥瘦都有的薄片。 席间主人并不陪客人同吃,只是来回巡视各座中客人吃肉的多少。待酒喝足,肉吃饱,客人便可自行离去。临行之际,不得向主人致谢,也不得拭口。因为所吃白肉乃是享受神灵的赐予,所以不用道谢,而拭口则是对神灵的不敬。 传闻说那时有量大者,一次能吃10斤左右。吃得越多,主人越高兴。如果有人连呼添肉,主人则欣喜万分,并亲自到客人前添肉致谢。如果一个桌上连一盘肉都吃不完,主人就不去照顾。按传统习惯,客人赴宴时必须衣冠整洁,客人吃肉时主人不能入席。 现在,满族人的吃肉大典虽然不举行了,但东北农村满族聚集的村屯,仍然有杀年猪并把亲友邻居请去吃猪肉、血肠的习惯。
黎族也是中国岭南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市、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五指山市、三亚市等七县二市之内,其余散居在海南省的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州、定安等市县。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 传统船形屋的构造,是以格木、竹子、红白藤和茅草为建筑材料,房屋的骨架用竹木构成,十分原始和简单。它属于传统的竹木结构建筑。黎族茅草屋主要有两种样式。它们为船形屋和金字形屋。船形屋有高架船形屋与低架(落地式)船形屋之分。外形象船篷,拱形状。用红、白藤扎架,上盖茅草或葵叶。金字形屋以树干作为支架,竹干编墙,再糊稻草泥抹墙。房屋的大小一般由人口或经济能力来决定。生活起居全部都容纳在这样的空间里。 (美孚黎族传统服饰) 黎族服饰风格也很独特,没有季节之分。黎族男子一般上身穿无领对胸无纽扣麻衣,腰间前后各挂一块麻织长条布,头上缠红布或黑布,形状有角状和盘状。妇女的装饰一般穿对襟或偏襟,直领或圆领上衣,上衣边沿绣花,并缀以贝壳、铜钱、穿珠等饰品。黎族女性习惯头带花巾,下身穿筒裙,再加上头发扎成球形,黎族妇女以前有纹身的传统习惯,现已不多见。再加上插上个银簪或者骨簪。每年三月三,黎族人民都会穿上他们独特的服饰为大家展示他们独特的魅力的。 黎族由于地处亚热带,饮食比较简朴,以大米、番薯、玉米为主食,多以狩猎、采集所得为副食,只种少量蔬菜,且多从汉区引种。黎族传统美食有”竹筒饭”、”雷公根”、”祥”,而且”祥”只有在节庆或贵客登门时才能吃到,有”鱼茶”和”肉茶”两种。黎家人还喜爱吃鼠肉,无论是山鼠、田鼠、家鼠、松鼠均可捕食,家家都有竹制捕鼠器,一次安装几十付,第二天便可捕到几十只鼠。 黎族人在节日、婚娶、入新屋、生育、社交等活动,都要摆席设宴饮酒。平时迎宾会客也以饮酒为情礼,敬酒对歌常通宵达旦。所有,黎族同胞大多嗜酒,所饮之酒大多是家酿的低度米酒、番薯酒和木薯酒等。用山兰米酿造的酒是远近闻名的佳酿,常作为贵重的礼品。黎家人常用这种酒款待贵宾。有的地方习惯以小竹管吸酒敬客。 海南省黎族在招待客人还有一套饮食礼仪。用餐时,对男客先酒后饭,对女客先饭后酒。宾主分开对坐。请酒时,主人先双手举起酒碗向客人表示请酒,然后自己把酒一饮而尽。接着,把米酒逐个捧给客人,客人把酒喝完后,主人还给每个嘴里送一口肉菜,表示尊敬。通常,主人只陪客人喝酒,不陪客人吃饭,怕客人不好意思把饭吃饱。
布依族由古代僚人演变而来,主要的聚居地在贵州省,其布依族人口占了全国布依族总人口的97%以上。在贵州省内黔南和黔西南有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安顺地区的黄果树大瀑布所在地-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在贵阳市也分布着10余万布依族,六盘水的盘县、六枝以及毕节地区织金县也有布依族聚居,省外的布依族散居于云南、四川、越南北部等地。 居住在贵州南盘江流域的布依族房屋多为吊脚楼,古称干栏。楼底圈牲口、堆杂物,楼上住人。在黄果树瀑布一带的布依族人就地取材,利用当地丰富的薄石材,在干栏式建筑的基础上改建石板房,除檩条和椽子外,整座房屋全用石板建成。来到布依村寨,就像进入了神奇的石头王国,这种房子整洁优美,冬暖夏凉,防风防雨又能防火。红水河流域还是中国最重要的林区之一。 在贵州的镇宁、安顺等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而且还有可一层层揭开的薄厚基本均匀的平整的大石板,这种薄片石来源于水成页岩。当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五六米高;以石板盖顶,铺成整齐的菱形或随料铺成鳞纹,石头民居不仅不透风雨,而且古朴美观,屋顶举重若轻,安居而不压抑。总之,除檀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钵、碓、磨、槽、缸、盆等,都是石头凿的。一切都朴实淳厚。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防火,只是采光较差 。 而且布依族的服饰很有特色,服饰多为青、蓝、白几种颜色。男子的服装式样各地基本相同,多包头帕,头帕有条纹和纯青两种;衣服为对襟短衣,一般是内白外青或蓝,裤子为长裤;老年人多穿大袖短衣或青、蓝长衫,脚上穿布统袜。现代布依族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妇女着大襟短衣,部分着百褶长裙。在布依族聚居的扁担山一带,少女喜穿滚边短衣,系绸缎腰带,头戴织锦头帕,以粗发辫盘扎头巾,额上为织锦图案和数圈发辫,下穿裤子,着绣花鞋。 青年女性喜穿蜡染百褶裙,斜襟短衣,绣花盘肩,用各种花线沿衣肩绣成两排小正方形的半圆形图案,领圈两边抛花织锦,颜色醒目;衣袖中间为织锦,上下两段是蜡染;衣服下摆为一寸左右的织锦镶边,胸前戴绣花或织锦长围腰,系浅色绸缎腰带;头戴织锦头巾,耳边垂着一束各色线做成的耍须。已婚者的头饰戴“更考”,以竹笋壳和布匹制成,形如撮箕,前圆后矩。每逢盛大节日或宴会时,妇女仍均喜佩带各式各样的耳环、戒指、项圈、发簪和手镯等银饰。
在锡伯族中,对于会不会做发面饼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对于这个民族的女孩子来讲。在她们嫁人后,如果不会做发面饼的话,会被公婆职责为不称职的妻子的。所以做好发面饼对于每一个锡伯族女孩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民族文化吧。 在锡伯族群众中还有一个传说:新媳妇第一次为公婆做早餐,烙得第一张发面饼先背着家人偷偷吃掉,因为第一次为公婆做饭难免心情紧张、掌握不好火候。第二张发面饼烙好后,新媳妇又悄悄把丈夫叫进厨房品评。之后,新媳妇才有自信将第三张发面饼呈现给公婆。这一情形与古诗“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翁食性,先遣小姑尝”所描写情境非常相似。 锡伯族发面饼的做法很有讲究:前一天晚上发面,第二天一早烙饼。烙饼的技法是“三翻九转”,即饼子在锅里只翻三次,每翻一次又左右转动三次。以这种“程式化”的工序烙出的饼子,皮儿像馒头皮一样薄而软,中间发得似蜂窝。做发面饼还有一个讲究,就是不放油。 锡伯族人吃发面饼时,佐以自制辣酱、花花菜。自制辣酱并不很辣、有淡淡的甜味,还拌有新鲜韭菜。用辣酱卷大饼,吃起来特别爽口。花花菜是锡伯族人的特色菜,秋天人们把芹菜、白萝卜、胡萝卜、韭菜等切成丝腌在坛子里。它与普通咸菜的不同点是咸味很淡。手巧的人腌制的花花菜红、黄、绿、白色彩分明,看上去如新鲜菜一般。 锡伯族人吃发面饼、卷辣酱、吃花花菜的同时,还要喝浓香的奶茶。 时光流转,虽然锡伯族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他们吃发面饼、喝奶茶,做辣酱、花花菜的习惯依旧。当然,不会烙发面饼的姑娘嫁不出去也早成历史,但她们的家人不会因此吃不上发面饼——如今,在察布查尔县城、乡镇,锡伯族风味餐馆随处可见。
“款”是侗族的村寨联盟,民间自治、自卫的地缘性组织。“小款”由邻近的自然村组成,是款的中层组织(基层为村寨),以水域或河段分地域范围,侗谚云:“一条河水一家人。”款的首领称“款首”,由所属村寨的寨老推选熟知款约、办事公道、在民众中有较高威望者担任。 款内负责传送号令、通知开会、看守鼓楼者称“款脚”,简称“脚”。他在遇急事时,敲响鼓楼法鼓,向本寨发警报,向邻寨传送“火急木牌”,其衣食靠众人捐助。 款的武装力量称“款军”,由各寨青壮年男子组成,遇事闻击鼓“传寨”或鸣锣“喊寨”声,自备武器集合,如出战还要自带干粮。 款的联络信号有“火急木牌”(又称“飞牌”,在一块木牌上钉鸡毛、火炭和辣椒)和“信炮”。凡接到火急木牌而不出兵者,受别寨谴责,事后按违约处罚,违约村寨要杀猪宰牛,请其他村寨男女老少吃喝。若有怠慢,其他村寨可以见牛牵牛,见猪杀猪,见禾把拿禾把,因此各寨不敢违约。 “大款”由若干小款联合组成,是款的高层组织,如清同治二年(1862年),怀远县(今三江县)林溪、武洛江、孟江等500多寨联成大款反抗清王朝征剿侗乡的清军。 侗族历史上有几次“扩大款”,一次是唐末五代时,郎溪洞、飞山洞、南十洞、三老洞联成扩大款(包括今湘、黔、桂毗邻侗乡),抗拒楚王马殷对侗族地区的掠夺。一次是明初吴勉联款起义,参加人员达20万。民歌《从前我们做大款》叙唱当年联合起款的规模:“头在古州,尾在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