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人民以歌为伴,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歌声。“歌谣和骏马是哈萨克人的一双翅膀”,这则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歌谣在哈萨克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哈萨克族民歌可分为日常生活歌、习俗歌、抒情歌、对唱和弹唱等。 日常生活歌。这类歌的内容与人们的臼常生活、生产劳动密切相关,有歌唱马、驼、羊、牛四种牲畜的歌——四畜歌,有记录和传授生产知识、劳动技能的歌——知识歌,还有叙述地形地貌、地理方位、出产及其经济价值的歌。有一段关于马的歌这样唱道: 出门上路,它是我的乘骑, 周游四方,它是我的伙伴, 是康巴尔阿塔养育了它, 你在哪里哟,我的黄骠马? 习俗歌。哈萨克人在节日庆典、婚丧嫁娶、迎宾待客等各种不同场合都要唱相应的歌。习俗歌包括婚礼歌、哭嫁歌、劝嫁歌、祝福歌、宗教节日歌、报丧歌、吊唁歌等。 抒情歌。包括牧歌和情歌。牧歌大都是赞颂性质的,洋溢着哈萨克族牧民对家乡、对大自然、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如《阿勒泰》这样唱道: 阿勒泰的美名传遍四方, 你有那开发不完的金矿。 高耸的山巅亲吻着太阳, 你是人间最美好的地方。 情歌在哈萨克族民歌中内容丰富,数量最多,它或表现爱情的炽烈,或抒发爱情的缠绵,或咏叹别离的痛苦。《柯克阿伊达依》唱出了一个小伙子热烈的恋情: 白色毡房里的姑娘两眼会笑, 那发辫是五天梳完十天编好: 姑娘有美丽容貌身段又苗条, 配上丝绸的褶裙显得更俊俏。 只见一面我就爱上了这姑娘, 我心急火燎却跟她搭不上话; 见到这美丽的姑娘谁不动情, 那动人的目光能把你的心融化。
标签 : 杏鑫注册网站 › 261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阿肯在哈萨克语中是“歌手”的称谓。阿肯弹唱,是指哈萨克族民间专业水平较高的歌手自弹自唱的演出形式。 阿肯弹唱可分为两种:一是家庭聚会、婚礼喜庆活动中,阿肯手持冬不拉自弹自唱;另一种是在各地区草原上,一年一度的哈萨克族文艺盛会上演唱。 在哈萨克族聚居的伊犁、塔城、阿尔泰、巴里坤、木垒等草原上,每年秋高气爽的季节,都要举行盛大的阿肯弹唱会。 届时,歌手和牧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携冬不拉,骑马从四面八方而来。弹唱会开始时,年长者或地方领导,要向歌手们和观众致词、致礼、祝贺;当地年长的妇女要向人群中撒包尔萨克(一种油炸面食)、糖果和奶疙瘩等,以示祝贺;有声望的老阿肯登台,用诗歌表达对盛会的赞颂。阿肯弹唱的形式以对唱为主,即双方手持冬不拉即兴编词,边弹边唱。一问一答,以物比兴,借景发挥,以优美的歌词,娴熟的弹奏艺术,折服对手,取悦观众。对唱有二人对唱或四人对唱,也有一人单独弹唱叙事长诗或经典曲目。 阿肯弹唱会一般要持续三四天或五六天不等,结束时,要为评选出的优秀阿肯颁发奖状、奖品。对德高望重的老阿肯,要献上传统的长袷袢。 阿肯弹唱会是哈萨克族人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也是哈萨克族人聚会、经商的大好时机。
黑龙江省蒙古族所居住的地域是属于辽阔的科尔沁大草原的一部分,这里非常适合牧业生产。蒙古族自古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代代从事畜牧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在其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不论衣食住行、迁徙征战,都离不开畜牧业。 元朝是蒙古族畜牧业大发展时期,元朝政府发布了一系列保护草原、保护牲畜繁殖的法令。当时黑龙江区域的蒙古族人牧养的牲畜,都是用“浩特格尔”来计算。“浩特格尔”即沟或洼地的意思,整条沟都是马、牛、羊,可见当时畜牧业的繁盛。 到了明朝,黑龙江区域的蒙古族,畜牧生产相对稳定,出现了分群放牧的专业分工。放大牛群的人叫“玛拉钦”,放犊牛的人叫“图格勒钦”,放山羊的人叫“伊玛钦”,放绵羊的人叫“浩尼钦”,放大马群的人叫“阿都钦”,放马驹的人叫“乌奴格钦”。这种大小牲畜分群牧放的方法,对牧业发展极为有利。此时对牧场的使用,经多年的经验,也加以区分利用。夏季的牧场,是利用草质差的草原;冬季酷寒,牧草枯黄,正因为如此,冬季的牧场就用牧草质量好的牧场。由于牧场区别放牧,这样就减少了牲畜的死亡率。 在畜牧生产的管理上,也比以前有了改变。以前实行原始野牧,不注意牲畜的夜宿环境,现在已经实行了“老牛壕”和“玛林高”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就是选择高岗处,挖深壕成围,到夜晚时,把畜群赶入围中。因地势高,通风好,风能吹散蚊虻,牲畜不受蚊虻的气;因地势高,不受雨水湿气,牲畜不烂蹄甲。这样还能防止牲畜丢失,防止野狼的袭击。到明朝末年,这种“老牛壕”的畜养方式,渐渐随着初步的定居,演变为用柳条编成的栅栏,这栅栏叫“围子”或叫“营子”,蒙语叫“西伯”。 到清代,在蒙古族地区实行盟旗制度,改变了自古以来逐水草放牧的习惯。固定牧地,划分草场,只准在规定的范围内放牧,不准越界,如有违犯,则予严惩。这样就形成了各部落按照家族划分努图克、阿寅勒,依草傍水建立房屋,从此蒙古族在黑龙江区域大面积定居了。
居住在黑龙江省的满族,年三十有“烧堆子”的习俗。腊月三十是除岁日,这一天的晚上,要举行“烧岁堆子”的仪式。地点是在自己家的场院,拢起一堆秕谷糠皮,然后迎风点燃,拨动秕谷糠皮,使其燃尽,认为这样在新的一年里,能五谷丰登。 关于“烧岁堆子”还有一种解释,据满族老人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年刚过冬至,一天夜晚,怪兽“呼啦啦”来到了长白山下的二道白河,闯进瓜尔佳氏的院落,家中养的牛呀、马呀、猪呀、羊呀,都被“呼啦啦”的叫声吓瘫了。家畜都被“呼啦啦”给吃掉了。人们无法除掉这怪物,便去祈求天神阿布凯恩都哩,天神便派信使花鹊来送信:“呼啦啦,呼啦啦,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用火杀!”于是在年三十夜晚,人们便拢火驱怪,从此“呼啦啦”再也不敢来吃牲畜了,久而久之,便留下年三十“烧岁堆子”的习俗。
锡伯族的家族组织结构,实行哈拉、莫昆制,这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群体,每个家族都属于某一哈拉,这是锡伯族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哈拉”就是姓氏。据调查,居住在黑龙江的锡伯族共有65个“哈拉”,由于和汉族杂居,受汉文化的影响,大多都冠用了汉姓。如瓜尔佳氏为关姓;何叶尔氏,为何姓、赫姓;虎尔哈氏,为何姓;哈斯胡里氏,为韩姓;图克色里氏,为佟姓;伊拉里氏,为伊姓;额尔克勒氏,为鄂姓;巴雅拉氏,为白姓;那拉氏,为那姓;莫图里氏,为莫姓;托库尔氏,为陶姓。也有使用汉姓的,如孙、李、谢、周、曹等。 同一哈拉的族众,为同一祖先的后代,同一哈拉传至五六代以后,便分出莫昆,“莫昆”是哈拉的分支。每个哈拉可以包括几个莫昆,同一哈拉的人严禁通婚。氏族中的大事由莫昆达主持,莫昆达由族中辈分最高、办事公正、德高望重的人担任。族中人对他极为敬重,族中有子女不尊敬父母的、父母弃儿女的、家庭纷争的,甚至人命案,都由莫昆达主持族人协商解决,一经商定,都要执行。有这样例证,双城市跃进乡安升村傅安平的祖父傅英,在清代是官员,威望高,有家业,人称“英老爷”,他是族内的莫昆达,他就曾下令惩处族内的一名忤逆子,将其扔进松花江的冰窟窿内处死。 后来锡伯族的家庭结构以父亲为主,家中父子同在一处生活。也有四世同堂的家庭,辈分最高的男子主持家务,管理经营、收支、婚姻、丧葬、诉讼、人际关系等事宜,家中其他成员未经家长同意,不能擅自处理家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妇女的地位很低,无权管理家务,也没有财产继承权,只能承担繁重的家务。只有丈夫不在时,才可以协助当家的长子处理家务。封建宗法制度和“男尊女卑”的观念,“三从四德”的陈腐伦理观念,严重地束缚着锡伯族的妇女,使她们完全失去丁昔日母系氏族社会时的光彩。
柯尔克孜族严禁在住宅或帐篷附近大小便;两个人面对面时严禁咳嗽;谈话时不能擤鼻涕,否则被认为大不恭。生活中最忌撒谎、欺骗和诅咒,若发现撒谎、欺骗和沮咒者,就对其进行严厉训斥,严重者如引起公愤,就会被驱逐他乡。 在柯尔克孜族人家中做客,严禁把剩菜剩饭倒在地上,客人的餐具里最忌剩下食物。在社会交往中,最忌无礼貌。尊老爱幼,走路要让长者先行,交谈要请长者先讲,中间不能打断,年轻人与老年人交谈,年轻人的声音要低,女人的谈话声音要比男人的低。和长者谈话,不能直视长者。年轻人不能坐着跟站着的长者讲话。入座时要让长者先坐,而且让至上座,坐下时,不能双腿伸直或脚底朝人,要盘腿而坐。睡觉时,不能把脚朝人,严禁头东脚西。年轻人不能从长者前面走过,年轻人不能直呼长辈的名字,妇女不能直呼丈夫的名字。来了客人,要跑步把客人扶下马,要为客人打开门帘。不准在客人面前长谈家事,不能把客人一个人留在房间,不能让客人自己铺床被,要给客人倒水洗手。接客人的礼品要低头双手接收,不能甩扔礼品。和客人谈话不能打哈欠,不能吐痰擦鼻涕。 柯尔克孜族信仰伊斯兰教,不吃自死或不经念经祈祷宰杀的可食动物肉,严禁食猪、驴、狗,猫、蛇、青蛙、猛兽、猛禽的肉。不能踏踩食物、食盐,不准甩扔食物,不准用棍打水,不能把食物、餐具放在人行过道上。 不准骑马闯入羊群,不能跨过用于牲畜的绳子,不能在主人面前点牲畜的头数。不准在畜圈内大小便,不准骑绵羊、山羊等小牲畜。接羔前发生风雪灾害时,要用火“净畜”,把牲畜从火堆上或点燃的蜡烛上赶过去,认为这样能驱除邪恶,这是对火的崇拜。 在星期五这天,不能举行婚庆仪式,不能出远门,不能乔迁。年老者希望死后能在星期五出葬。路过“玛扎尔”(圣地)和墓地时,要下马祈祷,不准在这样地方吐痰、大小便。 在星期五这天,多不出工,如要出工,必须祈祷。在庄稼地中不能大小便,不能在庄稼出穗前估产,不准用禁食动物的粪便做肥料,收割庄稼要举行仪式,要演唱《鄂尔-鄂落占木》这支收割歌。打场时也要举行仪式,要杀鸡宰羊,用其鲜血洒地,以庆丰收。收麦时还另拨出一小部分麦子,称“切什”作为施舍,用这部分麦子送给托钵者。 对自杀,柯尔克孜族极为忌讳。认为自杀者损害了民族尊严和荣誉,严禁为自杀者举行丧仪,其子女在社会上也被人看不起。 严禁偷盗。过去对偷盗行为严惩,偷一次被发现后,要砍掉一只手,再偷再砍掉另一只手。惯偷杀头。对其他犯罪实行“九罚”,就是罚九头牲畜,重者罚三个“九罚”,即27头牲畜。对偷情者实行严惩,往男女双方脸上抹锅底灰,游街示众,没收男方财产。
在新疆的俄罗斯族有许多盛大节日,其中“帕斯喀节”是他们传统的节日。“帕斯喀节”也是基督教的“复活节”。“复活节”是东正教的主要节日。居住在新疆的俄罗斯族群众主要信仰东正教。“帕斯喀节”就成了他们的主要节日,类似汉族的春节一样隆重。 “帕斯喀节”的日期不完全固定,一般是在春分后月圆的第一个星期天,即在四月上中旬。 “帕斯喀节”的前一周,就进入了节日的准备阶段,这时期,他们不吃荤,只吃素,也不开展各种娱乐活动,据说是因为这个时期耶稣还钉在十字架上的缘故。到了过节这天即可“开斋”了,而且要准备非常丰富的食品,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因为这天耶稣复活了。 按照习俗,这天俄罗斯族群众要互相串门祝贺,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每家除了准备丰富多彩的“比切尼”(糕点)以外,还要准备煮熟的彩色鸡蛋,鸡蛋的颜色除了白色之外,要有红、黄、蓝、咖啡、绿、紫等色彩,看上去犹如五彩缤纷的花坛。进门的客人首先要和主人互相祝贺耶稣的复活,接着主人给客人递过一个彩色鸡蛋,表示庆贺。 拜节中,主人和客人还可以玩碰鸡蛋的游戏,有输有赢,非常有趣。客人入席后,主人要拿出丰盛的食品和饮料招待客人,其中有一种高30多公分,直径20多公分的圆型塔式面包,俄罗斯称“古力察”,这种面包有糖、油,鸡蛋和牛奶,表面涂有莹晶的糖粒和彩色的奶油,不仅颜色悦目,而且松软可口,一般主人都要把这种面包切成片叫客人尝尝,据说吃了这种面包会得到幸福。 如果说,第一天是“开斋”,那么第二天便要尽情地娱乐。人们聚集在宽敞的地方,能歌善舞的青年人拉起“巴扬”(纽扣式手风琴),弹起七弦吉它、“巴拉拉依喀”(三角琴),妇女们唱起古老的俄罗斯民歌,小伙姑娘们跳起节奏强烈的踢踏舞,大家相互邀请,老幼登场,顿时形成欢乐的海洋,有时这种欢庆活动要进行到深夜,整个舞场沉浸在一派热烈欢乐的气氛中。
彝族集中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而云南省是全国彝族人口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云南彝族分布十分广泛,除澜沧江以西地区以外,85%的县都有彝族人口,以哀牢山、红河流域和滇东北小凉山区较为集中。 彝族是古代生活在甘青高原的氐羌部落的某些支系南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西南的土著部落仲牟由后裔的“六祖”部落不断地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民族,其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的广大地区。 由于居住分散,受地区方言影响,彝族有许多自称和他称,自称有:尼苏泼(他称“罗罗”、“三道红”、“花腰”、“母基”等)、尼泼(他称“撒尼”、“阿哲”)、葛泼(他称“果罗”)、诺苏泼(他称“黑彝”、“黑罗罗”)、阿细泼(他称“阿细”)等等。“苏”、“泼”彝语意为人或族,“诺”、“聂”、“纳”彝语意为黑,组合为尚黑民族或尚黑民族群之意。“罗罗”彝语意为“龙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按照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古代青铜礼器鼎彝的“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不仅从字面上具有庄重、古老之意,而且也概括了绝大多数彝族自称的一种汉字音译。 云南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6大方言,26种土语。北部方言的彝族多自称为“诺苏”,东部方言的彝族多自称为“纳苏”、“尼苏”等,南部方言的彝族自称“聂苏”、“纳苏”者居多,西部方言的彝族自称“腊鲁”、“米撒”,东南部方言的彝族自称“阿细”、“阿哲”、“阿乌”、“朴拉”、“撒尼”,中部方言的彝族自称“罗罗”、“里泼”。 彝族有自己的文字,是一种古老的表意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彝文有象形、会意、指示、假借、引申、转位等多种造字方法,明清称之为“爨文”、“韪书”,近人称之为“倮文”、“夷书”或“毕摩文”。
现在恋爱结婚绝大多数男女双方自己作主,父母不包办,但结婚程序仍依旧时进行。藏族结婚一般分三个程序,即求婚、订婚和结婚典礼。 求婚。男女双方只要属相相合,就带哈达和青稞酒去对方家正式求婚。现在不看属相,只要男女双方同意结婚,即可带哈达和青稞酒向对方求婚。从求婚至正式结婚要送三次哈达和酒。 订婚。订婚的主要内容是拟定婚约文书。一般用诗体撰文,由文才较好的人承担此事,写男女双方白头到老,互敬互爱,孝敬长辈,抚养子女长大出息等等,文体要优美动听,琅琅上口。有的婚约文书也写有关将来家产继承的内容。此时向对方再次献上哈达和送上一坛青稞酒。一般都是男方向女方的每一成员献哈达一条。随后第三次向对方的父母敬献哈达和青稞酒,此乃父母养儿育女的“母乳费”。订婚之日,女方以茶酒款待男方客人。双方代表进入客厅依次入座后,女方家端上“切玛”,敬酒献茶。男方家也送礼物给女方,以此作为此日女方家所用之费。男方还要送一块“帮典”(围裙)给女方母亲,意思是姑娘自幼不知磨损多少块母亲的“帮典”,以此来赔偿损失。因为男方求婚,订婚一日之所有费用本应由男方付出,但现今女方操持,男方偿还其费用。饮用茶酒完毕,开始朗诵婚约文词。先将一式两份的婚约文书置于高脚盘中,端至男女双方家的证人前,一家证人高声朗诵,另一家证人仔细查阅。读毕,证人将两家的家印当众盖在书上,然后由男女双方代表分别交给对方父母。双方父母献哈达给证人,以表谢意。未婚男女不能参加订婚仪式,应由其父母和媒人举行订婚仪式。仪式结束后,玩乐一天,男方父母离开时,女家将哈达和回礼送给对方。 结婚。结婚仪式前一天,男方家派人给新娘送去婚礼时穿的华丽衣服和贵重首饰。 迎亲之日,男方家择一有地位之人,让其带上一队人马,牵上一匹备给新娘骑的装饰考究的马,此马颜色须与新娘之属相相合,必须是怀孕的母马。还要带一支挂有铜镜、璁玉、珍珠、珊瑚等的彩箭。与此同时女方家里要举行远送新娘之仪式,此时男方迎亲队与女方家要对歌,如果迎亲者回答不上就不让把姑娘接走。当男方迎亲队回答好女方的歌,进入女方家门后,先把彩箭插在姑娘背上,以示新娘是男方家的人了。还要把璁玉置于新娘头顶,藏族在习惯上将璁玉视为灵魂玉,此处表示男方的灵魂已托付给女方了。送新娘时一般带走一位陪伴人。新娘骑在孕马上,如果路上遇见背水、负薪者,认为吉祥之兆,新娘立即下马给他们献哈达。若见抬病人者或背负空筐者,或倒垃圾者,认为此乃凶兆,要请僧人念经消灾。当新娘走出家门时,女方家有一人一手拿彩箭,一手拿羊腿,站在楼顶高呼:“不要把我家的福气带走呀!”反复多次,直到姑娘走远。
锡伯人吃饭时,禁忌把筷子插在饭碗上,认为这样是太不吉利。锡伯人忌食病死的禽畜。如是自然死亡的禽畜,要辨血色,血色发乌的忌食,血色发红的可食。春节期间,有忌生的习俗,就是在除夕前蒸出各种面食,从正月初一到初五都要吃熟食,不吃生食,认为这样一年里才能吉祥如意。 锡伯人从正月初一到初五,屋内的灰土和污水严禁往外边倒。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妇女不许做针线活,二月初二禁止在地上劈柴。丧家出殡忌申日。 锡伯族严禁吃狗肉,忌戴狗皮帽子。吃饭时不得坐在门槛上或站立行走,忌用筷子敲打饭桌、饭碗,锡伯人认为只有讨饭的乞丐才敲打碗筷。公公和儿媳不得同桌吃饭。 夜晚睡觉,严禁在炕上横卧,不能把脱下的裤子、鞋袜等放在高处。严禁从衣帽、被褥上跨越,如事出无意,必须要手持该物,在灯火或火盆上摇晃几次,意为还净。 男女青年想要成亲,如年龄都在偶数,不得举行婚礼,起码有一方是奇数,才能举行婚礼。 狩猎中禁猎狐狸,视狐狸为“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