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老人死后,门楣上要贴“当大事”三个大字,对联有如“手执竹杖(母亲为“桐杖”)三冬冷,身披麻衣五更寒”等字样,都用黄色纸书贴。并以白纸3寸宽尺余长的条幅贴于大门上和“香火”上。亡者停于堂屋右侧地上,亡者先是头朝外脚朝内停放,更衣后才脚朝外停放。脚前点一盏桐油灯;白纸覆面。身上盖着白底红面的“老被”。以长女婿所送的“幛”作为“陪灵幛”(或称“背灵幛”),置于“灵堂”之上。其幛长约丈余,宽约5尺,布上直书,“泰山其颓(岳父)、”“驾鹤归西(岳母)”等字样。亡者之女或干女、姑表亲也要送幛送老被。其老被是特制的,白布为底,红布为面,内夹一层薄棉,长约5尺,宽约3尺。一般的至亲、好友晚辈也都送幛。其幛以白布7尺作成,粘贴黄纸一幅,上书奠词及送幛者与亡者的亲缘关系,使人一目了然。这些幛布悬挂或支撑于丧家庭院之中,使场面显得庄严而肃穆。丧家对送幛的亲友都要开发“孝帕”。其孝帕为白土布,长5尺宽1尺,一般发夫妇,如有子女则见人各发1条,大都包在头上显得一派白色。有钱人家还要“开普孝”,凡送礼的、治丧的、唱孝歌的、做厨的等,都要发孝帕布。 仡佬族有择地而葬和不择地葬之俗。县东石固乡公鹅一带仡佬族不用“先生”勘测葬地,而是在索定范围之内,由自家主人将锄头往后丢,在锄头落点处打井;如果打不下去又丢锄头。其原因自己是“地盘业主”,随处皆吉。并且下葬不“买山”,送葬不丢“买路钱”。仡佬族出殡,要制作“灵轿”和“全龙幡伞”,灵轿篾编纸糊呈宫殿形,顶部飞檐翘阁,正面开三门,中供亡人灵位,两旁置纸人,“金童、玉女”,纸扎“金山银山”,出殡时由二人抬着行走,安葬后由亲子护送回家供奉。“全龙幡伞”已经减化,但是“旺山钱”却是不可或缺的。其“旺山钱”高约丈余,一尺左右的篾圈十余个,并用鲜红色或黄色的铜钱形纸条密密扎扎在上下连接,其中用一根长竹竿支撑,上有宝盖,通身形如长龙,出殡时由一人扛着行进导前,安葬后火化。 要请强劳力的16人组成“八大行”,负责抬灵柩上山,并打井安葬。出殡时,有专人负责扛旺山钱、火焰包、抬灵轿、举布幛(每人举一幅),敲锣钹(有的地方却敲打花灯的“长路引”、“扑灯蛾”等点子)。女婿腰缠白布(腰孝),未婚女婿的腰孝则是红布,负责扶灵柩安全抬着走,其子女儿媳及孙辈皆穿重孝服装,由旁人搀扶着走在灵柩之后,边走边哭。后面则跟着很多送葬的人们,送到郊外而散。 责任编辑:符迪
标签 : 杏鑫最高返点 › 265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七月十三日,古称“中元节”、“月半节”或“鬼节”。是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也是仡佬族的“吃新节”。进入七月,仡佬族人习惯在成熟得较早的田土中——无论是自家或别家的,摘取几线谷穗、小米穗,供在自家“香火”上敬奉祖先。有的还要供石榴、梨子等。还要备办若干纸钱包封,一并供奉在“香火”上,早晚焚香叩祭,称为“接祖”。 节日的天,要备办丰盛的“吃新宴”。争取有新产的稻米做饭,用新鲜的蔬菜、鸡鸭鱼肉敬奉祖先。夜间,将供奉的纸钱包封送往水边、路旁进行火化,燃放鞭炮,称为送祖。 此外,尚有八月中秋节、九月重阳节、腊月敬灶节等,皆仿汉俗,不一赘述。 责任编辑:符迪
彝族传统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和区域性的节日及祭祀活动。节期祭典多有盛宴,节日里杀猪、宰羊,祭奠祖先,盛装宴饮,访亲问友,互赠礼品。礼品多为油煎糯米粑,上面覆盖4块肥厚的熟腊肉。典型食品:荞粑、面糊酸菜肉、锅巴油粉。 彝族菜食俗。彝族有杀年猪的习俗,猪宰杀后用米和香料腌制,风干后制成腊肉、火腿和风肉,然后分一半送给父母。彝族喜欢养羊,多为黑山羊。彝族菜分为大众菜、土司菜两大类。大众菜主要有:烤兔、炖山猪、烟薰牛干巴、锅贴乳饼、清蒸乳饼、火烧黄鳝、甜笋炖排骨、火烧鲫鱼等。土司菜做工精良,技法讲究。主要有荷叶蒸辣鱼等。 彝家坨坨肉食俗。以坨坨肉待客是彝家人的礼节。彝族认为发育尚未成熟的乳猪,是洁净的象征,用以待客表示对客人尊敬。有歌谣唱道:“红岩对白岩,猛火烧湿柴,摆上坨坨肉,为有贵客来。”用可乐猪制作坨坨肉,瘦肉多,皮薄,肉质细嫩。配以特制干酸菜汤和苦荞粑同吃。专用的全套餐具,多为生漆工艺品或木制品。 责任编辑:符迪
土家建筑 德江土家建筑以木结构杆栏式建筑为主要特征。土家住宅正屋一般为一明两暗三开间,以龛子(厢房)作为横屋,形成杆栏与井院相结合的建筑形式。从最简单的三开间吊一头的“一字屋”、“一正一横”的“钥匙头”,到较复杂的“三合水”、“四合水”。其正房中间为堂屋,后部设祖坛。堂屋两边分别为火堂(长子结婚分家后形成两个火堂),其等同于原始人的火坑,有煮烤食物、御寒取暖和防卫照明之功能。由于家庭成员的增多,土家人一般在正屋一边或两边各建一厦子,再接两边厦子而建厢房,形成“三合水”住宅。以四合院、石院落、吊脚楼、接龙桥、风雨桥、花花桥(又名凉桥)、石拱桥、吊脚楼雕梁画栋为代表的各种建筑就是土家人民智慧的结晶,房屋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檐角翅起张扬,脊拱鳞次栉比,大门前雄狮压岁,四周绿树掩映、鸟语花香,院落石雕镶边,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美感和清幽宁静的享受。 建造房屋是土家人的大事,在房屋的建造过程中有不少仪式,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 抛梁粑 抛梁:德江土家人立新房办酒,亲友祝贺。尤其是女主人的后家,祝贺礼品甚多。除挑谷子、玉米、豆子、抬彩、送礼金外,还需准备一定数量的“抛梁粑”。“抛梁粑”用糯米加工而成,待阴干后,切成小颗,即可食用。近年来,有的还在“抛梁粑”中混入水果糠、硬币等。正酒当天早上,女主人的后家要和木匠(代表男方)说“对子”,相互盘问,斗智斗勇,很是热闹,待把大梁放好后,后家即在房顶上撒“抛梁粑”。在抢“抛梁粑”过程中,相互挤占有利位置,你争我夺,以图欢快,大家把“抛梁粑”拿回家,用火烧或煮吃,百事大吉。 钉门:主人请木匠师傅把房屋装修好后,择吉日办酒谓之“钉门”,亲朋好友前去祝贺。“钉门”故明思义,重点是对堂屋大门进行改造、翻新(一般是旧房,也有新房一步到位的),目的是“接气”,也称“续喜气”。要请亲朋来祝贺。“钉门”从一个侧面也是对主人后家“家族势力、经济实力以及综合文化底蕴”的宣示,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客人多不多、彩礼如何、会不会说等。如果后家家族势力大,主人尽管在当地势单力薄,周围的人也不敢小视。“正酒”当日,木匠师傅把大门关上,举行一定仪式后,并准备好说门对子,由门外亲朋好友答对,唱问唱答结束后,锁呐鞭炮齐鸣,场面十分热烈。 土家香龛 设堂屋:设于房屋正中,是家庭祭天、祭地、祭祖的主要场所。堂屋的中堂设“香案”,又称“香龛”。香龛的正中间设天、地、君(国)、亲、师位,两边分设神位:“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七曲文昌梓潼帝君位;南海岸上观音菩萨位”。堂位依姓氏而定,如张姓为清河堂,刘姓为彭城堂,安姓为武威堂,黎姓京兆堂。书写香火宴请客人或遇重大重要活动,一般都要将宴席设在堂屋,注重长、幼辈份的座次,长者坐上。入席后,斟酒、吃菜、装饭很讲究礼节,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友好,同时也体现主人的诚意和热情。 责任编辑:匡奇燃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县城在三角门市部的旧址上,新建了一个街心花园。 花园不大,却是小城里一个休闲娱趣的好地方。夕阳西下,暮色苍茫之时,三三两两的市民开始漫步其间,或闲聊或下棋或健身或哼曲,其乐融融,一派祥和安闲之貌。来到街心花园,自然总要到花园当中的荷花池边溜溜。圆形的荷花池约莫二三十平方,钢管做的鼓形围栏,既好看又坚实。池里清波涟漪,游鱼其间,荷花、荷叶是白色水泥做的。池中一座假山,山上盘旋着一条腾云驾雾的赤龙。假山之上,是一位亭亭玉立、婀娜翩然的仙女,舒袖裙舞、云髻高耸,微笑而又怡然自得地吹奏着玉笛,悠扬的笛声,引来彩凤,绕膝仰慕。 仙女吹笛——玉屏箫笛之乡的符号与形象,本名:弄玉吹箫。 弄玉吹箫,是源于《列仙传拾遗》上一个流传千古的美丽神话。秦穆公有个女儿叫弄玉,又叫玉女,漂亮温柔、冰雪聪明,喜欢古笙等高雅音乐。秦穆公专门为她修建了一座名叫凤凰台的露天音乐厅,让她对着浩渺的星空演奏。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弄玉又吹奏起“凤凰鸣”的曲子来。忽然,她听到一阵袅袅箫声,从东方天际飘忽而下,与自己的曲子相和相鸣。片刻,只见东南方天门大开,华光闪现,一个美少年骑着彩凤,翩翩而落。这位少年说:“我是神仙萧史,和你有缘,应曲而来。”二人切磋音乐,心有灵犀。萧史又教弄玉吹箫,一曲奏完,引来彩云缭绕;二曲奏完,引来赤龙飞舞;三曲奏完,引来凤凰和鸣。于是,弄玉骑凤,萧史乘龙,双双遨游天宇。 箫笛之乡的形象符号弄玉吹箫,怎么会变成仙女吹笛呢?个中奥妙,不用明说,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当年这座用白色水泥雕塑的城市形象,非常遗憾地在九十年代末期被拆除了。留给笛乡人的,是一个无尽的遗憾和隐隐的痛。 玉屏箫笛,始制于明万历年间,工艺精湛,音质清越,古为宫廷贡品,今为民乐奇葩,是“贵州三宝”之一。在近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从鹿皮道人授艺郑氏,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勇夺金奖,到2005年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产生了众多有关玉屏箫笛的民间传说、奇闻轶事,如粒粒散落的珍珠,璀璨夺目。“微玉屏”特刊载贵州省作协会员、县作家协会主席翟河贵搜集整理的《玉屏箫笛撷华系列》,以期更好地普及传承发展玉屏箫笛文化。 责任编辑:匡奇燃
若是要盘点乌江边思南这座山城的老街,与思南历史相当的,唯有安化街道了。在思南老城的地名中,安化一词,少说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老城那明清两朝的繁荣景象已成遥远的过去,安化这个词便因此具有了沧桑感,犹如那些已经被踩着溜光的石阶,也如老墙上绿苔覆盖的残缺砖瓦。 追溯安化的历史,要寻根元代,那时置有水特江长官司,是思南田家大土司下面的一个较大的土司。明初隶思南宣慰司,后改名为水德江长官司。永乐11年(公元1413年),贵州建省,改土归流,思南和思州两宣慰司拆散为8个府,水德江长官司仍属思南府,但他还是土司,是思南府城内获得中央任命的三大土司之一。明代末期,末代水德江长官司正长官张辂(车容)死后无子,族人争袭,18年莫决,明万历30年,知府阴镕请巡抚郭子章疏奏,改土司为流官,改为安化县,设县治府南门外。这个县的疆域,包括现在思南、德江、印江、沿河4个县的部分地域。 从明万历30年(1602年)据贵州巡抚郭子章之请,改水德江长官司为安化县,清末光绪八年(1882年),安化县迁大堡(今德江县城),到民国2年(1913年)正式改名德江,安化作为县一级行政机构名称至少存在了311年。这其中,安化县在思南府城附郭长达280年。如此长的时间,安化县的政权机构就在思南城有了各种的机构设置,比如县衙,比如安化县文庙。安化县文庙的位置便在今思南中学校址,其中的无水三洞桥是安化县文庙在今天的唯一遗存。 当年,老街所在的这个地段,离码头近,又紧靠着安化县衙,贩夫走卒,过往上下,人流如织,搭棚栖身的贫民,便摆摊设店,卖茶卖饼,做起了小本生意。不知从哪个年代起,这里也就成了一条街。因为是安化县衙外的的街,人们就称它为安化街。 黎明到来,府城的人,还在沉睡之中,安化那边就已传来了响动:苦力们手拿着噼剥燃烧的火把,点亮了山城的早晨,随即,脚夫们挑担上小岩关的脚步声、纤夫们阔步上船发出的声响、搬运工使力抬盐的号子声融合着,一时喧闹起来——乌江醒过来了。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这一带仍是思南最热闹的地段。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乌江一年一年地流淌,作为乌江边的一处水码头,安化老街同化了外乡人的川音、湘音,吞噬一些古词土语,直至上世纪未,它在城中区位优势的丧失。 这是思南历史的最后的印证,也是这座古城残存的一点文脉。 责任编辑:匡奇燃
起源于古代仡佬民族对“竹王”神崇拜,其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时期。仡佬毛龙以“灯班”为组织的民间传承形式延续流传县境内。 毛龙龙头、龙身全是竹子编扎的骨架,形如蛇身,尾似鱼尾,龙头有“麒麟”和“鸡颈”两种。龙身长15至25米,分七栋、九栋、十一栋、十三栋,每栋2米。 龙身用须状的五色“火草杆”编扎后全身毛绒绒的。有的毛龙还伴有两条“狗龙”相随。玩毛龙是仡佬村寨集体活动,队伍配有专门的打击乐队,打击乐有固定的曲牌。每年毛龙灯会是仡佬族盛大的文化活动。
印江花灯出现的历史较早,在明朝就已诞生。“约在清代嘉庆年间,境内大部分村寨,花灯已相当盛行。乾隆、咸丰年间,直接脱胎于花灯歌舞的花灯剧(灯班戏),已粗具规模,印江的主要场镇与村寨,几乎都有花灯班。 每逢大年初三到十五,各地花灯班此来彼往,真个是村村弦歌盈耳,寨寨锣鼓相闻。每年秧苗返青到孕穗前的一段时间,也间有唱花灯的,称“虫蝗灯”,意在驱虫消灾,祈保丰收。其余劳动闲暇时间,或在院坝,或在堂屋,三五成群,操琴清唱。 在印江花灯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许多艺高望重的艺人应运而生,他们大多来自民间,其中有祖传的灯戏艺人,有灯戏爱好者,还有同时兼具傩堂戏、辰河戏、高台戏等表演技艺的民间艺人。例如:家住印江新寨乡,生于清朝道光十年左右的罗文昌,于咸丰初年,带领两个弟兄及全家男女老幼共20余人离乡外出,专以唱灯卖艺谋生,创建了“罗家班”,这是印江最早的、由家庭成员组成的民间职业性质的灯班。该灯班的足迹遍及印江全县,以及四邻各县边区。罗文昌可说是印江演唱矮台灯夹戏的奠基人。印江板溪镇的任发宾、曾家坳的曾焕章和岩底下的吴家成等也都是著名的花灯戏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