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15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2022年从7月26日进入二伏第一天,到8月14日结束中伏,共20天。 中伏又叫做二伏,通常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是夏天最热的一段时间。 中伏一般为10天或20天,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四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如果在立秋之前出现第五个庚日,那中伏为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则为10天。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共20天 中伏第1天:2022年7月26日 中伏第2天:2022年7月27日 中伏第3天:2022年7月28日 中伏第4天:2022年7月29日 中伏第5天:2022年7月30日 中伏第6天:2022年7月31日 中伏第7天:2022年8月1日 中伏第8天:2022年8月2日 中伏第9天:2022年8月3日 中伏第10天:2022年8月4日 中伏第11天:2022年8月5日 中伏第12天:2022年8月6日 中伏第13天:2022年8月7日 中伏第14天:2022年8月8日 中伏第15天:2022年8月9日 中伏第16天:2022年8月10日 中伏第17天:2022年8月11日 中伏第18天:2022年8月12日 中伏第19天:2022年8月13日 中伏第20天:2022年8月14日 2022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共10天; 中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共20天; 末伏: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共10天。 中伏是什么意思 中伏又称二伏:通常指的是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定为中伏开始的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如果是夏至后第五个庚日,则中伏为10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如果是夏至后第六个庚日,那么中伏就为20天,今年是2021年,中伏大约就为20天。 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尤其是到了三伏这些天,太阳日晒足,热量比较集中,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所以说夏季就是有些闷热的,大家还是要注意防晒防暑为好。

2022年7月16日入伏,8月24日出伏,今年又是超长“40”天。 入伏和出伏时间怎么计算 入伏时间:“夏至三庚数头伏”,2022年6月21为夏至,这天是“乙巳日”,6月26日为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6月26日是夏至后的第二个庚日;7月16日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因此2022年入伏的时间为7月16日。 出伏时间:“秋后一庚数末伏”,今年立秋的时间在8月7日(壬辰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8月15日,因此8月15日也就是末伏的开始时间,规定末伏是10天,所以8月24日出伏。 2022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共10天; 中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共20天; 末伏: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共10天。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 夏至后太阳直射点虽然在南移,白昼时间在慢慢缩短,但是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依然大于地面辐射到空中的热量,地面的热量还将一天比一天高,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累积到最大。 其次,三伏天主要吹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海风造成三伏天期间湿度大,而水的比热容大,潮湿的空气时能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三伏天往往会感到非常闷热,极易发生“中暑”的现象。 最后,三伏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这也是三伏期间天气炎热的主要原因。

2021伏天一共有多少天:40天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中伏: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三伏天如何防中暑 1、预防中暑不喝糖饮料烈日炎炎,16℃的空调和冰冻的冷饮降温最好。殊不知,当人运动或刚经历室外的高温,突然喝下冷饮或者马上吹冷空调,大脑会“误认为”人体内部的热量已经散发出去,于是“下令”停止排热工作,如此,汗毛孔散热困难,余热积蓄,更容易中暑。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如需在高温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4杯温水(500-1000毫升),水温不宜过高,少量多次饮用。最好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这些饮料会导致失去更多的体液。同时,还应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2、注意饮食调节尽量少吃脂肪类厚腻荤腥的食物,更要少吃辛辣之品,否则,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影响夏天胃肠的消化能力。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佐以鱼肉蛋奶,保证人体必须的水分、盐水、热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物质的补充。 3、不长期待在空调房里可避免长期呆在空调房中使毛孔变迟钝,影响排汗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可选择10点前或下午5点后去户外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不得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的人可以多喝热水,或者多喝热茶,能有效促进排汗,消暑解乏去火气。

2022年入九是从12月22日,冬至当天开始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 2022-2023年入九时间表 2022年一九时间:2022年12月22日-2022年12月30日 2022年二九时间: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8日 2023年三九时间:2023年1月9日-2023年1月17日 2023年四九时间:2023年1月18日-2023年1月26日 2023年五九时间:2023年1月27日-2023年2月4日 2023年六九时间:2023年2月5日-2023年2月13日 2023年七九时间:2023年2月14日-2023年2月22日 2023年八九时间:2023年2月23日-2023年3月3日 2023年九九时间:2023年3月4日-2023年3月12日 九九歌 人说“冷在九、热在伏”,数九虽冷,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冷也冷得不一样: 黄河中下游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眺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满地走。 江南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古代的一种乐器,意指寒风吹得篱笆噼噼响声);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晚上寒冷象白鹤一样卷曲着身体睡眠);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袖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一九时间:2022年12月22日-2022年12月30日 一九第一天:2022年12月22日(冬至节气) 一九第二天:2022年12月23日 一九第三天:2022年12月24日(平安夜) 一九第四天:2022年12月25日(圣诞节) 一九第五天:2022年12月26日 一九第六天:2022年12月27日 一九第七天:2022年12月28日 一九第八天:2022年12月29日 一九第九天:2022年12月30日(腊八节) 二九时间: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8日 二九第一天:2022年12月31日 二九第二天:2023年1月1日(元旦) 二九第三天:2023年1月2日 二九第四天:2023年1月3日 二九第五天:2023年1月4日 二九第六天:2023年1月5日(小寒) 二九第七天:2023年1月6日 二九第八天:2023年1月7日 二九第九天:2023年1月8日 三九时间:2023年1月9日-2023年1月17日 三九第一天:2023年1月9日 三九第二天:2023年1月10日(人民警察节) 三九第三天:2023年1月11日 三九第四天:2023年1月12日 三九第五天:2023年1月13日 三九第六天:2023年1月14日(南方小年) 三九第七天:2023年1月15日(北方小年) 三九第八天:2023年1月16日 三九第九天:2023年1月17日 四九时间:2023年1月18日-2023年1月26日 四九第一天:2023年1月18日 四九第九天:2023年1月19日 四九第九天:2023年1月20日(大寒) 四九第九天:2023年1月21日(除夕) 四九第九天:2023年1月22日(春节) 四九第九天:2023年1月23日 四九第九天:2023年1月24日 四九第九天:2023年1月25日 四九第九天:2023年1月26日(国际海关日) 五九时间:2023年1月27日-2023年2月4日 五九第一天:2023年1月27日 五九第二天:2023年1月28日 五九第三天:2023年1月29日 五九第四天:2023年1月30日 五九第五天:2023年1月31日 五九第六天:2023年2月1日 五九第七天:2023年2月2日 五九第八天:2023年2月3日 五九第九天:2023年2月4日(立春) 六九时间:2023年2月5日-2023年2月13日 六九第一天:2023年2月5日(元宵节) 六九第二天:2023年2月6日 六九第三天:2023年2月7日 六九第四天:2023年2月8日 六九第五天:2023年2月9日 六九第六天:2023年2月10日(国际气象节) 六九第七天:2023年2月11日 六九第八天:2023年2月12日 六九第九天:2023年2月13日 七九时间:2023年2月14日-2023年2月22日 七九第一天:2023年2月14日(情人节) 七九第二天:2023年2月15日 七九第三天:2023年2月16日 七九第四天:2023年2月17日 七九第五天:2023年2月18日 七九第六天:2023年2月19日(雨水) 七九第七天:2023年2月20日 七九第八天:2023年2月21日(龙抬头) 七九第九天:2023年2月22日 八九时间:2023年2月23日-2023年3月3日 八九第一天:2023年2月23日 八九第二天:2023年2月24日 八九第三天:2023年2月25日 八九第四天:2023年2月26日 八九第五天:2023年2月27日 八九第六天:2023年2月28日 八九第七天:2023年3月1日(国际海豹日) 八九第八天:2023年3月2日 八九第九天:2023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 九九时间:2023年3月4日-2023年3月12日 九九第一天:2023年3月4日 九九第二天:2023年3月5日 九九第三天:2023年3月6日(惊蛰) 九九第四天:2023年3月7日 九九第五天:2023年3月8日(妇女节) 九九第六天:2023年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 九九第七天:2023年3月10日 九九第八天:2023年3月11日 九九第九天:2023年3月12日(植树节)

今天是7月26号,星期二,农历六月二十八,正式进入中伏。从节气上来说,现在已经是大暑时节,大暑来了,也就意味着更加炎热的时段了。 2022三伏时间表已确定 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10天。 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20天。 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10天。 “中伏雨涟涟,必定是荒年” 这句农谚的中伏并不特指哪一天,而是说中伏时段,意思是说,中伏时段雨水频繁,连绵不绝,那么这一年必定是荒年,荒年的意思就是容易产生饥荒,那么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对于普通人来说,雨水多点是好事,因为雨水来了,气温会下降,天气比较凉爽,让人比较舒服,但是对于农作物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偏低气温对农业的危害也是很大的,特别是北方地区,要不然古人也不会说“三伏不热,五谷不结了”,就连我们南方都是如此,今年芒种夏至雨水多,气温低,长势就慢,很多作物成熟时间都被推迟了。 另外雨水多的话,还容易产生洪涝等灾害,危害更加大,当然了,也不能没有雨水,因为这个时候气温特别高,要是长时间不下雨,也会非常干旱,有些地区浇灌也不方便,可有可能将农作物渴死,所以说雨水适量就好,没有雨水会干旱,雨水太多泛滥成灾。 “中伏雨堵门,寡妇早嫁人” 这句话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说中伏下雨和寡妇嫁人有什么联系?其实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意思是说中伏下大雨了,预示着后期的雨水会比较丰富,前面也说了,中伏时段雨水频繁,可能导致低温,导致五谷不结,产量大减,要是出现洪涝灾害,损失会更大。如果没有粮食的话,寡妇也没有办法,只能选择再次嫁人! “中伏热得闷,庄稼长得深” 这句农谚的意思比较好理解,就是中伏这天天气炎热,庄稼的长势会比较好,古人认为中伏这天是晴天,预兆后续也会晴天多,雨天少,也就是说气温较高,但也有雨水出现,农作物的长势会比较好,意味着这一年是丰收的年景。从自然规律来说,三伏天气温高才是正常的,“三伏不热,五谷不结”,气温不够,作物生长会比较慢,北方一些地区冬天来比较早,这个时候长得慢,后期冷了还没收获就会减产了。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共20天 中伏第1天:2022年7月26日 中伏第2天:2022年7月27日 中伏第3天:2022年7月28日 中伏第4天:2022年7月29日 中伏第5天:2022年7月30日 中伏第6天:2022年7月31日 中伏第7天:2022年8月1日 中伏第8天:2022年8月2日 中伏第9天:2022年8月3日 中伏第10天:2022年8月4日 中伏第11天:2022年8月5日 中伏第12天:2022年8月6日 中伏第13天:2022年8月7日 中伏第14天:2022年8月8日 中伏第15天:2022年8月9日 中伏第16天:2022年8月10日 中伏第17天:2022年8月11日 中伏第18天:2022年8月12日 中伏第19天:2022年8月13日 中伏第20天:2022年8月14日 “头伏饺子,二伏面”——吃面 在过去,伏天里“吃水煮面食”的习俗自古有之,“伏天食汤饼,名为辟恶”。 酷暑时节,吃些面食,“以热制热”。面食好消化,营养也高。不仅可以出一身汗,还可以带走体内的湿寒和恶气,令身体轻松舒畅,平安度夏。 中伏吃面,种类也比较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特色的面食,既普通又仪式感满满。 “头伏吃鸡,二伏吃鸭”——吃鸭肉 经过了春天的滋养,初夏的孕育,酷夏时节,正是吃鸭肉的最好时机。中伏时节,鸭肉肥美,营养丰富,好消化,滋补不上火,还清热消暑。 鸭肉的吃法众多,或煲汤,或红烧,或卤制,或清炖都很适合夏天。 “头伏冬瓜,二伏茄”——吃茄子 老话说,“头伏冬瓜,二伏茄”,中伏时节,大家要多吃茄子。 中伏天,茄子大量上市,营养好,价格也便宜。里面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解暑去火,滋养身体。烹饪好的茄子,肉质鲜嫩,美味好吃,开胃解馋。 “头伏馄饨二伏茶”——饮伏茶 伏天要喝伏茶,特别是中伏,“中伏吃热胜吃寒”,适当吃点“热”,有助于帮助调养身体,热茶就是一个很好的养生方式。 酷夏时节,喝些热茶,不仅可以补水,还可以生津解暑,清凉去火,润燥,解渴。 对于茯茶的定义,有的指泾阳茯砖茶,有的指黑茶,有的指发酵茶等等。不管什么茶,只要适合伏天来喝,都是好茶。

夏至已至,三伏天还会远吗?今年仍是40天,高温天气,预防中暑显得重要,调节日常饮食,防止肠道不适,关于夏季养生的健康小常识就一起来看看吧! 定时饮水 夏天防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水,多喝热水,要保持体内有足够的水分可以消耗,但是一定要少吃冰淇淋,少喝饮料,可乐,雪碧等,因为饮料含有大量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肠胃产生不良影响。 多吃含水量高的蔬菜水果 含水量高的蔬菜有:冬瓜、黄瓜、西红柿、丝瓜、苦瓜 含水量高的水果有:西瓜、柠檬、橙子、梨。 夏季正好也是水果大丰收的季节,多吃些水果可以补充营养成分和维生素,对身体,皮肤都是有很多好处的。夏天我们身体抵抗力是比较弱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来及时地补充营养和维生素。 不要剧烈运动 夏天天气那么热,就不要剧烈运动了,很容易中暑的。早上可以进行短时间的晨跑,回到家后,洗个热水澡,多喝点水。但千万不要在大中午的时候跑出去,这时候高温环境下,身体会透支得很快的。 室内外温差不可过大 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会待在空调屋里的,但我们还是会有出门的时候。要保持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肌肤身体感知温度忽冷忽热的话,会使人体调节功能紊乱的。 午睡时间不要太长 一到夏天就会有种疲劳感,人们会感到犯困,无力。这属于正常现象。中午可以进行午休一会,但是不要休息的时间太长了,一睡睡一下午,这样一整天就过去了。但不能熬夜,要保证充分的睡眠质量。 出门要备好防晒用具 夏天最好不要外出,等到晚上最阴凉的时候才出去走走,如果非得外出就要做好防护措施。如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点防晒品。 夏天不要频繁吹空调 夏季频繁出入空调房,冷气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身体受冷。长期吹空调或者直吹,容易受到寒气的入侵,引起身体不适。 吃冷食经常吃凉食、喝冷饮,会加重寒气在体内的堆积。刺激肠道收缩,影响胃肠血液供应,容易造成胃部疾病。

2021年伏天从7月11日开始算起,一直到8月19日结束,历时40天。 初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计算方法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地支的数字是12个,“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初伏中伏末伏哪个最热:中伏 俗话说热在中伏,2021年中伏从7月21日开始,总共20天。在这个三伏的40天里,一般来说,中伏的10天是最热的时候。中伏最突出的特点是“热”,而且是“湿热”,“桑拿”天气让人难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蒸笼。 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三伏天的忌讳 1、忌不开窗通风 在三伏天的时候很热,闭窗室内吹空调。其实,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而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致病。 建议: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30分钟。 2、忌只吃水果 三伏天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不少人选择吃点果蔬了事。吃不好,营养不够,免疫力降低,就可能导致疾病。 建议: 果蔬不能少:多吃点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香瓜、西红柿、南瓜、豆类、土豆及芹菜等。 来点汤开胃:菜汤、肉汤、鱼汤、蛋汤等,餐前少量饮用还能增加食欲。 蛋白质一定有:适当吃些瘦肉、鱼、豆奶、鸡蛋等。 谷物不可少:出汗会丢失B族维生素,而谷类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3、忌冷风对着吹 空调冷风,颈椎对着空调吹,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 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或者找点衣服遮挡一下。

2022年中伏时间是2022年7月26日0:00:00,“头伏饺子二伏面”,中伏到来,吃面成为很多人的首选;饮食应以消暑去火为原则,同时要防“空调病”,不要过度贪凉。夏日炎热,注意防暑哦。 中伏要防病 1.心血管疾病:一不小心要人命 每年夏天从6月开始,心脑血管疾病就进入了高发期,并且会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既往的统计数字显示,气温每升高1℃,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3%。 2.中暑:死亡率高达60% 夏季高温,中暑不是什么罕见事儿。但是!在中暑里面,有一种最严重的中暑叫做“热射病”,死亡率高达60%,是临床表现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中暑。 3.面瘫:空调直吹容易面瘫 夏季,人们常呆在空调房,很容易导致一种夏季高发疾病——面瘫!天气炎热,部分人选择空调或者风扇直吹,风寒之邪侵犯面部,出现面部神经炎,即面瘫病症。面瘫患者常常会导致面部神经麻痹,严重时嘴歪眼斜。 4.肠炎:不注意很遭罪 这段时间人体消化功能变弱,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降;同时,闷热的天气适宜细菌的繁殖,因而腹泻、肠炎成为“夏季”最常见的消化道系统疾病。 中伏按三穴 1.百会穴:提神醒脑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的最高点,按摩这里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 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即可。 2.内关穴:预防中暑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也就是位于手腕横纹处三指的距离。 高温环境待久了及时按揉这里可以防范暑邪,对保护心神是非常必要的。 方法: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点按内关穴各50次,以中暑三大症(头痛、出汗、口干)有所缓解为佳。 3.劳宫穴:养心宁神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握拳屈指时,位于中指指尖处。中医讲“心主夏,心与夏气相通”,因此,炎夏养生重在养心,而劳宫穴也被称为“护心穴”。 方法: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进行,左右每穴各操作10分钟,每天2次~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