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136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其实每年的入伏时间并不固定,我们所说的三伏天包括初伏、中伏、末伏,分别对应“一伏、二伏、三伏”,一般情况下一伏(初伏)的天数和三伏(末伏)的天数都是10天,而中伏(二伏)的天数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 虽然每年的入伏时间并不固定,但一般都会在7月11-7月20日之间的某一天,并且多数情况下7月7日之前入伏比较多,7月18日之后入伏比较少。 2019年的入伏、中伏、末伏具体都是哪一天? 首先必须明白传统的入伏时间是根据干支纪元日计算而来,也就是有天干庚的就叫做庚日,古人根据天干地支的法则来推算日期,通常天干为10天一个轮回,这样天干庚一个庚日的周期变为10天。我们老祖宗传下入伏依据“夏至三庚数头伏”,也就是说夏至节气后第三个庚日为一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二伏(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三伏(末伏)。 1、因此可以得出2019年的一伏(初伏)开始的时间是7月12日,也就是今年入伏的时间是7月12日,第三个庚日周期是从7月12-7月21日(农历六月初十到六月十九); 2、所以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开始进入二伏(中伏),但是今年夏至和立秋之间存在5个庚日,也就意味着今年的二伏(中伏)要经历2个10天,共为20天; 3、三伏从8月11(农历七月十一)开始,到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结束三伏天。 三伏天在农村有什么风俗习惯 每个地区生活习惯不同,也就导致三伏天的习俗各不相同。 我老婆是南方人,他们这里的习俗一般为“头伏吃鸡二伏鸭,三伏甲鱼炖红枣”,说的是因为三伏天炎热多雨,人体多有不适,并且身体消耗也大,所以头伏吃鸡最佳,炖鸡时还会加入生姜,既能祛湿气又能补身体;到了二伏人体渐渐适应炎热的天气,吃鸭肉最养生;到了三伏,因为已经立秋,虽然还有秋老虎,但天气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为了更好的滋补身体,减少秋天疾病的发生,所以喝甲鱼汤最好。 不过在我们北方地区的风俗习惯更朴实也更传统一些,我们家每年过头伏时,妈妈都会在饭桌上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因为在我们北方头伏发生在小麦刚收割月余,此时的小麦面粉正是新鲜,用新小麦粉做的饺子,饺子馅包猪肉大葱、韭菜鸡蛋馅的最好吃,既解馋又补充能量;到了二伏天气最热,这个时候人普遍没有胃口,吃面条既有长长久久的寄托又有开胃的意味;三伏烙饼摊鸡蛋,进一步补充营养和维生素,又为“秋老虎”做准备。 另外,我国一直都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三伏天多锻炼多排汗,强身健体。

心脑血管疾病 起因: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症状:心悸、气短、胸闷、眩晕、四肢无力。 应对方法:保持良好的作息、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锻炼身体,夏日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高血压患者平时要监测血压。 中暑 起因:天气湿热、长时间暴露于室外、人员密度大且空间较封闭,容易引起中暑。 症状:轻者口渴、头痛、疲乏虚弱、多汗、恶心呕吐、心悸、面色苍白;重者大汗淋漓、心动过速、高热、意识模糊,甚至昏厥、休克。 应对方法:脱离热环境、选择凉快通风处休息、补充水分或电解质饮料,亦可服用藿香正气。平常不在室外长时间停留,注意室内温度调节及通风,可预防中暑。 感冒发烧 起因:室内空调温度过低,以至于室内外温差较大,一冷一热容易导致感冒发烧。 症状:鼻塞、流涕、咽部不适、咳嗽发烧。 应对方法:室内温度不能过低,多吃新鲜水果补充维生素,及时增减衣物,提高抵抗力,适当运动。 颈肩腰腿痛 起因:中老年人腰腿问题较多,出汗后对着空调吹凉风,湿寒之气容易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 症状:腰腿疼痛,颈部肌肉痉挛、后背酸痛,关节发麻、发胀等。 应对方法: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过肩过肘,不露腰,不露颈椎,不露膝。睡觉最好不用竹类凉席,可选用亚麻、真丝等凉爽的织物类作为床品。 肠胃病 起因:夏季容易出汗,让人感觉黏腻不爽,有时候吃东西,也感觉没有胃口,吃下去难以消化,这是为湿邪所困的原因。 症状:腹痛,腹泻,肠鸣音亢进,发热,里急后重,严重者出现脱水。 应对方法:饮食有节有洁,忌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注意保暖,避免胃肠受凉。勤洗手,及时补充淡盐水,家中常备止泻药物。 皮肤病 起因:夏季湿气较重,皮炎、湿疹等皮肤疾病的发病率也会逐步上升。 症状:皮肤上出现粟粒红色丘疹,水疱,或伴有糜烂,渗液,结痂,瘙痒。 应对方法:出现以上症状忌搔抓、忌热水烫洗及肥皂水洗,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穿纯棉衣服,坚持局部用药。

1、补气 小暑天容易伤气,这会导致人体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所以三伏天养生尤其要注意“养气”,以防到了冬天阳气不足。 养生建议:花旗参泡茶 夏天最好的补气药是花旗参,特别是汗出过多、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花旗参泡茶饮。 2、养心 人体五脏之中“心”又与“夏”相应,因此夏季当以护心、养心为主。夏天出汗多,容易伤心阴、耗心阳,所以夏天是心脏最累的季节,有心脏健康隐患的人群尤其要提高警惕。 养生建议:常吃红色食物 红色属火,与心相应,红色食物入心入血。因此,夏季护心,就要多吃些红色的食物,比如红枣、樱桃、葡萄柚、藏红花、甜菜根等,其中一些成分可以起到养心、温阳、助眠的功效。 3、健脾 夏天没胃口是不少人的通病,脾胃为后天之本,吃不好就会引发很多问题。 养生建议:陈皮茶 可以取陈皮10克、冰糖适量,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饮。 陈皮茶具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适合暑天肚子胀气、消化不好,或者吃饭没胃口时饮用,如搭配上普洱茶,则效果更佳。 4、祛湿 夏天多暑湿,暑湿侵害人体会出现倦怠、肢体困重、胸闷、胃口不好、口中黏腻、头昏脑胀、抑郁等症状。特别是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人群,很容易感受暑湿,从而导致心气亏耗,出现中暑症状。 养生建议:赤小豆薏米粥 取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大米100克、水适量;将赤小豆、薏米用水浸泡2小时左右,大米洗净,同煮成粥。 赤小豆善利水祛湿,还可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或者肝胆湿热;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可以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 5、解暑 三伏天温度高、湿气重,解暑祛湿两手都要抓。 养生建议:豆蔻煮水喝 豆蔻性温,归脾、胃经,有发散郁热、祛湿的作用。将整粒豆蔻和冰糖一起熬汁,煮好的豆蔻水不但非常清香,而且口感甘甜,是一款清凉解暑又不损伤脾胃的饮品,三伏天里可以适当喝一些。 6、清火 夏天与“心”相应,人到夏天都容易“心火”旺,而这也是对身体最大的消耗。这个心火有时会导致口疮、心烦、失眠等病症。 养生建议:喝莲子心茶 伏天养生必备莲子心,就是莲子中间的绿芯,能清热去火,主要清的就是心火。如果有心烦、失眠、舌尖长口疮,可以用莲子心20颗,再加些许绿茶,用开水冲泡后饮用。 7、清热解毒 夏季容易使人热毒过盛,如果皮肤上出现痱子、皮疹,也可能是因为体内热毒过盛。如何清热解毒,成为了许多人入伏后常要面对的难题。 养生建议:绿豆汤 自己动手煮绿豆汤,煮的时间以30分钟到1小时为宜,豆子煮烂到开花,汤变得浑浊,喝起来有沙沙的感觉。 绿豆汤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对于轻度中暑、头昏头痛、胸闷气短、无汗烦热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1.夏季少吃瓜,换吃参和丝瓜 预防中暑,是大家首先想到的问题。夏季瓜果众多,特别是西瓜,确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些红糖姜茶以平衡其寒性。 夏天最好的补气药是西洋参,这是参中唯一一个不上火、不伤阴的参。即便有阴虚、口干口渴的问题,西洋参也照样适用。因为它是气阴双补的,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很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 丝瓜里边含有人参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适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 2.不吃冰饮、雪糕,冷粥祛湿挺好 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白开水。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亲,记住了哦! “冷粥不冰,过伏天” 夏天不宜吃生冷的,但是冷粥来上一碗还是可以的。这个冷粥,不是说加了沙冰的那种而是经过冷藏之后,恢复到室温稍带凉意的。 山楂冰粥能开胃养脾、消脂益气,更适合老年人食用。 具体做法: 1、山楂洗净备用,糯米洗净,冷水浸泡2小时后沥干水分。 2、锅里注入凉水,旺火煮开,倒入山楂,煮15分钟后,捞出山楂;倒入糯米,中小火煮熟,加入冰糖。晾后存入冰箱的冷藏柜,适时取出后,放致室温食用。 3.别偷懒,吹干头发再睡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可以不吹干、擦干头发就睡,但实际上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 所以,夏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 4.颈椎、腰身不要对着空调 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 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 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过肘过肩,女性不露腰,男性不露颈椎。 5.纳凉熬夜是大忌 很多人喜欢熬夜,从中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 三伏这几天应该要补一个午觉,30-60分钟都可以。过了1个小时的午觉,就会影响晚上的睡眠了。 6.别久坐不动 夏天动一动就出汗,现代人不像以前,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湿气的排除。 夏练三伏,就是告诉我们,夏天不可以完全不动,应该要稍微活动一下。 7.夏练三伏,但别傻练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 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会出汗;且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 这个时侯练一练的方法很简单: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 方法: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8.热水洗澡祛湿邪 很多人在进入伏天后,会感到四肢乏力、全身发困、浑身酸困、汗出过多而黏腻不爽。有时侯吃东西,也感觉没有胃口,吃下去难以消化,整天肚子胀胀的。 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湿邪。而对付湿邪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洗热水澡。 进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会把洗热水澡这个习惯给排除了,觉得夏天要洗冷水才够清凉。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热水洗澡就显得更有必要,而且洗完以后身体会觉得神清气爽,并不会觉得出汗难受。 9.伏天开空调,26℃最合适 空调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内外温差过大。虽然人体有一定的体温调节能力但这个能力是有极限的。 专家建议,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夏天星然可能出现38℃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是一天中大多数时间的温度都在35℃以下,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

“心静自然凉”——调整心态 先秦时,人们便总结出了一套办法,《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是这样说的:“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显然,这里的“使志勿怒”是其核心:夏天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动辄生气发怒。“内经”这句话,也是后人过夏天的一大行为准则,通俗说来,就是“心静自然凉”。 元代养生家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中称,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说白了就是通过调整心态,修身养性,做到心静自然凉。 “心静自然凉”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便直言做不到。他在被贬到湖南永州时,夏夜酷热难忍,无法入眠,半夜索性起来登楼纳凉,曾写下《夏夜苦热登西楼》诗:“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意思是,想要我以心静战胜炎热,实在毫无希望。 为了适应炎热,古代民间首先提出了“纳凉”概念。“纳凉”,又叫“乘凉”。如何纳凉?不同时代有不同选择,但蔽日遮阳,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降低体表温度是最普遍的方法。如唐代,人们喜欢搭凉棚以避暑。尽管凉棚并不是唐代的发明,早已有之,但长安人在用凉棚避暑上更有创意。明高濂《四时幽赏录》记载了不少古人的“夏时逸事”,“避暑凉棚”说的就是当时京城人的纳凉现象:“长安人每至暑月,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为避暑会。” “避暑会”,有点像现代的户外“纳凉晚会”,到宋代依然很流行。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是月巷陌杂卖”条,北宋“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但“避暑会”应该是古代“有钱人”的纳凉方式,民间则大多是在树下搭个简单的凉棚,或到洞穴等阴凉、低温处避暑。俗话所说的“大树底下好乘凉”,正是古人避暑的经验总结。 “大暑赏荷”——亲水避暑 “亲水”,是现代人纳凉避暑的首选之一,古人也不例外。古代南方人最亲水,如明清时的苏州人,便喜欢水上纳凉。清顾禄《清嘉录》“乘风凉”条称:“纳凉,谓之乘风凉。或泊之胥门万年桥洞,或舣棹虎阜十字洋边,或分集琳宫梵字水窗冰榭,随意流连……” 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六月”条,时临安(今杭州)人,有六月初六到西湖边集体纳凉的风俗:“是日湖中画舫,俱舣堤边,纳凉避暑。” 古人水边纳凉还往往与赏荷结合起来,而“大暑赏荷”更是古人过三伏天的习惯,正如宋代诗人苏东坡《夜泛西湖》中所描述:“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到明代,大暑赏荷之风则以苏州为盛,盖过了杭州。苏州人把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当成荷花的生日,这一天坐船赏荷最为壮观。据《清嘉录》“荷花荡”条记载,荷花生日那天,“画船萧鼓,竟于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 古人亲水的方式还有很多,如“浸伏”也是一种纳凉风俗:三伏天要到江河里洗冷水浴,祛除暑气热毒,以少生疮疖和热病。东晋炼丹家葛洪的“浸伏”最出名,《四时幽赏录》“入水避暑”条就记载了他的故事:“葛仙翁每大醉,夏炎热,入深水底,八日乃出,以能伏气故耳。”

三伏天作为一个独特的时令,在古代形成了“冰、饮、食、洗、息”等主要习俗活动。 冰,即用冰及颁冰。 富豪们一般举办冰宴,在民间以食用冰镇食品为主。 饮,指饮茶喝酒。 每逢三伏,古人以清凉饮料避暑。在农家亦有“斗酒会”。茶是解暑的最佳饮品。一杯热茶喝下去,虽然会出一身汗,但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的清凉。 食,指吃东西。 伏天吃面条的民俗早在三国时期已有。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 洗,指洗濯沐浴。 伏天出汗较其他时节要多,洗浴亦是情理之中。 息,指休息。 人们为了战胜酷暑与疾病,遂有“闭伏”之说。俗话谓之“歇伏”,即人们呆在家里不随便出门以防晒。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首先,夏季太阳高高挂在天顶上。每年的夏至那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时的北半球获得的阳光最多,太阳高度角最大。 其次,夏季的白天比黑夜长。白天时间长,阳光照射时间也长。 再次,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之一。 什么叫伏天 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金、水。由秋到夏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都是“生”的关系,唯有从夏到秋特殊,是“火克金”,金不敢出来。所以要潜伏一段时间,因此称“伏”。 伏天怎么计算 伏日有三个,所以叫做三伏天。这每一伏各占十天,即:初伏(头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中伏(二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末伏(终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 “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每年立秋日及其后两天如果出现庚日,中伏就为十天,否则为二十天。所以大多数年份中伏都为二十天。相应地,大多数年份三伏都是四十天。 自入伏至出伏相当于阳历7月中旬至8月下旬,正是我国夏季最热时期。中伏、末伏,温度尤高,有“热在中伏”的说法。 什么叫庚日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为一个循环,故称60花甲子。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夏至开始,数到三个庚日就是初伏的第一天。由于夏至与第一个庚日之间的天数每年都不一样(每年的天数都不是10的倍数,所以,庚日并不是固定的日期),故“三庚”的天数也不是固定的,为20~29天之间(假如某年的夏至日是辛日,也就是庚日的第二天,那么要过29天才到第3个庚日,而假如某年的夏至日就是庚日,那么只需再过20天就到第3个庚日了)。

(1)传统根据干支纪元日推算伏天开始时间的算法 在传统意义上的一伏、二伏、三伏开始时间计算,而我们所说的初伏、中伏、末伏,其实就是所谓的一伏、二伏、三伏。传统意义上都是根据干支纪元日推算得出数据,比如初伏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每10天为一个庚日),此后没个10天为1个伏天,如果遇到夏至到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那么二伏将会有20天,一伏、三伏保持10天不变;如果夏至到立秋之间只有4个庚日,那么二伏就是10天。也就是说,三伏天每年的天数其实并不一样,有的是30天,有的年份是40天。 而根据这个算法,推算出今年夏至之后第三个庚日是7月12日,所以今年“一伏”开始时间是7月12日,一伏10天到7月21日结束;所以“二伏”将会在7月22日开始,而今年夏至(6月21日)到立秋(8月8日)之间恰好有5个庚日,因此今年的二伏(中伏)有20天,也就是到8月10日结束;8月11日便是今年三伏(末伏)开始的时间,直到8月20日“三伏天”全部结束。紧接着便要过一段“秋老虎”的日子。 (2)全新的根据公式计算入伏开始的时间 简单来说,这个公式是这样的: 1、数字是偶数的年份,用数字21-年份的后两位数字÷4,然后取整数就是入伏的日期。 2、数字是奇数的年份,用数字21-年份后两位数÷4,然后取所得的整数+5,所得的数字便是入伏的日期。 3、因为每年的入伏区间在7月11-7月20之间,如果用公式得出的结果小于或大于这个区间,就应该减去10或者加上10,以使最终数字为入伏区间内的数字。 举三个例子: 比如说今年2019年,就是用21-19÷4=17,因为2019为奇数,所以要用17+5=22,但是22这个数字是在7月11-7月20之外的数字,因此要减去10,所得的结果就是22-10=12,于是确定2019年入伏日期为7月12日。 再比如去年2018年,用21-18÷4=17,2018为偶数,不用加5,所得数字17也在7月11-7月20这个入伏区间,所以得出2018年入伏日期为7月17日。 最后比如2020年,用21-20÷4=16,2020为偶数也不用加5,所以2020年入伏日期为7月16日。 用这个算法百试百灵。 (3)入伏后,怎么计算这一年的三伏天是30天还是40天 入伏之后,这一年的三伏天为30天还是40天,也可以通过入伏时间推算,比如入伏在7月18日以及7月18日之后开始的,那么当年的三伏天就总共有30天,也就是二伏有10天;如果在7月17日以及7月17之前进入初伏,那么当年的“三伏天”就有40天,也就是二伏有20天。 用这种方式来计算,2019年的入伏天是7月12日,也就是一伏为7月12;往后推10天,第11天为二伏的开始,也就是7月22日开始进入二伏;2019年中伏(二伏)有20天,那么三伏的开始便是8月11日。

2019年有几个中伏:2个 2019年有两个中伏,也就是闰中伏,2019年的中伏有20天。 按照我国传统的推算法,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两个庚日之间相隔十天,初伏到中伏固定为十天,但是,由于有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规定,所以中伏到末伏就有10天和20天这两种情况,于是出现了有的年份有2个中伏的情况。 2019年中伏时间:7月22日—8月10日 中伏第1天2019年7月22日 中伏第2天2019年7月23日 中伏第3天2019年7月24日 中伏第4天2019年7月25日 中伏第5天2019年7月26日 中伏第6天2019年7月27日 中伏第7天2019年7月28日 中伏第8天2019年7月29日 中伏第9天2019年7月30日 中伏第10天2019年7月31日 中伏第11天2019年8月1日 中伏第12天2019年8月2日 中伏第13天2019年8月3日 中伏第14天2019年8月4日 中伏第15天2019年8月5日 中伏第16天2019年8月6日 中伏第17天2019年8月7日 中伏第18天2019年8月8日 中伏第19天2019年8月9日 中伏第20天2019年8月10日 中伏防暑养生注意事项 不要喝过多饮料 饮料是不能代替水的,特别是在夏天。因为这个时候人体的排汗量和水分蒸发量都大大增加,如果只喝饮料,不喝水,尿液中的代谢物质不能很好稀释,晶体沉积,很容易会形成结石。而且长期摄入含糖饮料,容易变胖。 不要大量喝绿豆汤 绿豆汤具有很好的防暑降温的作用,但是绿豆汤比较寒凉,对于那些本身体质比较寒的人,喝太多绿豆汤,会导致他们症状加重,甚至会引发其他疾病。另外,女性在经期也最好不要喝绿豆汤。 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 虽然呆在空调房中会让我们感觉非常凉爽,似乎与外面的高温隔绝了。但是如果呆在空调房里时间过长的话,会引起浑身酸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空调病”。所以我们在享受空调带给我们凉爽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不要超过10℃,并且要注意通风。 外出避免高温时段 上午十点到下午的四点是一天中最为炎热的时段,尽量不要外出。即使一定要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晒的措施,同时尽量选择有树荫以及遮蔽的地方行走。 不要冷饮不离手 冰淇淋、冷饮适当吃解暑,大量吃会伤身。长期过量的冷食物进入胃,会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粘膜层变薄,出现粘膜水肿和糜烂。且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快,血管处在扩张状态,突然食用冰饮,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引起血压波动,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三伏贴和三伏灸,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在三伏天时,主要用于冬病夏治。 三伏贴主要是用调好的药物贴在特定的穴位上,用来影响、调整人体的磁场,让人体激发自身的修复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三伏灸,除了有三伏贴的作用特点之外,其自身具有更大的能量。艾灸疗法的特点是从身体内部祛病缓疾,通过温热疗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通经舒络,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调整机体的神经、内分泌、血液循环、消化吸收等功能,从而改善脏腑衰竭、营养不良、毒素堆积等情况。 当然,艾灸能起到作用的前提是必须用艾来灸,艾热之热,非其他发热的东西所能比拟。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在三伏天时进行中药贴敷治病的方法。具体做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贴上有刺激性的药物,以达到灸治的效果。不同于艾条和艾炷灸,这种方法是不用火的,又名天灸、冷灸。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力,起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由于三伏贴即贴即用,操作简便,坚持贴敷疗效显著,故而深受广大养生爱好者的青睐。 么是三伏灸 三伏灸,一言以蔽之,就是在三伏天进行养生艾灸治病的方法。全称为三伏天养生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冬病夏治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三伏天时气温最高,正巧是大自然阳气最强、阴气最弱的时候,人的皮肤毛孔张开、体内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此时使用艾灸疗法,既有利于药物的快速渗透和进入,又可借助炎热的气候环境、驱除体内的阴寒之气。 2019年三伏灸黄金时间表 1、伏前调理灸 (1)时间:2019.6.17日-2019.7.1日 (2)功效:排毒祛寒湿 2、伏前培元灸 (1)时间:2019.7.2日-2019.7.11日 (2)功效:培补元气 3、初伏灸 (1)时间:2019.7.12日-2019.7.21日 (2)功效:大补阳气,增强免疫力 4、中伏灸 (1)时间:2019.7.22日-2019.8.10日 (2)功效:症状调理 5、末伏灸 (1)时间:2019.8.11日-2019.8.20日 (2)功效:症状调理 6、伏后固本灸 (1)时间:2019.8.21日-2019.8.30日 (2)功效:补肾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