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4注册登录网_为何把最热的时节叫做“伏”?

文章目录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首先,夏季太阳高高挂在天顶上。每年的夏至那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时的北半球获得的阳光最多,太阳高度角最大。

其次,夏季的白天比黑夜长。白天时间长,阳光照射时间也长。

再次,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之一。

什么叫伏天

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金、水。由秋到夏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都是“生”的关系,唯有从夏到秋特殊,是“火克金”,金不敢出来。所以要潜伏一段时间,因此称“伏”。

伏天怎么计算

伏日有三个,所以叫做三伏天。这每一伏各占十天,即:初伏(头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中伏(二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末伏(终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

“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每年立秋日及其后两天如果出现庚日,中伏就为十天,否则为二十天。所以大多数年份中伏都为二十天。相应地,大多数年份三伏都是四十天。

自入伏至出伏相当于阳历7月中旬至8月下旬,正是我国夏季最热时期。中伏、末伏,温度尤高,有“热在中伏”的说法。

什么叫庚日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为一个循环,故称60花甲子。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夏至开始,数到三个庚日就是初伏的第一天。由于夏至与第一个庚日之间的天数每年都不一样(每年的天数都不是10的倍数,所以,庚日并不是固定的日期),故“三庚”的天数也不是固定的,为20~29天之间(假如某年的夏至日是辛日,也就是庚日的第二天,那么要过29天才到第3个庚日,而假如某年的夏至日就是庚日,那么只需再过20天就到第3个庚日了)。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