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孔雀舞是我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达、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其中以云南西部瑞丽市的孔雀舞(傣语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 西双版纳素称“孔雀的故乡”。这里温和湿润的气候和美丽的自然环境,成为孔雀繁殖的宝地。傣族人民也就很早有饲养孔雀的习俗,他们视孔雀为吉祥的象征,对孔雀极为崇敬,还喜欢把孔雀比做美丽而善良的公主。孔雀是傣族人民精神的象征,所以他们热爱孔雀,并善于摹仿孔雀的动作跳舞,借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后汉书》记载:永宁元年 (公元120年),傣族的首领曾向东汉皇帝献过许多乐舞和杂技,证明早在1000多年前,西双版纳就已是一个歌舞之乡。 相传在1000多年前,就有过一位美丽善良的少女为傣家先人跳孔雀舞的故事。从前,在西双版纳还有专为封建领主跳孔雀舞的村寨,称“孔雀寨”。孔雀舞既用于娱乐,也用于敬佛和祭祀活动。至今在西双版纳各个村寨里,都有跳孔雀舞的能手,他们多在节日或群众娱乐时跳起孔雀舞。 孔雀舞可一个人跳,也可多人合跳。传统的孔雀舞有孔雀独舞、双孔雀舞、集体孔雀舞、大型孔雀舞、孔雀会、孔雀舞剧等。逢年过节,人们常在村寨的空地上跳孔雀舞。大型的集体孔雀舞,经过传授、发展并创造提高后,还被搬到舞台上表演。“孔雀会”则是节日里有组织的群众自娱性的群体孔雀舞。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孔雀舞,其基本动作和步法都是摹仿孔雀的走路、漫步、飞跑、展翅、抖翅、亮翅、拖翅、蹬枝、扒地、戏水、嬉戏、开展、飞翔等优美姿态和动作。丰富的舞蹈动作语汇,把金孔雀美丽的形象、善良的性格和高雅的精神,都逼真地、艺术地再现出来。 为孔雀舞伴奏的传统乐器是象脚鼓、铓锣和镲,现代的孔雀舞又加上管弦乐器伴奏,其音响刚柔俱备,气势非凡。 西双版纳的各种孔雀舞,始终以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表现善良、温柔、健美的特点,展示了西双版纳人勤劳、善良、和蔼的优秀民族性格和他们幽雅快乐的生活。
日期 : 2020 › 05 › 20 › 1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傣族的泼水节其实就是傣历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是傣族人最欢乐的年节,丰富神奇的活动内容,也吸引着国内外无数游人。 泼水节在傣历年六日 (约公历4月中旬)举行。节前家家户户修盖房屋,缝制新衣,酿酒、舂粑粑,杀猪宰鸡,人人都洗身,做好各种准备。 泼水节一般为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除夕,是送旧岁的日子,常有划龙舟、放高升等传统节日活动。第二天 (或加上第三天)为空日,它不属于旧的一年,也不属于新的一年,而是旧年和新年之间的空日子,所以,这一天(或两天)人们可自由安排活动,或休息,或打猎,或做其他事情。 泼水,这是泼水节最主要的传统活动。人们相互泼水,相互祝福。傣家人常说:“一年一度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泼水时人人一只手拿着盛水的小盆、小桶或陶罐,另一只手用一把花束或绿叶树枝,不时蘸水洒向自己的亲明好友。泼水也是青年男女交流感情的好时机,他们个个穿着漂亮的节日盛装,不约而同来到泼水场地。男女青年互相泼水,互相嬉戏,洒水声和欢笑声交汇在一起,传递着青年们真挚的友谊和爱情。中老年人也和青年们一样欢乐,他们用圣洁的节日之水相互淋洒,以示相互祝福。 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还进行多种传统的娱乐活动:青年男女要进行丢包求偶活动;人们还要在澜沧江上进行龙舟竞渡;跳优美动人的孔雀舞和雄壮潇洒的象脚鼓舞;在开阔地上放高升、放孔明灯…… 放高升,这是燃放自制的土火箭。节日前夕,泰上人们便在广场上用竹竿搭起一座座高升架,再用大竹筒装上火药,制成土火箭,然后将火箭拿到佛寺敬过佛,再拿回广场,装到高升架上。放高升时,两个小伙子登上高升架点燃“火箭”,顿时,“火箭”便喷着白烟,呼啸着升上蓝天。 孔明灯,这是首先用竹篾编扎成一个椭圆形竹架,然后,用48张韧性纸糊成一个巨大的灯笼,高约7米,直径约20米。其实孔明灯不仅是灯笼,它具有气球和礼花的性能。放飞时,人们在灯笼下方的进气口燃起柴火,让烟气熏入进气口,热气充满灯笼而膨胀,并产生升空之力。 现在的泼水节,依然保留着原有的既古老又为傣家人所喜爱的活动形式,而且还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如文艺表演、体育竞赛、商贸交易、物资交流等等。西双版纳人常在旅游胜地景洪县曼飞龙佛塔和勐海县景真八角亭前欢度这一盛大节日。他们在塔亭同辉的仙境般的地方过节,别具情趣。国内外的许多贵宾与游人都曾到此与傣家人共度欢乐的泼水节,与傣家人结下了长存的友情。
西双版纳各民族的服装穿戴各具特色,最富有特点的要数傣族妇女的服装。或许是世界上最美观、最清秀、最朴实、最贴身、最大方、最简洁的服装了。 系银带是傣族妇女的传统习俗,凡妇女都备有银腰带,家里生了女孩子,父母亲必定为她备一条银腰带。凡少女都系银腰带,到成婚时,银腰带便做为嫁妆陪嫁去婆家。 从前,这里的贵族妇女的服饰比一般妇女的服饰更加华丽,不仅常系金色或银色腰带,华贵的筒裙上还绣有更多的花色条纹,以显示她们的身份和地位。 西双版纳男子常穿白色或青色衣裤,上身是大襟或对襟小袖衫。下身穿长裤,裤脚较窄。头缠白布巾,腰系青布带。天冷时便披上毛毡,蒙住头,露出脸部。他们习惯赤脚,一年四季不穿鞋袜,无论行走或劳动都是赤脚。 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妇女一般都穿对襟上衣,下穿百褶短裙。关于哈尼族和傣族妇女衣裙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傣、哈尼兄弟二人,傣是哥哥,哈尼是弟弟。兄弟俩长大成人后,相约分家过生活。傣和哈尼哥弟俩的妻子,是一对向来友爱相处的好妯娌,她们曾在一起织了很多做衣裙的花布。当分家分到做上衣的布料时,一向和蔼谦让的嫂子,便把多的布料让给弟媳,短一些的分给她自己,所以,后来傣家妇女总是穿用料较少的短而紧身的上衣,而哈尼族妇女总是穿用料较多的又长又宽大的上衣。在分做裙子的布料时,一向懂礼貌的弟媳也以礼相让,把长的布料让给嫂子,短的布料留给自己。所以,后来傣家妇女总是穿较长的裙子,而哈尼族妇女总是穿较短的裙子。 西双版纳其他少数尼族的衣着,也都色彩款式各异,如布朗族妇女爱穿长裙,基诺族妇女爱穿短裙。男子们的服饰较女子的色调简单一些,但式样各异,上衣有对襟的,也有向左右不同方向扣的大襟衣;下身有宽口长裤,也有长脚裤;头部多缠白色或彩色头巾。 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西双版纳服饰,正是少数民族人民传统的审美观和聪慧才智的体现。
竹楼,顾名思义,是以竹为材料建造的房子。傣族竹楼是一种古代干栏式建筑,外形像一只跃跃开屏的金孔雀,它以“金鸡独立”的舞姿站立于翠竹绿林之中,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在蓝天绿地之间。 傣族竹楼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转进为长形大房,用竹篱隔出主人卧室并兼重要钱物存储处;其余为一大敞间,屋顶不甚高,两边倾斜,屋檐及于楼板,一般无窗。若屋檐稍高则两侧开有小窗,后面开一门。楼中央是一个火塘,日夜燃烧不熄。屋顶用茅草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制成。建筑极为便易,只须伐来大竹,约集邻里相帮,数日间便可造成;但也易腐,每年雨季后须加以修补。 相传竹楼的发明人和创建者,是古代青年帕雅桑目蒂。有一天,下起大雨,帕雅桑目蒂偶然见到一只卧在地上的狗,雨水顺着密密的狗毛由上而下流淌,而狗身上却又不存水。他由此受到启发,先试造了一个坡形的狗头窝棚。后来,天王神帕雅英变成凤凰飞来,不停地向他展翅示意,让他把屋脊建成人字形;凤凰又向他摇头晃尾,示意屋子的两侧要用东西蒙好,才能为人们挡风遮雨。帕雅桑目蒂便依照天王神的旨意为民造房,终于建造出如金孔雀站立般的傣家竹楼。 另一个传说是,有个名叫岩肯的傣家青年,为让傣家人能住上舒适的房子,他请了99位老人一起商量了99天,还没设计出来。这时,三国蜀相诸葛亮来到这里,岩肯向他请教。于是傣家竹楼就像顶支撑着的大帽子,晒台像帽冠。各种传说,说明傣家竹楼来之不易,说明舒适的竹楼是聪明才智的傣家人世世代代辛勤劳动的结晶。 西双版纳盛产品种繁多、质地良好的竹子,易于供用户就地取材。竹楼用的竹料很多,仅大柱子小往子就要用几十根,有的还要用百根之多。竹楼,名副其实,它的梁、柱、墙板以及连接各部分用的篾钉、楔子及其它所有部件,全部用竹料制成,用以组合连接成完整的竹楼。傣家人精心设计建成的竹楼,既别致、美观,又很实用。 傣族竹楼的每一个部件,都有各自的名称,它们各代表某种性别或代表某种动物肢体。如楼室侧面的矮柱子代表女性,中间较大的柱子代表男性。有人盖竹楼时,还为女柱、男柱盛装打扮,以示对柱子的崇敬。屋脊是“麻雀尾”之意,屋角是“鹭鸶翅膀”。 过去傣家人的等级、辈份之别非常严格,表现在居住上,不同等级、不同辈份的人所居住的竹楼就有明显的区别。凡是长辈居住的楼室的柱子,不能低于6尺;楼室比楼底还要高出6尺;室内柱梁结构无人字架,显得比一般楼室宽敞、整齐;竹楼的阶梯则要建9级之多。有的还在竹楼上再搭一个小阁楼,使用更加便利。儿子辈的竹楼,比父辈的竹楼档次就要差一些。比如在建造高度上,要矮下几尺,不能超过或与父辈竹楼高度相同。
怒族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一带怒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流传于贡山县丙中洛乡的怒族聚居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延续三天。节庆活动包括祭祀仙女洞并迎接圣水、歌舞求福、体育竞技等。关于仙女节的由来,这一带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阿茸是吉木得村的美丽、聪明姑娘。她织麻时,因见蜘蛛在屋檐下凌空结网,便萌生了在怒江上架设竹篾溜索桥的主意。她还在高黎贡山的悬崖上凿出山洞,引来山泉供人畜饮用和灌溉农田……于是,吉木得村和附近村寨的人都称赞她是天上下凡的仙女。 邻村头人早就对美貌、聪慧的阿茸姑娘垂涎三尺了。他不断派人上门说亲,都被阿茸拒绝了。为躲避头人的抢婚强娶,阿茸只得逃入高黎贡山的一座岩洞里。头人听说后,恼羞成怒,竟指使家丁放火烧山。从此,阿茸姑娘再也没有从洞里出来——她坚贞不屈,最后变成了山洞里的一尊石像,一股清泉从她身上汨汨流出来,滋润着山下的村寨。 纪念阿茸姑娘,每到农历三月十五日她遇害这一天,怒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缀有鲜花的节日盛装,来到仙女洞前祭祀。祭祀时,主祭者点燃起松烟,打鼓诵经,众人皆叩头敬礼,祷告仙女佑安祈丰。祭毕,人们在洞前野餐欢饮,唱歌跳舞,互祝吉祥。青年男女则身穿节日盛装,前往一个空旷的地方进行射箭比赛。同时,举办各种物资交流集会,吸引当地各民族群众前来购买。晚间,青年男女们燃起篝火。在篝火旁,他们对唱情歌、欢快地跳舞,通宵达旦。 三天的节期结束后,人们还要用竹筒盛满从仙女石像流出的泉水,带回家去,给未能前来的亲人饮用,以祈福纳吉。 随着时代的发展,祭祀仙女仪式已渐渐淡化,歌舞求福和体育竞技成为仙女节的主要活动内容。
“刀杆节”,是云南傈僳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体育节日。时间是农历二月初八。刀杆节是流行于泸水、福贡及保山一带。 “上刀山”、“下火海”是节日中最扣人心弦的表演。 刀杆节在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但是,节前一天的傍晚,身穿节日盛装的人们,便在芒锣声中拥向刀杆场了。这时,广场四角烧起了四堆熊熊篝火;广场中央,烧着了粟木炭火堆。在观众的喝彩声中,几位慓悍的傈僳族壮汉,袒露胸臂,赤着双脚,跳进了场中央,准备表演“下火海”。他们先祭天祀地,绕火而舞,并向乡亲们拱手施礼。 “上刀山”也叫“上刀杆”。首先是扎立刀杆。竖立起的刀杆就象笔直的“天梯”,着彩装的勇士用双手双扣住上面的刀刃,再将光脚板踩在刀梯上,一步步向上攀登。有的勇士还在刀杆端表演各种倒立等高难度动作,祝贺节日愉快,祝愿人们健康幸福美满。 “下火海”表演开始了。他们时而鱼贯向炭火堆上疾驰而过,时而在火堆上翻滚跳跃,忽而起脚一踢,在夜色中飞起一道火瀑,忽而又跷起脚掌一勾,火柱冲天,火堆溅起了无数红红的火星。不一会,在炭火烟灰的笼罩中,他们一个个用双手捧起火炭,闪电般地往自己脸上搓擦。只见那一个个炭火团,在他们手中翻滚着……四周的人群见此惊险表演,立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关于刀杆节的来历,傈僳人中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汉族和傈僳族都是一母所生的兄弟,汉族大哥用石桩号定了一片土地,傈僳弟弟则用草绳围山,也号了一片土地。谁知后来一场山火烧过,石桩依旧,草绳则被烧得无影无踪了。傈僳弟弟认不出自己围的土地,只好来到边境的深山野岭。他们用弩弓猎取鸟兽,割取山蜂酿制蜂蜜,刀耕火种,种玉米为生……他们的日子本来就过得十分艰难,谁知后来又遭强虏侵犯边境,无力抵抗的傈僳人惨遭杀戮,生灵涂炭。 于是,朝廷派兵部尚书工骥率兵前往御敌,很快就驱逐了入侵者。为了安边固土,王尚书派人把那些躲入深山的傈僳人家迁于一处,聚居成村,传授内地先进的耕作技术和饲养牲畜、护育山林的方法,使傈僳人过上了有吃有穿的太平日子。 后来,奸臣上书禀奏皇帝,诬陷王尚书在边境组织边民练武,大有拥土自立、反叛朝廷之意。皇帝听信奸臣谗言,命令王尚书速回朝廷听候发落。就在农历二月初八这天,奸臣假意设宴为王尚书洗尘,却在酒里下了毒药,将王骥害死。 噩耗传到傈僳村寨后,男女老少无不捶胸顿足,义愤填膺。他们发誓要以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勇气,为王尚书报仇雪恨。从此以后,傈僳人便把二月初八这天定为自己民族的节日——刀杆节。
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是纳西族摩梭人的聚居区。从这里向东望去,屹立湖边的一座海拔3,700多米的大山,酷似一头雄伟的狮子。它头朝东,尾朝西,昂首静伏,俯视着泸沽湖。于是,当地人称之为“狮子山”。 狮子山海拔3770米,是泸沽湖四周最高的山峰。狮子在摩梭语称“格姆”,摩梭人把格姆山神化,看作是女性的化身,顶礼膜拜,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五日,全民祭祀女神,作为隆重的节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在摩梭人的传说中,狮子山是名叫“干木”的女神山。干木女神很善良,她经常骑着白色的骏马 (一说骑鹿)外出巡游。她不仅护佑这一带的人畜兴旺,五谷丰收,还特别赐予妇女们体壮貌美,婚姻幸福和子孙繁衍。 干木女神有许多男朋友,附近的男山神都是她的好朋友,并受她的管辖。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是干木女神的节日,各地山神都要前来聚会和欢娱。于是,远近几十个村寨的男女村民,都呼群约伴去狮子山下朝拜女神,并祈求她的保佑和赐福。 纳西族摩梭人的善男信女,来到了狮子山下的女神庙前。在喇嘛主持下,一个个家族便在地上摆上各种供品,烧起一堆堆松枝,白烟袅袅升空。这时,人们往火堆洒上作为献祭的蜂蜜、白酒、牛奶和鲜花,虔诚地向于木女神顶礼膜拜。祭毕,他们便在草地上围成一个个圆圈,烧起篝火,煮酥油茶。吃野餐,唱调子,跳锅庄舞,以及举行赛马、打秋千等娱乐活动。随后,人们还要绕狮子山转一圈,以祈吉祥,这叫“转山”。 在尽情的游玩娱乐中,纳西族摩梭人青壮年男女自由地寻找自己喜欢的伴侣,彼此对唱调子,倾诉衷情。待夜幕降临后,他们便成双成对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就地露宿和交欢。 这是中国保留着比较完整的早期对偶婚和群婚残余的一个民俗节日的剪影。
在纳西族民间,如果青蛙跑进家中来,人们会将其送走,而不加以伤害。一般认为这是纳西族先民把青蛙当祖先灵魂及神灵的表现,纳西族民间流行的神话故事,也常常把青蛙视为纳西族的祖先: 相传很久以前,一只神蛙娶了一个美丽的纳西女人为妻。一天,妻子发觉自己的青蛙丈夫变成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勇士,便悄悄盗走他的蛙皮,并要求他把蛙皮烧掉,不要再变回青蛙。丈夫答应了妻子的要求,并嘱咐她:烧蛙皮时要虔诚地发誓:“祝愿人间智愚各等,贫富均衡。”准知妻子一高兴,在烧蛙皮时竟错说成:“祝愿人间智的更智,愚的更愚;祝愿人间富的更富,穷的更穷。”从此,人间便有了富人和穷人、聪明人和愚蠢人。 还有一个神话故事是,天神要把智慧之水遍赐人间芸芸众生。然而,却被乌鸦传错了话,让人独个喝光了智慧水。等着分享智慧水的百鸟和千兽见智慧水被人喝完了,立刻愤怒地扑上去,把人身上的毛都拔光了。当着禽兽准备对人下毒手时,青蛙悄悄地舔干碗底残留的智慧水,随即灵机一动,指着河水说:“智慧水不是被人喝掉的,而是倒进河里了。”它说完便装着要抢喝河水的样子,“ 嗵”一声跳进河里,从而引开了百鸟千兽,解救了人类。 从此,纳西人将青蛙视为有恩于人类的智慧、善良的生灵。他们不准伤害青蛙,更不准吃青蛙肉,而且把它作为吉祥如意的图腾,装饰在披肩上,世代相传,永志不忘。 现代研究认为,纳西族作为一个农牧和狩猎为主的民族,不小心动着一点自然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将进家门的青蛙用一点好酒好茶送走,和祭祀自然神仪式一样,符合纳西族人不小心破坏着自然而求得自然神饶恕的心理。 对于以栽稻种麦为生的纳西人来说,崇拜青蛙这一原始习俗,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皆大有裨益。丽江地区稻麦单产之高,向为云南之冠。
纳西族妇女出门或劳作时,都要在后背披上一块羊皮披肩:它既能御寒,保护衣衫,而用背篓背东西时,又可减轻重物对肩背的摩擦和压力,可谓一举多得。 羊皮披肩的装饰独具特色。披肩的上部缀有两个大圆布圈,上面描花绣锦。下面再横缀一排七个绣花小圆圈,圆心各垂两根白色的羊皮飘带。 对这种奇特的装饰图案,有人认为披肩上部的两个大圆圈,左边代表太阳,右边象征月亮,下面的七个小圆盘则是北斗七星——纳西族妇女以此来作为自己“披星戴月”,日夜辛勤劳作的象征。 关于纳西族的羊皮披肩,在民间和学术界有着多种推测和解释,关于它的神话传说也很多。 关于羊皮披肩的由来,当地流传着一个民间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纳西族居住在湖畔的大山上,过着宁静的生活。一个凶恶的旱魔放出八个太阳,连同原来天上的一个太阳,没日没夜地晒得大地焦枯,人畜无水可饮,众生灵无法生活下去。 这时,一位名叫英姑的纳西姑娘挺身而出。她背披用羽毛做的“顶阳衫”,克服重重困难,请来东海龙宫三王子和三多神。在他们帮助下,她与旱魔大战九天九夜,终于因气衰力竭,倒在地上。最后,三多神造出一条雪龙,吞下七个太阳,变冷后吐出为星星,并将另一个太阳喷冷变成月亮。于是,人间普降甘霖,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为纪念英姑,纳西妇女便仿造了羊皮的“顶阳衫”,缀以月亮和七星图案,世代相传,成了今日的星月羊皮披肩。 关于羊皮披肩的由来,另一种看法认为,羊皮披肩及其装饰图案是纳西族崇拜青蛙的遗风。首先,羊皮披肩以纯黑色为佳,剪裁时要摹拟青蛙的形状来剪裁。其次,纳西人称披肩上的圆圈图案为“巴妙”,意为“青蛙的眼睛”。
白族对洱海之神顶礼膜拜,并留下许多与洱海有关的节日:耍海会…… 耍海会于每年农历八月初五至十二日在洱海举行。届时,大理及附近各地的白、汉、彝、回等民族人民纷纷来到洱海边的临水亭、丰乐亭一带,登上用青松翠柏和彩旗装饰一新的游船,乘船游湖。人们乘船游览洱海的三岛(金梭岛、玉儿岛、赤文岛)、四洲(青沙鼻、大鹳洲、鸳鸯洲、马帘洲)、太平湖等五湖以及莲花曲等九曲,并在饱览胜景的同时,凭吊杀蟒英雄段赤诚。 相传,南诏时期,点苍山的马耳峰下出了一条大蟒。它或潜伏山涧,张口吸气,把人畜吸入血盆大口中,或潜入洱海,兴风作浪掀翻船只,弄得苍山洱海的百姓不得安宁。南诏王召集文武百官商议除蟒办法,文官武将皆策手无束,最后只好张榜招募勇士杀蟒。 段赤诚是点苍山下的石匠,他心地善良,力大无比,武艺高强。他听说恶蟒危害百姓,人人自危,便决心为民除害。于是,他前去应诏,揭下了榜文。他深知只身与恶蟒搏斗,势必有去无回。但为民除害,亦死得其所。于是,他想出了与恶蟒同归于尽的妙计:他手提宝剑,背上捆扎24把钢刀,刀口都涂上了毒药。 这天傍晚,正当恶蟒又在洱海兴风作浪时,段赤诚驾船迎着狂风骇浪冲了上去,挥剑与恶蟒搏斗。当他精疲力竭时,恶蟒张开血盆大口把他吞进肚里了。这时,他拼了全身最后的力气,在恶蟒肚里翻滚着,用手中的宝剑左戳右刺,背上的钢刀更把恶蟒的五脏六腑割得稀巴烂。恶蟒终于被除掉了。岸边的老百姓为了安葬段赤诚,大家纷纷驾船出海,把飘浮湖面的恶蟒尸体拖回岸边,剖开蟒腹,拣出段赤诚的遗骨,安葬在点苍山的马耳峰下。民间传说杀蟒英雄段赤诚救民殉身之后,成为灵帝,和白族的其他两位传说里的民族本主神“建国皇帝”和“保安皇帝”,合称白族“三灵”,永享白族民间烟火祀奉。 为了纪念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们将蛇骨烧成砖头,在段赤诚墓地上建起一座大塔。同时,每逢段赤诚下洱海杀蟒这天,远近百姓便仿效当年驾船抢救段赤诚尸骨,纷纷驾船出海,遂成流传到今天的耍海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