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族民间舞蹈沿袭了国外俄罗斯人的舞蹈特点,主要有踢踏舞、手绢舞、头巾舞和波尔卡舞等,其动作粗犷,节奏明快,舞姿活泼,有着较强的感染力。 踢踏舞。是俄罗斯族民间广为流传的舞蹈,俄语中又称作“阿金诺奇卡”,即单人舞。它是根据跳舞时舞者脚底动作发出的踢踏响声而得名的。跳踢踏舞时,人数不限,可一两个人,亦可几十人。除丧葬活动外,一般节日喜庆、婚礼、家庭聚会及家宴时均可举行。其舞蹈动作特点是:随着舞曲舞者用脚跟、脚尖或脚掌的某一部位击地,发出踢踢踏踏的清脆响声;上身动作很少,或保持平衡不动;双手无什么特殊动作,有时抬起,或自然下垂,或交叠于胸前。踢踏舞音乐比较明快,脚和腿的动作变换多样,其踢踏之声别具一格,形象地反映了俄罗斯族人欢乐、开朗、豪爽、奔放的性格。 手绢舞。是俄罗斯族民间妇女传统舞蹈。手绢舞多在节日喜庆、婚礼或家庭聚会时举行,妇女们手持手绢,随着乐曲的旋律轻快地跳舞。其动作特点是:舞者时而一腿单跳,另一腿在前面左右摇摆,用脚尖点地;时而以双腿交换,脚尖着地。有时做双腿轮换高抬的动作,向前、向右跳动。舞者双手轻轻摇动手绢,有时双手插腰。手绢舞节奏明快,用手风琴伴奏,表现了俄罗斯族妇女体魄健壮和温柔细腻的性格。 披巾舞。是俄罗斯族民间妇女传统舞蹈。俄罗斯族妇女平时大多身披一种带穗的大印花围巾,披巾舞即用这种围巾做道具。在手风琴的伴奏下,跳舞的妇女们双手各持披在肩上的披巾的一角欢快地起舞。披巾舞可单人跳,也可男女对跳。男女对跳时,男子下蹲,轮换踢左右脚,女子则围着男子踩着舞步跳一圈。披巾舞的舞曲节奏和舞步都比较欢快,表现了俄罗斯族妇女欢乐和无忧无虑的性格。 波尔卡舞。是俄罗斯族民间传统舞蹈。这是一种集体舞,多在婚礼、节庆及大型集体聚会时举行。两人一组,一前一后,面向前方;后面的人依次排成纵队,大家动作一致,边跳边环绕场地转大圈。舞蹈动作特点是: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前者站在后者的右肩前,举起左右手,手腕向后,与后者左右手拉在一起;随着乐曲声,两人同时向左边伸一下脚,再向右边伸一下脚,松开左手,将拉在一起的右手举过头顶;以后面的人为中心,前者转三圈,然后两人相拥转三圈。动作完毕,再重复。波尔卡舞为俄罗斯族大型聚会时的舞蹈,跳舞者众多,动作协调一致,场面宏大壮观,表现了俄罗斯族的民族团结和凝聚力。 手镯舞。俄罗斯族民间舞蹈之一,是一种传统的妇女集体舞蹈。舞蹈时,跳舞的妇女手持手镯列成长队,在音乐的伴奏下,前后左右伸腿跳动。舞蹈中,妇女们手中上下挥动的玉镯,随着节拍在灯光下光芒四射,令观众眼花缭乱。手镯舞动作协调,场面蔚为壮观。伴奏乐器多为手风琴。
分类 : 杏鑫注册代理 › 2693个相关结果 17次浏览
阿肯在哈萨克语中是“歌手”的称谓。阿肯弹唱,是指哈萨克族民间专业水平较高的歌手自弹自唱的演出形式。 阿肯弹唱可分为两种:一是家庭聚会、婚礼喜庆活动中,阿肯手持冬不拉自弹自唱;另一种是在各地区草原上,一年一度的哈萨克族文艺盛会上演唱。 在哈萨克族聚居的伊犁、塔城、阿尔泰、巴里坤、木垒等草原上,每年秋高气爽的季节,都要举行盛大的阿肯弹唱会。 届时,歌手和牧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携冬不拉,骑马从四面八方而来。弹唱会开始时,年长者或地方领导,要向歌手们和观众致词、致礼、祝贺;当地年长的妇女要向人群中撒包尔萨克(一种油炸面食)、糖果和奶疙瘩等,以示祝贺;有声望的老阿肯登台,用诗歌表达对盛会的赞颂。阿肯弹唱的形式以对唱为主,即双方手持冬不拉即兴编词,边弹边唱。一问一答,以物比兴,借景发挥,以优美的歌词,娴熟的弹奏艺术,折服对手,取悦观众。对唱有二人对唱或四人对唱,也有一人单独弹唱叙事长诗或经典曲目。 阿肯弹唱会一般要持续三四天或五六天不等,结束时,要为评选出的优秀阿肯颁发奖状、奖品。对德高望重的老阿肯,要献上传统的长袷袢。 阿肯弹唱会是哈萨克族人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也是哈萨克族人聚会、经商的大好时机。
维吾尔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凡是来客,不论相识与否,都会受到主人热情的接待。客人入室后,女主人为客人铺好褥子,请客人坐在褥子上,以示对客人的尊敬。坐定后,主人手执洗手壶,请客人洗手。然后,主人铺上餐布。餐布上放满各类糖果、干果、馕等食物,给客人敬上-碗热腾腾的茶。 如果逢瓜果成熟的季节,主人会将各种新鲜诱人的瓜果摆放在客人面前,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给客人吃,让客人尽情享用。如果客人住宿,总是拿出最好的被褥给客人,各家各户都习惯准备多床被褥。如果是贵客或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有条件的家里还要宰羊;条件差一点的也要杀一只鸡,用丰盛的食物招待客人。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父母留下的财产,有一半是客人的”,“好客人来到,羊要下双羔”。按习惯,客人到来,要请来客坐在毡房的正上方。主客互致问候后,主人将食品摆放在餐布上。女主人为在座的人倒上热奶茶。贵客登门,一般要宰羊招待。主人先将要宰的羊牵到客人面前,右腿半跪在地,胳膊搂着羊脖子,恭敬地请客人祝福,客人答完祝词后,把羊拉出去宰杀。一般待客不宰黑羊,迫不得已要宰黑羊时,可以在黑羊身上绑一块白布,表示不是全黑的羊。吃饭、吃肉之前,主人家的孩子提着水壶,拿着接水的盆和毛巾,请客人洗手,吃完之后还要请客人洗手。如果天色已晚,一定要留客人住宿。如果对待客人不周,会被亲邻耻笑。 回族在宴席上要请长辈坐上座,吃饭要先端给长辈。对于贫困之家,尽量给予帮助。即使自己家中有困难,电要拿出一些食物、衣物等,接济更困难者。回族群众远出,无论走到哪里,遇有困难只要找到回民家或清真寺,说明是回族,就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礼貌待客的民族。家里来了客人要先迎上去扶客人下马,让进屋里,然后拿出食品招待。一家来了客人,亲友邻里轮流招待。有条件的家庭要宰羊招待客人,先请客人吃羊尾、羊肩胛骨、羊头,这时客人要把一些肉先分给主人,然后自己再吃,最后要留一些给主人的小孩。客人吃其他食品时,要在碗里留一点,以示主人招待的食品丰盛得吃不完。 蒙古族待客的礼节十分隆重。客人到时,主人要握双手相迎,见面时献酒、献哈达,进屋后敬酒和奶茶。饭熟以后,主人要把餐桌摆上,让客人品尝奶酪、新煮的羊肉、酥油、马奶等,并弹琴唱歌助兴。客人离去,主人要送到地界路边,再敬酒献歌,表达对客人真挚而热烈的感情。蒙古族自古就有互助的优良传统,若有人遭受了天灾,生活陷入困境,全部落的人都要给予帮助,送衣、送粮、送牛羊、木头、绳子、毡帘等。遇有盖房子、丧事、转场等需要多人帮助完成的事,每家人都会来帮忙。帮忙者不取报酬,主人家会招待一顿饭。如果主人家无条件,邻居家帮助主人招待大家一顿饭。
新疆的锡伯族是18世纪中叶被清政府从祖国东北遣来屯垦驻防的,从那时起,英勇顽强的锡伯人民战胜重重艰难困苦,为建设祖国边疆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无论是在西迁以前的漫长历史年代中,还是在西迁以后的艰苦岁月里,锡伯族人民都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口头文学,其中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长诗、民歌、谚语等。 《喜利妈妈的传说》是一则有关锡伯族族源的神话传说。它叙述了远古时候,在东北兴安岭的老林里,有一个以渔猎为主的部落。在一个夏天,大多数人都去围猎了,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守候在山洞里,照看他们的是喜利姑娘。灾难发生了,火山爆发,旱魔到来,围猎的人们再没回来。喜利姑娘在老神仙的指点下,历尽艰难见到了玉帝,在玉帝小儿子海尔堪的帮助下,制服了火山和旱魔,救活了山洞里的人们。这些人的后代子孙就是现在的锡伯人。锡伯人一直把喜利妈妈和海尔堪敬奉为自己的祖先。 《鲜卑兽的传说》讲的是锡伯族先民在兴安岭的一次大迁徙中迷失了方向,在一头神兽的带领下,才渡过难关。这则神话传说反映了锡伯先民的图腾崇拜意识。 《鲜卑兽的传说》讲的是锡伯族先民在兴安岭的一次大迁徙中迷失了方向,在一头神兽的带领下,才渡过难关。这则神话传说反映了锡伯先民的图腾崇拜意识。 锡伯族民间故事非常丰富。劳动间隙,农闲时节,人们总是聚在一起,听“故事奶奶”、“故事爷爷”讲故事。锡伯族民间有口头掸“故事、故事两庹长,南院的奶奶三庹长”,可见“故事奶奶”的肚子里有讲也讲不完的故事。 锡伯族民间故事涉及内容广泛,有机智人物故事,如《秃娃的故事》、《章京的故事》;有揭露“强”者依仗金钱权势欺压百姓的故事,如《巴音员外的故事》、《鹦鹉的故事》、《孔雀》等;有的故事颂扬无私、善良、朴实、勤劳等美德,抨击自私、贪婪、嫉妒、害人的卑劣行为,如《穷姑娘和富姑娘》、《秃鹰》、《三兄弟》、《经商奇遇》、《孤女和黑牛的故事》、《老妈妈和叭儿狗》等。《猎人和妹妹》、《莽古斯女妖》等故事反映的是纯洁善良的人们与恶势力所进行的斗争。 在锡伯族人民中至今还流传着有关人参的故事,生长在东北山林中的人参,被锡伯族人民视为珍宝,称为“百草之王”。故事中的人参被人格化为大姑娘或小娃娃,他们性格各异,神奇可爱,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幸福。人参故事反映的是锡伯族人民西迁以前的生活,它伴随着锡伯民族,千里跋涉,来到边疆,以它独特的魅力,不断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维吾尔族订婚习俗分两步走,即初步订婚与正式订婚两个阶段。初步订婚阶段,维语叫“克其克恰义”。在这段时间内,男方要准备2-3块衣料,一块茶和几包糖等礼物。男方母亲在3-4名妇女陪同下送往女方家,女方家热情招待来客。招待完毕后,男方呈上礼物,表示谢意,并共同商定订婚日期。正式订婚阶段,维语叫“群恰义”。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去第一次彩礼。 聘礼须分别放在若干个托盘中用餐巾包好。托盘数量主要根据男方的经济条件而定。但托盘中必须有下列物品:馕、肉、油、大米、茯茶、冰糖、水果糖、方块糖、饼干、糕点等食品以及2-3套衣料。有的家庭还将给姑娘的金银首饰,作为结婚时聘礼的一部分,结婚前一旦婚事告吹,金银首饰要如数退还。这次男方的父母都要前往,并有亲友邻居等人陪同。陪同去的人数,一般经双方协商而定。结婚时,女方家去男方家的陪同人数也同样要事先商定。 男方家客人到来时,姑娘的父母要在自己家门口热情迎接定亲的客人。客人们应邀进屋上炕就坐。女方家依照传统的程序开始招待客人,首先端来馕、糕点、瓜子、糖果,接着是烤包子、烤肉。客人们一边喝茶吃饭,一边相互攀谈,逐渐将话题引到子女婚姻的问题上。男方父母起身用双手将托盘一一送给女方指点,让在场人观赏,然后说:“虽然我们带的东西不多,但请你们收下,这是我们的心意。”女方父母接受聘礼后,躬身表示感谢。接着男方家人说:“我的孩子长大了,您的女儿也长大了,他们自由恋爱并希望成婚。我们今天为此而来,希望您能把女儿送给我们做孩子,以成全他们。”女方父母回答说:“是啊,孩子们长大了,既然他们彼此中意,我们也没有什么意见,只要他们能幸福生活就行了。”得到答复后,男女双方父母及亲友开始商量婚礼举行日期及有关事项。女方父母将已经准备好的礼单交给男方父母。礼单中一般有两项内容:一是姑娘需要的衣物,这一般是在征求姑娘意见后提出的;二是婚礼当天为招待客人所需的开销。这笔钱称为“阿西苏依”,其数量和质量姑娘无权过问。按旧风俗须给新娘准备9套衣服,一般的家庭要准备5-7套衣服(含一年四季穿用的衣物)。最少也要准备3套衣服,包括一顶花帽、一条头巾、一双靴子和一对金耳环或银耳环。一般经济殷实之家,男方都要置办冬、夏服装l0余套,包括两条头巾、两顶花帽以及水獭皮帽、高级皮靴等等。另外,还要置办一对金耳环、一对金戒指、两个金手镯、一顶金冠和一顶镶金的花帽。二是给女方父母及近亲好友的礼品,主要是送衣料和部分礼品,维吾尔语称“阔云木恰”。三是婚礼那天待客用的物品,维吾尔语称“阿西苏依”。主要包括:牛羊肉、食油、大米、白面、胡萝卜、洋葱、茶叶(砖茶或茯茶)、盐、糖果、柴火等。有的地方则折合成钱,直接交给对方,谓之“礼金”。有些家庭还可要求附带其他聘礼。对女方家提出的婚礼用品和数量,男方当时予以浏览,认为可以,立即就可表态同意;如有异意,便可将礼单带回家去商量后再派人到女方家答复。在婚礼开支和聘礼问题上,男女双方家庭一般都非常慎重,不当场公开讨价还价,以避免不愉快的情景出现。男方回去后,如果觉得女方要求过高,会请人再次赴女方家请求予以酌减;如果女方不答应,男方会请求延缓婚期,以便做进一步的准备。订婚时,青年男女双方都应回避。小伙子不随订婚队伍去女方家,姑娘不会出面招待客人。
按照习惯,柯尔克孜族婚礼首先在女方家举行。第一天,新郎的父母和亲朋好友陪同新郎来到新娘家。来时用两匹大红马驮两只羊,一只是烤全羊,一只是煮全羊。另外还要赶一些牲畜和带些其他礼品。当男方家的迎亲客人到达女方家附近时,新郎的父母和部分客人先走进女方父母家里。女方全家都要出来迎接客人,并招待安顿客人。 稍后,新郎和伴郎才赶到,但不能直接进入新娘的父母家,而是到新娘的嫂子家中,嫂子则出来迎接客人。在女方主人把男方来客招待过之后,要举行“恰西洛恰西德”仪式,即把包尔沙克(用发面制作经过油炸的菱形饼)、奶疙瘩、方块糖、水果糖等食品用口袋装起来,袋口不系,然后用木杆顶到毡房的天窗上,使其自然散开,食品纷纷落地,小孩子一哄而上抢着吃。这种仪式表示婚礼正式开始。 此时,女方家要杀羊宰畜,款待来客。第二天,婚礼进入高潮。男女双方的亲朋好友都来庆贺,热闹非凡。还要举行柯尔克孜族的传统游戏:赛马、叼羊、追姑娘、摔跤等。男女双方父母要交换赠送的礼品。 晚上,新娘来到嫂子家,同新郎见面,并于当晚住在嫂子家中。新郎、新娘在伴郎、伴娘陪同下,坐在帐帘内,宾客坐在外面,用库姆孜琴弹唱歌舞,直到深夜,方才离去。次日,新郎要把新娘带回自己的新房。此时新娘要同自己的家人哭别。新娘的母亲也陪同女儿一起来到新郎家住上两三天,有的甚至要住上一个月。 女方要为女儿准备丰厚的嫁妆,除衣物、被褥和其他生活用品外,还要准备一匹马,马的鞍具、笼头及马鞭一律用银铜装饰,十分考究。用骆驼驮上嫁妆,新娘骑着马到婆家,这匹马则作为嫁妆送给女儿。 婚礼期间,公公和儿媳不能见面,有的在婚后两三天,有的则在一个月后才可见面。见面时,儿媳要戴面纱,毕恭毕敬地向公公鞠躬,等公公说声“玉孜阔热西”(意为“彼此见面”)之后,由嫂子揭开新娘的面纱,公公同儿媳才可以见面。 柯尔克孜族的婚礼按伊斯兰教教规由阿訇主持。除了要按惯例询问新郎新娘是否愿意成婚外,还要由新郎和新娘同时吃蘸满盐水的馕,象征相亲相爱、白头偕老。
俄罗斯族的传统节日较多,下面我们分别作简单介绍。 圣诞节 俄罗斯族传统宗教节日,流行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俄罗斯族多信仰基督教中的东正教派,圣诞节是他们的主要节日之一。不过,由于俄历与公历不同,俄罗斯的圣诞节不在公历12月25日举行,而在每年公历1月7日举行。 节日前夕,教徒和非教徒按传统习俗都要吃圣诞鹅。青年人化装成牛、羊、熊等各种动物,挨家挨户去唱圣诞祝福歌。东正教徒要选松、柏等常青树做成塔形圣诞树,上挂彩灯彩带及各种玩具、礼品。 节日当天,人们身着节日的盛装。晚间,家庭成员团聚时,家家都享用丰盛的食品。饭后,孩子们都能得到大人们分发的礼物,然后去睡觉,大人们则继续欢度圣诞之夜。节日期间,人们还举行各种文娱活动。 伊利亚节 俄罗斯族宗教节日,每年公历8月1日举行。8月份雷雨多,在俄罗斯族接受基督教以前,据说这一天是祭祀多神教的雷神比伦的节日,故在过去民间把此节日视为“雷神节”。后来基督教会曾企图废止这个节日,未果,只得找了耶稣的一位门徒伊利亚来代替雷神比伦的职位,故称“伊利亚节”。俄罗斯族认为8月1日是秋天之始,在此之前禁忌摘苹果。节日这天,姑娘们身穿节日盛装去摘苹果,小伙子们只能在一旁助兴而不能动手。 谢肉节 又称“送冬节”,俄罗斯族传统节日。时间由原来每年公历的2月底或3月初改定为大斋前的一周内举行,节期7天。 按照俄罗斯民间习俗,节期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内容:星期一是迎春日;星期二是娱乐日;星期三是美食日;星期四是醉酒日;星期五是新婿回门日;星期六是姑娘拜访未来嫂子日;星期日是送冬日和宽恕日,人们互相串门,请求对方宽恕自己的言行。旧时,每逢节日,家家都大摆酒宴,因为“谢肉节”过后便是斋戒期。届时,将不能吃荤和饮酒。如今,节日期间祭祀仪式和放纵的酗酒狂欢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们举行游园、唱歌、跳舞、体育比赛等各种文体活动。 春耕节 俄罗斯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底或三月初举行。当冰雪消融,大地返青时,农民们要用黑麦烤制巨型面包,并举行隆重的仪式庆祝春耕开始。春耕的第一天,人们换上干净衣衫,装一口袋面包,带着盐和鸡蛋下地。当耕牛犁出三条垄沟时,主人便取出面包和盐,自己吃一部分,其余的喂牛,然后将鸡蛋埋人土中,以示祭祀大地母亲,祈求风调雨顺,祝愿作物生长茂盛,获得丰收。 报喜节 俄罗斯族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三月上旬举行。三月,预示着春天这个美好季节的来临,人们为此要进行各种庆祝活动。三月四日,孩子们把烤好的百灵鸟形的饼干带到田地里,抛向空中,然后再接住,以示迎春。妇女们于三月九日,将一块亚麻布铺在村外的平地上,上面摆上一个大大的圆面包,请春天母亲享用。姑娘们则用彩纸或花布扎糊成各种小鸟,登上山坡、屋顶、柴垛等较高的地方,用绳子将小鸟拴在折下的树枝上,一边摇曳树枝,一边喜唱迎春之歌。
清朝时期,黑龙江西部的蒙古族每个部落都在自己的草场上放牧,但有时遇到风暴、雪暴,奔跑中的牧群会相混,由于不好辨认,出现许多纷争,于是聪明的蒙古族人,便发明了打烙印。何谓“打烙印”?就是给马打烙印,用烧红的铁烙印烙马的臀部,新毛长出以后,永远保留这鲜明的烙印。有自家的烙印,一眼就能认出是自家的马匹。 蒙古语称打马印子为“塔姆嘎”,蒙古语的原意是畜印的意思。后来随时间流逝,“塔姆嘎”的本意有所转变,引申为图章、分章、玉玺之意。黑龙江省的蒙古族打烙印习俗形成较早,大约在13世纪初即已形成。1984年,在原杜尔伯特旗王府官吏乌尔苏图那苏贝子府,收集到一枚“塔姆嘎”,经考证,蒙族打马印子的习俗至少已有600年的历史。 “塔姆嘎”种类繁多,形状各异,有方形的、三角形的、圆形的以及其他各种形状的,印模的质料有铜的、有铁的,印模的柄上装木质柄,长约四尺,每个“塔姆嘎”都有自己独特的含义。 “塔姆嘎”的造型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形象类。其印迹是日、月、星、火、太极图、古钱、五谷、山、塔、花、草、树、鞍、嚼、镫、弓、箭、锤、杈、锁、元宝、布鲁、葫芦、好日劳、咬故如、乌力吉、奥其尔等各种形象,构成烙印的一大类。 二类是文字类。用蒙古文字来做“塔姆嘎”,古已有之。每枚文字形状印记都有特定含义。如用“图的”一词的词首,原意为万,即“万匹良驹”之意;用“萨日勒”一词的词首,原意为白马,成吉思汗生前骑白马,所以蒙古人视白马为圣洁的灵物,引申为吉祥之意;用“宝莫”一词的词首,原意为亿,引申为亿万畜群;用“巴雅尔”一词的词首,原意为喜,引申为富裕。 三类是数字类。蒙古族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吉祥数字的观念。这种吉祥数字的观念,也融人马烙印中。例如“三”、“七”,以天上的三星、北斗七星来寓意吉祥,用三星和七星的形象来做印模,以此来表示吉利,其意明确。用“五”字,以此来祝愿五畜兴旺。 给马打烙印的部位,一般都是在马的左股骨的中心部位,被烙的地方长出新毛,毛色和原来的毛色不同,所以最容易辨认,清晰醒目。 给马打烙印的时间,多选择在青草发芽的时节。具体时间确定以后,便在指定的草场,燃起干牛粪或木棒篝火,给马打印记。这是草原上的一场盛会,通常由一名烙技娴熟、精通马性、骑艺精湛、德高望重的牧人打印,参加套马的骑手排成一列,然后向他们一一敬酒、献哈达,表示祝贺。待印模在火中烧红,便宣布打烙印开始。
塔塔尔的婚俗别具一格,是先把新郎“嫁”出去,然后再“娶”回来。 为了把新郎“嫁”出去,可以把他们的婚礼放在女方家举行。男方在婚礼的前几天,要把新娘的结婚服和生活用的炊具、食品及自己的“嫁妆”送到女方家。等到新婚之夜,新郎就正式嫁过去了。“出嫁”的仪式也颇为有趣。这天,身着新婚服的新郎在伴郎及亲朋好友的陪同下,坐上马车,有的青年人拉着手风琴,兴致勃勃地唱起流行的“吉尔”(塔塔尔族流行歌曲,曲子固定,歌词即兴编唱),有的吹口哨,有的呼喊,一路上歌声琴声不断,以此来增添欢乐气氛。歌中唱道: 森林里多么欢闹,是百灵鸟在纵情歌唱。 青年人拉起手风琴,歌唱自己的爱情生活。 眉毛黑呀,眼睛黑,眉毛眼睛不分离。 热恋的情人成眷属,甜甜蜜蜜不分离。 歌声、琴声、口哨声和欢呼声伴随着送亲人的队伍来到女方家,女方家的人和客人们要出来迎接,为青年夫妇祝福。女方家这天要宰羊煮肉,准备丰盛的筵席招待来宾。青年人唱歌跳舞进行庆贺。在这天的婚礼仪式上,新娘和新郎要当众饮一杯糖水,以此象征他们的婚后生活像糖水一样的甜蜜,并白头偕老。 婚礼结束后,客人们纷纷离去,新郎却不把新娘领到自己家里,自己反而定居在新娘家。新郎在女方家居住的时间可长可短,一般最少要住一两个月,有的住一年左右,有的甚至要等到生过一个孩子后,再把妻子娶回自己家中。塔塔尔族对女婿是十分热情的,如同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在女方家居住期间,岳父、岳母要拿出最好吃的东西招待女婿,使女婿感到生活在女方家好像生活在自己家里一样温暖。
在锡伯族中,当女方家许亲后,男方家要抓紧进行订婚的各项准备。锡伯族的订婚仪式分两次举行,第一次为“磕空头礼”,即媒人同男方及其双亲,带两瓶贴红的喜酒去女方家,让未来女婿给女方父母及女方家的长辈磕头、敬双盅酒,表示答谢许亲之恩。女方家则准备一顿便宴接待男方家人。第二次为“磕湿头礼”。 男方家择定吉日,事先告知女方家。这天男方和父母、媒人乘坐马车,拉一只绵羊或一头猪,带些喜酒来到女方家,设宴款待女方家人,互相认亲。席间,男方父母、媒人把盏,让未来的女婿向女方父母及至亲跪献衣料或茶糖等礼物,还给未婚妻送一两件衣料,这叫“跪拜宴”。 凡举行过这种仪式,才算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结为亲家。从此,两家经常来往。未婚嫁前,每逢新春佳节,男方都要给女方送件衣料;女方家也给未来女婿送一双女儿亲手缝制的布鞋,表示关系亲密。男方如果改变了初衷,无故连续几年不尽这个义务,便可作为自行退婚论;女方如果反悔婚约,男方可索回所送彩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