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市公路处积极打造美丽乡村生态文明路。 据悉,该局结合各区县地方生态文化和产业发展特点,突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专项整治和公路文明创建”两个重点,强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依托公路两侧原生态植被和农作物、乡村产业园种植物,切实美化路容路貌,并在公路旁制作交通安全漫画,标语和警示牌。集中精力打造安全文明、畅通和谐、花草飘香的美丽乡村生态文明路。 责任编辑:符迪
分类 : 杏鑫注册代理 › 2693个相关结果 17次浏览
石阡的仡佬族毛龙节是以仡佬族民间“龙神”信仰为主的一种民俗活动,活动时段为每年农历大年三十夜至正月十五、十六日,主要活动有“龙”信仰、附属图腾信仰、扎艺、玩技、念诵。 石阡仡佬族毛龙灯,是石阡仅有、国内唯一的特有灯种,是石阡仡佬族“竹王崇拜”与中国“龙文化”融合、衍生而成的文化形式。毛龙的龙头,气宇轩昂、神气活现;龙身内置灯笼,整条毛龙长度一般为30米左右。 2013年2月20日,石阡县隆重举行“仡佬族毛龙节”, 来自全县各地的58条毛龙灯和近20支茶灯队、花灯队、狮灯队在文体活动中心及佛顶山大道进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集中展演,其规模、场面创下该县历届“仡佬族毛龙节”之最。中央电视台七频道《新农村新变化》栏目组、贵州有线电视台等媒体对活动盛况进行了现场录播,来自全国各地及本辖区的3万余人观看了展演盛况。 据《石阡县志》 记载:“(龙)灯从唐代起”。 龙井乡晏明一带的仡佬族中流传有“唐魏征梦斩金骨县长老龙之子”的故事,故可推测,“仡佬毛龙”可追溯到盛唐时期。 “仡佬毛龙”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显示出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及多样的社会功能,它是研究古代仡佬族文化传统的宝贵财富。 2005年,“石阡仡佬族毛龙节”被中国文化部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田赛)(摘自:《中国品牌中的铜仁元素》) 责任编辑:匡奇燃
箫与笛,在中国乐器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考古界于1973年、1987年先后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发现了距今7000年和8000年的骨箫、骨笛,大大超过了只有4000年历史、号称世界骨笛之冠的瑞典骨笛。中华民族自古对箫笛演奏非常喜爱,历代名人诗词歌赋中留下了大量吟箫诵笛的佳句。 玉屏箫笛产于被誉为”箫笛之乡”的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第一次与箫笛的擦肩而过是在今年四月,在前往梵净山的旅途中在玉屏站进行中转,得知这里是中国著名的箫笛之乡,但因为时间原因未能见得其真面目,此事便一直放在心上,期许再有机会来到玉屏,未想在七月这个愿望便得以实现,有幸来到玉屏箫笛厂,一窥箫笛的整个制作过程。 箫笛在清朝被列为贡品,故又名贡箫。玉屏箫笛用当地产小水竹制作,竹节长而均匀,管壁肉厚持坚,不易破裂,不易虫蛀。箫笛音质纯正,音色圆润,尤其是椭圆形扁箫,音色更佳,为萧中上乘。玉屏箫笛的传统雕刻颇具特色。凤翥龙翔,栩栩如生;山水花鸟,清新迷人;草纂隶楷,流畅古雅。 玉屏箫笛多以雌雄配对,吹奏起来,含蓄而隽秀。雌雄并吹,恰似情人对唱,情趣昂然,故又有“神箫仙笛”之美称。玉屏箫笛,音韵清越,工艺精巧,是民族乐器中的精品。 玉屏箫笛的制作,要经过制坯、雕刻、成品三个流程,七十多道工序。品种由一箫一笛,已发展为七箫十二笛一百多个花色品种。最后的工序即在箫笛表面刻以诗画。管身的古铜色彩刻上各种图案、诗词更显得古朴典雅。玉屏箫笛中尤以”龙凤屏箫”最受欢迎。它是雌雄成对的策管。雄的略粗,雌的稍细。吹奏起来雄箫音浑厚洪亮;雌箫又音色圆润含蓄而隽永。雌雄合奏,好似一对情侣在合唱,是那样的协调和谐,娓娓动听。 玉屏箫笛从选料到制作十分讲究。它是用当地一种特有的长在阴山溪旁少见阳光的水竹制作的。这种竹节长、肉厚,通根基本一致,只有人的拇指粗细。砍竹的时间很讲究,一般是立冬后两个月为好。因为这时的竹含水和糖分少,做出的箫笛不易开裂和霉变。 选取的竹材须杆直,头尾大小(取材部分)匀称,竹节稀(30公分以上),且生长三年以上的水竹。制作玉屏箫笛的材料多取自于本县的飞凤山和太阳山上。这两山上生长的一种质地极优良,产量不多的黑紫竹,更是制作高档产品的好材料。 取材环节共有四道工序:选材、下料、烘烤校直、检验入库。制作工人首先要对制作箫笛的竹子进行刨外节和刮竹处理,保持外表的光滑。 处理竹笛所用的是一种特制的刀具,刀刃呈齿轮状,这种形状的刀刃处理起竹子外表时更加得心应手。 进行完初步的加工后,竹子已经有了箫笛的雏形 对竹子的两头用细砂纸进行细细的打磨,以保证其光滑、平整。 箫的制作须增加”开叫口””开花窗”二道工序。制坯工艺中,以传统扁箫制作过程中的夹扁竹和开叫口最为关键。夹扁竹技艺为当前国内箫笛制作仅有的一项绝艺。解放前,这一绝艺属郑氏专有,秘不外传。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得以公开。夹扁竹是处理生竹的一道工序。系用柴火将竹料烤”熟”,用铁钳从头至尾依次轻夹竹管,使之渐成椭圆形扁竹,并以木夹校直。”叫口”即箫的吹孔,开得不适、音量、音色、音准都受影响。 已基本成形的箫笛排列整齐 制作车间里,师徒二人将这一古老的技艺传承 进行完初步工序的箫笛半成品将被送往另外一个车间进行最后的精加工,上漆,填色、雕刻…… 说起玉屏箫笛,不得不提到一位65岁的老人,他为玉屏箫笛的传承与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就是“贵州十大民间工艺大师”、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姚茂禄。姚茂禄出生于1946年12月,他的父亲、叔父都是箫笛制作人,解放前就从事箫笛制作、雕刻、设计,在当地颇有名气,而受到父亲和叔父的影响,姚茂禄从小就对箫笛制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1961年到玉屏箫笛厂师从从事刻字工,师从父亲和叔父学习雕刻、校音,箫笛制作工艺。由于从小对箫笛制作工艺耳虚目染,他很快就上手,最终成长为了厂里的技术骨干。1982年厂里派姚茂禄到苏州学习二节箫笛制作,回来后他致力于箫笛制作的改革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由此,1988年他升任玉屏箫笛厂副厂长主管业务和生产工作,主管箫笛制作,1997年出任箫笛厂厂长。2006年,姚茂禄被评定为了贵州十大民间工艺大师,同年又被评为了国家级箫笛传承人。“我今年68岁了,一直都是与箫笛相伴。”姚茂禄说。 虽说姚老爷子近年来听力不算太好,戴起了助听器,但在我说明来意后,还是欣然拿起雕刻刀在箫笛上妙手生花。 那专注的神情让我打心底油然而生出一股敬佩之情 箫笛雕刻分刻字、刻图。传统产品最初只刻店铺字号、日期。1930年起,始有龙凤、花卉、山水雕刻,雕刻内容其后逐步丰富。雕刻大致分为脱墨磨字、粘贴图样、雕刻、水磨纸屑四道工序。 刻字用单刀。行、草、篆为阴雕,隶为阳刻。传统雕刻,按”永字八法”归纳为搠、戮、划、剔、凿、挑、剜、拓8种刀法。在运刃上,按竹质纤维分竖刀、横刀;按字体笔画分顺刀、逆刀;按材料与字体结合分竖顺竖道、横顺横道,斜顺斜逆等。 刻图,初用单刀,运刃须滑回,速度较慢。上世纪六十年代,始改用双刀刻图。各种刀法皆一挥而就勿须滑回,横竖顺逆,运用自如。构图采用条幅式,阴雕。1980年起,始有盘龙浮雕。 经过烘烤上镪水、水磨洗涤、填色、揩去颜色、上漆四道工序。在四道工序中以打磨工艺为主。原始打磨用骨节草,擦去箫笛表面尘垢,再用玉钏子打磨光亮。1958年后,改用水砂擦笛,寿珠子打磨。此艺沿袭至今。只需经过取材、制坯、雕刻、成品四个精工细作环节,方可制作出工艺精美,音色纯正的箫笛。 玉屏箫笛的由来还有美丽的传说:相传三百年前,由山东迁来玉屏安家的郑氏,到镇远省亲访友。偶遇一鹤发童颜的老道鹿皮翁,顿生敬意,与之结为知心朋友。老道来到郑家没多久,生了一场大病,郑家待他如亲人一般,煎汤送药,殷勤照料。老道病愈后,两人常出城游览。一日,游经城北玉屏峰,见韩湘子、吕洞宾、张果老等八仙从东边天际乘祥云飘然而至,坐在石莲峰山上吹拉弹唱。两人匆匆赶往石莲峰,只见群仙吹奏乐曲、驾云而去。二人寻找八仙踪迹,拾到韩湘子的一支箫,直等到日影西斜,不见仙人归,只好将神箫带回家中。次日,他们又到城西南飞凤山游玩,见翠竹满山,青郁喜人。老道选取两根凤尾水竹携回,制成箫笛一对,雌雄相配,声调婉转清幽。为表述感激之情,道人将制作箫笛的技艺传授给了郑家。雅好音律的郑氏,喜出望外,视为传家宝,代代相传,世守其业。 玉屏当地的小朋友对箫笛也是非常地热爱,随手都能拿起来吹上一段 目前玉屏箫笛厂的新一任厂长吴继红从姚老爷子的手中接过这项传统的技艺,并发扬光大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是玉屏箫笛发展的鼎盛时期,产品连年获国家、省、部优称号,最高年产量五十余万支,产值八十余万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乐器受到很大的冲击,箫笛制作技艺的保护和发展形势严峻。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玉屏箫笛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的刘泽松、姚茂禄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如果你到贵州玉屏,一定不要忘了买上一套箫笛,自己收藏或者馈赠朋友都是极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匡奇燃
铜铸人像——铜仁:桃源之源 相传,元有渔人于城西南大小江汇流处潜入江底,得铜人三尊,因以得名。清道光《铜仁府志》载有两说:藩黔使者糜奇瑜序:以长官司置有铜人三,因以为名。人者仁也,渐仁之化。”其卷二《地理志·建置》:“俯城西南隅,当大小江汇流处有石,名铜岩,元时有渔者没水底,得铜人三,挽而出之,府之名以此。明改铜人作铜仁,其实人 、仁古通用。”明万历三十一年(1604年)郭子章《黔记·山水志》载:西南有铜崖,当大小两江合流,其崖居中竦立,高数十仞,渔人没其底,见三足如鼎,得铜范儒 、释 、老三像,故名。”这是最早而距离传说最近的记载,应最为权威。《黔记》成书12年后,铜仁 知府陈以耀主修 、郡人万士英编纂府志,也载:元时播州(今遵义 )铜佛寺有铜像七躯,各千斤,忽亡其三躯“流至铜仁”。 铜仁城内旧时确有儒 、释 、老三尊铜像先后存于铜岩亭阁 、铜佛寺(明洪武五年专为移放三像建造) 、正觉寺等,直至铜仁解放初仍存于东关观音阁,1954年7月被人錾凿盗卖而毁。综上述,可谓传说 、记载 、实物三吻合。故民国吕式斌《今县释名》卷六载:县西南有铜崖,屹立江间,相传渔人得铜鼎儒释老三像于此,因名铜人江,元置铜人大小江等处长官司。”明洪武五年(1373年)改铜人大小江等处长官司为“铜仁长官司”,铜人”易名“铜仁”,相沿至今。 究名溯源,常有多说,铜仁亦然。据《山地的文明》作者龙云清介绍:铜仁原本也是苗居之地,同整个腊尔山地区统称为苗疆,明清以前在其府城外“寸地皆苗”。宋元时期,这里的苗民根据府城坐落的地势称其为“dongt5rend”,汉语译音即“铜人”铜仁”,意思是:四面环山的底洼之地。笔者认为两说均有道理,或苗语“dongt5rend”在先,元代渔人水捞铜人还在其后,自然名源与人文名源天造巧合。 然而,社会的文明进步则主要由人文因素决定。儒 、释 、老“三圣像”伫立铜仁至少700年,足以证明此“仁义”之地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新石器时代,此地已有先民活动。春秋时期即为楚黔中地,秦一统后,随楚地“纳入职方”,归属黔中郡,成今贵州境域归属中央行政区划最早的一块版土。也由此为后来贵州建省称“黔”结下了历史渊源。汉晋即有地方建置,盛唐时期发展已接近中原发达地区,封建地主经济相对成熟。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撤司设府,改土设流,即为黔东重镇。民国初年撤府设县,其后设治行政督察区,即为黔东北地区诸县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新中国成立后仍为铜仁地区行政公署驻地,随着中心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于公元1987年撤县设市。 铜仁既为“黔东重镇”,地处武陵山脉深处,深得武陵神韵,峰峦叠翠,溪河纵横,山环水绕,绣丽独特,亦属“桃源之源”。恰如其名的锦江,其支流碧波荡漾交汇于城下,逶迤东去,有人颂之“城在水中 、水在山间 、山在城里”,更兼民风纯朴,俨然一幅“桃源”意境,早在明清之际即有“黔东各郡邑,独美于铜仁”之誉。 万崇高山——万山:中国汞都 由于燕山运动,此地地面起伏较大,大部地区崎岖破碎,山地面积多达70%,平均海拔在700-800米之间,山高岭峻。因此,民间传说曰:自盘古开天地之后,狮驼王奉玉皇大帝之命,自很远的地方驱赶万座群山填海,路过武陵山脉已筋疲力尽,遂将此硕大群山留下,后人便称这一带为“大万山”。传说无稽,纯属百姓有感群山之多而为,然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 ),置军民长官司时,则以“大万山”为军民长官司行政区域名。 清光绪六年(1880年 ),省溪司由江口迁大万山,改称省溪司。民国2年(1913年)废省溪 、黄道 、施溪三司置省溪县,县公署驻万山,辖及今境大部,后废。1966年4月于今境置万山特区。后撤消,再于1970年恢复设置。 万山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尤其汞矿化地质层位多,汞金属原有储量高达4万多吨,曾居亚洲之首 、世界第三,被誉为“中国汞都”。相传,早在秦代即有人在此采 汞,汉代已闻名中华。《明史》载,明太祖时“惟大万山司有水银朱砂场局”。相沿两千多年的开采,以新中国成立后最为辉煌,其中1959年至1962年连续四年突破千吨,为国家巩固国防,壮大经济,偿还外债,渡过“三年困难时期”作出过重大贡献。时至20世纪末,资源已开始枯竭。但特区政府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从汞资源开采转为汞化工开发,加上成功引进一批铁合金冶炼 、锰加工和茶叶精加工等骨干企业,重振万山工业;同时将数千年汞开采和冶炼遗留下来的970公里的矿洞,辟为融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景观,实为一道矿业遗迹悠久 、内涵丰富 、规模宏大的地下长城,堪称世界罕见的矿山公园,中国汞都”内涵仍不减当年。 乌江河沿——沿河:黔东苏区首府 元置长官司,因司署临乌江西岸,故名沿河。民国吕式斌《今县释名》:元置沿河长官司,民国二年(误),以故思南府属沿河司辖地析置,县临乌江西岸,故曰沿河。”查新编《沿河自治县志》,载“‘沿河’之名,自元朝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置沿河祐溪长官司始见文字记载。即……沿乌江河之意。亦说乌江古称延江,因‘延’与‘沿’同音而名。”三国蜀汉时期于此置汉复县始有建置,隋置务川县,唐置务州,旋改思州,北部曾置洪杜县。宋无建置,属思州。 元置沿河祐溪长官司,沿河之名始称于世。 清废司设弹压,民国3年(1914年)建沿河县,1986年改置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地扼乌江之颈,历被兵家视为战略要地。唐贞观初年,黔州剌史田世康开拓乌江流域,率军南进务州(治沿河),改置思州。思州田氏土司由此演绎为后来号称“两广岑黄,思播田杨”之一的“军政集团”,拓地广大。清咸丰年间,刘永虎 、田洪富相继率民起义,威震黔北。民国中期在此发起“神兵”武装,为民除害,官绅军阀胆寒。 1934年5月,贺龙 、夏曦 、关向应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转战沿河,在枫香溪(后划归德江)召开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决定以沿河为中心,包括周边德江 、印江 、松桃 、秀山 、酉阳等地建立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7月在沿河铅厂坝召开“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建立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亦称“联县政府”,群众称“省政府”,机关驻沿河土地湾),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 在纵横二百多里的特区土地上,共组建区革命委员会17个,乡革命委员会72个。其中沿河县境内建区革命委员会8个,乡革命委员会28个,全境居于特区中心。黔东特区在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的直接领导下,恢复和建立党 、团生活,建立中共黔东特区工作委员会,组建区 、乡基层党支部6个,发展新党员78人,拥有党员267人,团员196人,加强党在政治 、军事和地方工作中的绝对领导。在特区工委之下,曾制定了《没收土地和分配土地条例》 、《农村工人保护条例草案》 、优待红军及其家属的条例》和《关于工农武装问题决议》 、《关于肃反问题决议》 、关于苗族问题决议》等方针政策,各级苏维埃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组织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实行土地革命等。是时还收编“神兵”1000多人,扩红3000多人,组建游击大队和游击队70多支,共达1万余人,地方自卫队3万多人,壮大了红军队伍和地方革命武装。 直至是年底,红二 、六军团会师后转战湘西,特区历时半年之久,胜利策应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孕育了红二方面军的组建,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印水江梦——印江:书法之乡 思邛江获名数百年之后,竟于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记史的一次误笔,将“邛”字多加半横,书为“印”,印江由此得名。明嘉靖《思南府志》载:思印江,去县十里,源出朗溪,北流入德江,即古思邛水也,俗讹邛为印。”唐朝于此始有建置,先后分设思王县和思邛县。宋建隆元年(960年)改思邛县为邛水县,元废县分设思邛江 、朗溪 、厥册三长官司,明弘治七年(1494年)废思邛江等长官司设印江县,1986年12月改设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印江地处佛教名山梵净山西麓。据新编《印江书法志》载,自隋唐始,不少高僧大师涌入山上建刹传教,仰此文化影响,崇文尚书渐成乡风。到了明代,诸如儒学教授周冕 、都察御史肖重望等书坛才人已蜚声于世。清代印江书艺更为鼎盛,名望之家不胜枚举。乾隆时期(1736-1796年)文人李绿园诗称“梦中偶到印江地,呼我书乡唤我民”,即已称印江为“书乡”。同治时期(1862-1875年)印江知县邓玲筠盛赞“印人男耕女织,勤而朴,惜字善书者众,不负书乡之名也”。是朝王道行 、周以湘 、潘登云 、严寅亮堪称印江书法“四大家”。光绪十七年(1891年)严寅亮书“颐和园”门匾三字,并书内匾18方,楹联23副,受慈禧赐“宸赏”玉章一枚,名噪海内。此外,书题文昌阁窗额 、楹联的魏祖镛,四方流传“写字要算唐钟英”民谚中的唐钟英,人称“诗书画三绝”的鄢师竹,以及王佑之 、吴步云 、张伯谦等,可谓墨涌寒涛,蓬山留翰。 屏山玉水——玉屏:箫笛之乡 清雍正五年撤卫置县,设治于“水清似玉,峰耸如屏”之间,故名玉屏县。秦汉时称雄溪,宋改雄溪为平溪,设平溪峒,元设长官司。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撤司设卫,筑城池于阳河南岸。清雍正五年(1727年)撤平溪卫置玉屏县,设治原所。故《贵州地名来源探析》注“阳河水清似玉,隔河山峰耸立如屏,故名”。 民国吕式斌《今县释名》有载:清置县,北有玉屏山,负江屹立,亦谓之玉屏峰”。 玉屏之名由此开始,直至1983年建立侗族自治县一直相沿。 屏山玉水之间,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广为流传。相传,明永乐年间,道仙鹿皮云游平溪,将箫笛制作技术传于名士郑维藩,由此郑氏采用本地特有的水竹,世代以制箫笛为业。清乾隆《玉屏县志》载:平箫,邑人郑氏得之异传,音韵清越,善音者,谓不减凤笙。”清初,郑氏箫笛从制作 、造型到音色已独树一帜,尤其音色圆润轻柔 、幽静典雅,闻之如痴如醉。“清怨不胜闻锦瑟,哪堪玉笛又飞声”,平箫玉笛”即被称之“神 箫仙笛”,风靡九洲,旋成朝廷“贡品”。同治年间(1862-1874年),玉屏箫笛已供不应求,郑氏传人郑汝秀(号郑芝山),打破嫡传规训,向外招徒授艺,扩大生产,同时在城内挂起“贵州省玉屏县郑芝山祖授仙师秘传精制雅颂贡箫”招牌,设店经营,销路四方通达。不仅如此,郑芝山在研究其祖传经验基础上,精心撰著《和声鸣盛》,绘以图,详释“音律”,受此教化,平箫玉笛”更是名声大震,生产工艺更增一筹,加工作坊已由郑氏一家发展到张氏 、王氏等六家。民国2年(1913年),郑芝山之子郑步青 、郑丹青所制“平箫”参加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国际工艺品展览会,荣获银质奖章。两年后(1915年),又参加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与“国酒茅台”同时荣获金质奖章。由此“平箫玉笛”享誉世界,畅销日本 、东南亚 、欧美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一时这边缘小镇竟有箫笛生产作坊30余家,箫笛之乡”赋予玉屏之美誉不胫而走。 责任编辑:符迪
起源于古代仡佬民族对“竹王”神崇拜,其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时期。仡佬毛龙以“灯班”为组织的民间传承形式延续流传县境内。 毛龙龙头、龙身全是竹子编扎的骨架,形如蛇身,尾似鱼尾,龙头有“麒麟”和“鸡颈”两种。龙身长15至25米,分七栋、九栋、十一栋、十三栋,每栋2米。 龙身用须状的五色“火草杆”编扎后全身毛绒绒的。有的毛龙还伴有两条“狗龙”相随。玩毛龙是仡佬村寨集体活动,队伍配有专门的打击乐队,打击乐有固定的曲牌。每年毛龙灯会是仡佬族盛大的文化活动。
春节期间,为营造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示村民的良好精神风貌,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思南县大河坝镇鹅溪村举办了“逢盛世·谢党恩2015年春节文体活动”。 该村村民自编自演的唱花灯、舞龙灯、舞蹈等精彩的文艺表演,吸引了来自周边大量群众观看。 此次系列迎春活动还举行了篮球、乒乓球、跳绳、象棋、拔河等文体活动。
在湘、渝、黔二省一市结合部的松桃,苗族绝技文化独树一帜,近年来,纷纷亮相全国各大城市及旅游景区,并多次出国演出,备受中外游客青睐。2011年,获授中国民协“中国民间绝技文化之乡”,并作为中国绝技文化研究基地。 松桃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武陵五溪”核心区域,以苗蛮部族为代表的远古先民早在秦朝以前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其信鬼尚巫、万物有灵的文化之风长期盛行,认为通过掌握咒语、字符、神功(统称绝技)的神秘力量,即可支配自然,造福人类。 明万历年间,清朝在湘、黔边境修筑了长达300多里的边墙(现俗称“南方长城”),将松桃一带的“生苗”与湖南境内的“熟苗”隔离;被称为“生苗”的一支苗族人长期生活在相对隔绝的边墙外围地区,相对的文化封闭造成了自远古苗蛮部族以来以巫、傩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深刻地影响着苗族人的生活方式,人们有病不求医问药而是请祭师冲傩还愿,小孩多病难养要请祭师“上刀梯”来帮助小孩渡过关煞,寨内出现奇异现象要请祭师“下火海”以驱邪逐怪,村中族里出现奸、盗疑案要采取“捞油锅”请神灵判定是非等等形式,这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表现形式奇特、富于神秘色彩的绝技。 松桃民族民间绝技艺术大多源于民间的巫坛傩班,是祭师施行巫术、酬神、祭祖之术的重要内容,现在每逢“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赶秋”“接龙”等苗族传统节日及该县的旅游景区,其绝技是主要的表演项目之一,除了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之外,娱乐色彩也非常浓厚。 ●金枪穿喉 “金枪穿喉”,属苗族民间武术中的气功功夫之一。表演者用一杆矛头作为道具,杆尾着地,枪头上的矛头抵置于自己的咽喉部位,然后运用气功将其杆身慢慢地压弯曲,再将其慢慢地放回,或将其压弯之后继续用力,直到将其折断。 ●斜走大刀 “斜走大刀”是松桃苗族特技技师龙光清在苗族民间绝技“上刀山”基础上改编独创的一门民族民间绝技,故而只有龙光清及其徒弟精通其表演。 “斜走大刀”所使用的刀具长12米 ,1吨多重。先将大刀斜放成35度以上 ,使其刀尖离地8米左右 ,刀刃朝上。表演前 ,先以头发触其刀刃 ,一吹即断 ,红布覆盖 ,一拉成两截 ,以示刀的锋利。 表演时 ,表演者不使用平衡杆 ,不使用任何保险措施 ,不仅要在锋利 、倾斜的刀刃上赤脚行走,而且还要在刀刃上表演“金鸡独立”雄鹰展翅”头顶倒立”等各种高难度造型,直到走完长刀,从刀上下来后 ,向观众展示他的双脚完好无损。 ●上刀梯 又称“上刀山”,由普通杀猪刀或其他单刃刀及一架圆木楼梯构成 ,用棕绳或铁丝将刀捆在楼梯脚踏横梁上 ,一根横梁一把刀 ,刀刃朝上并略高出横梁 ,原系苗族冲傩还愿活动中过关愿的过关程式。苗族民间多在还傩愿者的庭院或寨中的晒谷坪等宽敞平坦之地举行,通常由师父举行祭刀仪式,耍络巾占场请师,藏身躲影,造“封刀决”。巫师用头发或绸布试刀后,身背犯关煞的孩童或象征性的孩童衣物,腰插牛角号,脚踏九宫步,在锣 、鼓 、钹 、镲等乐器的伴奏下,绕场三周,而后空手赤足攀爬刀梯,每上一级均做雄鹰展翅 、倒挂金钩 、飞燕临空 、犀牛望月等高难度绝技动作,上至顶端后吹响牛角,坦胸露腹横亘于三角钢叉以大鹏展翅式旋转数圈,随后或做杂技动作逐级而下,或以单手握拉绳以哪吒探海式滑至平地,焚香谢师结束上刀山傩仪。 现在,在民族节日中及一些旅游景区的上刀山表演已不再背小孩或小孩衣物,而换以一些祝福吉祥的标语。上刀山绝技表演者不限于巫师1人,可2-4人不等,多时5-6人,场面恢宏,神秘肃穆,惊心动魄,尉为壮观。 近年来,上刀梯仪式被搬上民族文化舞台,全国很多旅游景点及国外都有松桃的绝技人表演该活动,从闭塞的苗家山寨走向了世界。 ●下火海 亦称“闯火海”,原为苗族觋师为久病不愈的病者驱鬼祛病的一种巫技,现已剥离出来作为一项供人观赏的苗族民间传统绝技艺术。表演者一般在8人以上,有男有女,表演时,先用4至12块不等的钢板在火炉中烧得通红,再将其铺设在地上,由掌坛师造“雪山水”,烧香化纸,请祖师到堂佑护。巫师或巴狄(觋师)吹响牛角,鼓锣齐起。表演者脱掉鞋袜,赤脚依次从煅红的铧口或钢板上踏过,有的手上还提着两桶水,背上背着两三个人,搓着钢板通过。 只见表演者脚底生烟,传出一股焦煳味,观看者无不唏嘘胆寒,表演者却安然无恙。 ●仙人合竹 表演者将一根长约两米 、粗如脚拇指的竹杆破成两半,让相向站立的两个人把持竹片的端头,使两块竹片呈平行状,相距40—50厘米。表演者时而念诵咒语,时而吹响牛角号,时而卜卦祈祷,比划手势。渐渐地,持竹片的人分明感觉到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竹片逐渐向内侧弯曲直到合拢。之后,随着表演者念咒并作分离比划,竹片缓缓变直分离,回到开始的状态,让旁观者无不感到神秘和怪异。 ●捞油锅 表演时,先架好铁三角,将盛有植物油的铁锅搁置其上,猛火使油煎至翻滚。望着锅里滚滚翻腾的油,表演者捋衣挽袖,赤手捞出预先投入锅中的钱币或其它物件。物件取出后,表演者的手毫无烫伤痕迹。或将糍粑 、活鱼等投入锅内,待到糍粑焦黄飘香之后,赤手从锅中将其一一捞出递给旁观者,旁观者在品尝油炸糍粑美味的同时,倍感惊险奇特。 ●引火烧身 又称“烈火烧身”。表演者将一火把点燃,然后口念咒语,手持火把挥舞着将火焰引向赤身裸腿的身体各处而不会烧伤。 ●口含红犁 又称“嘴衔铧犁”,即先将用于犁田犁土的铧犁放入炭火中烧红,表演者先用铁夹将其从炭火中取出,然后口念咒语,并将巳被烧得通红的铧犁送至嘴前,张口用牙将其衔于口中。 ●吞碗 又称“嚼碗”。表演者拿一碗片并用石头或铁锤将其砸碎,然后随意捡拾几块破碎的碗片将其放入口中嚼碎并吞入肚中。 ●赤手取火 原为傩活动中的一个程式。表演者先将木炭放入火炉或地坑中烧燃至通红,作一些法式,口念咒语,然后赤手伸进炭火中取出几粒或捧出一捧通红的炭火来展示给观众。待其将炭火放回火炉或火坑里之后,再将自己的手展示给观众,而手丝毫无伤。 ●竹竿晒蛋 表演者先将一竹竿横放于两个支架上,口念咒语,将数枚鸡蛋以小的这头将其一一颠倒竖立于其上。观看者无不为其鸡蛋颠倒竖立在竹竿上不会掉落下来而惊诧不已。 ●舌舔红犁 原为傩愿戏中的一个过关程式。表演者先将一块铧犁放入炭火中烧红,待其烧红之后用铁夹将其夹取出来送至眼前,然后伸出舌头,以舌头去舔红犁。 只听到红犁被舔得发出“吱吱”的声音,舌头上随声冒出青烟,表演者舌头却安然无事。 ●秤杆提米 一个空空的陶罐,一袋大米,一个光溜溜的秤杆。经表演者“做法”,把秤杆插进米罐,瞬间就手握秤杆把米罐提起,简直不可思议,看得人瞠目结舌! 苗族绝技还有“纸上飞仙”“脚踩灯泡”“枪尖上的舞蹈”等等。它们已逐渐由还傩愿、祭祀活动中剥离,成为独立的民族民间文化表演项目进入民族节日活动表演。目前,松桃苗族绝技在已遍布国内外很多旅游景点,成为独树一帜的表演项目,倍受游客的青睐。 近年来,松桃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苗族绝技的传承与发扬,苗族绝技在省、市、县和全国各电视台组织的比赛获奖无数,苗族绝技艺术团遍布全国各地,国内外媒体、网络对松桃的苗族绝技表演和文化的传播均作了高度的评价和宣扬。据了解,仅是2013年,中央电视台四频道《远方的家》、七频道《乡村大世界》《乡约》、五频道《体育人间》《中国达人秀》,四川电视台等对苗族绝技进行了报道。(胡伟 谭永红) 责任编辑:符迪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土家人遇红白喜事,都要请梵净山上的厨四神来帮忙。厨四神一到,他们便分工合作,火神烧火、灶神下厨、酒仙管洒、飞神打杂(挑水、传盆、接客等)。他们的速度惊人,忙而不乱,为主人家办酒席办得又快又好。 到如今,土家人办红白喜事都还要祭祀四神。这项重要的活动土家人称为安案板。案板一般由菜房的主厨来安,首先在菜房的上方(靠主人香盒的一方)安两板长板凳,再将木板平铺在木凳上。接着在木板上摆上刀头(小方块猪肉)一个、白酒四杯、插香米一碗、香四支、火纸一贴、利势线一块二。然后点香烧纸,再把点燃的香插在插香米碗中,同时念如下口诀。 四神四官大神,四神四官尊神,四官菩萨保佑主人家,保佑灶前老母,灶后夫人,烧火娘子,挑水郎君,打盆之人更加小心;钢刀飞快,不犯吾手,师傅照看案板,您用钱财,任凭火化。 口诀念完后,再放鞭炮迎接厨四神,并将桌上的四杯酒分别倒一小滴在未燃尽的钱纸灰上。最后,主厨把剩下的酒分给厨房、饭房、酒师、跑堂(打杂)等人员,各位一饮而后,便热火朝天地去完成各自份内事儿。
茶灯是花灯的一种,是铜仁市石阡县固有的场面宏大而别具风格的汉族民间艺术。参加茶灯演出者多达80余人。 茶灯集花灯、歌舞、杂耍表演于一体,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场面壮观而热烈;主要以表现“十二采茶娘子”上山采茶而得名。 民国《石阡县志》对茶灯有比较深动的记载:“有所谓茶灯者,以村童十二人饰女装,为采茶十二姊妹,装一茶婆为其母率领上山采茶。别装四五十人作赶场式,贸易之间多戏谑十二姊妹语,茶婆往往怒骂之。各执一灯或数灯,极其繁盛。采茶歌声,风流婉转,观众听者,不可胜计。” 茶灯一般在正月初八或初九出灯,在正月十五或十六收灯。出灯前要进行“开光”、“敬祖”等仪式,收灯时要燃放鞭炮,焚烧疏文,以乞佑平安。 茶灯是在石阡繁衍生息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汉族戏曲表现形式,主要流传于石阡县境内汤山、中坝等乡镇的十多个村寨。演出范围辐射到全县各地的民族村寨。 过去的石阡是靠“茶、桐、卷”等土特产为主要经济支柱。其中“茶”最为突出,素有“贡茶”之称。石阡茶灯正是根植于这样一个文化生态环境之中。
松桃的民间绝技作为一个奇迹,是我们领略苗族神秘世界的一个窗口。因为旅游,因为现实无处不在的压力与紧张,绝技绝艺又从我们的生活中冒了出来,带来它那奇妙而又神秘的表演,一种无法模仿的表演,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可以这样说,这是一种集心灵、咒语、法术、施行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它们源于古代巫术,凸现奇幻、诡异、惊险的特色,通常为祭司或祭司施术的人表演。比如上刀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其他民族不同。通过不断地改进,松桃苗族的刀梯可以任意旋转,这就为表演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在内容上,除了一般的商业表演之外,在松桃,只有认为某人命犯灾煞,须请祭师主持“改谢”仪式时,方才举行上刀梯表演。 钢钉穿喉拉车(松桃摄影家协会供图) 上刀梯(松桃摄影家协会供图) 松桃苗族绝技绝艺种类繁多,经常表演的除上刀山之外,还有斜走大刀、下火海、捞油锅、引火烧身、仙人合竹、竹杆晒蛋、金枪穿喉、银针穿皮、纸上飞仙、枪尖舞蹈等。还有许多绝技绝艺仍隐藏于民间,尚未公开表演。 斜走大刀(松桃摄影家协会供图) 斜走大刀:是松桃苗族特技大师龙光清在上刀山的基础上独创的一门绝技。大刀长15米,重1.5吨,被誉为“天下第一刀”。表演者在没有平衡杆和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仅要在锋利且倾斜的刀刃上赤脚往返,而且还要在刀刃上表演各种动作和造型。 下火海(松桃摄影家协会供图) 下火海:最初是苗族祭司为久病不愈的病者驱鬼祛病的一种巫技,现已剥离出来作为一项供人观赏的绝技绝艺。表演时,先将几块铧口烧红,再将其铺设在地上,然后由祭司造“雪山水”,烧香化纸,请祖师到堂佑护。祭司吹响牛角,鼓锣齐起。表演者脱掉鞋袜,赤脚依次从煅红的铧口上踏过。在表演者赤脚踏过铧口的瞬间,足下火星四溅,青烟从表演者的脚板底下冒出,焦糊之味可闻。如此反复三次,表演者的皮肉没有丝毫烧伤。 捞油锅(松桃摄影家协会供图) 捞油锅:表演者赤手伸进滚烫的油锅里,捞出预先投入锅中的物件,有的还能在其间泡上一阵子。物件取出后,表演者的手毫无烫伤痕迹。 引火烧身(松桃摄影家协会供图) 引火烧身:赤身裸体的表演者将一火把点燃,然后口念咒语,挥舞着将火引向自己的身体,而不会被烧伤。 天下第一剑(松桃摄影家协会供图) 口含红犁:也是傩愿戏中的一个过关程式。表演者口念咒语,将烧得通红的铧犁送至嘴前,以舌头轻舔,或用牙将其衔于口中。红犁冒出青烟,但表演者安然无事。 头开青石(松桃摄影家协会供图) 列举松桃的绝技表演团,其中以龙虎为团长的刀梯队、龙宗树为团长的松桃傩技神功艺术团、田如平为团长的阿来雄神功艺术团和以龙光清为团长的吉靖羽大刀艺术团较为著名。为此,2011年,松桃被授予“中国民间绝技艺术之乡”荣誉称号,并成为“中国民族民间绝技文化研究基地”。 责任编辑:匡奇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