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中国云南金平的哈尼族托媒说亲离不开烟草,而且做媒人很难当。 当小伙子与某个姑娘相识并看中她后,父母即开始为儿子物色两个媒人。然后,男方父母买一只新饭箩,放进一包毛烟,一对新梳子,一小把野麻,交给媒人。入夜以后,媒人一手举火把,一手拿着新饭箩前往女方家。 按照风俗,媒人不准讲话,进门前先咳嗽三声,以告女方家人,然后熄灭火把进门,把饭箩放在火塘的烤板上。两个媒人各取一只烟筒,在火塘边吸烟。吸几口后,把烟及烟筒分别递给女方父母抽,再依次递给火塘边的其他人。 烟简传了两圈后,媒人就走了。第二天鸡叫头遍时,姑娘悄悄走进男方家,把昨天晚上媒人送去的饭箩放回男方家的烤板上。 第二天晚上,两个媒人象头天晚上一样,再把饭箩拿到女方家。如女方同意,就不再送回饭箩,算是订婚了。如果第三天一早,姑娘再将饭箩送回,则表示姑娘谢绝小伙子的爱情。 怎么样,哈尼族火塘传烟的托媒说亲方式是不是很独特呢?
第 521 页
德昂族人分居于云南省德宏、临沧和思茅等地。德昂族男女14岁以上就可谈恋爱,他们的恋爱方式有两种: 一是一群小伙子对一群姑娘的集体社交活动。男女双方都有自己的带头入,他们都是利用节日、婚礼等场合集体对歌来寻找意中人。 二是当小伙子钟情于某个姑娘时,就在夜幕降临时或月色皎洁的夜晚,走到姑娘的竹楼前,轻轻地吹起芦笙或弹起小三弦,低声吟唱。 姑娘听到了声音,便赶忙起床,准备好茶水,轻轻地打开后门,然后返回卧室。待小伙子进入火塘一侧坐下后,姑娘才走出卧室,请小伙子喝茶、嚼烟,小伙于也从小筒帕中取出烟盒回敬姑娘。 这时,姑娘的父母和兄弟都自觉地避开或睡去,留下这对情人用对歌或吹葫芦丝倾吐相互之间的爱情,直到公鸡啼鸣方散。 临别时,如果男方有爱慕之意,便故意将烟盒留下。如果是一般感情,姑娘就将烟盒还给对方。如果男女双方都有意继续交往,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后,爱情成熟,男方正式送给姑娘一包烟丝,配上沙基、芦子、石灰(嚼烟用),用红绒线扎成一包,由姑娘交给父母,或挂在姑娘的床头。 如果父母收下礼物,小伙子就高兴地请父母托媒人前往说亲,但女方父母即使同意婚事,也要试验男家是否有诚意,直至男方前来说媒两、三次,表示了诚意,父母才应允女儿的婚事。
德昂族人分居于云南省德宏、临沧和思茅等地。德昂族男女14岁以上就可谈恋爱,他们的婚礼也很特别,与其他民族相较,也很有特点。 德昂族的婚礼,通常要进行三天。三天之内,全寨男女老幼都分别到新郎新娘家作客,大家无须生火做饭。 头天下午,太阳快落山时,主人拿出香醇的米酒,用碗斟满后,一一敬给长辈们,然后双手作揖,请他们开怀畅饮,表示仪式开始。晚饭后,新娘新郎挎着盛有兰烟、芦子、沙基、石灰盒的筒帕,把男女青年请到客房里,将兰烟挨个传给他们。 这时无论谁在先,姑娘小伙子们都不会轻易将烟接过。他们总是把手攥得紧紧的,并用优美的歌声,向新人询问他们结识经过、自由恋爱的好处以及今后打算,直到获得满意答复,才慢慢将手松开,把烟接过来。 晚上11点左右,新郎的男伙伴们,由歌手领着,前去迎接新娘。到了新娘家的大门口,歌手用“迎亲调”,尽情赞美新婚青年坚贞的爱情。 歌手唱时,小伙子们伴唱。听到歌声,新娘离开竹楼,人们便把新娘围在中间,边走边唱,在凌晨1点左右来到新郎家中。 从这时候起,一直到第三天,男女青年们都是昼夜不眠,把新郎、新娘围在中间,用对歌的形式,表达相互间真诚的感情和对新婚者的热烈祝贺。
瑶族求婚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古老的求婚形式叫“传烟”。居住在勐腊县的瑶族,青年男女的婚事都由父母包办。因此,做父母的要常常在暗地里为自己的儿子物色对象。一旦发现了合心意的姑娘,便通过他们的熟人向女方父母传递青烟一叶,以示求婚。 女方父母接到男方家捎来的烟叶后,如果没看中男方,便将青烟再请他们的熟人退回,如果同意便将青烟留下。 男方父母则根据是否退回青烟而决定下一个步骤。如未退回,便继续请熟人再向女方父母传递青烟。第二次传递的青烟仍末退回,男方父母便可派媒人或亲自去女家求婚。去时要送给女方父母三叶半开青烟,女方父母如果收下,则意味着可以定婚。 在部分地区的瑶族人恋爱过程中,女方还要做“思念烟”。当双方爱情达到—定程度而分别后,女方为表示对男方的尊重和留念,就选两张同样大小而质量好的烟叶编成绳索样,卷成圆团,用红丝线绑牢,再用两张烟叶包扎好。 这时的包扎很讲究,不能将烟阮翻着包,翻着包意味着离心离意。 精心制成这个思念烟之后,如果每天去做什么都要带回一样东西作纪念。比如去赶街就用一张烟叶包扎,去玉米地里干活就用王米叶包一一节烟,去拔红薯时就用红薯叶子包。 总之,去做什么农活就用什么植物叶子作为标记。如果是下雨或是农闲时节在家,就用树叶或纸来卷烟,以此表示女方在此期间没有哪一天不想到自己的情人。 待到相会时,女方就用一条精乱的黑头巾包着,又用纱带或红线绑好,送给自己的情人。 当男方打开这份珍贵的礼物时,全部深情厚意都体现在这份恋烟中,男方很感动,就将自己用蔑条精心编制成的小箩和一支光滑优美的短烟杆送给女方,作为订婚礼物。女方把这份礼物拿回家,父母兄弟及朋友见到时,人人称好,同意订婚。
柯尔克孜族 古代生活在漠北叶尼塞河流域的柯尔克孜人冬季用“木马”(雪橇)作交通工具,使用“木马”时,将木板放在脚下,用木头支在腋部,一奔就是百十来米,十分便捷。也有一些部落使用鹿来代步或运输。当时由于临河而居,船也曾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西迁天山、帕米尔高原后,生活环境的改变也使交通工具发生了变化,现在马同样也是山区柯尔克孜族牧民日常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 柯尔克孜族俗话说“马为人的翅膀”,他们外出和行走都离不开马。因此,马具如马鞭、马鞍,都制作得极为漂亮,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农业地区的柯尔克孜族也使用各种畜力拉车。他们用柳树、杨树等制作双轮高车、四小轮平车和雪橇、爬犁等,并用传统的手工艺来装饰车辆,在车轮、立板和平板上雕刻谷物、树木等图案和彩绘禽类、几何图案。尤其是双轮花车,很像汉族地区的花轿,车帷上织各种颜色的图案和花纹。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自古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上,有“高原之舟”美称的牦牛是其最有特色的交通运输工具。牧场畜群搬迁、转场时,常常都要用到它。牦牛是登高能手,能驮重物,走得又稳,也适应高原上的气候,因此在高海拔地带它是首选的运输工具。 除了牦牛之外,马同样也是塔吉克人的常用交通工具,尤其在山间行走、放牧,更是离不开马,民间的许多娱乐活动如叼羊、赛马等也都与马有关。在平原地区,塔吉克族也用骆驼、毛驴作为交通运输工具,日常生活物资多用驴车运输。 蒙古族 蒙古族在新疆使用的交通工具因其经济生活形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从事牧业生产的蒙古族主要的交通工具和哈萨克、柯尔克孜人一样,也是马。蒙古族有谚语说:“马和歌是蒙古人的两个翅膀,没有骏马,牧人难飞远方。”马是蒙占牧民最亲密的伙伴。蒙古族训练出的走马因走得又快又稳,被牧民称为“草原上的卧车”。20世纪初巴彦布鲁克草原上的土尔扈特牧民培育出的焉耆马,因耕挽性能好而著称,它尤其善走,无须调教,是牧民主要的骑乘工具。牧民在蒙古包搬迁时也使用骆驼,它力气大,耐力强,极适合驮运重物,因而在牧民生活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畜力车是从事牧业和农业的蒙古族都常用的运输工具。农业地区的蒙古族也使用毛驴车。 锡伯族 锡伯族是一个能骑善射的民族,因而马在锡伯族的生活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役巡边离不开马,耕田种地离不开马,交通工具主要也是马,孩子们从小就能骑烈马,家家都养有1-2匹膘肥体壮、主人引以为自豪的坐骑。即使现代生活较少用马,人们爱马、护马、农闲赛马的传统习俗仍然保留着。除马外,锡伯族历史上还使用过牛车、马车、雪橇、独木舟等交通工具。
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就定居在洞庭湖及沅江流域,从事渔猎和农业,明代以后又逐步迁徙,进入西南地区。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平整、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湿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依山傍水,构筑了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这样的建筑设计就是为避开自然界中不利于健康的因素。 苗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用围栏围成圈用于堆放杂物或关养牲口。两层者则不盖顶层,一般以竹编糊泥做墙,以草盖顶。 苗族的吊脚楼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吊脚楼低者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屋顶除少数用杉木皮盖之外,大多盖青瓦,平顺严密,叠放整齐。 吊脚楼是苗族先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也是他们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杰作。吊脚楼对苗家的健康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火把节是彝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禄劝县志》记载:“六月二十四、五日为火把节,亦为星回节,夷人以此为度岁之日,犹汉人之星回于天而除夕也。”除夕之夜,这些兄弟民族要祭天、祭祖,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火把节期间,人们身着民族盛装,互相拜访,聚集在一起,喝酒吃肉,唱歌跳舞,举行摔跤、斗牛、赛马、射箭、拔河、荡秋千等各种竞技活动。天一黑,家家户户在门口的高杆上绑上火把照亮,点着火把照禾苗和室内屋角,祛灾逐疫。孩子们则举着火把,带着掺有松香的香灰面跑到寨子里嬉闹去了。遇见有人过来,便将火把迎上前去,向火中撒一把香灰面,立即发出嘭嘭的响声,在对方脚前火星四射。对这种看似恶作剧的做法谁都不会恼,也以同样的方式回敬取乐,据说这样可以祛灾。 到了晚上,村村寨寨都会举行篝火晚会。大家聚在一起,小伙子吹起悠扬的芦笛,弹起动听的月琴和三弦,姑娘们和着音乐,翩翩起舞。夜深时分,人们燃起成百上千只火把在村寨里游行,窜田埂,绕山路,远远看去像一条游动的火龙,颇为壮观。 火把节的来历有三种传说。一种是唐朝开元年间,云南被划分成六诏,分别由六位诏王统治。其中,皮逻阁诏王的势力最大,野心也最大,总想称霸南疆。一年的六月二十四日,六诏每年一度的祭祖大典在皮逻阁所在的蒙舍诏举行。夜晚,六位诏王齐聚松木搭建的松明楼饮酒。酒酣之际,皮逻阁借故溜走,命士兵点火焚楼,五位诏王无一幸免。邓赕诏王之妻慈善夫人闻讯赶来,点燃松明,为夫招魂。不久,皮逻阁的阴谋得逞。慈善夫人饮恨自杀身亡。人们为了纪念忠贞的慈善夫人,每年六月二十四日都要点燃火把,举行祭祀活动。 另传,古时候有个魔王非常凶残,人们实在无法忍受他的压迫,起来反抗。但魔王的堡垒非常坚固,久攻不下。于是有人出主意,在羊的双角和后腿上绑上火把,点着后,羊冲进堡垒,里面立刻成了一片火海。从此,每年六月二十四日人们都要耍火把庆祝。 还有一种传说是天王向人间施放了大量的天虫,将庄稼毁得一片狼藉。人们举着火把,烧了三天三夜,赶走了天虫,保护住庄稼。于是,人们在这一天欢庆火把节。
回历是伊斯兰教教历,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通用的历法。回历为阿拉伯人创制,包括太阳历和太阴历两种,元朝时传入我国。我国使用的是太阴历。在元明时期,回历是中国唯一由朝廷颁布的少数民族历法。主要用于祭祀和纪年。 回历的历元设在公元622年7月16日,人们把它叫做“希吉来”,意思是迁徙,我国回民则称之为“至圣迁都元年”。相传公元622年9月20日,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为了继续传教,从故乡麦加迁徙到麦地那。经过lo年的征战,阿拉伯半岛大部分部落都皈依了伊斯兰教。17年后,穆罕默德的朋友哈里发欧默尔想将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的那一天作为回历历元。但是为了使回历的元旦与当时太阳年的元旦一致,就把这个日期提前了两个多月,也就是把公元622年7月16日作为回历的元年元旦。 回历的年长为354. 367 2天,一年为354天,余下0.367 2天,积30年为11天左右,于是以30年为一周,加插11天,多一天的为闰年,闰年为355天。逢闰之年,闰日一律安排在12月末。具体置闰的办法是,将回历纪年除以30,余数为2,5,7,lo,13,16,18,21,24,26,29的为闰年。 回历以开始见到小月牙(新月)之日为初一,常常比朔日迟一两天,故与太阳合朔之日不在初一,月圆之日不在十五。回历规定单月为大月,每月30天;双月为小月,每月29天。 回历还有一个特点,以日没为一天开始。回历采用星期制度纪日,一星期分为七天,称为七曜,与日、月、火、水、木、金、土对应,以星期五金曜日为礼拜日。 回历每年有三大节日,三月十二日为圣纪节,是穆罕默德的诞辰纪念日;十月一日为开斋节;十二月十日为宰牲节,又称古尔邦节。 回历每年十二月为朝觐月份。对一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来说,到麦加朝圣是终生努力的目标,为此他们可以不惜任何代价。 回历的太阳历以公元622年为纪元,春分为岁首。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位置(十二官)来定月份,即太阳在黄道十二官上运行一周为十二个月,称为“不动的月”,回历太阳历各月太阳所在的官名和日数如下表。 回历的太阳历把一年分成12个月,前6个月中,除四月为32日外,其余的月份都为31日;后6个月中,除九、十月为29日外,其余均为30日,全年共365日,每128年置闰31次,每逢闰年在三月末加一天,闰年全年为366日。我们知道,现行公历每400年置97个闰日,积3 330年与回归年相差一日,而回历积80 000年之后才相差一日,可见其精确度之高。这也是回历今日通行于伊斯兰教各民族之间久而不衰的原因之一。
在我国,回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撒拉、东乡、塔吉尔、保安和乌茨别克族等十余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占全国少数民族的1/4,因此伊斯兰教文化对我国有较深的影响。宰牲节、开斋节和圣纪节是伊斯兰教的三个重大节日。 回历三月十二日的圣纪节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诞生纪念日(穆罕默德公元570年生于麦加).每年这一天穆斯林都要举行集会、诵经、赞圣和聚餐。 开斋节在回历的十月一日。我国新疆地区称之肉孜节,“肉孜”原是波斯语,是斋戒之意。按照伊斯兰教义,回历九月是斋月,成年穆斯林都要守戒一个月,每天只能在日出前和日没后进食,白天不能吃东西、饮水,控制私欲,体验饥渴,紧衣缩食,避免挥霍。八月二十九日要观察月亮,看到新月,则第二天为斋月的开始,八月为小月;看不到新月,则第三天开始斋戒,八月则为大月。九月二十九日也要观察新月,看到新月,则第二日开斋,九月为小月;看不到新月则第三日开斋,九月为大月。到10月1日斋戒期满,即行开斋,为开斋节。清晨,穆斯林沐浴后穿上盛装,赶往清真寺举行集会。随后,亲友们互相拜访,馈赠油香,或大家聚在一起联欢。 宰牲节在回历的十二月十日。宰牲节又名古尔邦节,其在阿拉伯语中为牺牲之意。据说此节源于古代阿拉伯的一个宗教传说。相传,先知易卜拉欣梦见真主安拉,安拉启示他杀掉自己的儿子献祭。虔诚的易卜拉欣毫不犹豫地将刀举向儿子易斯玛仪勒。就在刀即将落下的瞬间,安拉派遣的天使牵着一只羊赶来,用羊换下了易斯玛仪勒。易卜拉欣的真诚经受了考验,成为圣祖,宰牲致祭的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在宰牲节前,人们忙着打扫街道、庭院,制作各种节日食品。节日这一天,男女老少前往清真寺参加会礼。之后,宰杀牛、羊或骆驼,将它们的肉分成三份,一份自己享用,一份馈赠亲友,招待客人,还有一份送给孤寡,救济贫困。宰牲典礼结束后,有的人带着礼物走亲访友,有的人去郊外扫墓,祭奠亡灵。男女青年们则身穿盛装,在一起载歌载舞,玩个通宵。 宰牲节接近新年,有些人误以为是穆斯林的新年,其实不然。回历的1月1日才是穆斯林的新年,如同农历的元旦。
藏历新年是流行于我国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一般在过年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添置新衣,打扫房间,购办年货,制作各种过年的食品。除夕之夜,藏族同胞和其他民族一样,有祭神、祭祖的习俗,许多人家除了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还供奉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供品很丰富,有油炸果、橘子、葡萄干、核桃、砖茶、糖果、糍粑和羊头等。 藏历正月初一和农历正月初一是同一天。这天是全家团聚的日子,天蒙蒙亮,各家主妇就到河边背回洁净的清水。家人洗漱完毕,主妇端起盛有糍粑、红豆,并插有青稞穗和用面捏成的羊头和牛头的斗形器物,向全家祝贺吉祥如意。每人从中抓起一点儿糍粑,向空中抛撒,以示敬神,接着也品尝少许,孩子们恭祝母亲安康。之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麦片“土巴”和用酥油煮的人参果,并互敬青稞酒。小孩子们则跑到帐篷外面燃放鞭炮。 初二,藏胞开始走亲访友,相互拜年。见面时的第一句话总是互祝吉祥如意,有的还要互献哈达。客人来访,主人会拿出各类果品、牛羊肉、青稞酒盛情款待。宾主频频举杯,畅叙亲情、友情,通宵达旦,尽欢方散。 初二还是年满17岁的藏族姑娘举行成年礼,俗称“上头”的日子。这天,她们要梳10条以上的小辫子,配戴各种饰品,穿上漂亮的新衣服。 节日期间是年轻人最快乐的日子,他们成群结队地去看藏戏、唱山歌、跳舞,参加赛马、射箭、摔跤等各种比赛。一些藏胞还喜欢三五好友或全家出动到“林卡”(公园)游玩、野餐、跳锅庄,更增添了浓浓的过年气氛。 到正月十五,新年接近尾声。藏胞纷纷来到拉萨和西宁等地参加酥油灯花会,艺人们用酥油捏成各种人物、花木、鸟兽等形状,其中不少取材于传说中的天竺国和佛经故事,十分别致,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征。与此同时,寺庙中还会举行传召节。它是1409年由黄教始祖宗喀巴发起的一种祈祷大会,在传召期间,拉萨三大寺院以及外地的一些喇嘛都聚在一起举行宗教活动,并考“格西”学位。“格西”是精通知识的意思。考试中榜上有名的将被授予高级学位,受到人们格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