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米阔鲁节是鄂温克族的丰收节日。流行于内蒙古陈巴尔虎旗。每年农历五月廿二,是鄂温克牧民最欢乐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他们统计当年产幼畜数量,庆贺丰收的日子——米阔鲁节。当天,人们拾马烙印、除坏齿、剪耳记、剪鬃尾;给羊割羊势等。 这一天,人们清早起床,青壮年们从浩特(牧村)的一头开始,逐户给马烙印、除坏牙、剪耳记、剪鬃尾和给羊去势等。老人们在这一天把母羊羔送给儿女、外甥、侄子,祝福他们今后羊群兴旺。青壮年们不论到谁家,主人都要为前来帮助劳动的人们设酒席致谢,酒宴按先茶后酒的习惯进行。 鄂温克族节日主要有祭敖包、阴历年和“米阔勒”节和瑟宾节等。祭敖包时要宰牛、羊作祭品,祈求人畜平安。每次敖包会上还要举行赛马、摔跤等活动。“米阔勒”节是生产节日,每年夏历五月二十二日举行,这一天要给马烙印、剪鬃、去势、除坏牙,给羊剪耳记号等,并举行宴会。 瑟宾节是每年的6月18日,“瑟宾”是鄂温克族语,意为“欢乐祥和”。瑟宾节是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这天人们会身着盛装参加聚会,由酋长来主持节日,节日上会有抢银碗,米日干车,赛马等各种体育竞技。还有人们特别注重的祭拜火神,祭拜祖先的仪式,之后会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米阔鲁节是呼伦贝尔草原莫尔格勒河流域鄂温克牧民的丰收节。每年的5月中下旬,忙完接羔保畜的鄂温克人喜气洋洋地聚集到一起,庆祝一年一度的丰收节日。 米阔鲁节要进行一系列生产活动,主要是给马烙印、除坏牙、剪耳记、剪鬃毛及给羔羊割势等。首先从“尼莫尔”(即放牧小集团)的一头开始,先从马群里套出二岁子马,放倒,人们有的用剪子剪鬃、割尾梢,有人用刀子割耳为记号。 这时马的主人把自家的畜印烧红,在马的左跨上烙印。割下的鬃毛由畜主收起,剪下的耳块由畜主点数保存。在羊圈里,母羊都放出去吃草了,只剩下满圈的小羊羔,牧人们把公羊羔割势(阉割寨丸),把母羊羔耳朵剪下自家的样式。 在敬酒时,主人捧一木盘放两个酒杯,依次敬让,向帮助去势的人敬献哈达,并宣布当年仔畜成活和牲畜增加的情况。来者也要祝愿主人所养的牲畜兴旺,被烙印去势的牲畜数字与岁俱增。酒席间,大家还要尽情歌唱。这种繁忙而又欢乐的活动,从一家转到另一家,牧民们整日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第 499 页
在我国云南地区,每年的阴历7月14、15、16正式送鬼的节日,而对于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双柏县窝家彝族乡的彝族老百姓来说,这几天的鬼节又被称之为“摸奶节”。每到摸奶节的这几天里,双柏地区,以及邻近的新平以及思茅的景东地区的彝族人,尤其是青年的男男女女都会蜂拥而至到小镇上敢“鬼节”。那么这个鬼节为何又会被称之为摸奶节呢? 据传说,当地附近的哀牢山在我国历史隋朝期间,常年处于征战状态,有很多少年男子连女人都没有碰过的情况下就在那里战死沙场了。这些鬼魂们却有着一个强烈的意念,那就是想要物色一名漂亮的女子,然后拉到阴间去做自己的老婆,也想要常常女人的滋味,因为生前一直没有尝到过。 而这种意念是祭祀完全无法消除的,由于在当时死的太过于冤屈,法师是拿这些亡魂是没有办法的。不过还在的是,这些亡魂都非常的单纯,而且也非常的挑剔。就是凡是被其他人碰过身体的女子他们都是不会要的,如果被多名男子碰过的就更是不会去想了。如果姑娘们不想在这三年内被亡魂拉到阴间去当鬼婆,她们就会在鬼节的这几天里,到鬼街上任由男人们摸,因为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在摸奶节的这三天里,青年女子们所穿的衣服都是会遮住一边的乳房,不会去遮住另外一边的乳房。只要是参加了这三天摸奶节的男人都是可以随便摸自己露出那一边的乳房的,至于遮住的另外一边的乳房是为了给自己将来的老公所保留的。在鬼街上,青年男女会互相追逐嬉戏打闹,各种弹琴,各种跳舞,会把整个小镇闹得个天翻地覆,不亦可乎。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这些青年小伙子们都可以肆无忌惮的去摸姑娘的乳房,而姑娘们也会在表面上表现得有着躲躲闪闪的意思,但是绝对不会有着责怪之意。在这几天里,青年小伙子们一摸到姑娘的奶为吉祥,姑娘以被摸奶为吉利。 摸奶节的举办在当地是非常受到重视的,当地政府会在节日到来之前就会与当地的百姓沟通好,提前搭好各种舞台,准备好节日期间所需要的物品。在摸奶节的当他,当地所有的男女老少都会集中起来,然后载歌载舞享受快乐的一天。到了晚上9点钟以后,那些年老的,年幼的,结过婚的男女就会陆续回到家中开始休息了。而剩下的就是那些未婚的青年男女了。他们会继续一边喝酒一边跳舞,到了深夜的时候,男人们就会开始去摸女子们的乳房了。
羌族服饰上的各种绣片花纹图案,都属于羌族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范畴,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生产方式上说,羌族刺绣是以家族的个体方式进行生产,并传承沿袭的。它是羌族人自己创造的艺术,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匠心。羌绣作品既有程式化规范,同时又充满自由想象,是一种带有自发性、业余性和自娱性的美术创造。在漫长的历史中,羌族刺绣自然形成其独特的审美造型、色彩规范和功能形态,又是民间的、同时自具审美价值的民族民间美术的规律。 这些充满生物灵性的自然存在,经灵巧的挑绣工艺,被创造成为色彩缤纷的花纹图案,多象征吉祥如意、憧憬未来的美好愿望。如“团花似锦”、“鱼水和谐”、“凤穿牡丹”等等。挑绣也叫十字绣,是严格按布料的经纬纹路,通过一套严密的针法绣出等距离、等长度的十字形图案,挑绣成各种花纹的视觉形式,具有规整、对称、棱角鲜明的特征。 这种方法使一切自然物都按十字形直角直线构成,形成独特的几何变形风格,别生异趣。在羌族妇女刺绣时,大多采用棉线,有时亦用彩色丝线,色彩以黑白对比居多,从而取得明快、朴素、大方的视觉效果。羌族刺绣图案清秀精致、内涵丰富。如纳花、纤花的用色,对比反差较大;而飘带的图案,装饰性也非常强,再加上链子扣绣法等工艺,富有内蕴地表现出羌民族粗犷豪放又不乏细腻的性格。 从功能上说,羌族刺绣主要用来装饰衣裙、鞋子、头帕、腰带、飘带、通带、背带、袖套、裤子、裤管、鞋帮、鞋垫、枕巾、手帕、衣边、衣袖口、香包等,从中折射出羌民族服饰文化的历史。稍作统计,我们就得知,用于羌族服饰的刺绣图案就有100多种,真是五彩缤纷。这些装点其美好生活愿望的刺绣工艺精湛,朴实严谨,布局巧妙合理、深浅适度,使审美形式与功能形式自然地结合起来:一是出于穿戴的美观,二是增加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事实上,当我们讨论审美功能与实力功能的关系时,在羌族刺绣这里,我们再一次发现,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是不能截然分离的。因为,就实用功能而言,增强耐磨性仅为其表层的方面;在更深的层次上,羌族刺绣上的那些绚丽多姿的图案,实际上凝聚了羌族人民对生活的祈祷和祝福,反映了他们超越现实的梦想。如他们所选择的图案:虫鱼花鸟、飞禽走兽、人物、瓜果、花卉、吉祥(鸡羊)如意、金玉(鱼)满堂、百鸟朝凤,寓意深刻,栩栩如生。虽作了几何化或其他形式的图案处理,但始终与他们的现实环境紧密相关,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理想的起点,正存在于这种生存的现实感之中。
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无论是哪个民族,哪个国家。在人逝世后都会要举行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葬礼,由于各个地方的习俗以及文化的不同,所以每个不同的地方的葬礼方式也是不一样。在这其中蒙古族的葬礼却有着很多种类,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蒙古族的丧葬文化吧。 丧葬 旧时蒙古民族的平民百姓,特别是牧区的贫苦人民,其葬礼是比较简单的。人死前,全家人以至诸亲好友都守在其边。死后,全家举哀,通常不设灵堂,不摆供献,不穿孝服,不烧纸,不用音乐,不给亲友通讣闻。但是差不多都请喇嘛念经。死者没有文字遗嘱,仅口头嘱咐牲畜等遗给某人,遗骨送至何处。倘若死于暴病而没有遗言,其子向呼图克图(活佛)求问死之遗志,以便遵守,按照蒙古民族的传统习惯,家中如长辈死了,忌讳说“死了”,应说“老了”,以示尊敬。 蒙古族的丧葬礼仪,经过元、北元(明)、清各朝代,七百多年中,有许多变化,加之各地自然、经济、文化条件不同,丧葬礼仪也不一样。一般分深葬、野葬、火葬、土葬等几种,其中石葬、深葬、风葬属于宫廷葬法。 石葬 马长寿着《北狄与匈奴》一书根据出土文物认定:“蒙古草原牧民早期埋葬死尸的方式就是墓葬。到部落和部落联盟时期约公元前七至二世纪之际,蒙古各地广泛地采用了石墓的形式。 所谓石墓,就是把石板侧埋于地上,成一四方形的围垣,然后把死者和殉葬物安置其中,最后再掩埋起来成为坟墓。并且书中还提及从出土文物看,“蒙古各地石墓里发掘出来的殉葬品,并未发现数值上有很大差异”,它说明当时社会内部还未发生显着的财产分配不平衡的现象。这种葬法是匈奴和其他北方民族在公元前的丧葬方式。 在喀喇沁发现的古墓,也曾见过十六至十八世纪的石墓。清末乃至解放前,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浩特)一带仍保留着少数的石墓葬俗 风葬 《魏书·失韦传》说:“父母死……尸则置树林之上。”这种“风葬”或称“树葬”大概就是《蒙古秘史》里记述的“林中百姓”所特有的一种古老的丧葬习俗。这种习俗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也延续时间较久,鄂伦春、鄂温克族中,还有流行,但在蒙古民族从九世纪以后,已经基本不存在了。
土家族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群体,农耕文化在其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有关农耕生产状况,以及形成的农耕民俗的传承,在土家族中有着及其悠久的历史,并具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认真调查研究它,就能更好地了解这个民族从古至今的生存与发展状况。这对于我们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贵州土家族从事农业,已有悠久的历史。据《华阳国志》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巴子国的领域里就有“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土家族居住地属古代巴子国的“南极”之地。这里因有乌江,虽然山高谷深,但土地肥沃,气候温暖,很适合“植五谷”。 元明后,“土司”执政,土家族地区开始进入封建领主经济,涌现了一批豪强大姓,出现了较大的聚落村寨。他们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联系加强,引进中原发达地区水利,因提灌工程设施,用于农业灌溉,溪河沿岸利用水力架简车,提水灌溉。 农业经济得到较快地发展,逐步改变了“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逐步采用耕田地自然条件种植包谷、高梁、小米、豆类等,蚕桑,苎麻和蜂蜜等生产也有了新的发展。在手工业方面,利用山区自然资源制造各种铁、木、竹农具和生活用品。 妇女也学会了丝、棉、麻等纺织技术,生产土布。并出现了简单的冶炼工艺,尤其得益于乌江航运之便,运来了食盐、铁器布匹等以及百货,土家族地区木、竹、桐棬油、中药材,皮张、黄蜡、生漆也纷纷也出峡进入长江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发展,沿江的集贸市场也随之形成而逐渐增多。
金秀瑶族每年过两次特殊的节日——修路日。瑶族山区村寨之间的往来以及赶圩贸易,走的大都是羊肠小道和简陋的便桥。这些山间小路常被草蔓遮障,或遭雨水冲塌,行人深感不便,需要定期维修。 因此,瑶族人便在每年春耕前的农历三月和秋收前的农历七八月间举办“修路日”,开展义务修桥补路的公益活动,每次进行十天八天,村寨里的18岁至48岁的青壮年,不分男女,都主动地自带工具、自备伙食,到指定路段进行维修,清除杂草,修整路面,铺架桥梁。 金秀茶山瑶在功德节之前要办的重要事情是修“功德桥”。届时,众人捐款献料,家家派出劳动力上山砍大杉木,拉至河边。有的做木工,有的抬石头,群策群力,建造新桥。有的在桥头两岸铲草,平整山路。 当“功德桥”建成后,功德节的头一天,由德高望重的寨佬讲石牌条律,介绍前人做功德的生动事迹以及做功德的意义和目的,使这种美德代代相传。 金秀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瑶族自治县。费孝通曾经说:“世界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金秀。”金秀大瑶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景观十分丰富。每年5月中旬,金秀大瑶山的主峰圣堂山上几万亩杜鹃花竞相开放。杜鹃花海与云海交相辉映,云雾缭绕中到处是鲜花簇拥,美不胜收。 可以这样说:金秀是一个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地区,如何你有时间,可以去看一看。
侗族的鼓楼是底部呈四方形的殿式建筑,全用木料构成。瓦檐为多角形,飞阁重构,由下而上依次缩小,呈宝塔状,庄严雄伟。 侗族谚云:“先建鼓楼后建寨。”侗族的寨子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小寨几十户,大寨几百户。不论寨子大小,都要建鼓楼。鼓楼是侗寨政治、宗教、文化、娱乐的中心,交际聚会之地。寨老们在此商议寨中大事,歌师于此唱琵琶歌娱众,青少年在此学侗歌,听故事。夜幕降临,劳累一天的人们聚集在这里休息,谈天说地,交流信息,说唱弹奏,欢欣娱乐。逢年过节,外寨有客来访,全寨老少聚集在鼓楼和楼前的石板坪上,对唱大歌和双歌,比赛芦笙,踩堂“多耶”,玩龙,舞狮,演侗戏。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些鼓楼还陈列有书刊资料,供人们学知识、学科技、掌握新的信息。因此,鼓楼有“侗寨的灵魂”和“侗寨的心脏”之别称。 鼓楼源于“罗汉堂”(侗族称后生为罗汉)、“聚堂”,有悠久的历史。明代邝露《赤雅》记载罗汉楼:“以大木一株埋地,作独脚楼,高百尺,烧红色瓦覆之,望之若锦麟矣。男子歌唱饮啖,夜归攀缘宿其上,以此自豪。” 清代李宗昉《黔记》记载聚堂:“邻近诸寨共于高坦处造一楼,高数层,名聚堂。”鼓楼建于寨中央(大寨除中央外还在数处建鼓楼),周围层层分布着一排排干栏式民居,如众星拱月。鼓楼下像亭而上似塔。下部用八根柱子竖起,内外柱各四根,内柱为主柱,用合拖的大杉木直顶楼梁;外柱为副柱,坐落在内柱同一方位,支撑层层亭檐;上部为重檐斗拱。楼体一般为四角型、六角型(八角型的也有,但不多),楼层一般为五、七、九层,也有十一乃至十七层的(层数为奇数)。 下层为正方厅堂,一般二至三丈见方,也有六七丈见方的。厅侧架一只牛皮大法鼓,厅中央石砌一大火塘,四壁镶板和栏杆,设座位,一般可容一二百人乃至五六百人聚会。楼高一般10至15米,也有高达37米的。每层都有飞檐,如展翅欲飞的大鸟。从上往下层层叠压,自下而上又层层缩小,使整个建筑显得既稳又巧。 屋顶有庑殿式和攒尖顶两种。庑殿式基本上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组成。攒尖有花格棂窗或鳞状斗拱。顶端覆以葫芦形宝顶,直刺苍穹。楼前有青石板或鹅卵石铺设的岩坪,称“芦笙坪”或“鼓楼坪”,侗家人于此赛芦笙、多耶、腊也。有的岩坪连着戏台,于此观赏侗戏。 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的马胖鼓楼最为著名,它高达20余米,九层飞檐重叠而上,凌空欲飞。檐下绘画精美的民族图案,楼内四根两人合抱大柱,正厅板壁上有一幅幅美丽的侗乡风光画图。整座建筑全用杉木安榫接合,结构严密,气魄雄伟。龙胜各族自治县龙坪鼓楼,红军长征过此,特务放火烧侗寨,周恩来同志指挥红军救火,保全了鼓楼和楼后大量干栏楼。侗家称为“红军楼。”
由于水稻是人们生活的主食,为保证水稻获得好收成,水族在水稻种植历史中,形成了不少习俗与禁忌。 其中有些是生产实践的总结,如要注意农时的农谚:“栽秧早晚一两天,秋收多少看得见”,“过白露不热也得收”等; 有些则是原始宗教意识的反映,如撒秧,开秧门,吃新需择吉日良辰并行祭礼等。 这些习俗与禁忌最初实际上源于先民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及生产实践的思考与归纳,因而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但由于对自然规律不能进一步深入认识,求吉避灾的原始宗教意识遂逐渐冲淡了习俗与禁忌中实践经验的部分,出现了不少崇信鬼魂,崇拜祖先的民俗事象。 例如撒种、插秧等都得避开祖父、父亲亡故的忌日,撒秧前要对秧种进行供祭,祈求祖先降福、谷神施恩。 此外,若有刚过门的新媳妇首次到夫家栽秧,还要举行栽秧仪式;娘家派人:色开秧门这天抬糯米谷把到婿家来,祝贺姑娘从此在夫家生产顺利。而新媳妇则身着节日盛装下田栽秧,以表示对水稻生产的虔诚祝愿。这种习俗,实际上也是对庇佑农业生产的神灵的一种崇拜。
历史上,水族地区是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的自然经济。为御寒的需要,水族先民早就掌握了种棉花的技术。这一传统延续至今,水族地区的棉花素以绒长质好闻名。 棉花除在有限的平坝熟土上种植外,还种植在荒芜的向阳斜坡及河谷地带。播种时,选择草木丰茂、土质肥沃的地方开荒,把杂草灌木砍倒,晒干,放火焚烧之后,翻松土地,清除树木杂草根须,打窝点播棉籽。 这样的棉花地,因距离家住户较远,不可能挑运圈肥,妇女们只好事先将棉花籽拌着细粪和草木灰去播种,算是给棉花施了底肥。种子播下后,待棉花首长出一二寸,就间苗薅草。再间隔两旬,又第二次打尖松土除草,这样每亩也产四五十斤籽棉。棉花地还可间作套种辣椒,边角上种向日葵和黄瓜之类。 开荒种植的棉花地,连续种上两三年之后,地力便逐渐减退,于是,再转往别处开荒另种。 由于棉花是水族生活特别重要的必需品,因而特别为水族人民尤其是妇女们重视。为保证棉花丰收,在种棉时,水族妇女虔诚地将糯米饭和煮熟了的若干个鸡蛋供祭在地里,然后将蛋壳剪开,吃去蛋肉保留蛋壳完整穿在竹枝上,扮成一棵结满“棉桃”的“棉花树”,插在棉地中央,祈望棉花长得如此茂盛丰硕。
壮族开垦荒地有“打标为记”的习惯。桂中柳江等县,旱地称“畲地”。垦荒种旱粮三年轮歇,年年要丢熟地开生荒。立冬后家家上山找地,寻找轮歇已久、土肥、水土流失较少的地。选定后,在地中央和四周就地取材,用一把茅草或一丛芭芒的尾端弯折,扎成带把倒立的三角形标记,俗称“把茅榜”(也称“草标”);或在树干上、高石上扎个三角形茅榜,或在选定地方的四周锄几锄新泥再扎茅榜。 后来者见了茅榜,便自觉离开另找别处。年初五开始锄地,大规模开荒常在元宵以后。 在桂西凤山、巴马、大化、东兰等县,开春后妇女、少年结伴换工,打碎去年冬耕冬锄所翻起的土块。一天打完一家的土,一家设宴;一天打完几家的土,几家合宴慰劳众人。他们打土块时,要面朝太阳,日出朝东,日中朝北,日落朝西。民间认为,人随太阳转,必有大丰年;人面若朝南,见草不见粮。 在桂北越城岭南麓的龙胜、全州、资源等县,红瑶、花瑶、盘瑶山区和融安、融水等县瑶、苗、壮、汉杂居山区,还流行“打锣挖地”风习: 主家请歌师,备茶水、饭菜,出通告,各村男女中青年闻讯自带农具来帮工。挖地时,由歌师(兼巫师)到地头敲锣打鼓,并引吭高歌,挖地者按着鼓点随声附和,边唱边劳动。鼓点声密,众人舞锄也密;鼓点声稀,则舞锄也稀;谁若落后,歌师便到他身边唱歌促进;鼓点声停,则众人休息。 他们认为,击鼓唱歌能将山神唤醒,开出的荒地才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男女青年白天在劳动中比体力、赛工效,夜间已婚者各自回村,未婚者留在主寨比智力、赛歌才。所以,打锣挖地内含社交与物色恋爱对象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