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侗乡的婚姻,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较为普遍,因而媒人在侗族婚俗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侗家就有“天上无雷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的说法。
“讨媒”,即请媒人说亲。因媒人去女方家提亲时,要提一竹篮,装有糖、酒、肉等物品,用红纸盖上,所以又叫“提篮子”。
这是侗家婚俗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只有通过媒人联络的婚姻才算“明媒正娶”,也是对女方的尊重。
男方如果相中了谁家姑娘,其父母经过一番掏提(方言,打听、了解的意思),对女方的家境、家教,姑娘的活路、麻亮(方言,即针线活)、为人做事等都感到满意后,便请媒人前去求亲。被请为媒人的,多为双方都熟悉并儿女双全且能说会道的寨邻。聘媒也无需钱财回报,侗家俗话说“请媒不过一杯酒,谢媒不过一双鞋”。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谁家有姑娘,谁家就是招客之地。而侗家人重礼仪,对媒人上门,都一律是热情相迎、待之以礼。即使女方父母不如意这门亲,也只是以“女儿还幼小,还不成放人家”、搭配不上”之类言语婉言谢绝,并将提来的篮子原封不动的让媒人提回去,但对前来提亲的人仍以茶饭相待。若较为有意,就会含蓄地说些“这条路留给你走嘛”、你有空就多来家走走喽”等话语,并留下媒人提来的篮子,就说明这门亲事有戏了。
侗族讨媒虽没有什么特定的礼仪,但糖、酒、肉之类的物品是不可少的,而且每样东西定要成双,讨个双双对对、好事成双的吉利。要是哪家来了媒人,姑娘的伙伴们要拿她戏笑,说是吃“耳朵肉”的来啦,即她的耳朵就要成男方小伙子的了,意思就是她将要嫁人了。
青年虽有通过“赶坳”唱歌自己物色对象的,但毕竟还是少。男女青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后,往往就得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不能违抗,而旧时,有的媒妁之言则是“快刀打豆腐—— —两面光”,骗人蒙人。侗家人就戏称“媒人说话像翻粑,翻来翻去地说,连天上飞的雀雀都哄得下来。”旧时,有这样一则故事,最能说明“媒妁之言”荒诞的一面。有一户农家,女儿是驼背,二十大几了一直没人上门来提亲,父母发愁,就急着托一媒婆为女儿找婆家。这叫媒婆也为了难,直说再等等看。恰巧没过多久,就又有一家请她为其跛脚儿子介绍媳妇,媒婆高兴地满口应承。媒婆在肚里一盘算,就赶到女方家对其二老说:我给你家女儿找到女婿啦,他人长得有点一般,但有文化、知书达理,就看你家的口气了。”女方二老听了在高兴之余,说担心的是男方来相亲,驼背女儿如何见人。媒婆则把早已安排好的主意倒了出来:人家男方知书达理,女方要勤劳贤惠才般配,到时你家女儿抱一口大坛子去沟边洗,就只看到勤快而看不出是驼背了。”媒婆又跑到男方家如此这般地说一番,并教他的儿子到时拿本书靠在房外的栏杆边看,跛的那只脚踩在栏杆上,一看就是有文化的人,但又看不出是跛脚。就这样相过亲,双方都感到满意,接着又定下了嫁娶的日子。迎亲这天,抬新娘的花轿到了男方家后,按侗乡的习俗,新郎要将新娘从花轿上背进屋里。直到这时,双方才看清对方的真面目,都指责媒婆。这媒婆可不是好惹的,反驳道:你们驼子抱坛坛,跛子踩栏杆,中意不中意,与我媒婆何相干。”因此,媒婆的形象在人们的心中就不怎么好。妇女们则将心中的不满编成“媒公媒婆、骑马过河、摔死媒公、淹死媒婆”的歌谣。
如今,男女青年们都是自由恋爱、自主婚姻。“讨媒”这一婚姻习俗,形式上虽然有所保留,但已产生了质变。男女青年在生产、生活、工作及赶坳等社交活动中相识相恋,条件成熟后,男青年叫父母找一位双方都熟悉的人作为形式上的媒人,到女方家商量操办嫁娶事宜,只不过是穿针引线,联络婚事的“跑腿”罢了。(戴金松收集整理)
责任编辑: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