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122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首先,夏季太阳高高挂在天顶上。每年的夏至那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时的北半球获得的阳光最多,太阳高度角最大。 其次,夏季的白天比黑夜长。白天时间长,阳光照射时间也长。 再次,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之一。 什么叫伏天 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金、水。由秋到夏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都是“生”的关系,唯有从夏到秋特殊,是“火克金”,金不敢出来。所以要潜伏一段时间,因此称“伏”。 伏天怎么计算 伏日有三个,所以叫做三伏天。这每一伏各占十天,即:初伏(头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中伏(二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末伏(终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 “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每年立秋日及其后两天如果出现庚日,中伏就为十天,否则为二十天。所以大多数年份中伏都为二十天。相应地,大多数年份三伏都是四十天。 自入伏至出伏相当于阳历7月中旬至8月下旬,正是我国夏季最热时期。中伏、末伏,温度尤高,有“热在中伏”的说法。 什么叫庚日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为一个循环,故称60花甲子。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夏至开始,数到三个庚日就是初伏的第一天。由于夏至与第一个庚日之间的天数每年都不一样(每年的天数都不是10的倍数,所以,庚日并不是固定的日期),故“三庚”的天数也不是固定的,为20~29天之间(假如某年的夏至日是辛日,也就是庚日的第二天,那么要过29天才到第3个庚日,而假如某年的夏至日就是庚日,那么只需再过20天就到第3个庚日了)。

(1)传统根据干支纪元日推算伏天开始时间的算法 在传统意义上的一伏、二伏、三伏开始时间计算,而我们所说的初伏、中伏、末伏,其实就是所谓的一伏、二伏、三伏。传统意义上都是根据干支纪元日推算得出数据,比如初伏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每10天为一个庚日),此后没个10天为1个伏天,如果遇到夏至到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那么二伏将会有20天,一伏、三伏保持10天不变;如果夏至到立秋之间只有4个庚日,那么二伏就是10天。也就是说,三伏天每年的天数其实并不一样,有的是30天,有的年份是40天。 而根据这个算法,推算出今年夏至之后第三个庚日是7月12日,所以今年“一伏”开始时间是7月12日,一伏10天到7月21日结束;所以“二伏”将会在7月22日开始,而今年夏至(6月21日)到立秋(8月8日)之间恰好有5个庚日,因此今年的二伏(中伏)有20天,也就是到8月10日结束;8月11日便是今年三伏(末伏)开始的时间,直到8月20日“三伏天”全部结束。紧接着便要过一段“秋老虎”的日子。 (2)全新的根据公式计算入伏开始的时间 简单来说,这个公式是这样的: 1、数字是偶数的年份,用数字21-年份的后两位数字÷4,然后取整数就是入伏的日期。 2、数字是奇数的年份,用数字21-年份后两位数÷4,然后取所得的整数+5,所得的数字便是入伏的日期。 3、因为每年的入伏区间在7月11-7月20之间,如果用公式得出的结果小于或大于这个区间,就应该减去10或者加上10,以使最终数字为入伏区间内的数字。 举三个例子: 比如说今年2019年,就是用21-19÷4=17,因为2019为奇数,所以要用17+5=22,但是22这个数字是在7月11-7月20之外的数字,因此要减去10,所得的结果就是22-10=12,于是确定2019年入伏日期为7月12日。 再比如去年2018年,用21-18÷4=17,2018为偶数,不用加5,所得数字17也在7月11-7月20这个入伏区间,所以得出2018年入伏日期为7月17日。 最后比如2020年,用21-20÷4=16,2020为偶数也不用加5,所以2020年入伏日期为7月16日。 用这个算法百试百灵。 (3)入伏后,怎么计算这一年的三伏天是30天还是40天 入伏之后,这一年的三伏天为30天还是40天,也可以通过入伏时间推算,比如入伏在7月18日以及7月18日之后开始的,那么当年的三伏天就总共有30天,也就是二伏有10天;如果在7月17日以及7月17之前进入初伏,那么当年的“三伏天”就有40天,也就是二伏有20天。 用这种方式来计算,2019年的入伏天是7月12日,也就是一伏为7月12;往后推10天,第11天为二伏的开始,也就是7月22日开始进入二伏;2019年中伏(二伏)有20天,那么三伏的开始便是8月11日。

2019年有几个中伏:2个 2019年有两个中伏,也就是闰中伏,2019年的中伏有20天。 按照我国传统的推算法,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两个庚日之间相隔十天,初伏到中伏固定为十天,但是,由于有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规定,所以中伏到末伏就有10天和20天这两种情况,于是出现了有的年份有2个中伏的情况。 2019年中伏时间:7月22日—8月10日 中伏第1天2019年7月22日 中伏第2天2019年7月23日 中伏第3天2019年7月24日 中伏第4天2019年7月25日 中伏第5天2019年7月26日 中伏第6天2019年7月27日 中伏第7天2019年7月28日 中伏第8天2019年7月29日 中伏第9天2019年7月30日 中伏第10天2019年7月31日 中伏第11天2019年8月1日 中伏第12天2019年8月2日 中伏第13天2019年8月3日 中伏第14天2019年8月4日 中伏第15天2019年8月5日 中伏第16天2019年8月6日 中伏第17天2019年8月7日 中伏第18天2019年8月8日 中伏第19天2019年8月9日 中伏第20天2019年8月10日 中伏防暑养生注意事项 不要喝过多饮料 饮料是不能代替水的,特别是在夏天。因为这个时候人体的排汗量和水分蒸发量都大大增加,如果只喝饮料,不喝水,尿液中的代谢物质不能很好稀释,晶体沉积,很容易会形成结石。而且长期摄入含糖饮料,容易变胖。 不要大量喝绿豆汤 绿豆汤具有很好的防暑降温的作用,但是绿豆汤比较寒凉,对于那些本身体质比较寒的人,喝太多绿豆汤,会导致他们症状加重,甚至会引发其他疾病。另外,女性在经期也最好不要喝绿豆汤。 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 虽然呆在空调房中会让我们感觉非常凉爽,似乎与外面的高温隔绝了。但是如果呆在空调房里时间过长的话,会引起浑身酸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空调病”。所以我们在享受空调带给我们凉爽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不要超过10℃,并且要注意通风。 外出避免高温时段 上午十点到下午的四点是一天中最为炎热的时段,尽量不要外出。即使一定要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晒的措施,同时尽量选择有树荫以及遮蔽的地方行走。 不要冷饮不离手 冰淇淋、冷饮适当吃解暑,大量吃会伤身。长期过量的冷食物进入胃,会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粘膜层变薄,出现粘膜水肿和糜烂。且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快,血管处在扩张状态,突然食用冰饮,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引起血压波动,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三伏贴和三伏灸,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在三伏天时,主要用于冬病夏治。 三伏贴主要是用调好的药物贴在特定的穴位上,用来影响、调整人体的磁场,让人体激发自身的修复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三伏灸,除了有三伏贴的作用特点之外,其自身具有更大的能量。艾灸疗法的特点是从身体内部祛病缓疾,通过温热疗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通经舒络,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调整机体的神经、内分泌、血液循环、消化吸收等功能,从而改善脏腑衰竭、营养不良、毒素堆积等情况。 当然,艾灸能起到作用的前提是必须用艾来灸,艾热之热,非其他发热的东西所能比拟。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在三伏天时进行中药贴敷治病的方法。具体做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贴上有刺激性的药物,以达到灸治的效果。不同于艾条和艾炷灸,这种方法是不用火的,又名天灸、冷灸。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力,起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由于三伏贴即贴即用,操作简便,坚持贴敷疗效显著,故而深受广大养生爱好者的青睐。 么是三伏灸 三伏灸,一言以蔽之,就是在三伏天进行养生艾灸治病的方法。全称为三伏天养生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冬病夏治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三伏天时气温最高,正巧是大自然阳气最强、阴气最弱的时候,人的皮肤毛孔张开、体内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此时使用艾灸疗法,既有利于药物的快速渗透和进入,又可借助炎热的气候环境、驱除体内的阴寒之气。 2019年三伏灸黄金时间表 1、伏前调理灸 (1)时间:2019.6.17日-2019.7.1日 (2)功效:排毒祛寒湿 2、伏前培元灸 (1)时间:2019.7.2日-2019.7.11日 (2)功效:培补元气 3、初伏灸 (1)时间:2019.7.12日-2019.7.21日 (2)功效:大补阳气,增强免疫力 4、中伏灸 (1)时间:2019.7.22日-2019.8.10日 (2)功效:症状调理 5、末伏灸 (1)时间:2019.8.11日-2019.8.20日 (2)功效:症状调理 6、伏后固本灸 (1)时间:2019.8.21日-2019.8.30日 (2)功效:补肾固本

1、头伏吃饺子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入伏这天吃饺子,是希望能平安度过夏季,祝愿祈福之意。 2、头伏萝卜二伏菜 从传统意义上讲,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是储存的大白菜和大萝卜,所以种植秋菜大白菜和大萝卜就显得很重要。所谓的头伏萝卜二伏菜是指入伏以后,第一个10天称为头伏,这个季节就要种萝卜了,第二个10天称为二伏,这时就要种白菜了。 3、给牛改善饮食 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4、贴三伏贴 头伏第一天,市民排队贴“伏贴”。三伏贴是民间的一种老习俗,据说,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利用这一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但并不是说“伏贴”可以包治百病,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宜贴“伏贴”,阴虚火旺、皮肤病、恶性肿瘤、急性咽喉炎、强过敏体质等患者就不宜采用中药贴敷疗法进行治疗。 5、六月六晒伏 “六月六”相传这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关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6、入伏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当地人认为此法能“以热治热、发汗排毒”。 7、伏日吃面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沾边儿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8、伏天吃鸡 江西、湖南人三伏天养生吃鸡。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烧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这就是初伏吃鸡的科学道理。 9、头伏吃馄饨 上海一直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风俗,所以在毫无胃口的燥热夏季,来一碗加花生酱、少许酱油和醋调味的冷馄饨来拌食,冰凉惬意的同时也令人食欲大增。馄饨,古人称其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而“馄饨”又与“混沌”谐音。盘古开天,混沌初分,吃了馄饨可得聪明。

一、入伏吃三肉 1、羊肉 羊肉虽属冬季滋补佳品,却在三伏天也有妙用。夏季天气炎热,人们更是喜爱贪凉,此时适当食用一些暖性的羊肉,有助于发散滞留在体内的寒气,疏通经脉,活血补气。 2、鸡肉 三伏天时酷暑难耐,人们的体力消耗也会增大,此时体内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适当食用鸡肉可以帮助补充蛋白质,增强体力。 3、猪蹄 三伏天出汗多,人体中各种维生素(维他命)损失也多,这个时候吃点猪蹄,可以很好的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猪蹄营养丰富,不仅含有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还含有诸多维生素及矿物质,有利于帮助三伏天出汗过多所引起的体虚,适量食用猪蹄可以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力。 二、入伏吃三瓜 1、苦瓜 苦瓜味虽苦却是清热解暑、健脾开胃的“好帮手”,三伏之际,天气燥热,可以在饮食中加入苦瓜,不仅有解暑功效,还能够缓解心烦,益气解乏。日常饮食中将苦瓜切片,用盐稍腌,凉拌着吃,有助于清心开胃。 2、丝瓜 丝瓜味甘、性寒,拥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仅具有清热、解毒、通经络、行血脉的功效,还对痰喘咳嗽,热病烦渴有一定的效果。三伏天内上火、便秘、痰喘的人可以在饮食中加入丝瓜,如果清炒丝瓜、凉拌丝瓜、丝瓜汤等。 3、冬瓜 三伏酷热时节,吃一吃清凉的冬瓜最合宜,冬瓜有清热化痰,降火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虽滋味清淡,但十分百搭,炒、烧、煨、炖都各有滋味。炎热时节饮食中加入冬瓜,可谓是不错的选择。 除了“3肉与3瓜”,三伏天还需要多饮一茶,那便是“绿茶” 三伏天内人们挥汗如雨,体力大量消耗,很容易精神不振,此时多饮绿茶,能够消暑利气。绿茶性寒,即可生津止渴又可以止汗消暑,且绿茶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在消暑的同时还能够为身体补充营养。俗话说“冬练三九,夏养三伏”,三伏天是滋补养病的好时节,大家可以参考以上饮食方法,调整夏季饮食,养好身体,护住阳气,才能让百病全趴下!

一、要钓迟早,不要钓日间 盛暑期间,不但是一年中最热的期间,也是雨水相对较少的时分。盛暑期间江河和水库的浅水边温度高,而深水区域相对温度低,水中的鱼类白日都到深水区域去了,只需早晨和黄昏,鱼类才到浅水岸边找吃食。鱼也和人相同,再热也不能饿肚子,所以挑选迟早垂钓,天然简单上钩。 盛暑期间酷日似火烧,上午10点钟今后到下午5点之前,这一段时刻即是水温高的日间,此时的鱼都在深水区域消暑歇息,浅水里基本上没有鱼,所以不要钓日间。 二、要钓天阴,不要钓雨前 盛暑通常在每年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遭到大气压的影响,这段时刻会出现一段阴闷的日子,即是一天到晚不见太阳,但天又下不了雨。或者是时晴时阴,阴了一阵后又出太阳,太阳出来不久被阴云盖住。按节气来剖析,这在气候上称为:“梅里十日伏,伏里十日梅。”南方6月份今后要入梅,即是进入梅雨季节,在南方的梅雨季节里会有10日晴天。盛暑三伏天可分为头伏、二伏和三伏,天阴通常会出如今二伏和三伏之间,这么的天阴被称为“伏里十日梅”,是盛暑里相对凉快的日子,也是垂钓的好机会。 盛暑天少雨,主要是不下长雨,只需阵雨。当阵雨降临之前,气温会十分温热难过,这时河水遭到地热的影响,水中氧气也会降低。由于水中氧气降低,水中的鱼也会难过不安,胃口降低,所以,在盛暑的阵雨降临之前,通常钓不到鱼。 三、要钓深,不要钓草边 通常淡水鱼最适宜的水温是25℃摆布,当然每种鱼类的耐高温才能也略有差异。盛暑期间,1米内的浅水遭到酷日照耀,水温都会在35℃以上,而1.5米以上的水域吸收太阳才能相对较少,散热也快,深水的底层水温通常还在25℃摆布,比浅水岸边要低10℃以上。即是由于盛暑深水和浅水温差大,造成鱼类频频地往复于深水与浅水之间。而鱼在浅水岸边逗留的时刻极短,所以,盛暑垂钓要钓深。 盛暑期间通常是下阵雨,下雨今后,深水里的鱼都喜爱到岸边找食吃,盛暑气候里的无草浅水区域,通过风吹雨淋,水温降低敏捷,溶氧量倍增,此时正合适鱼来找食,可谓水活鱼欢,简单咬钩。可是有水草的归于正巧相反,由于水里的温度遭到水草的影响,散热很慢,茂盛的水草就像是一床棉被,把要发出的热气捂在水里,构成一股蒸气,水草里的鱼早已逃之夭夭,哪里还有鱼可钓呢? 四、要钓阴,不要钓太清 盛暑钓阴我们都知道,但这儿的阴是指钓位的“阴”,即是那些遭到大树、大桥、房子、山林或其他巨大障碍物遮挡的阴凉处。这些阴凉处一天到晚照耀阳光的时刻少,天然比其他水域要清凉,这些阴凉的水域是盛暑鱼儿喜爱集合寻食的当地,天然也是比较好钓的当地。 需要留意的是,假如挑选这些天然阴凉的水域垂钓,一定要避开水域太清澈的当地。鱼的视觉和听觉都十分灵敏,水域太清,人在岸边的一举一动都让鱼遭到惊吓,即是从树上落下一片树叶,也让鱼受惊。所以挑选近岸太清澈的水域垂钓,也是很难有收成的。

三伏天钓鱼钓深还是钓浅 钓鱼钓深还是钓浅,其实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尺度,还是要根据钓鱼时实际的天气、时间、水情来决定。 一、活水钓浅,死水钓深 在夏季,如果垂钓的水域是1到3米深度不等,又是入水口附近的流动活水,那么我们可以选择1—1.5米左右的距离,因为这段距离水流活跃,溶氧高,而且因水流而使温度要稍低,鱼儿自然喜欢呆在这里。而这1—1.5米左右深度相比于3米来说,就算是浅了。 如果这里没有任何入水口,全部是一团静水,那么我们在夏季钓鱼时选择这样的钓位,最好就要钓深一些,起码要选择2.5米以上的水深会比较好。因为夏天温度高,这样的深水区比起浅水的温度,要凉爽一些,所以鱼儿自然就只有选择这些位置了。 二、夜晚钓浅,白天钓深 夏季钓鱼,早晚温差都比较大,白天温度高,水体的表层和浅边水域的水温高得不适宜鱼儿活动,鱼儿必须要窝居深水避暑纳凉,此时要想钓有所获,用长竿钓深水才是上策。 而夏季如果是夜钓,选点必然要靠边趋浅,一是因为夜晚岸边安静无干扰,二是因为夜晚岸边的水温会随陆地率先变凉,三是因为岸边有较丰富的饵料。鱼饵趋浅靠边的天性再加上夜晚这些便利条件,就注定了鱼儿一到夜晚就必然义无反顾地游向浅边。 三、天闷钓浅,气爽钓深 闷热天气,最好不要出钓,因为这样的天气通常收获甚微。但是当我们出钓之后遇上闷热的天气时,也要讲究闷热天的钓鱼技巧。天闷时,温差小,气压低,空气流通不畅快,水体的上下对流也缓慢,于是氧气有浅入深的传递就受到阻滞,这样越是水体越深含氧量就越少。 此时,鱼儿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浮头。浮头就是鱼儿上升到较浅的水层去吸纳氧气,所以我们在天气闷热之时垂钓,最好选泽浮钓钓浅水,即使在闷热的天气情况下,很难有收获,但是此时钓浅水,也会比钓深水好上许多。 夏季钓鱼在气压较高的天气,由于浅水易被炙热的阳光晒透,水温过高,鱼儿自然会游向既凉爽又不缺氧的深水区,此时钓鱼最好要按照惯例用长竿钓深水。在水库,钓三四米深、五六米深均可;在池塘,最好要用5.4米以上长竿或海竿直指塘心。

三伏天钓鱼用什么饵料 因水温的增高。加之小鱼的活跃。建议选用素、甜、香、硬些的饵料为好。荤味较软的饵料易招小鱼和鲢鱼。而小杂鱼和鲢鱼进窝后,很难退出。所以。望钓友们最好用颗粒饲料穿橡皮筋或用玉米粒作饵料。如用面食切记在面食里加少许白糖或蜂蜜。还需将面食和硬些搓饵稍大些。这样可避免小鱼闹漂。甜味对钓鲤、鲫、草鱼都有好的效果。用开水烫开的颗粒饲料中加些面粉或拉丝粉。效果也不错。为保持与窝饵料的统一。 随着气温的升高,草莓饵可以大派用场,独特的味型,令众多鱼儿胃口大开,关键是大鱼喜欢,尤其五月份以后,草莓饵可以上翘嘴鲌、鳊鱼、草鱼,甚至鲤鱼,还有最欣赏草莓饵的鲢鳙。可能天热后,鱼儿尤其喜欢这清新的果香味吧。但是鲫鱼鲤鱼不太买账,几乎很少野钓上鲫鱼鲤鱼。但是如果草莓饵是饵料中的配角,鲫鱼鲤鱼还是上钩的,唯独作为主角时不太上,这有点像麝香饵料。 因为草莓饵的香味独特,诱惑力强,于是自然也引来了白鲦等杂鱼,他们几乎是蜂拥而至,不要命地冲向草莓饵。我一直有个感觉:某天出钓,主打的是草莓味商品饵,如果连白鲦等杂鱼都很少问津,那么这天就不适合钓鱼,权当在水边呼吸新鲜空气,十次出钓怕有九次应验。

科学安排出钓时间 大家知道,伏天的中午一般鱼是不进食的,那么,最好选择钓两头,也就是早晚出钓。这几天,早上6时,天已大亮,建议早钓6~11点。晚上天黑到20点,也可选择下午3时出钓至下午8时。这两个早、晚时间段,水温相应较凉些,大部分鱼类已落至底层,鱼就好钓多了。 再就是这时的太阳没有午时那么强烈,对钓鱼人也不会造成伤害。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讲,还可以用中午时间休息一会。另外建议选择夜钓,夜钓免遭暴晒之苦,鱼也随水温的下降落到底层,还有晚上外界对鱼的干扰也小,而小鱼也不闹漂。因无外界干扰夜间风平浪静,大鱼、猾鱼有了安全感,所以,晚上还容易钓到大鱼。 科学调整钓组、鱼漂 伏天的钓组调整并不是人们想像的“天热鱼活动量大,调钝好”经近日的垂钓实践,要大小鱼都钓,伏天要讲究“调灵钓钝”。这个话怎么听起来有些矛盾,其实不然。 我所讲的调灵是鱼漂在空钩的情况下调6~8目,搓饵入水后钓3目或4目,这样,既保持了6~8目的灵敏度,又能避免被小鱼的小动作所迷惑而不停地扬竿,既浪费饵料又耽误时间。调灵的理由是伏天受水温、气候、气压的影响,鱼类不思茶饭、食欲差,觅食动作也就轻而小。 选用素甜香硬的饵料 因水温的增高,加之小鱼的活跃,建议选用素、甜、香、硬些的饵料为好。荤味较软的饵料易招小鱼和鲢鱼,而小杂鱼和鲢鱼进窝后,很难退出。所以,望钓友们最好用颗粒饲料穿橡皮筋或用玉米粒作饵料。 如用面食切记在面食里加少许白糖或蜂蜜,还需将面食和硬些搓饵稍大些,这样可避免小鱼闹漂。甜味对钓鲤、鲫、草鱼都有好的效果。 用开水烫开的颗粒饲料中加些面粉或拉丝粉,效果也不错。为保持与窝饵料的统一,请在窝料的颗粒、玉米中也加少许蜂蜜和白糖,钓绩会更理想。 科学选择钓位 常言道:夏钓深。我感到,在深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荫,因深水温度较低,鱼儿感到凉爽,喜欢在此集结,而树荫下的水温又比日照时间长的地方凉的早,鱼儿也就会早些光顾这里。 选在树荫下,不光上鱼多,人也不受罪,但要注意扬竿高度,以免挂树枝而延误战机。再就是要选择老钓位,也就是常有人打窝子钓的地方。如夜钓,最好选择白天有人钓的钓位,因白天的钓友已为夜钓打了窝,也续了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