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隔几年的一个春天,大人们就会喊上村寨里的瓦匠,把屋顶的瓦片重新修整一遍,这种行为俗称“拣瓦”。 青瓦,对于现在的“00后”来说,应该是一种很陌生的东西了。青瓦并非青色,而是暗蓝色或灰蓝色,素净简单。全新的瓦自然是用来盖房子用,而破碎的瓦片也有很多用处。一般会被小孩子拿到水塘边玩打水漂,或者磨成各种喜欢的形状,当然更多时候是拿去刮芋头、洋芋…… 记忆里,家里的瓦每隔2-3年就会拣一次。以前在农村有专门的瓦匠,瓦匠的主要工作是给旧房子翻瓦或者农村立新房子的时候盖瓦。 拣瓦那天,我们会被喊着早起,把一个屋里的东西放到另一个屋里去。实在搬不动的就盖上塑料布,防止树叶杂物掉下来弄脏东西。师傅拣瓦的时候,是千万不能进屋的,不然可能会被瓦片砸到。拣瓦是一项细心的工作,同时也需要极致的耐心。要一片一片的看每一片瓦片,将坏掉的瓦片揭开,把好的瓦片放在一边留用。如果坏掉的瓦没有被选出来,用它继续盖上的话,后果就是会漏水。 小的时候,站在下面看着瓦匠把瓦片这样放一行,那样放一列,还能堆出各种各样的檐角,觉得特别神奇。 可惜如今老房子越来越少,就算是在农村,盖的瓦也多从青瓦变成了琉璃瓦。年轻点的瓦匠基本已经转行,最多有个“兼职”,会拣瓦的人也越来越少,新学的人基乎没有。 “拣瓦”这个老去的手艺,估计快要消失在时代的洪流里了。
日期 : 2020 › 07 › 23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猪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间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土家族人很注重礼仪,见面要互相问候,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土家族平时粗茶淡饭,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 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因为八碗桌被称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
傩堂戏,又称傩戏和”杠神”,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风俗文化活动。而德江傩堂戏,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集傩祭、傩仪、傩歌、傩舞、傩面具、傩技、傩戏于一体。 德江傩堂戏表演主要以酬神娱人为目的,表演形式上有傩祭、傩仪、傩戏、傩技,道具有傩面具、法器、傩服饰,傩坛上集编扎、剪纸、染印、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为一体。傩技绝活有开红山、上刀山(梯)、下油锅、口含红铁等。德江傩堂戏由面具、图案、法器、傩堂及傩艺师们的唱跳戏等几个方面综合组成,有着”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美誉。 傩堂戏之渊源 傩,作为一种神奇而古老的民族文化事象,其意义特殊,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民俗、音乐、戏剧、美术、服饰、雕刻等众多艺术门类,更涉及人文、哲学、宗教、社会、历史、民族、语言文化等诸多领域。 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关于傩的记载,《周礼·夏官·方相氏》中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变。”往下至历朝历代,都有着不同程度关于傩的记载,足见其历史之悠久。 从古至今,傩堂戏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和衍化,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风俗和习惯。几千年来,傩堂戏的掌坛师为主人家执行驱邪避灾、过关了愿等活动,在主人家的堂屋里摆置好所有傩道具和傩面具以及祭品,由掌坛师画上花脸或戴上傩面具,穿戴傩发饰,手执牛角师刀,肩搭傩牌带,在节奏紧密的锣鼓声中,吹响三声牛角后,就开始进行傩祭、傩舞、傩戏、傩技等一系列的活动。 如此历史悠久的傩堂戏又是何时传入德江的?在明代以前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而在明嘉靖时期,《思南府志风俗篇》载:“岁除旧。进傩,皆坐鬼神状。内二老为傩公傩母。”而当时的德江隶属于思南府管辖,证明德江在明代时就已有傩堂戏活动。 德江傩堂戏之崛起 据悉,历朝历代以来,傩戏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活动,而德江傩堂戏为何能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闻名海内外?其中不乏有德江历史地理等原因,德江历史地理落后偏僻,古近代少有娱乐之举,广大民众就以观看傩戏为最高快乐。因此,民间的傩戏组织非常活跃,德江的傩堂戏遍布全县21个乡镇(街道),有强大的民间生存基础。在民间,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遇到有灾难需要消灾,或者需要祈福平安长寿时,就去请傩艺师进行消灾祈福,以求身心平安,从而使傩戏在民间能够广泛流传,千年不衰,至今依旧完整地保留了那份原始、古朴的气息,是“可贵的艺术珍品”。 除此之外,德江傩堂戏的发展更得益于德江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各级文化、民宗部门对德江傩堂戏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推荐傩堂戏代表性传承人中,德江县积极组织调查、申报,2006年,掌坛师安永柏、张月福被批准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金辽、张金太、安明秀(2016年去世)、吴贤富被批准为省级非遗传承人,黎世宏、王国华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傩面具雕刻)传承人。 2014年,德江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德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见》,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并纳入“三定”方案,解决编制4人,实质性开展工作。德江县财政每年将傩堂戏工作经费单独列入专项预算,并逐年增长。2017年12月,德江县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文化改革,撤销非遗保护中心,组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至此,傩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开创了有人抓落实、有钱做项目的新局面。 德江傩堂戏之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德江县傩堂戏活动只在乡村民间悄悄进行,但无论经历如何的打击,傩堂戏始终在民间能够得以生存,可见德江人民一直以来都信奉傩、崇敬傩、喜欢傩。 由于强大的民众基础,改革开放以后,傩戏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新生。 1993年,贵州省文化厅授予德江“傩戏之乡”的匾牌。2003年10月,德江县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梵净山傩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国傩戏学研究会首任会长曲六乙先生在现场开幕式致辞说:“德江傩戏是戏剧界的活化石,德江是中国傩戏之乡,在法律上是认可的……”德江傩堂戏成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文化部命名德江县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傩堂戏)”。2018年11月,第二届“中国梵净山傩文化学术研讨会”成功在德江举办,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为德江县傩文化研究基地授牌,颁发了基地证书。 30多年来,中外多达200多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德江傩堂戏,傩堂戏也为宣传德江、提升德江知名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德江傩堂戏之传承 为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使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德江县做了大量的工作,多样化的对傩堂戏进行传承。傩堂戏传承的主要方式有:师傅带徒弟、在民间人家举办法事活动、在公共场所举行傩文化活态展示、传承人进校园授课、美术协会举办傩文化绘画培训、创作傩音乐和舞蹈、理论研究、编著书籍等。比如,2007年,德江县政府首次开办了傩堂戏培训班,邀请张月福、安永柏为学员授课。 同时,德江加大傩堂戏弄在民间活动设施场地的投入力度,在稳坪镇铁坑村、枫香溪镇长征村、桶井乡、合兴镇等乡镇设立了14个傩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地和传习基地,在德江民族中学设立了傩文化培训和展示基地,在城南人民公园设立了傩文化广场,傩艺师们可以进行展示演出。 现在只要走进德江境内,就能看到公路两旁有关傩文化的大幅图片;人民公园内到处都是傩面具和傩剧照;玉溪河畔上的几座风雨桥和石栏清一色是有关傩的浮雕;县城里各中小学的课间操都改成了由傩舞改编的《傩韵操》;稳坪镇、枫香溪镇小学办起了傩戏培训班,由张月福、安永柏、王国华定期给学生上课。 德江县委、县政府所做的这一系列的工作,使傩文化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傩文化,已逐渐渗透到德江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德江傩堂戏之推广 德江傩堂戏,目前主要以“舞台化、艺术化、大众化、国际化”思路进行推广。把原生态的傩堂戏以艺术的方式挖掘和展示,编排节目上舞台,大型歌舞《梦结傩缘》《傩之舞》《古邑傩风》《傩韵》《傩祭》《傩堂戏》等相继诞生,其表演形式恢宏壮观、神秘而独特,其展现出的艺术文化价值,赢得了多方喝彩与赞赏。同时,把活跃在民间的原生态傩堂戏,以单独或穿插的方式,参与到各类文艺演出中。 21世纪以来,德江傩堂戏走出德江、走出贵州、走向世界,充分展示了德江傩堂戏的精髓、神秘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海内外专家学者正在不断加强对傩文化的研究,德江的傩堂戏也在国内外各大平台获得了认可与好评。 下一步,德江将充分借鉴特色文化小镇的成功经验,以傩文化为核心,深度挖掘德江土家文化,充分利用地域民族风俗,举办全国傩戏文化、土家文化节展等活动,多形式推广傩文化及其衍生品,进一步提升德江傩文化的品牌与影响力,将德江打造成全方位、全产业链的文化旅游特色城市。(张宏扬)
“金竹头,苦竹头,女儿梳的是离娘头。金竹苔,苦竹苔,女儿穿的是离娘鞋。”10月29日,经过近五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科考队来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后坪乡的一个土家山寨,老远就听到唢呐声和着忧伤的哭声。 沿着石块堆砌的蜿蜒小道向高处前行,村寨里的木房子星罗棋布,四处散落,跑山鸡埋头啄食,时而吹响的唢呐乐曲悠扬喜庆。 凝神细听,温柔婉转的声音从一栋木屋里传出–今天是村里崔姓新娘出嫁的好日子,堂屋里放着男方家送来的聘礼,新鲜的猪腿摆了一桌,各色喜糖米饼花样丰富。 只见身着正红婚服的新娘子容颜娇丽,脖子上挂着精致的银饰,衣衫上绣着吉祥的纹饰。令人奇怪的是,新娘子不坐在房间里,却手握一方绣花巾,双眼微红,以巾遮面,哭声一丝一缕,从此离别父母的忧伤让满院客人也跟着忧伤起来。她的身边围站着年迈的母亲与姐妹们,纷纷热泪盈眶,哽咽难言。 随行的科考队员介绍,“哭嫁”是土家族独特的婚俗仪式。出嫁的新娘在原本喜庆的日子里,以低泣婉吟,表达着自己从此离开爹娘的伤感、对故乡的不舍、融入新家的担心等种种难言的复杂情绪,新娘子以断人心肠的哭嫁歌同家人道别,体现的是孝心、真诚。 千百年来,于土家族而言,大喜日子唱哭嫁歌,是衡量新娘子聪慧贤惠的标准,哭得越动听,唱得越动人,便越能说明新娘子的才干。 哭哭啼啼中,新娘依依不舍坐上花花轿子,随着这顶轿子,奔向了她期待而又未知的新生活……(沿河旅游)
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相关要求,日前,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启动了关于推荐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土家族摆手舞》的工作方案,全面启动了该县推荐申报工作。 连日来,沿河文体广电旅游局派出工作组,深入到该县后坪、板场和团结等乡镇、街道开展《土家族摆手舞》的视频资料素材的拍摄和收集工作,并采访相关专家和学者。 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文化,古老的“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每逢庆贺新年,纪念祖先或是团圆联欢中,土家族人民都要跳“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的一种全民族的大型舞蹈,真实地反映了土家族人民千百年来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有表现狩猎劳动的,有表现军事战斗的,有表现农业生产的,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的等。 “跳土家族摆手舞实际上是一种仪式,一种活动,摆手舞里面的祭祀,就是祭祖,以庆祝丰收,庆祝新年,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拜四方,表明了土家族人对外面的事物,自然的一种尊重,一种热情,一种好客。”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崔德黔说道。 据悉,铜仁市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除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土家族摆手舞》项目外,还有松桃苗族自治县的《巴狄熊》口传经典、瓦窑《四面花鼓》、德江县的《土家舞龙》、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土家族过赶年》和石阡县的《仡佬族情歌》等。( 张洪权 )
3月12日,玉屏2019年箫笛演奏人才培养·上海音乐学院唐俊乔培训班(第一期)正式开班。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教师王俊侃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生陈善治,为该县50余名音乐教师进行了箫笛演奏培训。 参训学员杨长生说:“刚刚吹一些小音阶,王俊侃老师指出了我的一些问题,对我以后吹奏的音色、音准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今天上了这个课,收获很大。” 上午的培训主要针对该县的基层音乐教师。课堂上,王俊侃非常细致地讲解了在箫笛演奏中基本功的重要性及其吹奏时的方法与要求,并亲自示范。王俊侃还现场随机抽查了教师们的竹笛演奏水平,进一步巩固上课内容,确认在座的每一位老师是否都能较好地把所学运用在实际演奏上。 下午,培训老师还到玉屏箫笛博物馆就独奏、重奏等专业曲目,对县箫笛乐团成员进行了现场教学。逐一试听了学员们的长音与短音吹奏情况后,培训老师耐心地向学员们讲解了需要注意的地方及存在的错误。 据了解,近年来,玉屏通过引进箫笛演奏艺术人才,开展箫笛课程进校园,出台箫笛文化保护传承与产业发展扶持奖励优惠政策,并积极与专业院校深度合作,举办现场教学培训班等方式,加大对箫笛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度,力求更好地推广“中国箫笛之乡”这张文化名片。(张敏)
7月31日,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合水镇,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正在呈现,只见表演者身着民族服饰,或吹或打把弄着手里的乐器,连续传出高亢清脆的曲调…… 舞台旁边,有一群特殊的观众,他们是印江一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课题小组——长号唢呐组成员,他们手拿小本认真地听着记录着,生怕漏掉一个细节。 其实,这样的形式,和之前热播的电影《百鸟朝凤》如出一辙,所展现的都是有关唢呐的故事,还有对于一门手艺的世代相传。 长号唢呐是合水镇传统的民间音乐,以唢呐、长号为主奏,伴以二胡、笛子、箫、苏锣、苏铰、尺口等器乐。通常,在民族民间节日、婚礼、葬礼、祝寿、建房、迁居、朝山、祭祖等活动中,都会请上一拨唢呐班子坐堂吹奏,不仅热闹气氛,还彰显民俗事务的隆重。 合水长号唢呐源于明、清护国禅寺佛乐和都司衙门军乐,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的继承、发展、创新,加进“细吹”丝竹曲演和锣鼓套打,各牌能独立演奏,也能串联成套曲演奏,情节、节奏、结构更加丰富。 现年76岁的田茂瑞是合水镇合水村人,也是致力长号唢呐传承的老艺人。这天,他受邀参与教学,虽年事较高,但丝毫不影响他的发挥。因担心自己忘了表演日期,田茂瑞在墙上醒目处的日历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符号,他说:“现在有些调子的名称我不太记得了,但是什么时候吹什么调,我都记在心里了,这个不会忘记。” 在田茂瑞家的两面墙上,挂满了他曾经参加表演的照片,当记者问起其中细节时,他坦言记不太清,继而转身上楼拿来几张泛黄的信笺纸,上面记录了关于长号唢呐以及自己的一些事件:1973年,拜师学艺;1978年,“父子兵”组团参赛获奖;1991年,赴深圳表演获赞;1993年,合水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全省第一批艺术乡和“长号唢呐之乡”…… “现在大家有什么红白喜事,都会请我们去,还有举办什么重大的活动,我们也要去表演,我的徒弟就有二三十个,如果有事请我们,没有喊到的徒弟还会不高兴呢。”田茂瑞 笑着说,以前吹唢呐,是想找点“盐巴钱”,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费用也从以前的几块钱,变成了现在的几百元,而且经常都会有人请着去。“我现在在家也没其他的事情,只要有人请我就会去,虽然没年轻的时候吹得响了,但是只要能吹,就会一直吹下去”。 据合水镇组织宣传统战委员杨远介绍,在长号唢呐的传承方面,除了一批优秀的老艺人组成吹打乐演奏队伍为群众提供民俗文化服务,还有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各种宣传片的展演和举办活动进行宣传推广。此外,该县还开展民间艺术文化进校园活动,以教材的形式更好地将长号唢呐这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相传土家先人在一次战争中,在农历四月十八日被敌人穷追至河边无法渡河,是一群水牛用尾巴带着人渡河送生。为此土家人定农历四月十八日为牛王节。牛王节让牛体息,喂好饲料。
沿河人把红白喜事概称“吃酒”。20世纪,主要有婚嫁酒、丧事酒、月米酒、寿延酒、建房酒、开财门酒;吊丧中还有“封七”酒。主人选定吉日大摆筵席,筵席丰盛讲究,称“正席”;前后一天的筵席较平常,称为“荒席”。吊贺有主要亲戚邀客同往的,也有自认为该去的散客。不同的“酒”有不同的礼仪,客人除了送现金外,还可以送器物、粮食、蔬菜、布皮、祭祀用品等作为贺礼代替礼金,现在,除了嫁、寿、吊有礼品外,都是送钱。 九大碗 沿河土家族地区基本菜式,一般为每桌最少九碗菜,称为“九大碗”(沿河民间忌讳说“十大碗”,因“十”与“石”谐音,“石大豌”比喻喂猪用的“猪槽”)。“九大碗”在土家族已经流传几百年了,以前沿河土家族地区的餐桌上是看不到盘子的,桌子上放的全部是蓝边大口碗,而且桌上放的都是九碗菜。土家人生性好客、同时又爱面子,但由于以往生活贫困,无力安排好足量的菜肴,但是又想使餐桌上菜品的数量多,面子好,因此一般每桌都安排十碗菜,荤菜下面用素菜垫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当地举办红白喜事时固定菜式。除九大碗菜外,桌上还要配腌菜碟两个,为客人备用,另配上土家自酿的苞谷烧酒。上菜的程序与方式也很有讲究,在土家民间每上一道菜,打盘子的人高喊拖腔的号子直到菜上完,有时还要鸣炮,唢呐或乐队还要吹响欢快的菜调子。在土家人办喜宴的时候,只要是去喝喜酒的,都会喝到主人的恭喜茶。家庭条件好点的,就用茶叶蛋作为恭喜茶,家庭条件差的就用炒米作为恭喜茶。菜的摆法也很讲究,一般排成三行,如果是八仙桌,须与线缝平行,压头之菜(扣肉)放在正中间。正如沿河土家姑娘哭嫁时所唱: 头碗粉根根儿,二碗罗卜土中生。 三碗豆腐三尖角,四碗木耳树上生。 五碗黄花沿江打,六碗青带海中生。 七碗酥肉鸡蛋清,八碗银子糯米蒸。 九碗大菜撴(放置)中间,十碗接在酒后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