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30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鑫注册网站_赫哲族的饮食有何特色之处

赫哲族主要从事渔猎生产,在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极富民族特色的赫哲族饮食文化。 杀生鱼。赫哲族有以鱼待客的习俗,到赫哲族家做客,主人拔出腰刀,从一条活蹦乱跳的鱼身上割下一块鱼肉,用刀尖挑起递过来,如果客人从刀尖上咬下这块鱼肉吃下,就认为是好朋友,就会受到热情的款待。 赫哲人待客以杀生鱼为敬。赫哲人把杀生鱼叫“塔拉卡”,做时要选用最好最新鲜的四季鲤、鲟鱼、草根、鳇鱼为原料,冬天可以用狗鱼、牙不斯哈鱼为原料。杀生鱼时,从鲜鱼身上剔下两整块鱼肉,然后切成鱼丝,用加工好的土豆丝、绿豆芽、粉皮或粉丝、韭菜等拌好,再调以辣椒油、醋、食盐,杀生鱼便做成了。吃起来脆香爽口,别有风味。 烤鱼。赫哲人叫“塔拉哈”。做法是把新鲜鱼去掉内脏,然后用一根削尖的柳木棍,从鱼嘴穿到鱼肚子里,放在炭火上烤炙,用刀在鱼身上划出数道小口,撒上食盐。待烤熟后,抖掉鱼鳞,再把鱼蘸上醋、辣椒油、香油、韭菜花等各种调料,吃起来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炒鱼片。用鱼要求严格,只有鳇鱼和鲟鱼才好吃。做法是先把鱼皮剥下,把内脏去掉,清洗干净,剔下鱼肉,切成薄薄的鲜鱼片,然后在爆好的锅中翻炒。炒时要掌握好火候,时间不能长,否则鱼片就绵软了,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其味道就格外鲜美。 炒鱼毛。赫哲人叫“它斯恨”。要用较肥的鱼如鲶鱼、胖头、嘎牙子、草根和怀头等,把鱼去掉内脏,洗净,切成肉段,然后放在锅中,水的多少以能浸过鱼肉为合适,先把鱼煮熟。煮鱼时要用旺火。待把鱼煮熟,鱼汤熬干,就反复翻炒。这时就要用小火,炒时要掌握好火候,一边翻炒,一边把鱼刺、鱼骨挑出,最后把鱼炒得黄如牛毛,又黄又香。这时把鱼毛取出,放在坛中密闭,如果在坛子中放进一些“什布希格特”(一种野李子饼)或晒干的“乌力格特”(山丁子),其味更加鲜美。炒鱼毛的鱼因肥嫩油多,不易干燥,能保存很长时间,吃时适当放些食盐,其味特别香美。 冻鱼片。冬天在江河中捕鱼,捕上来的鱼放到冰面上,没过几分钟就冻成冰棍了。这时,把一条大鱼拿起来,在鱼肚子上划一刀,再从鱼的脊梁处一面划上一刀,从头划到尾,划好后,在鱼脖子处再划上一圈,这时,便可以用手一条一条地把鱼皮撕下来了。去皮以后,便露出了鲜嫩的鱼肉,这样就可以制冻鱼片了。做法是一手拿起鱼尾巴,一手操起一把刀,顺鱼身削起来,削下的鱼片卷起一团一团的白花,用木制的方盘,把冻鱼片盛起放在室外的仓房中。吃时把削好的冻鱼片盛在盘子中,放入各种调料,吃起来凉爽适口,特别是待客助酒的美味。

杏鑫娱乐登录地址_朝鲜族的饮食风俗有着浓郁的古风

朝鲜族的饮食风俗有着浓郁的古风,其制作方法更是多种多样。 谷食习俗。朝鲜族精于种稻,所以日常主食是稻米,居住在山地的也吃小米和玉米。最能显示民族风格的是特制的糕饼、糖果和冷面。糕的种类很多,有用米和米面做的打糕、片糕、切糕、散状糕、发糕等。用米做的打糕是把煮熟的糯米或小黄米放在木槽子或石槽子里,用打糕槌槌打成黏团状而成,吃时切成条或块,吃时蘸糖,是朝鲜族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招待宾客的主食。用米面做的发糕、蒸糕,又松又软,吃起来香甜可口。松饼更有特色,是把米面蒸熟后打成大黏团儿,再擀成小薄片,或把和好的米面擀成小薄片,然后用小豆、豌豆、芝麻、苏子、栗子、糖等做馅,包成半月形,放进锅里,蒸熟即成。 朝鲜族的冷面更是别具一格,做法是以适当的比例把荞麦粉、面粉等掺和制成面条,用精牛肉或鸡肉、鸡蛋熬汤,汤熬成要待冷却后再放油。面条煮熟后用水泡凉,挑到碗中后,放入香油、胡椒、辣椒等调料,再放入牛肉片、鸡蛋丝、切开的半个鸡蛋、苹果片或梨片,吃起来真是风味独特。冷面风味主要在汤,也有的在熬汤时放入甘草等中草药,吃起来既有一种特殊的药香,又有丰富的营养。朝鲜族有正月初四中午吃冷面的习俗,认为这一天吃了长长的冷面条,能长命百岁,故又称“长寿面”,因冷面清香可口,后来渐渐地由岁时食品变成为日常的食品了。 朝鲜族特别能精制糖果,其种类很多,如糖饴、饴糕、茶食果、煎糕等都很有特色。糖饴是用粮食做的,根据种类可分为黏饴、小米饴、高梁米饴、玉米饴等。饴制好后,在饴表面上再粘松子、芝麻、核桃仁、炒黄豆等,吃起来又甜又香。饴糕,制法是用糖稀或蜜拌米面制成,这种糕香甜耐饿,携带方便,因此出外狩猎或长途跋涉者多携带此糕。油米倮的制作是把半熟的米面或白面压成各种形状的薄饼,晒干后再油炸,炸后涂上一层蜂蜜或糖稀,然后再粘上米花或芝麻。这种油米果一般是在岁时节日或婚丧嫁娶摆席之用。煎糕的做法是把精选的果类或莲根、生姜、桔梗、人参等放进蜂蜜或白糖里,慢火煎熬而成,煎糕用于冷食。 食肉习俗。朝鲜族喜欢吃牛肉、猪肉、鸡肉、海鱼,尤其喜欢吃狗肉,认为狗肉营养丰富,喜欢熬狗肉汤。特别是三伏天,喝狗肉汤成俗,认为对身体是最大滋补。对狗肉的吃法主要是煮,把煮熟的狗肉撕碎盛盘,然后蘸蒜泥、盐末,吃起来肉香满口。狗蹄、狗心肝、狗皮,更是佳肴。 朝鲜族的肉类菜肴种类很多,其中最能显示民族风味的有悦口子汤、辣香汤、牛肉烤、生牛肉脍、花菜、水正果等。悦口子汤的做法是用“神仙炉”(即火锅)随煮随吃的复烩汤,汤里放入鱼肉、苏菜、石耳、蘑菇、胡桃仁、银杏(白果)、黄栗仁、鸡蛋丝、辣椒丝,这些可以随人口味,自由选放,香味适口,所以叫“悦口汤”。辣香汤原做法很简便,就是在酱汤里放入辣椒、苏菜等即成,后来发展到先用牛肉、鸡肉、海鱼等放在清水中熬成汤,汤制好后,再放入豆腐、粉条、豆芽菜、萝卜、鲜蘑,鸡蛋丝、辣椒丝等,这种汤香辣可口,能发汗醒酒,足朝鲜族喜欢吃的美味。

杏耀注册登录网_满族的饮食文化有何特点

满族是女真人的后裔,长期以来对开发和建设祖国的东北乃至全国,都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本民族极富特色的饮食习俗。清初流人张缙彦在《域外集》中这样记述了宁古塔的风俗:“宁古官长、兵伍,皆仰给农亩而食,是并耕也。”又说:“此地其寒硗确,五谷鲜有。然近日迁入,比屋而居,黍稷菽麦以及蔬菜,皆以中土之法治之,其获且倍。况梯稗不入食品,则塞外之稗粒,大而膏腴,美于五谷,土人以此代香稻,余故日皆人力消息于其中也。”宁古塔是满族的龙兴之地,从这一记述可见,满族已由渔猎阶段进入了农耕阶段,饮食习俗已是以食谷为主,食肉为辅了。满族多喜欢吃黏食,因自古东北这里就多产黍。而在具体制作中,又多喜欢吃面食;食肉多喜欢吃猪肉,这是饮食习俗历史传承的积淀。肃慎、挹娄、勿吉、棘羯、渤海、女真都是善养猪的民族,正因如此,就形成了满族的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 鱼肉丸子。鱼肉丸子的做法和生拌鲫碎做法刚好相反,它必须要用鱼头、鱼皮,因为只有这样,使鱼丸中才能有腥香味。做法是把剖洗干净的鱼连头带尾剁成鱼泥,拌好各种作料,然后再加鸡蛋用手抓糊,点好鲜汤,煮沸下锅,盛到汤碗中,鱼丸子呈嫩黄色,点上青绿菜叶,吃起来清鲜可口。 鱼肉水饺。吃鱼肉馅的水饺,纯用鱼肉,吃起来特油腻,不够爽口,在加工中,逐渐发现和山野菜配料,如用蕨菜、川叶菜、刺老芽、山芹菜、刺五加叶、蒲公英、驴蹄菜、黄花菜相配则可做成风味独特的水饺。还可以用青椒相配,做青椒鱼肉馅水饺。做法是把鲜鱼剖膛去鳞洗净,去头尾,剁成鱼泥,用萝卜或土豆,在鱼泥中反复挤压揉和,使其去掉鱼刺,在鲜鱼泥中,可随意配菜,鱼肉挺而不散,成团,这种对鱼的配料加工确实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饽饽。这是满族最喜欢吃的一种食品,因季节不同,其制作方法也不同。春季多做豆面饽饽,是用大黄米或小黄米用水浸泡磨成面,蒸熟成糕,同时把黄豆炒熟磨面,颜色金黄,用饽饽蘸豆面,吃起来黏而香甜可口。夏季多吃苏叶饽饽,其制作方法是把黏高粮米用水浸泡磨成面,再把小豆烀煮成豆泥做馅,包成饽饽,外裹苏叶,上锅蒸熟即成。苏子油是满族最喜欢食用的植物油,苏子叶有特殊的清香味,苏叶饽饽既可口又有祛暑的作用。秋季多做黏米饽饽,黏米饽饽是将大黄米或小黄米浸泡磨成面,蒸做时要分层撒上小豆泥,食用时蘸糖或佐以咸菜,或用油煎,其味黏香可口。满族对平常食用的干粮、点心也统称为“饽饽”。在入关以前,宴席叫“饽饽席”,每桌席要使用40多公斤面,最少也要使用12公斤面。

火锅的历史很悠久,远在14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了铜火锅,它最早是流行于东北的寒冷地区,是满族的传统食俗。铜锅炭火,鸡汤沸腾,汤中杂以酸菜丝、粉丝,用来涮猪肉、羊肉、鸡肉、鱼肉,有时还有野鸡肉、狍子肉、野鹿肉,间或亦有用飞龙肉调汤。“飞龙”是大兴安岭特有的一种飞禽,状如沙鸡,其味尤为鲜美。有的也用各种山蘑菇调汤,如榛蘑、元蘑、草蘑、海拉尔蘑等,其山珍美味尤其不凡,使火锅风味更为鲜美。有诗云:“比邻春酒喜相过,薄肉酸蔬火一锅,海菌千茎龙五爪,何家风味比人多!”诗中的“薄肉”是指入火锅的切如薄纸的各种肉类,“海菌”是指产于海拉尔的鲜蘑;诗中的“龙”指飞龙鸟,诗中的“五爪”是指飞龙鸟足生之五爪。在发展中火锅品种越来越多样,由原来单一的涮猪肉、羊肉、鱼肉,发展到了“什锦火锅”,还出现了选取各种去骨肉切成薄片的“四生”、“八生”、“十二生”(一盘生肉为一生)的菊花火锅。 流行在宁安县满族中的火锅,更有特色,把白肉、血肠、酸菜、粉条火锅做好后,把锅端到饭桌,饭桌上有一个自动开合的圆板,将其取下,坐上火锅,把燃着炭火的火盆放在锅下,也有的人家有备用大火盆,把火锅放在火盆上特制的支架上,每人一个酱碟,内放调料,就餐人盘膝围坐,锅中“嘟嘟”作响,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回族不是黑龙江的祖居民族,全部都是因各种原因迁来的,在此安家立业,始终保持着浓郁的民族本色,在历史传承中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 回族的饮食别具风味,专一清真。主食是米饭和面食,辅以羊、牛、鸡、鸭、鱼肉和各种蔬菜。忌食猪、马、驴、骡肉和一切凶猛禽兽之肉,忌食动物血和自亡的动物肉,忌食没经赞诵安拉而宰杀的动物。 回族爱吃包馅食品,如包子、饺子、烧卖、馅饼等,其次是面条。待客多用“碗菜”和“盘菜”,年节做火锅、炒菜,红白喜事做米饭炒菜。平时讲究吃糕点,特别喜欢吃蜜果,喝糖水。有饮茶和品茶的习惯。 回族的小吃更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大致可分为面食类、黏食类、酥饼类、蜜果类、糖食类、凉粉类、肉食类、流食类等多种。 面食类:有肉火烧、包子、油煎饺、烫面饺、缸炉小烧饼、羊肉烧卖、搅面馅饼、抻面、臊子面、油拉面、水拉面、杠子面馒头、糖麻花、豆沙包、豆沙饼、糖三角、鸭蛋包、红糖玫瑰包等。 这些面食类都各具特色,如搅面馅饼,一切三层,皮脆且嫩,肉馅香而不腻。豆沙包皮薄馅大,吃起来味道清香。 黏食类:有油炸糕、油炸元宵、黄米切糕、江米切糕、五花糕、水镇切糕、煎糕、黏火烧、黏团子、粽子、凉糕等。凉糕有长形糕,有圆形糕,糕内包红糖玫瑰馅。五花糕更有特色,是用豆馅、枣泥、山楂、江米面、青红丝、芝麻、瓜仁等一层一层撒好蒸制的,色彩鲜艳,味道精美,有凉、热两种。 酥饼类:有蛤蟆酥、刀拉酥、麻盐盖马蹄馅、糖发面等。 蜜果类:有糖耳朵蜜果、糖包饮蜜果、对头酥蜜果、糖蜜果等。 糖食类:有玫瑰铎、稀糖谷、梨糕、冰糖葫芦等。玫瑰铎菱形,蘸芝麻,上有各色糖加玫瑰,是用西黏谷制成的。冰糖葫芦用山楂、瓜仁、橘子等原料做成,冰糖多而不黏,酥脆而不崩牙。 凉粉类:有粉坨子、卷粉、粉块三种。粉坨子是用粉漏子制成条状,然后加芝麻酱、香菜、小萝卜丝、蒜、辣椒油、酱油、醋等作料,吃起来解暑热,止渴充饥。 肉食类:有烧鸡、烧羊肉、烧牛肉、牛蹄筋、牛下水等。 流食类:有牛骨髓油茶、浆子、豆腐脑等。豆腐脑用鸡肉丁做卤,加辣椒油、蒜泥调料,吃起来真是又嫩又香。 回族的小吃其味道是酸、甜、辣、咸俱备,其颜色是白、黄、红、绿争辉,真是色味香形俱佳。这些食品有软的、有硬的、有酸的、有黏的、有热的、有凉的、有酥的、有脆的,有肉馅的、有糖馅的、有豆馅的、有玫瑰馅的、有枣泥馅的、有山楂馅的,有油煎的、有锅烙的、有锅蒸的、有炉烤的、有五香熏的,真是五彩纷呈,奇香争现。 由上述可见,由生食跨入熟食,由熟食进入类型化,由类型化显现出鲜明而又浓郁的民族特色,黑龙江的饮食习俗正是走过了这样一条漫长的历史道路。

白食。是蒙古族人民喜欢吃的奶食品,蒙古语称作“查干伊德”,是纯洁、崇高的食品的意思,蒙古族崇尚白色。蒙古族人民好客,招待尊贵的客人,主人首先要敬献白食。逢喜庆宴席或逢年过节,热情的主人也要首先端出一盘洁白的奶豆腐或奶皮子,让客人品尝;儿孙晚辈过生日或结婚典礼,长辈老人要飨以鲜奶,表示良好的祝愿;家中如有亲人出门远行,也要用白食祝福一路平安。 白食分为食品、饮料两种,奶制饮料有鲜奶、酸奶、奶酒、生熟酵酸奶、混合回锅奶酒等;奶制食品有奶豆腐、酸奶豆腐、奶酪、奶酥、奶皮、奶油、黄油、奶渣子、黄油渣子、白奶豆腐等。 红食。红食是肉食品,蒙古语称为“乌兰伊德”,是红色食品的意思。蒙古族的饮食习俗是以肉食为主,谷物为辅。肉食主要是牛羊肉,其次是山羊肉和骆驼肉,马肉很少吃,白马肉则绝对不吃。红食吃法多种多样,一般常爱吃的是手把肉,也吃炖羊肉、烤羊肉,宴席则摆整羊席,特别高级的是蒙古八珍。 夏天大多吃羊肉,俗谓“汤羊”。《元朝秘史》中载:“……百姓羊群里,可每年出一个二岁羯羊做汤羊。”可见其历史之久远。冬天吃的肉俗谓“冬食”。因入冬以后草场草料缺乏,牲畜易消瘦,所以一入冬,在牲畜尚留有秋膘时,集中宰杀一部分,加以晾干或冷冻储藏。这部分冬食一直吃到来年夏初。

每年农历四月至八月,是采东珠的好季节。女真人采珠方法很独特,采珠时成群结队,乘坐独木舟,来到河汊幽谷。捞取河蚌需潜入水中,采珠人都是潜水能手,一口气扎入水中,能捞上一二十个河蚌,放入箩筐,然后换气,再扎入深水捞河蚌,等到满筐,上岸倾倒,烤火暖身,再入水中捞取。岸上的妇女、儿童便逐一敲开河蚌,寻找东珠,有时敲开一二十个、甚至上百个河蚌,都得不到一颗珍珠,可见珍珠是多么珍贵。如得到东珠,便放入鱼皮袋中,装入桦皮匣中,以备交易或作为贡品。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以后,曾允许各贝勒派出各自的阿哈(奴隶)到乌拉地方打牲,其中主要就是采取东珠和挖参,所获之物,各归其主,这为私采。到天命八年,后金政权取消分散打牲的旧制,改为集中采捕,所获物品,按“八分”分取。乌拉打牲衙门的管理制度,到顺康年间,已臻完备,设立了33个珠轩,每个珠轩有打牲丁20-26名,设正副头目两名,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珠轩增至65个,每个珠轩岁征东珠16颗,满族的采珠业此时已推向了顶峰。 此时采东珠的礼俗更加隆重,出发采珠时,珠轩达身穿朝服,高坐在有彩棚的轿船里,率领着一大批采珠威呼,装着粮肉、采珠器具,浩浩荡荡行进在松花江、辉发河等盛产珠蚌的江河中,遇到河口、高山、古树都鸣锣、击鼓、摆香供、燃鞭炮。采珠船队到了采珠的地方,先扎营盘,选好水场,船队停靠河边,搭锅立灶,焚香叩头,祭拜河神。采珠那天,江边点起大火堆,打牲丁全上了采珠船,不管天气多冷,都得赤身露体,半蹲跪在船上,盯着珠把式,珠把式站立船头,顺水直下,他根据水流和浪级,就能准确判定水下藏着什么蚌和蛤。如他发现了水下的蚌和蛤,立即把长杆往河底一插,船马上停住,打牲丁们跨下兜一块软皮,憋足一口气,按顺序一头扎入水中,潜到插杆的地方摸捞蚌蛤,摸到后立刻跳出刺骨的江水,烤火、喝酒,取暖后再下河捕捞。所得蚌蛤,全由珠把式手持尖刀,在船上当着珠轩达的面,开蚌取珠。得珠后,先放入净水碗中,后集中放在吉林将军府印制的纸袋里,封固注明。

满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善于捕鱼的民族,乐以江河湖海为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以对江河湖海的征服为骄傲。清代,在东北专设打牲衙门,因清代把下江河捕鱼、采珠、出海捕鱼,都称之为“打牲”,所以打牲衙门专门管理渔业要事。 满族的渔业生产可分为春捕、秋捕、冬捕、海捕等。 春捕“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春天来到黑龙江,江河先是淌沿流水,然后江河开始跑冰排,冰封的江河湖面开冻了,江河湖鱼顶着水游。这时,满族的渔民便开始春捕了,岸边的满族全家出动,驾着“扎哈”(能坐二三人的木制小船),划着“威虎”(独木舟,仅容一人),带着渔网、渔叉、渔钩,开始捕开江鱼。 著名流人张缙彦在《宁古塔山水记》中,对春捕十分形象地作了描述:“捕鱼以石,横截水中,留小口,以柳条织如斗样,下急湍中,名日亮子。鱼来流人其中,不能回转,尽取之。若捕大鱼,则在水坑中,用网数面四围,尽绝其流,满载而归。若网只一面,则用牛骨系绳上,沉水,二人牵之,远远而来,至网则举网,鱼畏白骨,尽窜入网矣。”春捕俗谓“开江鱼”,其味最鲜美。从谷雨到小满称为春季鱼汛。 秋捕黑龙江的名鱼是“三花五罗”。“三花”是熬花、鳊花、鲫花;“五罗”是哲罗、法罗、雅罗、同罗、胡罗,都是淡水名鱼,肉质鲜嫩,鲜香可口。特别是到了秋季,便可捕捞名贵的大马哈鱼,大马哈鱼学名叫“鲑鱼”,它属于鲑鲟鱼科,是一种洄游性鱼类,俗语:“生在河里,长在海里,死在江里。”它的形象为头大尾秃,活像一只纺线的纺锤,背上生有灰蓝色的斑纹,肚皮上有印疤。大马哈鱼不仅肉味鲜美,其鱼子更是高级补品,晶莹通红,七颗鱼子的营养价值,高于三个鸡蛋。 大马哈鱼每年秋天从东海游回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的沙滩上产卵,到第二年春天时,鱼卵孵化了,小鱼便游到海里,到海里三年到五年,长大成熟后,复又逆水游回江中沙滩水草处,产卵,生儿育女。在洄游的路上,它们不吃不喝,出发时,一条鱼十多斤,而到达目的地时,只剩七八斤,它们洄游时,一往直前,如遇到拉江网,它们会一跃而起,跳过渔网,继续向前游。 每年从白露到霜降的40多天是秋季鱼汛期,这个季节是捕捞大马哈龟的最好季节,因每年在白露前,大马哈鱼便从鞑靼海峡,洄游到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来寻找平坦的沙滩产卵传代。此时的三江,网丝飞舞,银鳞闪闪,桨棹频划,渔歌起伏,特别是夜里,渔火满江,鲜鱼满舱,一片渔业丰收景象。 冬捕黑龙江冬天来得早,冰雪封江后,便可以进行冬捕了。冬捕的方法就是凿冰取鱼,在厚厚的冰层上,凿出井一样的冰窟,因冰封大江后,冰下见不到阳光,凿穿冰洞后,鱼扑亮光,便都游到冰窟处,这时便可以用鱼叉叉鱼,用钩钓鱼。

鄂伦春人捕鱼的工具有渔钩、渔叉、推钩、线网、桦皮船、梁子。 鱼钩。多是自己制作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如毛钩、甩钩、快钩、撅得钩等。诱饵多是蚯蚓、蚂蚱、大牛蠓、青蛙等。下快钩最为壮观,这要在“塔坦达”指挥下,依靠集体的力量,需要十几人合作,需要几条船配合。这种钩是在江里或大河里专门捕大鱼的一种钩,弦很长,最长的有七八十米,短的也有四五十米。弦一般要用较粗的麻绳或铁丝,弦的一头固定在岸上,另一头系有较重的大石头,划船撒钩,将系有石头这一头扔人江中,钩之间的间距10厘米左右,磨得非常锋利,每隔四五米系一十字木架,以防渔弦沉入水底。大鲤鱼性多疑,见到快钩,它喜欢甩尾扫一下,这一扫,便钩住了。在“塔坦达”指挥下,有划船的,有摘钩的,一旦有的人翻船落水,便互相帮助,快钩能捕大鱼,有时能捕到几百斤的大鱼。 渔叉,鄂伦春语称鱼叉为“窖布告”。这是一种传统的捕鱼工具,一般长四五寸,有两三个齿,也有五六个齿的,均有倒刺,有木柄,长3米左右,有的还在木柄上系五六米长的细绳。叉鱼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有时是在江岸上走着叉,有时是划着船在江中叉,有时是站在江中的倒木上叉。在夜间叉鱼是特别有情趣的,需要几个人协同配合,一人划船,一人燃桦树皮照明,另一人叉鱼。夜里,鱼处于睡眠状态,不怕光,一叉下去,就捕到一条大鱼。 推钩。这是鄂伦春人捕鱼的特殊工具,是专门捕大鱼用的,钩长约六七寸,用时把钩倒嵌入一根六七米长的木杆尖端,并拴有细长绳,鄂伦春语叫做“额尔故”,专捕蜇罗、细鳞、大马哈等大鱼。鄂伦春人不仅是狩猎能手,同时又是捕鱼能手,特别是深水叉鱼,仅凭水纹,一叉下去,叉无虚发。 渔网。鄂伦春人的渔网,是用马尾、麻编织而成的。在其上涂满牲畜血,使其抗蚀耐用。常用的网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挂网”,长约十几米,宽约一米,划船撒入江河湖泊,鱼在水中游,遇网便被挂住;另一种网叫“旋网”,或称为“甩网”,圆形如袋,撒网捕鱼。 桦皮船。这是鄂伦春狩猎的工具,同时也是捕鱼的重要工具。船身用杉木等硬质木料做骨架,外面蒙上桦树皮,接头处用柳条、鹿筋、犴筋做线缝合而成,缝合处涂上松树脂,这样既不漏水,又能防腐,使用起来极轻便,一个人扛在肩上便可以运走,在水中划行是更轻巧灵活。划船用的桨很有特色,是一根约两米长两端呈铲状的单桨,划行时,划船人盘腿坐在船中央,左右轻划,船行如飞;如果顺水行船,单桨可做舵,可做撑杆。桦皮船既能撒网、钓鱼、叉鱼,又可以去摘鱼。

蒙古族的族规和家法是世代传承来的。这些习惯法,族人都自觉地遵奉着。蒙古族自古就传承着“以西为大”、“以左为尊”的礼尚习俗,所以佛龛、供奉祖先都在蒙古包或住房的西侧,西炕晚辈人和外来客人不准坐,只有长辈才能坐。 不能直呼长者的名字,“子不言父讳”,这是为了表示对长者的尊重。蒙古人的名字比较特殊,喜欢以花草树木、珍禽猛兽、日月山河来取名:在日常言行中,如果所言之物和名字犯讳,便要用意义相近的词来代替。例如:成吉思汗第四子叫拖雷,汉语是镜子的意思。拖雷死后,就要用其他相近的词来代替镜子,否则认为犯忌。 在蒙古族的家庭中,媳妇不能直呼公公的名字,也不能直呼夫兄和丈夫的名字。居住在黑龙江省宁安县的蒙古族,俗谚谓“年老太太熬成佛,年老媳妇熬成婆”。媳妇在家里要遵奉温顺、勤俭、善良、礼貌的族规,对公婆丈夫都要让三分。每天早晨,媳妇要黎明即起,叠好被褥,梳洗打扮后,要先给公婆行门达苏礼,即问安。然后要给公婆敬烟,把装好的烟袋,双手平端,请公婆接过烟袋后,划火点烟。还要侍候公婆洗漱,为公婆叠被褥,俗谓“叠炕”,然后清扫室内。公婆发话:“开饭去。”媳妇才能离开公婆住屋,到厨房做早点。儿媳妇只有心灵手巧、勤劳贤惠,才能受到人们的称赞。 在祭祖活动中,一般女人是不准参加的,只有家庭主妇才有资格参加。在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在场院给粮食过升或检斤时,女人不准参加,甚至都不能看,怕冲撞鬼神,影响丰收。在家中,严禁女人上房,因房顶在男人的头上,头顶被认为是最神圣的,所以男人的帽子也最忌女人蹲或坐,如无意间坐了男人的帽子,要用香头或火把在其上绕三圈,认为这样才能解除晦气。在家中,女人用过的脏物或脏纸,必须埋掉。 蒙古族有很严厉的家法,如果家族中有人做了盗贼,族长就要召集全家族大会,经过调查,情况属实,当场向族众宣布罪状,根据情节轻重论处,轻者打得皮开肉绽,只有认错认改,才免惩罚。如果情节严重,便乱棒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