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蒙古族所居住的地域是属于辽阔的科尔沁大草原的一部分,这里非常适合牧业生产。蒙古族自古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代代从事畜牧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在其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不论衣食住行、迁徙征战,都离不开畜牧业。 元朝是蒙古族畜牧业大发展时期,元朝政府发布了一系列保护草原、保护牲畜繁殖的法令。当时黑龙江区域的蒙古族人牧养的牲畜,都是用“浩特格尔”来计算。“浩特格尔”即沟或洼地的意思,整条沟都是马、牛、羊,可见当时畜牧业的繁盛。 到了明朝,黑龙江区域的蒙古族,畜牧生产相对稳定,出现了分群放牧的专业分工。放大牛群的人叫“玛拉钦”,放犊牛的人叫“图格勒钦”,放山羊的人叫“伊玛钦”,放绵羊的人叫“浩尼钦”,放大马群的人叫“阿都钦”,放马驹的人叫“乌奴格钦”。这种大小牲畜分群牧放的方法,对牧业发展极为有利。此时对牧场的使用,经多年的经验,也加以区分利用。夏季的牧场,是利用草质差的草原;冬季酷寒,牧草枯黄,正因为如此,冬季的牧场就用牧草质量好的牧场。由于牧场区别放牧,这样就减少了牲畜的死亡率。 在畜牧生产的管理上,也比以前有了改变。以前实行原始野牧,不注意牲畜的夜宿环境,现在已经实行了“老牛壕”和“玛林高”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就是选择高岗处,挖深壕成围,到夜晚时,把畜群赶入围中。因地势高,通风好,风能吹散蚊虻,牲畜不受蚊虻的气;因地势高,不受雨水湿气,牲畜不烂蹄甲。这样还能防止牲畜丢失,防止野狼的袭击。到明朝末年,这种“老牛壕”的畜养方式,渐渐随着初步的定居,演变为用柳条编成的栅栏,这栅栏叫“围子”或叫“营子”,蒙语叫“西伯”。 到清代,在蒙古族地区实行盟旗制度,改变了自古以来逐水草放牧的习惯。固定牧地,划分草场,只准在规定的范围内放牧,不准越界,如有违犯,则予严惩。这样就形成了各部落按照家族划分努图克、阿寅勒,依草傍水建立房屋,从此蒙古族在黑龙江区域大面积定居了。
日期 : 2020 › 06 › 30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清朝时期,黑龙江西部的蒙古族每个部落都在自己的草场上放牧,但有时遇到风暴、雪暴,奔跑中的牧群会相混,由于不好辨认,出现许多纷争,于是聪明的蒙古族人,便发明了打烙印。何谓“打烙印”?就是给马打烙印,用烧红的铁烙印烙马的臀部,新毛长出以后,永远保留这鲜明的烙印。有自家的烙印,一眼就能认出是自家的马匹。 蒙古语称打马印子为“塔姆嘎”,蒙古语的原意是畜印的意思。后来随时间流逝,“塔姆嘎”的本意有所转变,引申为图章、分章、玉玺之意。黑龙江省的蒙古族打烙印习俗形成较早,大约在13世纪初即已形成。1984年,在原杜尔伯特旗王府官吏乌尔苏图那苏贝子府,收集到一枚“塔姆嘎”,经考证,蒙族打马印子的习俗至少已有600年的历史。 “塔姆嘎”种类繁多,形状各异,有方形的、三角形的、圆形的以及其他各种形状的,印模的质料有铜的、有铁的,印模的柄上装木质柄,长约四尺,每个“塔姆嘎”都有自己独特的含义。 “塔姆嘎”的造型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形象类。其印迹是日、月、星、火、太极图、古钱、五谷、山、塔、花、草、树、鞍、嚼、镫、弓、箭、锤、杈、锁、元宝、布鲁、葫芦、好日劳、咬故如、乌力吉、奥其尔等各种形象,构成烙印的一大类。 二类是文字类。用蒙古文字来做“塔姆嘎”,古已有之。每枚文字形状印记都有特定含义。如用“图的”一词的词首,原意为万,即“万匹良驹”之意;用“萨日勒”一词的词首,原意为白马,成吉思汗生前骑白马,所以蒙古人视白马为圣洁的灵物,引申为吉祥之意;用“宝莫”一词的词首,原意为亿,引申为亿万畜群;用“巴雅尔”一词的词首,原意为喜,引申为富裕。 三类是数字类。蒙古族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吉祥数字的观念。这种吉祥数字的观念,也融人马烙印中。例如“三”、“七”,以天上的三星、北斗七星来寓意吉祥,用三星和七星的形象来做印模,以此来表示吉利,其意明确。用“五”字,以此来祝愿五畜兴旺。 给马打烙印的部位,一般都是在马的左股骨的中心部位,被烙的地方长出新毛,毛色和原来的毛色不同,所以最容易辨认,清晰醒目。 给马打烙印的时间,多选择在青草发芽的时节。具体时间确定以后,便在指定的草场,燃起干牛粪或木棒篝火,给马打印记。这是草原上的一场盛会,通常由一名烙技娴熟、精通马性、骑艺精湛、德高望重的牧人打印,参加套马的骑手排成一列,然后向他们一一敬酒、献哈达,表示祝贺。待印模在火中烧红,便宣布打烙印开始。
鄂伦春族所从事的生产实践,主要是狩猎生产,同时还有捕鱼、采集生产,后来从事农业生产。在鄂伦春族的生产实践中,有人认为他们没有牧业生产实践。但是从实地考察,我们认为鄂伦春族并不是只猎不养的民族。在很早以前,鄂伦春人就已能驯养猎马、猎犬。 猎马,又称“鄂伦春马”,大约17世纪马传入鄂伦春,鄂伦春人用多种良马交配,培养出著名的鄂伦春马。马的形体虽然矮小,但善跑、敏捷,特别能走山路,能穿密林,能走低洼地,善走塔头,奔跑如飞,能驮两百多斤猎物,猎人骑上,登山如履平地。平时散放,自己能刨冰雪找到草,能破冰找到水。如找不到草,还能吃肉,猎人用煮到六七分熟的兽肉喂马。特别有意思的是,猎马还喜欢喝煮肉的汤。 鄂伦春人训练猎马,是在马三岁时戴笼头,从开始到训练成一般要一年。打猎时发现猎物,猎马就会静悄悄地站立,让猎人下马射猎,射猎后等猎人骑到马背上,驮着猎人奔到猎物前捕获猎物,或奔跑如飞去追赶受伤的猎物。鄂伦春人形象地说:“猎马是鄂伦春人的腿。”每家都牧养三五匹马,多者有二三十匹。 猎犬。鄂伦春人牧养的猎犬,是猎人的忠实朋友,从小就开始严格训练,教给它捕猎的本领。猎犬嗅觉特别灵敏,能远远地发现猎物,能圈住熊、犴、猪、鹿等大型猎物,使这些猎物无法脱身,让猎人赶来射猎。因为凶猛善跑,独自能捕获狐狸、狍子、猞猁、野兔等小型猎物。 猎犬是猎人的忠诚猎伴,夜宿密林,它为猎人警视,如发现大型野兽偷袭,它能叫醒主人;如大型野兽伤了主人,它能拼命解救。它能和虎、熊、猞猁、狼等凶残的野兽拼斗,当被打伤的野兽逃遁以后,猎犬的嗅觉能发现几里外野兽的踪迹,能跟踪迫寻,直到猎获为止。鄂伦春谚语:“一条阿牙阿尼黑(意为好猎狗),三匹好马也不换!”猎犬是鄂伦春人的忠实卫士,是猎人得力的好助手! 在狩猎中,得到猎物,猎人要把最好的一块肉给猎犬,让它吃得饱饱的。如果在和野兽搏斗中猎犬被野兽抓伤或咬伤,猎人就是用马驮、用人背,也要把猎犬带回家,尽全力医治。倘若猎犬死了,猎人是绝对不吃犬肉的,要把猎犬挖坑埋葬。
塔塔尔的婚俗别具一格,是先把新郎“嫁”出去,然后再“娶”回来。 为了把新郎“嫁”出去,可以把他们的婚礼放在女方家举行。男方在婚礼的前几天,要把新娘的结婚服和生活用的炊具、食品及自己的“嫁妆”送到女方家。等到新婚之夜,新郎就正式嫁过去了。“出嫁”的仪式也颇为有趣。这天,身着新婚服的新郎在伴郎及亲朋好友的陪同下,坐上马车,有的青年人拉着手风琴,兴致勃勃地唱起流行的“吉尔”(塔塔尔族流行歌曲,曲子固定,歌词即兴编唱),有的吹口哨,有的呼喊,一路上歌声琴声不断,以此来增添欢乐气氛。歌中唱道: 森林里多么欢闹,是百灵鸟在纵情歌唱。 青年人拉起手风琴,歌唱自己的爱情生活。 眉毛黑呀,眼睛黑,眉毛眼睛不分离。 热恋的情人成眷属,甜甜蜜蜜不分离。 歌声、琴声、口哨声和欢呼声伴随着送亲人的队伍来到女方家,女方家的人和客人们要出来迎接,为青年夫妇祝福。女方家这天要宰羊煮肉,准备丰盛的筵席招待来宾。青年人唱歌跳舞进行庆贺。在这天的婚礼仪式上,新娘和新郎要当众饮一杯糖水,以此象征他们的婚后生活像糖水一样的甜蜜,并白头偕老。 婚礼结束后,客人们纷纷离去,新郎却不把新娘领到自己家里,自己反而定居在新娘家。新郎在女方家居住的时间可长可短,一般最少要住一两个月,有的住一年左右,有的甚至要等到生过一个孩子后,再把妻子娶回自己家中。塔塔尔族对女婿是十分热情的,如同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在女方家居住期间,岳父、岳母要拿出最好吃的东西招待女婿,使女婿感到生活在女方家好像生活在自己家里一样温暖。
锡伯族婚礼大都在农闲时办婚事。婚礼一般要举行三天。婚礼的日期临近时,男方家要在亲戚中聘请“奥父”、“奥母”来主持婚礼、迎亲等事宜,他们必须是村里颇有声望、能说会道、精明能干又没有丧偶之人。 婚礼的第一天一般都在星期五凌晨开始,新郎家请萨满来祭天。早饭后,至亲齐集,燃放鞭炮,送走迎新娘的红篷车。车前悬挂铜镜,车后挂八卦图,车内坐奥母和护送新娘衣物的少女。由奥父赶车,代表新郎父母来新娘家送宴接亲。篷车的后面跟着送宴车,车上装活猪、活羊各一对(或活羊、活鸡各一对),喜酒喜米喜面之类的礼物。所有礼物上都标红,拉红篷车和送宴车的马匹的马鬃上都系红缨。新郎家亲属和老人都来送行,预祝一切顺利,这叫做“送喜车”。新郎身着结婚礼服,胸前佩戴绢制大红花,骑着骏马,气宇轩昂地走在红篷车前引路先行。 同日,新娘家一早便积极准备迎接喜车,他们事先派人或发请帖邀请亲朋好友光临星期六的婚礼大宴。喜车一到,新娘家的长者和亲人立即出门迎接,收下礼物。旋即杀猪宰羊,备办喜宴,款待送喜车的新郎和新郎家的来人及近邻至亲。此为小宴,只为近亲聚集,主要商议和筹办翌日“大宴”事宜。 第二天(星期六)为新娘家办大宴的日子。众亲眷好友都来祝贺良缘,喜庆气氛极为浓烈。这一天,新郎必须整日在此答谢应酬。当晚,由奥父、奥母主持,聘请新郎家能歌善舞的男女伙伴到新娘家参加迎亲晚会,与新娘的男女伙伴对歌对舞,一对一地比赛。按传统,新郎一方必须以绝对的优势压倒新娘一方,否则,就等于新郎在新娘家丢了“丑”,新娘的女友也会笑话他们没本事,所以新郎一方人人都很努力。事实上,迎亲晚会是青年男女彼此相识、交际的场所。所以,人人都以最动听的歌声倾诉自己对纯真爱情的追求,以最优美的舞姿显示自己的魅力,希望找到意中人。 新娘家大宴之日,奥父、奥母还要带新郎给岳父母家的众亲友一一敬酒。席间,奥父、奥母还要唱“婚礼歌”,表演节目等。婚礼的头两日,新娘一般不在自家,而躲避到至亲家里暂住,由姑、姨或表姐为她开脸、修发鬓和汗毛。第三天星期日是迎娶新娘的日子,是正式的婚礼。新郎随奥父、奥母乘坐喜篷车去迎娶新娘。新娘的哥哥、嫂嫂必须在喜篷车到来之前将嫁妆送到新娘家,其中还要举行揭盖头仪式,在灶前宣誓,给客人吃“定情丸子”等仪式。
哈萨克族结婚风俗,从定亲到完婚要经过认亲、订婚、“吉尔特斯”仪式、送彩礼、出嫁、迎亲等六个阶段。正式的结婚仪式实际是从“出嫁”开始的。 出嫁仪式一般在男女双方议定的牲畜全部交给女方家之后举行,时间多在秋天,十分隆重。在举行出嫁仪式期间,要进行赛马、叼羊、姑娘追、阿肯弹唱等活动,持续2-3天。每一个哈萨克人对任何一家人办婚事,都像办自己家的事一样全力以赴,欢乐与共。 婚礼前一天的晚上,新娘家宰杀好羊只准备招待宾客。晚上通宵达旦地进行民歌对唱活动,对唱者一般是年轻妇女和年轻男子。、两位妇女为一对,两位男子为另一对,组成组相对而唱,或几个组同时进行。对唱的内容包罗万象,不拘一格。歌词即兴编唱,以被对方问不倒为胜。有些则边弹边唱,气氛十分热闹。 在举行出嫁仪式的当天,新娘的父母要准备一顶新的小毡房,放上陪送的嫁妆,邀请一位年长而有声望的老人为新娘致祝词,祝她婚姻美满幸福。新娘用幔帐遮挡住面庞和姑娘们围坐在一起,她的至亲密友用一种固定的“萨仁”曲调对新娘唱歌。歌词大意是夸赞新郎,男娶女嫁本是人生必经之事,劝新娘不要悲伤。此时,新娘坐在陪送的毡房里的帷幔后面哭泣。唱歌的小伙子在新娘毡房门前下马,掀一下毡房下面的一角,改唱“加尔,加尔”(“劝嫁歌”)曲调。这种歌的曲调轻松愉快,语言风趣诙谐,以劝说新娘为主要内容。听到歌声,站在门边迎候听唱的老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双手搭在胸前,齐声祝福:“阿明,阿明,愿你的祝愿实现!”此后,陪伴新郎的小伙子可以与新娘及在毡房内的姑娘和年轻的妇女对歌,毡房内的年轻妇女代替新娘来对应。对唱中,若女歌手们唱输了,就要给男歌手们一人一块手绢、方布;若男歌手唱输了,也给女歌手送同样的礼物,另加一簇猫头鹰羽毛。 次日,应邀前来的亲戚、朋友纷纷给新娘家送礼物,有的送大牲畜,有的送羊只或其他物品。同时,一群年轻人围聚在新娘的毡房外面唱起劝嫁歌,用歌声送别即将出嫁的新娘,用歌声安慰她,鼓励她走向新的生活。新娘由几个年轻妇女簇拥着走出毡房外,边哭边唱,歌中倾诉了对亲人和故土的留恋,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唱完劝嫁歌之后,接着进行摔跤、赛马、叼羊、姑娘追等娱乐活动。 通常,新娘在第三天才正式离家去婆家。当天早上,新娘的嫁妆捆在骆驼背上后,父母亲还要问新娘需要什么东西。如果新娘提出还有需要的东西,父母就要满足要求。嫂子给新娘戴上婚礼帽,腰上系好红布带。新娘在毡房里要唱“告别歌”,意为与亲人告别。歌有固定曲调,歌词则即兴自编。
哈萨克族从说亲到完婚要经过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说亲,即提亲。哈萨克族说亲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是靠父母或亲属包办,事前男子对对方既不认识、更谈不上了解,一切遵从父母的意志;第二种是男子看上了某一个姑娘,便告诉嫂子或其他亲属、朋友,请他们转告自己的父母。父母闻讯后,便前往女方家说亲或请别人前去说亲;第三种是男女双方在社交场合接触认识、互相了解,从而产生了感情,然后男方再通过亲近的人转告父母,请父母前去说亲。说亲时,男方的父母或亲朋好友携带礼物前往女方家,如女方有意则收下礼物,并宴请男方家的客人;如果男女双方家长都满意,即商定订婚日期。 订婚仪式是哈萨克人婚姻习俗中的重要仪式之一,一般在女方家举行。届时,男方的父母及近亲须带上一匹马和其他一些礼品到女方家,女方家也邀请亲戚朋友和邻居参加,若接受了男方的父母送来的马和衣料等物品,就表示定了亲。 订婚之日,女方家要宰羊款待。按传统习俗要宰杀一头红额白羊或黄额白羊,表示定亲心愿诚挚,切忌宰胸部有黑毛的羊。当客人食用羊肉和奶茶、马奶子等食品后,女方给男方端送一大盆用煮熟的切成碎片的羊尾巴油、羊肝和酸奶搅拌而成的食物,供客人们享用。吃这种食物时,客人不能自己用手随意去拿,必须由女方家的妇女喂进嘴里。这时,男方家的客人必须规规矩矩听从女主人的摆布,不然,她们就会把食物涂在客人的脸上戏谑取乐。遇到这种情况,客人不但不能躲避,还要高高兴兴地接受、配合,以表示同心庆贺。否则,女方家的妇女便会偷偷地把他(她)的衣服用针线缝到坐毡上。 男方家的客人离开时,女方家的主人必须给他们送衣料等礼品。此后,双方来往频繁不断,并由男方按双方商定的聘礼,不断送牲畜等聘礼到女方家。 “吉尔特斯”仪式是哈萨克族定亲习俗之一。所谓“吉尔特斯”,即把送给女方的各种结婚用品进行展示的仪式。举行仪式的那一天,男方家请来亲朋邻里聚集一堂,把给女方准备的所有彩礼全部挂起来展出,供来客观赏、评论,看彩礼是否齐全,质量是否达到要求。亲朋邻里也会带来礼品以补充主人所备不足。依照哈萨克人的传统习惯,大家都会尽力而为,真诚相助。在送“吉尔特斯”时,男方要给女方的父母送父礼、乳奶礼和回礼等,此三项礼物作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答谢。家道殷实者常备有马蹄金、元宝和狼皮大衣、狐皮大衣等礼品,一般家庭则视自己的经济实力而定。
在锡伯族中,当女方家许亲后,男方家要抓紧进行订婚的各项准备。锡伯族的订婚仪式分两次举行,第一次为“磕空头礼”,即媒人同男方及其双亲,带两瓶贴红的喜酒去女方家,让未来女婿给女方父母及女方家的长辈磕头、敬双盅酒,表示答谢许亲之恩。女方家则准备一顿便宴接待男方家人。第二次为“磕湿头礼”。 男方家择定吉日,事先告知女方家。这天男方和父母、媒人乘坐马车,拉一只绵羊或一头猪,带些喜酒来到女方家,设宴款待女方家人,互相认亲。席间,男方父母、媒人把盏,让未来的女婿向女方父母及至亲跪献衣料或茶糖等礼物,还给未婚妻送一两件衣料,这叫“跪拜宴”。 凡举行过这种仪式,才算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结为亲家。从此,两家经常来往。未婚嫁前,每逢新春佳节,男方都要给女方送件衣料;女方家也给未来女婿送一双女儿亲手缝制的布鞋,表示关系亲密。男方如果改变了初衷,无故连续几年不尽这个义务,便可作为自行退婚论;女方如果反悔婚约,男方可索回所送彩礼。
俄罗斯人的婚礼别有风趣,结婚仪式很隆重。在新娘出嫁的前几天,新娘的好友都来帮助准备嫁妆。在新娘出嫁的前一天,女友们都到新娘家与新娘互相拥抱告别,并为新娘唱婚礼歌,以表大家对新娘的恋恋不舍之意,以及对她的安慰。 次日,即举行婚礼。当天,新娘家里要摆酒席,请所有的亲戚朋友前来。下午新郎来接新娘,新郎、新娘都有男女傧相陪伴。新娘披着婚纱,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在后面拉着婚纱。 在离开新娘家之前,新娘的父母要亲吻新郎、新娘的前额表示祝福,并拿来一块用长方形白色餐巾托着的面包,还有一小盘食盐,这是父母告诫女儿、女婿:粮食和盐都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要想今后生活得幸福,必须靠劳动和勤俭。接着,新郎、新娘双双跪在新娘的父母面前,新娘的父母拿着面包在新郎、新娘的头上画十字。然后,新郎、新娘站起来亲吻面包。 娘家送亲的仪式完毕后,新郎、新娘及家人和亲朋好友坐上装饰漂亮的马车或轿车去教堂,由神甫为新人主持结婚仪式。神甫背对神像站立,新婚夫妇面对神像站着。神甫将结婚的头冠吻一下后戴在新郎、新娘头上,然后取下由男女傧相手托着头冠。新人的面前铺着一块白布,神甫各拉他们一只手,让他们往前走。此时参加婚礼的人们都注视着新人的脚,谁先踩上白布,意味着将来这个家就由谁来主宰,这是俄罗斯族很有特色的民族风俗。 结婚仪式完毕,薪郎、新娘和来宾同去新郎家。新郎家已摆好宴席。公、婆向新婚夫妇祝福后,来宾们开始就座。客人们风趣地举着酒杯说:“苦啊!苦啊!”要新郎、新娘接吻。然后客人们才开始喝酒,满座的来客不断喊着、笑着,直到宴会结束。
拉爬牛 也称“躺倒拔河”,是哈萨克等民族的民间传统游艺竞技项目之一。其比赛方法:由两名参赛者向相反的方向趴在地上,中间画条界线,用一条两三米长的皮绳子,两头结成套圈,套在两人的肩上,向相反的方向拉,谁爬行的技巧高明、劲大,把对方拉过界,谁便取得胜利。 套马 是哈萨克、卫拉特蒙古、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之一。这项竞技项目分为骑马套马和站在地面上套马两种。在套马时用一条十几米长的皮绳拴上活结,追马追到一定距离时撒出活结绳,如果动作熟练,撒一两次就可套住,否则需十次八次地追套方可成功。这是最激烈的马上运动项目之一。 沙哈尔地 是维吾尔族民间传统游艺项目之一,又称“空中转轮”。主要流行于新疆的南部地区,一般在春秋季节或婚礼喜庆时进行。方法是在场地上竖起一根长10余米的圆木作轴,轴顶安装一大木轮,轮上固定两根横木,各拴上绳索如秋千状。竖轴下部另安装一横木,供转动木轴使用。表演时,绳索秋千上各站一人,底部横木两边各有数人相向推转,带动顶部木轮同步旋转。站在绳索上的表演者随着旋转加快,升向高空,旋转速度放慢时,绳索上的表演者下降。时升时降,时高时低,使人们有一种既刺激又惬意的感觉。 抢花帽 抢花帽是维吾尔等民族的民间传统游艺项目之一。参加人数不限,分两组排队报数,每个人记住自己的号数后,两组人再连接起来,围成圆圈坐在地上。圆圈中央放一顶花帽,另选一领队在圈外喊号。当领队喊一个号时,则两组同号者,一起跑到圈中央抢花帽,其余的人则拍手唱歌。这时,抢得花帽者,沿人们围成的圆圈外速跑,另一人在后面紧追,若在唱歌结束前追上了,就将花帽夺过来,扣在被夺者的头上,夺帽者得一分;若在唱歌结束前追不上,那么抢得花帽者得两分。然后重新抢帽,最后以抢得分数多的组为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