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30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赫哲人有一首代代传承的《姓氏歌》,在这首歌中这样唱道: 赫尼哪来赫尼哪,古时候有五姐妹, 老大和虎配成双,子孙后代都姓虎(胡)。 老二和鱼配成双,子孙姓游(尤)又姓鳍(齐), 老三和鹿配成双,子孙后代都姓鹿(卢)。 老四和龙配成双,子孙都姓舒穆鲁(舒), 老五和河神配成双,子孙姓河(何)又姓毕拉(毕)。 从这首古歌中可见,赫哲人的姓氏是和图腾信仰有关,有的是和居住地名有关,有的和山川河流有关,有的和动物名字有关,有的和官名有关。 赫哲族傅万金,在《乌苏里江畔饶河县的赫哲族》一文中,对赫哲族的姓氏,有详尽的考辨。文中说:居住在饶河县的赫哲人,属于赫哲古老氏族的有尤坑哈拉(又称“奇楞哈拉”)、吴丁克哈拉、卢日热哈拉(义称“陆雅拉哈拉”)、葛依克勒哈拉、付特卡哈拉(又称“富萨哈里哈拉”或“马林卡哈拉”)、毕拉抗克哈拉。这些古老氏族名称,绝大部分是从居住的地名、靠近的河流、山川以及动物名字得来的。随着氏族的解体,氏族的名称就演变成姓氏的名称,后来从姓氏的第一个字音演变成现在赫哲人的姓。姓“尤”的,足从“尤坑哈拉”这个氏族名称演变而来的,因为它又叫“奇楞哈拉”,是从齐木因河名而得名,因此又演变出一个“齐”姓。尤、齐两姓有着密切的族源关系。姓“吴”的,是由“吴丁克哈拉”而演变来的,是由“吴了克阿”和“吴勒敏河”而得名,后来用姓氏第一个字音汉字“吴”为姓。“卢日热哈拉”(又名“陆雅拉哈拉”),从第一个字音演变成汉字的两个单姓:“卢”和“陆”。“付特卡哈拉”(又名“马林卡哈拉”),赫哲语是老虎之意,这是从图腾崇拜而米的,后来音转,汉译成“傅”姓。再如,“毕拉抗克哈拉”的“毕拉”是河的意思,也是住在河边的意思,所以就以“河”为姓,后用第一个汉字写成“毕”,姓“何”的则是把“毕拉”译成汉语的河,又音转成“何”字,所以毕与何两姓源出于一个氏族。饶河赫哲族中的尤、傅、何、毕、吴、葛、陆七个姓,就是上述赫哲族古老氏族的后裔。除了上述七姓外,还有不少其他姓氏,都有其形成的特殊原因。有的是改姓,有的则是不同民族通婚造成的。如富锦大屯赫哲族张凯喜,他的祖父是清朝的“拨什库”(官名),他的父亲是“哈番”(官名),姓“毕拉抗克哈拉”。但有一次写他祖父的姓氏时,执笔人认为语长音杂不好写,便对他说,人家称你家是“瞻仁大人”(官名),你就姓“瞻”吧,后来又音转为姓“张”,一代代传了下来,四排的“张”姓中,就有他的后人。总之,饶河县赫哲族中22a1姓,都与以上赫哲族古老的七姓有着亲缘关系。 由上述可见,现在赫哲人的姓,是由于受了汉族的影响,取了氏族名称的头一个字,经久成俗,每一个氏族有一个姓。但由于氏族的发展变迁、胞族的产生、与汉族的通婚和因音转而改姓等原因,现在赫哲族中,也有同一个姓氏,但不是同一个氏族的情况。

达斡尔族的村屯,多是以同一个哈拉或莫昆聚居而成村屯,哈拉莫昆的族规家训,往往也就成了村屯的村规,村人共同遵守。 (1)严格遵守氏族外婚制,同一个哈拉穆昆不准婚配。认为同一个哈拉奠昆的人是同一个血统的人,骨血不能倒流,正因如此,同一个哈拉莫昆的男女,不准婚配。如果违犯,要受到族中惩处。身居要职的官吏,也不能例外,也必须遵守这一祖制。 例如:清末民初时,郭贝勒哈拉嘎某某,因有武功,被清王朝册封为佐领,他居功自傲,看上了同一哈拉的一名女子,要娶其为妻。族众力劝,不同意他这么做,但他不听劝告,竟娶为妻室。婚后,惹怒族众,他所在的莫昆议定,不准他续入本莫昆的族谱。 (2)共同修谱。达斡尔族非常重视族系的发展演变,在没有文字时,是靠口耳相传,牢记支系辈分,后来学了满文,在康熙年间以后,各哈拉莫昆便都立了族谱。哈拉的头人称“哈拉达”,莫昆的头人称“莫昆达”,他们都是族中的杰出者,是德高望重的领导者,是经族人民主推选的领头人,他们平时管理哈拉莫昆中的生产和生产成果的分配,由他们掌管族中的祭祀,组织领导族中修谱。 修谱时要宰牛杀猪,祭祀祖先。按习惯法男人上谱,女人不上谱,认为妻妾是从别一个哈拉莫昆来的,不是本哈拉莫昆的同一个血缘。所生的男孩,要上谱,所生的女孩也不能上谱,认为她们要出嫁,要到别个哈拉莫昆去生活,所以不能入谱。 修谱时的仪式很隆重,要设供、燃香供奉祖先和祖谱,然后才能展开哈拉祖谱。从前次修谱到本次修谱,这其间死亡者用黑笔书写,新生的男孩,用朱笔书写,位置在父亲的名下。 修谱仪式结束,要举行聚族酒宴。 (3)处理哈拉内部重大事件。哈拉莫昆中发生的事件,如果本莫昆处理不了,便由哈拉达主持召开哈拉所属的莫昆会议,由会议议定,便去执行。例如:在清朝道光年间,莫尔登哈拉大孟丁屯,出生一个叫毛奇亚的人,因为他生来力气大,武艺过人,曾经被朝廷选入皇宫当侍卫,但后来因行为不正,被撤职遣送回原籍。他回屯以后,目空一切,胡作非为,当地旗佐官员见他有势力,谁都不敢惹他。他越发逞凶,经常无故打人,甚至强奸妇女,无恶不作。莫昆内实在无法管他了,于是,长老们便召集哈拉所属七个莫昆的大会,商讨如何处置莫昆内的恶人毛奇亚,会上一致议定处死他。 长老们派出20名年轻力壮的男子前去毛奇亚的家,请他赴会,并向他进酒,待他酩酊大醉以后,众壮汉一起动手,将他五花大绑,用绳索活活把他勒死,除去了村中一大祸害。 (4)有关丧事的村规。在莫昆中,有长者亡故,都要集体吊祭,其仪式是由莫昆达集款,买猪、买酒,属于同一哈拉的,都来悼祭,后来悼祭的范围只限于本莫昆,限于五代之内的族众吊祭。

满族姓氏的形成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宁古塔满族述略》载;“满族姓氏形成的缘由深远,追溯其源足以原始图腾象征的动植物命名的,”动物图腾如清中叶以前世居宁古塔的“钮枯禄”氏,其意为狼,此部以狼为图腾,取“狼”的同音字“郎”字为氏,他们的先人就是金代女奚烈氏,冠汉姓郎;“萨吉达”氏,意为猪,此部以猪为图腾,命名为萨克达氏;“尼玛哈(察)”氏,意为鱼,此部以鱼为图腾,命名尼玛察氏。植物图腾如“纥石烈”氏,意为核桃树,此部先人居木伦(穆棱)河山区,核桃树多,便以核桃树为图腾,命名纥石烈氏,明代转赫石烈,清代转何舍里;“那木都鲁”氏,意为生菜甸子,以生菜为图腾,命名那木都鲁氏,等等。 满族的姓氏还有以地为姓氏,在渔猎时期,多居住在江河沿岸和深山老林中,于是便以山川河流、自然物象的名称来命为本氏族的姓氏。如傅氏,满姓富察,其先人世居今伊通县境内的“浦察之野”,俗称蒲草甸子,因而命名为蒲察氏.清代转为富察氏。满姓瑚锡哈哩氏、宁古塔氏、精奇哩氏、栋鄂氏、乌苏里氏、苏禄穆氏、呼尔哈氏、托豁罗氏、穆勒哲勒氏等,都是以地名为姓氏。 此外还有沿袭金代女真人旧姓,如完颜、蒲察等。还有因军功受赐,以父祖名字改变姓氏的。后来因为和汉族杂居,受汉族影响,满族人便冠以汉字姓氏,多以满族谐音而取汉字为姓,如瓜尔佳氏取“关”为姓;有的以译音的第一个字音为姓,如索绰罗氏,汉姓为“索”。满族人数最多的八大姓,都有汉字姓氏,如佟佳氏,汉姓为佟;瓜尔佳氏,汉姓为关;马佳氏,汉姓为马;索绰罗氏,汉姓为索;齐佳氏,汉姓为齐;富察氏,汉姓为富;钮祜棘氏,汉姓为郎。在日常交往中,满族人喜欢称名而不称姓,如黑龙江首任将军富察-萨布索,人们称其为“萨大人”或“萨将军”。

居住在黑龙江省的满族,年三十有“烧堆子”的习俗。腊月三十是除岁日,这一天的晚上,要举行“烧岁堆子”的仪式。地点是在自己家的场院,拢起一堆秕谷糠皮,然后迎风点燃,拨动秕谷糠皮,使其燃尽,认为这样在新的一年里,能五谷丰登。 关于“烧岁堆子”还有一种解释,据满族老人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年刚过冬至,一天夜晚,怪兽“呼啦啦”来到了长白山下的二道白河,闯进瓜尔佳氏的院落,家中养的牛呀、马呀、猪呀、羊呀,都被“呼啦啦”的叫声吓瘫了。家畜都被“呼啦啦”给吃掉了。人们无法除掉这怪物,便去祈求天神阿布凯恩都哩,天神便派信使花鹊来送信:“呼啦啦,呼啦啦,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用火杀!”于是在年三十夜晚,人们便拢火驱怪,从此“呼啦啦”再也不敢来吃牲畜了,久而久之,便留下年三十“烧岁堆子”的习俗。

锡伯族自古是以渔猎为主,因大兴安岭山高林密,野兽成群,嫩江流域河水充沛,鲜鱼满江,渔猎资源极为充裕。 锡伯族捕鱼多用网捕,网分大网和活网,活网也称“小网”。大网宽2米,长60-70米,活网宽2米,长约40米。撒网时间在上午10点钟左右,到黄昏之前,撒网时由一人划船,一人撒网,网纲上有葫芦漂,底下有铅锤坠。因为捕捞的鱼多,往往是到岸边收网拣鱼。锡伯族古老的民歌《亚奇娜》,描述一对锡伯族夫妻生活情景,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谋生计,撒网打鱼到江边;一叶舟,搏击江水捕鱼忙!”这正是渔业生产习俗的真实写照。 在清代,锡伯族担负着鳇鱼差,每年都得向清朝皇帝进贡鳇鱼,因清官祭祖用鳇鱼。松花江的鳇鱼每年在春节前必须送到北京,除夕祭祖,正月初一宫内享用。如果违了鳇鱼差,要受到重罚。 当时锡伯族是直接受清朝皇宫内务府管理,皇帝特封给锡伯族“晾网地”,以此作为生活费,锡伯族当时享受着种地不纳粮、男子不当兵的特殊待遇。

赫哲族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民族。在金代的文献中,记载了在松花江中捕捞牛鱼,其鱼状如牛,可见鱼有多大,据考证这种鱼就是鳇鱼,一条鱼重达千余斤,喜冷水深水,现在松花江中游已不见鳇鱼,可见气候和水流都有变化。牛鱼的记载,也出现在元代的文献中,如《辽史-天祚本纪》载:“自此而北,乃颜故地日阿巴剌忽者,产鱼,吾今立城……日得鱼九尾,重千斤,遣使来献。”这重达千斤的鱼,就是鳇鱼。元代时,在黑龙江下游,库页岛一带设立了东征元帅府,这里道路险阻,崖石错立,盛夏水盛时期可以行船,到了冬天,便在冰雪中用狗驾爬犁,以载人或物。库页岛上居住的是斡拙人,又称“吾者”、“兀者”,他们就是今日赫哲人的祖先,以捕鱼为生,地无禾黍,以鱼代食,其渔业生产习俗颇具民族特点。赫哲这一族称,始见于清代,又称为“黑斤”。 赫哲族是我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其渔业生产习俗很有特点。 季节与鱼汛渔把头组织渔业生产根据不同的季节和鱼汛期而有所不同。 在赫哲族渔民中,流传着古老的捕鱼节气歌: 立春棒打獐,雨水舀鱼忙。 惊蛰忙织网,春分船验上。 清明河流水,谷雨开大江。 立夏鱼鲜欢,小满鱼满舱。 芒种鱼产卵,夏至捕鲤忙。 立秋开了网,处暑忙捕鳇。 白露鲑鱼来,秋分鱼子甩。 寒露哲罗翻,霜降打秋边。 立冬下抬网,小雪冰障穿。 大雪钓冬鱼,冬至补网具。 小寒大寒修理船,渔楼肉满迎新年。 捕鱼节气歌是赫哲人长期捕鱼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根据不同的季节,渔把头来组织捕鱼。 春季、秋季、冬季,这三个季节是赫哲人捕鱼生产的主要季节。 春季鱼汛,是从“谷雨”到“小满”,时间一个多月,这个时期主要捕获吃活食、吃小鱼的杂鱼类,例如狗鱼。这些鱼在稳水涡子里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季,开春了,江开了,跑冰排了,这些鱼随着冰排欢蹦乱跳,当游到冰排流过的江面,特别是有稳水涡子的地方,又停留下来,因为刚开江,鱼身子还不太灵活,鱼群比较集中,这时用网捕,有时一网能捕千余斤。李子开花的季节,大鳇鱼开始在江中游动了,各种吃活食的鱼,游到江边寻找小鱼,各种吃草的鱼,游到江边寻找草吃,春季鱼汛是一年四季里最好的捕鱼季节。渔把头带领大家早出晚归,有时用网捕,有时用叉捕,真是“船儿满江鱼满舱”。 秋季汛期时间约40天,是从白露到霜降。秋季鱼汛主要是捕大马哈鱼,大马哈鱼是生在江里,长在海里,每年从海里回游到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的沙砾河床排卵传代。从鞑靼海峡到黑龙江,游程数千里,而且是溯水而上,由此可见,大马哈鱼是一种极有特点的鱼。秋季鱼汛,是赫哲族最重视的鱼汛期。临近这个鱼汛期,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各个渔滩,都扎下临时“营盘”,有经验的渔把头,监视着江面,当发现鱼群游来,便高呼:“见鱼了!”这便是命令,江面立刻沸腾了,只见船如飞梭,银网闪烁,双桨飞舞,转瞬间船舱中装满了鲜肥的大马哈鱼。这个季节捕鱼,不仅白天捕,晚上也秉灯夜捕,满江灯火,满天繁星,把三江秋色装点得更加俏丽。

赫哲族捕鱼方式与渔具很奇特,大约有四种捕鱼方法。 第一种是冬钓。三江流域冬季特别寒冷,江面的冰封冻达两尺多厚。江封实后,便选有鱼的江面,凿开直径两尺多的冰眼,透过冰眼就可以垂钓。钓鱼的方法是在钩上挂上一只金属鱼片,紧挨鱼片是鱼钩,垂钓人搅动鱼钩,江中的游鱼误以为是游动的小鱼,吞吃后便被钩起。冬钓很有特色,老年妇女都是钓鱼高手,有时能钓到大鱼。 第二种冬捕方式是下冬网,凿出直径一米的大冰眼,把渔网下到冰下的江水中,在对面再凿出网冰眼,把网穿上水线,由渔把头在冰下江水中穿网,这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从出网冰眼处拉出网,在渔把头的指挥下,有时一网打鱼千斤以上。 第三种冬捕方式是叉鱼,这种方式是在江流冰面上凿出冰眼,然后在冰跟上盖起一座上尖下阔的圆形小草屋,叉鱼人站在冰眼旁,冰下江中游鱼清晰可见,赫哲人的叉鱼本领高超,只要见到游鱼,“刷”的一声飞叉入水,顺势提叉,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便被捉到冰面上,真是叉无虚发。 第四种捕鱼方法是打冬库。这种冬捕方法是在夏季盛水期时,由于江水水位高,使江汉中水满鱼肥,于是在渔把头的指挥下,把江汊和大江连接处,用柳排拦断,这样使江汊中的肥鱼游不进大江。这就形成了鱼库,等冬季到来,江水封冻,便到鱼库上打冰眼,下网冬捕。这种冬捕方式是网网不空,有时一网能捕鱼几千斤。 鱼叉捕鱼。赫哲族很独特的捕鱼方式是用铁制的鱼叉捕鱼。鱼叉为三根叉刺,向里有倒须,安有木柄,木柄上系鱼绳。在长期的捕鱼实践中,赫哲人深谙鱼的习性,能够根据鱼在水中游动激起的水波纹,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水中的鱼是什么鱼,再根据不同鱼种的习性,决定如何用叉捕。例如,水面有圆圆的水波纹,水中有成串的小水泡,这肯定是鲤鱼;如水纹朝两边分开,那是草根鱼;水中草叶在摇动,水波纹急且小,那是胖头鱼。对鱼的判断很重要,不同的鱼,叉法是不同的。赫哲人叉鱼技巧熟练、沉着稳重,非常善于抓住时机,叉得稳、准、狠,就是上千斤的大鳇鱼,都能飞叉捕获。当他们发现鳇鱼后,飞叉叉中,便乘船溜鱼,当比叉重的千斤大鳇鱼疲惫不堪时,把大鳇鱼牵至江边,大鳇鱼最脆弱的地方是鼻骨,用锤击其鼻骨,鳇鱼便瘫在江边了,这时用利器戳其腮,因剧痛,鱼挺身飞跃,便跃上江岸,车载回家中,便可或食或售。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崇尚牧业生产的民族,在迁徙来黑龙江省以后,主要从事牧业生产,他们的牛、马等牲畜,都是在草原上散牧。那时候,嫩江草原上几十里都没有人烟,只要牲畜不被狼吃掉,从来不会丢失。所以他们散牧的牲畜,都没有专人放牧,只是十天半个月去照看一下,往村屯近处圈赶,让这些牲畜在草原自行觅食。 散牧的牲畜一年四季都不用专人放牧,连饮水都是牲畜自行找溪水饮。到光绪年间,这里才有了水井,春冬之际,因草原缺水,才用井水饮牲畜,至于夏秋两季,仍由牲畜自行找水,冬天是用井水于下午饮一次,春天早晚饮两次。 在散牧中,离村最远的是马群,其次是牛群,再次是乳牛,离村最近的是牛犊,为了照料牛犊,已开始圈养。 柯尔克孜人对牲畜已养成阉割习俗。为了让牲畜健康成长,形成良性繁殖,他们对马、牛、羊都进行阉割。阉割的时间是春天,因夏天天热易腐烂,秋天阉割处易生蛆,冬天太寒冷,不易长好,故春天是最佳季节。这一季节是柯尔克孜族的盛会,草原上跑动着忙碌的人群,他们用锋利的刀把牲畜的睾丸皮囊割开,将睾丸挤出并从根部割掉,这就完成了阉割的任务。

达斡尔族的风俗习惯比较独特。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历史悠久的兄弟民族,其族源,多数学者认为源于契丹。据考证,达斡尔族发祥于今吉林省的洮儿河一带,此地辽时受辖于泰州。 达斡尔族居住在黑龙江省的人口数是4万多人。达斡尔人从事渔猎、农耕,同时也从事畜牧业生产。 在黑龙江北岸时期,达斡尔人就利用河谷盆地的天然良好牧场,牧养成群的牲畜,他们牧放的牲畜有马、牛、驴、猪、羊、鸡、家兔等,南迁到嫩江流域以后,更重视牧业生产,家家户户少则十几头,多则上百头。畜牧业是达斡尔人的重要经济来源,打猎、运输、传递信息都要用马,在农耕中拉犁,拉石磙子,都需要马,所以他们把马称为“地上龙”。达斡尔人很会驯马,打猎时,好的猎马能在40度斜坡奔走如飞。达斡尔人已懂得用马粪来肥田。他们非常重视老马识途的本领。 据说,清代时,朝廷派500名达斡尔兵丁,带着家眷由黑龙江省到新疆塔城去守边,当快到新疆时,有几匹马死活不肯往前走,达斡尔人是非常爱护马的,觉得奇怪,便把这几匹马放了,没想到,这几匹马是思念故土,它们竟神奇地回到故乡。 达斡尔人养牛,用牛耕田,吃乳制品,出售余牛,用牛粪肥田。在祭祀中用牛做祭品,在婚嫁中,用牛做聘物。有无牲畜,被认为是能否种地的标尺;牧畜多少,是衡量穷富的标尺,在达斡尔人中,这已约定成俗。 在牲畜管理方面,达斡尔人更是精细,所实行的是远耕近牧,以村屯为单位,集体雇用放牧人,春夏秋三季由放牧人统一管理,每日早出晚归,秋后均摊佣金,给粮或给牲畜。到冬天,各家圈养牲畜,不散放,喂以精饲料、谷草、麦秸,使牲畜免受风雪灾害,平安越冬,使畜牧业得到发展。 达斡尔族有养鹰的习俗,每年冬季捕鹰。其方法是在鹰出没的地方,立带叉的高竿,在竿头张网,鹰在雪地觅食疲乏,立竿头休息,脚被网裹住,落入网中,这时守候一旁的人便用棉被包住鹰,抱回家后,把鹰放置在滚木上,或悠或转,令其昼夜不得休息,这便是所谓“熬鹰”。待鹰傲气耗尽,疲惫不堪时再喂鹰。给鹰脚部系环,尾部系铃,把鹰驾在裹着兽皮的胳膊上,走亲串友,让鹰多熟悉人,使其不怕人,增加和人的感情。这时用鸡或兔来训练鹰的抓捕能力训练成后便可以驾鹰出猎了。 经过能手的训练,出色猎鹰的羽毛会变成深绿色,而不是黑色、黄褐色、紫色或白色,双肩变得比原来整齐而且宽,颈部比原来略细,嘴更尖锐而成钩状,精气高傲,捕力大,飞速快,每次出猎都能为主人捕到很多山鸡和野兔。 但猎鹰也有飞失的时候,尽管主人大声地叫,然而猎鹰还是不见了,这时主人会边找心爱的猎鹰边伤心地唱起《寻鹰歌》:

鄂温克族历史上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是我国北方人口较为稀少的一个民族,在黑龙江省的人口为3000多人。主要分布于嫩江、讷河、齐齐哈尔等市、县。1957年统一其族名,称“鄂温克”,其意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鄂温克人的生活是以射猎为主、以捕貂为业,这和他们长期居住在深山密林的环境有关,其畜牧业是后来兴起的。 驯鹿鄂温克人被称为“牧鹿人家”,他们最早收养的牲畜就是驯鹿。驯鹿原是一种野鹿,鄂温克人称其为“索格召”,在将其驯养为家畜之前,驯鹿是鄂温克人猎获的对象。据传说,很早以前,有八个猎人上山去狩猎,他们捉住了六只“索格召”的幼崽,带回家后,女人和孩子都很喜爱幼崽。于是便用树枝围栅圈养起来,从此野鹿便成为家鹿。 “索格召”不大怕人,性情温顺,愿意与人接近,善于在森林、沼泽和雪地里行走。聪明的鄂温克人在畜养“索克召”时,改其名为“鄂伦”,其意即是驯鹿,每只驯鹿的脖子上都拴上铃铛。 驯鹿的形象很有特点,角似鹿,头像马,身似驴,蹄似牛,俗谓“四不像”。身高约一米,身长约两米,喜食苔藓类植物,耐寒,夏天喜吃蘑菇和嫩叶。鄂温克人牧养驯鹿,是散牧,不需要圈养,也不储备饲料,夜晚散放林里觅食,天一亮自动回住地睡觉。其蹄尖锐而宽大,善在密林中、雪地上、沼泽地中长途跋涉,其寿命高达20年以上,能驮运东西,可负重40公斤,冬季日行20公里,夏季日行10余公里,行前要喂点盐,一呼即来。 驯鹿被鄂温克人称之为“森林之舟”,平时非常爱护,轻易不宰杀,据其毛色、年龄、性别都亲切地给它起名。驯鹿也能记住自己的名字,主人一呼,从远处便跑回来。母鹿一年产一胎,偶有双胞胎,鹿奶是美食,其肉是美味。对孕鹿和小鹿加倍保护,使役时,不让孕鹿驮重物,出汗时禁止饮水,以免流产和得病。幼鹿在哺乳期,禁止用手抚摸,如被抚摸,母鹿便不认其子。为了保护小鹿,在小鹿旁禁止烧林木、桦树皮和枫木,因其气味能使小鹿中毒。 驯鹿是鄂温克人的财富,每家都牧养数只或数十只。 猎犬鄂温克人有牧养猎犬的习俗,每家都牧养猎犬几只或数十只。猎犬是猎人的忠诚朋友和卫士,是狩猎时的得力助手。 训练猎犬要从小训练,一岁时,就要带猎犬去狩猎,去时不喂食,使其在饥饿状态,让其嗅灰鼠的气味,训练其嗅觉的敏锐力。出猎打到的第一只灰鼠,喂猎犬,使其对灰鼠的气味更加敏感。 到猎犬三岁时,猎人带猎犬去嗅大兽的踪迹,让它去撕咬受伤的大兽,特别是在猎获大兽时,把大兽的心脏喂猎犬,这样更能诱使猎犬勇猛地和大兽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