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1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鑫测速代理_蒙古族的传统服饰特点

长袍。新疆蒙古族传统服装为长袍,蒙语为“拉布锡克”。袍子长而宽大,右开襟,高领长袖,袖筒窄而长,领口、袖口和衣襟多镶红、黄、深蓝等颜色的布料或绒线的花边,左右侧一般都不“开叉”。袍子按季节可分单袍、夹袍、棉袍和皮袍。夏袍多用土布、市布、斜纹布和绸绢、锦缎等衣料缝制。冬季用羊毛、驼毛缝制棉袍,或用羊羔皮或兽皮制作皮袍。皮袍有挂面袍和白茬皮袍两种。袍面一般用上好的布料,男袍多为蓝色、棕色、灰色,女袍多为红色、绿色、紫色。白茬袍不罩面,只染色。蒙古袍比较肥大,便于乘马时护膝,也能在夜间当被盖,冬天可以御寒,夏天又能防蚊虫叮咬。 皮衣。新疆蒙古族大都生活在牧区,男子冬装多为白茬和吊(绸、布)面皮衣,夏季穿绸、布面滚边长袍。女子冬季亦穿皮衣,夏季多穿滚边长袍,且身段肥大,适宜骑牧,扎红、黄、绿等色绸缎腰带(已婚妇女不束腰带)。妇女的袍子还有“特尔利尔”式和“策格德格”式。“特尔利尔”式样是前面有襟,腰围压折,领子、袖口、胸襟、下摆均有刺绣;“策格德格”式样是前面开衩、无袖,形同长坎肩,衣边和下摆开襟处都有彩色滚边。新疆蒙古族妇女的衣着式样,因受满族服饰影响较大,多为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衩,袖口和领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配以腰带、皮靴。 坎肩。新疆蒙古族妇女的坎肩一般分长短两种,无领、无衽,后身较长,多用色彩鲜艳的绸缎缝制,镶有彩色的花边。旧时,蒙古族(尤其是鄂尔多斯)女子出嫁,外罩嫁衣就是前后四开襟的乌吉(长坎肩),这也是结婚妇女的必备礼服。至今仍为蒙古族妇女喜爱。 摔跤服。新疆蒙古族有传统摔跤服装,由摔跤手正式比赛时穿。摔跤服的下身为各式白绸布作底,有红、黑色盘肠形贴花图案的摔跤裤,上身为上等牛皮制作的绣花厚坎肩或无袖短衣,或以白毡贴花镶边精制的短衣,衣边用两排铜制圆形钉镶嵌,背部多有团形图案装饰,形似盔甲。坎肩上饰有五彩飘带。头缠红、蓝、黄三色头巾。 袱头。袱头为蒙古族传统头饰,元代已有,沿用至今,尤其是蒙古族妇女无论春、夏、秋均喜欢包袱头。包法是:将三四尺长的绸子或布,在头上由后至前缠几圈,最后头巾两头垂下,左右各一,故又称垂巾袱头。袱头的绸子,男的多用褐色,女子多用粉红、浅绿、天蓝色。 腰带。新疆蒙古族袍一般扎腰带。腰带质料多为布或绸缎,长3-5米,宽为布或绸缎的幅宽。古时大汗或领主也有以金制者,多选用与袍子不同的醒目颜色。扎腰带可防寒也便于骑乘。男子扎腰带多把袍襟向上提,束得较短,以便于骑乘;女子腰带扎得很紧,把袍襟向下拉展,衬托出身体曲线。腰带,也是未婚女子的主要装饰,已婚女子不再系腰带。新疆蒙古族俗称男子为“布斯台浑”,意为“扎腰带的人”,称已婚妇女为“布斯贵浑”,意为“不扎腰带的人”,说明这个妇女可以生育了。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阿拉伯语称“尔德•古尔邦”。“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的意思是“牺牲”、“献身”,汉语意译为“宰牲节”。新疆穆斯林谓之“古尔邦节”。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新疆各少数民族怎样过古尔邦节。 维吾尔族。古尔邦节是维吾尔族传统宗教节日之中规模盛大、气氛最热烈的一个节日。节期一般为3天,在农村甚至延长一周之多。节前,家家都要清扫房屋院落,赶制节日盛装,购买各种干鲜果品,自制各色民族风味食品,如烤油馕、炸馓子、炸油香、做巴卡力和各式点心、饼干等。 乌孜别克族。乌孜别克族过古尔邦节与维吾尔族相仿,不论庆典仪式,还是内容和规模都比肉孜节更为隆重、热烈和广泛。节日里,人们身着盛装,相互拜年,互致问候。即使过去有成见的人,见面也相互问好,很多人从此消除了隔阂,重归于好。夜晚,人们以各种形式欢聚一堂,唱起悠扬的民歌,跳起欢快的舞蹈。有些地方的乌孜别克人,还参加当地举行的赛马、叼羊、摔跤等娱乐活动。 塔塔尔族。塔塔尔族也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对古尔邦节十分重视。在欢度古尔邦节的日子里,牧区的塔塔尔族穆斯林喜欢举行叼羊、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节日期间,塔塔尔人的乘马也与平时不同。马匹要精心修饰打扮,马身上扎满红色布标,马鬃与马尾用红绸扎几束野鸡毛,马鞍与套头的皮带上系满五颜六色的花饰。举行赛马、叼羊等活动时,五彩缤纷的马匹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的色彩。 塔吉克族。古尔邦节是塔吉克族最盛大的传统宗教节日。塔吉克人过古尔邦节的习俗与新疆其他穆斯林稍有不同。塔吉克人一年前就开始着手进行古尔邦节的前期准备工作。还在产羔时期,每户人家就挑好一只黑眼睛、毛色纯白的羔羊并打上标记,精心饲养,作为来年古尔邦节宰牲和献祭之物。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阿拉伯语称“尔德•古尔邦”。“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的意思是“牺牲”、“献身”,汉语意译为“宰牲节”。新疆穆斯林谓之“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是塔吉克族最盛大的传统宗教节日。塔吉克人过古尔邦节的习俗与新疆其他穆斯林稍有不同。塔吉克人一年前就开始着手进行古尔邦节的前期准备工作。还在产羔时期,每户人家就挑好一只黑眼睛、毛色纯白的羔羊并打上标记,精心饲养,作为来年古尔邦节宰牲和献祭之物。 当节日来临,人们在宰杀这只备选羊之前,先要把它的眼睛涂抹得很漂亮,再抬至屋顶宰杀,并将羊血涂抹在孩子们的额头和面颊上,以示吉祥。羊不能分割成块,而要整只地放在锅里煮。待煮熟后,按惯例要直接送往塔吉克人的宗教活动场所清真寺,交予有关人员。 人们做完礼拜后,围坐在一块大餐布的周围分食羊肉,边吃边回顾一年里的事,同时满怀喜悦地憧憬未来。边远山区的牧场一般没有清真寺,牧民们就在阿訇的召集下,到约定的地方聚礼,礼毕,一同享用被宰牲的羊肉。食毕,进行祈祷,然后,大家三五成群地去拜节。按照习俗,古尔邦节的第二天,每家都要带上肉食和饭食作为祭品,前往墓地祭奠祖先的亡灵。按照传统习俗,妇女不能在过节时织布纺线,不能做针线活。 古尔邦节期间,从城镇到山村塔吉克人都要举行骑马叼羊、骑牦牛叼羊和赛马、赛牦牛等游艺活动。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阿拉伯语称“尔德•古尔邦”。“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的意思是“牺牲”、“献身”,汉语意译为“宰牲节”。新疆穆斯林谓之“古尔邦节”。 柯尔克孜族的古尔邦节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他们按照古老的宰牲习俗,每年须在接羔时期就为古尔邦节选定一只本年度出生的黑色公羊,禁止打骂、出售或随意屠宰,只有到古尔邦节那天才能宰杀。 节前,家家户户打扫房舍,烤馕,制作糕点,炸油馓子等。节日当天,人们于黎明起床,沐浴后都身着节日盛装。老年男子到清真寺或草坪上做“乃玛孜”(礼拜),而后互相登门拜年。年轻人一般不到清真寺聚礼,而是相邀在平坦的草地上举行叼羊、赛马、摔跤、马上角力、马技表演等竞技活动。姑娘和少妇们则举行歌舞表演、猜谜、荡秋千、丢手帕等游戏活动。 节日当晚,全阿寅勒(村落)大会餐,各户都带上自家的食品,将其摆放在一个铺于草地的长约几十米的餐布上。人们不分男女老幼,围坐在四周。年纪最长者首先致节日的祝颂辞,并举杯敬酒,预祝全阿寅勒人生活幸福,人畜平安。致辞完毕,大家边唱祝酒歌边相互敬酒,当晚辈向长辈敬酒时,长辈要吻晚辈的前额。晚餐后,举行节日的游乐活动,一般有“库姆孜”弹唱、男女对歌表演、男女共跳集体舞、月下拾物、月下赛跑等。人们通宵达旦,边歌边舞,整个节日的夜晚沉浸在欢乐之中。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阿拉伯语称“尔德•古尔邦”。“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的意思是“牺牲”、“献身”,汉语意译为“宰牲节”。新疆穆斯林谓之“古尔邦节”。 在宗教节日中,哈萨克族更重视“古尔邦节”,视之为“大年”。节前,哈萨克人要置备多种节日食品,如“包吾尔萨克”(一种油炸果子)、馓子、奶疙瘩、方块糖、水果糖等。 节日当天,城市里的成年男子于清晨沐浴洁身后,就去清真寺做礼拜;牧区一般由当地的毛拉指定一个山坡,统领牧民集体举行隆重的节日礼拜活动。然后,各家各户宰杀牛羊,以便待客或馈赠之用。宰羊时要信守传统习俗,不绑羊腿。据说,这只羊是上天堂时乘骑的牲畜,绑了腿就走不成路,上不了天堂。羊肉要切成大块放在锅里煮熟,做成鲜香可口的手抓羊肉,捞在大盘里,与其他食品一齐摆放在餐桌上,请客人们享用。 节日期间,哈萨克男女老幼都会去亲朋好友家拜年,诚挚地祝福节日,并享用古尔邦节的各种美食佳肴。哈萨克人民在古尔邦节期间还进行叼羊、姑娘追、摔跤等传统娱乐活动。 伊斯兰教历规定,每年12月10日为节庆日。但因公历与伊斯兰教历有10天或11天的误差,故每年的古尔邦节同肉孜节一样日期不固定。

古尔邦节是维吾尔族传统宗教节日之中规模盛大、气氛最热烈的一个节日。节期一般为3天,在农村甚至延长一周之多。节前,家家都要清扫房屋院落,赶制节日盛装,购买各种干鲜果品,自制各色民族风味食品,如烤油馕、炸馓子、炸油香、做巴卡力和各式点心、饼干等。 节日清晨,凡男性穆斯林都要农冠整洁地到清真寺去参加集体聚礼。这时,在各大清真寺拱门顶上,高亢激越的鼓声和欢快悠扬的唢呐声响彻不绝,预示着节日礼拜即将开始。穆斯林相互握手拥抱,互道“撒拉姆”,祝福节日。然后,由教长伊玛目或阿訇带领,边诵赞词,边步入礼拜大厅,举行节日会礼。 礼毕,人们观看宰牲仪式。有的上坟扫墓,追思亡人。家家都要宰羊,有的还宰牛或骆驼。按照习俗,一般不宰不满两岁的小羊和不满三岁的小牛犊、骆驼羔;不宰眼瞎、腿瘸、割耳、少尾的牲畜。宰牲时其主人必须在场,并由阿訇念“清真言”。宰杀后的牲畜不能出售,除将规定的部分送给清真寺和宗教职业人士外,剩余的用来馈赠亲友邻居,招待客人和济贫施舍。羊骨、羊血须埋在地下以防玷污。 节日里,每户人家都要按照传统的礼节摆上丰盛的食品招待客人。人们走家串户,互相拜年,共同品尝羊肉、抓饭等。茶余饭后,在热瓦甫、都他尔、手鼓的伴奏下人们载歌载舞,尽情欢跳,隆重而热烈地欢度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 节日期间,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要在广场上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广场四周,也充满着浓郁的节日气氛,各式民族风味小吃和于鲜瓜果应有尽有。有烤羊肉串、烤包子、烤馕、抓饭、拉面、酿皮、凉面,还有甜瓜、西瓜、杏、桃、梨、石榴、无花果、沙枣、桑葚、葡萄以及核桃、杏干、葡萄干等,供节日里的人们享用。

哈萨克族谚语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关畜牧业生产知识、生活经验的谚语有:“牛喜水、驼喜盐”、“马吃一遍草,反刍没完了”、“雪下有残草,马匹死不了”、“久病成疾,久雾成灾”、“天下雨,地受益,草茂盛,畜得利”、“牲口呆在冻土地上骨瘦如柴,呆在垫着干粪渣的地方有活力”。有的谚语提倡热爱劳动,团结互助:“劳动使人俊美”、“雨露给大地带来碧绿,劳动给人们带来兴旺”、“众人的力量与天齐”、“独步不扬尘,独鸣不成声”。有的谚语成为人们为人处事的道德规范:“正派者,方为人”、“心地纯洁,不会有邪念;慈悲为怀,不会有恶行”、“马不失蹄不识路,人没挫折不谙事”、“干硬的肉没有血,说谎的人没廉耻”,有的谚语劝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不登高山,见不到高处;不求技能,枉活一生”、“有知识,世界一片光明,没知识,眼前一片混浊”、“技能是不竭的源泉,知识是不熄的明灯”。有的谚语表达了哈萨克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心声:“任何地方都比不上养育自己的故土,任何国家都比不上养育自己的祖国”、“不做父亲的儿子,要做人民的儿子”。 哈萨克族谜语包括谜面、谜底两部分,按内容可分为物谜、事谜两类。 物谜以具体事物为谜底,如: 个头儿矮又小,身穿翻毛皮袄。(绵羊) 像鲜花一样柔软,比白糖还要白。 冬天定居草原,夏天迁到天山。(雪) 事谜往往以人或动物的行为动作,事物、现象的变化作谜底。如: 白牛起身走去,黑牛躺着不动。(雪消融) 从门里进,从洞口出。(炉火燃烧)

哈萨克族人民以歌为伴,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歌声。“歌谣和骏马是哈萨克人的一双翅膀”,这则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歌谣在哈萨克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哈萨克族民歌可分为日常生活歌、习俗歌、抒情歌、对唱和弹唱等。 日常生活歌。这类歌的内容与人们的臼常生活、生产劳动密切相关,有歌唱马、驼、羊、牛四种牲畜的歌——四畜歌,有记录和传授生产知识、劳动技能的歌——知识歌,还有叙述地形地貌、地理方位、出产及其经济价值的歌。有一段关于马的歌这样唱道: 出门上路,它是我的乘骑, 周游四方,它是我的伙伴, 是康巴尔阿塔养育了它, 你在哪里哟,我的黄骠马? 习俗歌。哈萨克人在节日庆典、婚丧嫁娶、迎宾待客等各种不同场合都要唱相应的歌。习俗歌包括婚礼歌、哭嫁歌、劝嫁歌、祝福歌、宗教节日歌、报丧歌、吊唁歌等。 抒情歌。包括牧歌和情歌。牧歌大都是赞颂性质的,洋溢着哈萨克族牧民对家乡、对大自然、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如《阿勒泰》这样唱道: 阿勒泰的美名传遍四方, 你有那开发不完的金矿。 高耸的山巅亲吻着太阳, 你是人间最美好的地方。 情歌在哈萨克族民歌中内容丰富,数量最多,它或表现爱情的炽烈,或抒发爱情的缠绵,或咏叹别离的痛苦。《柯克阿伊达依》唱出了一个小伙子热烈的恋情: 白色毡房里的姑娘两眼会笑, 那发辫是五天梳完十天编好: 姑娘有美丽容貌身段又苗条, 配上丝绸的褶裙显得更俊俏。 只见一面我就爱上了这姑娘, 我心急火燎却跟她搭不上话; 见到这美丽的姑娘谁不动情, 那动人的目光能把你的心融化。

蒙古靴分毡靴、布靴和皮靴三种,无论男女都穿。样式大体分三种,主要表现在靴尖上,分上卷、半卷、平底不卷的。毡靴用羊毛或牛毛模压制成。布靴一般用高级布料或大绒制作,靴头和靴面多用金丝线绣满蒙古族纹样图案。男靴通常在深蓝或黑色底布上用白色丝线绣各种花纹,女靴绣有佛手及花卉图案。 皮靴。通常用牛皮制作,有旧式和新式两种。旧式皮靴用涩面香牛皮制作,靴头较大,靴尖上翘,靴简约一尺多高,筒口宽大呈马蹄形,靴底较厚,为多层底,状如船形;新式皮靴用光面牛皮制作,俗称马靴。蒙古族传统靴子中,还有源于13世纪,用不里阿耳人制造的皮革做成的“不里阿耳靴”。此靴主要以马皮,也有以狼皮、鱼皮做材料,并用贴花的方法将新疆蒙古族特有的盘肠式花纹图案等缝缀于靴面。 蒙古靴靴体较宽大,以便在靴内套裹腿毡、棉袜、毡袜、包脚布等。骑乘时护腿、护踝,步行时能踏沙、踏雪,防虫、防露。靴面以贴花、缝缀、刺绣等工艺装饰民族花纹图案。

蒙古族传统的帽子称“草原帽”,又叫“鹰帽”。其形若鹰,用羔皮、狐皮或毡呢、绸缎、布制成。一种状为圆形,卷边,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凹陷,帽筒与帽檐相接处缀有花边,因多为冬季戴,又称暖帽,多为棕色或深灰色。牧区男女均戴用。另有顶呈锥形、檐宽而平、白毡为里、外饰以皮或将毡染成绛、绿色的哈尔邦帽,用红布作顶,顶缀缨,帽带丝质,端垂流苏,长及地,男女均可戴。蒙古帽形状无冬夏之别,以厚薄为差。 蒙古族圆顶或尖顶的毡呢帽和皮帽元代即已出现。当初“其帽之檐甚窄,帽之顶,敷以朱英,帽之前缀以银佛,制以毡,或以皮”。据说这种帽子是由元世祖忽必烈的夫人察必皇后设计的。当时忽必烈每年都要到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避暑狩猎,察必皇后看到他狩猎时阳光刺眼,便将原来的帽子加上了檐,使之能遮蔽阳光。从此习传民间,至今仍为广大牧民喜爱,因它适合草原生活:圆顶和尖顶骑马时阻力小,不会产生兜风的现象;帽檐不仅能遮光,天气寒冷时还可将其放下,遮住耳、腮、脖子;帽质柔软,携带方便。 新疆蒙古族还戴一种叫“托尔齐克”的圆帽,类似瓜皮帽,尖顶,顶结朱缨;女子帽后缀有绢丝穗。妇文还戴一种叫“厄登”的金丝毡帽,顶结红绒或红丝长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