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姓氏比较复杂,与汉族共有的姓有李、周、金、刘、陈等。有的姓如马、洪、丁、沙等,回多汉少。有些姓却是回族所独有的,如撤、忽、闪、纳、哈、萨、海、黑、郝等等。 不同的历史时期,回族姓名有不同的形式。第一阶段,约从唐高宗永徽二年(651)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开始,历经宋代至元初,是我国回族姓名的起始阶段。其主要特点是保留着阿拉伯、波斯人名的构成方式,没有姓,全名的排列为本人名•父名•祖父名•族名。如传说来华最早的阿拉伯人撒哈八撒阿的斡葛思,宋时泉州清真寺建寺人哈只•卜嘉喜鲁丁,扬州清真寺建寺人卜哈丁等,用的都是阿拉伯、波斯原名,是没有姓的。使用汉姓汉名的是极少数。 第二阶段,自13世纪中叶到14世纪中叶,这时回族在形成中。回族姓名的主要特点是向着汉姓汉名变化,或取以汉姓汉名乃至字和号,如元代画家高克恭,字彦敬,号房山;或保留回族名,取以汉姓和字,如政治家凯霖(回族名),字和淑,汉姓荀;或保留回族名,且取以汉姓、字和号,如元代作曲家马九皋,回族名薛超吾儿,字昂夫,号九皋,汉姓马,又称马昂夫;或保留回族名,另取一汉名,如哈八石,汉名丁文苑;或回族名前冠以汉姓,如金阿里,汉姓金,回族名阿里。 第三阶段,自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回族已形成并在发展中,其姓名特点是回族名已不常用,而采用汉姓汉名者日益增多,如明代著名回族诗人丁鹤年、金大车,政治家海瑞、伊斯兰教经师胡登洲,思想家李蛰等。 第四阶段,自17世纪至解放前,其姓名特点是汉姓汉名已成为回族人名的基本形式,如清代回族诗人孙鹏、马云龙,科学家丁拱辰等。但回族名从未从回族人中消失,至今仍流行为婴儿起经名(即回族名)的习俗。 回族姓名的演变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姓名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回族名一直遗存至今。
日期 : 2020 › 05 › 31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回族的节日是伊斯兰教的三个传统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伊斯兰教历,以月亮盈亏为准,全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共有1个闰年,不置闰月,与公历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历多出1年。故回族上述三大节日一般每三年提前一个月。 开斋节。伊斯兰教的《古兰经》规定:成年穆斯林每年都要守斋一个月,这是必须履行的“五功”之一。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称为斋月,斋月期间,穆斯林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的整个白天,不吃不喝,谓之封斋,在这期间,一心只敬真主,戒除一切俗念。经过一个月的斋戒,于伊斯兰教历九月的最后一天,寻看新月 (月牙),见月后的第二天即行开斋,故称开斋节。 宰牲节。从“开斋节”那天起,往后推70天即为“宰牲节”。它是根据古代阿拉伯地区的宗教传说演变而来的。据说,“先知”易卜拉欣在一个晚上梦见“安拉”令他宰杀自己的独生子伊斯玛仪来献祭。易卜拉欣答应了,他儿子也愿为真主献身。但当易卜拉欣要忠实地执行神令去宰杀自己的儿子时,“安拉”命天神送来一只黑头绵羊代替了伊斯玛仪。于是阿拉伯人据此每年都宰羊祭把。当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后,继承了这一风俗,将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定为“宰牲节”。 圣纪节。与开斋节、古尔邦节并称为伊斯兰教三大节日。在该教以希吉来历十一年 (公元632年)三月十二日 (6月8日)进行。相传这天为穆罕默德的逝世日,故亦称“圣忌”。为缅怀他的功德,举行纪念节日活动。主要包括诵经、赞圣和讲述他的生平事迹。中国各族穆斯林根据传说也以希吉来历三月十二日为穆罕默德的诞生日,习惯把生日和亡日合并纪念,亦称为“圣会”。届时,前往清真寺听教长、阿匀讲经。 以上三大宗教节日都是国际性节日。其他的节日还有: 登宵节。传说穆罕默德52岁时的一天晚上,由天使哲卜利勒伴同,乘飞马由麦加至耶路撒冷,又从那里“登霄”,遨游七重天,见过古代“先知”和“天堂”、“地狱”等,黎明重返麦加。此后穆斯林将耶路撤冷视为圣地,并以每年伊斯兰教历太阳年七月二十七日为“登霄节”。这天夜间举行礼拜。 阿术拉节。回族人民过罢开斋第100天,要吃一次用黄米、小米、大麦、小麦以及扁豆、豌豆、黄豆、绿豆等几十样豆类加红枣、核桃煮成的稀饭,这叫阿木拉饭。 此外,回族也欢空中国民间延续已久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不过,老一代穆斯林对此兴趣不大。年轻人则爱热闹,又吃又玩,不会嫌节日多。于是清真食品店也组织货源,按节供应清真粽子、清真元宵、清真月饼、清真糕点,粮店供应腊八粥的配料,回族居民同样购买。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那么,回族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回族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 具体来部,宁夏回族的来源,早在唐代,宁夏地区就曾留下了大食及西域各国穆斯林军士、商人及贡使过往的踪迹。到北宋、西夏时期,东来的穆斯林客人也多数从玉门、酒泉经西夏属地而至中原。 元朝是西域穆斯林大批入居中国的时期。元初,随着蒙古军队的东归,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民以及阿拉伯人、波斯人不断地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中国来。 同时,也以工匠、商人、学者、掌教、官吏等不同身份散居到我国各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就留住在宁夏。元朝驻宁夏一带的蒙古军队中,有相当多的人信奉了伊斯兰教,成为宁夏回族的族源之一。 在元代,宁夏一带是重要的屯垦区,行政区划归属陕西行中书省管辖。元代著名回回政治家赛典赤•瞻思丁的儿子纳速刺丁曾担任陕西平章政事,他“子孙众多,分为纳、速、刺、丁四姓,居留各省。此纳、速、刺、丁在元时已被列为当地“乡贤”,可见回回民族在宁夏居住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了。 与此同时,一部分维吾尔人也逐渐溶合进来,成为回回民族的组成部分。而东来的回回人则是其中主干部分,回族就成为宁夏主要民族之一。 明朝初年,不断有大批回回人以归附土达的身份被安插到灵州及固原各州县,形成了许多回族聚居点。迄明末清初,回族人已遍布西北各地,由于回族在宁夏一带居住得十分密集,故当年在甘肃等地有“回七汉三”的说法。 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回族保留了大量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边疆民族地区,回族人民还通晓并使用当地民族的语言,在日常语言表达上,大量使用语气词和带有感情色彩的叹词等。城市回族通用汉语。 回族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主体民族,约占宁夏人口的1/3。他们大部分集中居住在南部山区86以及灵武、同心、吴忠、青铜峡、平罗、贺兰等地。同心、海原、吴忠、西吉等县市回民占到总人口的1/2~4/5,泾源县比重最大,高达96%以上。泾源、同心县的一些乡,往往只有几户汉族居民,差不多全是回民。当然也有很多地方是回汉混居。他们互敬互助,和睦相处。
伊斯兰教是一个传播广泛,具有巨大影响的世界性宗教。 伊斯兰教传入宁夏已有很久的历史。回回人入居宁夏之初,也就是伊斯兰教传入宁夏的时间。远在唐宋西夏时期,宁夏就有穆斯林的活动,自元代大批穆斯林定居宁夏后,伊斯兰教也就成为宁夏地区的主要宗教。 目前宁夏有近1/3的人口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群众,有大小清真寺2000多座,阿訇2000多人。自治区伊斯兰教协会负责全区伊斯兰教教务。穆斯林居住较多的11个市、县,也分别成立了伊斯兰教协会。穆斯林群众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 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公共场所,也是穆斯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清真寺里的设施,主要是礼拜殿、水房、教长室和讲经堂。格底木清真寺 (在阿拉伯语中是“古老”的意思)以“三堂合一”的宗教场所著称,即礼拜堂、澡堂、经堂全集中设于清真寺内。 每逢主麻日和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等纪念日,清真寺便成了穆斯林集会的场所。届时,阿訇们便向穆斯林宣讲《古兰经》、教义、教律、教史及宗教故事。清真寺聘有教长,我国回族大多都称“阿訇”,新疆穆斯林称“毛拉”,主持教务和开学讲经。他们的学生、徒弟叫做“满拉”或者“海里凡”。 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宗教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体系,伊斯兰教对回族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善恶观、苦乐观、生死观、伦理观等,以及思想性格、心理素质与行为规范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回民的饮食也有许多讲究。《古兰经》明确规定:“准许他们(指穆斯林——引者)吃佳美的食物,禁戒他们吃污秽的食物”。禁止他们吃自死的动物、血液以及确非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触死的、野兽吃剩下的动物,但宰后才死的仍可以吃。 饮酒也为伊斯兰教所严格禁止。《古兰经》规定:饮酒、赌博、拜像、求签,只是一种秽行,只是恶魔的行为,故当远离,以便你们成功。 宁夏也是全国回族最集中的地区,当您在宁夏山川旅游之际,就会看到不少风格独特的清真寺,许多悬挂着阿拉伯字或“清真”招牌的清真饭店、清真小吃店,还会遇到从世界各地来的穆斯林……这一切必将使您对回族和伊斯兰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回族语言的基本特征是:在通华语用语的同时夹带着大量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我们把这归原于回回人的历史记忆。 回族先民来自中亚细亚、波斯、阿拉伯等地。后来,在长期与汉族杂居,与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通婚,并共同参与征战、守备屯田和流动经商等,用波斯和阿拉伯语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但在宗教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他们又夹杂着大量只有在穆斯林内部交流的词汇或短语,其中突出的有: 1.大量的阿拉伯、波斯等外来语汇。例如伊斯兰教每天定时礼拜五次,称“晨礼”为“榜多德”(波语)或“发吉勒”(阿语),称“响礼”为“撇申”(波语)或“祖呼勒”(阿语),称“晡礼”为“底盖勒”(波语)或“阿苏勒”(阿语),称“昏礼”为“沙母”(波语)或“阿沙衣”(阿语)。 2.中西合壁、汉阿语搭配,冠以汉语。如克塔布——经典、书籍(汉文经书则称“汉克塔布”)。改莱目(改郎)——笔(阿訇以刀削竹笔写字,称“竹改郎”,自来水笔原先是外国输入,称“洋改郎”)。埋体——死者,遗体(送葬、出殡则称“送埋体”)。 3.汉语另有含义。如,亏心——指处境困难可怜 (汉语原指行为不轨,出了差错而问心有愧)。看守——指品德修养,遵经办事 (汉语原意含守卫、监视、防范的因素)。无常——死亡 (可能出自古代传说的影响,认为人死亡时有无常鬼来勾魂,借“无常”作为避讳“死”的婉辞)。水房——专指清真寺里的沐浴室。上述语汇要谨慎使用,穆斯林乡老十分重视,如有不懂这些词汇的回族青少年到寺里沐浴,把“水房”称“澡堂”,不说“冲洗”而称“洗澡”,就会引起反感,受到斥责。 4.用汉语表述的经堂语。如,奴婢 (奴辈)——穆斯林群众对真主的自称 (有时亦用阿语“阿布社”或波语“榜得”自称)。教生——穆斯林对先知穆罕默德的自称(意思是跟随先知的教徒或民众)。这两个同汇不能张冠李戴,颠倒互换,只能自称“真主的奴辈”、“先知的教生”,不能说成“真主的教生”、“先知的奴辈”。 5.把宗教术语借来表示时间概念,主要是用于拜功的名称,如: 我前天“虎伏摊”后(夜间)从兰州上火车,今天“微申尼”(中午)时抵达北京。 我每天“榜布多”(拂晓)前在草坪锻炼,“底盖勒”(傍晚)以后还到街上散步。 由于这些拜功的名称众所周知,概念清晰,听起来便能完全理解而不必求助于翻译解释。这也反映了宗教生活深入人心。
抹黑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呢?其实抹黑节在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锡伯等少数民族中都有,他们分别称为“抹黑日”、“黑灰日”或“抹黑节”,时间在正月十六。十六的清晨,早起的老人给尚未起床的儿孙脑门上抹一点锅底黑灰,他们认为这一天不把脸抹黑,那么一年就不吉利。 据说很久以前,住在一条小河边的一户勤劳夫妇救了一只负伤的燕子。等燕子伤好后,这对老年夫妇便把它放回了大自然。过了不久,这只燕子给这对老年夫妇衔来一粒饱满晶亮的小麦种子。他们就把种子埋在院里,让其发芽成长。到秋天,这颗种子长成的禾苗每了节上都长满了沉甸甸的穗,一粒种子竞收了一斗。第二年,这一斗种子竞收了十斗。喜讯传开,远近邻舍都纷纷来借种。从此,锡伯人开始种小麦了。 巡天神知道这件事后,派他的神犬告谕大家,往后人吃面粉,狗喂麸皮。有年春节,有个年轻媳妇把烙糊了的发面饼子喂了狗。这下巡天神大怒,施神法把所有的小麦都变成了黑丹,全村人集体向巡天神祈求,请他恕罪。他们表示宁肯往自己脸上抹黑,也不愿让小麦变黑。 巡天神被锡伯人的诚心所感动,收回了神法。但他临走时,用手从麦根向上一捋,挤走了所有节上的穗子,只留了顶上的一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种的小麦只有一只穗子的原由。 因为每逢正月十六日,正是巡天神来视察的日子,所以一到这天,锡伯人不等天亮就纷纷出门,往彼此脸上抹黑,好让巡天神看见他们的诚心,免去小麦的黑穗病。这就是今天抹黑节的来历。
锡伯族西迁节因时间是农历四月十八日,所以叫“四一八节”。因有怀念亲人之意,又叫怀亲节,新疆锡伯族同胞称为“杜音拜专扎坤”。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新疆锡伯族群众就会欢聚一起,共进野餐,表演歌舞,以纪念祖辈驻防戍边的英雄业绩。 从此以后,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居住在我国东北和西北的锡伯族都要举行盛大的节日庙会,纪念220多年前锡伯族人从东北迁往西北边陲的壮举。这是锡伯旗人最盛大的节日。届时,居住在辽宁的锡伯族人从四面八方携老带幼到沈阳皇寺(实胜寺)前的家庙太平寺集会,参加隆重的庙会。 公元1764年,乾隆皇帝根据伊犁将军明瑞的请求,从驻守在沈阳周围的锡伯族官兵中,挑选出1000名年轻力壮弓马娴熟的兵丁,连同他们的家属3700多人,准备派往伊犁,加强西北边防。当年阴历四月十八日这天,就要西迁新疆的和留在沈阳的锡伯族人聚集在今日的沈阳小西门外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里,祭祀祖先,互相勉励,聚餐话别,彼此祝愿。 西迁官兵出征的前一天,西迁官兵及家属与送行父老兄弟姐妹亲戚故友齐集在太平寺“锡伯家庙”,共进了离别饭,共饮了离别酒,为戎装西迁的同胞饯行。从此,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在锡伯村屯,都要在寺庙内拱灶,杀猪,吃高梁米饭,每户都去当家人,进行聚餐,来纪念锡伯族西迁的历史壮举,畅叙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业绩,缅怀离别的骨肉同胞。 200多年来,每逢阴历四月十八日,无论是留在东北的锡伯族人,还是西迁至新疆的锡伯族人,都要在各自的居住地举行隆重的集会,以纪念锡伯族当年西迁的壮举,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怒族的服饰皆因居住区域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但是,都富有地区的民族特点。由于纺织技术传入怒族地区较早,因此怒族妇女用麻线纺织制作的怒毯很早以前就在怒江地区颇富盛名。 怒族男子佩戴砍刀、弩弓的习惯,是与他们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分不开的。这些都是他们世世代代从事农耕、狩猎、防身和入山开路的工具,也是青壮年男子显示英武剽悍的装饰品。 不过,要拉开弩弓并非易事。小伙子也得把弩弓放在地上,用脚踏住,再双手猛地使劲一拽,才能把弓弦搭挂在弩机上。据说,一般弩弓的射程为100米左右,一些长1.5米的大弩弓,可以射倒150米以外的野兽。 怒族人对弩弓的制作甚为讲究:张弦拉弓以发射箭矢的弩板 (弓)是弩弓最重要的部件,必用坚硬而弹性好的岩桑木或栗木制作;搭箭的弩身有如枪管,也得用木质坚硬、细密的青木制作。此外,弩弦要用麻绳,弩牙、弩机要用骨制,都有极严格的要求。这样的弩弓才能得心应手,射猎命中率高。 怒族男女服饰多为麻布质地,妇女一般穿敞襟宽胸、衣长到踝的麻布袍,在衣服前后摆的接口处,缀一块红色的镶边布。年轻少女喜欢在麻布袍的外面加一条围裙,并在衣服边上绣上各色花边。 怒族的的箭包,是用熊皮或猴皮做的,里面装着好几种不同用途的箭:用竹子削成的小竹签箭,是射鸟禽的;三角形铁镞箭,是猎取小野兽的;至于隔开另放,箭头涂绿的是毒箭。他们从山上采来一种名叫“草鸟”的毒草,在人迹罕至的山洞里熬成毒药汁液,涂于箭头。 它有“见血封喉”的奇效,不论是老虎、豹子,还是黑熊、野牛,只要擦破了皮,毒药便能沿血液传遍全身,麻醉心脏,使猛兽在10来分钟左右窒息而死。有这种毒箭,又有射程很远的硬弓,那些用惯了弓箭的老猎人,还不爱用火药枪呢。
怒族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选择在属龙或属蛇的日子,因为龙和蛇在怒族的观念中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婚礼前几天,全村寨的各家各户都派出得力的男子或女子,到男方家帮助料理理结婚的有关事务。女方家也显得格外奔忙;做嫁衣、买首饰、请陪娘、邀请宾客。 青年男女在劳动、娱乐中结交,产生了爱慕之情。当男子向姑娘求爱,相约幽会,并得到首肯时,姑娘会依俗解下自己的项链、手镯,脉脉含情地戴到小伙子的颈上、手腕上。到了约会的时刻,小伙子再把项链、手镯取下来,亲手给姑娘戴上,并赠送一些礼物。 入夜,青年男女聚集在村寨公房里,低弹浅唱。公房,这是中国西南地区怒族、傈僳族、景颇族、基诺族、哈尼族和彝族的旧俗。村民在村头寨尾建起公共房屋,内设火塘供取暖和照明,周围架设木板为床,以作为男女青年谈天、娱乐和住宿之处。按照这些民族的传统习惯,青年人不能在家里住宿,更不能在长辈面前谈情说爱,因而,他们只能到公房过夜,过着自由的性生活。后来,许多村寨分别建起男公房、女公房,男女分开住宿,公房成了青年人娱乐和谈情说爱的场所。 一对热恋中的青年人,吹着口弦琴,低声唱道: 我有心嫁给你, 你家拿不出聘金怎么办? 我舅舅有九十九个儿子, 我们大家一齐上山, 打回的麝香拿不完, …… 《采花调》更是青年男女幽会时最喜欢吟唱的情歌之一。歌中以蜜蜂比喻男子,用盛开的鲜花象征姑娘,他俩一问一答,如若鲜花允诺蜜蜂钻进来采集花粉,那就是双方心心相印,爱情臻于成熟了。于是,姑娘将自己的长辫剪下一段,并用精致的花布包装好,送给小伙子,以示以身相许了。这时,小伙子也会依例把自己的头发或手指甲剪下来,装入一个精制的竹盒回赠姑娘,表示自己也把一切情爱都献给了姑娘。分手时,小伙子常常把一对银手镯、一串珊瑚串珠佩戴在姑娘手腕和颈上,并将刻有花鸟图案的口弦琴送给姑娘。姑娘则以绣花挎包和麻布长褂作为爱情信物,回赠给心上人。 定亲一年以后,男女双方便可选择吉日完婚。怒族视蛇和龙为吉祥如意之兆,因而一般都选择属蛇或属龙的日子举行婚礼。结婚前几天,村里热闹异常。不论亲疏、远近,村民皆依俗要给新郎馈赠金钱和粮食、猪肉、鸡等礼物。他们还每家派出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或妇女,大家先帮着给新郎盖新房子,再帮忙杀猪、舂粮,上山采木耳、蘑菇,赶制宴客的竹筒酒杯,还有上山打柴的、背水的……家族村社互相帮助操办村寨的喜事,这是怒族的传统。 到了结婚那天,新郎村里的小伙子,背着一捆柴火、一捆松明和一坛美酒去迎亲。他们中还有一位善唱的歌手,当他与女方拦路的歌手赛歌中获得胜利后,才能进入新娘家里。这时,迎亲者向新娘的父母献上这些象征喜庆的柴火、松明和美酒,并接回盛装的新娘。走在迎亲行列最前面的,依俗是两位背着一头肥猪和一坛美酒的小伙子,这是新娘父母回赠给新郎家的礼物。
为何怒族村寨几乎都建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腰上呢?原来,世世代代生活实践告诉怒族村民,这种选择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无怒江洪水和泥石流的威胁,二可避开江边的酷热,三能减少疟疾等瘟疫的危害。 昔日,怒江地区是有名的瘴病之乡。每年入夏,这里雨水连绵。一早一晚,田野和道路总是雾气腾腾。特别是江边的一些水潭,被烈日一晒,一股股瘴雾从潭面升腾而起,有的还呈现五颜六色。当地人一见,立即掩鼻而逃,因为这种瘴气是人们得病的原因。发病时,病人忽冷忽热,有的还昏迷不醒,呓语不停,三两天便死去了。有的人今天替邻居埋尸,过几天他自己也死了。那时,这里没有医生,人们只得求助于巫师驱鬼。每当瘴气弥漫时,巫师即命人杀牲祭神驱邪,或者宰牛替死。如此灭瘴,除了费时伤财外,自然挽救不了病人的生命。 尽管当时村民不知道这种可怕的瘟病就是由疟蚊传染的恶性疟疾。可是,当瘴疠猖獗时,一些没有染病的人,全都逃到山上去了。奇怪的是,当他们搬到山腰以后,果然避开了疫病的威胁。原来,这是因为海拔高了,气温低了,水塘也少了,使得传染媒介疟蚊少了的缘故。于是,他们便陆陆续续从江边迁往山腰聚居成村了。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来了医疗队,他们动员村民开展灭疟工作:填平水潭造出良田,人人服用抗疟药物,经过这些努力,不用巫师宰牲驱邪,却真的把瘴气瘟神驱走了。现在,不论住在山腰还是江边的青年人,都不晓得瘴病是怎么回事了。 克扎是老母登的普通村民。他的住房是典型的怒族房屋:依坡竖立 20来根木桩为房柱,上面铺上捕木楼板,四周围以竹篾编织的竹笆为墙,房顶盖上用木头劈出的木板房瓦。房分两层,楼下是关牛羊的畜厩,楼上住人。长方形的房屋,分隔成内外两间。设有火塘的外屋,是厨房、餐室和待客之处。内屋是主人的卧室兼库房,除主人特许,外人不得入内。 这种被称为“千脚落地”的竹木结构房子,既通风透气,又可防潮湿和蛇虫入屋。此外,它还易建易拆,特别适宜于西南山地的自然环境。按照怒族的习俗,每当主人要盖新房时,他只须头天晚上在寨里吆喝几句:“明天我家盖房,请大家帮忙啰!”于是,第二天清晨,妇女上山砍竹,男人抡捶打木桩,编竹笆,盖屋顶……大伙七手八脚的,新屋一天便竣工了。晚上,主人杀猪煮酒,既酬谢了乡亲,又庆贺了新屋的落成。反之,倘若一天盖不起来的,此屋便被视为不吉,无论如何也得迁往他处重建,方保人畜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