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1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蒙古族实行一夫一妻制,部落内或同姓不通婚。婚姻类型有:包办婚;血缘婚,即两姨亲和姑舅亲间通婚;收继婚,即弟死兄娶其妻,这种婚制蒙语叫“扎勒嘎”,即接续的意思,但是兄死后弟弟不能继娶亲嫂;交换婚,也叫“换亲”,即两家的兄弟姐妹互相交换结婚;还有入赘婚。 蒙古族的婚俗,冈居住地域不同,各部落不尽相同,各具风格,都呈现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居住在黑龙江的蒙古族的婚俗过程大致如下: 定亲。男方父母看中某家的姑娘后,便托媒人到女方家去说亲,如果女方同意,经双方商定,就要举行隆重的定亲仪式,男方的老人、媒人和未来的女婿一起带着彩礼到女方家,彩礼包括牛、马、羊、钱款、衣物和首饰、绸缎等。过多少彩礼,要根据家庭经济情况互相议定。蒙古族的数字观念是视奇数为吉,所以送彩礼的牛羊必须是奇数,贫者可从一、三、五、七、九算起,富者以“一九”为基数,自“一九”至“九九”,但最多不能超过“九九”,即八十一头。“九九”为长寿之意。男家来女家下聘纳礼,女家要设置酒席,盛情款待。男方首先要向女方家长敬酒,献哈达。媒人向亲友介绍成婚经过,女婿要在席间向岳父岳母跪拜认亲。过礼后要商定婚期,两家开始着手做结婚准备。 结婚。蒙古族有接亲和送亲的习俗。接亲的仪式要在女方家举行。去接亲时,新郎要装扮一新:身穿新袍或新马褂,腰束白带,头戴红缨帽,脚穿长统靴,肩背弓矢,昂首骑马前往。他的后面跟随着陪郎和精明的骑手,有的十几人或数十人,其后是一辆“哈日特热格”(类似轿车)。接亲队伍进女家院门时,新娘的嫂嫂、妹妹端上奶酒、奶制品热情迎上去,送到新郎面前。这第一杯奶酒要洒祭天地,第二杯便请新郎一饮而尽。这时男方随去的歌手要唱赞歌答谢女方的盛情。接着,女方家便要为新郎设一神秘而又逗趣的“求骨宴”,这是接亲的重要一环。“求骨宴”是由新娘的嫂嫂和妹妹来陪新郎,在席间,新郎要想方设法向女主人求取“沙嘎”(即羊踝骨)。如果新郎得不到“沙嘎”,就不能把新娘子接走,因为这是结婚的标志和信誉物。在“求骨宴”上,调皮的女主人故意考验新郎的脾气和忍耐力,要百般刁难新郎。她们用蒙古刀叉一块肥羊尾,敬新郎吃,新郎刚想吃,叉肉的刀被故意移动,让新郎出丑,席上人大笑,拿新郎开心,尽管如此,新郎要百般顺从、忍耐,要千方百计的寻到“沙嘎”。这时,陪郎和歌手们要站在一旁陪歌助兴。 新郎把新娘接来男方家,要举行别致的“祭火”仪式。新人在大门前下车或下马,由大门到室内要白毡铺地,白色象征吉祥如意,这时要举行“祭火”仪式。在院中心拢起一堆火,新郎新娘向火堆祭洒奶酒,跪拜叩头;然后向新郎的父母叩拜认亲,新郎新娘互拜,“祭火”仪式结束,新郎新娘人洞房。这时,要举行“赞荷包”的仪式,这一仪式是由赞词人照着新娘亲手为新郎绣的荷包的图案,即兴说唱赞美的词曲,唱罢,亲友即赴喜宴。

杏鑫4注册登录网_蒙古族“那达慕节”

那达慕节又称那达慕大会,是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的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那达慕”,亦称“那雅尔”,蒙语音译,意为“娱乐”、“欢聚”或“游戏”,起源于古代祭敖包,多在七八月份水草丰美、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故有“敖包那雅尔”之说。一般一年一度,节期视规模而定,每次一至三天,或五至七天不等。 它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适应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那达慕大会历史久远,早在13世纪的古籍中就有有关此节的记载。成吉思汗时期,“那达慕”只是一种祭天求神的活动,喇嘛们焚香点灯,念经颂佛,举行大规模祭祀活动,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 同时,蒙古族的首领在活动中除例行公事、制定法规、任免官职、实行奖惩以外,还要开展射箭、赛马、摔跤三项比赛,这就是后来被称为那达慕节保留项目的“男儿三艺”。除传统的三项游戏外,还有武术、马球、拔河、歌舞、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 现在的那达慕节,祭祖内容渐趋减弱,而发展成为群众性的文化娱乐和物资交流盛会。节日期间,每当夜幕降临时,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身着盛装的男女青年轻歌曼舞,那达慕节始终充满着欢乐、喜庆,只有亲临其境,才能真正体味到蒙古族人民别具一格的智慧、力量与健美。

杏鑫测速登录地址_土家族哭嫁和唱《哭嫁歌》之俗

土家族“哭嫁”和唱《哭嫁歌》之俗,解放前十分盛行。它是民间歌谣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仪式歌,是男权社会里妇女的一首怨歌,是一首有特殊色彩的花朵。关于它的起源,还有一个传说,说是宋永宁公主下嫁,要赔嫁10万,宋仁宗不允,永宁公主彻夜哭诉,乃为“哭嫁”之源。 土家姑娘出嫁,都要“哭嫁”、唱《哭嫁歌》。一般唱三五天、个把月不等。土家人认为,哭嫁是一种吉祥如意的兆头,哭嫁才体面,哭嫁才热闹,哭嫁才会给家庭带来兴旺发达。“哭”得好,会一辈子荣耀,“哭”得不好,还会被人鄙视。所以,土家族姑娘到了十一二岁就开始学“哭嫁”。她们躲在吊脚楼里悄悄地学“哭嫁”,在山上林间打猪草时学“哭嫁”,在放牧时聚在一起学“哭嫁”。有的父母为争得荣誉,还请来远近闻名的会“哭”的 “哭嫁娘子”教女儿“哭嫁”。当娶亲的人们来到新娘家后,如新娘哭得不用劲、不感人的话,母亲还会带领女儿哭唱;如果女儿的哭唱达不到感人的程度,有时母亲还会揪痛女儿使之放声大哭。 “哭”的内容有“哭祖先”、“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 “哭叔伯”、“哭上轿”、“哭媒人”等等。不论是亲戚还是朋友,哭到谁,谁就得陪姑娘一同哭。歌词内容因人而异,但多是诉说父母养育之恩,与兄弟姐妹们、亲朋好友的离情别绪,担心去婆家后会受虐待之苦,诅咒媒婆两头欺骗之恶,有的则表示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反抗,如“哭媒人”: 你做媒人想穿鞋, 树上雀雀你哄得来。 你做媒人想喝酒, 山上猴子你哄得走。 你做媒人想吃肉, 花言巧语你说个够。 你做媒人想钱花, 口抹蜂蜜你笑哈哈。 走东家,窜西家, 又说东家茶好吃, 又说西家酒生花。 又说东家家务大, 又说西家姑娘貌如花。 又说上寨姑娘操持好, 又说下寨小伙有才华。 不怕小伙嫌, 不怕姑娘骂, 还夸自己“能说会道本领大”。 假言假语出你口, 不愁银钱不到手。 好比我家馋嘴狗, 东家吃了西家走。 姑娘出嫁前一天晚上。参加“哭嫁”的人都可分到一份由新郎家接亲的人送的“哭脸粑粑”。如谁没有得到,就会去找接亲人的麻烦,甚至在接亲人的脸上抹锅烟灰。 《哭嫁歌》唱到翌日凌晨上轿前达到高潮。当唱完苦情之后,亲人(一般都由哥哥)就用一条五尺长的红带子将新娘背到堂屋。新娘在酒席桌前又“哭桌子”、“哭筷子”、“哭凳子”,入席后对桌上摆的每一样菜都要“哭”。如见了茶即“哭”:“喝了一杯离娘茶,家也发来人也发”;见了酒就“哭”:

土家族的“猴戏”,虽称“猴戏”,但尚不算“戏”,只不过是一种活泼风趣而又带简单情节的民间舞蹈表演艺术。每逢新年伊始,川东南石柱县表演“猴戏”的土家族民间艺人们,便纷纷到县城的大街小巷、山间小镇和山乡村寨拜年献艺了。 山林多猴,这里的土家族材民经过长期的观察,熟悉了猴的生活习性,并模仿其动作,创作了一种奇情妙趣、舒展大方的舞蹈,土家人称它为“猴戏”。表演时,扮演者皆身穿毛猴衣,面戴猴面具,翻滚跳跃,十分轻松活泼。“猴戏”分文武两类,“文猴戏”动作柔美;“武猴戏”舞姿刚劲有力、舒展大方,在群猴迎春大型舞蹈演出中,数十只“金猴”大显身手:诸如“金猴摘桃”、”毛猴出世”、“大闹天宫”、“水帘猴趣”、“群猴赎戏花果山”等舞蹈,均各有绝活。 土家族人民好像与猴有不解之缘,在他们演出的“狮舞”、“龙舞”、“花灯舞”等传统节目中都有“猴”。“狮舞”中的孙大圣,翻腾滚打,踢、窜、跳、灵活轻柔,其攀援场面更是惊心动魄:九张方桌,重叠直耸,表演者以灵活的身躯,如猿猴爬树攀岩,十分轻柔地就登上了最高层桌面,引来观者阵阵喝采声。 “龙舞”中的“龙猴夺宝”一场,更是妙趣横生。只见数十尺长的巨龙,在云雾之中高昂头颅,上下腾飞。金猴抓耳挠腮,欢腾跳跃,一会儿“巨龙摆尾”将金猴抛在身后,一会儿顽猴“泰山压顶”骑在巨龙身上,为夺“龙宝”纠缠不休,那场面十分热闹有趣。

杏鑫娱乐怎么样304724_彝族年是什么时候,彝族年的习俗

彝族年的时间并不固定。彝族年一般在农历十月或十一月,由巫师占卜而定。如果当年五谷丰收,则可沿用上一年时间过年。否则另择吉日。抑或是按照十月太阳历来算。 彝族十月太阳历,是根据天文点定季节的。冬夏傍晚观察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定寒暑,斗柄正下 (指南)为大寒,斗柄正上(指北)为大暑。大暑附近几天为岁首,过大年,俗称人把节,相当于汉族农历六月二十四五日。大寒岁末过小年,即十月年,约在大寒前后,相当于汉族农历冬月下旬至腊月中旬这二十五六天之内,但有些地区以大寒为岁首,过大年。何时过大年,何时过小年,各地各从其俗。具体日期由毕摩 (巫)占卜选定。 彝族火把节一般都欢度三天,头一天阖家欢聚,吃酒祝贺。人们把牲畜肉煮熟后切成坨坨,祭祀神灵和祖先,而后用来下酒。晚上燃火把四处照燎,一般连续三个晚上。人们持人把四处照燎时,伴以吼声,情绪十分热烈。人们以村寨为单位,高举火把绕着村寨和田地照燎,犹如千条火龙腾飞,千里凉山犹如披上万朵彩霞漫舞。 第二天及第三天,火把节进入高潮,整个凉山沸腾了。小伙子穿上民族盛装,缠着有英雄结的头帕;妇女们穿着百褶裙,耳坠问闪,手钏叮咚,聚集在广阔的草坝上,进行各种传统的体育竞赛。小伙子们进行摔跤、赛马、射箭比赛,妇女们唱歌、跳舞,弹口弦琴。 有的地区,节日期间要打猪打羊祭神;有的地区要宰一只鸡到田边地头祭“田公地母”。人们认为火把可以驱鬼除邪,所以点燃火把后要挨家挨户去照燎,边走边在人上撒松香,人们谓之为“送祟”。无疑,这是古老的火崇拜观念的遗迹。 彝族火把节最热闹的地方要算斗牛场了,场的四周红旗猎猎,高杆上悬挂着用红绸扎成的彩球——奖给胜利者的奖品,迎风飘舞。围在场地四周的各族群众,人山人海,以急切的心情期待着斗牛开始。各寨选出的膘肥体壮的牛已被牵到赛场等候比赛。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宣布大会开始后,顿时锣鼓喧天,长号齐鸣,鞭炮声声。在万众欢腾的热浪中,英武的养牛青年将一头头体大角尖的牛牵进赛场,在接受裁判员的检验后,主人便将赛牛放出。凶猛的公牛一发现对手,立刻扬蹄翘尾,勇猛地向对方冲击。两对牛角的顶撞,像一对战场拼斗的勇士,一直要战到将对方斗败(逃跑)为止。最后,由赛场主持入在欢呼声中给获胜牛的主人披红挂彩。斗牛不仅是一种文娱活动,也是选择良种牛的好方式,对农业、畜牧业生产很有积极意义。比赛中准的牛获胜,意味着该养牛青年是个勤劳的畜牧能手,也往往是姑娘们选择配偶的好对象。 摔跤更是火把节中一项吸引观众的活动。两人摔跤,万众聚来,亲朋好友,都来助威。比赛时,运动员只穿一条短裤赤膊上阵。比赛开始前,比赛双方要互相拥抱,以示友好。只听裁判员一声令下,一个如蛟龙腾水,一个似猛虎下山,相互角力。甲想把乙摔倒在地,乙想叫甲双肩着地 (双肩着地即为输)。在角力的时候,围观群众呐喊助威,亲朋好友高呼加油,鼓掌声、呼哨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十分热烈。

扬州东城外古运河东侧、解放桥东南角有一座林木葱郁的高冈,高冈上有一群具有异域风格的建筑,这就是回回堂,俗称巴巴窑。这是伊斯兰教的一块圣地。 回回堂正门临河,隔河便是扬州城墙(今夷为环城公路)。门为拱形,前置抱鼓石一对。门额上有刻石,文为:“西域先贤普哈丁之墓乾隆丙辰重建”。 除门厅3楹外.回回堂内分寺字与墓园两部门。南侧为清真寺。寺内有庭院、礼拜堂。礼拜堂为五楹,后背对着中东的麦加方向,构造与一般清真寺相同。门厅东侧为墓园,通向墓园有石阶甬道,甬道两侧为石栏,石栏上雕狮子戏球、鱼跃龙门、犀牛望月、三羊开泰等图案。栏外是奇花异草、古柏银杏。过了甬道是一庭院。庭院有门厅3楹,门额上有“天方矩矱”4字。天方即麦加圣地,代指阿拉伯。矩矱即伟人、典范之意。内有东西轩各3楹,均为歇山顶。西轩侧建双亭,南北相对。两亭之间有乾隆间所栽银杏一株。又有砖砌花台一座,上植石楠、翠竹。北亭壁嵌《先贤历史记略》乃光绪间重修墓园时所刻。北亭后为法纳墓亭,亭额上书:宋德祐元年西域至圣一十六世后裔大先贤补好丁宋景延三年西域先贤撒敢达明成化元年西域先贤马哈谟德明成化五年西域先贤展马陆丁明弘治十一年先贤法纳乾隆丙申桂月重建此为墓园之总额。补好丁即普哈丁之别译。 其后即普哈丁墓亭。亭呈四方尖龟形,四面皆有拱门。外为四角攒尖筒瓦顶,内为拱球顶。正门上悬红黑两色阿拉伯文方匾,意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差使。” 亭内中央地下安葬普哈丁。青石砌成五级矩形墓塔,每层平面刻如意纹,第三层刻有阿拉伯文《古兰经》章节。朝南拱门之右侧立碑,镌:“西域得道先贤补好丁之墓雍正四年九月立”。 此亭之西、南各有一亭,亭内各有墓塔。东北有宋代银杏,历700余年,被雷劈为两半,虬枝龙干,姿态奇特。院内还有29座地面墓家,其中有民族英雄左宝贵、明代名将张忻等。 扬州有这座回回堂,足见伊斯兰教及回族与扬州的密切关系。据《闽书》记载,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门徒有四大贤人于唐武德间来华,一贤传广州,二贤传扬州,三贤四贤传泉州。普哈丁为穆罕默德第十六世孙,他在宋朝咸淳年间来扬州传教,于公元1215年去世。曾留遗书给扬州知府,称运河东岸高冈是个好地方,希望死后葬于此。扬州人满足了他的要求。 普哈丁在扬州城内汶河之滨建了一座仙鹤寺(今南门街111号,文昌楼之南侧)。该寺布局似仙鹤体形。大门对面照壁为鹤嘴。寺门为鹤头,重檐飞椽,犹如鹤首昂起。门厅内侧南北各开一井,为鹤眼。从门厅到大殿为一狭长而弯曲的甬道,为鹤颈。大殿即礼拜堂,为鹤身。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部为单檐歇顶,带卷棚廊,面廊5楹,进深3间。后部即圣龛所在,重檐歇山顶,面阔五楹,进深一间,犹如鹤身之腹部。前后部分有瓦顶相连,成为一个整体。相连处中间有拱门,门额上有阿拉伯文“太司米”。殿内设宣谕台,上置八角亭,内藏《古兰经》。后墙装罩格,刻满阿拉伯文经文。大殿两则有两厅,为鹤翅。殿后一片竹林,为鹤尾。两株古柏,为鹤腿。扬州仙鹤寺与广州怀圣寺、泉州麒麟寺、杭州凤凰寺齐名,为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名寺。 扬州市所辖各县、市、区都有回民,总数数万人,其中广陵区3000多人。数百年来,他们都严守教规,与各民族友好相处,与佛、道等友教也互相尊重。1913年在仙鹤寺成立“回教联合会扬州支部”。1951年成立回民协会。 1959年与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的宗教团体在族忠寺内联合办公,名曰“扬州市宗教联合办公室”。四教大联合,倒也成了历史佳话。 1980年8月13日开斋节,穆斯林们聚会在回回堂举行大典,欢庆自己的佳节,欢庆回回堂回到回族手中,扬州市领导亦莅临祝贺。 1984年12月,在仙鹤寺召开扬州伊斯兰教第一次代表大会。

杏鑫娱乐登录地址_满族人敬鹊为神习俗的由来

满族人敬鹊为神,各家每逢祭祀祖先时,都要在院中立一神杆(即索罗杆子),上置锡斗,把切碎的猪肠、猪肚和米放在锡斗里,让喜鹊和乌鸦来吃。平日里喜鹊在村里树上筑巢从无人去伤害。儿童从小起就受到爱护喜鹊、不准打喜鹊和不准掏鹊巢的教育。 传说很久以前,有三个姐妹仙女到长白山下一个美丽、幽静的湖泊里沐浴。当她们洗毕上岸时,一只喜鹊把嘴衔的一颗朱果放在了三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佛库伦的衣服上。朱果色彩鲜艳,清香扑鼻,佛库伦爱不释手,就把它含在了嘴里。不料一不小心这颗朱果滚入了腹中,佛库伦当即感到自己怀了孕,因而未能同两位姐姐一同飞上天。不久佛库伦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一出生就能言,举止奇异,相貌非凡,他就是满族人的祖先——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 多年以后,由于布库里雍顺的子孙们过于暴虐,导致部属叛变。反叛者几乎把布库里雍顺的子孙赶尽杀绝,只有一个叫樊察的年幼儿童逃了出来。可是不一会儿,后面尘土飞扬,马嘶人叫,追兵们赶了上来。樊察周围一片旷野,毫无躲藏之处。正在这时,一群喜鹊由远飞来落在了小樊察的头和肩上。追兵以为是枯木,于是拨马而回,樊察从而得救。 从此,喜鹊成了满族的图腾,处处受到供奉和保护。根据满族民间传说,女真人兴起,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和清入关灭明,都曾得到了喜鹊的鼎力帮助。

杏鑫主管304724_满族吃猪肉吗?为你介绍满族独特的吃肉大典

满族吃猪肉。当你与满族人接触多了以后,你就会发现满族人都特别喜欢吃猪肉,到满族家庭,都会做一些有满族特色的菜肴,这些菜品一般都以猪肉为主要肉食材料。据说,清朝时期的皇帝和八旗子弟也很喜欢吃猪肉。 满族人喜欢吃猪肉。据历史文献记载,满族的先辈们不但精于骑射,惯于狩猎生活,而且也善于饲养家畜飞禽。他们饲养的猪除了吃肉外,还用猪皮缝制衣服,用猪毛织成布匹。最能体现满族人吃肉风俗的当数吃肉大典。 旧时,每当满族贵族之家遇有大祭祀或喜庆之事时,都要设肉食宴会。肉食宴会事先不发请柬,无论认识与不认识,凡是明白这个礼节的旗人都可参加。客人入席后;主人家的厨师端上一块约10斤重的熟肉,放在直径约0.6米的大铜盘里,桌上还有一个盛满肉汁的大铜碗,碗内放有一个铜勺,每人座前各放一个小铜盘,铜盘的直径约有八九寸。先把高粱酒倒入一个大碗里,客人依次轮流喝酒。客人自带手刀,自己片自己吃,会片的人能用小刀把肉片成手掌大小肥瘦都有的薄片。 席间主人并不陪客人同吃,只是来回巡视各座中客人吃肉的多少。待酒喝足,肉吃饱,客人便可自行离去。临行之际,不得向主人致谢,也不得拭口。因为所吃白肉乃是享受神灵的赐予,所以不用道谢,而拭口则是对神灵的不敬。 传闻说那时有量大者,一次能吃10斤左右。吃得越多,主人越高兴。如果有人连呼添肉,主人则欣喜万分,并亲自到客人前添肉致谢。如果一个桌上连一盘肉都吃不完,主人就不去照顾。按传统习惯,客人赴宴时必须衣冠整洁,客人吃肉时主人不能入席。 现在,满族人的吃肉大典虽然不举行了,但东北农村满族聚集的村屯,仍然有杀年猪并把亲友邻居请去吃猪肉、血肠的习惯。

杏鑫娱乐怎么样304724_满族民居的主要特点

满族人的发祥地是东北。而东北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且时间也较长。在逐步有渔猎生活转化为农耕生活后,才有了定居,开始修建美观实用的住房了。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这句俗语形象、集中地反映了满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 “口袋房”,又叫“斗室”,因其形如口袋和斗形而得名。一般是3问或5间,坐北朝南,房顶用草苫,周围墙多用土垒成。门大多开在东边,也有的中间开门,称“对面屋”。进门便是伙房,又称外屋,西侧或东西两侧为里屋,即卧室。卧室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火炕,这是满族卧室的最大特点,称“转圈炕”、“拐子炕”、“蔓字坑”等等,满语叫“土瓦”。一般南、北为大炕,东端接伙房炉灶,西炕是窄炕,下通烟道。 满族风俗“以西为大”,长辈要住西屋南炕,老儿子住西屋北炕,中间一间为堂屋,东间屋南炕住长子,北炕住孙子。如果是四世同堂,西屋南炕为祖,北炕重孙,东屋南炕为父,北炕为子。如果家里人再多了,就要在东厢房设置居室了,厢房住人也要按左长右少的排序居住。西厢房一般不住人,用来做“哈什”(汉称仓库)和碾房以及马棚。 满族的窗户分上、下两扇,高丽纸糊在窗户外面。糊之前,把盐水和酥油搅拌成的比较稀的糊状物喷在高丽纸上,这样就可以防止被雨浸湿。“窗户纸糊在外”这也是“东北三大怪”之一。 烟囱,满语称“呼兰”,建在屋侧,高过屋檐数尺,通过孔道与炕相通。除用空心木外,烟囱多用土坯或砖砌成。满族房门多为两层,内为两扇门板,有木制插销,外为单扇花格门,外糊以纸。 满族认为,“四世同堂”或“三世同堂”是件大喜事,同堂的辈行越多越光荣。因此,随着人口的增加,除正房外,又建有东西厢房和南向而中间留有门洞的门房,这种建筑及布局就是我们今天所称道的“四合院”。 其特点是:院内靠门洞的地方建一矮墙,称为“影壁”。影壁后竖一根八尺高左右、碗口粗的神杆,杆顶端挂有一锡制或木制的斗子。两厢南端是牲畜栏圈。正房后中间空地是菜圃,四周栽植果树或花卉。房屋四周围以横墙,自成院落,大户用砖石,小户用木栅。这样院连院,户连户,很自然地形成了堡子、营子和屯子。

汉人很早就注意到北方各族崇尚白色的习俗。唐朝高僧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一:“西域俗人皆着白色衣也。”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也说西域习俗:“吉乃素服,凶则皂衣。”东北的满族就是个尚白的民族。他们好穿白色衣服,对洁白的物品或白色的动物,如白兔、白鸡、白狗、白天鹅等十分珍爱。他们以白为真、善、美,以红为贱,所以满族人丧俗中挂“红幡”。 满族入关后,他们的尚白习俗影响了汉族,但汉族也对满族的尚白习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满族尚白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三国时期,其先民们就穿白衣大袂袍,富贵人家则以穿白黑貂裘衣为财富的象征。到清入关前,满族先民女真人的衣服式样虽比以前有了较大的变化,但颜色仍以白色为主,只是以布的粗细区别贫贱富贵。 满族为什么如此尚白呢?各种解释不尽相同。 满族源于女真,“女真”之意即“海东青”,而这种猛禽以羽毛纯白者为最高贵。女真的后人满族也尚白,他们喜欢穿白色衣服,对洁白的物品或白色的动物都十分喜爱,甚至还有贴白色对联的,而出殡时却要挂红幡。 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即位与群臣商议取国号问题时认为,辽政权以宾铁为号,虽取其坚为意,但铁终究要生锈变坏,所以辽也逃脱不了被元灭亡的厄运,金的颜色为白(这里指白金),加之完颜部尚白,所以定国号为大金。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满族尚白始自于金属“金”,取其象征意义。 有些人认为,满族发祥于“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生,清澈的流水,皑皑的白雪,棉朵似的白云,是他们生活中无声的伴侣。“水”是他们幸福的使者,也是灾难的化身。 所以,由于对水的敬畏,才产生了尚白的习俗。还有人认为,满族先民们生活区域地处严寒,狩猎是他们的主要的经济活动,在冰天雪地里身着白衣狩猎,不容易被野兽发现,便于接近目标射杀猎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以白为贵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