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待人热情诚实,保持着讲礼貌的好传统。回族亲友相逢,以喜悦的面容相待,互道“色俩目”(即互相问好)之礼。 回族是一个非常好客而热情的民族,有着“持家从俭,待客要丰”的优良传统,重视待客礼节。当家里来了客人,主人立即起身相迎让座,献上香茶。当男主人与客人愉快交谈时,女主人则到厨房准备丰盛饭菜款待客人。就餐前,要先洗手。入席,谦让年长者人坐上席。上饭菜之前,主人首先要上盖碗茶。倒茶水时要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揭开,然后盛水加盖,双手捧递。这样做,一方面表示这盅茶不是别人喝过的余茶,另一方面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客人要起立,双手接茶盅。进餐时,上席长者先动筷子,其他人才能进食。席闯,不说污言秽语,不挑剔食物,不要向碗里吹气,也不要用筷子在碗乱搅动,要小口进食。饮水时,不连接吞咽,不能对着杯盏喘气饮吮,要一口一口地慢饮。当客人道别时,回族总是满脸笑容,并一再挽留,一直将客人送出自家大门。在回族村寨,当别人请你做客时,要答应他,不能随便谢绝。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应邀,要讲清原因,表示谢意。 回族的饮食禁忌颇多,主要有:进入清真寺忌抽烟。忌食猪肉以及凡有犬齿且猎食其他动物的猛兽,忌食自死动物,忌食动物的血液。禁止饮酒。在语言上,对食用的畜禽忌说“肥”,而说“壮”;忌说“杀”,而说“宰”;忌说“肉”,而说“菜”,如“牛菜”“羊菜”。相互之间不用禁忌物来比喻。 蕴涵于回族民居文化现象上的一些禁忌和礼仪,为我们揭示了云南回族精神世界的底蕴。在许多回族家庭中尤其是老年人居住的房间里,是绝对看不到任何有人或动物的图画、雕塑的。回族建房是绝对不看阴阳、风水的,他们至多选择一下民居的朝向:如喜好坐北朝南、背阴朝阳,喜好平坦、宽敞、干燥,忌低洼潮湿和易遭山洪水流冲刷处。民居大门一般禁忌向西开,但也不是绝对的,在某种情况下(受到地形的限制),也可以变通。回族民居内部的布局分配体现“以西为贵”,西房通常为老年人居住,西墙是老年人在家礼拜时面对的地方。当老年人做礼拜的时候,切忌旁人从正在礼拜的老人面前走过。 节日与祭祀活动中的礼仪及禁忌 回族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三大节日。 开斋节,在9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新月,则再封斋1天,共为30日,第二天为开斋节。 古尔邦节,时间为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圣纪节,时间是伊斯兰教历的三月十二日。 婚丧、生育中的礼仪及禁忌 回族婚姻一般实行族内婚,少数与其他民族通婚者,原则上要求对方随回族习俗生活。斋月一般不结婚。 回族把人的去世称做“归真”,实行土葬、速葬、薄葬。土葬送葬时众亲友争抬“金匣”,不穿孝衣,不戴孝帽、黑纱,不哭丧,不鸣鞭炮,不搞吊孝活动。
分类 : 杏鑫注册代理 › 2693个相关结果 17次浏览
傣族的泼水节其实就是傣历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是傣族人最欢乐的年节,丰富神奇的活动内容,也吸引着国内外无数游人。 泼水节在傣历年六日 (约公历4月中旬)举行。节前家家户户修盖房屋,缝制新衣,酿酒、舂粑粑,杀猪宰鸡,人人都洗身,做好各种准备。 泼水节一般为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除夕,是送旧岁的日子,常有划龙舟、放高升等传统节日活动。第二天 (或加上第三天)为空日,它不属于旧的一年,也不属于新的一年,而是旧年和新年之间的空日子,所以,这一天(或两天)人们可自由安排活动,或休息,或打猎,或做其他事情。 泼水,这是泼水节最主要的传统活动。人们相互泼水,相互祝福。傣家人常说:“一年一度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泼水时人人一只手拿着盛水的小盆、小桶或陶罐,另一只手用一把花束或绿叶树枝,不时蘸水洒向自己的亲明好友。泼水也是青年男女交流感情的好时机,他们个个穿着漂亮的节日盛装,不约而同来到泼水场地。男女青年互相泼水,互相嬉戏,洒水声和欢笑声交汇在一起,传递着青年们真挚的友谊和爱情。中老年人也和青年们一样欢乐,他们用圣洁的节日之水相互淋洒,以示相互祝福。 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还进行多种传统的娱乐活动:青年男女要进行丢包求偶活动;人们还要在澜沧江上进行龙舟竞渡;跳优美动人的孔雀舞和雄壮潇洒的象脚鼓舞;在开阔地上放高升、放孔明灯…… 放高升,这是燃放自制的土火箭。节日前夕,泰上人们便在广场上用竹竿搭起一座座高升架,再用大竹筒装上火药,制成土火箭,然后将火箭拿到佛寺敬过佛,再拿回广场,装到高升架上。放高升时,两个小伙子登上高升架点燃“火箭”,顿时,“火箭”便喷着白烟,呼啸着升上蓝天。 孔明灯,这是首先用竹篾编扎成一个椭圆形竹架,然后,用48张韧性纸糊成一个巨大的灯笼,高约7米,直径约20米。其实孔明灯不仅是灯笼,它具有气球和礼花的性能。放飞时,人们在灯笼下方的进气口燃起柴火,让烟气熏入进气口,热气充满灯笼而膨胀,并产生升空之力。 现在的泼水节,依然保留着原有的既古老又为傣家人所喜爱的活动形式,而且还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如文艺表演、体育竞赛、商贸交易、物资交流等等。西双版纳人常在旅游胜地景洪县曼飞龙佛塔和勐海县景真八角亭前欢度这一盛大节日。他们在塔亭同辉的仙境般的地方过节,别具情趣。国内外的许多贵宾与游人都曾到此与傣家人共度欢乐的泼水节,与傣家人结下了长存的友情。
在纳西族民间,如果青蛙跑进家中来,人们会将其送走,而不加以伤害。一般认为这是纳西族先民把青蛙当祖先灵魂及神灵的表现,纳西族民间流行的神话故事,也常常把青蛙视为纳西族的祖先: 相传很久以前,一只神蛙娶了一个美丽的纳西女人为妻。一天,妻子发觉自己的青蛙丈夫变成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勇士,便悄悄盗走他的蛙皮,并要求他把蛙皮烧掉,不要再变回青蛙。丈夫答应了妻子的要求,并嘱咐她:烧蛙皮时要虔诚地发誓:“祝愿人间智愚各等,贫富均衡。”准知妻子一高兴,在烧蛙皮时竟错说成:“祝愿人间智的更智,愚的更愚;祝愿人间富的更富,穷的更穷。”从此,人间便有了富人和穷人、聪明人和愚蠢人。 还有一个神话故事是,天神要把智慧之水遍赐人间芸芸众生。然而,却被乌鸦传错了话,让人独个喝光了智慧水。等着分享智慧水的百鸟和千兽见智慧水被人喝完了,立刻愤怒地扑上去,把人身上的毛都拔光了。当着禽兽准备对人下毒手时,青蛙悄悄地舔干碗底残留的智慧水,随即灵机一动,指着河水说:“智慧水不是被人喝掉的,而是倒进河里了。”它说完便装着要抢喝河水的样子,“ 嗵”一声跳进河里,从而引开了百鸟千兽,解救了人类。 从此,纳西人将青蛙视为有恩于人类的智慧、善良的生灵。他们不准伤害青蛙,更不准吃青蛙肉,而且把它作为吉祥如意的图腾,装饰在披肩上,世代相传,永志不忘。 现代研究认为,纳西族作为一个农牧和狩猎为主的民族,不小心动着一点自然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将进家门的青蛙用一点好酒好茶送走,和祭祀自然神仪式一样,符合纳西族人不小心破坏着自然而求得自然神饶恕的心理。 对于以栽稻种麦为生的纳西人来说,崇拜青蛙这一原始习俗,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皆大有裨益。丽江地区稻麦单产之高,向为云南之冠。
回族的节日是伊斯兰教的三个传统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伊斯兰教历,以月亮盈亏为准,全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共有1个闰年,不置闰月,与公历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历多出1年。故回族上述三大节日一般每三年提前一个月。 开斋节。伊斯兰教的《古兰经》规定:成年穆斯林每年都要守斋一个月,这是必须履行的“五功”之一。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称为斋月,斋月期间,穆斯林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的整个白天,不吃不喝,谓之封斋,在这期间,一心只敬真主,戒除一切俗念。经过一个月的斋戒,于伊斯兰教历九月的最后一天,寻看新月 (月牙),见月后的第二天即行开斋,故称开斋节。 宰牲节。从“开斋节”那天起,往后推70天即为“宰牲节”。它是根据古代阿拉伯地区的宗教传说演变而来的。据说,“先知”易卜拉欣在一个晚上梦见“安拉”令他宰杀自己的独生子伊斯玛仪来献祭。易卜拉欣答应了,他儿子也愿为真主献身。但当易卜拉欣要忠实地执行神令去宰杀自己的儿子时,“安拉”命天神送来一只黑头绵羊代替了伊斯玛仪。于是阿拉伯人据此每年都宰羊祭把。当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后,继承了这一风俗,将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定为“宰牲节”。 圣纪节。与开斋节、古尔邦节并称为伊斯兰教三大节日。在该教以希吉来历十一年 (公元632年)三月十二日 (6月8日)进行。相传这天为穆罕默德的逝世日,故亦称“圣忌”。为缅怀他的功德,举行纪念节日活动。主要包括诵经、赞圣和讲述他的生平事迹。中国各族穆斯林根据传说也以希吉来历三月十二日为穆罕默德的诞生日,习惯把生日和亡日合并纪念,亦称为“圣会”。届时,前往清真寺听教长、阿匀讲经。 以上三大宗教节日都是国际性节日。其他的节日还有: 登宵节。传说穆罕默德52岁时的一天晚上,由天使哲卜利勒伴同,乘飞马由麦加至耶路撒冷,又从那里“登霄”,遨游七重天,见过古代“先知”和“天堂”、“地狱”等,黎明重返麦加。此后穆斯林将耶路撤冷视为圣地,并以每年伊斯兰教历太阳年七月二十七日为“登霄节”。这天夜间举行礼拜。 阿术拉节。回族人民过罢开斋第100天,要吃一次用黄米、小米、大麦、小麦以及扁豆、豌豆、黄豆、绿豆等几十样豆类加红枣、核桃煮成的稀饭,这叫阿木拉饭。 此外,回族也欢空中国民间延续已久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不过,老一代穆斯林对此兴趣不大。年轻人则爱热闹,又吃又玩,不会嫌节日多。于是清真食品店也组织货源,按节供应清真粽子、清真元宵、清真月饼、清真糕点,粮店供应腊八粥的配料,回族居民同样购买。
抹黑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呢?其实抹黑节在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锡伯等少数民族中都有,他们分别称为“抹黑日”、“黑灰日”或“抹黑节”,时间在正月十六。十六的清晨,早起的老人给尚未起床的儿孙脑门上抹一点锅底黑灰,他们认为这一天不把脸抹黑,那么一年就不吉利。 据说很久以前,住在一条小河边的一户勤劳夫妇救了一只负伤的燕子。等燕子伤好后,这对老年夫妇便把它放回了大自然。过了不久,这只燕子给这对老年夫妇衔来一粒饱满晶亮的小麦种子。他们就把种子埋在院里,让其发芽成长。到秋天,这颗种子长成的禾苗每了节上都长满了沉甸甸的穗,一粒种子竞收了一斗。第二年,这一斗种子竞收了十斗。喜讯传开,远近邻舍都纷纷来借种。从此,锡伯人开始种小麦了。 巡天神知道这件事后,派他的神犬告谕大家,往后人吃面粉,狗喂麸皮。有年春节,有个年轻媳妇把烙糊了的发面饼子喂了狗。这下巡天神大怒,施神法把所有的小麦都变成了黑丹,全村人集体向巡天神祈求,请他恕罪。他们表示宁肯往自己脸上抹黑,也不愿让小麦变黑。 巡天神被锡伯人的诚心所感动,收回了神法。但他临走时,用手从麦根向上一捋,挤走了所有节上的穗子,只留了顶上的一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种的小麦只有一只穗子的原由。 因为每逢正月十六日,正是巡天神来视察的日子,所以一到这天,锡伯人不等天亮就纷纷出门,往彼此脸上抹黑,好让巡天神看见他们的诚心,免去小麦的黑穗病。这就是今天抹黑节的来历。
为何怒族村寨几乎都建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腰上呢?原来,世世代代生活实践告诉怒族村民,这种选择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无怒江洪水和泥石流的威胁,二可避开江边的酷热,三能减少疟疾等瘟疫的危害。 昔日,怒江地区是有名的瘴病之乡。每年入夏,这里雨水连绵。一早一晚,田野和道路总是雾气腾腾。特别是江边的一些水潭,被烈日一晒,一股股瘴雾从潭面升腾而起,有的还呈现五颜六色。当地人一见,立即掩鼻而逃,因为这种瘴气是人们得病的原因。发病时,病人忽冷忽热,有的还昏迷不醒,呓语不停,三两天便死去了。有的人今天替邻居埋尸,过几天他自己也死了。那时,这里没有医生,人们只得求助于巫师驱鬼。每当瘴气弥漫时,巫师即命人杀牲祭神驱邪,或者宰牛替死。如此灭瘴,除了费时伤财外,自然挽救不了病人的生命。 尽管当时村民不知道这种可怕的瘟病就是由疟蚊传染的恶性疟疾。可是,当瘴疠猖獗时,一些没有染病的人,全都逃到山上去了。奇怪的是,当他们搬到山腰以后,果然避开了疫病的威胁。原来,这是因为海拔高了,气温低了,水塘也少了,使得传染媒介疟蚊少了的缘故。于是,他们便陆陆续续从江边迁往山腰聚居成村了。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来了医疗队,他们动员村民开展灭疟工作:填平水潭造出良田,人人服用抗疟药物,经过这些努力,不用巫师宰牲驱邪,却真的把瘴气瘟神驱走了。现在,不论住在山腰还是江边的青年人,都不晓得瘴病是怎么回事了。 克扎是老母登的普通村民。他的住房是典型的怒族房屋:依坡竖立 20来根木桩为房柱,上面铺上捕木楼板,四周围以竹篾编织的竹笆为墙,房顶盖上用木头劈出的木板房瓦。房分两层,楼下是关牛羊的畜厩,楼上住人。长方形的房屋,分隔成内外两间。设有火塘的外屋,是厨房、餐室和待客之处。内屋是主人的卧室兼库房,除主人特许,外人不得入内。 这种被称为“千脚落地”的竹木结构房子,既通风透气,又可防潮湿和蛇虫入屋。此外,它还易建易拆,特别适宜于西南山地的自然环境。按照怒族的习俗,每当主人要盖新房时,他只须头天晚上在寨里吆喝几句:“明天我家盖房,请大家帮忙啰!”于是,第二天清晨,妇女上山砍竹,男人抡捶打木桩,编竹笆,盖屋顶……大伙七手八脚的,新屋一天便竣工了。晚上,主人杀猪煮酒,既酬谢了乡亲,又庆贺了新屋的落成。反之,倘若一天盖不起来的,此屋便被视为不吉,无论如何也得迁往他处重建,方保人畜平安。
那达慕节又称那达慕大会,是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的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那达慕”,亦称“那雅尔”,蒙语音译,意为“娱乐”、“欢聚”或“游戏”,起源于古代祭敖包,多在七八月份水草丰美、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故有“敖包那雅尔”之说。一般一年一度,节期视规模而定,每次一至三天,或五至七天不等。 它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适应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那达慕大会历史久远,早在13世纪的古籍中就有有关此节的记载。成吉思汗时期,“那达慕”只是一种祭天求神的活动,喇嘛们焚香点灯,念经颂佛,举行大规模祭祀活动,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 同时,蒙古族的首领在活动中除例行公事、制定法规、任免官职、实行奖惩以外,还要开展射箭、赛马、摔跤三项比赛,这就是后来被称为那达慕节保留项目的“男儿三艺”。除传统的三项游戏外,还有武术、马球、拔河、歌舞、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 现在的那达慕节,祭祖内容渐趋减弱,而发展成为群众性的文化娱乐和物资交流盛会。节日期间,每当夜幕降临时,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身着盛装的男女青年轻歌曼舞,那达慕节始终充满着欢乐、喜庆,只有亲临其境,才能真正体味到蒙古族人民别具一格的智慧、力量与健美。
土家族“哭嫁”和唱《哭嫁歌》之俗,解放前十分盛行。它是民间歌谣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仪式歌,是男权社会里妇女的一首怨歌,是一首有特殊色彩的花朵。关于它的起源,还有一个传说,说是宋永宁公主下嫁,要赔嫁10万,宋仁宗不允,永宁公主彻夜哭诉,乃为“哭嫁”之源。 土家姑娘出嫁,都要“哭嫁”、唱《哭嫁歌》。一般唱三五天、个把月不等。土家人认为,哭嫁是一种吉祥如意的兆头,哭嫁才体面,哭嫁才热闹,哭嫁才会给家庭带来兴旺发达。“哭”得好,会一辈子荣耀,“哭”得不好,还会被人鄙视。所以,土家族姑娘到了十一二岁就开始学“哭嫁”。她们躲在吊脚楼里悄悄地学“哭嫁”,在山上林间打猪草时学“哭嫁”,在放牧时聚在一起学“哭嫁”。有的父母为争得荣誉,还请来远近闻名的会“哭”的 “哭嫁娘子”教女儿“哭嫁”。当娶亲的人们来到新娘家后,如新娘哭得不用劲、不感人的话,母亲还会带领女儿哭唱;如果女儿的哭唱达不到感人的程度,有时母亲还会揪痛女儿使之放声大哭。 “哭”的内容有“哭祖先”、“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 “哭叔伯”、“哭上轿”、“哭媒人”等等。不论是亲戚还是朋友,哭到谁,谁就得陪姑娘一同哭。歌词内容因人而异,但多是诉说父母养育之恩,与兄弟姐妹们、亲朋好友的离情别绪,担心去婆家后会受虐待之苦,诅咒媒婆两头欺骗之恶,有的则表示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反抗,如“哭媒人”: 你做媒人想穿鞋, 树上雀雀你哄得来。 你做媒人想喝酒, 山上猴子你哄得走。 你做媒人想吃肉, 花言巧语你说个够。 你做媒人想钱花, 口抹蜂蜜你笑哈哈。 走东家,窜西家, 又说东家茶好吃, 又说西家酒生花。 又说东家家务大, 又说西家姑娘貌如花。 又说上寨姑娘操持好, 又说下寨小伙有才华。 不怕小伙嫌, 不怕姑娘骂, 还夸自己“能说会道本领大”。 假言假语出你口, 不愁银钱不到手。 好比我家馋嘴狗, 东家吃了西家走。 姑娘出嫁前一天晚上。参加“哭嫁”的人都可分到一份由新郎家接亲的人送的“哭脸粑粑”。如谁没有得到,就会去找接亲人的麻烦,甚至在接亲人的脸上抹锅烟灰。 《哭嫁歌》唱到翌日凌晨上轿前达到高潮。当唱完苦情之后,亲人(一般都由哥哥)就用一条五尺长的红带子将新娘背到堂屋。新娘在酒席桌前又“哭桌子”、“哭筷子”、“哭凳子”,入席后对桌上摆的每一样菜都要“哭”。如见了茶即“哭”:“喝了一杯离娘茶,家也发来人也发”;见了酒就“哭”:
满族吃猪肉。当你与满族人接触多了以后,你就会发现满族人都特别喜欢吃猪肉,到满族家庭,都会做一些有满族特色的菜肴,这些菜品一般都以猪肉为主要肉食材料。据说,清朝时期的皇帝和八旗子弟也很喜欢吃猪肉。 满族人喜欢吃猪肉。据历史文献记载,满族的先辈们不但精于骑射,惯于狩猎生活,而且也善于饲养家畜飞禽。他们饲养的猪除了吃肉外,还用猪皮缝制衣服,用猪毛织成布匹。最能体现满族人吃肉风俗的当数吃肉大典。 旧时,每当满族贵族之家遇有大祭祀或喜庆之事时,都要设肉食宴会。肉食宴会事先不发请柬,无论认识与不认识,凡是明白这个礼节的旗人都可参加。客人入席后;主人家的厨师端上一块约10斤重的熟肉,放在直径约0.6米的大铜盘里,桌上还有一个盛满肉汁的大铜碗,碗内放有一个铜勺,每人座前各放一个小铜盘,铜盘的直径约有八九寸。先把高粱酒倒入一个大碗里,客人依次轮流喝酒。客人自带手刀,自己片自己吃,会片的人能用小刀把肉片成手掌大小肥瘦都有的薄片。 席间主人并不陪客人同吃,只是来回巡视各座中客人吃肉的多少。待酒喝足,肉吃饱,客人便可自行离去。临行之际,不得向主人致谢,也不得拭口。因为所吃白肉乃是享受神灵的赐予,所以不用道谢,而拭口则是对神灵的不敬。 传闻说那时有量大者,一次能吃10斤左右。吃得越多,主人越高兴。如果有人连呼添肉,主人则欣喜万分,并亲自到客人前添肉致谢。如果一个桌上连一盘肉都吃不完,主人就不去照顾。按传统习惯,客人赴宴时必须衣冠整洁,客人吃肉时主人不能入席。 现在,满族人的吃肉大典虽然不举行了,但东北农村满族聚集的村屯,仍然有杀年猪并把亲友邻居请去吃猪肉、血肠的习惯。
满族人的发祥地是东北。而东北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且时间也较长。在逐步有渔猎生活转化为农耕生活后,才有了定居,开始修建美观实用的住房了。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这句俗语形象、集中地反映了满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 “口袋房”,又叫“斗室”,因其形如口袋和斗形而得名。一般是3问或5间,坐北朝南,房顶用草苫,周围墙多用土垒成。门大多开在东边,也有的中间开门,称“对面屋”。进门便是伙房,又称外屋,西侧或东西两侧为里屋,即卧室。卧室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火炕,这是满族卧室的最大特点,称“转圈炕”、“拐子炕”、“蔓字坑”等等,满语叫“土瓦”。一般南、北为大炕,东端接伙房炉灶,西炕是窄炕,下通烟道。 满族风俗“以西为大”,长辈要住西屋南炕,老儿子住西屋北炕,中间一间为堂屋,东间屋南炕住长子,北炕住孙子。如果是四世同堂,西屋南炕为祖,北炕重孙,东屋南炕为父,北炕为子。如果家里人再多了,就要在东厢房设置居室了,厢房住人也要按左长右少的排序居住。西厢房一般不住人,用来做“哈什”(汉称仓库)和碾房以及马棚。 满族的窗户分上、下两扇,高丽纸糊在窗户外面。糊之前,把盐水和酥油搅拌成的比较稀的糊状物喷在高丽纸上,这样就可以防止被雨浸湿。“窗户纸糊在外”这也是“东北三大怪”之一。 烟囱,满语称“呼兰”,建在屋侧,高过屋檐数尺,通过孔道与炕相通。除用空心木外,烟囱多用土坯或砖砌成。满族房门多为两层,内为两扇门板,有木制插销,外为单扇花格门,外糊以纸。 满族认为,“四世同堂”或“三世同堂”是件大喜事,同堂的辈行越多越光荣。因此,随着人口的增加,除正房外,又建有东西厢房和南向而中间留有门洞的门房,这种建筑及布局就是我们今天所称道的“四合院”。 其特点是:院内靠门洞的地方建一矮墙,称为“影壁”。影壁后竖一根八尺高左右、碗口粗的神杆,杆顶端挂有一锡制或木制的斗子。两厢南端是牲畜栏圈。正房后中间空地是菜圃,四周栽植果树或花卉。房屋四周围以横墙,自成院落,大户用砖石,小户用木栅。这样院连院,户连户,很自然地形成了堡子、营子和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