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的婚礼别有风趣,结婚仪式很隆重。在新娘出嫁的前几天,新娘的好友都来帮助准备嫁妆。在新娘出嫁的前一天,女友们都到新娘家与新娘互相拥抱告别,并为新娘唱婚礼歌,以表大家对新娘的恋恋不舍之意,以及对她的安慰。 次日,即举行婚礼。当天,新娘家里要摆酒席,请所有的亲戚朋友前来。下午新郎来接新娘,新郎、新娘都有男女傧相陪伴。新娘披着婚纱,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在后面拉着婚纱。 在离开新娘家之前,新娘的父母要亲吻新郎、新娘的前额表示祝福,并拿来一块用长方形白色餐巾托着的面包,还有一小盘食盐,这是父母告诫女儿、女婿:粮食和盐都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要想今后生活得幸福,必须靠劳动和勤俭。接着,新郎、新娘双双跪在新娘的父母面前,新娘的父母拿着面包在新郎、新娘的头上画十字。然后,新郎、新娘站起来亲吻面包。 娘家送亲的仪式完毕后,新郎、新娘及家人和亲朋好友坐上装饰漂亮的马车或轿车去教堂,由神甫为新人主持结婚仪式。神甫背对神像站立,新婚夫妇面对神像站着。神甫将结婚的头冠吻一下后戴在新郎、新娘头上,然后取下由男女傧相手托着头冠。新人的面前铺着一块白布,神甫各拉他们一只手,让他们往前走。此时参加婚礼的人们都注视着新人的脚,谁先踩上白布,意味着将来这个家就由谁来主宰,这是俄罗斯族很有特色的民族风俗。 结婚仪式完毕,薪郎、新娘和来宾同去新郎家。新郎家已摆好宴席。公、婆向新婚夫妇祝福后,来宾们开始就座。客人们风趣地举着酒杯说:“苦啊!苦啊!”要新郎、新娘接吻。然后客人们才开始喝酒,满座的来客不断喊着、笑着,直到宴会结束。
分类 : 杏鑫注册代理 › 2693个相关结果 17次浏览
达斡尔族的村屯,多是以同一个哈拉或莫昆聚居而成村屯,哈拉莫昆的族规家训,往往也就成了村屯的村规,村人共同遵守。 (1)严格遵守氏族外婚制,同一个哈拉穆昆不准婚配。认为同一个哈拉奠昆的人是同一个血统的人,骨血不能倒流,正因如此,同一个哈拉莫昆的男女,不准婚配。如果违犯,要受到族中惩处。身居要职的官吏,也不能例外,也必须遵守这一祖制。 例如:清末民初时,郭贝勒哈拉嘎某某,因有武功,被清王朝册封为佐领,他居功自傲,看上了同一哈拉的一名女子,要娶其为妻。族众力劝,不同意他这么做,但他不听劝告,竟娶为妻室。婚后,惹怒族众,他所在的莫昆议定,不准他续入本莫昆的族谱。 (2)共同修谱。达斡尔族非常重视族系的发展演变,在没有文字时,是靠口耳相传,牢记支系辈分,后来学了满文,在康熙年间以后,各哈拉莫昆便都立了族谱。哈拉的头人称“哈拉达”,莫昆的头人称“莫昆达”,他们都是族中的杰出者,是德高望重的领导者,是经族人民主推选的领头人,他们平时管理哈拉莫昆中的生产和生产成果的分配,由他们掌管族中的祭祀,组织领导族中修谱。 修谱时要宰牛杀猪,祭祀祖先。按习惯法男人上谱,女人不上谱,认为妻妾是从别一个哈拉莫昆来的,不是本哈拉莫昆的同一个血缘。所生的男孩,要上谱,所生的女孩也不能上谱,认为她们要出嫁,要到别个哈拉莫昆去生活,所以不能入谱。 修谱时的仪式很隆重,要设供、燃香供奉祖先和祖谱,然后才能展开哈拉祖谱。从前次修谱到本次修谱,这其间死亡者用黑笔书写,新生的男孩,用朱笔书写,位置在父亲的名下。 修谱仪式结束,要举行聚族酒宴。 (3)处理哈拉内部重大事件。哈拉莫昆中发生的事件,如果本莫昆处理不了,便由哈拉达主持召开哈拉所属的莫昆会议,由会议议定,便去执行。例如:在清朝道光年间,莫尔登哈拉大孟丁屯,出生一个叫毛奇亚的人,因为他生来力气大,武艺过人,曾经被朝廷选入皇宫当侍卫,但后来因行为不正,被撤职遣送回原籍。他回屯以后,目空一切,胡作非为,当地旗佐官员见他有势力,谁都不敢惹他。他越发逞凶,经常无故打人,甚至强奸妇女,无恶不作。莫昆内实在无法管他了,于是,长老们便召集哈拉所属七个莫昆的大会,商讨如何处置莫昆内的恶人毛奇亚,会上一致议定处死他。 长老们派出20名年轻力壮的男子前去毛奇亚的家,请他赴会,并向他进酒,待他酩酊大醉以后,众壮汉一起动手,将他五花大绑,用绳索活活把他勒死,除去了村中一大祸害。 (4)有关丧事的村规。在莫昆中,有长者亡故,都要集体吊祭,其仪式是由莫昆达集款,买猪、买酒,属于同一哈拉的,都来悼祭,后来悼祭的范围只限于本莫昆,限于五代之内的族众吊祭。
满族姓氏的形成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宁古塔满族述略》载;“满族姓氏形成的缘由深远,追溯其源足以原始图腾象征的动植物命名的,”动物图腾如清中叶以前世居宁古塔的“钮枯禄”氏,其意为狼,此部以狼为图腾,取“狼”的同音字“郎”字为氏,他们的先人就是金代女奚烈氏,冠汉姓郎;“萨吉达”氏,意为猪,此部以猪为图腾,命名为萨克达氏;“尼玛哈(察)”氏,意为鱼,此部以鱼为图腾,命名尼玛察氏。植物图腾如“纥石烈”氏,意为核桃树,此部先人居木伦(穆棱)河山区,核桃树多,便以核桃树为图腾,命名纥石烈氏,明代转赫石烈,清代转何舍里;“那木都鲁”氏,意为生菜甸子,以生菜为图腾,命名那木都鲁氏,等等。 满族的姓氏还有以地为姓氏,在渔猎时期,多居住在江河沿岸和深山老林中,于是便以山川河流、自然物象的名称来命为本氏族的姓氏。如傅氏,满姓富察,其先人世居今伊通县境内的“浦察之野”,俗称蒲草甸子,因而命名为蒲察氏.清代转为富察氏。满姓瑚锡哈哩氏、宁古塔氏、精奇哩氏、栋鄂氏、乌苏里氏、苏禄穆氏、呼尔哈氏、托豁罗氏、穆勒哲勒氏等,都是以地名为姓氏。 此外还有沿袭金代女真人旧姓,如完颜、蒲察等。还有因军功受赐,以父祖名字改变姓氏的。后来因为和汉族杂居,受汉族影响,满族人便冠以汉字姓氏,多以满族谐音而取汉字为姓,如瓜尔佳氏取“关”为姓;有的以译音的第一个字音为姓,如索绰罗氏,汉姓为“索”。满族人数最多的八大姓,都有汉字姓氏,如佟佳氏,汉姓为佟;瓜尔佳氏,汉姓为关;马佳氏,汉姓为马;索绰罗氏,汉姓为索;齐佳氏,汉姓为齐;富察氏,汉姓为富;钮祜棘氏,汉姓为郎。在日常交往中,满族人喜欢称名而不称姓,如黑龙江首任将军富察-萨布索,人们称其为“萨大人”或“萨将军”。
居住在黑龙江省的满族,年三十有“烧堆子”的习俗。腊月三十是除岁日,这一天的晚上,要举行“烧岁堆子”的仪式。地点是在自己家的场院,拢起一堆秕谷糠皮,然后迎风点燃,拨动秕谷糠皮,使其燃尽,认为这样在新的一年里,能五谷丰登。 关于“烧岁堆子”还有一种解释,据满族老人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年刚过冬至,一天夜晚,怪兽“呼啦啦”来到了长白山下的二道白河,闯进瓜尔佳氏的院落,家中养的牛呀、马呀、猪呀、羊呀,都被“呼啦啦”的叫声吓瘫了。家畜都被“呼啦啦”给吃掉了。人们无法除掉这怪物,便去祈求天神阿布凯恩都哩,天神便派信使花鹊来送信:“呼啦啦,呼啦啦,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用火杀!”于是在年三十夜晚,人们便拢火驱怪,从此“呼啦啦”再也不敢来吃牲畜了,久而久之,便留下年三十“烧岁堆子”的习俗。
锡伯族自古是以渔猎为主,因大兴安岭山高林密,野兽成群,嫩江流域河水充沛,鲜鱼满江,渔猎资源极为充裕。 锡伯族捕鱼多用网捕,网分大网和活网,活网也称“小网”。大网宽2米,长60-70米,活网宽2米,长约40米。撒网时间在上午10点钟左右,到黄昏之前,撒网时由一人划船,一人撒网,网纲上有葫芦漂,底下有铅锤坠。因为捕捞的鱼多,往往是到岸边收网拣鱼。锡伯族古老的民歌《亚奇娜》,描述一对锡伯族夫妻生活情景,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谋生计,撒网打鱼到江边;一叶舟,搏击江水捕鱼忙!”这正是渔业生产习俗的真实写照。 在清代,锡伯族担负着鳇鱼差,每年都得向清朝皇帝进贡鳇鱼,因清官祭祖用鳇鱼。松花江的鳇鱼每年在春节前必须送到北京,除夕祭祖,正月初一宫内享用。如果违了鳇鱼差,要受到重罚。 当时锡伯族是直接受清朝皇宫内务府管理,皇帝特封给锡伯族“晾网地”,以此作为生活费,锡伯族当时享受着种地不纳粮、男子不当兵的特殊待遇。
赫哲族捕鱼方式与渔具很奇特,大约有四种捕鱼方法。 第一种是冬钓。三江流域冬季特别寒冷,江面的冰封冻达两尺多厚。江封实后,便选有鱼的江面,凿开直径两尺多的冰眼,透过冰眼就可以垂钓。钓鱼的方法是在钩上挂上一只金属鱼片,紧挨鱼片是鱼钩,垂钓人搅动鱼钩,江中的游鱼误以为是游动的小鱼,吞吃后便被钩起。冬钓很有特色,老年妇女都是钓鱼高手,有时能钓到大鱼。 第二种冬捕方式是下冬网,凿出直径一米的大冰眼,把渔网下到冰下的江水中,在对面再凿出网冰眼,把网穿上水线,由渔把头在冰下江水中穿网,这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从出网冰眼处拉出网,在渔把头的指挥下,有时一网打鱼千斤以上。 第三种冬捕方式是叉鱼,这种方式是在江流冰面上凿出冰眼,然后在冰跟上盖起一座上尖下阔的圆形小草屋,叉鱼人站在冰眼旁,冰下江中游鱼清晰可见,赫哲人的叉鱼本领高超,只要见到游鱼,“刷”的一声飞叉入水,顺势提叉,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便被捉到冰面上,真是叉无虚发。 第四种捕鱼方法是打冬库。这种冬捕方法是在夏季盛水期时,由于江水水位高,使江汉中水满鱼肥,于是在渔把头的指挥下,把江汊和大江连接处,用柳排拦断,这样使江汊中的肥鱼游不进大江。这就形成了鱼库,等冬季到来,江水封冻,便到鱼库上打冰眼,下网冬捕。这种冬捕方式是网网不空,有时一网能捕鱼几千斤。 鱼叉捕鱼。赫哲族很独特的捕鱼方式是用铁制的鱼叉捕鱼。鱼叉为三根叉刺,向里有倒须,安有木柄,木柄上系鱼绳。在长期的捕鱼实践中,赫哲人深谙鱼的习性,能够根据鱼在水中游动激起的水波纹,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水中的鱼是什么鱼,再根据不同鱼种的习性,决定如何用叉捕。例如,水面有圆圆的水波纹,水中有成串的小水泡,这肯定是鲤鱼;如水纹朝两边分开,那是草根鱼;水中草叶在摇动,水波纹急且小,那是胖头鱼。对鱼的判断很重要,不同的鱼,叉法是不同的。赫哲人叉鱼技巧熟练、沉着稳重,非常善于抓住时机,叉得稳、准、狠,就是上千斤的大鳇鱼,都能飞叉捕获。当他们发现鳇鱼后,飞叉叉中,便乘船溜鱼,当比叉重的千斤大鳇鱼疲惫不堪时,把大鳇鱼牵至江边,大鳇鱼最脆弱的地方是鼻骨,用锤击其鼻骨,鳇鱼便瘫在江边了,这时用利器戳其腮,因剧痛,鱼挺身飞跃,便跃上江岸,车载回家中,便可或食或售。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崇尚牧业生产的民族,在迁徙来黑龙江省以后,主要从事牧业生产,他们的牛、马等牲畜,都是在草原上散牧。那时候,嫩江草原上几十里都没有人烟,只要牲畜不被狼吃掉,从来不会丢失。所以他们散牧的牲畜,都没有专人放牧,只是十天半个月去照看一下,往村屯近处圈赶,让这些牲畜在草原自行觅食。 散牧的牲畜一年四季都不用专人放牧,连饮水都是牲畜自行找溪水饮。到光绪年间,这里才有了水井,春冬之际,因草原缺水,才用井水饮牲畜,至于夏秋两季,仍由牲畜自行找水,冬天是用井水于下午饮一次,春天早晚饮两次。 在散牧中,离村最远的是马群,其次是牛群,再次是乳牛,离村最近的是牛犊,为了照料牛犊,已开始圈养。 柯尔克孜人对牲畜已养成阉割习俗。为了让牲畜健康成长,形成良性繁殖,他们对马、牛、羊都进行阉割。阉割的时间是春天,因夏天天热易腐烂,秋天阉割处易生蛆,冬天太寒冷,不易长好,故春天是最佳季节。这一季节是柯尔克孜族的盛会,草原上跑动着忙碌的人群,他们用锋利的刀把牲畜的睾丸皮囊割开,将睾丸挤出并从根部割掉,这就完成了阉割的任务。
达斡尔族的风俗习惯比较独特。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历史悠久的兄弟民族,其族源,多数学者认为源于契丹。据考证,达斡尔族发祥于今吉林省的洮儿河一带,此地辽时受辖于泰州。 达斡尔族居住在黑龙江省的人口数是4万多人。达斡尔人从事渔猎、农耕,同时也从事畜牧业生产。 在黑龙江北岸时期,达斡尔人就利用河谷盆地的天然良好牧场,牧养成群的牲畜,他们牧放的牲畜有马、牛、驴、猪、羊、鸡、家兔等,南迁到嫩江流域以后,更重视牧业生产,家家户户少则十几头,多则上百头。畜牧业是达斡尔人的重要经济来源,打猎、运输、传递信息都要用马,在农耕中拉犁,拉石磙子,都需要马,所以他们把马称为“地上龙”。达斡尔人很会驯马,打猎时,好的猎马能在40度斜坡奔走如飞。达斡尔人已懂得用马粪来肥田。他们非常重视老马识途的本领。 据说,清代时,朝廷派500名达斡尔兵丁,带着家眷由黑龙江省到新疆塔城去守边,当快到新疆时,有几匹马死活不肯往前走,达斡尔人是非常爱护马的,觉得奇怪,便把这几匹马放了,没想到,这几匹马是思念故土,它们竟神奇地回到故乡。 达斡尔人养牛,用牛耕田,吃乳制品,出售余牛,用牛粪肥田。在祭祀中用牛做祭品,在婚嫁中,用牛做聘物。有无牲畜,被认为是能否种地的标尺;牧畜多少,是衡量穷富的标尺,在达斡尔人中,这已约定成俗。 在牲畜管理方面,达斡尔人更是精细,所实行的是远耕近牧,以村屯为单位,集体雇用放牧人,春夏秋三季由放牧人统一管理,每日早出晚归,秋后均摊佣金,给粮或给牲畜。到冬天,各家圈养牲畜,不散放,喂以精饲料、谷草、麦秸,使牲畜免受风雪灾害,平安越冬,使畜牧业得到发展。 达斡尔族有养鹰的习俗,每年冬季捕鹰。其方法是在鹰出没的地方,立带叉的高竿,在竿头张网,鹰在雪地觅食疲乏,立竿头休息,脚被网裹住,落入网中,这时守候一旁的人便用棉被包住鹰,抱回家后,把鹰放置在滚木上,或悠或转,令其昼夜不得休息,这便是所谓“熬鹰”。待鹰傲气耗尽,疲惫不堪时再喂鹰。给鹰脚部系环,尾部系铃,把鹰驾在裹着兽皮的胳膊上,走亲串友,让鹰多熟悉人,使其不怕人,增加和人的感情。这时用鸡或兔来训练鹰的抓捕能力训练成后便可以驾鹰出猎了。 经过能手的训练,出色猎鹰的羽毛会变成深绿色,而不是黑色、黄褐色、紫色或白色,双肩变得比原来整齐而且宽,颈部比原来略细,嘴更尖锐而成钩状,精气高傲,捕力大,飞速快,每次出猎都能为主人捕到很多山鸡和野兔。 但猎鹰也有飞失的时候,尽管主人大声地叫,然而猎鹰还是不见了,这时主人会边找心爱的猎鹰边伤心地唱起《寻鹰歌》:
鄂温克族历史上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是我国北方人口较为稀少的一个民族,在黑龙江省的人口为3000多人。主要分布于嫩江、讷河、齐齐哈尔等市、县。1957年统一其族名,称“鄂温克”,其意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鄂温克人的生活是以射猎为主、以捕貂为业,这和他们长期居住在深山密林的环境有关,其畜牧业是后来兴起的。 驯鹿鄂温克人被称为“牧鹿人家”,他们最早收养的牲畜就是驯鹿。驯鹿原是一种野鹿,鄂温克人称其为“索格召”,在将其驯养为家畜之前,驯鹿是鄂温克人猎获的对象。据传说,很早以前,有八个猎人上山去狩猎,他们捉住了六只“索格召”的幼崽,带回家后,女人和孩子都很喜爱幼崽。于是便用树枝围栅圈养起来,从此野鹿便成为家鹿。 “索格召”不大怕人,性情温顺,愿意与人接近,善于在森林、沼泽和雪地里行走。聪明的鄂温克人在畜养“索克召”时,改其名为“鄂伦”,其意即是驯鹿,每只驯鹿的脖子上都拴上铃铛。 驯鹿的形象很有特点,角似鹿,头像马,身似驴,蹄似牛,俗谓“四不像”。身高约一米,身长约两米,喜食苔藓类植物,耐寒,夏天喜吃蘑菇和嫩叶。鄂温克人牧养驯鹿,是散牧,不需要圈养,也不储备饲料,夜晚散放林里觅食,天一亮自动回住地睡觉。其蹄尖锐而宽大,善在密林中、雪地上、沼泽地中长途跋涉,其寿命高达20年以上,能驮运东西,可负重40公斤,冬季日行20公里,夏季日行10余公里,行前要喂点盐,一呼即来。 驯鹿被鄂温克人称之为“森林之舟”,平时非常爱护,轻易不宰杀,据其毛色、年龄、性别都亲切地给它起名。驯鹿也能记住自己的名字,主人一呼,从远处便跑回来。母鹿一年产一胎,偶有双胞胎,鹿奶是美食,其肉是美味。对孕鹿和小鹿加倍保护,使役时,不让孕鹿驮重物,出汗时禁止饮水,以免流产和得病。幼鹿在哺乳期,禁止用手抚摸,如被抚摸,母鹿便不认其子。为了保护小鹿,在小鹿旁禁止烧林木、桦树皮和枫木,因其气味能使小鹿中毒。 驯鹿是鄂温克人的财富,每家都牧养数只或数十只。 猎犬鄂温克人有牧养猎犬的习俗,每家都牧养猎犬几只或数十只。猎犬是猎人的忠诚朋友和卫士,是狩猎时的得力助手。 训练猎犬要从小训练,一岁时,就要带猎犬去狩猎,去时不喂食,使其在饥饿状态,让其嗅灰鼠的气味,训练其嗅觉的敏锐力。出猎打到的第一只灰鼠,喂猎犬,使其对灰鼠的气味更加敏感。 到猎犬三岁时,猎人带猎犬去嗅大兽的踪迹,让它去撕咬受伤的大兽,特别是在猎获大兽时,把大兽的心脏喂猎犬,这样更能诱使猎犬勇猛地和大兽搏斗。
锡伯族的哈拉莫昆中,对违犯族规家法的族人,要根据情节轻重予以惩处。在锡伯族中,严禁同姓通婚,要求骨血正流可通婚,即舅女与姑子可通婚。严禁骨血倒流,即姑女与舅子,不许通婚。 族人对族规家法有轻微违犯者,便要对其实行舆论谴责的处罚。其形式是哈拉达或莫昆达召集族人大会,在会上将其罪过公布于众,让族众痛责。触犯族规者的家长,可以为其求情,也可托族中长辈求情,或自己亲自向哈拉达、莫昆达跪求赎罪,视其认罪态度,哈拉达、莫昆达再召集族人大会,可终止舆论谴责。这样的惩处,只限族内,不许向别的哈拉、莫昆讲,俗谓“家丑不可外扬”。如有人违犯了这一族规,也要受到相应的惩处。 锡伯族是一个敬老的民族,对老年人违犯族规家法的惩处,也有别于青壮年,主要是罚款罚物,通过这样的形式令其思过自新。所罚钱物,哈拉达或莫昆达将其用于族内的公共事宜,如族内的祭祀费用等。 锡伯人最嫉恨偷盗,族内如有偷盗行为发生,莫昆达勒令偷盗者把赃物示众,让族人痛斥其不法丑行,然后让人带着他的赃物,到被盗人家跪求赎罪,归还赃物。 对有些违犯族规家法的人,有的要处以劳动惩罚,让他到本哈拉莫昆中生活困难的人家中无偿劳动,劳动惩罚的时间要视其违犯族规的程度,一般都是劳动一天以上。 锡伯人对孕妇违犯族规的处罚方式是羞辱。因孕妇不能施以体罚,对其执行羞辱的形式,一是吐脸,二足历述其过错。以此来令其认错,改过自新。 锡伯族的族规家法中,也有肉体惩罚,这主要是对族中青壮年施行。其形式有顶砖、罚跪、鞋扇、掌脸、鞭打、柳条笞,甚至杖打。 锡伯人由于持家从严,增强了族内的凝聚力,抑制了不法行为的滋生,在世代传承中,锡伯人的习惯法已深入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