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2693个相关结果 17次浏览

摘要: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贵州各族人民以其独特的民风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酒文化又以其多彩的表现形式展现其淳朴的民族风貌,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去品味。苗家女酒。苗家生女必酿甜米酒,于腊月间以土罐秘窖于水塘底,待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才将酒起出款待宾朋。遇喜要喝…

松桃苗族民间乐器种类很多,有的是其他民族也共用的,如锣、鼓、二胡、竹笛、唢呐等;有的则是苗族自己独有并使用的,如信冬、芦笙、木皮号、泡桐号等。现常见和经常使用的约二十多种。 鼓。苗语称“Ghobnhangl”,有大鼓、小鼓两种,类别有两面鼓、四面鼓之分,鼓面均以牛皮、猪皮或羊皮蒙,竹钉固定,鼓梆多以精制的杉木、桐木、紫木片镶嵌粘连而成。大鼓鼓面直径长1米以上,配有木制鼓架,花鼓表演用的两面鼓、四面鼓多用这种大鼓,声音浑厚。小鼓又分各种类型的,有落地堂鼓、只打一面,落地面窄小,呈葫芦型;有背鼓,即一人背悬于胸腹间击打;还有手鼓(不是新疆那种),提在手中击打。声音激越、坚实、穿透力极强。 鼓的实用范围很广,红白喜事皆用它。除了与其他乐器共同使用、演奏出抑扬有致的节律外,也有单独演奏的,如大鼓,在花鼓表演时,能单独完成较复杂的节奏型曲牌,表现力非常丰富。 锣。苗语称“Ghobjind”,铜质制成,有大锣、小锣、包包锣、勾锣(俗称单单锣)几种。大锣(也称筛锣)直径1米左右,声音宽厚,共鸣悠长,击打时所用的锣棰宜用木质柔软的水杉、泡桐、或以稻草搓拧而成的锣棰,忌用硬质物击打。其余各种小锣音色独特、鲜明,如包包锣声音为“哆”,勾锣声音则为“呔”等。在打击乐中,锣是很重要的乐器,以它悠长的共鸣余音托抱整个音响,并很好地协调了节奏颗粒性极强的鼓、钹、木鱼、云板等。 钹。苗语称“Nghuabqiet”,铜质制成,眸子大,音短,在打击乐中起调节和指挥作用。分头钹二钹(也称上下钹),有闷打、闪打、边打之分,节奏繁复多变。 信冬。苗语称“Xinbndongd”,以碗口粗细的桂竹节制成,长一米左右,声音刚、脆、响,可传里许,多在祭祀活动中使用。敲棍为坚硬光滑的蓼叫杆,一尺左右,状若竹筷。信冬的制作较为烦琐,主要在选材上,必须在竹林里寻到能自动发出异响的桂竹方能拿来制作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有人根据改变弦的长短与张力可获得不同音高的原理,通过反复试验,在一手击打敲击面时,一手根据需要移动码子,可按十二平均律敲击出完整的音阶来,但如果要演奏一支完整的曲子还无法胜任,离搬上舞台还有很多距离。一般在祭祀活动中,苗祭师们多半只奏一个单音,与轻铃同时配合使用,共同完成唱腔中强弱拍的节奏伴奏,迄今为止,其演奏曲牌多为苗族祭祀音乐。 唢呐。苗语称“Satnangx”,有木质、铜质两种。木质唢呐音色柔和、低回、长于抒情、叙事;铜质唢呐音色高亢嘹亮,有极强的穿透力,常适用于热烈喜庆场面。唢呐可独奏、齐奏、合奏、伴奏,是活跃于民间与舞台上独具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演奏曲牌丰富,调式多样,且曲式结构完整,多为标题音乐。在演奏技法上常令人拍案叫绝,即在演奏中,可长久地吹奏某个长音,拼音等,俗称“唢呐换气法”。唢呐换气法多为不传之秘,笔者有幸得名师教诲,谨在此予以公布,为唢呐爱好者递上一根登山拐杖:鼻腔呼吸,口腔储气,嘴唇紧抿,气冲哨嘴。多体会,多练习,功夫自然精进。在指法上,由于滑音及半音的巧妙运用,模仿百鸟啼鸣惟妙惟肖。 芦笙。苗语称“Nghanb”,音色柔和悠扬。传统的芦笙,只能吹奏四声音阶,且调式曲式等既有限又不完整,同音反复较多。后来出现了小三度和声丰富了演奏效果。目前,已发展成七声音阶。并能在各种场合单独胜任一些较为复杂乐曲的演奏了。芦笙抒情而热烈。 牛角。苗语称“Jiebngex”,从死去的水牛头上割取其角制成。声音尖励激越、响遏行云,极具穿透力。古时苗族使用于召集号令部队作战之用,后来多用于祭祀活动。苗祭师们吹响它,或驱逐邪魔,祈祷福庆,或调遣阴将阴兵,与邪魔厮杀。牛角虽为乐器,但从未给人带来愉悦之情。因为它只有一个音,其变化也只是几个八度的交替呈现,其华彩部分无论高音或低音,一律使用“连顿音”,如果说低音连顿音的出现给人带来焦虑不安,而高音连顿音的出现则给人带来紧张和恐慌。牛角只能在特定的祭祀场合使用。 长号。苗语称“Minlhob”,铜质,声音洪亮悠长,气势雄浑。一般在重大庆典活动中使用。 木皮号与泡桐号。苗语称“Jiotnduthob”,每年春季“扯水上树”时节,少年儿童们自制的练习和娱乐的乐器,它是练习吹管乐器的入门基础。

杏馫1980_苗家服饰展新姿
<br>

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苗家服饰(图片来源:网络) 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从用色上看,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从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从形式上看,分为盛装和便装。 苗家的姑娘最爱穿百褶裙,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 责任编辑:符迪

彝族传统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和区域性的节日及祭祀活动。节期祭典多有盛宴,节日里杀猪、宰羊,祭奠祖先,盛装宴饮,访亲问友,互赠礼品。礼品多为油煎糯米粑,上面覆盖4块肥厚的熟腊肉。典型食品:荞粑、面糊酸菜肉、锅巴油粉。 彝族菜食俗。彝族有杀年猪的习俗,猪宰杀后用米和香料腌制,风干后制成腊肉、火腿和风肉,然后分一半送给父母。彝族喜欢养羊,多为黑山羊。彝族菜分为大众菜、土司菜两大类。大众菜主要有:烤兔、炖山猪、烟薰牛干巴、锅贴乳饼、清蒸乳饼、火烧黄鳝、甜笋炖排骨、火烧鲫鱼等。土司菜做工精良,技法讲究。主要有荷叶蒸辣鱼等。 彝家坨坨肉食俗。以坨坨肉待客是彝家人的礼节。彝族认为发育尚未成熟的乳猪,是洁净的象征,用以待客表示对客人尊敬。有歌谣唱道:“红岩对白岩,猛火烧湿柴,摆上坨坨肉,为有贵客来。”用可乐猪制作坨坨肉,瘦肉多,皮薄,肉质细嫩。配以特制干酸菜汤和苦荞粑同吃。专用的全套餐具,多为生漆工艺品或木制品。 责任编辑:符迪

大年初一外面的天还没有大亮,远近相继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这里响一阵,那里响一阵,但响的时间都比较短,此为报春,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 农村新年,民俗礼仪无处不在,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单纯就新年活动而言,包括拜年和玩年两个方面的内容。 拜年是新年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因为哪家都有几门亲戚,都想利用新年的机会去看望 、拜访一下老亲戚,对于联络彼此感情,增进相互友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拜年也有很多规矩,初一不出门,因为初一是进财日不能往外拿东西,再则初一是单日子不利行亲走戚。拜年的礼品一般是12个红粑粑、2斤多猪肉、1包白糖,如果对方老辈子有烟酒嗜好,有的还要带瓶酒或斤把叶子烟去。 初二是正式拜年的日子,多数家庭都会清早就起床,换上新衣带着孩子去拜年。 作为老亲戚拜年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是姑爷、姐夫先给舅爷拜年,然后舅爷再带着孙子去给姑爷、姐夫拜年。 如果姑爷、姐夫不先敬舅爷们一步他们一般不会先出动,如果出动了那就失去了舅爷们的尊严。当然也有舅爷们先给那些大户的姑爷家拜年的,那就是另外一层意义了。 老年人拜年一般是在年轻人拜年之后初八九或十几才出动,他们一去对方总要挽留他们在那里多住几日,因为他们是走了几十年的老亲戚,感情深厚,而走动的机会又越来越少了,总是有种依依不舍的情怀,总想把客人留下来多吃几餐饭,多喝几杯酒,多拉一些家常来留住彼此的感情。 没有亲戚可走的人们,吃了早饭就各寻其乐——玩年。男人们拿着两三匹草烟走出大门,到村里人们常聚集的地方去玩,碰到谁就和人家闲聊几句或谈谈过年的感受。要是天气冷,一伙人就围坐在火坑边烤着火,嚼着瓜子聊天。女人比男人总会利用时间,她们出门总是拿着针线活去做,口讲话手打卦,边讲边纳鞋底、打鞋垫、打袜子等。按规矩新年是不能空手到人家去的,只要你去主人家都很客气,请你吃这喝那的,让你体会到农村的热情好客。有的人则是以娱乐的方式来玩年,在村头的石板上画上个棋盘线路动打三棋,周围围上好多看热闹的人,或在哪家架起桌子打纸牌、打撮符,主人家还要给他们烧大火,摆上瓜子、糖果等小吃来招待他们,到了中午煮甜酒吃,让他们享受客人的礼遇。玩到一定的时候,看人家来客了或是要煮夜饭了就会自觉地离开。 正月初二至十四还有龙灯、茶灯来闹热,那时灯火辉煌,锣鼓喧天,气势非凡,因为有驱魔逐邪,赐福送祥的作用,所以老百姓非常喜欢。有钱的寨子还要扎戏台,请戏班子来唱傩戏,让老百姓听得津津有味;会唱的人也会跟着唱,那台上台下一唱一合,交相辉映,连续唱它个几天几夜。 到了正月十五,年拜好了,酒肉吃饱了,戏看高兴了,新年也玩满意了,便办上一桌丰盛的晚餐,摆上筷子斟满酒,一家人吃团圆饭。同时,烧纸烧香供奉各位列祖列宗吃了年饭转回程,放鞭炮送年,农家人把这天叫过大年。 大年结束后,他们又重新操起犁耙,驾起耕牛,开始新一年的耕耘与追求。 责任编辑:匡奇燃

杏鑫测速登录地址_贵州傩文化博物馆简介
<br>

贵州傩文化博物馆前身是铜仁傩文化博物馆,成立于1991年3月,是国内唯一一个集收藏、展览、表演和研究为一体的傩文化专题博物馆。2008年1月经国家批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2012年4月24日正式更名为贵州傩文化博物馆。 贵州傩文化博物馆原馆地址设在铜仁市东山寺内,2010年,铜仁市委、市政府投资2000多元,在铜仁市风景优美的“民族风情园”内新建了馆舍,馆舍面积8147平方米,分三层,每层展厅面积为1000平方米。新馆展陈内容以展出贵州省的傩文化为主,展陈分为“傩的起源”和“贵州傩文化概况”、“贵州傩文化的艺术特色”、“铜仁傩文化的影响和研究”、“曲六乙捐赠精品展”等五个部分,陈列了部分明清时期以来的各种傩神案画、傩面具、傩法器、傩道具、傩法书以及国内外傩文化研究成果和傩文化活动图片,多幅中央部级领导及专家的题词。这些展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贵州文化的原貌,是研究傩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贵州傩文化博物馆的建立,为研究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宗教学以及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同时,管内还建有一支10余人的傩戏表演队伍。    建馆之初,中央电视塔《神州风采》栏目作了专题报道。1990年5月,应中国红楼梦学会、中国艺术研究所等单位邀请,在北京大观园和国际俱乐部举办傩展和表演,接待观众20余万人次,受到有关领导和国内外专家、学者及观众的一致好评。1991年9至11月,应香港中旅集团、深圳民俗文化村的邀请,在深圳民俗文化村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展览和表演,接待观众近100万人次。其间得到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田纪云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留下墨宝。同年10月1日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展演,获表演奖。法国、美国的大使复制了两套傩面具在法国、美国大使馆展出。1992年12月至1993年元月,应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公司和深圳市政府的邀请,再次到深圳表演傩技节目。1994年元月,在铜仁举办了《国际傩文化研究成果展览》,展出了傩文化著作、论文、报刊杂志、录音录像。图片、壁画等4000余件(篇)。尔后,日本、韩国、法国、美国、东南亚以及香港。台湾和国内学者、游客纷纷前来参观考察。1993年,编辑出版了《铜仁傩文化文集》、《傩文化研究成果目录索引》等。 责任编辑:匡奇燃

挂社是铜仁地方独有的民间传统节日,始于北宋时期,延续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该习俗是对新近亡故亲人的一种祭奠方式,通常从亲人亡故当年开始,连续举办三次,每年一次,第一年称开社,第二年称团社,第三年称圆社。第一年的开社和第三年的圆社是挂社的重点,前往的人比较多,亲朋齐聚,带上香纸、炮竹,前去墓地祭奠亡者。 每年春分时节,以农历二月二十一日为正社,前三天后四天均为挂社日。届时,家人就要准备社饭、酒菜、炮竹,并邀约亲朋好友一同前往墓地祭奠逝去的亲人。挂社包括祭祀和吃社饭两个内容,每个内容都有它特别的含义和意义。 上山挂社,一路去的男男女女带锄头、撮箕、刀子等工具,还要带上供奉亡灵的钱纸和社饭。 到了那里,男人们开始劳动起来,有的挖土,有的用撮箕往坟上垒土。坟经过长时间日晒雨淋就消下去了,他们得利用每年挂社的时候多培些土,才能把坟垒得像个样子。 男人们在干活,女人们在旁边看,等男人把坟垒好了她们再来摆饭菜。与亡者有近亲关系的女人,或是她的丈夫,或是她的哥哥,觉得他走得太年轻了,或是死得太不好了,每当她们看到新坟时,总有抑制不住的内心伤感,蹲到一边去哭诉,倾诉对去世亲人的思念。 坟垒好后,女人们动手在坟前拜台上摆上肉、豆腐等五六个炒菜及社饭、酒等供品,然后烧纸香,香是三根一炷共插六炷在墓前。在烧纸时主家还会念着:公、或婆、或爹、或妈,我们给你挂社来了,给你带来好多东西,     有酒肉、饭菜等东西你快来吃,还有好多钱纸你快来领,今后好得用。这时,客人们纷纷聚到坟边烧纸,把钱纸撕成一张一张放入火中,焚化越多逝者得到的钱就越多,如果钱纸多一张张的撕来不及时,他们就几张或一扎扎地放入火中焚化,让他(她)一下子就能得到好多钱财。按规矩烧纸时纸不能折翻,折翻了亡者就收不到送的钱,必须表面朝上方。遇到虔诚的人烧纸时,一边细心的撕烧,一边默默的念着亡者。 烧完纸,还要把杯里的酒倒点在燃烧的纸上,随即飘起一缕绿绿的火焰。待纸烧尽时,说明亡者钱领到了,酒饭吃好了,儿孙便在坟前跪拜、作揖,祝亡者在阴间过好日子,并祈求他保佑儿孙顺利、平安、兴旺等。 当然,有的儿孙在烧纸时了,还会给周围的老坟去烧一尊尊纸,因为他们的父或母现已成为他们的新邻居,为了得到那些老户主的关照,为儿女的就得先敬重他们,搞好睦邻关系,他们才会关照自己的父母,让父母在阴曹地府得到安宁。 坟的周围布满了炮竹,等到钱纸燃得最旺的时候他们才点燃炮竹,仿佛是在给亡灵喝酒领钱助兴一样,让他们吃得满意,喝得高兴。纸燃过后,挂社人可以吃饭了,一般是在坟前的拜台上摆上五六个荤素菜,大家围成一团蹲着吃。如果来人多,还要在旁边地上再摆上几桌。有的人吃了还要包点回去,让家人也尝尝他们家的社饭。 社饭是由糯米和蒿菜做成,为什么要掺和蒿菜呢?一是说过去父母养育子女太劳累、太辛苦,所以在给他们挂社做社饭时就要掺和苦蒿一起蒸一起吃,便于子     女记住父母的苦处、恩情,永远怀念和感恩他们。二是从直观的角度讲,糯米饭糍糯、耐蠕磨吃了不易消化,加上苦蒿能起到易于消化,使人吃社饭既品尝到美食,又不会造成消化不良的问题。三是从科学角度讲,蒿菜中含有特殊的香味挥发油,有助于宽松理气,消食开胃,增加食欲。四是蒿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及多种氨基酸,可以养心安神、降压补脑,清血化痰,润肺补肝,稳定情绪,防止记忆力减退。第五淡淡的苦味,有利于消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通利小便,消除水肿等功效,就因为这些作用,所以人们在做社饭时就需要加蒿菜。 从祭祀到吃社饭,包含着浓厚的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色彩。 尤其是社饭,在制作程序上有着严格的讲究和要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地方民族文化特点。随着历史的变迁,岁月的剥蚀,尤其是现代文明的渗透,挂社这一民俗传统从形式到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祭祀过程现在仅存烧纸、作揖、跪拜;而吃社饭则变成了美食享用的形式,已经由过去简单的蒿菜糯米社饭变成用精制糯米、野葱、腊肉制成的社饭,比过去又上一个档次,吃着香软可口,回味无穷。 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铜仁城区挂社又有新形式,逝者家属呼朋唤友,借上坟之机上山踏青春游,相互交流情感,少则几十人,多则一两百之众。极目望去,漫山遍野的男男女女欢声笑语,把人们带进了美妙的梦幻世界;林间草地野餐铺排,碗盘叮当,伴着炮竹的轰响,极其热闹壮观。挂社已成铜仁一种新兴的祭祀文化形象,已申报为铜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符迪

杏鑫平台注册登录_松桃傩戏之“还愿”祈福道具展示
<br>

傩戏,起源于远古时代,在我们民间有的称“还愿”(即傩堂戏),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在我们铜仁乃至全国部分地区广为流传,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傩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铜仁被美誉为“中国傩戏之乡”。 下面小编为您整理了几张松桃傩戏之“还愿”祈福道具图片展示。     责任编辑:符迪

杏鑫平台注册登录_铜仁梵净山——桃花源里的龙舟之乡
<br>

中国所有的地名都与传说或典故有关,铜仁也一样。隋朝时期,铜仁叫静仁县,随后叫万安县、常丰县等。元朝,一渔人偶然从铜岩水下,打捞起了三尊铜像,分别是儒、道、佛三教的鼻祖——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这一惊天奇事,震动朝廷。 为顺天意,便“以司治有古铜人三”,而设置铜人大、小江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明代,才将铜人定名为铜仁。据《铜仁市志》记载:“古人认为‘人者’,仁也,渐人之化,于是就改‘铜人’为‘铜仁’。”如果说,前几次的更名是随朝代的交替而更改,那么,从铜人到铜仁,无疑是古人文化意识的自觉与追求。 当今世界的纷繁与杂乱,面对这样一个时代背景,铜仁自信地向世人亮出了一张王牌—— “梵天净土·桃源铜仁”。陶渊明笔下的桃源实景,众说不一,终难定论。然而,陶渊明本是弃官归隐的山水诗人,其笔下的《桃花源记》,作为一个文学作品,诗中之景,完全可能是他借对武陵之感书写心中理想的世界。那么,既是同属武陵,又有锦江相依,铜仁,必有桃源神韵。 作为中国龙舟之乡的铜仁市,龙舟,已成为当代铜仁人的精神图腾。这或许有些让人不解,因为在中国,特别是在南方,龙舟比赛,早已是普遍的、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项群众运动。然而,铜仁人,对于龙舟比赛,却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体验。每年端午,无论烈日当空,还是大雨滂沱,锦江上数十只龙舟,如箭似飞,两岸更是人山人海,挥手狂呼,其情其景,恨不得自己跳上那一叶叶轻舟,甩开膀子拼搏一番。 这就是铜仁人对龙舟的痴迷。铜仁人从龙舟比赛中,提炼出了“团结协作,奋力争先”的精神,作为铜仁精神,激励铜仁人的工作斗志。于是,一幅幅宏图在铜仁这块板土上勾画,一条条经验在火热的实践中总结,一个个奇迹在汗水中铸就。 责任编辑:匡奇燃

茶灯,又名“茶灯舞”,是集彩灯、歌舞、戏曲于一体的一种表演艺术,是玉屏县侗乡民间在喜庆佳节时,所喜爱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艺术,它的结构简洁,明快流畅,表演热烈欢快,诙谐幽默,极富情趣,有着浓厚的地方风味,勃发着浓浓的泥土香气。茶灯虽然是一种民间舞蹈,但在表演上却有着曲艺艺术没有的东西。由于茶灯文化的音乐和表演形式都无法用文字来加以记载和传承,所以千百年来都只能靠群众代代口耳相传。 玉屏县民间茶灯文化艺术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茶灯表演主要是旦角、丑角二种角色,其服饰鲜艳分明。旦角为男扮女装,浓妆重彩,头插鲜花,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下着裙子,一手持扇子,一手拿丝绢或手帕;丑角为男装,身着深色民族对襟服,腰系黑色长布腰带,腰带在腹前打结,一端留50至60厘米长的吊带,面部画丑角妆,头包黑丝帕或戴丑角尖帽, 责任编辑: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