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服饰样式特别讲究,种类繁多,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田自成在《裕固族的服饰习俗浅析》一文中做了详细地介绍,兹录于下: 尖、平帽与高领偏襟长袍 裕固族妇女的帽子有东西之别,西部是尖顶,帽檐后部卷起,宽沿镶有一道黑边,内镶狗牙花边和各色丝线滚边;东部为大圆顶帽,形似礼帽,顶帽比礼帽细而窝,是用芨芨草秆和羊毛线编织而成坯,用红布缝为帽里,用白布缝为帽面,帽檐也缝有黑边,镶有花边。 裕固族妇女身穿高领偏襟长袍,衣领高齐耳根,衣领外面边缘用各色丝线合股,模仿天上的彩虹,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或九色、十三色,精心攀绣成波浪形、三角形、菱形、长方形等彩色几何图案。袍子一般以绿色、蓝色为主,下摆两边开衩,大襟上部、下摆、衣衩边缘都镶有云字花边。腰扎桃红色或绿色腰带,腰带右下方挂红、绿、天蓝色正方形绸帕,少则两块,多则四块。大襟衣扣上挂有刺绣的荷包、针扎。 妇女长袍上面罩一件高领偏襟坎肩,一般都是用红色、紫色缃色缎子缝制,形式似偏襟背心(高领和长袍同),下摆左右开衩,镶有绸制彩色花边,背后从左肩至右肩镶一道半圆形花边,或如同衣领用彩色丝线攀绣,偏襟边缘上至领口、下至腋下绣有各种动物花边。下身无论冬季还是夏季只穿一条单裤。 金边白毡帽与大领偏襟长袍 裕固族男子头戴金边白毡帽,帽檐后边卷起,后高前低,呈扇面形,帽檐镶黑边,帽顶有在蓝缎上用金线织成的圆形或圆八角形图案。身穿大领偏襟长袍,一般都扎大红腰带,腰带上带腰刀、火镰、鼻烟壶。衣襟上无论单棉都用彩色布和织锦缎镶边。上年纪的老人,腰间挂有香牛皮缝制的烟荷包,荷包上还带有弩烟针和铜火盅。 裕固族男子,逢年过节或重大活动,长袍上面要罩一件青色长袖短褂,左右开小衩。男子下身穿单裤,冬季足穿用牛皮制成的高勒尖鼻的皮亢沉马靴,穿毛袜,在明花区男子也穿手工制作的双鼻梁圆头高勒布靴,靴帮一般用青布上纳白线转云字图案。 “沙日达升戈”与“舜尕尔”、“曲外代尕” 裕固族姑娘在3岁剃头时,把后脑勺的一片头发留蓄,长发和穿有珊瑚珠的丝线编成一条辫子,辫梢垂线穗被塞到背后的腰带里。两鬓的头发按年岁的增长,一岁编一个小辫,一直到出嫁。到了十三四岁时,前额带“沙日达升戈”,即是用一长条红布,上缀各色珊瑚珠,缀成各色图案,做成一条长带,带的下边缘用红色或红、白色小珠相间穿成许多珠穗,把带子从前额缠到脑后,珠穗像珠帘一样齐眉垂在姑娘的前额。身穿类似大人的小袍褂,腰束腰带,胸前戴“舜尕尔”,背后戴“曲外代尕”,系用红布做成的两块长方形硬布牌,上缀有鱼骨圆块、各色珊瑚珠组成的图案,下边缘缀红色缩线穗,并用各色珊瑚、玛瑙、玉石珠穿成的珠琏把两块布牌连起,戴在脖子上,分挂在胸前和背后。
第 516 页
保安族妇女的服装最有名的是“一锅烟”。这是一种对长衫子、长夹袄、长棉衣所起的绰号。这种长衣前后襟一般要超过膝盖,而且讲究大襟、宽袖,襟上必须点缀三道色边。 第一道是红色条边,有2厘米宽;第二道是浅蓝色条边,有4寸宽;第三道是彩色的云子,称“万不断”。一锅烟是保安族妇女过节时所穿的礼服。这种服装实际上是兼有藏族和蒙古族服饰的优秀特点。 除了一锅烟这种节日服装外,平时妇女们随着季节的变化,经常换穿单衣、夹衣和棉衣。单衣上身多为长红衫子,外套青色夹夹,裤子主要是毛蓝色。有时不穿夹夹,只穿单长衫。这种单长衫,其色彩多为青色,有的沿镶浅蓝色的边子。长衫也有红色的,多是青年妇女所穿的衣服。 妇女的裤子也是大裆裤,色彩有大红、桃红、深绿三色。年轻妇女穿的裤子边沿有青、红、蓝三色的边子,老年妇女的裤子均为青、蓝两色,不加彩边。 年轻妇女头部多用六尺青纱或青绢包头,后面挽一个髻,髻上别一个形似柳叶的钗子。大姑娘多留一根长辫子,头戴一种俗称“西瓜皮”的帽子。这种帽子的形式是圆顶、大边、小口。详细说,这种帽子还有红顶、绿边,绿顶、红边及半红顶半绿边的区分。其边都打皱折向上卷起。帽子左边通常吊一根穗子,穗子上面拴一只荷包。 青壮年妇女也有喜欢戴一种用棉线勾成的花帽,这种花帽样式有统一的格调,一般是红底、黄格,格内绣黄花;有红底、白格.格内绣白花;有红底、绿格,格内绣绿花;个别的也有绿底红格,格内绣红花的。
甘南牧区(玛曲、碌曲、夏河)藏族妇女的头式较为独特,多系“碎辫子”型,如夏河一带六七岁的女孩,把额前的短发辫紧,从两鬓与顶上总结三条辫子,拉到后面续上三根羊毛细绳,再系一块宽约10厘米,长30厘米余,用红呢包毡的软胎布块,藏语叫“然周然哇”。 部分有钱的人在还上面缝五六块银元,或三五个银制碗形饰物,藏语叫“欧当”。富有的则在上面缀以腊珀或金饰品。一般则钉的是黄铜片子,藏名叫“麦隆”,牧区则是密密地钉上无数贝壳扣子。 在这里,当女子到了十七八岁举行“上头”仪式时,在头顶分出一束圆形的头发,将其分成九股编成一条辫子。四周的头发都往下梳,从靠近脸的地方结小辫。愈是贵妇,辫子越细,数目也愈多。每十几根头发结成一根小辫子,约百余根,辫梢接黑丝线绳。绕头一圈编完之后,在小辫的根处,用针线穿上两道线,然后从脸的正中分开向背后聚拢扎结。辫子上由脖颈至腰际处牢挂一条宽约7厘米、长约69厘米的红呢包毡镶黄边的软胎板块。上面缝缀十二三颗腊珀,顶端皆系扎红珊瑚珠。腊珀来自西藏,每颗如鸡蛋大小,颜色暗黄,藏名叫“怀宁”。 玛曲县欧拉、尼玛的妇女先将脑门处的头发从左右两侧梳编成上百根细辫。至耳轮上部,用红绿丝线横揽半圈,继续梳编到肩背处,再接黑丝线达于腰际。另将后脑勺的头发梳编一排细辫,上坠宽18厘米左右的布带,并用红、绿、黄各色布条横向包面,然后间隔缝缀串珠、密腊、珊瑚、松耳石及长方形、碗形(即“欧当”)银制饰物等。布带下端还联结数串深蓝色的珠玑和红丝线穗子。全长及于腰下,也有坠及脚踝的。 大多数妇女还在头顶盘绕一圈由红色料珠串缀起来的头箍。珠玑大小如豌豆,自上而下串六七颗,约50串,间有琥珀、松耳石点缀,脑门处饰以较大的珊瑚珠或宝石。头箍之下又附一串红珠。
回族的姓氏,与他们的伊斯兰教信仰有密切的关联。回族人多姓马,是因为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名字音译时,“穆”常常也作“马”。 明代马欢的《瀛涯胜览》、黄瑜的《双槐树钞》、何领远的《闽书》以及《明史》中提到穆罕默德的名字时,均作“马哈麻”。清人仿此例,也将伊斯兰人名中的首音译作“马”。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回族中姓“马”的人很多。 不过,回族不似汉族那么重视姓氏的谱系,可自由选择姓氏,因而马姓数量就特别膨胀起来。这种取先人名字的首音为姓的习俗,在回族中十分盛行。明朝著名的回族清官海瑞姓海,就是因为他的父亲叫海答儿。 此外,以名字的每一个音节为姓的习俗,也产生出大量的回族姓氏。如“以卜拉欣”、“纳速喇丁”的名字,就分解出以、白、来、金、纳、速、喇、丁等8姓。 伊斯兰教职也是回族姓氏的一个来源。如:不鲁罕丁担任福建晋江清净寺长老,称“摄思廉夏”,“摄思廉”今译“伊斯兰”,“夏”即“长老”之意。后来,他和他的子孙就姓了“夏”。 回族的名字分为乳名、回族名和学名,其中回族名最具民族及宗教特点,一般是在孩子出生3天或7天时由阿訇从伊斯兰教圣贤的名字里选取,男的多叫阿里、尤素福、达乌德、努尔曼,女的多叫玛丽亚、法蒂玛,等等。
撒拉族生育习俗中特别讲究诞生礼俗。孩子出生后,其命名的方式大体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无甚差别,但在分娩、过满月等方面却别有一番情趣。 撒拉人对孕妇的生活起居特别重视,尤其注意饮食方面的营养和“忌口”。分娩时,请乡村的接生婆接生,分娩后,由接生婆助其洗浴。生育前几天,就在孕妇的房间里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先从炕头的房梁上挂下一条毯子,以免中风,炕上多放些棉纱。 洗完婴儿后,在婴儿的肚脐上放些麝香,用干净布带扎好。第二天亲戚家门的女眷端着油渍渍、香喷喷的油搅团,还有红糖、油香以及给婴儿缝衣服的布料纷纷前来贺喜问月。 满月后,娘家人还要进行十分隆重的“看月”,他们提着送给女儿和公婆、女婿、婴儿的衣服,牵着一只肥美的活羊,浩浩荡荡地前去分享得子之喜。主人则早已迎候于门外,互道“色俩目”后,请进上席,男女分席而坐,并当场宰下亲家带来的活羊,煮肥肠和羊肉,款待贵客。 食毕,主人要给每位看月子的人送些钱物表示酬谢。新生儿面世40日左右,家里准备“谓情玛玛”(类似小饼干的面食)、糖果等,由长辈拿出大门,逢人便散,此时最高兴的是村里的儿童。 出门之日,一般选定在主麻日或农历初九、十九、二十九,撒拉人认为这些日子是婴儿出门的吉日良辰。一般情况下,在庆祝规模上,生男比生女要隆重热烈得多。
在过去,由于生活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等因素,裕固族人很少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如今这种状况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根本改变。但是,相对而言,肉食在裕固人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占有很大比例。手抓羊肉是裕固族人最喜爱的食物之一。 此外,还有烤全羊、羊肚烤全羊(羊肉剁碎后装入羊肚内,然后埋入火堆烤制而成),都被裕固人认为是“地道”的本民族的特色食品,至今仍然十分流行,深受各地裕固人的喜爱。但是,由于历史文化与民族传统等方面的原因,裕固族人的饮食还有许多不同与其他民族的习俗与禁忌。比如: 裕固族人在饮食方面不吃大雁、地鹋的肉,不吃驴、马、骡肉及鱼肉。从佛教上讲,吃了尖嘴、圆蹄动物肉,死后灵魂不能升天。现在裕固族人不食驴、马及鸟类肉已成为他们严格遵守的惯例。 旧时,裕固族请神职人员敬点格尔罕(天神)时,牵一只绵羊,神职人员用刀破开羊肚子,掏出羊心,然后砍下羊头并与羊心一起献给天神,表示对神灵的崇敬之意。 裕固族每当举行重大的庆典活动,家里人要给前来祝贺的客人献羊背子以图吉利。他们把羊背子分成12份子,每份子都有一个特殊的名称,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将羊背子分好煮熟,然后分装在12个袋子里,按照客人的身份先献给活佛、部落头目、辈分大的老者或主要亲戚,剩下的9份子由其他客人分别拿走。 据说献羊背子是裕固族先民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为献神、敬祖先逐渐形成的信仰仪式。认为这样可使献羊背子的主人功德圆满。
东乡族称家族组织为“家伍”,家伍中又以血缘的亲疏关系分为“亲家伍”(小家族)和“幅个家伍”(大家族)。亲家伍是由一个祖父的后代所组成的单个家庭构成。幅个家伍是由一个曾祖父或者血缘关系更远一点的单个家庭构成。 历史上,东乡族社会是以父系血缘连结起来的氏族组成。在其人口少的情况下,常居住在一个村庄。随着本家族人数增多,家族不断分支,便另辟新村或迁徙他乡,为了保持家族联系,常在姓之前冠以老庄(老根子)的名称。 东乡族称家庭为gie,即东乡语房子的意思。东乡族实行一夫一妻制,1949年10月以前个别富裕户也有一夫两妻的。家庭通常由夫妻、儿女组成,但三四代同堂的也不乏其例。东乡族原来实行早婚,男15岁左右,女13岁左右便结婚,儿女结婚五六年以后,便另打庄窠(院)与父母分居。 儿子要分居时,父母要给儿子划分土地财产牲畜,最小的儿子一直留在父母身边,并为父母养老送终。父母亡故时的殡葬费用均由儿子们共同负担。幼子的继承权比其他儿子优厚一点,父母或者祖父母居住的老庄窠或是上房归幼子继承,这已成为东乡人不成文的规定,历来遵行不悖。 祖父则倚重长孙,在财产分配方面,长孙的地位几乎与儿子们一样,可分得与儿子们一样的一份财产。 东乡族对离异持慎重态度,尽管按过去的传统,只要丈夫向妻子连说三声“我不要你了”,就算离异了。可说这话时得有证人,且言者承认自己出于本愿并不反悔,才能算数,妻子离异临走时,要带走陪嫁的东西及个人用品和“哈卡毕尼”(即订婚时的聘金)。实际生活中,东乡族中男女随便离异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离异的男女双方都可再婚,丧偶者亦可再婚,寡妇也可以改嫁,亦可转房。寡妇转房,一般限于同辈兄弟、堂兄弟之间,但一定要征得寡妇本人的同意。寡妇改嫁,婆婆一般不能干涉。在旧社会曾出现过抢寡妇的现象。若寡妇被别村的男人看上了,先得给寡妇所在村的长老送礼疏通关系,然后夜间来抢。寡妇改嫁时,一般幼儿不让带走,由丈夫本家抚养成人。寡妇再婚后可带婴儿去抚养,直到成婚年龄送回本家。
生活在甘肃迭部的藏族,男子不喜欢戴帽,多以毛巾绕头。身着长衫,多以麻织品为主,腰扎红腰带,右臂外露。足穿牛皮底长靴,黑色长裤,裤筒较窄。 但也有例外,比如在腊子口一带的藏族男子穿大裤,短袄,缠腿。妇女戴圆筒平顶高帽,身穿大襟长袍,里穿贴身衬衣,有时长袍外套一件肥大坎肩,扎一条漂亮腰带。未婚女子梳2条辫,已婚妇女梳3条辫,盘头、垂吊均可。有时并不严格,盘梳小辫、多辫,任其喜好。 据民族学专家王一清介绍:迭部藏族,除益哇乡扎尕那一带有穿着牧区服饰外,其余各地着装比较简单,色调稳重凝练。 像旺藏、多儿一带藏族男子不戴帽,仅以白毛巾或同样布幅的白布,顺长折叠成宽15厘米的长条,一边紧挨额际缠绕一周,正好呈圆柱体,上面开口。女子头戴夹层软胎平顶“圆筒高帽”,帽檐依次缀以红、黄、蓝诸色布条,布条至衔接处折而向上延伸达于顶端,帽顶用白布封口,微凹。 他们身着交领的自织白色麻布长衫,右臂外伸,腰系红腰带,上别坎刀,衫长及于膝下。足登高勒“骆蹄”(即单层牛皮包底的靴子),下着窄裤筒黑色长裤,膝下部分装入靴筒。 在这里,妇女们身穿半高领、右衽大襟的长袍,类似蒙古族袍服,黑色居多。领、襟部分先用花布绲边,并镶缀黄花暗花锦缎,再用十字氆氇以及各色布条竖直饰以10-15厘米的宽边,线条粗犷,色彩对比强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藏族牧民过着“逐水草而牧”的生活。其民居多为随时可搬动的各种帐篷。做帐篷的材料用牛毛纺线织成。随着农业生产在一些海拔较低,气候湿润温暖地区的发展,一些地区的牧民便逐渐定居下来,开始了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这个定居点既作为整个部落的农业生产基地,也作为四季牧场中的“冬窝子”。 大约在明末清初,出现了“马康”民居形式。所谓的“马康”,是一种半地穴形如碉堡式的土木结构平顶建筑,典型的马康面阔四间,9.3米,进深二间,6.6米。内部是土木结构,以木柱支撑。 马康内由两部分组成,左侧用木板隔有面宽一间,进深二间的马厩,其余右侧部分,则为宽敞的主人居室。室内右上角为一占地面宽二间,进深一间的大“连锅炕”,即:锅灶和暖炕相连接,中间和锅灶毗连部分用50厘米高的木制平台隔开。做饭煮茶,烟火穿炕而过,既可炊事又能达到暖炕的目的。居室内四壁、天棚、地面皆用木板镶装。四面板壁中还镶装了盛装粮食的躲柜,装衣服杂物的橱柜及碗架等。在高堂板壁之上镶装神龛。 马康四周不开窗,只在前面厚墙左侧开有一个宽约1米,高约2米的小门。居室内开有两个直通屋脊的天窗,供通烟,透气,采光之用。林区或临近林区的马康,有“外不见木,内不见土”之说。 随着社会的变化,藏民对马康进行了改造。他们紧贴马康续建了土木结构的二层平顶楼房及楼下前院畜圈。典型的二层平顶楼房,每层高度一般在2.4米左右,这个高度恰好与马康高度相等,楼房面宽也与马康面宽相同。 修建时,楼房紧贴马康,即马康的前墙用作楼房后墙,楼房与马康相互连接。续建二层平顶楼房比较简陋。楼上住人,楼底及楼底前院所修的平房做畜圈。楼上由堂屋、厢房若干间组成。家人分居各室。楼房前檐门面一般有木板装成,并在上面装置了方形花格小窗棂。靠边的堂屋向外突出一间,与之紧连的一间,修有占地两间的大“连锅炕”。堂屋天棚、地面、四壁镶装有木板,后板壁上也镶装了供佛的佛龛及碗柜,其余房间一般不镶装木板。一家人的活动,夏季多在楼房,冬季仍住马康。
裕固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举行成年礼时,常常举行“勒系腰”仪式。实际上,它就是一种成年礼俗。姑娘长到15或17岁时,如果没有男子来提亲,那就要在举行成人礼的同时,还要举行勒系腰婚礼。 具体仪式是:在自家帐篷旁边另外扎起一顶小白布帐篷,选择好吉日,请来亲戚、头人、喇嘛,待客人就座喝茶之后,由两个已婚妇女给姑娘梳头,戴上刺绣缀制好的“头面”,头面是用珊瑚珠、玛瑙珠、珍珠、银牌、铜环装饰穿缀而成的头饰。 先将姑娘头上的12根小辫子梳辫为3根大辫子,头面分为三长条,前面两条齐耳根辫人发辫,分左右垂在胸前,背后一条编人后脑的发辫上,垂在后背。待头面戴好,再戴上宽沿高顶有红缨穗的帽子,这时标志着姑娘已长大成人,同时也标志着从此有了社交的权利。 头面戴好之后,勒系腰仪式开始。将戴了头面姑娘的绸、缎或纱质腰带(裕固族把腰带称为系腰)系在姑姑或舅舅尚未婚娶的儿子腰间,同时将男方的腰带解下来,系在姑娘腰上。 勒系腰婚不管其姑姑家和舅舅家的男孩子年龄大小,是僧是俗,都是可以的。如果舅舅、姑姑家没有尚未婚娶的男子,则将系腰勒在已经婚娶的姑表兄弟或舅表兄弟腰上。如果姑姑、舅舅都没儿子,才可将系腰勒于第三家。 勒系腰仪式举行的当天晚上,戴了头面的姑娘,就住到小白帐篷里过夜,第二天又从白帐篷内搬回与父母同居。从此,姑娘就可与相好的男子自由交往,不受社会非议。但生下孩子,必须姓勒系腰者的家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