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8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都柳江沿岸山麓边的侗寨,“四月八”前后的种棉花活动已沿袭成新婚成新婚女婿帮丈人家劳动生产的习俗。这一种生产习俗演化成为青年社交的娱乐型节令,具有民俗的多种性格。种棉节这天,新郎新娘娘带着装著一新的青年伙伴,备好腌鱼、腌肉、盐蛋,包着糯米饭到山上作午餐。种棉地里,芦笙手合奏笙曲,小伙子深翻细拍,姑娘们下种上粪。活路完了,插上一枝挂满蛋壳的树枝,象征着棉花的丰收。这时,摆起了丰盛的午餐,一场野宴便在地边举行。一些村寨还带着狗或鸡鸭到地边宰杀下酒,并有煮糖粥喜庆的习俗。午宴完毕,青年们心情欢乐,直到天色不早,方在笙曲中有说有笑地回家。晚上,女方宴请丈夫的众伙伴,全体姑娘均来作陪,大家欢歌畅饮。种棉活动,激发了青年们的劳动情绪,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杏鑫注册开户_侗族萨玛节(图)

一群扮作稻草人的侗族妇女在跳传统舞蹈 侗族萨玛节流传于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从江县及周边的侗族地区,主要以榕江县车江侗族萨玛节为代表。 “萨玛”是侗语译音,“萨”即祖母,“玛”意为大,萨玛可汉译为“大祖母”(又称萨岁),她是整个侗族(特别是南部方言地区)共同的祖先神灵的化身。侗族认为祖先神威巨大,至高无上,能赋予人们力量去战胜敌人、战胜自然、战胜灾害,赢得村寨安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因而对之虔诚崇拜,奉为侗族的社稷神。同时,萨玛又是传说中的古代女英雄,在侗族古代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萨玛节(祭萨)是南部侗族现存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侗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风俗的遗留。为了祭祀萨玛,大多数侗族村寨都建有萨玛的祭坛——“然萨”(侗语,“然”是房屋,汉译为“祖母的房屋”,也称萨玛祠、圣母祠),年年农历正月、二月都要在“然萨”举行盛大的祭典,场面庞大而壮观,代代相传,形成了今天的“萨玛节”。 萨玛节举行的时间,一般是农历正月、二月,但有时也根据生产、生活或其他重大活动情况改为其他月份举行。祭萨的规模,一般为各村(团寨)各祭,有的也邀请邻村、数村或相邻片区联祭,场面壮观。参加祭萨的人员,各地不同,许多地方是全寨男女老少一齐参加。榕江三宝侗乡各村寨,则是以已婚妇女为主体(也有少数德高望重的男性寨老参加)。因此,榕江三宝侗乡的祭萨活动,带有悠久的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祭萨后,活动参加者绕寨一周,最后到达固定的耶坪,围成圆圈,手拉手跳起舞来,齐声高唱赞颂萨玛的“耶歌”。这种边唱边舞的形式,称为“多耶”,气氛古朴而热烈。 萨玛节在侗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中有很深的影响,先辈“至善”的美德对侗族的兴旺发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尊敬老人等已成为侗族人民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萨玛是侗寨的保护神、团结神,又是侗族的娱乐神。“萨玛”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浓厚,对侗族的社会生活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侗族的农业经济生产历史悠久,四时的变化和农耕劳作程序使侗族人很早就意识到了岁时始末的概念。侗族民认为在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切农耕事务完毕的秋后,便是劳作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因此,有些地方把农历十一月当作新春的岁首,有的地方则视为旧年的终末。在这被认为是旧岁的终末。在这被认为是旧岁已去、新年到来、禾谷满仓、禽畜满圈之时,家家杀猪宰羊庆贺,年复一年而沿袭成侗族的新年吉庆。 由于与汉族交往频繁,大多地区的侗年多被春节所取代。但仍有部分村寨每年依照古习欢度侗族自己的新春。 榕江七十二寨一带的侗寨于农历十月底至十一月初举行欢度新年的庆祝活动。这里过侗年主要是花色品种祭老人,缅怀祖宗。 相传他们祖上远道迁来,原以打猎为生,后来学会开荒造田,从事家农耕而获得丰收。秋后,举族欢庆,从此世代相传成为新年。 新年之际,家家将房前屋后打扫干净,男女老少更换新装,人们宰猪杀牛,春糯米耙,从十一月初一到初五,举行大规模的踩塘跳芦笙和斗牛活动,有的青年人则趁此佳期举办婚庆礼仪,宴请亲友。 七十二寨除了过十一月上旬的侗年以外,表演赛这两次“陪年”。所谓“陪年”,就是陪同附近侗族所过的阴历十一月底的侗年以及汉族的春节。“陪年”是增强民族团结,增近各寨友谊的节目,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隆重。 从江县贯洞杨姓侗族所过的新年,当地人称为“杨年”。时间在农历十一月初三。相传古时杨姓侗族有一将领带兵在外,恐过年时冰冻回不了家,而于春节前回到家来。这年杨家糯米丰收,鲤鱼肥壮。十一月初三这天,杨家以鱼宴请亲朋,祭祀祖先,沿袭至今的的杨年,仍得以鱼虔诚祭祀。 锦屏县的彦洞、瑶白和剑河县小广一带,于农历十一月底至十二月初欢庆新年到来。打糯米粑、做甜酒、杀猪宰牛、煮油条,家家忙得不亦乐乎。女婿和媳妇也于这喜的日子给丈人拜年,并互赠礼物相贺。在新年佳期还要举行盛大的斗牛活动。 这一带侗年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彦洞的龙姓侗族是最早落户于此,后来罗、黄、王、龚等姓祖先相继而来。罗姓祖先为村寨和睦,于十一月廿七杀猪宰牛、打糯米粑,宴请各姓亲;十二月初一,其他姓家族也设宴答谢。另一传说是因在战争兵乱的年月里,罗姓祖先听到有军队要过境的消息,就提前于十一月廿七日杀猪宰牛过了年。后来其他姓的人家知道了,也于十二月初一过了年。从那时起,直到现在。种种传说都显示了祭祀祖先的节日内容。节日的礼仪体现了庆祝新春的气氛。

杏鑫测速代理_沿河莲花十八响
<br>

  “肉莲花”是一种流传于沿河土家族地区的民间舞蹈,是土家族先民古代巴人军事乐舞遗风的延续和演变,是土家族传统文化与土家族人民性格特征的集中表现,其历史渊源源远流长。 “肉莲花”舞蹈分大板和小板两种形式,大板即手掌拍打四肢、下腹、发出响亮的声音。小板即拇指与中指相拧、发出清脆的声音。 “肉莲花”舞蹈对应全身十八处要穴的长期拍打,能起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益寿的效果。具有较好的健身保健功能。是推广具有民族特色全民健身运动的好项目。

俗话说:“前人不摆古,后人失落谱”,这是我们在地名普查中听到群众的一句格言。所以,任何对于传统地名的调查与考证,都属于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抢救与传承。 石阡是仡佬族的山乡,以仡佬的族称,古称、图腾,习俗得名的山川村寨之名比比皆是。这类地名由于“土”气较重,村古名殊,涵义深埋,难被理解,因而歧义丛生,变异消失;甚至成为封建流官改革民俗的一个特殊领域。由此产生的一些地名情趣,值得不断地深入探索。温故而知新,叩名以撷趣,兹将部分调查研究之地名整理成文,与识者共勉。 仡佬“屋基”何其多 在石阡全县,有名叫“老屋基”的自然村寨多达23个。其中,龙井乡有4个,青阳、五德、龙塘、大沙坝、坪地场乡镇各2个,其余分布在枫香、花桥、中坝、坪山、国荣、聚凤、本庄、河坝场等乡镇。所谓老屋基,是它与分布全县的老寨、老街、老洞、老屯、老厂、老林、老皇屯、老王山、老宗坡、老婆坟、老俚坟、老水井等一样,是中古时期的“僚”人和现代仡佬族所居住的寨子,因而得名。 本庄镇有个名叫“赖子屋基”的山村,也是因为仡佬的另一称谓得名。考“赖子”即“奶子”的讹音。该镇还有一个名叫“唐二屋基”的,也是一个仡佬族。“唐二”乃是传统花灯和傩堂杂戏中的丑角,有如当地的花灯丑角“唐二”出台时表白说:  “唐二(我)本姓葛,家住岩脚脚。爹爹岩公公,妈妈岩婆婆。我名岩崽崽,幺妹岩旦角。”  “唐二”姓“葛”,表明他是中古时期的“葛僚”;并且仡佬族又有“岩笋”、“岩崽”的自称。所以唐二自称“岩崽崽”、幺妹即名“岩旦角”。 葛、仡地名遍及石阡 《辞海》(487页)“仡佬族”条目说:“旧文献中的‘鸠僚’、‘仡僚’、‘葛僚’、‘革僚’,都是声音相近的不同写法”。 在石阡,以“葛”为首的地名,主要分布于今县的西南部,如葛彰、葛商、葛旧、葛融、葛岸、葛坪、葛冲、葛耸、葛缥、葛龙坡、葛冲崖等。因为这一带有“古牂牁郡城”,又为宋元时期“葛彰葛商”长官司辖地。其“葛”乃是羊角的“角”(乡音读“角”为“葛”而不读为“缴”)。“角”(葛)为地名,泛指小山或石峰,义通牂牁的牁,《水经注》说:“牂牁,亦江中两山名也。”白沙镇有村名为“张角照”,村民们说,以村对面的两个山峰相照而得名,所以,“张角照”本牂牁照的意思。 以“仡”为首的地名分布于今县的中、东、南、北部。考“仡”在地名中泛指山间槽谷地带。如仡沟,仡岭,仡弄、仡圮,仡牝、仡比。白沙镇有村名“谷米寨”,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原名“葛咩寨”,乃以牂牁和羊叫之声而得名。坪地场乡有村名为“仡荒寨”,含义为仡佬族“开荒辟草”的寨子。如今谐音为“搞房寨”,反而显得难以理解了。 “丹砂”缘自岩山出 石阡境内以“沙”得名的地方甚多,诸如:沙坝、沙坪、沙沟、沙槽、白沙、红沙凼、磨沙坡、沙堂坝、石沙洞、沙子湾、沟、坳、坎等。这些名“沙”的地方,普遍都是泥地。就连青阳乡沙坪村有个名叫“沙颗颗”的村寨,村前寨后也未见一颗沙;而是以村前漏溪对岸的崖壁得名的。同样,青阳沙坪是以村旁的大岩阡、黑岩阡得名;白沙镇以大岩得名;城东北五里的沙坝,当是以五老山第五峰——侯山高崖而得名。 为什么以岩山命名为“沙”?《逸周书?王会解》说:“卜人从丹砂”。说的是西南地区的“濮”人,很早就掌握了火攻丹砂的技术,并以“丹沙”向周武王进贡。因为“丹砂”是“濮”系民族最珍贵的宝物和贡品,而又最早见载于史籍,本民族一贯引以为自豪;又因为“丹沙”是从岩山里开采出来的,所以居处靠近山岩的村寨多以“沙”得名。 这种采炼“丹沙”的技术一直沿袭至今。(南宋)《溪蛮丛笑》说:“砂出万山(今万山特区)之崖为最,仡佬以火攻取。”我县亦有古产“丹砂”的遗址及传说。石固乡龙塘坳村木绕大小寨子的沙堂坝,坝首有一石峰名叫沙桶岩,有古产“丹砂”的洞穴及大量废渣。1958年用土法采炼水银500多斤。上世纪七十年代,木绕阮姓族人还请来万山师傅,从沙桶岩中采炼出了珠砂水银。 由于“濮”人崇丹砂而演为族称。如唐代的“菩萨蛮”本为濮沙蛮;明清时期有“沙人”、“沙濮”等称谓,皆为仡佬的别称。 责任编辑:符迪

 大坪乡地慢村地处万山区最偏远的村寨,与江口、岑巩县某些乡村交界,全村2400余人,其中800多人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弱病残”。由于交通闭塞,村里没有经济实体,全村以粮食和蔬菜为主,经济类作物少。 “赶社”是地慢村的特色文化,以侗族苗族为主,每年一次。“赶社”这天的日子是不定期的,在立春的第五个戊日为“赶社节”,由老一辈的人推算而来。“赶社节”的清晨,村里会杀猪宰羊祭祀祖先,搞得热热闹闹。 相传在古时候,有位年轻漂亮的妇女,每天为上山种地的丈夫送饭,因粮食不够吃,就打些野菜与粮食同煮。立春过后的一天,妇女上山送饭时,看见路边躺着一位青年男子,已奄奄一息快要死亡,该妇女蹲下身子,摸了摸青年男子的额头和鼻子,看到男子一息尚存,就到小溪边舀了一碗水喂男子,男子慢慢苏醒,妇女然后把送给丈夫的饭给那人吃了,救了那人一命。 丈夫看到妻子还没来送饭,便沿着回家的路,看妻子来送饭了没有。途中,青年男子吃饭、妻子坐在其旁边看着男子的这一幕刚好被妇女的丈夫看见,其丈夫认为妻子有不轨行为,一气之下就把妻子休了,妻子跟丈夫讲不清道理,就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若干年后,被救的青年男子当了宰相,来到此地查询救命恩人,哪知该女子已不在人世。为纪念这名妇女救命之恩,宰相定妇女救他之日(立春的第五个戊日)为“赶社节”,因此“赶社节”一直流传至今。 “赶社节”这天,地慢村邻近上万的村民身着民族服装,来到一个空旷热闹的地方聚会,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他们拿出犁耙行头等春耕物资到这里进行交流,同时还要到山塘水库中捞“社鱼”比赛。对山歌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节目”,那是少数民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方式,非常热闹。最热闹的是“侃杆子”,很多人会通宵达旦的玩,这是一种以小钱为赌注的赌博方式,虽然资金不大,但政府不提倡开展这种活动。 现在,“赶社节”逐步把一些民族歌舞、民族体育等传统项目加进来,更加丰富了“赶社节”的民族特色。 责任编辑:符迪

对于傩这种在中国历史长问中广泛存在的古老文化现象,若探本溯源,显然可见出其与远古初民的鬼神信仰有关。鬼神信仰的基本特征是相信天地间有两个世界存神在天上,鬼在地下。在,一个是人的世界,另一个是鬼神世界,居于中间。两个世界利害相关,或融或离。人界有限、柔弱而渺小;鬼神界无限、刚强而巨大。人有生有死,孤独短暂,鬼神则超越生死,处处显灵。这种以两个世界之对应并立为特征的鬼神信仰所产生的文化效果,在价值上是双重的:一方面既肯定了人界的独立,让人类获得一定自由去旁观外界,改变外界,反观自我,发展自我;另一方 面却又让人类深深感受到恐惧与漂泊无助。于是对鬼神世界的敬畏之心和祈 求之意也由此而生。此外,出于自我生存的需要,初民们又以人的价值为根 据把另一个世界一分为二:与人为善者是神,为恶者即为鬼。”鬼”的别称又有妖、孽、魔、怪等等,都含有既令人敬畏又使人担忧恐惧的意味。人们要生存平安、躲避”鬼”的威胁,出路有两条:一是敬鬼、祭鬼,一是驱鬼、逐鬼乃至收鬼灭鬼。后一条路有冒犯神界之嫌,乃不得已而为之,风险极大,所以要求助于”神”,请神逐鬼。”傩”所体现的可说正是这后一条道路,也正因如此,我们在前面才把”傩”代表的文化精神称为一种”英雄主义”,只不过这种英雄主义的支撑点仍然是鬼神信仰罢了。 “傩”体现着古今参与此类活动的人们的鬼神信仰,反映出一种特殊的人与神界及与人类自身的相互关系。人敬神畏鬼,借神逐鬼,通过一系列诸如面具装扮式的仪式使人神相通,神灵附体,以达到一种人即神、神即人的理想境界,人驱鬼即神驱鬼,神获胜即人获胜。这样,”傩”使得人力上升I (回到万物)神灵降至(天人合一),于是鬼疫消除,人界平安。可见”傩” 既是两界相分的产物,同时也是彼此互通的象征。总之,”傩”的存在证明化着两个世界的存在,即在人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隐秘的世界,其中善者为神,恶者为鬼,与人相关,善恶有报。这是”傩”的前提,也是傩作为一种文化的内核所在。下面分几层稍加评述。 责任编辑:符迪

杏鑫注册平台官网_【铜仁民舞】石阡:蹦蹦鼓
<br>

蹦蹦鼓又称仡蹦鼓,因仡佬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大山里,每到庄稼成熟时节,为防止野兽对劳动成果的侵害,他们常常夜晚在野兽出没的庄稼地里燃起篝火,唱起民歌、敲打蹦蹦鼓驱赶野兽,解除寂寞。后来,每遇重大节日,他们都边敲蹦蹦鼓边跳舞,边唱歌,以乞求祖先保佑。于是,仡佬蹦蹦鼓舞蹈流传至今。如今,舞蹈作品《仡佬蹦蹦鼓》的身影已逐渐走出了贵州、走向了全国。 鼓舞一般由青年男女搭配表演,舞姿轻盈欢快,节奏浑厚,气势磅礴。仡佬蹦蹦鼓的制作材料取于千百年生长在我县山间田野的棕树,做工精致,用木棒轻轻敲击,发出的声音犹如从群山静静地来,余音悄悄而去,意境悠远、深邃。 仡佬蹦蹦鼓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广受外界欢迎,多次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演出,受邀参加过上海世博会、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等重大活动。 责任编辑:匡奇燃

杏鑫内部304724_铜仁元素——侗族
<br>

侗族由古代百越人的一支“骆越”演变而来,铜仁市境内的侗族主要分布在舞阳河、锦江流域以及乌江支流的龙底江流域,包括玉屏、万山、碧江、江口、石阡等区县。凡侗族人聚居地区,有河必有桥,桥梁全都建筑在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 目前,铜仁市侗族常住人口36.1132万人,集中居住在约东经108-110度、北纬25-31度之间,形成一条东西宽约350公里,南北长近600公里的长形地带,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在全市少数民族中,侗族人口仅次于土家族和苗族,位居第三。 铜仁市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但因其处于连片集中的边缘地带,与苗族、土家族等其他兄弟民族以及汉族杂居,各民族在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同时,族际间的交流逐步以汉语为主,加上学校以汉语为主的教育和商贸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汉语的普及,加上随着民族融合、变迁,能讲侗话的老人相继去世,侗语濒临消失边缘。 虽然侗语逐渐消失,可侗族语言、风俗、特产、地名等方面信息仍然值得深入研究。例如在侗族语言中,玉屏侗族自治县亚鱼乡的“亚鱼”,就是侗语的音译,“亚”即“水田”,鱼即“油”,“亚鱼”合起来的意思便是粮油充足的“鱼米之乡”。此外,铜仁市侗族聚居区还保留着一些冠以“骆”音的地名,玉屏的路良、迷路,江口的骆象、地落,石阡的乐桥,印江的乐茂江等等,从这些地名便可以追溯某些侗族历史信息。 在侗族同胞的发展历程里,铜仁市侗族地方特产犹如一支奇葩,在黔东大地璀璨绽放。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玉屏箫笛,它是侗乡最具代表性的特产之一,与茅台酒、大方漆、安顺刀一起被誉为“贵州四宝”。      玉屏箫已历数百年历史,因其产地玉屏原名平溪,故有“平箫”之称;又因曾多次进贡朝廷,又有“雅颂贡箫”之名。笛产于清初,随着平溪更名为玉屏,因此称之为“玉笛”,产于玉屏的箫和笛由此并称“平箫玉笛”。玉屏箫笛的制作一般要经过30多道工序,其中钻孔是关键性的一环,要求既要开得正,外观为椭圆形,又要内腔空而圆,特别是开吹口,要求十分严格,必须按传统工艺操作,做到音质饱满、音色优美、灵敏度强。 除箫笛外,侗乡玉屏的大宗经济林还有油茶。据记载,侗乡百姓经营油茶已有500多年历史,侗族聚居地几乎都有茶山,尤以玉屏为最。 在婚姻习俗上,提亲、“讨口气”、“讨八字”、过礼、哭嫁、请花缘酒、接亲、办喜酒、闹新房和回门是侗族同胞结婚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生活习俗方面,侗乡罐罐油茶、社饭等至今仍继承完好;春节、赶坳、春社、清明、端午等节日里的侗乡甚是热闹。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传承弘扬民族特色的呼声越来越大,全国各地利用自身优势抓机遇打造特色,侗族特色便成为铜仁市民族文化的一项重点,“中国箫笛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侗文化艺术之乡”的侗乡玉屏闻名全国乃至海外,作为黔东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侗族越来越受世人瞩目。 责任编辑:匡奇燃

旧时侗乡的婚姻,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较为普遍,因而媒人在侗族婚俗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侗家就有“天上无雷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的说法。 “讨媒”,即请媒人说亲。因媒人去女方家提亲时,要提一竹篮,装有糖、酒、肉等物品,用红纸盖上,所以又叫“提篮子”。 这是侗家婚俗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只有通过媒人联络的婚姻才算“明媒正娶”,也是对女方的尊重。 男方如果相中了谁家姑娘,其父母经过一番掏提(方言,打听、了解的意思),对女方的家境、家教,姑娘的活路、麻亮(方言,即针线活)、为人做事等都感到满意后,便请媒人前去求亲。被请为媒人的,多为双方都熟悉并儿女双全且能说会道的寨邻。聘媒也无需钱财回报,侗家俗话说“请媒不过一杯酒,谢媒不过一双鞋”。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谁家有姑娘,谁家就是招客之地。而侗家人重礼仪,对媒人上门,都一律是热情相迎、待之以礼。即使女方父母不如意这门亲,也只是以“女儿还幼小,还不成放人家”、搭配不上”之类言语婉言谢绝,并将提来的篮子原封不动的让媒人提回去,但对前来提亲的人仍以茶饭相待。若较为有意,就会含蓄地说些“这条路留给你走嘛”、你有空就多来家走走喽”等话语,并留下媒人提来的篮子,就说明这门亲事有戏了。 侗族讨媒虽没有什么特定的礼仪,但糖、酒、肉之类的物品是不可少的,而且每样东西定要成双,讨个双双对对、好事成双的吉利。要是哪家来了媒人,姑娘的伙伴们要拿她戏笑,说是吃“耳朵肉”的来啦,即她的耳朵就要成男方小伙子的了,意思就是她将要嫁人了。 青年虽有通过“赶坳”唱歌自己物色对象的,但毕竟还是少。男女青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后,往往就得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不能违抗,而旧时,有的媒妁之言则是“快刀打豆腐—— —两面光”,骗人蒙人。侗家人就戏称“媒人说话像翻粑,翻来翻去地说,连天上飞的雀雀都哄得下来。”旧时,有这样一则故事,最能说明“媒妁之言”荒诞的一面。有一户农家,女儿是驼背,二十大几了一直没人上门来提亲,父母发愁,就急着托一媒婆为女儿找婆家。这叫媒婆也为了难,直说再等等看。恰巧没过多久,就又有一家请她为其跛脚儿子介绍媳妇,媒婆高兴地满口应承。媒婆在肚里一盘算,就赶到女方家对其二老说:我给你家女儿找到女婿啦,他人长得有点一般,但有文化、知书达理,就看你家的口气了。”女方二老听了在高兴之余,说担心的是男方来相亲,驼背女儿如何见人。媒婆则把早已安排好的主意倒了出来:人家男方知书达理,女方要勤劳贤惠才般配,到时你家女儿抱一口大坛子去沟边洗,就只看到勤快而看不出是驼背了。”媒婆又跑到男方家如此这般地说一番,并教他的儿子到时拿本书靠在房外的栏杆边看,跛的那只脚踩在栏杆上,一看就是有文化的人,但又看不出是跛脚。就这样相过亲,双方都感到满意,接着又定下了嫁娶的日子。迎亲这天,抬新娘的花轿到了男方家后,按侗乡的习俗,新郎要将新娘从花轿上背进屋里。直到这时,双方才看清对方的真面目,都指责媒婆。这媒婆可不是好惹的,反驳道:你们驼子抱坛坛,跛子踩栏杆,中意不中意,与我媒婆何相干。”因此,媒婆的形象在人们的心中就不怎么好。妇女们则将心中的不满编成“媒公媒婆、骑马过河、摔死媒公、淹死媒婆”的歌谣。 如今,男女青年们都是自由恋爱、自主婚姻。“讨媒”这一婚姻习俗,形式上虽然有所保留,但已产生了质变。男女青年在生产、生活、工作及赶坳等社交活动中相识相恋,条件成熟后,男青年叫父母找一位双方都熟悉的人作为形式上的媒人,到女方家商量操办嫁娶事宜,只不过是穿针引线,联络婚事的“跑腿”罢了。(戴金松收集整理) 责任编辑: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