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6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春社节。土家族认为春社是社神诞生日期,举行供奉,求社神保佑,才能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社神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即“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仪式大同小异。 嫁毛虫节。时间是农历四月八,也称“敬婆婆神”。届时家家户户在堂屋左边中柱上,交叉贴上“嫁贴”,上面写着“四月八毛虫嫁,嫁出去莫回家”、“今日嫁你嫁你,明日绝种绝种”之类的诅咒语,其目的是驱赶对庄稼生长不利的毛虫,希望获得丰收。有的认为四月八是牛的生日,这天不能用牛耕地。 土家族农事方面的禁忌有:戊日不动土,凡逢戊日忌挖土耕田,否则对庄稼生长不利。播种忌“鼠”日,否则必遭鼠雀害。下种时不能到别人家点火,特别是种包谷,否则包谷不结棒。逢“七”忌砍竹子,土家族有“七是不生长日”之说,逢七砍竹后将不发笋。吃年饭时忌泡汤,否则必遭洪水冲垮田坎,破坏庄稼。

杏馫1980_仫佬族节日民俗特点

仫佬族与邻近民族如汉、苗、畲、瑶、布依等民族长期和睦相处,往来频繁,文化生活习俗相互影响。在许多节庆上相近,如春节、清明节、端午、七月半、九月重阳等都与其他民族同过,下硕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仍保留有本民族的仫佬族几个节日民俗。 仫佬年。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卯日,是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相传有两个含义:一是仫佬人始祖是用兔子来定亲的,兔子纯洁,是吉祥和美好的象征,寓意婚后夫妻恩爱,家和族旺;二是十月过年,具有喜庆丰收祭祀祖先,祈求祖先庇佑之意。这天,在仫佬族聚居地区家家户户都要打糯米耙,许多人家杀猪宰鸡捉鱼,酿酒敬祖宗,全家团聚吃年饭。有的人家还请客设宴,唱歌助兴。青年男女则去参加文娱体育活动或唱山歌交友,非常热闹。旧时,过仫佬年祭祖时有的地方杀猪不用尖刀,而用抬挞斗的木杠压死,为特有习俗。 跳屯。旧时凡是仫佬族聚居的村寨均设有屯。正月间,各村寨举行跳屯娱乐社交活动,相互来往。一般要从正月初三开始一直跳到正月底,走到哪个村寨,就在哪里吃、住、饮酒、唱歌娱乐。近百年来,已不再跳屯,改为过撵社节,娱乐时间缩短。至今许多仫佬族居住和住过的地方仍有屯上地名存在,如凯里市大风洞乡老君寨、有耳寨,炉山镇白腊新寨和麻江县下司镇附近等。 撵社节。仫佬族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社)过撵社节。凡是仫佬族居住较集中的地方都有撵社坡,如凯里市的重摆寨、白腊新寨和黄平县的大罗新寨等地。是日,用棉花菜做饭,打棉花菜糍粑,这天不干活,不动土,即谓“忌戊”。男女老幼着盛装群集撵社坡玩山、唱歌、会亲、交友,尽情欢乐。撵社节爬撵社坡,是仫佬族特有的节日,但当今已成为附近各民族的共同活动。这天爬撵社坡的人数以万计。过了这天,大家就集中精力开始春耕了。 牛寿节。仫佬族对牛很珍惜,不杀牛。如遇杀牛,则手背于后,以表示手被缚而不能相救。农历四月初八,传说为牛的生日,广西仫佬族称之为“牛王诞”。这天让牛休息,不打骂牛,还要准备酒、菜敬牛王菩萨,给牛清理卫生、喂花糯米饭、吃青草。 做保家。在仫佬族聚居地区几十年前盛行“做保家”。保家有大、小之分。大保家在秋冬腊月间做,一般三五年做一次,主要是祭敬祖先和米王菩萨,希望以后几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平安无祸。做大保家时要杀一头猪,刮整干净,摆放在堂屋中间,用竹篾挽成12个圈,大的套在猪头,小的套在猪身上,请一个仫佬天师拿法刀在手上不停地晃动,用仫佬语念诵祷词,另有一个天师用仫佬语答复。念一通.喝一次酒、吃些肉,喝酒、吃肉不用碗筷,而用酒瓶直喝和手拈。两天一夜做完后,即请家族和至亲前来喝酒庆贺。小保家几乎每年每户都要做,均在春节后不久进行。主要是祈望当年粮丰畜旺、风调雨顺、无灾无患。做时买点肉、捉几条鱼、磨些豆腐,请仫佬师人用稻谷、高粱、包谷、小米、纸旗、木刀等放在堂屋中间,烧香燃纸,用仫佬语念咒祝祷。做完小保家后才开始动土春耕。做保家现代已逐渐演变为请道士先生“做谢土”代替。改为做谢土后间隔数年才做一次,据说做一次可管几年。 打口舌。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仫佬族村寨还盛行打口舌,一般在农历正月间进行。认为一年过去,春天来临,将要开始生产、外出与社交活动,祈求祖宗保佑全家团结和睦,生产顺利,外出平安,少惹是非、口舌。打口舌多是用猪蹄一个,请仫佬师人烧香燃烛,用仫佬语念祝词进行。

杏鑫平台登录_苗族婚礼的禁忌知多少

剑河县下岩寨苗族结亲不忌姓氏(指汉姓),只忌同宗共祖。 三穗县寨头苗族,在吃牯藏后三年内(包括吃牯藏那一年),全寨不能婚嫁。 榕江县滚纵大寨苗族结亲时,要捆好所抬的东西,不能在途中断杠子或绳子。他们认为,若在女家地段断杠断绳,于女家不利;若在男家地段断杠断绳,于男家不利。此外,他们还忌结亲途中打雷下雨,忌见老蛇过路,忌见野鸡飞过,忌新郎新娘途中跌倒,等等。 剑河下岩寨苗族迎亲途中,新娘忌与别寨别家的新娘同夜同路行走,也忌两个新娘途中相遇。如有不约而同或途中相遇者,都争着先行或往高处行走。也有的地方,两家新娘途中相遇,以帕子对换以示互相让路。 施秉县白洗乡屯上苗族,迎亲途中忌与抬丧相遇。一旦遇上抬丧,要另择途径,绕道而走。新娘进到男方寨子,如男方寨子死了人,新娘亦忌听到哭声,更不能让新娘知道寨子有死人的事。 在白洗乡屯上一带苗族,无论接媳妇,还是嫁姑娘,遇上本寨有人吵架或打架,主人家的人都忌出面劝解。万一有人上门来找岔子,主人家也要宽宏大量,不当面计较。 苗族结亲时,接伞(新娘进门时要有一个与新郎同辈的未婚女子接新娘手中的伞)、杀猪或办其他喜事时,都忌用家中男女不全或父母以及妻子丈夫中有一丧亡的人执行。 榕江县滚纵大寨苗族,新娘进屋时,忌与怀孕妇女接近,忌与新郎及全家老少会面。犯之则认为今后夫妻不和,媳妇要与全家老少吵架闹事。 施秉县白洗乡屯上苗族,新娘挑“喜水”时,忌摇晃、颠簸,更不能摔跤让水泼出来,据说水泼出来,将来怀孕时要流产。 从结婚之日起,上述地区的苗族在十三日内,无论男方家寨子或女方家寨子死了人,娘家的大门口必须铺开一丈二尺新白布、一升米、一元二角钱和一把秤,回娘家的媳妇和送行的人都必须踏着白布进屋,新媳妇走在最后,收下一元二角钱。 新娘到新郎家后,还没有进行端甑仪式(新娘回娘家包几碗或一升米与新郎家的米煮在一起,煮熟后,由新娘端甑饭,请房族兄弟姐妹来吃一餐饭,并宣布:这是新娘端的甑饭)前,忌打开甑饭盖和端甑子。 出嫁的姑娘回娘家或离婚回娘家以及女婿到岳父母家,都忌摸粑糟、粑棒与厨房里的锅灶用具,若违禁,据说以后会瞎眼,或遭毒蛇、老虎咬。

维吾尔人最讲究饮茯砖茶,这种茶不仅具有除腻清神的特殊功效,而且还能热补解乏,非常适宜于生活在新疆地区的自然生态条件下的人们饮用。在维吾尔族民间,不管熟识与否,走进任何一个家庭,主人都会真心实意地欢迎你并以其民族特有的方式加以热情地款待。 对于第一次登门拜访的贵客要敬“三道荼”。当客人一落座,家庭主妇便会把包着馕饼等食品的餐单放在客人面前并展开,随即把盛满热茶的壶和扣着小瓷碗的托盘送到丈夫手边,由丈夫来敬茶。 第一道是男主人敬自己的。男主人把茶碗一一翻开,提壶往每个碗里倒一小口热茶涮一涮,把涮碗的茶水集中在一个碗里,然后端起来一饮而尽。这个举动具有两层特定含义:第一是表明茶碗干净,茶水无毒,尽可放心饮用。第二是表明主人待客的郑重态度和坦诚,希望与客人建立真挚友谊。 第二道茶是男主人敬客人的。男主人提壶往客人的碗里倒茶,再把摆着茶碗的托盘用双手缓缓地推到客人面前,请客人饮用。此时客人应起身,两臂下垂,右手掌放到左手背上欠身施礼,这是客人表示乐意接受的回敬方式。男主人见客人起身施礼,连忙说:“不必起身,不必起身!”然后直起身,从跪坐式变成下跪式,欠身施礼答谢并请客人就座。客人坐定后,主人也坐下。这时客人伸出双手端起茶碗,把茶水喝干,把茶碗放回托盘里。 敬第三道茶时,男主人用双手把托盘拉到自己面前,往客人的茶碗里放儿块冰糖或几块方块糖,提壶斟茶,端起托盘以谦和、亲切的态度递到客人面前。客人也以喜悦、恭敬的表情双手从托盘里接过茶碗放到自己面前。自此,宾主一边饮茶吃馕,一边交谈。在交谈中,主人时时留心给客人的茶碗添茶,直到客人把茶碗扣在餐单上,或以手掌捂住碗口表示“喝好了,谢谢”为止。 另外,倒茶时也不能倒得过满,否则也会被客人理解为“借碗茶给他”而不愉快,再者,茶水倒得太满也容易溢出来烫着客人的手。所以,为客人倒荣最得体的做法是:顺着碗边慢慢地倒,倒七八成,喝了再添。

杏鑫主管304724_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锡伯族的传统节日,其中某些节日时间与汉族相同,但过法有本民族自己的独特之处。下面我们介绍几个比较重要的节日。 怀亲节 锡伯语叫“杜音拜专扎坤”,又叫西迁节。时间是农历四月十八,是盛京和新疆锡伯族纪念乾隆二十九年盛京一百名锡伯族官兵携带家眷去新疆屯垦戍边的日子。每年到了这一天,锡伯村屯都要在寺庙内拱灶,杀猪,吃高粱米饭,每户都去当家人进行聚餐,来纪念锡伯族西迁的历史壮举。 春节 俗称过年。锡伯族过春节除祭祀外,还要祭“喜利妈妈”,互相拜年三天,过节期间盛行“抓嘎拉哈”,这是与其他民族不同的习俗。 元宵节 也是锡伯族的抹黑节,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五,家家吃元宵、挂灯笼。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这一天清早,锡伯人拿一块抹黑布,上街相互往脸上抹黑,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娱乐性活动。现在,这一节日的“抹黑”内容已被废除了。 填仓节 农历正月二十五,家家向粮仓焚香礼拜,乞求丰收,今已废除。 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的日子。这天,将“喜利妈妈”请回原位,吃“荞面特和勒”、“苏子盐饼”、“豆面夹嘴”。 清明节 锡伯语叫“航西”。家家持酒和供品到坟地祭墓培坟土,以祭奠已故亲人。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房檐插艾蒿,将孩子身上带的手工艺品小猴子、小笤帚等扔到河里,意为驱灾去病。 七月节 农历七月十五,为鬼节,给已故亲人上坟烧纸。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亲人团聚的团圆节。晚上月亮升起后,全家人在院中用月饼、瓜果等“供月”,然后吃月饼庆团圆。 十月节 锡伯语称“专拜依东”,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各家各户上坟祭祖,谓之“送寒衣”。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吃黏米饭、腊八粥。

杏鑫内部304724_满族的民风民俗资料

群居之习 满族的住宅,从金代比较简陋的“纳葛里”,发展成高大宽敞的满族老屋,其居住习俗仍和村屯关联在一起。受环境条件的局限,满族人家不论男女老幼都住在一间大口袋房里,有的人家于室内分间处的炕面上设有与炕垂直并与炕同宽的活动隔断“筚子”。它白天可以平开或上旋挂定,使口袋房内空间开敞,只是晚上将其关闭,炕上的空间被适当分隔,为保证南、北两炕之间的私密性要求,在炕沿的上方挂有通长木杆,称为“幔杆”,为晚上挂幔帐之用。同样,白天收起幔帐后,仍可恢复室内的开敞效果。无论是从满宅院内影壁的逐渐消失,还是室内对宽大、通畅空间效果的追求,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满族人宽阔的胸怀和直率的性格。 忌坐西炕 满族卧房内沿西山墙的“顺山炕”是不允许坐人的,那里是专供摆放祭具之处,被用作祭祀祖先的地方。家家的西山墙上都挂设有一个木架——满语称“窝萨库”,即供奉祖宗板和“佛多妈妈”的龛架。木架上置放装有祭祀用神器或神木的神匣。在木架上贴挂着表示吉祥和家世的黄云缎或黄色的剪纸——“满彩”。房屋内靠近西山墙的北墙上又设置着供奉宗谱的谱匣。 过去,由于居室狭小,为了冬季取暖方便,男女老幼把万字炕都住满了,不管东西南北。老汗王在赫图阿拉登基当上皇帝后想:我能由一个常人干到这个份儿上,必然有祖宗神灵的保佑,所以得祭祀老祖宗啊!现在房子大了,能摆设开,得给老祖宗留个位。摆哪呢?听佛教说:佛祖释迦牟尼住在西边,明朝皇帝在北京也在住西边,那么叫我老祖宗也占西的位。 所以他下令:今后,屋内西墙上一律供窝萨库(即祖宗板)。板上放宗谱匣,匣里装族谱、老影、神偶和里装族谱、老影、神偶和赐封的诰命,板前挂卦签。这里不许摆设杂物,不能贴带人物的图画,也不允许一般人坐或睡。西墙边的西炕,只准放一口木箱,上面置祭品、祭器。除了招待贵宾之外,不得让任何人坐卧蹬踏,这以后成了满族人的传统。因此,这一开间往往不设北窗。三面的环状炕之间无炕面的空间,也是家庭从事宗教活动的场地。 王命移居 以狩猎、农耕为主的满族人,他们的迁徙很少是个人行为。早期是随着氏族、部落的变化而迁徙的。自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后,满族人的迁徙移居都是在八旗的统辖下,按照军事和政治的需要,由王命来决定的。例如,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后金迁都沈阳,很大部分满族官兵及他们的家属都跟随老罕王努尔哈赤来到了沈阳居住。 顺治元年(1644年),大清国迁都北京,一部分官兵又随之进京,称为“京师八旗”,按照朝廷规定,他们分别驻在北京的北、东、西、南四个郊区。而当时正黄旗内大臣何洛被任命为总管,同另外两位章京一起,统帅没有进京的八旗官兵,留在沈阳驻防和守护陵寝。 移房生产 满族人还有一项特殊的风俗,就是妇女生孩子时,必须到另搭的“产房”中去。产房内设左右两铺,产妇住右,婆婆或助产女眷住左。待新生儿满月后,产妇可回到原住产房。这种做法的用意,并非特殊关照产妇,而是认为生孩子是“不洁”之事,应该避开家中的供神和男人居住的地方。

杏鑫注册开户_乌孜别克族服饰特点简介

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服饰很有特点,下面我们简介介绍一下。 托尼长衫。乌孜别克族传统男装为有花纹的长衫,冬季为棉、毛装,春秋为夹衣,夏季为单衣。其样式类似维吾尔族的“袷袢”,乌孜别克人称之为“托尼”,斜襟,无纽扣,右衽有的镶有花边;有长短两种,长的及膝,短的及臀部,套于上衣外,多为黑色或咖啡色。“托尼”过去用“伯克赛木绸”(一种质地较厚的绸料)或金丝绒缝制,也有用其他布料的,现在用各种毛料制作。 库依乃克。男子衬衣名日“库衣乃克”,白色,前开上襟,领口开襟处、领边、袖口都绣有花纹,多为红、绿、蓝相间的彩色几何图案。在托尼和库衣乃克上束以各种绸缎、花布或棉料织成的三角形绣花腰巾。青年人的一般色泽鲜艳,老年人的较为淡雅。男子的手帕、烟袋上都绣有花型图纹。 绣花小帽。乌孜别克族男女都喜欢戴各式各样的安集延小帽或塔什干小帽,分带棱角的和不带棱角的,一般色彩对比强烈;另外还戴有名的“托斯花帽”(即巴旦姆图案花帽),黑底白花,古朴大方。花帽面料多为金丝绒或灯心绒,刺绣图案别致鲜丽。青年男子一般喜戴红色小帽,老年男子多戴深绿色小帽,也有的戴灯心绒的不绣花小帽。 披巾。妇女除戴小帽外,常配以绣花纱巾,头巾边缘还有挑花装饰,其镂空的花饰构图新颖、明快。年长妇女戴白色披巾,遇陌生人时,以其遮面。 皮靴。乌孜别克族男女都习惯于穿平底皮靴“粤合克”,一般老年妇女和男子都穿黑色的,青年妇女和小孩多穿红色的。女子还喜穿高筒绣花皮靴“艾特克”。皮靴外加穿浅帮胶质套鞋“喀拉其”,进屋时脱下。

蒙古族传统的帽子称“草原帽”,又叫“鹰帽”。其形若鹰,用羔皮、狐皮或毡呢、绸缎、布制成。一种状为圆形,卷边,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凹陷,帽筒与帽檐相接处缀有花边,因多为冬季戴,又称暖帽,多为棕色或深灰色。牧区男女均戴用。另有顶呈锥形、檐宽而平、白毡为里、外饰以皮或将毡染成绛、绿色的哈尔邦帽,用红布作顶,顶缀缨,帽带丝质,端垂流苏,长及地,男女均可戴。蒙古帽形状无冬夏之别,以厚薄为差。 蒙古族圆顶或尖顶的毡呢帽和皮帽元代即已出现。当初“其帽之檐甚窄,帽之顶,敷以朱英,帽之前缀以银佛,制以毡,或以皮”。据说这种帽子是由元世祖忽必烈的夫人察必皇后设计的。当时忽必烈每年都要到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避暑狩猎,察必皇后看到他狩猎时阳光刺眼,便将原来的帽子加上了檐,使之能遮蔽阳光。从此习传民间,至今仍为广大牧民喜爱,因它适合草原生活:圆顶和尖顶骑马时阻力小,不会产生兜风的现象;帽檐不仅能遮光,天气寒冷时还可将其放下,遮住耳、腮、脖子;帽质柔软,携带方便。 新疆蒙古族还戴一种叫“托尔齐克”的圆帽,类似瓜皮帽,尖顶,顶结朱缨;女子帽后缀有绢丝穗。妇文还戴一种叫“厄登”的金丝毡帽,顶结红绒或红丝长穗。

杏鑫平台登录_锡伯族服饰的主要特点

由于历史上与其他族体的居处和迁徙,锡伯族服饰有几次大的变化,吸收了蒙古、满、汉等民族服装的优点,也保持着自己的特点。 元代以前,锡伯族服装一直保持着其祖先服饰的特点,长袍宽大、直筒、不开衩、不束腰。到元代,受蒙古人的影响,穿左右开衩的滚边长袍,束粗布腰带,戴圆顶帽,着长筒靴。在明末及清代近300年问,锡伯族基本吸收了满族服饰的特点,如男人都喜用青、蓝、棕、黑等颜色布料,喜欢穿长袍、马褂等。1764年,4000余名锡伯族官兵西迁新疆戍边,开始与当地维吾尔、哈萨克、汉等民族发生关系,在服饰方面逐渐吸收当地民族的优点;尤其至民国以后,吸收了汉族服饰短小、轻便、大方等特点。 长袍。长袍是锡伯族中年以上男女都爱穿的服装。长及脚面,宽大,右衽,钉布条缝制的纽扣,男女大都选深色。“齐木齐”衣是老年男子出门穿的长袍(冬天为棉),多选深蓝色缎料做面,多数人在外面套对襟短褂(“库鲁齐”,马褂),一般选用棕、黑色、深蓝色布料制作。长袍内穿短衣,对襟、圆领、布纽扣,多选蓝、灰色布料缝制;里衬对襟小褂,圆领、布纽扣,一般为白色,四季穿用。青壮年男子为了便于骑马和拉弓射箭,多穿右边开襟、左边开衩的长袍,内穿对襟短衫,多为白色,少穿马褂。 旗袍。旗袍是锡伯族妇女爱穿的服装(冬季为棉),右衽,钉布纽扣,多滚边。其花样随年龄的不同而变化。老年妇女多穿青、蓝、黑色旗袍,长及脚面;年轻妇女喜欢穿各色花布和方格布的滚边旗袍。 儿童服饰。锡伯族儿童也有别具一格的服装。婴儿初生,不穿衣物,而是用襁褓包紧后,放在吊床里抚养,过半岁后再穿衣物。其服装也仿照大人的旗袍,右衽,下边左右开衩。如果前一个孩子夭折,下一个孩子的衣服就要左衽,这样被认为可以避邪保命。婴儿的肚兜儿做工精细,儿童春秋穿的夹袍和坎肩多选用绸料,而且夹袍的后背和衣袖上都用丝线绣出各种花鸟、蝴蝶等,这些是锡伯族妇女手艺的展现。 腰带和坎肩。锡伯族的腰带,多用青、蓝布料或缎料做成,也有用皮革制作的。坎肩多为对襟,女子的左右开衩;男子的多在背后开衩,而左右不开衩。 帽子和发饰。锡伯族老年男子戴礼帽,中青年男子戴圆顶帽。成年妇女春、夏、秋三季多包白头巾,年长妇女冬季戴棉帽。未婚女子包花头巾。 姑娘的发式,都为单长辫,扎各色头绳。结婚以后则盘头翘。各龄妇女大都戴耳环、手镯和戒指。 新娘婚服。锡伯族新娘的服饰和满族的差不多,头上戴六至十二只具有吉祥名称的簪花。但新娘需有一种特别的佩戴物“ohojaka”(肢带),从腋窝到脚底佩于两侧,一边各由3-5个荷包组成。每只荷包与丝带的接口处配铜镜、玛瑙、水晶石、琥珀、玉石等各色发光物,这些饰品将各种绣花荷包衬托得艳丽耀目。 腰带和鞋。锡伯族中老年男女都用长约70厘米、宽约l0厘米的黑色腿带扎裤脚;都穿白袜,分单、棉两种,制作方法和做鞋一样,纳袜底、制袜帮,最后绱好,袜面多选用白色细布,里子为粗大布。老年男子穿黑布鞋,分棉、单两种。棉、毡黑布鞋,腰高、头大、底子厚而结实,称“扎布萨布”;春、夏、秋为黑布圆口单鞋。妇女老幼皆穿棉、单绣花鞋。中青年男女多穿马靴。

杏鑫测速登录地址_朝鲜族的民风民俗-葬俗简介

传统朝鲜族丧葬习俗比较繁琐,多实行土葬。人死后,把尸体放在屋内的墙边,用布帘或屏风挡住,并将写有死者姓名、职业的纸条贴在布帘上。在布帘下放小桌,烧香和供“使者饭”用。每当亲属和朋友来吊唁时,丧主(一般为死者长子)和主妇(死者长子的爱人)以及其子女陪同烧香哀哭,以示哀悼。 人死当天,丧主和主妇先为死者“招魂”,即手里拿着死者生前穿的上衣,在屋外朝北一边喊死者的名字,一边摆动衣服。以此向大自然表明有死者,并把死者的魂招回来。 办丧期间,子女们要穿白色衣服,男人戴孝巾,妇女们把盘上的头发披下来,发上系白色小布条,并把所有身上的首饰摘下来。 丧礼一般在人死后三五日进行,墓地一般请懂水文地理的风水先生或懂占卜的人来选择。 出殡当天,全家在死者前焚香鞠躬最后告别,然后尸体入棺,抬到屋外的灵架上。出殡时,铭旌(写有死者的姓名、职务的挽联)在前,灵架在后,由人抬。灵架后边是举挽联的队伍,再后是丧主和前去吊唁的亲属。送葬路上,抬灵架的人有时走几步退几步,并由领葬人在前边唱悲歌。入葬后,丧主由墓地回家,没去送葬的主妇出来迎接,并在屋里举行“反哭”(即回魂)祭仪,以后每晚举行一次小型祭仪,时间有长有短,一般十五天,长者三个月。此后每逢亡者生日、忌日及清明节都举行祭仪,以表示对前辈的怀念。 朝鲜族丧葬,长者和已婚人的葬礼比较隆重,而未婚者和小孩一般不举行葬礼。 建国后,朝鲜族葬俗有所简化,土葬减少,基本实行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