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97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在现代社会中,你还听说过抢婚吗?应该是没有听说过吧!不过,在我国的普米族中,仍然实行“抢婚”。现在小编我就告诉你,普米族是如何“抢婚”的。 普米族是中国古代氐羌民族的后裔。依据传统的习惯,普米族的婚礼多选择在农闲的冬天举行。具体的婚礼形式各地不一。“抢婚”则是宁蒗地区普米族的一个传统婚俗。 宁蒗地区普米族至今依旧保留着古代“抢婚”习俗。“抢婚”是青年男女因婚姻受阻,采取一种“生米做成熟饭”的结婚方式。男女双方事先暗中商定婚期,结婚那天,姑娘仍然外出若无其事地劳动。男方派生辰属相相合的人暗中跟踪,看准时机后突然抢夺,抢得之后便高声呼喊:“某某人家请你去吃茶!”姑娘便佯装反抗。这时早有准备的亲友们闻讯出击,与迎亲的人展开激烈争夺,由于人多势众,最终将姑娘夺回,然后簇拥姑娘回家举行隆重的出嫁仪式。尽管女方家长不同意这门亲事,但此时也无可奈何,只好默认,女方家长准备丰盛的食物,为女儿出嫁进行庆祝。 “抢婚”这种习俗从对封建礼教、包办婚姻的反抗演变到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种为婚礼增加喜气的习俗,和许多地方的“抢亲”一样,普米族的抢婚“抢”的是一种喜气。 普米族的“抢婚”习俗,是古代抢掠风俗的一种反映。现在是文明社会了,当然不可能再有真正的“抢婚”了。在现代社会里,普米族青年男女大多实行了自由婚姻。姑娘和小伙子利用多种机会,互相物色对象,互相找理由和借口接近,谈情说爱。如果是男女双方互相看中,就会双方相约到偏静的地方,或幽谷、或森林、或湖边等,相互对唱情歌。 普米族男女双方互订终身后,直至举行婚礼前,不再单独约会,婚礼过后,新娘也回娘家生活,不住夫家。此后,夫妻间只能秘密往来,直到生下第一个孩子后才能到丈夫家居住。

杏鑫测速登陆_苗族服饰是中国服饰文化的奇葩

苗族的服饰文化是苗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苗族服饰是原始苗族人民的一种符号和象征,是一种规则和历史的延续,是一种无字的史书,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苗族妇女的服饰有百多种款式,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 苗族女子服装特别考究,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配一条红色的腰带,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飘逸优雅;或短不及膝,婀娜多姿。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着大襟短衣,下穿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副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小腿上是一条长2米的棉打腿布,另有两条1米的红色彩带。打腿时,先用绑腿布缠绕于小腿上,然后用彩带结成菱形将绑腿布束紧。彩带头的红色彩丝团垂飘于小腿之上,远看似一团火球,与上装搭配非常和谐。 苗族百褶裙,图案花纹色彩鲜艳,多刺绣、织锦、蜡染、挑花装饰。 衣裙颜色以红、蓝、黄、白、黑为主。服饰用料以居住地生产的原料为主,多以棉、麻、毛等经过家庭手工作坊精编细织制成。 苗族男子的服装则相对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颜色大多为蓝、黑色,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小腿上缠裹绑腿。 苗族妇女的头饰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般戴两种头巾帽:一种是盛装时戴的黑布尖顶帽,帽底下有垫头,垫头上绣有精美的花纹。深蓝色的绣着花边的尖顶头巾套在外边,帽后垂下一根红带垂至腿部。另一种是农闲、休息时戴的小花帽。年轻姑娘极少有戴装饰品的习惯,但是结婚后的妇女则戴装饰。妇女着盛装时必佩银饰,且花样繁多,有银插花、银牛角、银帽、银梳、银簪、项圈、耳环、披肩、压领、腰链、衣片、衣泡、银铃、手镯和戒指等。一个盛装的苗族妇女,全身银饰几乎重二三十斤。 苗族用银的观念一是审美,二是表示富有和避邪。

杏鑫测速登录地址_白族民居建筑有何民族风格

白族是位于我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又称“白子”“白尼”。与游牧民族不同,白族自古以来就从事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而定居是农耕民族最主要的特征,因此,注重居住建筑成为了白族最传统的生活方式。 白族民居的最大特点是所谓的“三房一照壁”,就是房子建筑成一个四方形,进正门处树一类似屏风的墙,也就是照壁,正对照壁有一间正房做客厅用,客厅两边各有两间房子,照壁以及正房和正房两边的房子中间夹一个天井,这就是”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在白族聚集区的云南大理,白族民居是当地建筑艺术中的一大景观。大理石头多,所以白族民居大都就地取材,采用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不仅用在打基础、砌墙壁,也用于门窗头的横梁。据载“南诏民居建筑就是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这种采用石材的建房特征沿袭了古时南诏的传统建筑方式。 除此之外,白族的一切建筑,包括普通民居,都离不开精美绘画和雕刻装饰。木雕多用于建筑物的格子门、板裾、横披、耍头、吊柱等。雕有卷草、蝙蝠、飞龙、玉兔等各种动植物图案造型,工艺运用自如,造型千变万化。不仅如此,粉墙画壁也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墙头绘制亮丽的彩画,墙体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缝,墙心粉白,饰有与彩画色彩相间的装饰带。 除了建筑方面的特色,白族也很讲求住宅环境的幽雅与整洁,大多数人家在天井里一般都砌有花坛,种植山茶、缅桂、丹桂、石榴、香椽等乔木花果树,四季花开庭院,硕果累累,芳香宜人。

杏鑫咨询304724_蒙古族的姓氏与名字有何特点

蒙古族的姓氏比较复杂。有的以部族名为姓,如:博尔济吉特部,取首字之音,成“包”姓。与此同理,永谢部以“云”为姓,喀尔喀部以“韩”为姓。有的以父祖之名的首字为姓,如:父名莫德,儿子便姓莫;父名巴达玛宁布,儿子便姓巴。还有的受汉族文化影响,根据蒙古语的意思,但采用对应的汉字或谐音的汉字为姓,如“察干”(白色)取“白”姓;“努忽奇”(窑)取“姚”姓;“乌古纳”(羊)取“杨”姓。 另外,也有一些蒙古族人有名而无姓。蒙古族的名字,男子洋溢刚健之气,如铁木尔巴根(铁柱),巴特尔(英雄),铁术真(力量充沛);女子充满柔美之情,如乌云琪琪格(美丽的花朵),塔娜(明珠),萨仁娃(美丽的月亮)等等。 蒙古族自古以狩猎和畜牧为生,动物的矫健、敏捷、机智、勇猛给他们以深刻、美好的印象,所以,蒙族常常用动物的名称来命名。 《蒙古秘史》说,成吉思汗的祖先是承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苍色的狼”)和豁埃马兰勒(“白色的鹿”)的后代。 蒙古男子崇尚勇猛,常以虎命名。不仅有巴尔思(虎),而且有哈剌巴尔思(黑虎)、普剌巴尔思(黄虎)、额白巴尔思(雄虎)、茂巴尔思(恶虎)等。 牛为牧民提供乳、酪、肉、皮,在蒙古族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在草原上,以不花(犍牛)为名的人很多,有帖木儿不花(铁犍牛)、按难不花(金犍牛)、阔阔不花(青犍牛)、察罕不花(白犍牛)等。 此外,阿思兰(狮)、脱里(鹰)、那海(狗)、昂吉尔(黄野鸭)等名字,也很常见。

甘肃藏族服饰特别复杂,它不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时也具有独特的地域性以及性别化特点。总之是各地的风俗不同,服饰也不太相同。 玛曲、碌曲、夏河藏族服饰 玛曲、碌曲、夏河等地,男女牧民的帽子随季节更换,春秋两季喜欢戴礼帽,冬天喜欢戴狐皮帽。夏天,大家穿单藏袍,根据个人的爱好,颜色呈多种色调;春秋两季,天气较凉,一般都要穿二毛皮袍;冬天都穿大羊皮袄。这些不同的藏袍均带装饰,特别是妇女的皮袍,领、袖、襟处的装饰更加令人注目。藏袍里面,一般要穿贴身夹袄。藏袍穿法:右臂外露,左臂套袖,腰扎绸带,右袖束于身后腰带下。这些地方的藏族妇女,特别注重发饰,留小辫,辫数多以年龄为限。小女孩一般梳3条辫子,成年女子梳9条辫子,结婚妇女的辫子更多。发辫上常见的装饰品主要有珠及金银制品。 卓尼藏族男子服饰 与玛曲、碌曲男式服饰大体相同,但妇女服饰较特殊。帽子多为圆顶石榴帽或犹如烟筒的细毡礼帽,其上有各种装饰品。穿紧身藏袍。年轻妇女常在藏袍上套一件粉红色马甲,系一条红色腰带,下穿直筒裤子,足登长勒布鞋。旧时,卓尼男子留长辫绕顶,妇女多梳三根辫,以银品和海贝为饰。 迭部藏族服饰 生活在迭部的藏族,男子不喜欢戴帽,多以毛巾绕头。身着长衫,多以麻织品为主,腰扎红腰带,右臂外露。足穿牛皮底长靴,黑色长裤,裤筒较窄。但也有例外,在腊子口一带的藏族男子穿大裤,短袄,缠腿。妇女戴圆筒平顶高帽,身穿大襟长袍,里穿贴身衬衣,有时长袍外套一件肥大坎肩,扎一条漂亮腰带。未婚女子梳2条辫,已婚妇女梳3条辫,盘头、垂吊均可。有时并不严格,盘梳小辫、多辫,任其喜好。 舟曲藏族服饰 舟曲藏族无论男女均穿普通藏袍,头戴帕巾。妇女留细辫,数量不等。妇女戴胸佩,装饰图案精美,以银盘为主。衣服上有各种各样的装饰刺绣,花色鲜艳。 卓尼藏族服饰 卓尼藏族女子服饰的特点是半高领,右开襟,紧身窄袖,直线裁制,两边开衩,下长至足,颜色多为天蓝、湖蓝、翠绿,年长者颜色较深沉灰暗。穿着时,在藏服上面罩一大襟式绸缎马甲,当地藏语叫“库多”,开襟处镶滚宽6厘米,窄2厘米的两道花边。年轻女子普遍喜欢上着蓝绿色的藏服,外罩粉红、大红或紫红镶边绸缎马甲,腰系一自织黑白几何形图案的机织花带,也有系毛织大红腰带的,下着深红窄筒裤子。足穿红靿满绑锁梁布靴,俗称“连巴勒子鞋”,上施五彩斑斓的花草、珍禽刺绣,整个色彩鲜艳明丽,对比强烈。 卓尼县卡车乡过去男子留有长辫并盘绕于头顶,在鬓角处于发辫梢上扎结一葫芦形银饰,也有用红布条系于发辫梢并垂吊一截的。车巴沟半农半牧区藏族妇女的两根长辫子上缀满黄铜纽扣,俗称“纽子头”。

苗族男子下装均为裤子。妇女下装,黔东北地区苗族(史称“红苗”),三穗、巴治一带苗族(被称为“黑苗”)以及榕江县八开、高文一带苗族妇女均穿裤,其余均穿裙。 望谟县红苗至今仍穿花裙。裙长至小腿,以蜡染布为底,面上用红布条镶成几何图形,下段用宽约三寸的红、黑布条镶成两条边缘线。整个裙子花纹以红色为基调。黑苗裙装种类较多,从长度来看就有长裙、中裙、短裙、超短裙、飘带裙等几种。 雷山、凯里、台江三县市交界地区裙子为长百褶裙,一般不绣花纹。凯里市炉山以及黄平、施秉一带裙子为百褶中裙,用自制青色棉布做成,红白蜡染装饰。 麻江县白午、铜鼓,丹寨县南皋和凯里市舟溪、青曼一带裙子为短裙,不绣花,长齐膝盖,穿时扎挑花绑腿。 丹寨、雷山、台江、榕江交界的高坡地区为百褶超短裙,长度仅为五至六寸,无花纹;内穿紧身长裤或裹腿,裙前后各拴一块正方形挑花围裙片,后围花带飘裙。裙中有裤,裙外有裙,十分别致。 雷山县西江和台江县施洞一带苗族妇女裙子,用20-24根用各色丝绒绣镶贴着不同动物和花卉图案的花带组成。每根花带长约70厘米,宽约7.5厘米。只有束腰部分相连,下端则任其飘摆。带端钉缀有彩色缨须或白鸡毛。 这种裙是穿在长褶裙外,起装饰作用,是节日踩鼓、跳芦笙时的必备装饰。 其余各支苗族裙子形制各异,但大多为中长裙或短裙,花纹图案也各不相同。

侗寨文化传承社会实践 赞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Dylan 投稿者 0 0 生成分享图片 扫码分享到微信 矿大“以衣为媒,寻侗之魂”实践团前往怀化岩脚侗寨开展暑期实践 « 上一篇 2019年9月5日 am9:52 乐声悠悠古寨情,走访调研寻侗魂——中国矿业大学“以衣为媒,寻侗之魂”实践团探索侗族文化 下一篇 » 2019年9月5日 am9:54 相关推荐 秘境小山村 空灵的峡谷传奇 斑驳的银杏树 相遇古城明月里 一只粽子的回想 飘香桂花台

杏鑫注册平台官网_有一味回忆叫“扁米”

时隔四年,《舌尖上的中国》前二季总导演陈晓卿再度推出新作——美食探索纪录片《风味人间》,从多种角度探索和解读世界美食及食物背后的历史文化。解说仍然是熟悉的李立宏,其韵味横生的解说依然是我们最熟悉的“下饭”配置,仅仅是听着他的声音,就足以唤醒全部的味蕾,令人口舌生津,其嗓音浑厚,与画面浑然一体,每每令人沉醉其中,使画面足够饱满,焕发出无穷的活力与魅力,勾起吃货们无限的美食情怀。 在《风味人间》的第一集《山海之间》里,介绍了一味中原小麦的尝新吃法——“碾转”,这是一种曾经在艰苦年代青黄不接之际,让无数饥民填饱肚子的方法。这也让从小吃惯了大米,本来就对麦香兴趣浓厚的我,又一次勾起对金黄的麦田充满无限的向往。 几乎同样的制做方法,几乎同样救活无数饥民的食物,不由得令我想起故乡云贵高原上稻米的另一道尝新美味——“扁米”。在每年的农历七月末,高原上的稻谷已经完成灌浆,外壳虽然还是青绿,里面却已是饱满的谷粒,此时糖分还没有完全转化为淀粉,味道清甜,正是制作“扁米”的最佳时节。虽然,最佳的原材料应是禾糯,其次才是糯米,最次是籼米。但在饥不择食的年代,曾经是山民战胜饥饿、举家救命的食物,估计当时的人们早已无暇分辨糯米与籼米在口感上的区别。随着食物日渐丰富,人们再也无须为一日三餐而发愁,这道美味因为制作工艺复杂,如今年轻一辈几乎无人会做,倒成了一味十分难得的美食。而与此同时,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兴起,采摘禾糯、围田捕鱼、制作“扁米”却逐渐演化为一道靓丽的民俗风情,给游客带来趣味性和神秘感的同时,平添了几分纪念艰苦岁月的仪式感。 久远的记忆里,七月的秋风吹过,稻穗渐渐地低下头,沉甸甸地在微风里翻起稻浪……这时稻花早已散尽,这是混和着稻香的七月。房前屋后,层层叠叠的梯田,高低错落,从山脚一直盘绕到云间。年幼的我们,背着小背篓,踩着清晨的露珠,跟在父母的身后来到自家稻田,在浓雾弥漫的晨曦里,我们手上握着锋利的小弯刀,专门摘取品相良好、无病无虫的糯谷稻穗。因为仅仅为了尝新,不一会儿工夫,就采摘了重量十数斤的谷穗,我们在晨雾里再次踏着露珠背上稻穗回家。 回到家中,一家人忙碌起来,开始了比较复杂的“扁米”制作工序。先将谷粒从稻穗上一把一把地掐下来,再用簸箕除去空壳,只保留饱满的颗粒。然后,母亲在灶台上生火,待炒锅发热之后将稻谷倒入锅中,小火慢慢地翻炒着。不一会儿,一股新鲜稻谷特有的诱人清香便钻入鼻孔,等待不及的我们,趁着母亲稍不留神,迅速地抓起一把行将炒熟、仍然滚烫的谷粒,若无其事地装入衣兜里,一边像嗑瓜子一样嗑起了谷粒,细嚼慢咽地品味着,唇齿间充满了大地的原味清香。 经过炒熟的谷粒,被再次倒入一张簸箕里,母亲双手紧握着簸箕的两端,快速地上下移动,再一次除去些许空壳。簸箕里只剩下散着热气、黄澄澄的糯谷,趁着谷粒尚未变凉发硬,迅速放入石碓中舂捣,一来可以使谷壳与米粒分离,二来在冲力的击打之下,充分破坏米粒的分子结构,使之更具韧性,同时也将谷壳的香味渗入舂扁的米粒之中。舂扁的米粒混合着谷壳,再一次被簸箕去壳之后,一种形如扁状、色泽黄绿的米粒呈现在眼前,它软硬适中、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抓一把放入口中细细品嚼,口中弥漫着浑厚大地赐予的满足之感。 “扁米”是一味十分朴素的美食,它由同样朴素的稻谷转化而来,全赖脚下这一片平凡的大地所赐予。它一如山民们朴素的品格,纯粹、率真且不含杂质,这品格深深地影响着我,使我的内心平凡得一如脚下的泥土,保持对待任何人,持一样的心,呈一样的笑。 “我一生最大的梦想/做一个山中的土司/有一箭之地,可以制订山规,可以/狂热信仰太阳和山水,信仰父亲和母亲……”——雷平阳《春风祷》 古老的侗乡“摘禾”习俗,在答谢自然赐予的同时,充满浓重的仪式感!

杏馫注册登录网_五月的侗乡(外七篇)

五月的侗乡 初夏的日光 逐渐变得炽烈 树上的蝉鸣 开始悠远绵长 它沉睡了一整个 秋天、冬季 直到春雨落幕 一条黄狗 懒散地趴在树荫下 尽情地舒展着身体 微闭双眼 侧耳而卧 享受午后片刻的祥和 明艳的鹅黄 开始变成碧绿 静谧的侗乡 从朦胧的梦中苏醒 每天都会上演 一个故事的开头 又送走无数个故事的结局 拥有阳光和暖风 这是最诱人的 初夏时光 栽一丛青竹为画 捧一壶山泉烹茶 我已在约定的侗乡 等待你的归途 山巅的松林 因思念而疯长 谁在灯火阑珊的 漫漫长夜 长久地等待 等一个飞火流萤的晴夜 我来了 一切都好了 启航,以美食名义 初夏的池塘 还未插秧 没有禾花 水草稀疏 水底的鱼儿 觅食艰难 我不忍心啊 在这艰难的季节 把鱼儿捕捞 但脚下的旅程 注定需要从一缕 传统美食的炊烟 启航 阿爸采来青色的花椒 阿姐烤香红色的辣椒 炽烈的炭火 噼里啪啦啊 可怜的鱼儿 在烈火中燃烧 阿叔沽来陈酿的米酒 阿婶摘下清香的野菜 鱼儿鱼儿快到盘中 这是你最好的归宿 如果再点上两滴香油 不枉你到世上走一遭 (未完待续)

最后的送别

黎明前最后的一丝黑暗里,星星点点在头顶的夜空眨着朦胧的睡眼,村庄和原野沉浸在无边的睡梦中。 刹那间,炮声响起、锣鼓喧天,悲伤的哭泣夹杂着鼎沸的人声,唤醒了沉睡的夜晚,一枚枚礼花弹呼啸着尖锐的笛音,执着地划向天空,映红了无边的夜色。 这是最后的送别,寒气袭人的黑夜里,我们强忍着悲伤,手托肩扛,护送奶奶的灵柩上路。送葬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乡亲们听到炮声和锣鼓声,纷纷打着手电、或是借助路灯的微光,自发地加入到送葬的人群中来。在快速的行进中,每隔数分钟,抬棺的人便需要更换一轮,旁边的人总会迅速自发地挑起担子,完全不需要任何人发出催促的口令。黑暗里,三、四公里的路程,队伍一路小跑,在不到一个钟头的时间里抵达既定的地点。 东方的天际开始呈现鱼肚一般的白色,黎明的第一缕曙光即将照亮这座薄雾弥漫的山头。此时的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已经汗流浃背,额上的汗珠,掺杂着不能控制的泪水,一齐流满了面庞,渗进嘴角里来,咸咸的带着一丝苦涩的味道。 永别了,我们慈祥的奶奶,再也见不到您和蔼的笑容;永别了,给予我们无限慈爱和温暖的奶奶,再也听不到您温情呢喃的话语;永别了,思念的奶奶,从此世上便少了一个盼望着我们回家的亲人! 噩耗传来的第一天,我和妻子经历了一整天的煎熬。特别是妻子作为奶奶最为疼爱的长孙女,她对于奶奶的感情最为深厚,当她听到奶奶猝然离世的消息,该是怎样的惊愕、疼痛与悲伤!当她一边面对心如刀绞的悲痛,一边面对不能立即放手的工作,该是怎样的纠结、煎熬与无助! 第二天,我们归心似箭地在滂沱大雨中连续奔波,从千里之外匆匆归去,几乎耗尽一整个白天的时间,在傍晚时分回到家里。此时,奶奶的灵柩静静地安放于堂屋里,家中满是前来帮忙的乡亲,人们不住地拉着我们的手,说不尽许多安慰的话语。 这一夜,当乡亲们散去之后的夜深人静里,我静静地守在奶奶的灵前,思绪在空灵寂静的夜里无限扩散,竟然毫无倦意…… 这个纷扰的世上,我们绝大多数的人,注定终其一生,终将平凡得一如脚下的泥土,唯有曾经挚爱的亲人,能够长久地让我们缅怀于心、念念不忘。奶奶就像门前她经常打理的那一小片菜地,在毫不起眼间陪伴我们度过无数个春夏秋冬,总是默默无闻地给予我们无限的爱与希望,却从来不问收获、不求回报。 而今,奶奶终于回归了她深爱的大地,她终将与无私的泥土融为一体,与这片古老的山川河流一起,继续守护着她热爱的村庄,守护着她心爱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