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怎么读呢?如何发音?仫佬族 [mù lǎo zú],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仫佬族我国这个少数民族。 仫佬族是由古代的“僚人”发展演变而来的,晋人常璩《华阳公志·南中志》中,即有关于“僚人”在云贵高原云岭山脉南沿一带活动的记载。“仫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绝大多数居住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忻城、宜山、柳城、都安、环江、河池等县境内,与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水族等民族杂居。 近代仫佬族中有罗、银、吴、谢、潘、梁、周、韦、张、黄、吕、包、覃、卢等姓,其中以罗、银、吴、谢为大姓、人口最多。仫佬族多是同姓聚族而居,自成村落。有的族内设有族长,通过推举产生,有的没有。但都有“冬”的组织,设“冬头”,冬下设“房”,这是血缘聚居的遗迹。由于自然条件及社会因素,罗城仫佬族长期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经济没有得到大的发展。据一代廉吏于成龙的描述,其古时的状况是“蒿草弥漫,无人行径”;“黄毛直抵城下”;“城内居民六家,茅屋数椽”。因此,其艰苦条件可见一斑。 仫佬族多住在山区或半山区,依山傍水建立村落。仫佬民居,多为砖墙、瓦顶、矮楼建筑。无论是在平地或是斜坡上,房基都要修成高出地面30至60公分的地台。墙基以火砖砌成。人住底层,楼上是仓房。民居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地炉取暖做饭,地炉旁常有一小水坛,内加满水,借助地炉起到加热作用,热水可供日常使用,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地炉建于堂屋内大门两侧或厨房中。先在地上挖个坑,在坑中用砖砌好炉子,炉旁安放一个大水坛,坛口与地炉口都略高于地面,以避污水流入。炉前砌一个煤坑,上面盖块活动的板子。炉子除掏灰的炉门外,以及坛子的周围,全都用泥土填平,表面还得打上三合土。地炉一天到晚都不熄灭,水坛中总有热水。除随时可架锅做饭外,冬天象土暖气设备一样,使堂屋舒适温暖。特别是在潮湿多雨的季节,屋里的粮食和衣物等都不致发霉。逢年过节,家人亲友就围着地炉吃“火锅”,非常方便。因为仫佬族地区产无烟煤,所以使用地炉十分普遍。 仫佬族的服饰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因长期与汉、壮族交错杂居,互相影响,在一些方面已基本上与附近的汉、壮族相同。仫佬族服饰六七十年前一直保持着古代僚人的特点。如妇女上衣很短,仅及腰,袖背上全部绣上鳞状花纹。下穿无褶筒裙,脚上穿的是钩尖鞋。男子多穿对襟衣,男女均以长帕包头。仫佬族的衣服,一般尚深青色。过去大都是自纺、自织、自缝。近代都已改装,与当地汉、壮族的衣服没有多大差别。男子穿的都是对襟上衣、长裤,年老的穿琵琶襟上衣;一般穿草鞋,跣足的不多。过去姑娘梳辫,出嫁后结髻,多已剪发。饰物有银质的耳环、手镯、戒指等。
标签 : 杏鑫风情 › 30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彝族自称“尼”,古代汉语“尼”发音为“夷”,故汉文记载多称“夷”。1956年,在破除旧社会的民族歧视称期间,彝族派代表进京会见毛主席,毛主席了解情况和听取意见后给出建议,由于“夷族”之称带有贬义(蛮夷),便将“夷”改为“彝”,意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丝”、有吃有穿,象征兴旺发达,故把“夷族”改为“彝族”。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彝族古村寨“城子古村” 土掌房为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使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干打垒”)。平顶的制作也与石楼相似,也具备晒场的功能。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凉山诺苏彝族传统服饰 彝族因支系繁多,各地服饰差异较大,服饰区别近百种,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彝族的牛皮铠甲头盔是彝族特色服饰,目前保存下来很少,特别是头盔。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除小凉山的彝族穿裙子外,云南其他地区的彝妇女都穿长,许多支系的女子长裤脚上还绣有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都绣有精美多彩的花边,尤其是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 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称为“天菩萨”,彝语称为“子尔”。这是彝族男子显示神灵的方式,千万不能触摸。外面裹以长达丈余的青或蓝、黑色包头,右前方扎成拇指粗的长椎形的“子尔”——汉语称“英雄髻”。男子以无须为美,利用闲暇把胡须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缀红丝线串起的黄或红色耳珠,珠下缀有红色丝线。 楚雄彝州赛装节 在楚雄彝州,有两个地方每年都要举行彝族少女的时装表演,即“赛装节”。一个是永仁县直苴村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一个是大姚县三台乡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赛装节期间,更是彝族青年男女选择伴侣的最佳时机。彝族姑娘们最能显示自己的,也就是看谁的衣服最漂亮。彝族女子的服装,全靠手工桃花和刺绣,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一两年的时间。
朝鲜族喜穿白服,故有“白衣民族”之称。 男装。有袄、坎肩、长袍、裤等。朝鲜族语称“则羔里”,斜领,左衽,宽袖,前襟钉有飘带,穿时系在衣襟中上方。 坎肩。朝鲜语称“麻古子”,其形似袄,但无领,无袖,对襟,不系飘带,用一个大琥珀纽扣,穿时加在袄的外面,有明显的装饰作用,是中老年的春秋服。 裤。朝鲜语称“巴几”,多为白色,也有灰色或青色,裤腰肥,裤腿宽,裤裆大,穿时裤腿由里向外绾,再系以腿带。这种裤式便于席地盘腿而坐。长袍,朝鲜族语称“都鲁马基”,式样同袄,只是比袄长,垂至膝下,是成年男子的礼服,有单、夹、棉之分,常用麻布、棉布、绸缎等制作,颜色多青色或灰色。 道袍。多用苎麻布缝制,斜领、系带、宽袖,下摆长至脚面,前后垂有同肩宽的布条,垂直下摆,胸上部扎道袍带,原为儒生与士大夫专用,后来一般平民也穿。 女装。有裙、袄、袍、裤等。裙有拖裙、筒裙几种。拖裙也称紧身长裙或缠裙,由裙腰、裙摆、裙带组成;裙腰及胸,裙摆很宽,一边开衩。裙带缝在裙腰两侧,缠腰一圈后系在右腰一侧。裙摆上有许多细褶,长拖脚面。穿这种裙子,里面必穿白色衬裙。 筒裙是缝合的筒式裙子,与其他民族筒裙不一样的地方是腰部带有许多细褶,达到合腰身为止,上端还连上一个白布小背心,前胸开口扣纽扣,穿时从头部往下套,裙长过膝,便利劳动、步行。裙袄相配,袄短裙长,加上色彩与纹饰的搭配,舒展美观,女袄与男袄基本相同,只是袄襟较短,领子稍呈圆形,袖肘宽,袖口窄。襟与下摆略呈弧形,线条柔和。颜色多白色、粉红色,其他颜色较少。有一种三回袄。在领、袖、袄带等镶边的地方再饰一层紫色或栗色绸布。女裤与男裤式样相近,但比男裤瘦短一些,裤脚窄,不系腿带。 童装。朝鲜族童装中最有特色的是彩袖袄,也称七彩衣,其袖用红、黄、蓝、绿等7种色彩的彩绸或彩布制成,宛如美丽的彩虹。朝鲜族认为彩虹是光明与美丽的象征,所以这种童装寓含着对孩子的期望与爱心,这种袄男孩可穿到一两岁,女孩可穿到10岁左右,女孩多以红短裙与彩袖袄相配,美观可爱。
广西的桂西都安、大化、马山等县的壮族人民,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民间盛行“打扁担”这种娱乐。打扁担的娱乐方式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刘恂的《岭表录异》中就有记载。当时刘恂把这种娱乐称做“打舂堂”,与现在盛行的打扁担基本相似。人们在玩打扁担时,一双双、一对对,身穿节日盛装,在村头村尾的地坪,或在厅堂的中间,围在一条条长凳或春米木槽旁,手持木扁担,上下左右不断地以扁担相互敲击,或与长凳、木槽敲击,打击出和谐的音响:“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都打……” 打扁担的内容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l)耙田插秧; (2)戽水耘田; (3)收割打场; (4)舂米尝新,表达壮族人民四季劳动和丰收的喜悦。20世纪50年代曾据此创作了扁担舞;80年代又被确定为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桂西南德保县和天等县,打扁担被称为“弄臼”,比别的地方的打扁担更近于唐代的打春堂。他们在打扁担时,还穿插男女的对唱,如:“见妹舂米在当街,不知春吃是舂卖?妹若舂卖哥来买,妹若舂吃哥借来。”“阿哥问话太过乖,妹舂米吃又舂卖;员外向叫花借米,这话说来怪不怪?” 桂西北田林县,壮族少女在春节期间爱荡秋千。秋千一般系于村边的大榕树或园里的果树上,少女们三五成群轮流上秋千,摇摇荡荡,忽上忽下玩乐。桂西北田林、西林,桂西南隆安等县,壮族姑娘、少妇、后生及少年儿童在正月初一至十五盛行玩拍毽子、踢毽子这种游戏。毽子又称“燕子”,分手毽和脚毽两种。手毽用三四张硬竹壳或硬布壳加葫芦壳剪成小圆片叠在一起做成毽垫,然后穿孔、扎上羽毛束,把薏米一个个串起来做成环串套在其中做成,形似羽毛球。脚毽则用碎布包一枚铜钱缝制成基座,然后装上鹅毛筒管,选美丽的雄鸡尾羽插进筒管中做成。 手毽用手拍打;可一人独自面壁抛打,也可左右手轮流拍打,还可两人对拍或多人轮拍或双打,以打得次数多而又不落地者为胜。脚毽既可独玩,也可群玩,以踢得花色多而久久不落地者为胜。春节期间,人们在庭院、屋里或廊檐下玩毽子。毽子在空中旋转穿梭,如飞燕腾空,薏米环串还与毽垫硬壳撞击而发出琅琅响声。 夜间玩时,还可在毽心插一短节点燃的香火,当毽子飞起来时,这点香火在夜空中点动成线,形成一条火光流动的抛物线,有声有色,更是有趣。拍者跳跃牵动,观者鼓舞呼啸,增添了壮乡节日的欢乐气氛。
苗族民间的重大问题大多通过“埋岩”来解决,各项村规民约也通过“埋岩”来制定与颁布。苗族社会的埋岩,已有几千年历史,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此后虽然不再埋岩了,但历代埋岩定下的民间法规,至今仍作用于广西苗族社会,人们依然依照埋岩法规行事,维护族内社会的安定。 埋岩范围有大有小,有村寨内部的,有邻近几个村寨的,有一条溪河流域范围的,有越州跨省方圆几百里的。融水县清代有105个小岩,分属20个方岩,和贵州邻近苗区合为一个总岩。 埋岩的方法是,选择一定时间和地点,确定范围而举行一定区域内的代表会议,针对某个问题或民间法律内容的规约,经过代表们充分的讨论与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做出决议,然后将一块长条石头在开会地点埋下,留半截露出地面。岩上不刻文字。岩一经埋下,其法律效力即产生,人人都得遵守而不得违反,其效力不经再次埋岩宣布废止便世世代代有效。有时开会议事后,虽不埋岩石,也称“埋岩”。 埋岩内容有四个方面: (1)禁止类。禁止盗窃、重利盘剥、敲诈勒索、大秤小斗、买卖反悔、越界砍伐、跨界开荒、捉人田鲤、近亲通婚、强奸妇女、持强欺弱、仗众压寡等等。 (2)婚姻类。苗族社会婚姻制度的改革,通过埋岩进行。 (3)伦理道德类。尊长爱幼、尊重人格、崇尚人伦、怜恤孤寡等。 (4)战争类。当民族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时,通过埋岩来统一思想、组织力量、保卫家园。 埋岩制定的法律往往由善于编歌的人编成歌传唱,以便于大家熟知遵守。如流传于融水县四荣乡小东江村的《竖岩词》云: 岩石在山岭,岩石重千斤,弋阳撬回寨,摆在众人坪。喊来百个寨,聚来千个村,竖岩讲道理,个个听分明。道理藏石中,道理埋泥层,泉断理不断,山塌地不塌。树大树分杈,户多户分门,人多人分灶,燕多燕分窝。一村分一方,一寨分一岭,一家分一份,各个好安生。柴山莫乱砍,田地莫相争,房屋莫乱占,牛羊莫乱牵,瓜菜莫乱摘,田水分均匀。拧绳做一股,坚岩一条心。哪个心肠坏,手脚不干净,盗牛又偷羊,挖窗又撬门,轻的罚银两,杀猪串内分。哪个心歹毒,烧山又烧屋,勾外来扰内,勾生来吃熟,粗绳来捆绑,活活埋下坑。不罚心不死,不埋不断根,坚岩定法理,教子又教孙。
锡伯族有着树木崇拜,这种崇拜是种很久以前传承下来的。他们觉得树木有灵,所以在锡伯族里是严禁乱砍伐,其中独树是不能砍的。随便乱砍了独树的话是会遭来灾难的。 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种,可能很多小伙伴们并不熟悉这个民族,在锡伯族的民族文化中有着树木崇拜,这种崇拜是种很久以前传承下来的习俗。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对这一习俗进行了解下吧。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爱新舍里镇有颗硕大无比的榆树,锡伯族人叫它“文车热哈林”,译成汉语,就是“祈年树”。 祈年树,树干围约9米,干上火烧的痕迹,证明它经受了劫难。它独立于田野之中,苍劲挺拔,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若攀登树杈上,顿觉风声飒飒,遍体清凉,令人心旷神怡。 200多年前,锡伯族人从东北迁来时,这棵树仅有碗口。锡伯族古谚:“独树不能砍”,以为神灵庇佑,群众特意加以保护,禁止小孩上树伐枝。每年端午节,牛录佐领邀集萨克达(资深望重的老人)和附近农民来树下联欢会,一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二为祈望丰收。 祈年树,是锡伯族人的树木崇拜,实际上是一种自然崇拜的遗俗。伊犁有不少民族一直保留着这种崇拜树木的习俗,他们认为古树是有灵的,或是一种风水树,严禁滥砍乱伐。谁要是砍伐了风水树,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独树更灵验。如果独树被欢伐了,草原会遭受灾难。人们常常在牧道的独树上系结各种的布条,以示对树木的崇拜。 结树幡是草原人民的习俗,凡是被认为有神灵之处都要结树幡。例如,温泉、山洞、独树,或是圣地等处。一般临近的树枝或是灌丛上结布为幡,无树的地方还要插上木竿或树叉结幡。在草原上凡是见到这种情况,都视为封禁之地,是决不能随意践踏或随意砍伐的。而且男人经过其地须得下马,妇女经过须结布条。年代久远树幡也结得多了,就显得格外神秘更有灵性。
隆林县苗族,热情好客,敬客喝茶后,留客吃饭,有“三饭待客”之习俗。 (1)试饭。客人进屋后,苗家对客人“试饭”,验其真心。当着客人的面用洗过脸的蒸笼水做饭煮菜,试探客人,如果客人不吃而别,主人认为嫌弃他们,不可交往,下次再登门时只与你客套而已,很难获得杀鸡宰鸭款待的礼遇。若客人泰然处之,到上桌吃饭时,主家便撤去试客的蒸笼水饭菜,端上丰盛的酒菜,与客人同饮共醉。 (2)添饭。长辈用饭时,女儿或媳妇随时做好给长辈添饭的准备。长辈碗里的饭差不多见底时,她就放下自己的碗筷,立于长辈身旁,用右手执勺,给长辈碗里添饭。 (3)压饭。压饭是一项很有趣的礼俗活动,通常在未婚年轻人之间进行。一些可以开得玩笑的已婚客人亦可进行。客人入桌吃饭时,姑娘们躲了起来,待客人吃得差不多了,姑娘们蜂拥而出,两个结对地站在客人身后侧,瞧准时机往客人碗里添饭,直堆得饭碗像个小山尖。姑娘压饭也有规矩,不许撤饭,不许失手,否则认罚。若客人躲过姑娘压饭,姑娘认输,不再给客人压饭。 若客人眼明手快,在姑娘饭勺递来之时伸手抓住姑娘的手腕,同时自己的碗稳端于手中,姑娘便被镇服,坐在旁边分吃客人碗里的饭。若客人始终躲不过姑娘压饭的勺,他就只好认输,等着姑娘来喂“鸭子”了。姑娘洗净手后,将碗里的饭全给客人一口一口地喂下。 隆林县杨姓苗族流行“鸡心认亲”的习俗。每逢主客相逢,若要认同宗兄弟,主家便杀鸡宴请。吃到最后,若鸡心没有被吃掉,主家便认客人为同宗兄弟,即备下更为丰富的宴席来庆贺一番。若鸡心被吃掉了,主家会再杀一只鸡,特地将鸡心放在另一边,开席酒过三巡后,主家便拿出鸡心来逐个劝客人吃,谁吃了,饭后主家便会客气地送他走,他不能再参加隆重的同宗兄弟的团圆会了。
锡伯族原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清朝乾隆年间因“工作需要”,被调往了遥远的西北地区,由此还形成了锡伯族的一个节日:怀亲节。 锡伯族怀亲节是锡伯族纪念西征亲人的节日,又称“西迁节”,用以纪念部分锡伯族人从沈阳西迁新疆伊犁戍边。西迁前1天,所有官兵及家属与送行亲友齐集沈阳太平寺锡伯家庙,共进离别饭,共饮离别酒。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当时已加入清朝“八旗”编制的一部分锡伯族官兵,奉命携家属西迁,共约五千人,去新疆伊犁驻防,于该日在辽宁老家与亲友酒宴话别,次日起程远行。经过一年又四个月,行程万里抵达伊犁地区,这是一次“屯垦戍边”的壮举,锡伯族为保卫祖国的边疆,做出了贡献。 此后每年此日,驻守在新疆边境的锡伯族官兵及家属都举行郊游等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称为“西迁节”。 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要在寺庙内拱灶,杀猪,吃高粱米饭,每户都去当家人,进行聚餐,来纪念锡伯族祖先西迁的历史壮举,畅叙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业绩,缅怀离别的骨肉同胞。这一天遂成为锡伯族的传统节日。 近年分居在东北各地的锡伯族,在锡伯家庙或锡伯族集居的地方集会、游乐、聚餐,举行隆重仪式,缅怀亲人。 此外锡伯族的例行节日大体与汉、满相同。略有区别者,除夕供“喜利妈妈”(女性祖先神),二月二收入祖匣,全家吃煮荞面片拌红糖,以示祝贺和感谢。三月、七月、十月祭祖上坟烧纸,统称“杭西”节。“杭西”是锡伯语,意为“祭祀祖坟的日子”,大约相当于汉族的清明节、盂兰盆会和寒衣节。
侗乡的道路,宽阔平整,山路之中有风雨亭,溪涧河流之上有风雨桥,村前寨后的路面必用石板或碎石铺好,处处为行人着想。在广西三江至湖南通道两县间跨越越城岭余脉的湘桂孔道,便是侗族人民的杰作。此路全程25里,上岭下岭之处全部铺石块,途中还有15座风雨亭,方便行人休息,躲风雨避烈日。 在穿草鞋的年代,有行善的妇女打好草鞋置于亭间,以便草鞋烂了的行人换上新鞋继续赶路。冬天,有修德的老人打柴火置火塘于亭子间,以便行人烤火御寒。亭子附近修有水井-井上盖盖,清泉常洁,方便歇息者饮水解渴。 侗乡溪涧河流之上有风雨桥,三江县有108座,龙胜县有52座。典型的是著名的三江县林溪乡程阳风雨桥,长77.76米,宽3.75米,高11.52米.5墩4孔,每孔净跨14.2米,用直径0.4米的14根大杉木连排两层组成,上面铺木板、竖柱,建5座塔式楼阁亭,修长廊,顶盖瓦,两边装栏杆,设长座。其功用,集桥、廊、亭于一体,有审美的价值,行人可避风雨,欣赏景致;也是侗乡人乘凉讲古、行歌坐夜的好去处,成了侗乡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侗乡道路古朴清雅,是因为侗族人民热心于修桥铺路的公益公德。 侗族群众认为修路是行善积德,村寨间的道路坏了有入主动去修,而且还有定期和不定期的集体维修道路的活动。定期维修多在立冬后或立秋前进行。为时四五天。到时多由老人发起、大家互相邀约,或者由寨老串寨“喊寨”,通知寨民。 得到通知后,各家的成年男女即自带工具、饭包,到约定路段工作。崩塌者砌朴之,淤者清除之,除草、清沟、竖立岔路路碑,在山界上立石凳,在泉水旁放竹筒,让路人休息饮水。不定期维修,则是在平时遇到道路毁坏,三五人相约而为之,属于小修,在清早或傍晚或节日、农闲时进行。无论是大修还是小修,大家都尽力而为。
水族民俗作为水族的—种传统文化,同水族的其他传统文化一样,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其中既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合理的成分;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在水族民俗中,哪些是带有民主性、进步性的健康民俗,哪些是保守、落后甚至腐朽的陈规陋习明?衡量的标准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有利于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有利于人民的身心健康。根据这个标准,在水族民俗中,凡是有利于生产,有利于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有利于人民身心健康的民俗是健康的民俗,反之就是陈规陋习。 水族民俗有三种情况: —是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健康民俗 有利于生产,有利于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有利于人民身心健康的健康民俗。比如,水族“清明撤秧,重阳打米”等根据季节来安排农活的习俗就有利于农业生产。水稻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农作物。“清明撤秧,重阳打米”就适应了这种季节的变化。“清明”的气候适宜水稻的生长;“宜阳”的气候适宜水稻的收割,如果在这两个季节中不失时机地安排好农活,就有利于农业生产,就会夺得农业丰收。 又如,水族在起房、丧葬、婚嫁等大事中互相帮助的习俗;就有利于民族团结和人民团轨在水族地区,一家有事,全村寨的人都会来帮忙,从不索取任何报酬。有时主人缺少物资,有的人家还主动献出。这种团结互助的风气,与那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见利忘义的世俗之风有着天塌之别。这些民俗,无论对于每个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部是有益的,无疑应该继承和发扬。 二是不利于生活陈规陋习 陈规陋习有碍于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有损于人民身心健康的陈规陋习。比如水族在婚变习俗中大操大办,就不利于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这些不言而喻是水族民俗中的陈规陋习,它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无疑应该加以改革。 三是好坏并存、暇瑜互见的民俗 在水族这类民俗中,既有民主性、进步性的精华,也有封建性的糟粕。比如在水族的端节、卯节中,既有祭把祖先等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也有赛马、赛牛以及打扫卫生等一些有益于人民身心健康的活动。也就是说,在这些节日民俗中,精华和糟粕并存。对于这类民俗,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继承好的东西,清除不好的东西。 要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水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对于水族相沿积久的社会风俗习惯,既不能兼收并营,全盘继承;也不能一概否定,全面清除。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进行水族的民俗改革,继承和发扬那些带有民主性、进步性的健康民俗,清理和剔除那些保守、落后甚至腐朽的陈规陋习,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新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