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禁忌较多,下面我们列举说明一下。 纳西族是个极重信用且讲义气的民族,一般不计较客人因无知而产生的过失,但很看重平等与信用。所以在与他们交往时有什么要求最好能直接说明,不可欺瞒哄骗。 当主人敬烟酒、盛饭时,客人宜用双手相接,并表谢意。 吃饭时忌敲碗筷,忌翻菜,忌接连不断地夹菜。鸡头应让年长者享用,鸡爪不能给小孩吃(纳西族认为吃鸡爪的小孩将来写字手会发抖)。 主人盛饭时,客人要主动提出自己需要的饭量,不要在碗底留剩饭。共同进餐时,若已经吃完饭,最好陪旁人一会。若想提前离席,要招呼别人“慢请”。 到纳西人家里,不可当着主人或客人的面打骂小孩;不要主动进入老人和女人卧室。在泸沽湖地区,不得随意进入姑娘的“花楼”;不要询问“阿夏”朋友的情况;不得在家中唱情歌、吹口哨(认为会招引鬼魂)。 客人在座不准扫地;不得在客人离去时马上关门,应送客人至大门外。 在纳西族地区,不应因为一句随口而出的邀请便贸然进入婚宴;亦不能因为主人的“谢绝”而错过吊丧的机会。因为对纳西族来说,灾难和悲哀时刻得到的帮助将是友情最可靠的基础,甚至可以消除平时的积怨。反之,如果只在喜庆时道喜、不在悲痛时慰问的人,将被看作是虚假的或一般的朋友。 纳西族主要分布在滇、川、藏交界的横断山脉地区,绝大部分聚居在云南省,其中70%的纳西族聚居在滇西北丽江市、玉龙县,其余散居于宁蒗彝族自治县、永胜县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县、维西、德钦县等。四川省有纳西族八千多人,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县、盐边县,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有少量纳西族分布。西藏自治区有纳西族一千多人,主要聚居在芒康县
标签 : 杏鑫风情 › 30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纳西族史称“摩沙”、“么些”、“末些”、“摩娑”、“磨些”、“么西”等。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纳西族的风俗习惯。 纳西族的饮食习惯 纳西族的主食以小麦、玉米和大米为主,山区杂以燕麦、荞麦和马铃薯,加工制作成窝头、馒头、粑粑、米饭等。肉类以猪、牛、羊、鸡肉为主,蔬菜品种丰富,各种豆制品、腌渍品种类繁多。有名的风味食品有丽江粑粑、鸡豆凉粉、吹猪肝等。丽江粑粑以麦面为主,辅以其他十余种原料煎制而成,特点是外酥内脆且松软,色泽金黄。鸡豆凉粉是丽江传统名小吃,原料主要有鸡豌豆、韭菜、绿豆芽及各种调味品精制而成,味鲜美、韧性好,可凉拌,也可煎炒。吹猪肝是纳西族请客时必备的一道传统名菜。制作方法是:将猪肝吹气膨胀后晒干,食用时用水煮熟,等冷却后切成薄片拌上各种配料,即可装盘食用。 纳西族盖房的升火仪式 纳西族盖房过程中有一些特别的习俗。如宁蒗县泸沽湖畔摩梭人的新房落成时要举行升火仪式,建房升火仪式是建房过程中最隆重的礼仪。人们视火为房子的心脏,为新房升火,象征房子主人今后的生活会像火一样红。香格里拉三坝纳西族的中柱只有一根,上山砍中柱一定要选粗壮笔直的好料,砍时树头应倒向东方,并把树尖上的树叶摘来烧天香,边烧边念“愿全家兴旺,愿人畜平安”等祈祷词。 纳西族的婚恋嫁娶习俗 纳西族的不同支系有不同的婚恋习俗。丽江等地的纳西族青年男女婚前社交和恋爱自由,谈恋爱一般不受父母干涉。男女20岁左右,择吉日举行婚礼。 永宁泸沽湖畔的一部分摩梭人直到今天在婚姻家庭方面仍保留着母系制遗俗。与这种母系家庭相适应的婚姻制度,人们习称为“阿注”婚。“阿注”意为“朋友”、“伴侣”。这种婚姻的主要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凡属不同母系血缘的青年男女都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意愿挑选心上人,只要彼此乐意,便互赠手镯、腰带一类的礼物,开始过偶居生活。 纳西族的丧葬习俗 纳西族自古通行火葬,经过清代初年改土归流之后,丽江城镇、坝区逐渐改为棺木土葬。但丽江山区及香格里拉三坝、维西山区、宁蒗永宁等地,仍实行火葬之俗。 纳西族的头客礼 纳西族对生育较为重视,其中“头客”礼仪较为独特。当主人家的婴儿出世的时候,第一个偶然进入该家庭的人即称为“头客”。这时,无论这个人是男女老少,远近亲疏,都要当贵客接待。主人家首先要舀一瓢洁净的冷水(幸福水)请幸运的“头客”喝,以此祝福母子平安、健康幸福,然后主人再煮米酒鸡蛋款待“头客”。
云南各地的傣族以食用稻米为主。西双版纳傣族主食糯米,德宏傣族主食软米。菜谱中肉类、蔬菜品种较多,常就地采摘,山中的竹笋、水中的鱼虾。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傣族的饮食风俗有什么独到之处。 剁生 是把生肉洗净,切碎剁烂,用少许酸醋或酸水浸泡片刻,合以食盐、辣椒、姜、蒜、花椒、芫荽等佐料制成酱状就可食用的一种食品。 夹心香茅草烤鱼 先把鱼刮鳞、剖开、洗净;然后将准备好的葱、蒜、青辣椒、芫荽切细,与盐巴拌和,放进鱼肚子里,把鱼肚子合拢或顺折起来,用三四匹香茅草叶捆好,用竹片夹夹紧,放到火炭上烘烤,待有八成熟时,抹上猪油,继续烘烤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这种烤法,鱼香味扑鼻,脆、香、鲜三味俱全,回味无穷。 香竹饭 用糯米或饭米放在香竹筒里烘烤而成。做香竹饭时,先将香竹从有节的地方断开,把淘好的米塞进竹筒里,再加入适量的水浸泡约七八小时,然后用芭蕉叶封住筒口,将盛米的香竹筒放在火炭上烤或用小火烧烤,待竹皮烧焦,筒口冒出蒸气10分钟左右,筒里的饭就煮熟了。接着用木棒将竹筒捶软,捶得越软越好吃。捶软后,把竹片撕开,就露出粘有乳白色竹膜的香竹饭了,连膜带饭一起吃。香竹饭柔软细腻,带有竹子的清香和炭火烘烤的脆香,吃起来十分可口,是待客的好食品。 火烧干巴 干巴用肉腌制晒干而成,主要是牛肉干巴。制作方法足,把干巴用两三层芭蕉叶包好,放到炭灰中焐,约十多分钟后从炭灰中拿出,撕去烤焦的芭蕉叶,再用下净的叶子包好,用木棒将干巴捶软、捶松,成肉丝状,即可食用。傣族有句话:“不吃烤干巴,不算尝过肉香”,烤干巴的甘美可想而知。 腌酸鱼鲜 腌鲜的时间一般是傣历十一二月间,一般都用沙鳅鱼。腌鱼酢的制作方法是:先把鱼洗净,晾干水分,将糯米蒸熟,趁很热的时候,把鱼倒入拌和,再拌上食盐、辣子、花椒、八角、茴香籽等佐料及少许酒,搅拌均匀,放入盐水罐内,封盖上水即可,此菜酸、辣、鲜三味俱全,吃起来十分可口。 粽包蒸脑花 原料有猪脑花、猪舌头、葱、姜、大芫荽、野花椒、香茅草、盐等。制作时,将猪脑花、猪舌头刮洗干净,把猪脑花划成小块,将猪舌头剁细,与切细的佐料拌匀,分成若干份,每份放一片香茅草叶(结成小疙瘩),用芭蕉叶包好放入甑子里蒸熟即可食用。这道菜呈乳白色并带有灰色,肉质软嫩,味道鲜美。 蒸笋肉 其原料是五花猪肉、甜笋、姜、大芫荽、青辣椒、盐等。制作时,将肉洗净、切片,将剥去皮的甜笋也切成薄片;把葱、蒜、姜、青辣椒、大芫荽切好后,加上适量的盐拌匀;再把切好的肉片、笋片和适量的盐拌匀,分成若干份,每份用芭蕉叶包起。在包的时候,先将拌好的佐料薄薄地铺在芭蕉叶上,再将肉片、笋片铺在佐料上,面上再撒上一层佐料后,包成长方形的小包,放入蒸笼里蒸熟即可。这道菜呈乳黄色,鲜嫩无比,芳香味中略带甜味。
拉祜族的服装、服饰,各地大体相同,但因地理环境、气候及支系而有所不同。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高寒山区的拉祜族服饰 居住在高寒山区的拉祜族,喜欢穿比较厚实的服装。妇女裹一丈多长的黑布包头,身穿开衩很高的长袍,高领及衩口两边和衣领周围都镶有彩色几何图案。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家,沿衣领、托肩及开襟还嵌上银泡、银缀、佩戴项圈、手镯和耳环等饰物。内穿直筒裤,裤脚沿边还绕上两圈红线。冬季多数妇女小腿都套腿套,小腿套两端都用色线绣上花纹。拉祜族男子多数穿无领对襟短衣,头戴遮阳帽或瓜皮帽,穿肥大的长裤,青年小伙子喜欢在黑布外衣内穿浅色或白色衬衣,常常把白衬衣的领子和袖子部分有意识地露出,他们觉得这样打扮犹如喜鹊一般漂亮。以上这样打扮的多数是澜沧县竹塘、木戛、富邦、南岭以及双江、耿马等地拉祜纳支系较为普遍。 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拉祜族服饰 居住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拉祜族基本上保留了自己传统的服饰。大体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妇女穿右开襟,两边齐腰处开岔口,可盖膝下的长袍,在长袍岔口及衣边、袖口、托肩上镶有较规则的菱形图案。手臂部位的袖上有三道明显的红色花纹,据说象征着拉祜族在迁徙史上的三次大的战争。衣襟镶边上还有犬齿交错的花纹,它表示狗在人们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故以此种花纹作为纪念。沿衣领和托肩钉有繁星似的银泡和银珠,也佩饰耳环、手镯等。与高寒山区妇女不同的是普遍都穿长筒裙,筒裙一般用黑布,也有红花布做成,筒裙下端镶有红、蓝、白、黄条纹。男子的服装随便些,有些穿无领对襟衣,肥大的裤子,也有的喜欢穿汉式或傣式服装。 拉祜族的饰物 拉祜族的妇女亦佩戴耳环、手镯等银器饰物,但服装则有几种类型。澜沧县的糯福罢卡乃、南段、阿里等地的拉祜西的服饰大体与居住在靠近坝区的傣族地区的拉枯族相差不大,妇女裹黑色或白色头巾,穿窄袖短衫和宽大的长筒裙,短衫上边饰以彩色图案,裙子多用红、黑、白、蓝等色,有所不同的是拉祜西妇女筒裙比拉祜纳妇女的要宽大些;另一种是与彝族和汉族杂居的拉祜西妇女的服饰,彝式或汉式的比较多;居住在红河金平和新平地区拉枯族的服饰,多与当地的哈尼族和彝族妇女的服饰相同。
壮族是一个能歌善唱的民族。壮族人无论男女,从四五岁的童年时代就开始学唱山歌,父教子,母教女,形成幼年学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习俗。 在农村,无论下地种田,上山砍柴,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或青年男女间的社交恋爱等,都用山歌来表达情意。有些地方甚至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吵架有时也以歌代言。唱歌几乎成为壮族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人人能歌,个个会唱。因此,广阔的壮乡,素有“歇海”的美誉。被诗人称为“铺满琴键的土地”。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壮族民间认为,“歌圩”是刘三姐传歌才形成的,刘三姐是歌圩普遍形成的重要标志。歌圩的歌就是刘三姐的歌。刘三姐被广西民间视为“歌仙”,宜州市是刘三姐歌谣最有代表性的地区,被认同为刘三姐的故乡。 刘三姐歌谣大体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谜语歌、故事歌及创世古歌七大类,它具有以歌代言的诗性特点和鲜明的民族性,传承比较完整,歌谣种类丰富多样,传播广泛。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的传说人物。其传说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十八《三妹山》。明清以来,有关她的传说与歌谣文献记载很多。壮族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与歌谣更为丰富。 广西宜山壮族传说,刘三姐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3).从小聪慧过人,能歌善唱,被视为“神女”。12岁即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以歌代言,名扬壮乡。后曾到附近各地传歌。慕名前来与她对歌的人络绎不绝,但短则一日,长则三五天,个个罄腹结舌,无歌相对,无言以答,羞赧而退。然而她的才华却遭到流氓恶霸的嫉恨,后被害死于柳州。传说她死后骑鲤鱼上天成了仙。也有的说她在贵县的西山与白鹤少年对歌七日化而为石。还有的说财主莫怀仁欲娶她为妾,三姐坚决反抗,莫买通官府迫害三姐,三姐乘船飘然而去,等等。 虽然传说不一,但千百年来壮族人民对她的尊崇与热爱之情却是一致的。现在,广西很多地区都立有刘三姐的塑像或刘三姐庙。每当有新的壮歌集问世,必先捧一本供在她的像前。有些地方的歌圩,第一项议程是抬着她的像游行。 刘三姐歌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活态文化的魅力。它不仅具有见证民族历史和情感表述方式的文化史研究价值,还具有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刘三姐歌谣》具有以歌代言的诗性思维方式的杰出性、扎根社区人文传统的鲜明的民族性、传承序列的完整性、歌谣种类的多样性及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传播的广泛性与影响的深远性等特征。
高山云雪滋育了纳西人追求飘逸高沽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执着地寻求一种超乎形之上的审美境界。表现在爱情上,和许多民族迥然不同的是,纳西人很重视精神上的交往,颇有些像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纳西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是自由而公开的,农历二月初八的东山庙会,是他们结识情人的日子。这天,小伙子们守候在路旁向赶庙会的姑娘讨食,姑娘馈赠的对象即是姑娘的中意之人,而小伙子对投桃之人并不急于报李,甚至不问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便满意而归。 6月火把节之夜,姑娘小伙子们举着火把在篝火明灭的河畔、泉边聚会,在庙会上一见钟情的人见面了,他们和大家在一起歌舞游乐,谈天说地,显示自己的修养和品格,巧妙地传达自己的情感,彼此心照不宣。在经过多次这样的集体接触之后,他们才单独约会。约会多选在村外,一对情人分隔在河两边,隔河传情,真可谓“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纳西青年男女婚前都严守精神恋爱规范,这种风习不知从何时一直沿习至今。不过,精神恋爱与这个民族素、洁、雅的心理素质很吻合,因此道德的规范便成了一种美的规范。 从纳西族的情歌上,我们就可以了解这个民族独特的爱情审美观。这些情歌都是严谨的作品,为恋人们规定了一种理想的爱情意境,造成一种纯情的氛围,使爱情得到一种美的规范和升华。 纳西族情歌《柏雪会》这样唱道:“雪山六雪峰,高峰上三峰,低峰下三峰。上峰三峰雪,下峰三峰柏。柏雪常相思,相思情脉脉。柏叶依风吹,雪心化作液。雪液流为水,变鱼叶自碧……”叙述一对情人相会的经过,从不认识开始,一直到互相恋爱,相依为命,最后克服了一切困难,走向幸福美满的生活。开始时把柏叶比作男,雪比作女,雪化成水化成溪,柏叶落水中变成鱼,鱼水相依一齐顺流而下,经过险峻岩洞,逃避打水姑娘的水桶,经历千辛万苦,最后到达大海,海水波浪翻腾,水变气成云,鱼腾云上天,水变成夜明珠,鱼变成一条青龙,最后一同进入天国。 《梦》是男女各述所梦,以表情怀:“(男):藤扇招凉风,凉风入我怀。我怀何所思,愿与彼妹偕。彼妹在何许?山巅或水涯,相隔咫尺间,遇合胡多乖!(女):浣麻复浣麻,浣麻水之涯,流水飘素手,倩影如美霞。爱影频顾影,对影数年华。水影莫消灭,浣麻莫归家……(男):相思劳梦寐,梦到雪山头。化身为落叶,雪水卷叶流。落叶变青鲤,青鲤作龙游。龙游升上天,山溪梦自流!(女):相思劳梦寐,山雪梦消融。雪消依亦消,水汽梦朦胧。溟漾复凝聚,凝聚绕苍穹。海天无尽处,云龙梦相逢。”从水中影到梦中花,从飘仙的白鹤到神游的蛟龙,从脉脉明月到朗朗星光,托琴韵传笛声,寓丹青寄白雪,梦中神会极尽情致,极其高雅和清丽的情歌。 纳西族的情歌雅正、秀丽,人们唱梦,唱雪,咏云,咏水,歌声那样迷离,那样遥远,没有热烈的呼唤,没有性的挑逗和暗示。歌唱者并不把自己摆进去,不求从感情到实际的满足,而像在从事一项艺术活动一样,在一定距离内沉醉、欣赏。
位于黔东南地区的西江苗寨大都住在靠山面水的地方,因此造房时往往利用山坡倾斜度较大或者濒临水、沟的一侧,使屋的前半部分临空悬出,从而盖起比比皆是、大同小异的吊脚楼来。这里的居民建筑系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房子框架由榫卯连接,依山势而成,建筑风格别具特色,形成独特的苗寨吊脚楼景观。吊脚楼层层叠叠,呈金字塔形。 苗寨吊脚楼的营造技艺远承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干栏式建筑。据有关史籍载述:“苗族多居山洞,结草为庐,以蔽风雨。事起即建造岩墙木屋,耸以吊楼。”可见苗家吊脚楼由来甚久。 在历史沿革中又结合居住环境的要求加以变化。西江的造房匠师根据地形和主人的需要确定相应的建房方案,使用斧凿锯刨和墨斗、墨线,在30度至70度的斜坡陡坎上搭建吊脚楼。这种建筑以穿斗式木构架为主,因前檐柱吊脚,故而得名。 经过历代苗族能工巧匠的精心设计,不断加工装饰,吊脚楼更为古朴而实用,美观又大方,给苗乡山寨增添了绚丽色彩。 吊脚楼有半吊脚和全吊脚两种形式。屋基多以大表石垒而成。吊脚楼为歇山顶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青瓦或杉木皮盖顶。 吊脚楼一般有三层,四榀三间、五榀四间、六榀五间成座,依山错落,栉比鳞次。吊脚楼的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围棚立圈,堆放杂物和关牲畜。佳人的一层除卧室、厨房外,还有接待客人的中堂,宽敞明亮,中堂的前檐下装有靠背栏杆,形成一个木制阳台,既可凭高远眺,又可休息聚会。秋冬时节,金黄的苞谷,或红的辣椒,洁白的棉球等成串悬挂于楼栏和楼柱上,把小巧的吊脚楼点缀得缤纷绚丽,既不怕潮霉,又能防鼠,天然粮仓。 苗家吊脚楼,飞檐翘角,三面有走廊,悬出木质栏杆,栏杆上雕有万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悬柱有八棱形和四方形,下垂底端常雕绣球和金瓜等各种装饰。 上层室外为走廊,多为妇女女红劳作(绣花、挑纱、织锦)场所,或者观花赏月之处。黔东苗族吊脚楼的走廊上安有“美人靠”(苗语为“安息”),站在“美人靠”凭栏远眺,就能观赏山区风光,家乡景色。吊脚楼具有简洁、稳固、防潮的优点,还能节省耕地和建材。 苗寨吊脚楼连同相关营造习俗形成了苗族吊脚楼建筑文化,它对于西江苗族社会文明进程和建筑科学的研究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保护好西江千户苗寨,也就是保存了一块研究苗族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
回族的节日是伊斯兰教的三个传统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伊斯兰教历,以月亮盈亏为准,全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共有1个闰年,不置闰月,与公历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历多出1年。故回族上述三大节日一般每三年提前一个月。 开斋节。伊斯兰教的《古兰经》规定:成年穆斯林每年都要守斋一个月,这是必须履行的“五功”之一。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称为斋月,斋月期间,穆斯林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的整个白天,不吃不喝,谓之封斋,在这期间,一心只敬真主,戒除一切俗念。经过一个月的斋戒,于伊斯兰教历九月的最后一天,寻看新月 (月牙),见月后的第二天即行开斋,故称开斋节。 宰牲节。从“开斋节”那天起,往后推70天即为“宰牲节”。它是根据古代阿拉伯地区的宗教传说演变而来的。据说,“先知”易卜拉欣在一个晚上梦见“安拉”令他宰杀自己的独生子伊斯玛仪来献祭。易卜拉欣答应了,他儿子也愿为真主献身。但当易卜拉欣要忠实地执行神令去宰杀自己的儿子时,“安拉”命天神送来一只黑头绵羊代替了伊斯玛仪。于是阿拉伯人据此每年都宰羊祭把。当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后,继承了这一风俗,将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定为“宰牲节”。 圣纪节。与开斋节、古尔邦节并称为伊斯兰教三大节日。在该教以希吉来历十一年 (公元632年)三月十二日 (6月8日)进行。相传这天为穆罕默德的逝世日,故亦称“圣忌”。为缅怀他的功德,举行纪念节日活动。主要包括诵经、赞圣和讲述他的生平事迹。中国各族穆斯林根据传说也以希吉来历三月十二日为穆罕默德的诞生日,习惯把生日和亡日合并纪念,亦称为“圣会”。届时,前往清真寺听教长、阿匀讲经。 以上三大宗教节日都是国际性节日。其他的节日还有: 登宵节。传说穆罕默德52岁时的一天晚上,由天使哲卜利勒伴同,乘飞马由麦加至耶路撒冷,又从那里“登霄”,遨游七重天,见过古代“先知”和“天堂”、“地狱”等,黎明重返麦加。此后穆斯林将耶路撤冷视为圣地,并以每年伊斯兰教历太阳年七月二十七日为“登霄节”。这天夜间举行礼拜。 阿术拉节。回族人民过罢开斋第100天,要吃一次用黄米、小米、大麦、小麦以及扁豆、豌豆、黄豆、绿豆等几十样豆类加红枣、核桃煮成的稀饭,这叫阿木拉饭。 此外,回族也欢空中国民间延续已久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不过,老一代穆斯林对此兴趣不大。年轻人则爱热闹,又吃又玩,不会嫌节日多。于是清真食品店也组织货源,按节供应清真粽子、清真元宵、清真月饼、清真糕点,粮店供应腊八粥的配料,回族居民同样购买。
中国柯尔克孜族(吉尔吉斯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我国汉文史籍很早就有关于其先民活动的记载。1935年,新疆省政府正式确定该族名称译写为”柯尔克孜”,一直沿用到现在。 柯尔克孜人最初是图腾崇拜。有名的图腾是雪豹和鹿(柯语翻译为buhu,柯尔克孜族世界著名作家艾特玛托夫的小说《白轮船》讲述的也是跟母鹿有关)。除此,还信仰“乌买”女神(umai ene)。信奉祖先和天神,他们朝南方祷告,崇拜太阳,认为火星不吉利。到了清代,才转信伊斯兰教,属于正统的逊尼派。柯尔克孜族绝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早在16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了。他们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的哈纳菲派。礼拜寺是教徒活动的主要场所。礼拜寺多数建在城市。教规五功:“念功”、“拜功”、“课功”、“斋功”、“朝功”。 柯尔克孜族的家庭为一夫一妻制。过去,受宗教影响,富者也有多妻的。男权很大,老年人威信最高,妇女受和男人平等对待。旧式婚姻带有封建买卖性质,一般由父母包办。订婚有指腹婚、幼年订婚、成年订婚三种形式。娶妻彩礼至少要牲畜“一打”(九头)。通婚范围不受氏族部落限制,直系亲属和近亲不能通婚,但有姑表和姨表婚等,并有与外族通婚现象。 柯尔克孜族青年的婚礼仪式由阿訇,其中有一个和饮食有关的插曲很有意思,阿訇将一个馕分成两半,蘸上盐水,分送给两个新人,其含义是表示同甘共苦,永不分离。 柯尔克孜族十分好客和有礼貌,有“友谊与热情是柯尔克孜人的金子”的名言传世。两人在路上相遇,要用手抚胸躬腰互相问好。凡有客人来访,不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招待,拿出家里最好的食物请客人吃,而以羊头肉待客最为尊敬。在请客人吃羊肉时,先请吃羊尾油,再请吃胛骨肉和羊头肉。客人也要分出一些给主人家的妇女和小孩,表示回敬。 柯尔克孜人的日常饮食还有馕、锅贴、库依玛克(油馕)、包尔沙克(油炸面块)、曲依包尔沙克(油炸果)、烙饼、油饼、奶皮面片、油炸疙瘩、沙木沙(烤包子)、曲曲尔(水饺)、油馓子、奶油稀饭、抓饭、拌面、花卷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与各族人民共同聚居、共同生产与生活,柯尔克孜人的饮食结构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蔬菜开始进入农牧民的家庭,饭菜的品种也日益丰富多彩了。
朝鲜族又称朝鲜民族,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作为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三省,少数散居在内蒙古和内地一些城市。朝鲜族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又喜穿素白服装,所以被称为“白衣民族”。关于朝鲜族的传统节日,你知道有哪些吗? 岁首节 “岁首节”即朝鲜族的春节,这是朝鲜族一年中最喜庆的节日之一。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等,竞赛场上,热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有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着他的儿孙健康、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楼”,随着长鼓、洞箫、唢呐乐曲声载歌载舞直到尽兴。 旧历年 是朝鲜族最主要的节日,也是家族成员团聚的日子,因而住在他乡的儿女们都要回到父母身边一起过年。从腊月三十开始过年,这天小孩身穿有彩条袖子的喜鹊袄,晚间不能睡觉,要守岁,据传睡觉眉毛就会变白。正月初一都要穿新衣或干净的衣服,叫岁装。早晨首先祭拜 祖先,称作“茶礼”。这天的早餐叫“岁餐”,吃饼汤或打糕,早餐时喝的酒叫“岁酒”,而且从年幼者开始喝。儿女们给祖父母和父母磕头拜年(家拜),饭后还 要向长辈亲戚和村里老人拜年(村拜)。此时老年人向拜年的年青人说些吉利话,此谓“德谈”。这天开展各种民俗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妇女们跳跳板和青少年们 放风筝。初一夜晚为防止夜光鬼把鞋偷走,把平时脱在檐阶上的鞋拿进屋里,大门上要挂个箩。 洗头节 阴历六月十五日是朝鲜族的洗头节。这一天被视为黄道吉日。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边洗头,传说用向东流的溪水洗头是很吉利的。晚上,人们还要在家里举行洗头宴,唱洗头歌,然后全家老少高高兴兴地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 回婚节 在朝鲜族的家庭节日中,最隆重的是“回婚节”,亦称“归婚节”,即结婚60周年纪念日。举行回婚节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一是老两口都健在;二是亲生子女都在世;三是孙子孙女无夭折。如果亲生子女或孙子孙女中有死亡者,则不能举行回婚节。因此,谁家能举办回婚节,是种很大的荣耀,亲朋好友都要前来祝贺,一对老人穿上年轻时的结婚礼服,相互搀扶着入席,大家频频举杯祝福,比年轻人的婚礼更为热闹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