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回族是中国回族的一部分,从全国各地迁徙到吉林境内的回族,迄今已有310年的历史。九台县北五屯(今胡家回族乡蜂蜜营等五屯)的回民最早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陆续迁入,分布全省各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虽与汉满等族在民俗文化上互相影响,但始终保持着他们独特的民族信仰——信奉伊斯兰教,信徒有十多万人之多,有清真寺77所,伊斯兰教教职人员135人左右。宗教活动频繁,教义得到广泛传播。 伊斯兰教是阿拉伯文音译,意为“顺从”。在中国旧称回教、回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是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立的一神教,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其教义主要是信仰安拉为惟一的神,穆罕默德是使者,信天使,信奉《古兰经》,以之为安拉“启示”的经典;信奉世间一切事情都是安拉的“前定”,并信仰“死后复活”、“末日审判”等。伊斯兰教的基本功课是念、礼、斋、课、朝。念是用阿拉伯词念清真言。念功又称信仰表白。要念出声,不能默念。礼即礼拜。包括每日5次拜功和星期五“主麻日”的聚礼及节日的会礼。斋即斋戒,在斋月期间穆斯林每日实行严格的斋戒,黎明前“吃封斋饭”,日落后吃开斋饭。戒除一切饮食,禁止房事,只许一心想安拉和后世。课即天课,是伊斯兰教的一种施舍,被视为一种“善功”,后演变为一种义务性的宗教课税。朝即朝觐。凡身体健康的穆斯林一生应去麦加朝圣一次。回历十二月被规定为朝觐日。此“五功”除宗教职业人员和虔诚的宗教徒尚能履行外,一般人都不再认真执行,特别是“天课”早已废除,朝觐,一般人难以做到。吉林省回教的教派均属逊尼派,即正统派。 根据回族在我国“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回族在吉林省大多集中在吉林、长春、九台、扶余、伊通等市县,其地都根据人口集居的特点建有不同规格的清真寺。明清学者介绍伊斯兰教教义,曾用“清净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真主原有独尊,请之清真”等词语,故该教所崇奉的真主寺庙日“清真寺”。吉林省的清真寺共77所,主要有长春市长通路清真寺、吉林市的三个清真寺和扶余清真寺。 长通路清真寺在长春市南关区长通路清真寺胡同,是我省较大的清真寺之一。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乡老韩学成捐私产一间半平房,三间草房做清真寺,1864年扩建了大殿,后经光绪、宣统、民国屡次扩建,才逐步形成现在的格局。 该寺占地面积1.5万多平方米。礼拜殿653平方米,由三个勾连塔式屋顶和六角亭望月楼组成。望月楼高30余米,大殿挑角挂柱雕刻精细,绘画典雅,庄严雄伟,属中国宫殿式建筑。清真寺院内的九龙古榆树,树龄百年以上,枝叶繁茂。大殿东南侧竖一“无字碑”。此碑是日伪时期伊斯兰教协会总裁川村狂常(日本人)拟为自己树碑立传而未能如愿所留下的一座碑。清真寺管委会为了让世代穆斯林牢记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华历史,将这座碑完整地保留下来。该寺“文化大革命”期间曾遭到破坏,又被学校占用。1979年开始恢复开放,政府拨款10万余元进行维修,1986年恢复做礼拜。吉林市还有西清真寺和东清真寺也都恢复了原貌,可供这一地区的教徒活动。
标签 : 杏鑫注册免费 › 275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鄂温克族米阔鲁节是鄂温克族的丰收节日。流行于内蒙古陈巴尔虎旗。每年农历五月廿二,是鄂温克牧民最欢乐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他们统计当年产幼畜数量,庆贺丰收的日子——米阔鲁节。当天,人们拾马烙印、除坏齿、剪耳记、剪鬃尾;给羊割羊势等。 这一天,人们清早起床,青壮年们从浩特(牧村)的一头开始,逐户给马烙印、除坏牙、剪耳记、剪鬃尾和给羊去势等。老人们在这一天把母羊羔送给儿女、外甥、侄子,祝福他们今后羊群兴旺。青壮年们不论到谁家,主人都要为前来帮助劳动的人们设酒席致谢,酒宴按先茶后酒的习惯进行。 鄂温克族节日主要有祭敖包、阴历年和“米阔勒”节和瑟宾节等。祭敖包时要宰牛、羊作祭品,祈求人畜平安。每次敖包会上还要举行赛马、摔跤等活动。“米阔勒”节是生产节日,每年夏历五月二十二日举行,这一天要给马烙印、剪鬃、去势、除坏牙,给羊剪耳记号等,并举行宴会。 瑟宾节是每年的6月18日,“瑟宾”是鄂温克族语,意为“欢乐祥和”。瑟宾节是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这天人们会身着盛装参加聚会,由酋长来主持节日,节日上会有抢银碗,米日干车,赛马等各种体育竞技。还有人们特别注重的祭拜火神,祭拜祖先的仪式,之后会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米阔鲁节是呼伦贝尔草原莫尔格勒河流域鄂温克牧民的丰收节。每年的5月中下旬,忙完接羔保畜的鄂温克人喜气洋洋地聚集到一起,庆祝一年一度的丰收节日。 米阔鲁节要进行一系列生产活动,主要是给马烙印、除坏牙、剪耳记、剪鬃毛及给羔羊割势等。首先从“尼莫尔”(即放牧小集团)的一头开始,先从马群里套出二岁子马,放倒,人们有的用剪子剪鬃、割尾梢,有人用刀子割耳为记号。 这时马的主人把自家的畜印烧红,在马的左跨上烙印。割下的鬃毛由畜主收起,剪下的耳块由畜主点数保存。在羊圈里,母羊都放出去吃草了,只剩下满圈的小羊羔,牧人们把公羊羔割势(阉割寨丸),把母羊羔耳朵剪下自家的样式。 在敬酒时,主人捧一木盘放两个酒杯,依次敬让,向帮助去势的人敬献哈达,并宣布当年仔畜成活和牲畜增加的情况。来者也要祝愿主人所养的牲畜兴旺,被烙印去势的牲畜数字与岁俱增。酒席间,大家还要尽情歌唱。这种繁忙而又欢乐的活动,从一家转到另一家,牧民们整日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苗山青壮年都是好猎手。为了有效地围捕大野兽,他们往往组织起来,成立鸟枪会、打猎组等群众团体。这些团体往往以村寨为单位建立。若碰上猛兽,需要邻近几个寨子联合行动,由各寨狩猎组织的负责人串联协商。这些负责人称为“猎头”,由大家竞选产生,任期一年,换届时大家再次竞选。其竞选方式在苗山各地大致一样,以比枪法为主要项目。 以融水县四荣乡东田村小东江寨为例:每年大年初一便是小东江竞选猎头的日子。太阳刚出山,猎手们扛着猎枪,背着弹袋,穿着节日盛装,汇集寨东大木桥上参加猎头的竞选。 离桥80米处的小山坡上竖着宽、高各1米的彩色虎靶。众猎手按年龄大小为序,每人向虎靶打一枪,打中虎心者为优胜。若只有一人打中,他就是本届猪头;若不止一人打中,再进行射飞鸟比赛,以决胜负。 公证人在几位优胜者的猎枪上系条红布,尔后放九只小鸟上天,待小鸟飞高50米后开枪射击,每人也只能打一枪,先打中者为胜,他便成为本届猎头。当选的猎头照例要发表“就职演说”。 龙胜县苗族狩猎前则要敬“猎祖”,祈求保佑。获得猎物后,要用兽肉和酒敬猎祖,感谢他的保佑。猎祖是猎手们的祖先中首次率众出山打猎大获丰收者。其灵位常设于外人难以发现处,或是当年捕获大兽猛兽之处。 发现猎物踪迹后,猎手们聚集猎头家商议围猎事宜,研究出围猎方案后,大家来到猎祖神位处敬祀,请他降灵保佑,许愿事成后丰爵大祭。敬罢,大家返回家中做出猎准备。胜利归来时,首先将所有猎物集中到猎神灵位前祭供,然后抬到猎头家,把猎物剥皮取肉后,将兽头、尾巴、蹄、肝肺放入锅中煮沸,再取出放入大盆里,端到猎祖灵前敬祭,让神灵饱尝美味,然后进餐分肉。 凡获得虎、熊、野猪等猛兽大兽,猎手们归来入寨时,在寨门由头炮者(第一枪击中猎物的人)首先向天空鸣放一枪,其他猎手依次鸣枪,寨上的人听到枪响,便知道猎手们丰猎回来了,纷纷涌向寨门,欢迎英雄们凯旋。 如今,狩猎习俗已消失。
仫佬族大都同姓聚居,同姓者往往共一宗族。同族共居的村落,往往建有宗祠,作为祭祖场所,族内大都有族长;或在族内分“冬”,冬有“冬头”、“首事”、“房长”等,形成以父系小家庭为基础的宗法制社会。 同村的宗族选有族长。其职权有: (1)主持宗祠祭奠; (2)保管族谱与报丁册; (3)审核宗祠蒸尝田的收支数目; (4)处理族内纠纷; (5)执行族规。 “冬”是为缴纳粮款而划分的区域单位,其头人称为“冬头”。冬头由民众推举,替官府催征钱粮,如果收集不上来,有时还要挨打骂。1911年前,冬内各粮户摊派筹足白银30两,为冬头年薪。没有族长的村屯,祠堂每年祭礼、管理裥产、摊派款项、筹备祭祀等事务,由“首事”共同商议。首事由村屯内德高望重者担任。 “房族”为冬下面的聚会单位。一个“冬”有五个左右的房族,是按血缘较近的家庭组成的最小联合体。民众推选老实、年长、能干者为房长,无报酬。其职责是:倡议修建祠庙、修补桥梁与道路等公益事情;劝解房族的内部纠纷。20世纪50年代以来,祠堂、冬头、族长等宗法制民俗事象已大大弱化,有的已消失。
苗族选寨址十分讲究,多采用“龙潭卜居”的传统方式选择风水宝地。苗族民间认为,倘选址不当,近害己身,远及子孙。他们经调查研究,初步选定地址后,便在春季派猎手结伙勘踏,在该处选择一处泥塘或水泽,播下谷种,待秋后来验收。若所种稻谷穗长粒大,而且鼠不偷、鸟不啄,这里便是建新寨的好地方。 新寨建好后,寨佬和各宗族头人在吉日吉时先搬迁入寨,其他人随后迁入。迁入新居的第一件事是将从旧居火塘引来的火种,放在新居的火塘里烧燃,第二件事才是祭祀祖先神灵,接着布置新居。 有趣的是,那处卜居栽种稻子的泥塘或水泽,便成为这个新寨的“龙潭”。每年大年初~和半年节都要祭祀,遇上大旱或大涝也要祭祀。 民间认为,龙潭是寨子的命脉。龙潭一般位于村寨中央,有些在村侧或村脚。龙潭终年积水,四季不枯。在龙潭的四边用石块垒成高约1米、方圆约1. 5至2米的小石屋,内置一石缸或瓦缸,将几条黄鳝、泥鳅放入缸内,用石板盖好后不再启动,让“龙神”永佑新寨。
在世界上众多的民族文化中,舞蹈是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朝鲜族文化中的刀舞最让人耳目一新。这是由于他们以前是封建社会,那种刀光剑影时代,刀是他们守卫家园的利器。刀也逐渐变成了一种舞蹈,一种文化,来表现他们的勇猛,大气的民族气概。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朝鲜族刀舞的艺术变迁吧。 朝鲜人自十八世纪中叶由中朝边境陆续迁入我国,逐渐在东北三省定居扎根,成为我国众多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朝鲜民众在迁移的同时,把原先的朝鲜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朝鲜族文化,其中朝鲜族代表性舞蹈“刀舞”,尤为出众。 其刚柔并济的舞式,浪漫潇洒的风格,使刀舞更具有表现朝鲜族民族气概的典型性。近日,笔者作为一名在大学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前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对吉林地区朝鲜族刀舞进行了深入研究。 极具特色的朝鲜族舞蹈。朝鲜族集歌舞乐为一体,有欢歌有热舞。朝鲜民族不仅民谣形式多样,舞蹈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在19世纪50年代最盛行的顶水舞,即舞者头顶水罐,闻歌起舞,其基本步伐有:挫垫步、踏波步、碎步等。 长鼓舞即是敲击长鼓,边鼓边舞,这种舞蹈形式是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有上千年的历史,也是朝鲜人民最喜爱的一种舞蹈形式,具有不分性别与年龄,不挑剔地点,易学与掌握,极具参与性等特点。 扇子舞也是朝鲜族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早起源于朝鲜族原始的传统巫术,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舞蹈的形式,它多用来展示体态轻盈、动作优美的白鹤或者是鸟类,现今逐渐演变成为中老年人晨昏时候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还有一种就是在欢庆新年或者是欢庆丰收时,以传统舞蹈为内容进行的群众性的表演方式,是朝鲜文化与中国古老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刀舞的由来及历史变迁。朝鲜族刀舞是朝鲜民族一种独特的民俗民间舞蹈,它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变化和发展由剑舞演变而来的,所以也称之为剑舞或者是剑器舞。与剑舞所不同的是,剑舞所使用的道具是长剑,而刀舞所使用的道具是双刀。 相传在公元400多年前,朝鲜半岛上由百济国、新罗国和高句丽国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故也称之为“三国”。传说新罗国有一位擅长挥舞长剑的剑士叫黄昌郎,他7岁时就能表演挥舞长剑,而到成年时,更是把剑舞得气势如虹,人剑合一。
抛花帽圈是桂西北南丹县白裤瑶的恋爱习俗。白裤瑶姑娘到了婚恋年龄,就绣制一种漂亮的花帽圈,宽约三寸,圆台体状。帽圈四周绣五朵“卐”字形黄花,正面这朵最大。“卐”字形花的空隙绣“卐”形花纹,米花象征情郎与情妹,卐花象征爱情之路不平,双方都应经得起波折。绣好花帽圈后,姑娘带着它赶圩“相哥”。 圩场上,小伙子往往聚集一处吹牛角、打陀螺、斗鸟等等,尽情表现自己让姑娘们挑选。姑娘选中谁,就把花帽翻越向谁,戴谁头上。被戴了花帽圈的小伙子忙摘下花帽圈细看,中意花帽圈了,又看姑娘,这时候的姑娘总是在一边妩媚地笑着,俗称“卖样”。小伙子若对她感到满意,就戴上花帽圈起身追她,追上了就双双唱玩表歌。若不满意,就将花帽圈抛回给姑娘,姑娘收起密存,再去相哥择郎。 有的姑娘择偶,先不抛花帽圈,在圩场上相中了谁,就勇敢地上去捉住他的手,先含情脉脉地凝视他片刻,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动手抢走小伙子随身带着的雨伞、腰带或银饰物,笑着跑出圩场。小伙子如果对她印象不错,就拨腿追去。姑娘跑到她认为方便的地方就停下来,和追上来的小伙子逗闹一会儿后,便挨在一起说情话,唱细话歌。 傍晚,姑娘带小伙子回自己的家中,她的父母往往会杀鸡、煮腊肉和糯米饭款待,晚上还让他和姑娘在姑娘房里密谈情话。小伙子一般在姑娘家住一天,也有的住几天,十几天。两人谈得情投意合后,姑娘才把花帽圈戴在小伙子头上,小伙子回赠五彩丝线、银饰。 如果小伙子对抢走自己东西的姑娘不感兴趣,他就不追赶姑娘,到了下个圩期姑娘自会原物退还。
火把节是彝族传统节日。关于火把节的来历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年庄稼长势很好,眼看丰收在望,谁知突然飞来许多害虫,伤害庄稼,彝族先民看见了虫灾后使用了许多种方法都不能消灭,就人人举起火把,到田间地头去烧害虫,最后消灭了害虫,夺得了丰收。从此,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人们都举着火把,到田间地头去烧害虫。长此以往,演变成了节日。 一说是在很久以前,彝族的一位首领战败被俘,在六月二十四这天晚上才被救出,大家都打着火把去迎接他。为纪念这位首领被救,人们每年这天都打着火把,久之就成了节日。盘县彝族的传说是:在很早以前,一个勇敢的彝家青年,打败了天神派到人间作祟的邪神,并点燃火把烧死了邪神带到人间的各种害虫。为纪念这位彝家青年,便兴起了火把节。 一说是很久以前,外地彝、汉官家互争地位,彝族因势力单薄而失败,逃往贵州黔西北深山老林中开荒辟野,耕耘播种。谁知种的庄稼又遭到虫害及野猪、野羊践踏。彝族人民点火把驱赶虫兽,直到六月二十四才把害虫烧尽,野兽赶光,保护了庄稼。以后到了这一天,人们便要点着火把在田地里穿行,渐渐地演变成了火把节。 还有一说是,从前彝家在自己的土地上开荒耕耘,收成很好。天王安天古兹知道了,就派天神下来收租税。彝家的土地是自己耕,庄稼是自己种,你天王凭什么要彝家交租税,所以彝家拒不交租。 天王闻讯大怒,就命令天马(蝗虫)下界把彝家的庄稼都吃光。霎时间,天马从空而降,啮食大地上的禾苗。但聪明机智的彝族人民,并没有被天王的残暴所慑服,他们奋起反抗,采用火烧的办法来消灭天马,终于在六月二十四这一天把天马烧绝了,取得了丰收。 于是彝家就把每年六月二十四定为火把节。每年这天都要高举火把游山庆祝,以纪念先人们的功绩。青山等地每逢这一天,相邻几个区的数千名各族人民前往祝贺,使这一传统的彝族节日更显得隆重。
侗族村落依山傍水。在多民族杂居的融水县,有民谚说:“高山瑶,矮山苗,平地汉族住,壮侗居山槽。”生动地反映了当地各民族居住环境的特点。 侗寨周围的山岭上有茂密的林木,村头寨尾有参天葱茏的“风水树”。风水树下有石墩、石板凳或建有凉亭,供来往行人小憩。 侗族的传统建筑从来不用图纸,哪怕是高楼大厦也是如此。工匠们只用半边竹竿作为标尺,俗称“丈杆”。精明的木匠师傅,就凭这根“丈杆”建造出许许多多雄伟、秀丽的建筑物。 侗寨的房屋多为外廊式两层楼房,全部木质结构,屋顶多用瓦或杉树皮覆盖(有些用茅草)。楼两端搭有偏厦,呈四面流水形。三江一带还有若干幢连在一起的大楼房,廊檐相接,可以互通,多系同一房族内若干户共同居住。偏厦的一头为上二楼的楼梯,二楼前面为2米多宽的走廊(称“厅廊”,夏季行歌坐夜之所),其后正中为厅堂。 厅堂正面板壁安放香火炉和历代祖先神位,正中安放八仙桌,两侧放椅凳,是待客之所。厅堂两侧为煮食、烤火和冬季行歌坐夜的火塘间。偏厦、火塘和厅堂后面为卧室。三楼为谷仓和晾干谷物之地。楼下为猪牛栏、鸡鸭房、碓房、农具房、柴草房。 侗族民居群体布局常组合成团,围绕一水池布置住宅。水池功能有二,其一是为了排积污水,其二是为了设置公共厕所。侗族民居宅内无厕所,厕所公用,设在水池中间,架独木桥入厕。 干栏楼房屋鳞次栉比,朝向不一,小巷曲径,迂回寨中,陌生人难辨出入。寨中有鱼塘、禾架。道路多用石板或碎石铺成,道旁建凉亭,供行人休息。
水族社会发展以及生产水平、经济特点、经济条件的原因。也就是说,水族民俗的形成,与水族各个时期的经济有关。民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相适应,并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的制约。 水族民俗当然也不例外。比如,水族地区残存的“抢婚”的习俗,就是原始社会父权制取代母权制后,作为象征母权制的传统习惯反对新出现的父权制的婚姻的一种有趣的方式。这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物质生产水平就有密切的关系。 在原始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出现,男子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于是,父权制就逐渐代替了母权制。母权制作为曾经盛极一时的制度当然不甘心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必然要千方百计地进行反抗,这样,在婚姻关系中就出现了“抢婚”的习俗。 又如,《米史•度夷传》在谈到包括水族先民在内的“抚水蛮”时,说他们“亦种水田、采鱼。共保聚山险者,虽有番田,收谷甚少。”“番田”是什么呢?就是“砍火筋”,刀耕火种。用刀把山上的树木砍了,放火一烧,灰就是肥料,老天下雨,就点上种子,长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这种生产习俗,就与当时“抚水蛮”的社会发展和生产水平、经济特点和经济条件有关。 再如,水族之所以喜欢住“干栏”式房屋,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水族本身的经济条件、经济特点也有关系。这除了水族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水族人民有材料来修建这种“干栏”式的木质结构的房屋外,还因为水族早已定居农耕,不再象原始的采集、渔猎经济那样,需要不断搬迁,正是在这种经济条件下,人们才兴建这种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