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毛龙”是石阡仡佬族世代流传下来的民间信仰的表现形式。石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境内现有汉、仡佬、侗、苗、土家等13个民族,仡佬族为境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古代各族人民和睦相处,表现出特有的开放心理。“仡佬毛龙”正是植根于这样一种文化生态环境之中。 龙神崇拜是“仡佬毛龙”的核心。毛龙形如蛇,尾似鱼。毛龙龙体的编扎十分讲究,首先以粗长的竹篾数片扎紧为龙脊,再用竹篾缠以剪成鞭炮形的有色纸,俗称“火草杆”,将火草杆两端扎在龙脊上,形成一个个环行圈。整条毛龙要用四、五百根火草杆扎成,看上去满身是毛,因而得名。 关于“仡佬毛龙”的起源及源流无明确历史记载。有学者推论,毛龙源起于古代仡佬的“竹王”崇拜和生殖崇拜。据《石阡县志》记载:“(龙)灯从唐代起”,仡佬族民间亦流传有“唐魏征梦斩金骨县长老龙之子”的故事。根据民国《石阡县志》记载:清末至解放前夕,“仡佬毛龙”盛行于全县各民族村寨。 “仡佬毛龙”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多样性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主要体现在:(1)是仡佬族民族信仰的显现标志。(2)是研究古代仡佬族文化交流的又一例证。(3)对仡佬族语言、工艺、歌舞等方面研究具有启发性意义。(4)对“仡佬毛龙”民间的传承研究,有助于我国当代少数民族社会教育方式的研究。(5)其蕴含的丰富的图腾崇拜以及宗教崇拜是研究仡佬族民间宗教构成心理的又一重要路径。2005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标签 : 杏鑫有主管吗 › 297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欣赏和品尝一座城市的美景与美食,就像在解读她的历史和文化。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独有味道,都有属于自己记忆中的美食。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变迁,儿时记忆中的味道还停留在街边小巷,而那些古老的小吃店早已淹没在各种建筑之间。 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邛江古镇,用美食唤醒你的味蕾。 早上,从睡梦中醒来,脑子里立即浮现出印江的早餐代名词——牛肉粉。 在邛江古镇美食街肉牛粉店,一碗油红汤亮,表面点点翠绿,冒着滚滚热气的牛肉粉上桌了,辣中带点麻,一种别样的风味荡漾心间…… 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粉犒劳了味蕾之后,意犹未尽地跟着空气中的香味寻找下一个目标。 “吱吱吱……”代先凤用夹子不停的在油锅里翻搅着,一会儿工夫金黄的油炸粑出锅了,印江人提到代先凤的油炸粑都是竖起大拇指,公认的全城最好吃的油炸粑,她炸出来的油炸粑,软硬适中,不油不腻,而且外焦内软,吃起来香得很。 “以前我母亲在服务公司坝坝卖油炸粑的时候就很出名,我们卖了42年了,好多人都是吃我们家的油炸粑长大的。”代先凤自豪地向游客介绍起了自家的油炸粑。 说起早餐标配还有一样是记忆里不可或缺的——老酵包子,就是传统的老酵母发酵的皮子,皮子是浅浅的黄色,有肉馅、白菜馅、豆腐馅,一口下去除了满足就是享受。 “好多年没吃到这样地道的包子了,在外面读大学,吃的都是酵母粉做的,不香。还是我们大印江这个酵头做的包子好吃。”刚刚开启寒假之旅的大学生任霖听说邛江古镇元旦期间有美食活动,迫不及待地邀上自己的好友,“扬言”要吃遍全场。 这边的肉包子刚刚下肚,那边酸辣爽口的木黄米豆腐让人胃口大开。 继续前行,明明是那样熟悉,却又觉得处处都是惊喜,米花糖、麻糖、火草粑、炸洋芋、打糍粑……“欢乐·古镇嘉年华”美食街的小吃不仅让市民和游客品尝到原滋原味的地方特色小吃,还勾起了一份浓浓的乡愁。 “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就喜欢吃印江这些小吃,现在我们老了,孩子也读大学了,可是还是忍不住喜欢吃这些小吃,今天孩子放寒假回来,我带她来吃好吃的。”游客肖玲带着女儿消失在喧嚣的人群中。 “这今天能吃到这个地道的红军麦芽饼,不错,很满足。”74岁的苏平老人一边品尝着红军麦芽饼一边和身边的老伙伴感叹道。 据红军麦芽饼制作第三代传承人张启标介绍,1934年,中央红军第三方面军军长贺龙到沿河县白石、德江县枫溪一带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期间,听冉少波、张中明(印江杉树镇大罗村中组)介绍过麦芽饼,麦芽饼口感香甜,便于存储携带,便派遣几名战士来印江杉树镇大罗村密密商定提供麦芽饼作为行军干粮。大罗人为中央红军第三方面军生产饼,曾一度成为红军生产麦芽饼的地下加工厂,红军麦芽饼由此得名。 “这门手艺是从我爷爷传下来的,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配料都是我们自家种的粗粮,有小麦、谷子、玉米、毛毛麦子、花生、葵花仁、芝麻、糯米面、冰糖、红糖、黑芝麻等,有26道工序,纯手工制作,保证是纯天然放心食品。可用于生日,乔迁,新婚,过年过节,祝贺,送礼欢迎前来选购。张启标一边忙着烘烤麦芽饼,一边向过往游客吆喝。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勤劳豁达的印江人用美食诠释着“吃喝的人生”,有吃就有喝。空气中不时伴着微风飘来阵阵酒香,一个个散发着泥土气息“发霉”的酒坛吸引了不少游客的注意。 “这不是发霉了,这是酒菌,我们的白酒都是用土陶坛装好了放在天然溶洞中存储,这个酒菌通过土陶坛的质换对酒进行再次发酵,使白酒的口感更加香醇细腻,大家可以免费品尝。”面对游客的不解,盛天下酒业负责人陈帮付解释说。 “是这样的,这个白酒储藏越久越香醇,也越好喝。”人群中有喜酒的游客忍不住端起酒杯。 然而对于不喝酒的游客来说,也许喝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在茶品展示区,你可以坐在小凳子上品名茶,看茶艺,让你尽情享受。土家罐罐茶、石磨茶、湄坨国茶、红茶、绿茶、金丝黄菊应有尽有。 青石板间、灰色砖墙里,牛肉干、红薯粉、油炸粑、魔芋豆腐、米豆腐、老酵肉包等昔日诱人的特色小吃,都是写不尽的乡愁,说不完的印江记忆……(王琴 闻松松 印江宣传)
松桃是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在这方有着74万人口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孕育着众多优秀、独特而灿烂的民族文化。苗族花鼓舞就是其中之一。 在苗乡,花鼓历史悠久、保存完好,参加过海内外多个国家及地区演出,并获奖无数。如今,走进苗乡大地,在一些重大节庆及旅游景区,你都可欣赏到独特的花鼓舞艺术表演。 “苗族花鼓,自五十年代就打进省城,六十年代进入北京。改革开放后,苗族花鼓更是蜚声海内外。”松桃第七代鼓王龙云辉说。 自1989年以来,松桃苗族花鼓舞曾先后随省和国家有关艺术团成功出访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参加了广州羊城中华博览会、北京亚运会、洛阳国际牡丹花会、西南灯会、上海浦东国际旅游节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与高度评价。 前世今生 据传说,当时苗族先民虽创造了花鼓舞,但也只是过年时才能打,从腊月二十开鼓,到正月二十封鼓,这段时间正是年关时节,故叫做“打年鼓”。传说腊月二十皇帝封印,不上朝坐殿,正月二十日皇帝开印,开始上朝坐殿理政。倘若在其他时间打花鼓,传到京城,影响皇帝执政,治罪下来击鼓之人是吃不消的。因此,一年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打花鼓,苗族百姓便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习鼓练艺,享受花鼓艺术。 随着时代的变迁,苗族花鼓现在已作为松桃苗乡民间社会的一种传统体育、娱乐活动而重新发挥其社会价值,每逢重大节庆日,苗族男女都会穿上节日盛装打花鼓。 表演形式 据鼓王龙云辉介绍,松桃苗族传统苗族花鼓有两面鼓、四面鼓之分。两面鼓音色清越、圆润、爽心悦耳;四面鼓是苗族花鼓之王,场面气势磅薄,声音沉雄浑厚,惊心动魄。生活在腊尔山地区的松桃苗族人民,一般在椎牛祭祖、节日盛会、闲暇娱乐、迎宾宴请时都要表演花鼓舞。 松桃苗族花鼓舞有80多种类型,其中神鼓、年鼓、喜庆鼓、拦路鼓最为热烈隆重。苗族在盛大椎牛祭祖时表演的神鼓,时间长达几昼夜,极为隆重。而在每年农历正月上半月打的叫年鼓,是闹新年的娱乐活动。喜庆鼓在苗族“四月八”“六月六”等盛大节庆中表演。拦路鼓则是苗家人最喜爱的鼓舞之一,在节日盛会上,年轻人在进寨路上设卡摆鼓,男来女邀,女来男请,对歌赛鼓,妙趣横生,热闹非凡。 “花鼓舞表演动作、套路有很多,表演根据鼓的类型而定。”龙云辉介绍,苗族花鼓两面鼓表演时,将鼓置于支架上,一人敲打鼓帮把握节奏,男女各一人相向对打鼓面,也可男女各二人对打;四面鼓又称八音协奏,是鼓中之王,表演动作复杂,整体配合难度较大,表演人数为4人、8人或16人;节日盛会举行大型鼓舞表演时,设置若干个两面鼓、四面鼓,表演者可多达上千余人。“表演现场,气势恢宏,鼓声抑扬顿挫,惊天动地,鼓槌飘带上下翻飞,五彩斑斓,令人精神振奋。”谈及花鼓表演时的壮观场景,龙云辉心花怒放,言语中充满了自豪。 近年来,松桃对花鼓在传承中进行了创新,该县又潜心研究开发出了“苗族八面鼓”,属世界首创。其鼓身直径5米,高1.1米,周长15米,是一个组合形式的大圆鼓,组合起来粗看是“八面鼓”,细看则是“十六面鼓”,有着团结、和谐、奋进等丰富寓意。八面鼓演出时,几十人同时进行表演,气势恢弘、热烈壮观。 “现在,苗家人把花鼓作为自娱自乐展现生活、劳动,抒发情感的健身活动之一。”龙云辉说,花鼓其动作套路有“老汉捋须”“栽秧种麻”“蛟龙出水”美女梳妆“飞蝶采花”等一百多种,动作大多是表现祭祀、劳动、生活、武术和模仿动物形态等,既有男子的阳刚之美,又有女性细腻秀柔之美。在表演时,鼓音、鼓点、节奏、动作必须一致,从脚到踝、膝、髓、肩、腕、头部都要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在二面鼓表演时,可二人击鼓二人舞,也可四人同时边击边舞。而在四人绕鼓穿花表演时,表演者交错舞蹈,动作要一致,讲究对称,到过渡点时,四人按逆时针方向绕圈换位,打鼓边者换打鼓面,击鼓面者换打鼓边。在四面鼓表演时,可4人表演,也可8人表演,还可16人表演。八个人在一架四面鼓上表演时,每方二人,每面的二人可交换位打击鼓面,也可以二人同时动作,一人左手击鼓,右手舞动,另一人做对称动作,各自对称,分毫不差,整体要求更为严格。8人及16人同舞时,场面壮观,富于变化,加上鼓槌上下翻飞,彩绸五彩纷呈,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传承弘扬 为了传承和弘扬苗族花鼓艺术文化,2013年,松桃成立了花鼓协会,目前已发展会员107名,形成在瓦窑片区多劳村、麻洞村、塘边村等村民做到人人学花鼓舞、个个会打花鼓的良好氛围。同时广泛开展花鼓培训,不定期到各村寨开展花鼓培训,该县把花鼓带进了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吸纳了花鼓爱好者6000余名,培训学员5万余人次。 除此之外,松桃还把花鼓引入县内课堂及景区。目前,正大中学、松桃民族中学、盘信中学、正大民族完小、官舟完小等学校都把花鼓传统体育活动引进课堂,将其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课程。并聘请苗族鼓王龙云辉等一批专业的花鼓教师担任苗族花鼓教学,该县2000余名在校学生熟练掌握了花鼓舞一百多种套路。 松桃苗王城成功打造成旅游景区后,该县把苗族花鼓、绝技、苗歌等特色民族文化引进景区,丰富景区文艺文化,解决就业,增加群众收入。该县因打花鼓在苗王城景区当演员就业的就达35人。 自2009年花鼓舞《鼓之源》荣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以来,花鼓舞频繁走向高端平台,摘取全国各类高端赛事桂冠,为松桃苗乡人民争取荣誉无数,树立了良好的民间原生态艺术文化形象,成为人人向往,个个想学的重要载体。每逢该县的重大节庆日,花鼓舞已成为苗乡群众必备的精神粮食之一。(胡伟)
坐落在神奇美丽的梵净山脚下的贵州省印江县,有着丰富的民间民俗传统文化,除独特的土家族摆手舞、傩戏、团龙赶年等民俗外,还有全国唯独印江人去世后用红棺木行葬。其葬礼有一套复杂的程序,分行大三席礼、堂祭、圆祭、升棺、封棺、出殡等,后代子孙头戴冠帽,身穿白色孝衣,腰缠草绳,手持木棍不停地起伏跪拜,亲戚送礼行祭文也进行跪拜,升棺和出殡时家人和踏实亲戚要哭殇送行,总之礼数繁多,热闹非凡。全程有长号唢呐、传统锣鼓、铁炮火炮送行。 红棺葬的历史由来,相传唐朝初年,思邛(印江自治县古名)城南一曹氏贫寒人家,有独子,勤学,聪慧过人,赴京殿试,高中状元。荣获皇帝及在朝文武达官于文德殿设宴召见,席间,皇帝询曹状元之家况,状元兴致正浓,随口赋诗以答:”白日千人拱手,黑夜万盏明灯;千根柱头落脚,万马归巢盈门;天悬亮、扭转乾坤;风扫地、肩担日月;八十人挑水、七十人煮饭;三艘盐船下河,一只不返打淡。” 在朝文武大臣听闻无不暗自为之震惊,殿宴散,纷纷揽袖上奏:“曹状元文才超群,家业宏隆,千军万马,羽翼丰满,加之聪慧过人,若当朝得志,八方归心,必起异心,谋朝夺位易如反掌,岂非祸患无穷?应立斩!”皇帝正有此意,于是莫须有下旨“欺君罔上、图谋不轨”,推出午门斩之。斩了曹状元,皇上恐“曹家军”起兵,密旨兵部,令御林军点精兵六万,严阵待命迎战。 又发钦差大臣去黔之思邛察访,来到曹状元家。 曹家住山腰之上,时有云雾缭绕,该地名云半也,极目眺远,农耕锄禾。 居家茅草,破房两间,顶盖丝茅草,四壁芦苇杆。 门前檐下蚂蚁成群,熙熙攘攘往来于巢穴间搬运觅食。 正在狐疑,从柴门里走出一衣衫褴褛之老头,再瞧屋里,四壁空荡,顶漏天光。 里间灶前坐着一老太婆,正手转磨子茫然干活。 钦差所见仍觉不信,回头再问地方当差之人,带错否? 答:定是!哎,尽如此穷酸,心中甚怪! 试着与老汉攀谈起来: 钦差问:“老人家高寿?”。 老汉答:“空长八十了。” 钦差问:“老婆子高寿?”。 老汉答:“七十有余。” 钦差问:“大伯以何营生?”。 老汉答:“老太婆眼瞎,在家磨豆腐,我早晚卖豆腐,勉强糊口了。” 钦差问:“你家可有盐船?”。 老汉答:“先生笑话,哪有盐船? 不过,有三只鸭子,要是有一只不回家下蛋,可就不足换盐了,只好打淡。” 钦差听罢,沉吟半天,暗自神伤,长叹道:可惜曹状元,尔枉有满腹文章,死得好冤啊! 皇帝恍然,自知其错斩栋梁,悔恨交加! 唯恐民怨沸腾,于是特赐曹状元朱红皇棺,追以显爵,收尸予以厚葬,行皇殡之礼。 同时,钦赐其双亲父老金银若干,命地方官府常年奉养及至百年归天,仍制红棺送葬,行贵胄殡葬之礼。 礼葬过程有赶信、哭丧、堂祭、山殡(清棺、封棺、定向、下葬、掩土)、颂上天经等。 为念致远,钦赐思邛(印江)之成人去世后,均享红棺葬,以此悼念曹状元也,其殡葬之礼也自此得以续传世代。(张金荣)
有一嘎老,忠厚善良,长年修行培德。一天,庵堂香姥,告诉他:“某月某日,本地涨大水,你去修造一条船,然后叫你的崽每天都到石象坳去看,石象的眼睛出血,洪水就要暴发。寨子被淹没,你们一家人就躲进船里去。”嘎老一听,心里发慌,急忙问香姥:“隔现在还有多久?” “不久了。”香姥回答说。 于是嘎老赶急修造了一条船,并叫他的崽每天一大早就去石像坳去观察石象和河水。 一天早上,两个屠夫路过石象坳,见个娃崽赶早在那儿坐着,其中一个屠夫就问:“娃崽,这么早你来这里等谁?” 小娃崽对两个屠夫说:“我不是等人,我来看这石象,我爹叫我每天都来,他说如果石象眼睛出血,这地方就要涨大水,要我一旦发现就立即告诉他。” 两个屠夫一听,觉得荒唐可笑。次日凌晨,他们俩就用竹筒盛了一筒新鲜的猪血赶早经过石象坳,在那个娃崽未到之前用猪血点红了石象的眼睛,企图戏弄那个小娃崽。 待那个娃崽随后来到石象坳,石象的眼睛还在滴血。小娃崽信以为真,急急忙忙跑回家来报告他的父亲。 说来也怪,事后真的涨了大水,还淹没了他们的村庄。那嘎老一家人坐进船舱里,安然无事。 忽听上游有人喊救命,嘎老仔细一看,只见有个小孩伏着一块木板朝他们这边漂来,那求救声惨得可怜。嘎老急忙拔船过去,把小孩救了起来。这孩子姓曾,是个孤儿。 接着,有只猴子也哀叫着被水冲下来,嘎老和他的儿子也救了它,还救了一只来不及躲闪被巨浪冲落水面的喜鹊。 水退以后,嘎老劝姓曾的小孩回家,小孩伤心地对嘎老说,他父母已经去世,家里只剩他一个人,无依无靠,要求嘎老收留他。嘎老心善,收养了他,并叫自己的亲生儿子称他为大哥。 八九年后的一天,京都皇帝失落了玉印,派了许多官员到处寻找。 这时候,庵堂的香姥又告诉这善良的嘎老:“皇帝的玉印吊在井里。”www.360changshi.com 嘎老知情,就叫自己的孩子下吊井去找玉印,香姥讲的无假,玉印真的在吊井里。嘎老把玉印交给了一位下乡来寻找玉印的官员。 皇帝得到玉印后,转忧为喜,为了答谢这个善良的乡下人,皇帝就把嘎老的儿子接去当附马。 嘎老接到诏书以后,左思右想,不知让谁去为好。这时,他的亲生儿子老二就说:“我年纪还小,让哥哥去吧!” 姓曾的这孩子即老大则说:“爹,我好也是弟好,弟好也是我好,弟去也好,我去也行,不过为了不使弟弟劳累,我先去看一看,回来弟弟再去。” 听两个孩子这么说,嘎老就让收养的儿子老大去了。 谁知老大编了一套假话,到京城蒙骗君主,当上附马以后,忘恩背义,连信都不来一封。 老二想哥哥,跟父亲要了点盘钱赴京去看看究竟,没料到找到哥哥以后,哥哥当面不认他,并狠心地打了他几十大板,把他关进了牢房。 几个月过去了,不见老二回家,嘎老在家干着急。无奈,只好对猴子说:“老三,你能不能去看看,看到底是什么回事,怎么老二去这么久还没回来!” 猴子老三点了点头,次日就日夜兼程地跑去看老二去了。 到京城四五天,一直没找着老二,后来它爬上牢房的窗格上去瞅,看见老二蹲在里面,两眼正盯着它,不讲它也知道了三分。“莫非你是我救的那猴子吧?”老二问。 猴子老三点了点头。 “我被那没良心的关在这里,饭都不给我吃,他想让我活活饿死。”老二对猴子说。 猴子老三于是就去东街偷块油饼西街偷个发糕来给老二吃。日复一日,天天如此,总是脱不开身回到嘎老身边来。 嘎老忧心忡忡,不放心又对喜鹊说:“喜鹊,念我救你之情,你能不能帮我去看一看?” 喜鹊咔咔卡地叫了两声,就向远空飞驰而去。来到宫里,喜鹊累得不得了。恰巧牢房边有棵银杏树,它便在上面暂时栖身。忽见猴子在下面爬窗子,它也飞到窗前去瞅。 老二看见喜鹊,不禁试问:“你莫非是我救的那只喜鹊吧?” 喜鹊咔咔叫了两声,知道是自己的小主人落难在里头,便穿过窗格,落到小主人面前。 老二急忙撕下一块衣角,咬破食指将自己的遇难经过写了一份血书套在喜鹊的翅膀下,催喜鹊赶紧带回家里给他的父亲。 喜鹊日夜兼程回到家里,解下血书给了主人。嘎老看见血书后,知道那忘恩负义的养子关了他自己的亲生儿子,气得他差点昏了过去。这是一个大冤案,岂能任人遭遢!嘎老于是写了状子,直接控告到皇帝老爷那里。 皇帝老爷知道以后,公正执法,将姓曾的小子施以酷刑,即用铜桶让那小子抱住,而后烧火烙死。与此同时,老二被释放出来,替身当上了他原来就应该当的附马。 老二长得英俊美丽,公主见了更是喜欢。所谓“救人无义,救鸟有恩”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值得体验的旧时侗族风情 值得体验的旧时侗族风情 在一个三省交界的偏远地区,隐藏着一个这样的寨子:女人们穿着绣花的土布百褶裙,男人们用古老的水车灌溉农田,人们住在水边依山而建的吊脚楼里。这就是程阳,一个位于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寨子。正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偏僻,才使得纯正的民族风情得以保存。 水边依山吊脚楼 在三江县城乘上去林溪的中巴车,雨后的湿润空气从车窗外吹进来,很舒服。半个小时后,河道逐渐窄了起来,两边的山也高了起来,清清的小河边有水车在慢悠悠地转着,同行的当地人说:“程阳桥马上就到了。” 果然,车子转过一个山,老远就看到程阳桥横跨在两山之间的程阳河上,左边依山盖满了吊脚楼。由于是旅游淡季,桥前路边的小贩都坐在路边做针线活,看起来是那么的悠闲。远处寨边的水田里有几个侗人在插秧。程阳寨由8个寨子组成,这里的8个寨子保存着较纯正的侗族生活方式,灰黑色的村寨散落在黄绿相间的水田中,显得那么的和谐和自然。 三江的侗族村寨大多都是建在水边,村寨多以木吊脚楼为主,从水边向山上伸展。房子一般分三层而且功能齐全,第一层养猪、牛,放农具杂物,第二层住人,三层存放粮食。侗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村寨里必有鼓楼,村外大多河上有风雨桥。鼓楼是村寨击鼓议事的地方,是村寨的中心,小村寨一般只有一座鼓楼,大村寨会有几个鼓楼,每个分支或姓氏都会有自己的鼓楼。 而火塘则是鼓楼的中心与内部文化的焦点。火是侗族的原始崇拜物,人们聚而围之,先是取暖烧饭,而后,无论春、夏、秋、冬,在以火塘为中心的限定范围内,谈论家常、议政论事、娱乐欢歌、谈情说爱。 侗族女人盛唐装 刚到程阳的第一眼会被水边的吊脚楼吸引,走近了的第二眼则属于花一样的侗族女人。侗族女人服饰大多是土布百褶裙配深灰色对襟或斜襟无领长袍,里面还要穿一件灰黑色兜肚,靠近脖子的位置绣着非常精美的图案,衣服边还镶有手绣的花边。梳着有点像唐朝妇女的头发,上配简单银饰。年龄大的还会戴一小块白色头巾,插一把镶银的梳子,节日时要戴银项圈,头上插满花。小孩头上戴一顶镶满银饰的小花帽,非常好看。 有好看的,当然还有好听的,像许多少数民族一样,侗族人也能歌善舞。三江的侗族喜好唱歌,他们的歌唱形式叫多耶,每逢农闲时节村寨的青年男女都会聚集在村寨中央的鼓楼前,唱多耶来抒发他们的情感。唱多耶时女人坐在当中,男人排成一队围在四周边走边唱,男人唱完女人接着,据说就这样不吃不喝可以唱三天三夜,歌声古老悠远,很好听。三江的侗族还有着行歌坐妹的婚姻习俗,农闲时节三三两两的小伙子会跑到姑娘家唱歌,小伙子看上哪个姑娘就会往哪个姑娘腿上坐,表达对姑娘的爱情。 风雨飘摇风雨桥 侗族是个靠水而居的民族,在水边居住就要架桥,千百年来,造就了他们不用一铁一钉架桥的精湛工艺。侗乡的桥建在不一样的河上,却都有一样的名字——风雨桥。这是种用木头的榫铆结构架起的桥,上面有瓦顶,能避风雨所以称风雨桥。有侗寨就有风雨桥。 据说风雨桥起源在公元3世纪初,现存于我国西南、西北、华东的部分地区,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其中,规模宏大、形式独特,首推侗族风雨桥。而三江县程阳寨前的程阳永济风雨桥则是这种架桥艺术的典范,不但规模大,而且工艺精湛。 从新修的石阶走上程阳桥,宽大的桥体内挂满了各种各样的民族工艺品。桥面由木板铺成,隔不远就有一条粗大的圆木撑起的桥廊,两边有木栏杆。从桥面仰望桥内顶,横七竖八的大大小小的木方子、木梁贯穿其中,结构非常复杂,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些令人眼花的木结构都是利用榫铆连在一起的,非常结实,极有美感。桥下的三个石砌六边形的桥墩上,桥墩迎水面和泄水面都设计成尖形,以便减小阻力,利于洪水下泄。这种设计使程阳桥近百年都没有被洪水冲垮。 水车吟唱旧时歌 由于电力的运用,靠自然力的水车进行灌溉的方式早就很少见了,但程阳侗寨却至今仍然保存和使用着原始的水车灌溉。过程阳桥沿着桥边的小路走到程阳河边,再沿河走约50米就到了水车旁。水车是由藤条、木头做成车轮状,直径约有3米到5米,上绑有盛水的竹筒和竹片编成的叶片,下面由木头桩支起,由流水力推动水车转动,竹筒把河水舀起,转到最上面时,竹筒刚好倾斜把水倒入水渠里,再由竹制的导流渠流进田里。 桥下的程阳河边有几个水车,迈着古老的慢步,一竹筒一竹筒地把清澈的河水装进竹制的导水渠,浇灌着河边开满油菜花的田地。 过桥后沿着石板路前行50米,就是程阳八寨的第一个寨子马安屯。从寨子前的石板路上行就到了马安屯的中心,上面是个有100多平方米的广场,是举行重大仪式和集体活动的地方。广场南面是鼓楼,鼓楼里没有农活的老人们围着火塘闲坐聊天。 出寨子过风雨桥回到公路,从新修的上山小路,爬到路边的山坡上,程阳八寨全景尽收眼底,程阳河像条飘带一样环绕着侗人居住的这块土地,平整的水田包围着星星散散的灰黑色的村寨一直到左边的山脚下。
侗族的服饰,以居住的地域划分,可大致分南北两种类型,各具特色。北部地区由于水陆交通较为便利,生产水平较高,文化较发达。因此,男子服饰的演变与汉族服饰基本相似。唯妇女的服饰除县城外,仍保持着传统的特色。 侗族的服饰,以居住的地域划分,可大致分南北两种类型,各具特色。北部地区由于水陆交通较为便利,生产水平较高,文化较发达。因此,男子服饰的演变与汉族服饰基本相似。唯妇女的服饰除县城外,仍保持着传统的特色。以锦屏县平秋侗族服饰为例:平秋地区妇女服饰的盛装,其穿着的布料从种植棉花,纺纱织布,种靛印染、缝纫织绣都是妇女一手操作,展示了她们的勤劳与智慧。外衣大多为青色,右衽圆领,钭襟开扣,托肩彩色滚边,衣长至大腿中部、衣脚有红色内套露出。衣袖平手膀,袖口镶花边。腰系彩色腰带的背后有两条带幛,随着人物走动而翩翩起舞。内衣为白色或月兰色,袖长超过外衣袖口露在手碗上。下身穿青色裤子,脚踏翘鼻绣花布鞋。 头饰和银饰是平秋妇女最讲究的装饰品。她们擅留长发,用红头绳扎发盘在头上再包黑纱帕,脑后别上银簪、银梳,头戴银盘花、银头冠,耳吊金银环;领口两组银扣对应排列,外加钭襟扣两组;颈戴五只大小不同项圈;胸佩五根银链和一把银锁用以镇魔压邪;手腕戴上银花镯,四方镯等。银饰品中有雕龙画凤,鸟虫花草等图案,均为当地匠人所制造。此装古朴繁杂,银光闪闪,叮当作响。 南部侗族地区的服饰则迥然不同。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因而至今仍保持着较为古老的裙装。南侗善绣,服饰极为精美,女子穿无领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镶有精细的马尾绣片。图案以龙凤为主,间以水云纹、花草纹,下着百褶裙,脚蹬翘头花鞋。髻上饰环簪、银钗、头戴盘龙舞凤的银冠,并佩戴多层银项圈和耳坠、手镯、腰系腰带,银腰萎,青布包头,下着宽大长裤,穿草鞋或赤脚。盛装时穿古老的、百鸟衣、银朝衣、月亮衣等等。 黔东南侗族服饰约有近l00种。南部侗族服饰的选料一般为自制土布,用植物染成棕色,由上装、下装(裙、绑腿)组成。分为盛装和便装,便装一般为黑色土布制成,只是少银饰装饰和挑花刺绣而已,盛装则配有银帽,银项链、银耳环、银围腰。北部侗族服饰和南部侗族明显不一,一般由上装和下装(裤)组成,颜色均为浅天蓝色,腰系红绸宽带。便装和盛装没有明显区别,盛装只是在便装上再配戴银饰而已。南部侗族的银围腰和北部侗族的宽红绸腰带,具有识别是否已婚的功能,有银围腰者和系宽红腰带者为未婚。 侗族服饰历史悠久,古朴雅致。南部方言地区高传信地一带,保留着古朴的服饰。男子过去蓄长发,头包长帕,身着右衽父母装,束腰带,下身着长裤,裹腿布;女子发髻与古代汉族女子相似,并插银簪,带银质耳环或耳缀,上身穿开襟敝胸衣,胸部罩胸围,胸围上齐脖部呈两岔,均绣有花纹,并以两红带挂过肩头系于背后吊一银质饰品,腹部罩以围腰,围腰带飘于身后,下身穿百褶裙,着短内裤。裹腿上系飘带于外侧,男女多赤足或穿草鞋,冬着左衽父母装平布棉衣。榕江、黎平交界处的四十八寨女子喜穿兰色衣服,褶裙犹长…九洞的口江、银曹以及”二千九”的高增、占里等地男子过去亦有蓄长发者,但须剃去四周仅留顶端,并缠紫色亮布长帕,头帕的式样分天真浪漫的角式和端庄稳重的“团圆式”,上身着高领对襟衣,一般有七个到九个布扣,三个到四个衣袋。有些地方妇女为显示纺织手艺,在节庆集会集体社交时给家中男子穿上七件或九件单衣,下襟以外层短于内层一指宽,形成层层阶梯状的衣襟排列,下身着长裤,出门穿草鞋状绣花鞋;女子盘发,结于前额,发的尾端飘于脑后,插红木梳.耳吊金环、银环或玛瑙环,上身赤着对襟敝胸衣,罩围腰,下着百褶裙、裹腿,冬着父母装薄棉衣,套五彩短袖套。 都柳江沿岸和榕江“三宝”及“天府洞”与镇远报京的中年男子及老人着对襟衣;部分青年着汉装。女子挽髻或盘发,上身着右衽长襟父母装,衣着至膝,下身着长裤。天府洞妇女于裤腿上镶一圈栏杆,镇远报京女服饰亦与之相似,但报京女子头缠青帕。南部方言区在节庆集会时,寨上有威望的老人,须着清代蓝翎官服出场。北部方言区以及南部交通方便的地区,男女大多着与汉族服装相同或相似的式样。不同之处在于北部女子头盘掺红绳的长辫,系围腰。南部女子盘发或挽髻,节庆集会方着古代盛装。从江龙图的男子盛装,头罩青布无遮阳帽,外系银箍,箍上满挂吊着一簇簇鱼形银缀的银篓,左右两侧各插一支红蕊绿叶的银花和一丛丛仙鹤羽,上身着对襟开领的白衣,外套银纽红夹褂,上缀银珠银片;腰系红缎带,腰带两端悬丝线飘须;下身着长裤,足穿布鞋。 南部方言侗族女子盛装时,身着全新紫色亮布开襟衣或左衽父母装,下着精制的褶裙,足着船形钩嘴花鞋;头插银花;项带银圈;耳吊金环或银缀;腰系红缎银缀飘须带,六洞地方还着挑花白羽罩裙匾带。侗家姑娘的首饰、刺绣、挑花的图案内容,有山上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也有水中的鱼龙虾蟹。金银饰品有瓜子金环、鱼状银缀、鸟儿花丛状花头饰、鱼篓状腰带银缀等等。还有一些工序简朴的手镯、项圈、环铄、背铊等古朴粗犷的饰品。 侗族螺丝衣:黎平茅贡侗族螺丝衣是古老的盛装,现已不多见。因纹饰卷曲如螺丝,被称为“螺丝衣”,其刺绣精致,图案结构完美。以侗族民间信仰来看,此螺丝纹应当为龙纹。与此衣相配的是花带帘裙。 侗族银朝衣:黎平银朝侗族古老的盛装,绣饰精美华丽,婚嫁及重大活动时穿用,现今犹存其富丽堂皇的光彩。叶片式帘裙,令人追忆起原始时代人们编草叶为裙的情景。帘裙上绣饰的“滚圆形龙纹”,反映出侗族对龙蛇的崇拜。 榕江县里仁地区的服饰,挽发鬓于头顶,发鬓稍大、偏左侧,戴较大银耳环和银项圈。上衣青色,大襟无领,衣袖宽大,胸前沿开襟边有效大面积的刺绣花纹。衣袖中部有两条装饰带,上为蓝缎,下为织花带各宽寸许。着中裙、青色,百褶,长及翘下三寸处。系长方围腰,略比裙长,有绣花图案。脚裹青布绑腿,穿翘尖绣花鞋。整套服饰古色古香,刺绣花纹工艺精美,可算侗族妇女服饰中的佼佼者。刺绣纹样多取材于山区的草虫蝴蝶等,造型生动而富于变化。刺绣工艺为平绣,纹样四周镶有一根特制的白丝线,呈浮雕状。 从江洛香一带的姑娘夏天的盛装,头上挽髻于左侧,插木梳。戴银耳环。一大一小的银项圈两只,造型为对称的螺旋形。戴银手镯及银戒子。上衣开襟敞胸,阴丹蓝色布。从衣领,开襟边至前后衣摆,均滚有一条宽五分的白边。衣长及大腿中部,两侧开叉,腰两侧均缀银片,银片下各吊花带和三根丝线,长至衣摆处,三根饰线各吊三颗各色亮珠,珠下垂大红色丝束。上衣贴身,下摆宽大。衣袖紧细,袖口缀花边。衣内着菱形围兜,青色,领处有对称三角形装饰图案,把姑娘的脸型衬托得更加秀美。围兜紧身、下尖,似内衣。穿青色细褶短裙,小腿裹青布绑腿。脚穿花布鞋。 黎平县三龙地区的姑娘盛装,头挽鬓,偏左侧,额上围彩带银花,挽结于后。头上插满很多鲜花、白鹤细羽或公鸡尾羽。戴银耳环,环上镶有细圆珠,珠下垂数条细银链。颈戴银项圈两三只。上衣左衽开襟,襟边镶花边。衣袖细小,袖口饰花边,袖上臂中部有图案装饰。系方形围腰。着青色细褶短裙。小腿裹绑腿。脚穿绣花鞋。上衣、围腰、裹腿、裙子的布料均为闪光的紫色自织侗布。 黎平县龙额地区的男子服饰,头上包蓝、青、白三色的花格帕,包法呈圆环状,上大下小。上衣为大襟,无领,短小紧身,袖小。上衣的颜色,盛装为紫色闪光的侗布,便装为浅色或白侗布。系方格腰带。裤青色或与上衣用料致,裤脚宽大。脚穿胶草鞋或草鞋。 从江县大榕地区男装,分盛装和便装,盛装包较大的头帕,用料为紫色闪光侗布,并将头帕的一端高高地翘于左侧,形如锦鸡,帕端有桃花纹样。上衣对襟、有领、短小紧身,胸前有九颗蚕形布扣,袖小。里穿白内衣。着长便裤,裤脚宽大。衣裤和头帕为一种布料。脚穿草鞋。便装不包头,上衣为白色对襟衣。长裤,青色,裤脚宽大,着草鞋。 侗族荷包:刺绣工艺品。流行于广西三江。妇女腰间饰物。形似葫芦,长12厘米,下宽8厘米,以粉绿色做地纹,上绣自由式花草、动物纹样,用玫瑰红、桃红、群青、草绿、墨绿、金黄、银色丝线织成。葫芦边缘有红、蓝二色花边,两侧有红、绿二色吊穗。流传于广西三江、龙胜,湖南新晃、通道,贵州黔东南地区。妇女耳垂装饰。一般呈环形,同钥匙圈大小,不封口,尾部勾着圆形、扁形或帽形雕刻精美的装饰物,多用细银线弯结成果状、花状或绣球状。其周围、下方吊着小鱼、桃形、扁长体、菱形、塔状等各种小饰物,上刻细小花纹。有的耳环形似竹根,上涂珐琅。还有的用一戴细银线缠绕在环形圈上,未缠线处涂珐琅花纹。因使用人和场合不同,亦有区别。小孩、老年妇女所戴较为简单。青年妇女戴者叫“色板”,纹饰丰富,节日盛装时还戴两三对,显示其美丽、富有。 侗族胸兜花:刺绣工艺品。流行于广西三江。妇女胸围花饰。侗语称为“深”。长13厘米,宽17厘米。纹样多采用喜鹊、谷穗、杨梅、荔枝等花鸟纹样,配以铜钱纹样,含富贵吉祥之意。在黑底上配以水红、桔红、湖蓝、群青、粉绿等色。多以湖蓝色作为底纹,与各种色彩的花纹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当地民间艺人叫“衬花”。在刺绣之前先剪也纸稿,然后将纸稿贴底纹上,用齐针绣出。下部则配以绣有二方连续几何图案的织锦。
壮族的主食以稻米为主,辅以玉米、洋芋等杂粮。壮族人家喜糯食,历来习惯种糯稻,虽产量不高而习惯难改。近年来政府一再提倡科学种田,推广杂交水稻良种,改进耕作技术,因而粮食产量逐年提高,缺粮户逐年减少,糯食习惯也随之改变。 壮族的副食以蔬菜豆类为主,喜酸汤。酸汤一可增进食欲,补代荤菜油盐之不足,二可散热解渴。腌肉、腌鱼为家常必备的佳肴美味,除非节日和待客,平时少吃。 腌肉为壮家传统之作,腌鱼则效法侗家习惯。制作方法,多用木桶盛装,将洗净的鲜肉、鱼晾干,然后加盖喷酒,过一两日,再拌以糯米饭、辣椒粉和五香作料,一层层压在桶里,上面再铺一层厚实糯米饭,盖上棕叶,加上禾草编织的底盖,再用严实的木板盖住,上加重石紧压,置于屋内阴凉处。经两三个月后,鱼、肉经盐水浸渍和隔绝空气而碱酸化,生味腥气消失,闻出扑鼻香味,即可取吃。腌期越长,则味道更美。外客初吃不惯,久之好而不厌,见之垂涎。 从江壮家喜吃牛羊瘪和红肉,也是受周围侗、苗等族普遍嗜好的影响。牛羊瘪古称“不乃羹”,后称“牛羊酱”。当地壮家吃牛羊瘪,是提取牛羊肠中的液浆,经过滤而得瘪液,炒牛羊肉将熟时即加瘪液和五香作料,有苦凉香甜味,进食可口。外地生客,见闻感到恶心,若是不知而吃,也觉味道可口。所谓“红肉”,宰牛或杀猪时,取其胸腔未流尽之鲜血,加酱醋、辣椒和五香佐料拌和炒熟的净瘦肉片,即成红肉。 过去曾有生吃瘦肉、肚片拌红血的习惯,今已很少有人再吃。
彝族的风俗习惯很有特色,千百年的传承,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彝族的礼仪习惯 彝族热情好客,客人到家,必敬酒、传烟、递茶,这是云南彝族的传统习俗。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彝族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牲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待客的肉食以膘肥、肉厚为体面,切成大坨,拌入佐料,俗称“坨坨肉”。吃饭前,主人必先在火塘中烧羊肝、牛肝给客人吃,表示敬重。鸡头送给最尊贵或最年长的人吃。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 彝族的尊老习俗 在长幼、男女、主客之间,彝族有严格的礼俗。途遇长辈,晚辈须待立一侧,让长者先行;长辈入室须让其上座,其余人再依次而坐;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习称“上席”),下辈依次坐两旁和下方,并侍候长辈,为其盛饭、夹菜、泡汤。 彝族的拜干亲风俗 石林、玉溪、富民等地彝族,有一种“拜干亲”(也称“撞名”)的习俗。家长择一吉日,带孩子等待在某条小路上,用树枝搭一座小桥,拜第一个经过这里的人为干爹或干妈,当场举行拜亲仪式,设酒菜招待。干爹、干妈给孩子再取一个名字和送礼物,干亲抱着孩子来回走过小桥3次,表示孩子从此摆脱病魔的缠扰。 彝族的头饰特点 彝族的头饰千姿百态,大致可分为包帕、缠头、戴帽三大类。大姚、姚安等地的部分妇女喜包绣花或挑花头帕;昭通、红河、楚雄、思茅、临沧等地的妇女喜以青布缠头,缠法各异,变化复杂,美观大方;石林、石屏、元阳、禄丰等地的部分妇女喜戴各种绣花帽。 云南石林彝族支系撒尼姑娘的花包头至今仍是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 云南红河等地区的彝族姑娘,从三岁开始戴鸡冠帽,直到出嫁后改换头帕为止。鸡冠帽镶绣有大小1 200多颗银泡,十分精美,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用彩色丝线绣制而不用银泡,帽顶上还用彩色毛线装饰,戴在头上,就像一只“喔喔”啼叫的雄鸡。据说,鸡冠帽卜的银泡代表着星星和月亮,也象征着永恒的光明和幸福。 彝族的换裙仪式 彝族的成年礼主要是为女性举行的,以女孩的换裙仪式最具代表性。换裙,凉山彝语称“沙拉尔”意即换去童裙,一般是在女孩十五岁、十七岁,或女孩月经初潮的逢单年岁举行仪式。届时,女孩家要宴请亲朋近邻,请一位健康多子的妇女为女孩换了成年妇女穿的红、黑(或蓝)、白三截相连的百褶裙,换下女孩原先所穿的红白两色的两截童裙。随即要将女孩原先脑后的独辫从头顶中际分开,梳成双辫,戴上头帕,再将女孩原先的耳珠线取下,换上银质耳坠。
侗族主食以大米为主,大米加工的食品多种多样,有黄花饭、乌米饭、灰碱饭、扁米、糯米粑、包谷粑、红薯粑、稗子粑、黄草粑、粽粑、细粉、红薯粉等。肉制品有腌肉、腌雀、腌鸭、腌鹅、腊肉、香肠、板鸭、肥肠、干牛蹄、牛干巴,鱼制品有腌鱼、干鱼、鱼肠酱,豆制品有水豆腐、干豆腐、炸豆腐、豆腐丸、霉豆腐、血豆腐、腌豆腐,豆豉粑、豆豉颗、水豆豉,蛋有腌蛋、盐蛋,蔬菜制品有酸菜、盐菜、干板菜、干豇豆、萝卜丝、酸葱头、泡菜、腌菜等,糟制品有糟辣、腌糟、甜酒糟辣,野味制品有干笋、笋粑、干蕨、腌蕨、蕨粑、野魔芋、干鹑、于雀、干鼠、干虾、干泥鳅、虾酱,其他制品有酸汤、腌汤、油茶、侗果、米花、米豆腐、葵花粉、豆面粑、油炸粑等等。 在这些食品当中,有的制作特殊,具有浓厚的民间风味。 黄米饭将三月开花的美思畜放在水中煮沸,用其浸泡糯米,蒸成的黄米饭。其色鲜味香,是清明节期间的糯食品。 乌米饭把采摘来的阳桐叶捣烂滤汁,渍人糯米,蒸出来的糯米饭乌黑光亮、气味鲜香,是四月八特制的糯食品。 灰碱饭用糯米草烧成灰烬,拌以糯米加上适量的猪油或肉以及食盐煮成的熟饭,是榕江等地订婚、结婚必不可少的糯食。 社饭用糯米、黏米各一半,煮至半熟,拌入蒿菜、葱蒜、腊肉、猪油、食盐,再以文火焖熟。其香软可口,油而不腻,冷热可食,是天柱、玉屏等地的社节食品。 扁米用将成熟的糯禾,加入少量的清水炒熟,舂去谷壳,呈现的绿色米粒,其味软硬适度,气味清香,是榕江、黎平、从江等县侗族众所喜爱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