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乡地慢村地处万山区最偏远的村寨,与江口、岑巩县某些乡村交界。“赶社”是地慢村的特色文化,以侗族苗族为主,每年一次。“赶社”这天的日子是不定期的,在立春的第五个戊日为“赶社节”,由老一辈的人推算而来。“赶社节”的清晨,村里会杀猪宰羊祭祀祖先,搞得热热闹闹。 相传在古时候,有位年轻漂亮的妇女,每天为上山种地的丈夫送饭,因粮食不够吃,就打些野菜与粮食同煮。立春过后的一天,妇女上山送饭时,看见路边躺着一位青年男子,已奄奄一息快要死亡,该妇女蹲下身子,摸了摸青年男子的额头和鼻子,看到男子一息尚存,就到小溪边舀了一碗水喂男子,男子慢慢苏醒,妇女然后把送给丈夫的饭给那人吃了,救了那人一命。 丈夫看到妻子还没来送饭,便沿着回家的路,看妻子来送饭了没有。途中,青年男子吃饭、妻子坐在其旁边看着男子的这一幕刚好被妇女的丈夫看见,其丈夫认为妻子有不轨行为,一气之下就把妻子休了,妻子跟丈夫讲不清道理,就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若干年后,被救的青年男子当了宰相,来到此地查询救命恩人,哪知该女子已不在人世。为纪念这名妇女救命之恩,宰相定妇女救他之日(立春的第五个戊日)为“赶社节”,因此“赶社节”一直流传至今。 “赶社节”这天,地慢村邻近上万的村民身着民族服装,来到一个空旷热闹的地方聚会,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他们拿出犁耙行头等春耕物资到这里进行交流,同时还要到山塘水库中捞“社鱼”比赛。对山歌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节目”,那是少数民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方式,非常热闹。最热闹的是“侃杆子”,很多人会通宵达旦的玩,这是一种以小钱为赌注的赌博方式,虽然资金不大,但政府不提倡开展这种活动。 现在,“赶社节”逐步把一些民族歌舞、民族体育等传统项目加进来,更加丰富了“赶社节”的民族特色。 责任编辑:匡奇燃
标签 : 杏鑫有主管吗 › 297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在思唐古镇的安化街,至今还有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花烛,其中以富丽堂皇的龙凤花烛为代表。 顾名思义,花烛有花。古代的花烛有南北两派之分,南派的做法是在烛身上作画,比较取巧;北派的做法是采用立体粘花,比起南派做法,这种工艺费时费力,美观却不言而喻。思南花烛师承的即是北派风格。先用模具把石蜡或棬油铸成花朵,最后将花朵粘贴到烛身上。花有桃、菊、玫瑰和月季等,最多是牡丹花,雍容华美,流光溢彩。 花烛的制作程序比较繁复,有几十道工序。首先削竹成片,竹片的顶部削细削尖,裹上厚厚几层灯草。灯草裹好后,用棬油或石蜡层层浇铸,滚雪球一般,烛棒越来越粗壮,一支蜡烛基本做成。这种最简单的棒棒烛,颜色有别,有红有白。红烛用于喜事,白烛用于丧事。节庆或简单的祭祀用小烛;花灯、龙灯的灯笼里,则用牛油烛。 花烛辉映着思南的历史,也烛照着每个思南人的漫长人生。婴儿满月,迎接他的是的满月烛;金榜题名时,满屋高照报喜烛;男婚女嫁的花烛最为隆重,叫龙凤烛。龙凤烛是个喜气洋洋的系列组合,分门别类:到女方家接亲时点接亲烛,堂屋拜天地时是龙凤烛,洞房内的花烛也颇有情调,叫圆房烛。“洞房花烛夜”,货真价实。 在每一个思南人的心中,无论现代的霓虹灯怎样辉煌或闪烁,都无法掩盖花烛温馨的光芒,因为,它曾经烛照过乌江历史一段深邃的时光。也许,花烛就是照耀乌江文明的一盏东方式神灯。 责任编辑:匡奇燃
傩公、傩母为傩坛的主神,亦称“东山圣公”“南山圣母”。传说为洪荒之后再造人烟的始祖。傩公、傩母多为圆雕偶像,配以头冠、耳翅,有的可以拆卸,造型端庄稳重,慈祥和蔼,从开坛敲锣击鼓迎接圣驾起,傩公、傩母便被安放在神坛正中的米碗中,一直等到冲傩结束送神、安神之后,方用红布分别将二者包裹存放。 傩公:雕刻精致、隽秀,线条粗狂、流畅,颧骨突出,眼球凸鼓,方脸大耳 两耳下垂,面红耳赤,头饰纹理清晰。清晚期、木质、基本完整、为国家三级文物。 傩母:雕刻精致、隽秀、线条优美,鸭蛋脸面,柳眉杏眼,两耳下垂。头饰花纹具有一定的价值。清晚期、木质、头部部分残缺,为国家三级文物。
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以龙图腾为中心的民间艺术使寨英古镇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同时也丰富了其它植根在这片土地上的民俗活动。 “鱼龙曼延”以及隋唐时代的《黄龙变》,就是后来风行于全国的龙灯舞的前身,自然也是寨英滚龙舞的前身。 1385年后的一个交春之日,明王朝针对辰河蛮族的数年征战刚近尾声,战火还存余星,硝烟尚未散尽,就在这万马齐喑的时刻,一条以猪为原型硕大无比的北方龙溯着辰水翻滚着来了。与此同时,久居梵净山的一条以蛇为原型巨大的南方龙也顺着辰水飘飞而下。 这便是享誉中外的寨英滚龙来历的民间传说之一。 《山海经》里记载说:“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上古流行的诸神弄蛇及乘龙的观念,实际上便直接来源于当时的巫术形式。而至今流传在湘黔渝边境的“接龙”仪式,就是这种龙文化的原始一脉。 “接龙”,就是祭祀古代传说中的英雄共工。湘黔边境苗族共工为“仡戎”。辰水文化中传他是第一个降龙人,所以苗人视他为龙公。传说共工逐鹿中原,沉于深渊,所以接龙要到河边或大水井边去接。接龙由苗巫师主持祭祀仪式,时间要在霜降之后举行。并要在日前选定之前的一个月或半个月前,预先“闹龙”。 所谓“闹龙”就是那一段时间寨子上的同族人晚上都要去主人家用响器、乐器闹腾通宵。接龙当天,主人家的年轻媳妇身着盛装,在各色旗手及吹鼓手的前呼后拥下,在巫师的带领下去选定的水边。去时偃旗息鼓,因为怕惊动恶龙;接到“龙”后,立即锣鼓喧天。一路上,妇女们排成长队,一手提着长长的白布,一手擎着花伞,连成一条五颜六色的“长龙”回村。龙接进家后,巫师在正屋中堂挖一小坑,放置朱砂酒一碗,用一片圆形石头盖在上面,谓之“龙宝”。主家在巫词的吟唱声中绕走三圈,然后用土掩上,法事便告结束。“接龙”的整个过程十分庄严肃穆。与主流社会龙文化不同的是,它既对龙表现了极大的崇敬,但核心内容是颂扬降龙的英雄。龙在他们心里是吉祥的象征,而非帝王的至高权威。不仅楚风影响着梵净山辰河源的龙文化,而且巴俗也影响着梵净山辰河源的龙文化。 寨英古镇除传统喜庆节日都要表演滚龙之外,有一个滚龙踏青节,特别值得一提。每年的农历的二月初二日,此时大地渐暖,民俗认为蛰伏一冬的龙正是这一天抬头活动的,所以普遍传说“二月二,龙抬头”。寨英民俗在这一天特别讲究,命为“滚龙踏青节”。时值万亩油菜开花,大地金黄一片,数支长约百尺、形状各异的滚龙便沿着田野阡陌,沿着蜿蜒河流,或呼啸而过,或转侧盘桓,与众多踏青的百姓共赏春光,共祷丰乐。天晚,按照古俗,古镇还要举办别具特色的“长桌宴”。临近傍晚,百十米长的古镇上一字儿排开了几十张桌椅,家家户户都将自家做好的拿手饭菜摆将出来,无论是镇上的乡亲父老还是远方的来宾游客,都会被邀请入席,举杯欢庆春光的美好,预祝秋后的丰收。酒足饭饱之后,一条条五彩斑斓的滚龙伴随着锣鼓声,由远而近,翩翩起舞。 夜里水上龙舞,是古镇民俗文化活动的一绝。这从隋代“黄龙变”中传承下来的舞蹈原型,经过寨英滚龙传人的融会贯通、标新立异,成为了如今的寨英水上龙舞。初夏时节,只见在金鼓和长号齐鸣声中,在五光十色的鱼鳖虾的簇拥下,水上金龙由远而近贴水翻滚而来,水下数龙接应,配以鞭炮烟花器乐,一河上下一片辉煌。 滚龙与寨英古镇以至与整个辰河源的渊缘甚深,所以一年四季以龙为祭祀的活动特别多,比如舞草龙以求鱼,舞板凳龙以祛灾,舞布龙以祈福等等,各具特色,不一而足。 如果说寨英滚龙以其古老的文化沉淀而名扬天下之外,那么这种在梵净山、辰河源各族人民心中根深蒂固的龙文化情结,恰恰是凝聚他们数百年来在大灾大难面前,永不言弃的民族聚合力和内生动力。从这个角度看,寨英滚龙的深远意义就不仅仅只是普通的娱乐活动而已。 责任编辑:匡奇燃
房前屋后唱山歌 近日,文化部下发了《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沿河“土家族民歌”项目被列入其中。 上山薅草唱山歌 “土家族民歌”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劳动过程中创作出来的,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是沿河非物质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宝。经该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认真组织申报,在全国众多非遗项目评审中脱颖而出,这将对该县非遗保护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土家汉子背背兜》 据悉,此次评审工作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评审委员会,根据项目价值进行认真评审和科学认定,提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298项,其中新入选151项,扩展项147项,涉及17个申报地区或单位。入选的“土家族民歌”是贵州省6个入选公示项目之一,也是铜仁市唯一入选的项目。(何兰位 何晓芳) 责任编辑:匡奇燃
箫与笛,在中国乐器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考古界于1973年、1987年先后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发现了距今7000年和8000年的骨箫、骨笛,大大超过了只有4000年历史、号称世界骨笛之冠的瑞典骨笛。中华民族自古对箫笛演奏非常喜爱,历代名人诗词歌赋中留下了大量吟箫诵笛的佳句。 玉屏箫笛产于被誉为”箫笛之乡”的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第一次与箫笛的擦肩而过是在今年四月,在前往梵净山的旅途中在玉屏站进行中转,得知这里是中国著名的箫笛之乡,但因为时间原因未能见得其真面目,此事便一直放在心上,期许再有机会来到玉屏,未想在七月这个愿望便得以实现,有幸来到玉屏箫笛厂,一窥箫笛的整个制作过程。 箫笛在清朝被列为贡品,故又名贡箫。玉屏箫笛用当地产小水竹制作,竹节长而均匀,管壁肉厚持坚,不易破裂,不易虫蛀。箫笛音质纯正,音色圆润,尤其是椭圆形扁箫,音色更佳,为萧中上乘。玉屏箫笛的传统雕刻颇具特色。凤翥龙翔,栩栩如生;山水花鸟,清新迷人;草纂隶楷,流畅古雅。 玉屏箫笛多以雌雄配对,吹奏起来,含蓄而隽秀。雌雄并吹,恰似情人对唱,情趣昂然,故又有“神箫仙笛”之美称。玉屏箫笛,音韵清越,工艺精巧,是民族乐器中的精品。 玉屏箫笛的制作,要经过制坯、雕刻、成品三个流程,七十多道工序。品种由一箫一笛,已发展为七箫十二笛一百多个花色品种。最后的工序即在箫笛表面刻以诗画。管身的古铜色彩刻上各种图案、诗词更显得古朴典雅。玉屏箫笛中尤以”龙凤屏箫”最受欢迎。它是雌雄成对的策管。雄的略粗,雌的稍细。吹奏起来雄箫音浑厚洪亮;雌箫又音色圆润含蓄而隽永。雌雄合奏,好似一对情侣在合唱,是那样的协调和谐,娓娓动听。 玉屏箫笛从选料到制作十分讲究。它是用当地一种特有的长在阴山溪旁少见阳光的水竹制作的。这种竹节长、肉厚,通根基本一致,只有人的拇指粗细。砍竹的时间很讲究,一般是立冬后两个月为好。因为这时的竹含水和糖分少,做出的箫笛不易开裂和霉变。 选取的竹材须杆直,头尾大小(取材部分)匀称,竹节稀(30公分以上),且生长三年以上的水竹。制作玉屏箫笛的材料多取自于本县的飞凤山和太阳山上。这两山上生长的一种质地极优良,产量不多的黑紫竹,更是制作高档产品的好材料。 取材环节共有四道工序:选材、下料、烘烤校直、检验入库。制作工人首先要对制作箫笛的竹子进行刨外节和刮竹处理,保持外表的光滑。 处理竹笛所用的是一种特制的刀具,刀刃呈齿轮状,这种形状的刀刃处理起竹子外表时更加得心应手。 进行完初步的加工后,竹子已经有了箫笛的雏形 对竹子的两头用细砂纸进行细细的打磨,以保证其光滑、平整。 箫的制作须增加”开叫口””开花窗”二道工序。制坯工艺中,以传统扁箫制作过程中的夹扁竹和开叫口最为关键。夹扁竹技艺为当前国内箫笛制作仅有的一项绝艺。解放前,这一绝艺属郑氏专有,秘不外传。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得以公开。夹扁竹是处理生竹的一道工序。系用柴火将竹料烤”熟”,用铁钳从头至尾依次轻夹竹管,使之渐成椭圆形扁竹,并以木夹校直。”叫口”即箫的吹孔,开得不适、音量、音色、音准都受影响。 已基本成形的箫笛排列整齐 制作车间里,师徒二人将这一古老的技艺传承 进行完初步工序的箫笛半成品将被送往另外一个车间进行最后的精加工,上漆,填色、雕刻…… 说起玉屏箫笛,不得不提到一位65岁的老人,他为玉屏箫笛的传承与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就是“贵州十大民间工艺大师”、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姚茂禄。姚茂禄出生于1946年12月,他的父亲、叔父都是箫笛制作人,解放前就从事箫笛制作、雕刻、设计,在当地颇有名气,而受到父亲和叔父的影响,姚茂禄从小就对箫笛制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1961年到玉屏箫笛厂师从从事刻字工,师从父亲和叔父学习雕刻、校音,箫笛制作工艺。由于从小对箫笛制作工艺耳虚目染,他很快就上手,最终成长为了厂里的技术骨干。1982年厂里派姚茂禄到苏州学习二节箫笛制作,回来后他致力于箫笛制作的改革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由此,1988年他升任玉屏箫笛厂副厂长主管业务和生产工作,主管箫笛制作,1997年出任箫笛厂厂长。2006年,姚茂禄被评定为了贵州十大民间工艺大师,同年又被评为了国家级箫笛传承人。“我今年68岁了,一直都是与箫笛相伴。”姚茂禄说。 虽说姚老爷子近年来听力不算太好,戴起了助听器,但在我说明来意后,还是欣然拿起雕刻刀在箫笛上妙手生花。 那专注的神情让我打心底油然而生出一股敬佩之情 箫笛雕刻分刻字、刻图。传统产品最初只刻店铺字号、日期。1930年起,始有龙凤、花卉、山水雕刻,雕刻内容其后逐步丰富。雕刻大致分为脱墨磨字、粘贴图样、雕刻、水磨纸屑四道工序。 刻字用单刀。行、草、篆为阴雕,隶为阳刻。传统雕刻,按”永字八法”归纳为搠、戮、划、剔、凿、挑、剜、拓8种刀法。在运刃上,按竹质纤维分竖刀、横刀;按字体笔画分顺刀、逆刀;按材料与字体结合分竖顺竖道、横顺横道,斜顺斜逆等。 刻图,初用单刀,运刃须滑回,速度较慢。上世纪六十年代,始改用双刀刻图。各种刀法皆一挥而就勿须滑回,横竖顺逆,运用自如。构图采用条幅式,阴雕。1980年起,始有盘龙浮雕。 经过烘烤上镪水、水磨洗涤、填色、揩去颜色、上漆四道工序。在四道工序中以打磨工艺为主。原始打磨用骨节草,擦去箫笛表面尘垢,再用玉钏子打磨光亮。1958年后,改用水砂擦笛,寿珠子打磨。此艺沿袭至今。只需经过取材、制坯、雕刻、成品四个精工细作环节,方可制作出工艺精美,音色纯正的箫笛。 玉屏箫笛的由来还有美丽的传说:相传三百年前,由山东迁来玉屏安家的郑氏,到镇远省亲访友。偶遇一鹤发童颜的老道鹿皮翁,顿生敬意,与之结为知心朋友。老道来到郑家没多久,生了一场大病,郑家待他如亲人一般,煎汤送药,殷勤照料。老道病愈后,两人常出城游览。一日,游经城北玉屏峰,见韩湘子、吕洞宾、张果老等八仙从东边天际乘祥云飘然而至,坐在石莲峰山上吹拉弹唱。两人匆匆赶往石莲峰,只见群仙吹奏乐曲、驾云而去。二人寻找八仙踪迹,拾到韩湘子的一支箫,直等到日影西斜,不见仙人归,只好将神箫带回家中。次日,他们又到城西南飞凤山游玩,见翠竹满山,青郁喜人。老道选取两根凤尾水竹携回,制成箫笛一对,雌雄相配,声调婉转清幽。为表述感激之情,道人将制作箫笛的技艺传授给了郑家。雅好音律的郑氏,喜出望外,视为传家宝,代代相传,世守其业。 玉屏当地的小朋友对箫笛也是非常地热爱,随手都能拿起来吹上一段 目前玉屏箫笛厂的新一任厂长吴继红从姚老爷子的手中接过这项传统的技艺,并发扬光大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是玉屏箫笛发展的鼎盛时期,产品连年获国家、省、部优称号,最高年产量五十余万支,产值八十余万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乐器受到很大的冲击,箫笛制作技艺的保护和发展形势严峻。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玉屏箫笛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的刘泽松、姚茂禄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如果你到贵州玉屏,一定不要忘了买上一套箫笛,自己收藏或者馈赠朋友都是极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匡奇燃
松桃的民间绝技作为一个奇迹,是我们领略苗族神秘世界的一个窗口。因为旅游,因为现实无处不在的压力与紧张,绝技绝艺又从我们的生活中冒了出来,带来它那奇妙而又神秘的表演,一种无法模仿的表演,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可以这样说,这是一种集心灵、咒语、法术、施行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它们源于古代巫术,凸现奇幻、诡异、惊险的特色,通常为祭司或祭司施术的人表演。比如上刀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其他民族不同。通过不断地改进,松桃苗族的刀梯可以任意旋转,这就为表演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在内容上,除了一般的商业表演之外,在松桃,只有认为某人命犯灾煞,须请祭师主持“改谢”仪式时,方才举行上刀梯表演。 钢钉穿喉拉车(松桃摄影家协会供图) 上刀梯(松桃摄影家协会供图) 松桃苗族绝技绝艺种类繁多,经常表演的除上刀山之外,还有斜走大刀、下火海、捞油锅、引火烧身、仙人合竹、竹杆晒蛋、金枪穿喉、银针穿皮、纸上飞仙、枪尖舞蹈等。还有许多绝技绝艺仍隐藏于民间,尚未公开表演。 斜走大刀(松桃摄影家协会供图) 斜走大刀:是松桃苗族特技大师龙光清在上刀山的基础上独创的一门绝技。大刀长15米,重1.5吨,被誉为“天下第一刀”。表演者在没有平衡杆和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仅要在锋利且倾斜的刀刃上赤脚往返,而且还要在刀刃上表演各种动作和造型。 下火海(松桃摄影家协会供图) 下火海:最初是苗族祭司为久病不愈的病者驱鬼祛病的一种巫技,现已剥离出来作为一项供人观赏的绝技绝艺。表演时,先将几块铧口烧红,再将其铺设在地上,然后由祭司造“雪山水”,烧香化纸,请祖师到堂佑护。祭司吹响牛角,鼓锣齐起。表演者脱掉鞋袜,赤脚依次从煅红的铧口上踏过。在表演者赤脚踏过铧口的瞬间,足下火星四溅,青烟从表演者的脚板底下冒出,焦糊之味可闻。如此反复三次,表演者的皮肉没有丝毫烧伤。 捞油锅(松桃摄影家协会供图) 捞油锅:表演者赤手伸进滚烫的油锅里,捞出预先投入锅中的物件,有的还能在其间泡上一阵子。物件取出后,表演者的手毫无烫伤痕迹。 引火烧身(松桃摄影家协会供图) 引火烧身:赤身裸体的表演者将一火把点燃,然后口念咒语,挥舞着将火引向自己的身体,而不会被烧伤。 天下第一剑(松桃摄影家协会供图) 口含红犁:也是傩愿戏中的一个过关程式。表演者口念咒语,将烧得通红的铧犁送至嘴前,以舌头轻舔,或用牙将其衔于口中。红犁冒出青烟,但表演者安然无事。 头开青石(松桃摄影家协会供图) 列举松桃的绝技表演团,其中以龙虎为团长的刀梯队、龙宗树为团长的松桃傩技神功艺术团、田如平为团长的阿来雄神功艺术团和以龙光清为团长的吉靖羽大刀艺术团较为著名。为此,2011年,松桃被授予“中国民间绝技艺术之乡”荣誉称号,并成为“中国民族民间绝技文化研究基地”。 责任编辑:匡奇燃
地处国家级风景区梵净山下的大龙经济开发区自古以来,皆有在“春社日”吃“社饭”的传统习俗,至今仍保持这一遗风。据《铜仁光绪府志》载:三月清明前后数日,翦白纸挂于祖墓上,谓之挂青;若服未阕者,先于社日扫墓,以野菜和饭祀之,谓之社饭”。 社饭自古有之,是中国侗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吃社饭,主要在社日(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进行,民间习惯称为“过社”、“拦社”等。戊日属土,所以这天是祭祀土地菩萨的日子,人们以祈年景顺利,五谷丰登,家运祥和。社饭是侗族一种非常有特色的美食。可以现煮现吃,也可以事后炒着吃。更值得一提的是,社饭只会越炒越香。 仲春三月时节吃社饭,和着春意盎然和清新空气,别有一番时间轮回的感觉。品尝时,邻居还要互相赠送品尝。这种淳朴的乡风民情,至今还在一代代延续。 铜仁古代社日祭祀的习俗,发展为今天社日以社饭祭祖,内容竟无多少更改。每年的立春后五戊为春社日,家家必备春宴扫墓,或全族聚群宴,仪式隆重,场面热烈。外地亲朋好友若适逢此时来访,可参席社饭。每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这时用于做社饭的重要原料—— — 鲜嫩茁壮的青蒿和野葱,正满山遍野,是制作社饭的大好时机。食社饭,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当地人缅怀古人,寄希望于未来的情愫。 据当地老人介绍,社饭的做法是先将腊肉切成小丁,苦蒜去根须切成短节,蒿菜洗净(只用嫩叶),切成短节,揉出苦水挤干水分,然后放入锅中用茶油炒至蒿菜转黄去除苦水,再把糯米、大米淘洗干净,糯米用水浸泡;大米先放入沸水锅中稍煮片刻捞出,滤去米汤;糯米滤去水分后与煮过的大米混合一起,放入腊肉丁、苦蒜、蒿菜、盐、味精拌匀,放入甑(音zèng)内。最后用大火蒸熟即成。这样做出来的社饭同样是美味佳肴。 淳朴的侗家人吃社饭有其特殊的涵义,由于社饭味道鲜美,松软可口,老少皆宜,既可以充饥还可以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故有民谚说:送完了自家的,吃不完别家的。”这些民谚充分显示出土家人淳朴、亲和的民风。另外,由于社蒿(香蒿)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其性苦寒,能治疗和预防伤、肿痛、痨、疟、痢、痔等多种疾病,所以社饭是土家人传统药膳中的一个常用品种。(梁瀚泽 张峰整理) 责任编辑:符迪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虽然如今的造纸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古法造纸术依然在民间流传。 有着1900多年历史的蔡伦古法造纸术在如今的印江县合水镇兴旺村还有传人,其产品被称为“印江白皮纸”,自元末明初传入印江,在合水、新场、平楼一带扎根,推广和提高。由于经济、文化落后和历史上的封闭隔绝,其生产工艺以传统方式得到保存和延续。目前,兴旺村仍沿习蔡伦古法造纸,以构皮、松膏、石灰等为原料,生产工序十分复杂,号称“七十二道”,生产过程包括选料,浸泡、蒸煮、漂洗、碎料、舂筋、打浆(加松膏)、舀纸、晒纸、收垛、分刀、捆扎,包装等多种工序。生产的白皮纸具有韧性强、细腻而不松散,色自而不反光,吸水不浸渍的特点。广泛运用于书法、装裱、包装、制作雨伞、斗笠、花板、祭祀等。凡造纸人家在神龛上供奉蔡伦牌位,将每年的三月十八日定为祭会日期(兴旺蔡姓以蔡伦后裔自居,并以族谱佐证)。 2006年12月,县人民政府已将蔡伦古法造纸工艺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逐步将古法造纸作坊遗址建成印江旅游景点。
印江印染伴随着我国纺织业的发展而兴起,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流传于印江民间的印染工艺品——蓝地印花布,宋时称“药斑布”,明清时又称“浇花布”,印江印染分为染色和印花两部分,民间称为普染和印染。印江印染图案内容丰富,一般从神话传说及民工间吉祥物象中取材创作,以名贵花草或珍禽兽配雕而成。构图形式大致有团窠式、对称式、散点式、花边式、整体式、几何纹式等十几种。图案造型独特,纹样自然、谐调、通顺、流畅、富有灵性和美感。 印江印染是工艺与技术、审美与科学的完美结合,是民众生存智慧和才智的结晶,见证着普通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反映农耕社会劳动艺术的原古情节,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工艺美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我国民间工艺园中的奇葩,是中华民族文化摇蓝中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