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娱乐怎么样304724_侗家社饭

地处国家级风景区梵净山下的大龙经济开发区自古以来,皆有在“春社日”吃“社饭”的传统习俗,至今仍保持这一遗风。据《铜仁光绪府志》载:三月清明前后数日,翦白纸挂于祖墓上,谓之挂青;若服未阕者,先于社日扫墓,以野菜和饭祀之,谓之社饭”。

社饭自古有之,是中国侗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吃社饭,主要在社日(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进行,民间习惯称为“过社”、“拦社”等。戊日属土,所以这天是祭祀土地菩萨的日子,人们以祈年景顺利,五谷丰登,家运祥和。社饭是侗族一种非常有特色的美食。可以现煮现吃,也可以事后炒着吃。更值得一提的是,社饭只会越炒越香。

仲春三月时节吃社饭,和着春意盎然和清新空气,别有一番时间轮回的感觉。品尝时,邻居还要互相赠送品尝。这种淳朴的乡风民情,至今还在一代代延续。

铜仁古代社日祭祀的习俗,发展为今天社日以社饭祭祖,内容竟无多少更改。每年的立春后五戊为春社日,家家必备春宴扫墓,或全族聚群宴,仪式隆重,场面热烈。外地亲朋好友若适逢此时来访,可参席社饭。每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这时用于做社饭的重要原料—— — 鲜嫩茁壮的青蒿和野葱,正满山遍野,是制作社饭的大好时机。食社饭,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当地人缅怀古人,寄希望于未来的情愫。

据当地老人介绍,社饭的做法是先将腊肉切成小丁,苦蒜去根须切成短节,蒿菜洗净(只用嫩叶),切成短节,揉出苦水挤干水分,然后放入锅中用茶油炒至蒿菜转黄去除苦水,再把糯米、大米淘洗干净,糯米用水浸泡;大米先放入沸水锅中稍煮片刻捞出,滤去米汤;糯米滤去水分后与煮过的大米混合一起,放入腊肉丁、苦蒜、蒿菜、盐、味精拌匀,放入甑(音zèng)内。最后用大火蒸熟即成。这样做出来的社饭同样是美味佳肴。

淳朴的侗家人吃社饭有其特殊的涵义,由于社饭味道鲜美,松软可口,老少皆宜,既可以充饥还可以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故有民谚说:送完了自家的,吃不完别家的。”这些民谚充分显示出土家人淳朴、亲和的民风。另外,由于社蒿(香蒿)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其性苦寒,能治疗和预防伤、肿痛、痨、疟、痢、痔等多种疾病,所以社饭是土家人传统药膳中的一个常用品种。(梁瀚泽 张峰整理)

责任编辑:符迪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