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 简称“黔”或“贵”,三国时,西南大部地区蜀汉政权占有。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 此后,“贵州”之名开始见政府公文、史书,但所委派普贵的官名却仍为“矩州刺史” , 州名仍曰“矩州”。这既是历史上因语音误会而将“矩州”混淆于“贵州”的开始, 也是现今贵州省名的最早来历。 明朝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的行政单位。 贵阳市 “贵阳”因城区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古代贵阳盛产竹子,许多地方以竹命名,因“竹”与“筑”谐音,故贵阳简称“筑”。明永乐十一年(1313)置贵州承皇布政使,贵阳为布政使治所,民国24年(1935)由贵阳县分设贵阳市和贵筑县。1957年为省辖市,辖领区、县时有变化。 六盘水市 六盘水是一个组合式地名。1964年,根据****工作会议精神,国家计委和煤炭工业部经过调查对比,决定在贵州西部煤藏丰富的六枝、盘县、水城三县境内建立煤炭基地,六盘水这个组合性的专名由此而得。1978年设市,一座非常年轻的城市。 遵义市 遵义为国家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名一般认为出自《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意思是要人们遵循贤哲先王的教导,行为要端正,做事不要偏颇。 另一说是认为来自于东汉的一个故事:当时四川的公孙述要称王,有一些人不赞成,远道去投奔汉光武帝,光武帝称赞他们为“义郎”。“遵义”的意思就是希望人们要像“义郎”们一样,拥护国家的统一,反对分裂。两种说法都有表明遵义是一座文化内涵深厚的城市。 遵义古称“播州”。唐贞观十三年(639年)置播州,属江南道,领辖今黔北的大片地域。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962年。所以人们常**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将播州所领的罗蒙县改名遵义县。这是“遵义”名称最早的出现。 安顺市 安顺名称来源与战事有关。 明洪武五年(1372)明朝任命普定女总管适尔为普定府土知府。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派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率军经贵阳、普定府(在今安顺)入滇扫清元朝残余势力。据《大定志》记载“普定卫明建城碑记,安陆侯吴复洪武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钦依旨于普定府选择地名阿达卜建筑城池,洪武十五年闰二月十七日完备。”鉴于安顺地理优势,明朝廷在卫城时,即着手以安顺取代普定土府和安顺土州城的地位。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废普定府保存州,改名安顺州,这是“安顺”一词的最早出现。“安顺”字面意思“平安顺利”,但是历史上来看,却隐含有**朝廷镇压、收服边地的事实。 毕节市 “毕节”一词的最早出现于明朝。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二月置毕节卫,为毕节之名之始,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毕节卫置毕节县,以后沿用。 毕节是彝语地名,彝族语读作“比跻”为彝族一个家支头人的名字。《夷书》载:“毕节称比跻,系白罗之名,因好其地为‘比跻’,久之叫着毕节……”最后用汉语音写作现名。 另一种说法是说法是毕节城建完时恰好是除夕佳节,故名之。《毕节县志》载:毕节为“顺元路亦奚不薛路地,平迟安得长安所,属湖南,置毕节驿。建置之初时逢除夕,故曰毕节”。 铜仁市 铜仁原名铜人,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得铜人三尊,挽而出之,府之名以此。元代设置“铜**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隶属思南宣慰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铜**小江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为铜仁长官司,铜仁至此定名”。 据《铜仁市志》记载:“古人认为‘人者,仁也,渐人之化’,并且‘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于是就改为‘铜仁’。” 兴义市 兴义建县前称黄草坝,雍正五年(1727)在黄草坝设普安州判。嘉庆二年(1797)初,南笼(今安龙)发了以王囊仙、韦朝元为首的布依族农民大起义,因为清军收复琉球后,康熙皇帝即将台湾诸罗县改名为嘉义县,所以嘉庆皇帝也效仿其曾祖康熙,将南笼府改名为兴义府,“以示彰善之风”。兴义之名由此产生。 凯里市 凯里是苗语kali的音译,意为开垦田地。在元代时有记作凯黎、凯离的。元置凯黎等长官司。明嘉靖元年(1522年)设凯里宣抚司。清雍正间(公元1723-1735年)以凯里长官司设凯里县丞。1913年,以凯里县丞设凯里分县。 1956年7月成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迁凯里,裁并炉山,丹寨、雷山、麻江4县部分置凯里县,1961年凯里县迁驻凯里,1962年凯里县地为原炉山县地,1983年撤销凯里县,以县地置凯里市。 都匀市 五代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都云酋长尹怀昌率部附楚,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置都匀安抚司,元初置都匀军民府,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置都云军民府,后改为都云、定云二安抚司,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置都云长官司,十九年十一月置都云安抚司,二十三年十月改都云为都匀,改安抚司为卫。二十九年四月为军民指挥使司。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五月置都匀府于卫城,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废都匀卫置都匀县,宣统二年(公元1911年)省都匀县入都匀府,1913年废府,以府辖地置都匀县,1958年以都匀县地置都匀市,1962年撤市复置都匀县,1966年析县城关镇置都匀市,县、市并存,1983年省都匀县为都匀市。 都匀名称最早叫做”都云”,是因城东二里有都云洞,故名,”云”之为物,变化不一,故改”云”为”匀”,取均匀之义。 贵州88个县名由来 云岩区:云岩区得名于辖区内麒麟洞,麒麟洞又名云岩洞。麒麟洞上方有一大片岩石,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于是这片岩石就被称作云岩。 南明区:新中国成立前为贵阳市第四区,1950年5月改为新第三区,1951年9月建立第三区人民政府,1955年8月更名为南明区,以境内的南明河作为名称,故名。 花溪区:花溪区区名是由“花仡佬”名称的音义结合演变而来。当时接见蒋介石,觉得此名不雅,有人建言:“保留花仡佬的花字,突出溪流清澈的溪,可更名为花溪。”从此,花仡佬更名为花溪。 乌当区:乌当,是由地形状况而形成的地名。在苗语(黔东方言)中“乌”为水,“当”为下方、下面,“乌当”是一个下方有水塘的地方。 另据《乌当地名志》载有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认为今之乌当坝子是元之武当的音转;第二种说法是:原乌当坝子多雾,称“雾荡”今之乌当是“雾荡”之音转;第三种说法是:旧时该地有一污水塘,称之为“污荡”,今之乌当是“污荡”的音转;第四种说法是:乌当有“裤当”井,音转为“乌当”。以上四种说法皆有附会嫌疑,孰是孰非,不得而知。 白云区:清朝时为贵阳府及贵筑县辖地,1913年废府并于次年置贵阳县,为县属北一区,区公所驻沙子哨,1930年改称第八区,于鸡场镇建白云镇,以白云寺作为镇名。1937年更名沙子哨区,1941年废贵阳县置贵筑县,区公所移驻白云镇,更名白云区。1952年贵筑县划归沙子哨区。1957年11月废贵筑县,置乌当,花溪二区,属贵阳市,第六区即沙子哨区并入乌当区,1959年12月复置白云镇,直属贵阳市,1962年白云镇改隶乌当区,1973年6月置白云区,至今未变。 观山湖区:2000年初,贵阳市委、市政府为缓解老城区的拥堵,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决定在老城区西北部的金华、阳关一带片区建设城市新区,金阳新区应运而生。2012年12月21日,观山湖区挂牌成立。(为避免与四川省金阳县重名,建制后的新区以辖区地标“观山湖”命名。) 清镇市:唐宋时为羁縻清州,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置威清站,二十三年置威清卫,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以水外六目地即阿戈、龙尔、龙夜、底区、化那、引叶遮勒六目所在的六慕则溪地置镇西卫,这片地方为彝族世居地,故彝语叫”引叶遮勒”,因是镇压彝族之后所置,故名镇西。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867年)以威清、镇西二卫置清镇县,以两地各取一字命名,属安顺地区,1992年更名为清镇市,改属贵阳市。 修文县:修文县名最早出现在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置的修文县。关于”修文”名称,据《修文县志》载:崇祯”三年三月,安位(彝族)乞降,乃献水外六目地。六目者,今修文、扎佐、息烽、六广、九庄、安底是也。诏设敷勇卫,领修文、于襄、濯灵、息烽四千户所“。其来源是取自《尚书·武成》中的”偃武修文”,隐含为安位投降,结束动乱,尔后是发扬光大王阳明所倡导的文教事业,同时也蕴含了对这位先人怀念之情。原属安顺地区,今改属贵阳市管辖。 息烽县: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改扎佐长官司置敷勇卫,又置四守御千户所:以青山长官司改置者曰于襄;以贵州前卫故绝六屯并割底寨长官司地置者曰诘戎;旋奉诏更诘戎为息烽,因这里原是彝族水外六目之地,安位献地投降后当地社会的战乱已基本平息,故名。原名诘戎,为彝语名称。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缩建息烽县,民国3年(公元1915年)七月,移贵筑县治于息烽城,改名息烽县。原属安顺地区,今改属贵阳市管辖。 开阳县:天启初年,水东宣慰同知宋万化联合水西宣慰同知安邦一起反抗明王朝,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被平息后置开州,民国3年(公元1914年)废州,以直隶有开州、四川有开县,更名为紫江县,十九年(公元1930年)内政部令改名为今名。关于”开阳”之史,从前面的叙述来看,累有变动,但最后是以内政部改名准,《开阳县志》认为:”开阳”之名,源于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所建的”开阳书院”,时人解释为”开阳者益欲开阳明之学也”。原属安顺地区,今属贵阳市管辖区。 播州区(原遵义县):遵义作为行政区划建置的时间较早,而且名称也现出得较为久远。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置恭水县,十一年废,十三年复置,十四年改置罗蒙县,十六年更名为遵义县,县名从此开始,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1950年遵义县地置遵义市,1951年撤市入遵义县,1952年复置,1958年遵义县入市,1961年县市分置,1999年遵义市改作红花岗区,原遵义地区改为遵义市(地级市)。 如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 请留言告之,本贴将立即删除。 -多谢阅读- 来源:铜仁旅游服务中心
标签 : 杏鑫最高返点 › 265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10月27日,参加第四季“美丽中国·跨界科考” 《生态文化线·探秘寻宝线》的50余名文化专家、旅游达人深入到沿河自治县甘溪镇沙坝村探秘穿越千年的土家名片——傩堂戏。 27日上午,沙坝村长号声声、鼓乐齐奏,当地土家族人用最热情的欢迎仪式,欢迎远方的客人来沙坝村做客。 在老屋和两院坝的空地上,土家族摆手舞、土家族山歌、土家族长号轮番表演,文化专家、旅游达人们纷纷举起摄像机、照像机、手机进行拍摄,记录精彩的土家族摆手舞画面和美妙的土家族山歌。 在傩堂戏展示中,当地的掌坛法师表演了傩技。 “傩”起源于远古的驱鬼逐疫仪式,就是让人渡过“难关”的意思,是一种具有原始宗教意义的文化现象,据悉,有关傩的活动可追溯到殷商时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始,我国文化界对傩的研究就开始活跃,丰硕的研究成果,对拓宽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民俗学、文化学、艺术学等领域的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沿河土家傩堂戏由傩仪、傩戏、傩技三部分组成,傩中的傩戏,被理论界誉为戏剧的“活化石”。也正因当地傩戏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有世界傩戏在中国,中国傩戏在贵州,贵州傩戏在黔东的赞誉。 傩堂戏它不仅仅局限于就说是一种宗教仪式,更体现的这个傩堂戏文化里面,在傩堂戏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佛教的影子、也可以看到儒家的影子,也可以看到道教的影子。民族传统的传承,有积极推动作用在这里面,宗教它不仅仅就是说是一种信仰,同时它也是代表的是我们的一种文化的传承,包括一些就是民族性、文化性存在,生生不息的一种延续。特邀代表、民俗专家杨韵禾说道。 在贵州沿河土家族聚居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文化结构等诸多因素的作用,致使“傩”这个原始古朴的文化现象流传并保留至今。(张洪权)
10月30 日,“美丽中国·跨界科考”系列活动之一非遗展演在沿河县思州酒店举行。跨界科考团代表70余人到场观看展演。 此次展演主要以土家非遗文化为重点,通过土家打镏子《喜鹊闹海》、土家花灯《唐二逗幺妹》、土家傩技《刀山火海》和土家山歌《这山没得那山高》等节目表演,向科考队员展示沿河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唱山歌 傩戏表演 摆手舞 据了解,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高腔山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镏子”、“肉莲花”、“摆手舞”、“土家族花灯戏”等;还有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婚俗”、“土家族过赶年”、“树皮堆画”、“土家族建房技艺”等116项。(刘旭东)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苗绣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 为传承好苗族刺绣技艺,解决农村贫困妇女就业难题。11月23日,松桃苗族自治县2018年“锦绣计划·巧手脱贫”苗绣培训班在盘石镇过洲村开班,此次培训由县妇联、县扶贫办、县就业局、盘石镇主办,县新梦想职业培训学校负责授课的方式举行,该村50名农村贫困户妇女参加培训。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贫困户妇女免费举行为期一周的苗绣针法、绣法等技艺培训。 九组贫困户村民龙求香以往曾在广东打工,由于缺乏技术,只好回家从事传统农业,秋收过后就闲置在家,无事可做,今年村里举行的每一次培训班她都第一个报名参加。 “感谢政府组织的培训班,让我刚学完种植养殖技术,今天又开始培训绣花。”龙求香很开心告诉笔者说,自己很喜欢苗绣,由于没有人教,一直都靠去市场购买。她说有了苗绣培训班,以后就可以绣自己喜欢的苗绣了。 近年来,松桃不断创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针对性、差异化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让农村贫困户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着力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现在国家政策太好了,我们来培训不但没有收培训费,每天还有生活补助。”贫困村民唐二姐说平时在家也绣苗绣,但只是自用。她说“松桃苗绣”针法比传统的绣法要精致、要美观,更适用市场需求,自己一定好好学习,以后也要走向市场,将自己亲手绣的苗绣转变成经济收入。 该县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已把“松桃苗绣”作为重要特色产业来培育,以“政府 公司 农户”模式,政府搭建平台,投入资金,公司提供技能培训、负责原料提供和产品回收等方式,带动全县3800余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脱贫。 据了解,“松桃苗绣”已被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7月,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畅销国内,并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年产值4000余万元。(龙元彬)
第一节 语言文字 一、语言 松桃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为东部方言(即湘西方言)。操这个方言的有湘西自治州、松桃自治县、鄂西自治洲的恩施、宣恩、来凤、咸丰和四川的酉阳、秀山、彭水以及广西的南丹、都安等县的苗族群众,约180万人。 松桃苗族语言基本是一致的,只是腔调略有坡东坡西的区别,坡东偏带浊音,坡西带清音。苗语和汉语在结构上有同有异,以下列表略举一二。 表一 :动词和名词结构一般与汉语相同,动词在前名词在 汉语 苗 语 汉语 苗 语 汉语 苗 语 汉语 苗 语 洗脸 nzead mes 吃饭 nongx hliet 睡觉 beut nghueb 喝酒 hud joud 走路 nzhob goud 犁田 shud las 栽花 jangs benx 播种 zhot nzhub 汉语 苗 语 汉语 苗 语 汉语 苗 语 汉语 苗 语 草屋 bloud ncoud 茶杯 beid gil 瓦屋 blund was 饭碗 zhet hliet 布鞋 xot npeib ndeib 棉衣 eud bid nul 牛索 hleat yul 竹凳 hend hlod 后 表二:偏正结构一般与汉语形成倒装 表三 :形容词和名词结构一般和汉语相反,形成倒装 表四:苗语中在称谓上一般带有“阿”字作附加词头,这个词头没有什么意义 表五 :联合结构与汉语基本一样 汉语 苗 语 汉语 苗 族 汉语 苗 语 汉语 苗 族 新衣 eud xanb 红花 benx nqent 老人 nex ghot 嫩菜 rilb rangt 旧屋 bloud ghot 黄布 ndeib ghunx …
傩堂戏,又称傩戏和”杠神”,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风俗文化活动。而德江傩堂戏,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集傩祭、傩仪、傩歌、傩舞、傩面具、傩技、傩戏于一体。 德江傩堂戏表演主要以酬神娱人为目的,表演形式上有傩祭、傩仪、傩戏、傩技,道具有傩面具、法器、傩服饰,傩坛上集编扎、剪纸、染印、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为一体。傩技绝活有开红山、上刀山(梯)、下油锅、口含红铁等。德江傩堂戏由面具、图案、法器、傩堂及傩艺师们的唱跳戏等几个方面综合组成,有着”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美誉。 傩堂戏之渊源 傩,作为一种神奇而古老的民族文化事象,其意义特殊,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民俗、音乐、戏剧、美术、服饰、雕刻等众多艺术门类,更涉及人文、哲学、宗教、社会、历史、民族、语言文化等诸多领域。 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关于傩的记载,《周礼·夏官·方相氏》中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变。”往下至历朝历代,都有着不同程度关于傩的记载,足见其历史之悠久。 从古至今,傩堂戏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和衍化,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风俗和习惯。几千年来,傩堂戏的掌坛师为主人家执行驱邪避灾、过关了愿等活动,在主人家的堂屋里摆置好所有傩道具和傩面具以及祭品,由掌坛师画上花脸或戴上傩面具,穿戴傩发饰,手执牛角师刀,肩搭傩牌带,在节奏紧密的锣鼓声中,吹响三声牛角后,就开始进行傩祭、傩舞、傩戏、傩技等一系列的活动。 如此历史悠久的傩堂戏又是何时传入德江的?在明代以前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而在明嘉靖时期,《思南府志风俗篇》载:“岁除旧。进傩,皆坐鬼神状。内二老为傩公傩母。”而当时的德江隶属于思南府管辖,证明德江在明代时就已有傩堂戏活动。 德江傩堂戏之崛起 据悉,历朝历代以来,傩戏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活动,而德江傩堂戏为何能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闻名海内外?其中不乏有德江历史地理等原因,德江历史地理落后偏僻,古近代少有娱乐之举,广大民众就以观看傩戏为最高快乐。因此,民间的傩戏组织非常活跃,德江的傩堂戏遍布全县21个乡镇(街道),有强大的民间生存基础。在民间,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遇到有灾难需要消灾,或者需要祈福平安长寿时,就去请傩艺师进行消灾祈福,以求身心平安,从而使傩戏在民间能够广泛流传,千年不衰,至今依旧完整地保留了那份原始、古朴的气息,是“可贵的艺术珍品”。 除此之外,德江傩堂戏的发展更得益于德江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各级文化、民宗部门对德江傩堂戏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推荐傩堂戏代表性传承人中,德江县积极组织调查、申报,2006年,掌坛师安永柏、张月福被批准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金辽、张金太、安明秀(2016年去世)、吴贤富被批准为省级非遗传承人,黎世宏、王国华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傩面具雕刻)传承人。 2014年,德江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德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见》,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并纳入“三定”方案,解决编制4人,实质性开展工作。德江县财政每年将傩堂戏工作经费单独列入专项预算,并逐年增长。2017年12月,德江县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文化改革,撤销非遗保护中心,组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至此,傩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开创了有人抓落实、有钱做项目的新局面。 德江傩堂戏之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德江县傩堂戏活动只在乡村民间悄悄进行,但无论经历如何的打击,傩堂戏始终在民间能够得以生存,可见德江人民一直以来都信奉傩、崇敬傩、喜欢傩。 由于强大的民众基础,改革开放以后,傩戏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新生。 1993年,贵州省文化厅授予德江“傩戏之乡”的匾牌。2003年10月,德江县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梵净山傩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国傩戏学研究会首任会长曲六乙先生在现场开幕式致辞说:“德江傩戏是戏剧界的活化石,德江是中国傩戏之乡,在法律上是认可的……”德江傩堂戏成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文化部命名德江县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傩堂戏)”。2018年11月,第二届“中国梵净山傩文化学术研讨会”成功在德江举办,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为德江县傩文化研究基地授牌,颁发了基地证书。 30多年来,中外多达200多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德江傩堂戏,傩堂戏也为宣传德江、提升德江知名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德江傩堂戏之传承 为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使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德江县做了大量的工作,多样化的对傩堂戏进行传承。傩堂戏传承的主要方式有:师傅带徒弟、在民间人家举办法事活动、在公共场所举行傩文化活态展示、传承人进校园授课、美术协会举办傩文化绘画培训、创作傩音乐和舞蹈、理论研究、编著书籍等。比如,2007年,德江县政府首次开办了傩堂戏培训班,邀请张月福、安永柏为学员授课。 同时,德江加大傩堂戏弄在民间活动设施场地的投入力度,在稳坪镇铁坑村、枫香溪镇长征村、桶井乡、合兴镇等乡镇设立了14个傩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地和传习基地,在德江民族中学设立了傩文化培训和展示基地,在城南人民公园设立了傩文化广场,傩艺师们可以进行展示演出。 现在只要走进德江境内,就能看到公路两旁有关傩文化的大幅图片;人民公园内到处都是傩面具和傩剧照;玉溪河畔上的几座风雨桥和石栏清一色是有关傩的浮雕;县城里各中小学的课间操都改成了由傩舞改编的《傩韵操》;稳坪镇、枫香溪镇小学办起了傩戏培训班,由张月福、安永柏、王国华定期给学生上课。 德江县委、县政府所做的这一系列的工作,使傩文化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傩文化,已逐渐渗透到德江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德江傩堂戏之推广 德江傩堂戏,目前主要以“舞台化、艺术化、大众化、国际化”思路进行推广。把原生态的傩堂戏以艺术的方式挖掘和展示,编排节目上舞台,大型歌舞《梦结傩缘》《傩之舞》《古邑傩风》《傩韵》《傩祭》《傩堂戏》等相继诞生,其表演形式恢宏壮观、神秘而独特,其展现出的艺术文化价值,赢得了多方喝彩与赞赏。同时,把活跃在民间的原生态傩堂戏,以单独或穿插的方式,参与到各类文艺演出中。 21世纪以来,德江傩堂戏走出德江、走出贵州、走向世界,充分展示了德江傩堂戏的精髓、神秘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海内外专家学者正在不断加强对傩文化的研究,德江的傩堂戏也在国内外各大平台获得了认可与好评。 下一步,德江将充分借鉴特色文化小镇的成功经验,以傩文化为核心,深度挖掘德江土家文化,充分利用地域民族风俗,举办全国傩戏文化、土家文化节展等活动,多形式推广傩文化及其衍生品,进一步提升德江傩文化的品牌与影响力,将德江打造成全方位、全产业链的文化旅游特色城市。(张宏扬)
10月21日,是玉屏侗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铁家溪村的传统“土王戊”节,侗族群众开展斗画眉活动,吸引众多周边群众和游客前来参加游玩。 斗画眉是当地侗家人最热闹的传统活动之一。斗画眉时,周围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雀迷们纷纷手提雀笼接踵而至。斗画眉的规则是胜则继续,败则淘汰,最后一只斗的次数最多、时间最长、屡胜不败的画眉为第一名。(胡攀学)
西双版纳出产的一种紫红色的稻米,称紫糯稻,脱粒后的各粒颜色奇特,引人喜爱。传说中的紫糯稻是各种稻谷的祖宗,也被视为“稻谷之魂”。 糯稻香竹饭是西双版纳最具特色的饭食。每年从11月到第二年2月,是西双版纳香竹成材的收获季节,也是吃香竹米饭的好时机。这时,到竹林里砍一些竹节很长的香竹,在竹节处砍成段,每段都保留一个竹节做为筒底,竹段的内壁都有一层薄薄的香竹膜,这是香竹饭的重要原料。 烧香竹饭时,要先把淘洗干净的糯稻米装到香竹筒里,用适量的冷水浸泡数小时,再用芭蕉叶把竹筒口紧紧堵往,然后,把香竹筒放到火塘上闷烤。当筒口缝隙喷出浓香的香竹饭味道时,再闷烤片刻,便可把香竹筒挪出火塘,再把竹筒的周身敲遍,使筒内的糯米饭松软,又不与筒壁粘连。最后用刀把香竹筒剖开,便露出粘有香竹膜的香竹饭。这种香竹糯米饭柔软细腻香气扑鼻,营养丰富,西双版纳傣家人常用它招待贵客和喂养小孩。 了解了喷香的傣家糯饭,下面我们再聊一聊风味奇特的傣菜。 傣味菜品种很多,都独具特色。有用芭蕉叶包裹起来蒸制的蒸猪肉、蒸猪脑花;有用竹板夹住或用香茅草包好扎紧放在火上烤吃的竹鼠。这种大鼠经常生活在竹林里,长得个大肉厚,吃起来十分香美。还有烤活鱼、烤蝌蚪、烤黄鳝和烤竹笋。独具风味的剁生英、素菜青苔、南瓜苗等都是西双版纳特有的傣味菜。 剁生菜是傣家人专为下酒制做的生吃的凉菜,其中有剁生马鹿肉、剁生猪肉和剁生鱼肉、青蛙肉、牛肉等。制做这种剁生菜时,要求特别干净而细做。先将一种肉类原料剁成细细的肉末,再放入多种调料,如葱、蒜、盐、辣椒粉、花椒粉、蕃茄汁及香菜等,把它们调拌均匀后,便成为一道美味的剁生莱。不过,从前制做剁生菜时,对卫生方面的处理较简单,现在制做剁生菜十分注重卫生,为此还发展成为将剁生菜在锅上蒸到七八成熟,然后才上桌下酒。这样吃起来,与全生的剁生菜看一样清脆可口。 传统的傣家名菜,还有蝉背肉,制做此菜看时,先把蝉的背部剖开,把蝉背的肉先取出来,与多种佐料相配合,调成味美的肉馅,然后,再把肉馅装进每一个蝉背中,放入锅内蒸制一定时间,蒸熟后便是一道很有特色的傣家美味菜肴。 傣家人在竹楼里吃饭时,有的围坐火塘边吃,有的围坐在竹蔑桌前席楼而坐。吃饭时使用碗筷。常常是一碗香糯米饭,就着自制的菜肴竹笋、自种的瓜菜、味道鲜美的鸟、鱼、青蛙等,真是味美无穷。傣家人外出或去田间劳动时,便用竹盒带上一些冷饭团以及腌制的青菜,或是烤鱼、烤肉、辣椒等,用饭时,便可拿出饭团,就着菜吃起来,十分方便。有的傣家人外出时,只带上生的糯稻米,用餐前现吃现饶,也别具风味。
四月八是苗族的一个盛大节日。贵州的贵阳、黄平、松桃等地都有过农历四月初八这个节日的习俗。 贵阳地区的四月八尤其隆重,每年的四月八,到贵阳参加庆祝活动的人数达数万以上。人们来自贵阳各郊区和惠水、修文、息峰、平坝、安顺等县、市。庆祝活动仅只一天,各族人民以贵阳市喷水池为中心,进行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 参加四月八节日的苗族群众按照祖辈过四月八的基本方式,按时集会喷水池,祭奠其埋葬于此地的苗王,丽四月八也就具有了浓厚的上坟、祭祖性质。随着年长日久,集会和社交性越来越强,祭扫性反而轻淡下去。这天,苗族人民往往是全家出动,自带乌米饭、糍粑、黄粑一类食物,从四面八方拥向喷水池。集会活动主要是由苗族男女青年跳芦笙舞、唱歌、交谈为内容,活动往往通宵达旦,四月初九便自动结束。 关于“四月八”节日的由来,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很早以前,苗族的一个部落住在“格罗格桑”(即贵阳市一带)。部落中有位名叫古波养六的老人,他勤劳勇敢,而且有智慧。他和儿孙们在泽溪坝(现在贵阳宅吉小区一带)开荒辟草,在螺蛳山下种地耕田。由于他们辛勤劳动,庄稼越种越好,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那时这个地方林木茂盛,野兽很多,夜里时常出没糟蹋庄稼。有一天古波养六守护庄稼时射死了一条母猪龙。他知道,龙心是个宝,放在水中,天就下雨;放在干处,天就放晴。这样,他取出了龙心,把它收藏起来。果然,依靠着神奇的龙心,庄稼就长得更好了。一个连一个的大丰收,乐坏了古波养六和部落中的人们。 这件事终于传到了河都务人的耳里,河都务是居住在格罗格桑东方的一个部落。这个部落的首领就派人化装成商人来到格罗格桑。“生意人”在卖东西给古波养六的女儿时,用假龙心换走了真龙心。随后又带领人马来侵占嘉西坝(现在贵阳市喷水池一带)。残酷的战争开始了,古波养六和他的女婿祝德弄与乡亲们拼死抵抗。在三天三夜的激战中,古波养六与祝德弄死在嘉西坝,这一天,正是农历四月初八。 后来,苗族同胞每到四月初八日就身着盛装,拿着箫笛,背着芦笙赶到祖先们英勇牺牲的地点来纪念他们,缅怀他们。每到此时,苗族同胞们或三五成群,或亲人结伴,带着乌红黄白各色“乌米饭”向贵阳市喷水池一带集中。因为是分散居住的人们的集会,所以四月八也就逐渐增加了社会交往、庆祝、邀约婚事等内容,同时也加进了商业贸易的内容。
(1)性别不同,服饰民俗不同。自古至今,男女性别在民俗上就有重要区别。在信仰习俗上,认为男为天,女为地;男属阳,女属阴;男主外,女主内等。在服饰习俗上也有重要差别,上至帝王官室,下至平民百姓,在服饰上都是有区别的。古代公卿、王侯、大夫、士的夫人就有明显的标志。女性也有不同级别的服饰。在古代民间,男女都穿裙,到后来,男子淘汰了穿裙的习俗,直到现今,唯女子才穿裙子。西南少数民族的妇女,以穿裙为主,保存了女服的古俗。 (2)年龄不同,服饰民俗不同。人一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差别也很大,服饰也随之具有不同的类型。古时男子以20岁为界,在20岁之前,有穿短衣、穿开裆套裤的习俗,以便活动。20岁行冠札,告别少年时代。在我国农村,至今仍存在小儿穿开档裤的习俗。在色彩方面也存在很大区别,花季少女穿红着绿、襟飘带舞,垂暮老年则穿“老人装”。 (3)职业不同,服饰民俗不同。各种工匠有其独特的服饰。僧人道士有袈衫等服装;猎人多穿耐磨耐寒的皮衣;医生为“白衣天使”;厨师头戴白色高帽;工人有工作服;军人、警察、法官,各有自己特色的服装;宫廷、官场有等级森严的各种服饰。服饰的职业特征,是服饰习俗的重要标志。 (4)地位不同,服饰民俗不同。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使得服饰习俗产生很大差别。以j日时“貂蝉冠”为例,它不仅是武冠,同时也是王室近侍、身份贵胄的人所戴的盔帽。古时有“锦衣”“布衣’’‘‘丝绸~葛麻”之别,标志着人们的贵残贫富,纵使衣料相同或相近,式样上同样有等级高低之分。鲁迅笔下唯一穿长衫站着喝酒的孔乙己,是典型的穷困潦倒的落魄书生形象。在当今社会主义新时代,人们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各级官员都是人民的公仆,服饰方面的等级差别正在逐渐消亡。但特殊行业还需要讲究服饰特点,如警察、军人等,而且仪表讲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之一。 (5)用处不同,服饰民俗不同。人的服饰往往要受到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制约。以个人生活需要分类,有内衣、外农、单衣、夹衣、汗衫、背心等;以个人生产活动需要分类,有便衣、工作服、礼服;以礼仪角度分类,又有婚、丧、寿、节等各种节日专用服饰。比如旧时婚礼,新郎穿长袍马褂、戴礼帽,新娘则以凤冠、霞帔、戴“福”等为礼服。这些服饰除婚礼外,平时是不穿戴的。还有一些特殊的服装,只在从事某项工作时穿戴。诸如农民的蓑衣、斗笠,潜水员的潜水衣,宇航员的宇航服,矿工的灯帽,骑车者的安全帽,还有塑料雨衣,都说明不同的服饰具有各自特殊的用处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