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7月16日开始入伏,到末伏最后一天是8月24日,历经40天。
2022年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
2022年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
2022年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
三伏天养生三忌
1、规律起居忌暴晒
夏季的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做相应的调整,以晚睡早起为宜,即“天睡我睡,天醒我醒”。此外,午休的习惯有助于养心气,时间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以弥补夜晚睡眠之不足,保持精神充沛。
外出活动时最好打伞、戴帽子,避免长时间的强烈日晒。同时,多喝凉白开,出汗过多时,可以在水中加少量食盐,以维持体液中的电解质平衡,预防中暑。
2、平心静气忌过汗
夏季对应于心,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就需要养护好心脏。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适度出汗可以抵御外邪的侵袭。但若过度出汗,则会耗损阳气,而导致心慌、气短等症状。因此,暑热天气要防止过汗,保持平心静气,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这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
3、保护阳气忌贪凉
小暑炎热,阳气外浮,外热而内虚,最容易出现阳气亏虚诸症。吹空调、吃冷饮、冲冷水澡是很多人选择的消暑方式,但炎热的夏季人的汗孔、肌肤腠理均处于开泄状态,轻则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重则中阳受损,寒邪内伏,遗留大病之根。
三伏天养生三宜
1、适当运动宜静养
天气炎热,人体能量消耗很大,应坚持“少动多静”的原则。但要注意的是,“少动”不等于“不动”,如果一味“不动”,反而会使人心烦不安、疲倦乏力。
暑湿交蒸,运动时间宜选择在早晨和晚上的阴凉时段。此外,运动要控制好强度,在河边、花园里进行低强度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运动到微微出汗即可,切忌大汗淋漓。
2、饮食平衡宜补水
高温下,很多人都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长期如此会造成营养不足。因此,建议要规律饮食,一日三餐按时定量,既不能节食,也不可贪食,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
宜进食温软、清淡的食物,注意营养搭配,不可挑食、偏食。可以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冬瓜、苦瓜、丝瓜、绿豆、玉米、赤小豆、莲藕等。肉类选择上也应当选择平和的猪肉、鸡肉、鱼肉,尽量少吃燥热的羊肉、牛肉等。此外,辛辣燥热的食物也应当避免,比如辣椒、胡椒、茴香、八角等香料。
小暑节气前后气温升高,暑热袭来,汗液排出量也会增多,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体内容易缺水。此时,可多喝热米汤、热粥、绿豆汤等补充水分,以起到养胃生津、益气消暑的功效。
3、鼓舞阳气宜艾灸
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负责抵御一切外邪。只有阳气旺盛,人才会少生病。小暑时节,适当进行艾灸,可以健脾和胃、鼓舞阳气、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中脘、气海、命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