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之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阶段,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这时气血也是最容易耗散的,因为它们就浮在表面,很容易被炎热消耗,因此夏季三伏天也是养生的重要季节。
起居养生
夏天昼长夜短,阳气升发向外,过早上床会由于气躁心烦而不容易入睡。因此应当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则律,早起晚睡,建议晚上11点左右上床,早上7点左右起床。午饭后,则应适当午睡30分钟,既能避开盛夏中午的炎热之势,又可补充睡眠,消除疲劳,及时恢复精力。
情志养生
炎炎夏日,心情特别容易急躁,心情不好又容易导致很多疾病,正如《黄帝内经》所谓“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此时,要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此时,可多参与一些活动如下棋、书法、钓鱼等怡养性情。
饮食养生
饮食方面,进入伏天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此时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特别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来说,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冬病”是指在冬天容易发作或容易加重的疾病,这种疾病往往可以在夏天疾病缓解期进行治疗。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此时运用补虚助阳或温里散寒药物进行穴位敷贴治疗,能够借助自然界的强大阳气,充分发挥药物通过穴位经络对人体的治疗作用,使脏腑安和、阴平阳秘,身心健康。对于很多慢性虚寒性疾病,在“三伏天”进行穴位敷贴,能够最大限度地以阳克阴,驱散体内阴寒之气,将冬病夙根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达到“冬病夏治”,减少甚至根除慢性病复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