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平台登录_闲话过年

元旦节时,河北省石家庄来铜仁做生意的达燕对我说,你们铜仁过年的气氛不浓呢!我问她怎么个不浓法,她说,我们老家这时候所有的商铺都要张灯结彩,满城挂满了红灯笼。我便解释说,我们铜仁主要是过传统的农历年,对元旦节不太重视。到了大年初一,达燕又对我说,你们过春节的年味也不浓。在年味越来越淡的日子里,自然而然地会回想起以前年味浓的日子,并去探寻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的原因。

过年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中国周边国家如韩国 、越南等则是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其历史悠久毋庸赘述。明万历《铜仁府志·节序附》记载“腊月八日,储水造酒,作粥相遗;廿四,祠灶;除夕,赏除,辞坟墓 、别尊长,献以饮馔;爆竹烧灯,自夕达旦,谓之‘守岁 ’”的这则资料,表示在腊月八日,人们就开始“储水造酒”,为过年作准备了。

当然,为过年作准备的活动很多,远不止酿酒一项。有些准备需要的时间较长,比如得为小孩缝制一套在大新年时穿的新衣服,比如扎龙灯 、茶灯 、排灯等,时间就得提前一些;有些准备需要的时间有限,比如除尘 、杀年猪,做粑粑 、做年夜饭等,则安排在腊月中下旬。

杀年猪是显示过年气氛很浓的活动之一。城里人不喂猪,对杀年猪印象不深。由于杀年猪都集中在腊月中下旬,而杀年猪的人家又多,便需要同    杀猪师傅预约。到了杀猪的那一天,家里早早地便烧了一大锅水,杀猪师傅到了后,隔壁邻居便来帮忙,小孩们也围拢来看热闹。猪杀好后,煮一锅泡汤肉招待杀猪师傅和邻居,砍下一块腰方肉作为师傅的报酬,杀猪师傅便又去下一家,主人家则忙着将一时半会吃不了的肉用来腌制腊肉。现在新鲜肉 、腊肉都好买,城郊喂猪的人家越来越少了,杀年猪的场景在城郊已不多见。

以前,不论城乡,到了要过年的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做粑粑。做的粑粑主要有两种,一是红粑粑,一是糍粑,当然,乡下有的人家还会做些小米粑粑 、高粱粑粑,不过那是少数。城郊和乡下的村寨都有自备的粑槽,有独木挖成的,也有石槽。城里多为木槽,两人抬起满城走。到了预约的人家,倒上早已蒸得热气腾腾的糯米饭,便你一棰我一棰地打起来。打好一槽后,弄到涂满菜油的门板上,左邻右舍的人便忙着挤粑粑,而打粑粑的人又去打下一槽。挤粑粑的人手上涂有蜂蜡,防止沾手。当一个个挤好的粑粑摆满一门板后,便在上面再压上一张门板,人们站在门板上,用力抖动身子,把粑粑压扁。

这时一些小孩也会被大人抱上去,在门板上蹦蹦跳跳,虽然他们起的作用不大,但重点是让孩子们参与,让孩子们开心,增添过年的喜庆气氛。打好的糍粑泡在水缸里,可以吃上好几个月。现在,市场上的糍粑 、红粑粑随时都有卖的,人们便不再热衷于打很多粑粑存贮起来了。      祭灶,俗称过小年。民以食为天,而食则必须用灶,所以灶神在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以前人们的家中都供奉有灶神菩萨。相传灶神菩萨在腊月二十三的这一天要上天去,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人家在过去一年中的善恶表现。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要供奉饴糖,送行时还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让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来,就是另请(买)一张新的灶王画供在厨房。中国民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是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在我的记忆中,送灶都是在腊月二十三。但现在人们的燃料大多是电或液化气,不打灶不烧柴了,也就不再讲究送灶了。

腊月的最后几天,是忙年,所谓“忙年”,就是备齐年货,准备好过年的所有食物。人们忙着蒸扣肉 、蒸粉蒸肉 、蒸蹄膀,炸肉丸子等,必不可少的菜是鱼和青菜煮豆腐,表示年年有余和清白传家;一些来年要吃的蔬菜也得洗净切好,因为刀为凶器,第二天的大新年是不动刀的,脏水也不乱倒,以示有进无出。一切准备妥贴后,便开始做年夜饭。这顿夜饭比平时要早两三个钟头,一般三点钟后就开始了。

吃饭前要先焚香烧纸,摆上碗筷 、倒上酒祭祖,吩咐小孩不要坐在坐位上,因为这时祖先们正在坐着用餐。祖先用后人们方可上桌。

责任编辑:匡奇燃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Comments are closed.